CN220862506U - 一种可自动进给的连续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自动进给的连续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62506U
CN220862506U CN202322671760.2U CN202322671760U CN220862506U CN 220862506 U CN220862506 U CN 220862506U CN 202322671760 U CN202322671760 U CN 202322671760U CN 220862506 U CN220862506 U CN 2208625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hole
stamping
rod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7176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铭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Weiruiqi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Weiruiqi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Weiruiqi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Weiruiqi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7176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625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625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625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自动进给的连续模具,该模具包括冲压部和安装部,冲压部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冲压座、推杆和冲压杆。安装部包括固定板、固定螺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模板和下模板的一侧的两端设有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对应的通孔,通过这些通孔将支撑杆安装于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并固定连接。连接板两面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底板的侧面相接,并通过固定螺杆进行固定连接。上模板在设置冲压杆位置相对应的通孔的中间还设有导柱孔,导柱孔内设有导柱。通过这种设计,模具可以实现对毛坯的自动进给、压紧和放松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模具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可自动进给的连续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自动进给的连续模具。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冲压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人工操作模具,进行材料的定位、进给和冲压等步骤。这种手动操作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包括但不限于产能低、工作效率低下、加工精度不高以及依赖操作人员经验等因素。此外,手动操作还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劳动强度大且容易导致人为错误。
为了解决传统手动操作冲压过程中的上述问题,已经提出了一些自动化冲压设备和技术。这些设备和技术能够实现自动进给和冲压的功能,减少了人工干预的需求,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然而,现有的自动化冲压设备往往存在操作复杂、设备庞大、安装调试困难以及维护成本较高等问题,而且很多设备适用于特定的加工任务,对于不同形状或尺寸的工件可能需要重新设计和调整设备。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简化的、高效的、适用于不同工件的自动进给的连续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1.一种可自动进给的连续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压部,所述冲压部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冲压座、推杆和冲压杆;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固定板、固定螺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的一侧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对应的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通过所述通孔安装于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并将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固定连接;
所述上模板、下模板、冲压座和固定板的中间部分均设有与所述冲压杆位置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冲压杆包括矩形冲压杆和圆孔冲压杆;所述安装部还包括垫板、孔型板、压板和底板;所述安装部还包括垫板、孔型板和底板的四周均设有安装所述固定螺杆的孔;所述孔型板的一面设有与所述冲压杆外形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凹槽下设有冲压杆可通过的通孔;所述上模板、垫板和孔型板通过所述固定螺杆依次固定的安装;
所述安装部还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压板通过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与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并在所述压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留出一定的间隙;所述冲压杆所包括的矩形冲压杆和圆孔冲压杆均设于所述孔型板上的凹槽中并于所述推杆相接;所述垫板和孔型板之间设有较大的冲压间距;
所述安装部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为直角设置的“7”形板;所述连接板两面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底板的侧面相接,并通过所述固定螺杆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一面与所述底板的顶部接驳,用于辅助将所述毛坯置入和取出;所述底板的一侧还设有弹簧孔,所述弹簧孔内设有一弹簧,所述弹簧孔外还设有压块;所述底板设置弹簧孔的上的第一侧板上还设有一压块槽;所述压块一端设于所述压块槽内,所述压块不同于设置于所述压块槽内的一端设于所述弹簧孔外;所述压块与所述第一侧板和底板均为可动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模板在设置所述冲压杆位置相对应的通孔的中间还设有导柱孔;所述导柱孔内设有导柱。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块可基于所述压块槽进行伸缩的按压,将毛坯进行压紧与放松。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自动进给的连续模具,根据上述的技术描述,这种连续模具能够产生以下有益效果:
1.提高生产效率:自动进给的连续模具能够进行连续操作,减少了人工干预的需要,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相比手动操作,连续模具可以更快地完成冲压加工过程,增加产能。
2.提高加工精度:模具中的导柱孔、支撑杆等部件能够确保模具的对准和定位,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了加工的精确性和一致性。
3.降低人为错误:自动化操作减少了人为错误的发生。连续模具的自动进给和压紧功能可以减少操作人员的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所导致的错误,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稳定性。
4.减少人工劳动:连续模具的自动化特性减少了对人工操作的需求,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为人们创造更多的时间用于其他工作或休息。
5.节约成本:连续模具的自动化加工可以减少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材料浪费,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综上所述,此连续模具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加工精度和降低人为错误,为企业带来了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这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自动进给的连续模具的立体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自动进给的连续模具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自动进给的连续模具的局部视图。
图中零件部件及编号:
11-上模板、12-下模板、13-冲压座、14-冲压杆、15-第一支撑杆、16-第二支撑杆;
21-固定板、22-矩形冲压杆、23-圆孔冲压杆、24-孔型板、25-垫板;
33-第一侧板、34-连接板、35-压块;
41-导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如果不冲突,本实用新型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自动进给的连续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压部,所述冲压部包括上模板11、下模板12、冲压座13、推杆0和冲压杆14;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固定板21、固定螺杆、第一支撑杆15和第二支撑杆16;所述上模板11和下模板12的一侧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5和第二支撑杆16对应的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杆15和第二支撑杆16通过所述通孔安装于所述上模板11和下模板12之间,并将所述上模板11和下模板12固定连接;
所述上模板11、下模板12、冲压座13和固定板21的中间部分均设有与所述冲压杆14位置相对应的通孔;
所述冲压杆14包括矩形冲压杆22和圆孔冲压杆23;
所述安装部还包括垫板25、孔型板24、压板和底板;所述安装部还包括垫板25、孔型板24和底板0的四周均设有安装所述固定螺杆的孔;所述孔型板24的一面设有与所述冲压杆14外形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凹槽下设有冲压杆14可通过的通孔;所述上模板11、垫板25和孔型板24通过所述固定螺杆依次固定的安装;
所述安装部还包括第一侧板33和第二侧板;所述压板通过所述第一侧板33和第二侧板与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并在所述压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留出一定的间隙;所述冲压杆14所包括的矩形冲压杆22和圆孔冲压杆23均设于所述孔型板上的凹槽中并于所述推杆相接;所述垫板25和孔型板24之间设有较大的冲压间距;所述安装部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为直角设置的“7”形板;所述连接板两面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33和第二侧板、底板的侧面相接,并通过所述固定螺杆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一面与所述底板的顶部接驳,用于辅助将所述毛坯置入和取出;
所述底板的一侧还设有弹簧孔,所述弹簧孔内设有一弹簧,所述弹簧孔外还设有压块;所述底板设置弹簧孔的上的第一侧板33上还设有一压块槽;所述压块一端设于所述压块槽内,所述压块35不同于设置于所述压块35槽内的一端设于所述弹簧孔外;所述压块35与所述第一侧板33和底板均为可动连接。所述连续模具能够自动进行材料进给,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需求,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固定板21、固定螺杆和支撑杆的组合,模具的上模板11和下模板12得到稳固的连接,确保了加工精度和一致性。
所述冲压部分通过所述上模板11和下模板12通过支撑杆的安装连接,冲压杆14与推杆相接,冲压座位于中间位置。在冲压过程中,推杆推动冲压杆14进行冲压操作。
所述固定板、固定螺杆和支撑杆通过通孔与上模板11和下模板12连接垫板25、孔型板24、压板和底板通过固定螺杆的安装连接。连接板34与第一侧板33、第二侧板和底板固定连接。弹簧孔内的弹簧提供适量的压力和弹性。这样,模具的各个部分在加工过程中相互协作,实现连续的自动进给。
通过导柱41的设置,上模板11的导柱41与冲压杆14位置相对应的通孔间获得更好的定位和支撑,提高了加工精度。
所述压块35可基于所述压块槽进行伸缩的按压,将毛坯进行压紧与放松。所述毛坯通过其压块35连接的横压杆压紧;
所述上模板在设置所述冲压杆14位置相对应的通孔的中间还设有导柱孔;所述导柱孔内设有导柱41。所述导柱41用于保持模具的对准和定位,确保冲裁操作的精确性;
所述上模板11和下模板12通过固定螺杆和支撑杆的连接,实现了模具的稳定固定,可以提高加工精度和一致性,确保冲压操作的精确性;冲压杆的矩形冲压杆22和圆孔冲压杆23的设计,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冲压需求,提高模具的适用性和灵活性;具有较大冲压间距的垫板25和孔型板24,可以容纳较大尺寸的工件,满足不同大小工件的冲压加工需求;连接板的直角设置和与侧面的连接,提供了稳固的支撑结构,确保模具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底板0上的弹簧孔和压块35的设置,能够提供适量的压力和弹性,实现对毛坯的适度压紧和放松,保证冲压操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该模具可以提高稳定性、加工精度和适用性,实现高效、灵活、准确的冲压加工过程,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同时,模具结构的优化和自动化进给的特性,还能降低人工劳动和操作错误的风险,提升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3)

1.一种可自动进给的连续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毛坯;
冲压部,所述冲压部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冲压座、推杆和冲压杆;
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固定板、固定螺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
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的一侧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对应的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通过所述通孔安装于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并将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固定连接;
所述上模板、下模板、冲压座和固定板的中间部分均设有与所述冲压杆位置相对应的通孔;
所述冲压杆包括矩形冲压杆和圆孔冲压杆;
所述安装部还包括垫板、孔型板、压板和底板;所述安装部还包括垫板、孔型板和底板的四周均设有安装所述固定螺杆的孔;所述孔型板的一面设有与所述冲压杆外形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凹槽下设有冲压杆可通过的通孔;所述上模板、垫板和孔型板通过所述固定螺杆依次固定的安装;
所述安装部还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压板通过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与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并在所述压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留出一定的间隙;
所述冲压杆所包括的矩形冲压杆和圆孔冲压杆均设于所述孔型板上的凹槽中并于所述推杆相接;
所述垫板和孔型板之间设有较大的冲压间距;
所述安装部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为直角设置的“7”形板;所述连接板两面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底板的侧面相接,并通过所述固定螺杆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板的一面与所述底板的顶部接驳,用于辅助将所述毛坯置入和取出;
所述底板的一侧还设有弹簧孔,所述弹簧孔内设有一弹簧,所述弹簧孔外还设有压块;所述底板设置弹簧孔的上的第一侧板上还设有一压块槽;所述压块一端设于所述压块槽内,所述压块不同于设置于所述压块槽内的一端设于所述弹簧孔外;所述压块与所述第一侧板和底板均为可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在设置所述冲压杆位置相对应的通孔的中间还设有导柱孔;所述导柱孔内设有导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可基于所述压块槽进行伸缩的按压,将毛坯进行压紧与放松。
CN202322671760.2U 2023-10-07 2023-10-07 一种可自动进给的连续模具 Active CN2208625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71760.2U CN220862506U (zh) 2023-10-07 2023-10-07 一种可自动进给的连续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71760.2U CN220862506U (zh) 2023-10-07 2023-10-07 一种可自动进给的连续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62506U true CN220862506U (zh) 2024-04-30

Family

ID=90808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71760.2U Active CN220862506U (zh) 2023-10-07 2023-10-07 一种可自动进给的连续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625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66845B (zh) 天线端子自动压合机的卷料送料方法
CN201105301Y (zh) 组合凸模
CN206882542U (zh) 一种片端子的冲压模具
CN201040304Y (zh) 旋耕机刀具成型机
CN220862506U (zh) 一种可自动进给的连续模具
CN114393108B (zh) 一种连接件钣金工艺及其工艺系统
CN217617274U (zh) 可快速定位的精密冲压模具
CN214768180U (zh) 一种门扇铰耳加强板的冲模设备
CN214321427U (zh) 一种非机动车号牌冲压成形机
CN211437805U (zh) 一种气缸铆压装置
CN112275896B (zh) 一种万能冲孔模具
CN211638011U (zh) 一种高精度金属件的高精度冲压模具
CN212285492U (zh) 一种仪表盘的一次冲切成型模具
CN110695188A (zh) 一种多用途龙门压力机和拼装式冲孔模具组成的冲孔设备
CN202291017U (zh) 直角弯曲可微调整角度压弯模具
CN215430918U (zh) Mim零件用整形工装
CN219401981U (zh) 一种板材冲孔机
CN217044241U (zh) 一种用于多工位机械手的可调节冲床
CN216540501U (zh) 用于铝合金模板快速加工的“u”形端板冲压模具
CN211888615U (zh) 一种三工位母线加工机冲孔装置
CN210172386U (zh) 一种蒸发器连接板铆接工装
CN213410086U (zh) 一种钣金件全自动冲压扣合装置
CN210045860U (zh) 一种可快速更换镶块的冲压级进模
CN220127382U (zh) 一种一体式压铆下模
CN212525662U (zh) 一种冲压一体式压花组合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