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59535U - 帽子 - Google Patents

帽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59535U
CN220859535U CN202322744688.1U CN202322744688U CN220859535U CN 220859535 U CN220859535 U CN 220859535U CN 202322744688 U CN202322744688 U CN 202322744688U CN 220859535 U CN220859535 U CN 2208595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crown
cap
wearer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4468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庭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mited Co Hanshin Green Business Services
Original Assignee
Limited Co Hanshin Green Business Servi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mited Co Hanshin Green Business Services filed Critical Limited Co Hanshin Green Business Services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595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595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高效地冷却头部的帽子。帽子(1)具备供穿戴者的头部(100)接触的汗带(20)、朝穿戴者的前方延伸的帽檐(30)、以及具有对穿戴者的头部的上部进行覆盖的上侧部分(12)和比头部靠前方延伸的前侧部分(11)的帽冠(10),帽檐的至少一部分是在上方存在前侧部分的被覆盖部分,在前侧部分与被覆盖部分之间存在帽檐上侧空间(25),在被覆盖部分设置有面积为10cm2以上的开口部(32),在穿戴者的头部的上部与帽冠之间存在头部上侧空间(26),帽檐上侧空间与头部上侧空间连通,帽冠的上侧部分的透气性大于前侧部分的透气性。

Description

帽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帽子。
背景技术
受地球变暖的影响,平均气温逐年上升,容易中暑的期间也趋于长期化。故而,推荐在夏季等日照量多的白天的时间段避免去户外。然而,即使在夏季,在户外进行运动或外出的需求也很大,尤其对于孩子而言,想在外面玩耍的意愿强烈。故而,进行了用于防止中暑的各种努力。
例如,关于保护头部免受阳光直射的帽子,采取了赋予冷却功能的各种努力。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帽子主体安装有朝向头部送风的风扇的帽子。另外,在专利文献2至4中公开了在帽子的结构上下功夫而使空气流入至到达头部来冷却头部的帽子。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6-17310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8863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21-18166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5-117443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安装有风扇的帽子存在如下问题:重量大,风扇存在发生故障的风险,且昂贵。另外,专利文献2至4所公开的帽子存在如下问题:结构特殊,制造成本变大,但头部的冷却效率并不怎么高。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结构简单且能高效地冷却头部的帽子。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第一形态的帽子具备:汗带,其供穿戴者的头部接触;帽檐,其朝所述穿戴者的前方延伸;以及帽冠,其具有对所述穿戴者的头部的上部进行覆盖的上侧部分以及比头部靠前方延伸的前侧部分,所述帽檐的至少一部分是在上方存在所述前侧部分且被该前侧部分覆盖的被覆盖部分,且在所述前侧部分与所述被覆盖部分之间存在帽檐上侧空间,在所述被覆盖部分设置有面积为10cm2以上的开口部,在所述开口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上方存在所述前侧部分,在所述穿戴者的头部的上部与所述帽冠之间存在与所述头部接触的头部上侧空间,且所述帽檐上侧空间与所述头部上侧空间一体连通,所述帽冠的所述上侧部分的透气性大于所述前侧部分的透气性。
可以是,所述前侧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开口部的前方与所述帽檐连接。
可以是,所述帽冠的所述前侧部分具备由吸水性材料构成的水保持构件。
可以是,所述帽冠覆盖所述穿戴者的头部的上侧的侧方部的至少一部分,且在所述帽冠与被覆盖的所述头部的上侧的侧方部之间存在与所述开口部连通的侧方部空间。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第二形态的帽子具备:汗带,其供穿戴者的头部接触;框体,其安装于所述汗带且朝所述穿戴者的前方延伸;以及帽冠,其具有对所述穿戴者的头部的上部进行覆盖的上侧部分以及比头部靠前方延伸的前侧部分,所述框体与所述汗带之间是开口部,该开口部的面积为10cm2以上,在所述框体连接有所述前侧部分,所述前侧部分当中的比与所述框体连接的部分靠后侧的部分覆盖所述开口部的上方,所述帽冠的所述上侧部分的透气性大于所述前侧部分的透气性。
可以是,所述帽冠覆盖所述穿戴者的头部的上侧的侧方部的至少一部分,且在所述帽冠与被覆盖的所述头部的上侧的侧方部之间存在与所述开口部连通的侧方部空间。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帽子,由于流入帽檐上侧空间的空气经过头部上侧空间从帽冠的上侧部分逸出到外部,因此产生大量的空气流动,穿戴者的头部得以高效地冷却。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左侧观察穿戴者戴上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帽子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帽檐的示意图。
图3是从下侧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帽子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帽子的帽檐部分和汗带的仅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帽子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2帽子
10帽冠
11前侧部分
12上侧部分
20汗带
25帽檐上侧空间
26头部上侧空间
27侧方部空间
30帽檐
32开口部
35框体
36开口部
40水保持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本质上只不过是例示,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其适用物或其用途。
(实施方式1)
图1是从左侧观察戴着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帽子1的人物的图,为了易于说明,示出了将帽冠10的左半侧去除后的状态。本实施方式的帽子1具有所谓的鸭舌帽(flat cap)的结构,具备与穿戴者的头部100接触而将帽子1固定于头部100的汗带20、朝头部100的前侧延伸的帽檐30、以及覆盖头部100的帽冠10。
汗带20是使带状构件呈环状而成的,由布、树脂等构成。头部100周围的长度根据佩戴的人而不同,因此可以在汗带20中导入调节长度的结构,例如将一部分做成橡胶等弹性构件的结构、将面接合件导入到一部分的结构、在一部分组装有带子与带扣的结构等。
帽檐30也称为帽舌,一般是在由树脂构成的板状的芯的表面安装有布的结构,但也可以省略表面的布。帽檐30安装于汗带20的前方部分且朝前侧延伸。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帽檐30如图2所示,中央部分被切下而设置有开口部32。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部32呈月牙形状。
帽冠10具有前侧部分11和上侧部分12。前侧部分11设置于帽檐30的上方(比汗带20靠前侧的上方),整个帽檐30成为被帽冠10的前侧部分11覆盖的被覆盖部分。在帽檐30与前侧部分11之间,跨帽檐30的横宽的整个宽度存在帽檐上侧空间25这样的空间,通过帽檐30的开口部32与外部(穿戴者的脸之前的空间)连通。前侧部分11与帽檐30的周缘端(安装于汗带20的部分除外)连接而被固定。另外,帽冠10的上侧部分12是位于穿戴者的头部100的上部的部分,覆盖头部100的上部,且与头部100的上部之间形成有头部上侧空间26这样的空间。为了方便说明,利用边界部24来区分了帽檐上侧空间25与头部上侧空间26,但该边界部24并非实体,而是虚拟的划分部分。因此,两空间原本是同一空间、一个空间,是一体的空间,因此在两空间之间不存在物质性的边界或进行连结的空间,当然帽檐上侧空间25与头部上侧空间26连通。
帽冠10的前侧部分11与上侧部分12具有透气性不同的构成。具体而言,在前侧部分11与上侧部分12使用不同的材料,或者即使使用相同的材料,通过将上侧部分12设为单片构成,且将前侧部分11设为重叠多片而成的构成,来使上侧部分12的透气性大于前侧部分11的透气性。一般而言,考虑在帽冠10采用布料,例如在上侧部分12采用透气性大的网眼材料的布料(网眼面料),在前侧部分11采用以合成纤维等为材料的透气性小的面料。
网眼面料例如是由双拉舍尔等网眼材料构成的面料。进而,可以使用由透气性和缓冲性均优异的立体网眼材料构成的网眼面料。立体网眼一般也称为3D网眼,是保冷性、透气性和缓冲性优异的具有3维网眼结构的材料,例如包含3维的编织物。通过在帽冠10的材料中使用缓冲性优异的立体网眼,能够在跌倒时或球等撞击时保护头部100。另外,帽冠10的材料优选为具有对UV进行反射或吸收的功能的材料。
若穿戴者戴上本实施方式的帽子1朝前方行进,则撞到穿戴者的脸上的空气沿脸朝上方流动,从帽檐30的开口部32流入帽檐上侧空间25。对帽檐上侧空间25之上进行覆盖的帽冠10的前侧部分11的透气性相对小,因此从前侧部分11向外部逸出的空气的量小,流入的空气的绝大部分向头部上侧空间26以及侧方部流动。流入头部上侧空间26的空气撞到头部100的上部,使汗的水分气化而带走气化热量,从透气性大的帽冠10的上侧部分12向帽子1的外部流出。通过这样的通风的功能,穿戴者的头部100的热量被带走而得以冷却,不仅能防止中暑,而且头部变得凉快而使穿戴者的心情得以改善。
帽檐30的开口部32的面积设为10cm2以上,优选为20cm2以上,更优选为30cm2以上。本实施方式的开口部32的面积为35cm2。若帽檐30的开口部32的面积小于10cm2,则不仅经过开口部32的空气的流入量变少,而且从帽檐上侧空间25向头部上侧空间26流入的空气的量也变少。故而,穿戴者的头部100的冷却效果小,防中暑不够充分,或者无法防止中暑。
开口部32优选为1个,但也可以分割为多个。但若开口部32由多个开口构成(例如网眼结构)且一个开口的面积小于0.1cm2,则透气性会恶化,因此在多个开口合起来形成开口部32时,各开口的面积优选为0.1cm2以上,各开口的面积的总和为10cm2以上。
另外,即使穿戴者停步,由于与专利文献2至4中公开的棒球帽形状的帽子相比,头部上侧空间26的体积更大,因此若在该空间中充满汗气化后的蒸气,则蒸气从透气性大的帽冠10的上侧部分12向帽子1的外部流出。如此,产生如下方式的通风(换气):空气从帽檐上侧空间25向头部上侧空间26流入,且外部的空气从帽檐30的开口部32向帽檐上侧空间25流入。基于该一系列的空气流动,穿戴者的头部100被冷却。该冷却作用是由于在本实施方式中帽檐上侧空间25以及头部上侧空间26的体积充分大(均为30cm3以上)而帽冠10的上侧部分12的透气性大而产生的。
此外,帽檐上侧空间25的体积除了上述的通风以外,还决定帽子1整体的空气阻力,因此与空气阻力的大小之间的平衡是重要的。在想要尽量减小空气阻力的运动员用等的帽子中,帽檐上侧空间25的体积小也无所谓。此外,帽檐上侧空间25的体积是假定在开口部32也存在帽檐30来进行计算的。另外,为了充分产生上述的通风,头部上侧空间26的体积优选为30cm3以上,但也能根据穿戴者使用帽子的目的来对帽檐上侧空间25以及头部上侧空间26的体积进行增减调整。
若帽冠10的上侧部分12的由在JIS L 1096:2010(机织物以及针织物的面料试验方法)中规定的弗雷泽型试验机测量的透气度为40cm3/cm2·s以上,则上述的冷却作用充分产生,因此优选,若为60cm3/cm2·s以上,则冷却作用得以提高,因此更优选,若为80cm3/cm2·s以上,则进一步优选。
而且,若将帽冠10的前侧部分11与上侧部分12的透气性之差以透气度来表征,则在两者之差为20cm3/cm2·s以上时,空气从帽檐上侧空间25向头部上侧空间26的流入量变多,因此优选,在为30cm3/cm2·s以上时,更优选,在为40cm3/cm2·s以上时,进一步优选。
专利文献2至4公开的帽子的头部上侧空间虽然窄,但存在,但是由于并不存在与之连通的相当于本实施方式的帽檐上侧空间的空间,因此头部的冷却不充分,几乎不会发生本实施方式那样的冷却作用。
图3是从下侧(穿戴者的头部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帽子1的图。对帽冠10的前侧部分11以及上侧部分12分别赋予了不同方向的阴影线。帽冠10的前侧部分11以及上侧部分12呈在面积以及大小上具有余量的构成,以使得不是紧贴于帽檐30或穿戴者的头部100,而是存在帽檐上侧空间25和头部上侧空间26。而且,在头部100的侧部也同样,帽冠10具有余量,帽冠10从头部100的侧部伸出,因此在帽冠10的上侧部分12与头部100侧部之间存在侧方部空间27这样的空间。此外,在侧方部空间27中还包括用于帽冠10的立体网眼等面料的内部空间。
从帽檐30的开口部32流入帽檐上侧空间25的空气不仅对头部上侧空间26进行冷却,而且还流至侧方部空间27对头部100的侧部进行冷却。由于形成侧方部空间27的帽冠10的上侧部分12由透气性大的材料构成,因此空气还从侧方部空间27自然地流出至外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如此存在侧方部空间27,因此不止穿戴者的头部100的上部,连侧部也被冷却,故而头部100的冷却效率增大,且与没有侧方部空间27的情况相比,能进一步防止中暑。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帽子1是在通常的鸭舌帽中在帽檐30设置开口面积为10cm2以上的开口部32且使帽檐30上的帽冠材料的透气性比头部100的上侧的帽冠材料的透气性更好这样的简单构成,能够高效地冷却穿戴者的头部100。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帽子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帽子相比,除了帽檐的部分不同,其他部分的构成与实施方式1的构成相同,因此以下说明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之处。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帽子的帽檐部分和汗带20的一部分的图。本实施方式的帽檐部分是由中空棒状的管构件构成的框体35从汗带20朝前方呈半圆状突出而形成的。框体35的材料不作特别限定,但从成本方面出发,优选为塑料制。帽冠10的前侧部分11(图4中未图示)的前方以及侧方的端部安装于框体35。框体35与汗带20之间是开口部36,开口部36的面积设为10cm2以上,优选为20cm2以上,更优选为30cm2以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帽檐部分呈仅由框体35构成的形状,因此帽檐上侧空间(比汗带20靠前侧的上方空间)是与外侧空间(穿戴者的脸的前面空间)大致一体的构成。因此,容易进行帽子内的通风。
本实施方式起到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而且与实施方式1相比,即使减小帽檐的面积,也能充分确保开口部36的面积。
(实施方式3)
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帽子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帽子相比,除了帽冠的前侧部分的构成不同,其他部分的构成与实施方式1的构成相同,因此以下说明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之处。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帽子2的帽冠部分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帽冠的前侧部分11的表面部分(外表面侧)和上侧部分12由将2片网眼面料重叠而成的材料构成。帽冠的前侧部分11具有由外表面侧和内表面侧形成的双层结构构成的袋部,在该袋部中插入有由吸水性材料构成的水保持构件40。袋部的外表面侧是将2片网眼面料重叠而成的,内表面侧由1片网眼面料构成。水保持构件14例如能够使用将由作为吸水性材料的聚氨酯等构成的海绵形成为片状的构件、无纺布片、毛巾、布料等各种吸水性材料。
水保持构件14能从袋部取出。使取出的水保持构件14浸水后再次收纳于口袋部,然后穿戴者戴上帽子2。从开口部32流入帽檐上侧空间25的空气的一部分经过袋部的内表面侧的网眼面料而与水保持构件14接触,通过使水气化而带走气化热量,空气被冷却。或者,水从水保持构件14渗出到内表面侧的网眼面料,空气使该水气化,从而空气被冷却。由于水保持构件14的透气性非常低,因此冷却后的空气从帽檐上侧空间25向头部上侧空间26流入,在冷却穿戴者的头部100之后,从上侧构件12向外部流出。
另外,保持于水保持构件14的水向帽冠的前侧部分11的该面侧以及内表面侧的面料渗出,进而还向帽冠的上侧部分12移动。渗出于帽冠的前侧部分11的面料以及上侧部分12的面料的水气化而向外部排出,在气化时,带走气化热量来对帽子2以及其内部空间的空气进行冷却。由此,帽子2内得以进一步冷却,能够比实施方式1更高效地冷却穿戴者的头部。在除此以外的方面,本实施方式起到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
(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的例示,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例子,可以在这些例子中组合周知技术、惯用技术、公知技术,或者进行部分置换。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变形方式也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
关于帽子的形状,只要帽子具备汗带、帽檐和帽冠、且存在帽檐上侧空间和与之连通的头部上侧空间,就不限于鸭舌帽。
尽管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帽檐的整面的上方存在帽冠的前侧部分,且帽檐的整面是被覆盖部分,但也可以不是帽檐的整面而是其中一部分是被前侧部分覆盖的被覆盖部分。在此情况下,例如可列举帽檐的后半部分是被覆盖部分的形态、帽檐的除侧方部分以外的中央部分是被覆盖部分的形态、帽檐的除侧方部分和前方部分以外的中央部分是被覆盖部分的形态等。帽冠的前侧部分覆盖帽檐的开口部的至少一部分而形成了帽檐上侧空间。另外,前侧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与开口部的侧方以及前方的帽檐的至少一部分连接。
尽管在实施方式1中帽冠的前侧部分与帽檐的周缘端(安装于汗带20的部分除外)连接而被固定,但也可以在帽檐的周缘端的一部分不进行连接。即,帽冠的前侧部分可以与帽檐的周缘端的至少一部分连接而被固定,或者可以与帽檐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连接而被固定。例如帽冠的前侧部分可以与帽檐的侧方周缘和前方周缘的各自一部分连接而被固定。
在即使开口部的面积小于10cm2但从穿戴者的前方来的单位时间的空气的流入量仍多的情况下,例如在自行车的骑行者用的帽子、跑步者或跑步比例多的竞技的竞技者的帽子等中,若开口部32的面积为5cm2以上,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穿戴者的头部的冷却功能。
帽冠的前侧部分和上侧部分的构成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例子,例如在实施方式1中,前侧部分、侧方部分也可以使用与上侧部分相同的网眼材料而设为双层或三层,上侧部分可以设为一层的构成。
帽檐也可以处于汗带的前方以外的位置。例如,包围穿戴者的头部的整周部的所谓的周圈(brim)型的帽檐也具有从汗带朝前方延伸的部分,因此也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中。
帽冠、汗带的材料也可以具有吸汗速干性。尤其是若在与皮肤接触的部分采用具有吸汗速干性的材料,则基于汗的气化而从该部分带走气化热量,冷却头部的功能进一步增大。
帽檐的开口部的形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形状。另外,也可以在帽檐的开口部设置将空气的流动向头部上侧空间引导的形状的百叶窗部,促进经过开口部的空气向头侧流动。
也可以在帽子的侧部或后部设置保护布安装部,该保护布安装部用于安装保护布,该保护布保护脖颈不受紫外线伤害。
尽管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侧方部空间,但侧方部空间并非必须的构成,也可以是用于帽冠的立体网眼材料的内部空间,还可以完全没有。
帽冠的材料不限于网眼。例如能列举无纺布、透气性好的亚麻布等面料、绒、杨柳等纺织面料等。另外,也可以是网眼与其他材料的多层结构。
帽冠的材料若具有缓冲性,则能物理性地保护头部,因此优选。
在实施方式3中,可以将水保持构件装入袋部后封闭袋部的入口。另外,可以将水保持构件贴合或缝合于帽冠进行固定。

Claims (6)

1.一种帽子,其特征在于,具备:
汗带,其供穿戴者的头部接触;
帽檐,其朝所述穿戴者的前方延伸;以及
帽冠,其具有对所述穿戴者的头部的上部进行覆盖的上侧部分以及比头部靠前方延伸的前侧部分,
所述帽檐的至少一部分是在上方存在所述前侧部分且被该前侧部分覆盖的被覆盖部分,且在所述前侧部分与所述被覆盖部分之间存在帽檐上侧空间,
在所述被覆盖部分设置有面积为10cm2以上的开口部,在所述开口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上方存在所述前侧部分,
在所述穿戴者的头部的上部与所述帽冠之间存在与所述头部接触的头部上侧空间,且所述帽檐上侧空间与所述头部上侧空间一体连通,
所述帽冠的所述上侧部分的透气性大于所述前侧部分的透气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帽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侧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开口部的前方与所述帽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帽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帽冠的所述前侧部分具备由吸水性材料构成的水保持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帽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帽冠覆盖所述穿戴者的头部的上侧的侧方部的至少一部分,且在所述帽冠与被覆盖的所述头部的上侧的侧方部之间存在与所述开口部连通的侧方部空间。
5.一种帽子,其特征在于,具备:
汗带,其供穿戴者的头部接触;
框体,其安装于所述汗带且朝所述穿戴者的前方延伸;以及
帽冠,其具有对所述穿戴者的头部的上部进行覆盖的上侧部分以及比头部靠前方延伸的前侧部分,
所述框体与所述汗带之间是开口部,该开口部的面积为10cm2以上,
在所述框体连接有所述前侧部分,
所述前侧部分当中的比与所述框体连接的部分靠后侧的部分覆盖所述开口部的上方,
所述帽冠的所述上侧部分的透气性大于所述前侧部分的透气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帽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帽冠覆盖所述穿戴者的头部的上侧的侧方部的至少一部分,且在所述帽冠与被覆盖的所述头部的上侧的侧方部之间存在与所述开口部连通的侧方部空间。
CN202322744688.1U 2023-07-03 2023-10-13 帽子 Active CN22085953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3109011A JP7397548B1 (ja) 2023-07-03 2023-07-03 帽子
JP2023-109011 2023-07-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59535U true CN220859535U (zh) 2024-04-30

Family

ID=89117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44688.1U Active CN220859535U (zh) 2023-07-03 2023-10-13 帽子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397548B1 (zh)
CN (1) CN220859535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81935U (zh) * 1979-11-30 1981-07-02
JPS61176225U (zh) * 1985-04-18 1986-11-04
JPH0711125Y2 (ja) * 1992-03-25 1995-03-15 有限会社米山精密工業所 冷却機構付き帽子
JP5681935B2 (ja) 2010-07-02 2015-03-11 株式会社Pfu レコーダ管理システム、レコーダ管理装置、レコーダ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067902A (ja) * 2011-09-22 2013-04-18 Birumateru Kk 通気性および遮光性を有する帽子
JP7460150B2 (ja) * 2020-02-27 2024-04-02 株式会社シオジリ製帽 帽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97548B1 (ja) 2023-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97097B2 (en) Sweat blocking and ventilating sweatband for headwear
US20170224030A1 (en) Head guard
US8272073B2 (en) Athletic protective padding
ES2776413T3 (es) Casco
US5887453A (en) Protective material
US20060179545A1 (en) Athletic protective padding
US6401262B2 (en) Protection implement, particularly for use in sports practice
US20170164677A1 (en) Head guard with coupled padding layer
US20060168712A1 (en) Universal safety cap
JPH07173706A (ja) 保護用帽子
US20130219594A1 (en) Impact-absorbing headgear liner and skull cap
US6978487B2 (en)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absorption and dissipation of impact forces for sweatband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helmets
JP3839463B1 (ja) ヘルメット
CN220859535U (zh) 帽子
CN202096688U (zh) 运动护具用之缓冲护垫
JP7318898B1 (ja) 体感冷却上衣
CN217446829U (zh) 一种安全头盔
KR20090011189U (ko) 헬멧의 통풍구조
KR100294330B1 (ko) 모자
JP6061534B2 (ja) モータージャケット
JP6982644B2 (ja) 帽子
TWM507665U (zh) 抗衝擊透氣安全帽結構
JP5520429B2 (ja) 断熱機能付きヘルメット
CN113993410A (zh) 防护头盔
JPH10226907A (ja) スキ−ジャンプ競技用ス−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