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59431U - 雾化芯组件、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芯组件、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59431U
CN220859431U CN202322607449.1U CN202322607449U CN220859431U CN 220859431 U CN220859431 U CN 220859431U CN 202322607449 U CN202322607449 U CN 202322607449U CN 220859431 U CN220859431 U CN 220859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atomizing core
atomizing
atomized
porous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0744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卿
付尧
段立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ve Miracle Hong K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ve Miracle Hong K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ve Miracle Hong K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ve Miracle Hong K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0744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594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59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594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雾化芯组件、雾化器及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多孔支架、雾化芯以及密封套,所述多孔支架具有安装腔、外侧壁,以及可供雾化液从所述外侧壁渗透至所述安装腔内的微孔;所述雾化芯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内部形成中空的雾化通道;所述密封套套设于所述多孔支架的外周,并将所述雾化芯包围于其中,所述密封套的侧壁开设有贯穿的进液孔。所述雾化芯组件具有较好的防漏液性能。

Description

雾化芯组件、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雾化芯组件、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用于雾化非尼古丁介质(如保健药物、治疗药物等)的电子设备可统称为雾化器,雾化器是一种可以将雾化液加热雾化成气体的产品。现有技术中,雾化器一般包括壳体以及雾化芯,其中,雾化芯包括陶瓷雾化芯及棉雾化芯等,但是相较于棉雾化芯,陶瓷雾化芯的口感较差。若使用棉雾化芯,常使用不锈钢管当支架,雾化液只能从不锈钢支架的导油孔穿过支架而进入棉雾化芯,导油孔过少会导致进油不够充分,影响雾化器的口感,导油孔过多则会使得雾化器的防漏液性能较差。因此,如何在保证雾化器的口感的同时提高防漏液性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雾化芯组件、雾化器及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芯组件具有较好的防漏液性能。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雾化芯组件,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多孔支架、雾化芯以及密封套,所述多孔支架具有安装腔、外侧壁,以及可供雾化液从所述外侧壁渗透至所述安装腔内的微孔;所述雾化芯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内部形成中空的雾化通道;所述密封套套设于所述多孔支架的外周,并将所述雾化芯包围于其中,所述密封套的侧壁开设有贯穿的进液孔。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支架上安装所述密封套的一端还具有缺口,所述缺口贯穿所述外侧壁并连通所述安装腔;所述雾化芯包括导液件和加热件,所述导液件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缺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导液件为片状体,将片状体的所述导液件围合成所述雾化通道,且至少一端位于所述缺口内,所述加热件的外周面贴设于所述导液件的内周面;和/或,多孔支架是多孔陶瓷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支架的安装腔背离所述缺口的一侧具有进气孔,所述密封套靠近所述缺口的一侧具有出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出气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孔与所述缺口在所述外侧壁上的正投影不重叠。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套包括依次相连的柱体部、连接部及环绕部,所述柱体部与所述环绕部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同一侧,所述环绕部环绕于所述柱体部的部分外周设置,所述柱体部套设于所述多孔支架的外周设置,所述柱体部、所述连接部及所述环绕部围合成插接槽。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本申请提供的雾化芯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底座及导气管,所述导气管套设于部分所述密封套的外周,所述底座具有台阶槽,所述雾化芯组件的密封套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台阶槽内,所述密封套用于实现所述底座与导气管之间的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壳,所述壳体套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导气管的外周,所述底壳设置于所述底座及所述导气管的一侧,所述底壳具有通气孔,所述底座还包括阻挡部,所述阻挡部设置于所述台阶槽面向所述雾化芯组件的表面,且所述通气孔在所述台阶槽面向所述雾化芯组件的表面的正投影落入所述阻挡部的范围内,所述阻挡部用于阻挡液体滴落至所述通气孔。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包括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
在本申请中,所述密封套的侧壁开设有贯穿的进液孔,所述多孔支架具有可供雾化液从所述外侧壁渗透至所述安装腔内的微孔,当所述雾化芯组件组装于雾化器时,所述雾化液自所述密封套的所述进液孔进入到所述多孔支架,并通过所述微孔浸润所述雾化芯,所述雾化芯对所述雾化液进行加热并雾化为烟雾,并通过所述雾化通道流出所述雾化芯组件,以将雾化后的烟雾输送至目标对象。此外,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孔支架,所述多孔支架套设于所述雾化芯的外周,所述多孔支架具有多个微孔,所述多个微孔可供雾化液从所述外侧壁渗透至所述安装腔内,以使雾化液浸润所述雾化芯并进行雾化,相较于选用不锈钢支架套设于所述雾化芯的外周的方案,本申请提供的多孔支架无需设置导油孔,有利于提升所述多孔支架的防漏液性能,继而提高所述雾化芯组件的防漏液性能。再者,所述密封套套设于所述多孔支架的外周,有利于避免雾化液通过所述多孔支架与所述密封套之间的间隙直接浸润所述雾化芯,提升所述雾化器的防漏液性能,且有利于提高雾化液浸润雾化芯的均匀性,提高经雾化芯雾化后的烟雾的口感,提高目标对象的使用体验。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通过利用密封套提升所述雾化器的防漏液性能,所述密封套的加工成本及组装成本较低,继而有利于节省所述雾化器的加工成本及组装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雾化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雾化芯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多孔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多孔支架沿图3中A虚线框的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雾化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雾化器沿图6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雾化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密封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密封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密封套沿图10中C-C方向的剖视图;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雾化器沿图6中D-D方向的剖视图;
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雾化器沿图12中E虚线框的放大图;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雾化芯组件的组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雾化器的部分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雾化装置的电路框图;
图1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雾化器的组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雾化器的组装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雾化器,110-雾化芯,111-雾化通道,112-雾化部,113-凸出部,114-导液件,115-加热件,120-多孔支架,121-安装腔,122-外侧壁,123-上端面,124-内侧壁,125-缺口,126-微孔,127-进气孔,130-密封套,131-柱体部,1311-进液孔,132-连接部,133-环绕部,1331-套设子部,1332-凸出子部,134-第一密封部,135-第二密封部,1351-出气孔,136-插接槽,140-导气管,141-第一导气部,1411-通液孔,142-第二导气部,1421-导气通道,150-底座,151-台阶槽,152-内壁,153-凹槽,154-阻挡部,160-壳体,1601-底壳,1602-侧壳,1603-顶壳,1602-通气孔,161-收容腔,162-开孔,163-储油腔,180-雾化液,190-电路板组件,200-棒体,300-雾化芯组件,400-雾化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见图1至图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雾化芯组件300,所述雾化芯组件300包括:多孔支架120、雾化芯110以及密封套130,所述多孔支架120具有安装腔121、外侧壁122,以及可供雾化液从所述外侧壁122渗透至所述安装腔121内的微孔126;所述雾化芯110设置于所述安装腔121内,且内部形成中空的雾化通道111;所述密封套130套设于所述多孔支架120的外周,并将所述雾化芯110包围于其中,所述密封套130的侧壁开设有贯穿的进液孔1311。
优选地,所述多孔支架120套设于所述雾化芯110的外周,可以为,所述多孔支架120贴合设置于所述雾化芯110的外周,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所述雾化器100的防漏液性能。
优选地,所述密封套130套设于所述多孔支架120的外周,可以为,所述密封套130贴合设置于所述多孔支架120的外周,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所述雾化器100的防漏液性能。
可以理解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芯组件300中,所述雾化芯110、所述多孔支架120及所述密封套130由里向外依次设置。
可选地,所述密封套130可以为但不限于为硅胶件、橡胶件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套130的侧壁开设有贯穿的进液孔1311,所述多孔支架120具有可供雾化液从所述外侧壁122渗透至所述安装腔121内的微孔126,当所述雾化芯组件300组装于雾化器100时,所述雾化液180自所述密封套130的所述进液孔1311进入到所述多孔支架120,并通过所述微孔126浸润所述雾化芯110,所述雾化芯110对所述雾化液180进行加热并雾化为烟雾,并通过所述雾化通道111流出所述雾化芯组件300,以将雾化后的烟雾输送至目标对象。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孔支架120,所述多孔支架120套设于所述雾化芯110的外周,所述多孔支架120具有多个微孔126,所述多个微孔126可供雾化液180从所述外侧壁122渗透至所述安装腔121内,以使雾化液180浸润所述雾化芯110并进行雾化,相较于选用不锈钢支架套设于所述雾化芯110的外周的方案,本申请提供的多孔支架120无需设置导油孔,有利于提升所述多孔支架120的防漏液性能,继而提高所述雾化芯组件300的防漏液性能。再者,所述密封套130套设于所述多孔支架120的外周,有利于避免雾化液180通过所述多孔支架120与所述密封套130之间的间隙直接浸润所述雾化芯110,提升所述雾化器100的防漏液性能,且有利于提高雾化液180浸润雾化芯110的均匀性,提高经雾化芯110雾化后的烟雾的口感,提高目标对象的使用体验。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100通过利用密封套130提升所述雾化器100的防漏液性能,所述密封套130的加工成本及组装成本较低,继而有利于节省所述雾化器100的加工成本及组装成本。
可以理解地,在本申请术语中,“目标对象”指食用雾化液180雾化后的气体的对象。
可以理解地,在本申请术语中,“多个”指大于或等于两个。
请参见图5至图7,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孔支架120还具有上端面123及限定所述安装腔121的内侧壁124,所述外侧壁122、所述上端面123及所述内侧壁124依次相连,所述多孔支架120上安装密封套130的一端还具有缺口125,所述缺口125同时贯穿所述内侧壁124、所述上端面123及所述外侧壁122,以连通所述安装腔121;所述雾化芯110包括导液件114和加热件115,所述导液件114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缺口125内。示例性地,多孔支架120呈大致筒状,安装腔121由多孔支架120的侧壁包围于其中,其形状与雾化芯110的形状适配,例如,安装腔121可以呈圆柱形,安装腔121的上端开放设置,以便装入和取出雾化芯110,雾化芯110的外壁贴合于安装腔121内壁,以更好地传输雾化液18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孔支架120具有安装腔121及贯穿所述内侧壁124、所述上端面123及所述外侧壁122的缺口125,在将所述多孔支架120套设于所述雾化芯110的外周过程中,先将所述导液件114及所述加热件115层叠设置,其中,所述加热件115设置于所述导液件114的一侧,所述导液件114将所述加热件115包裹在其中,再将所述导液件114及所述加热件115卷绕,进一步地将所述导液件114及所述加热件115插入所述多孔支架120的安装腔121,其中部分所述导液件114及所述加热件115设置于所述安装腔121,将凸出于所述安装腔121的导液件114沿着所述外侧壁122背离所述内侧壁124的表面切除,以使所述导液件114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缺口125内,设置于所述缺口125的导液件114可增加所述导液件114对雾化液180的吸收量,以提高所述雾化芯组件300对雾化液180的雾化效率。本申请实施例的多孔支架120具有所述缺口125,便于人工组装所述雾化芯110,降低组装所述雾化芯110的动作精度,且有利于提高对所述雾化芯110进行组装的工作效率。
可选地,所述导液件114可以为导油棉,所述导液件可用于吸收并储存雾化液180。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115为加热网,所述加热件115经卷绕形成筒状加热网,且筒状加热网的外周面贴设于导液件114的内周面。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115为加热丝,加热丝经卷绕形成螺旋状加热丝,且螺旋状加热丝的外周面贴设于导液件114的内周面。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液件114为片状体,将片状体的所述导液件114围合成所述雾化通道111,且至少一端位于所述缺口125内,所述加热件115的外周面贴设于所述导液件114的内周面。
可以理解地,所述导液件114的至少一端位于所述缺口125内,可以为,所述导液件114的一端位于所述缺口125内,还可以为,所述导液件114的相背两端均位于所述缺口125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液件114为片状体,所述加热件115及所述导液件114层叠设置,且当所述雾化芯110内部形成雾化通道111时,所述加热件115的外周面贴设于所述导液件114的内周面,换言之,所述导液件114设置于所述加热件115的外周,以使得当所述雾化液180通过所述进液孔1311、所述微孔126浸润至所述导液件114时,所述加热件115能对浸润至所述导液件114靠近所述雾化通道111的一侧的雾化液180进入加热雾化,并使雾化后的烟雾通过所述雾化通道111输送出所述雾化芯组件300,以将雾化后的烟雾输送至目标对象。其中,所述导液件114的至少一端位于所述缺口125内,相较于所述导液件114只设置于所述安装腔121的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液件114设置于所述缺口125的部分有利于增大所述导液件114对所述雾化液180的吸收量,有利于所述加热件115对所述雾化液180充分雾化,并向目标对象输送充足的烟雾,有利于提高所述雾化芯组件300对雾化液180的雾化效率,并提高目标对象的使用体验。
请参见图8,可选地,所述雾化芯110包括雾化部112及凸出部113,所述雾化部112具有所述雾化通道111,所述凸出部113凸设于所述雾化部112背离所述雾化通道111的表面;所述雾化部112穿设所述安装腔121,所述凸出部113穿设于所述缺口125。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将所述多孔支架120套设于所述雾化芯110的外周过程中,先将所述导液件114及所述加热件115层叠设置,其中,所述加热件115设置于所述导液件114的一侧,所述导液件114将所述加热件115包裹在其中,再将所述导液件114及所述加热件115卷绕在棒体200的外周,进一步地将所述导液件114及所述加热件115插入所述多孔支架120的安装腔121,以形成所述雾化部112;进一步地,部分所述导液件114设置于所述安装腔121,将凸出于所述安装腔121的导液件114沿着所述外侧壁122背离所述内侧壁124的表面切除,以使穿设于所述安装腔121的所述导液件114形成所述凸出部113,所述凸出部113可加大所述雾化芯110对所述雾化液180的储存量,以提高对所述雾化液180进行雾化的效率。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孔支架120是多孔陶瓷支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孔支架120为多孔陶瓷支架,多孔陶瓷支架具有多个可供雾化液180从所述外侧壁122渗透至所述安装腔121内的微孔126,且所述微孔126可直接在所述多孔支架120的制备过程形成,有利于简化所述多孔支架120的制备工艺。再而,相较于选用不锈钢支架套设于所述雾化芯110的外周的方案,本申请提供的多孔支架120无需设置导油孔,有利于提升所述多孔支架120的防漏液性能,继而提高所述雾化芯组件300的防漏液性能。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孔支架120的安装腔121背离所述缺口125的一侧具有进气孔127,所述密封套130靠近所述缺口125的一侧具有出气孔1351,所述进气孔127与所述出气孔1351连通。换言之,所述多孔支架120的安装腔121背离所述上端面123的一侧具有进气孔127,所述密封套130靠近所述上端面123的一侧具有出气孔1351,所述进气孔127与所述出气孔1351连通。
可以理解地,所述进气孔127、所述雾化通道111及所述出气孔1351依次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孔127用于向所述雾化芯组件300通入空气,当所述加热件115对所述导液件114进行加热时,储存在所述导液件114内的雾化液180被雾化为烟雾,所述烟雾、空气通过所述雾化通道111流通至所述出气孔1351,并通过所述出气孔1351输送出所述雾化芯组件300,所述进气孔127与所述出气孔1351形成对流,有利于提高经雾化的雾化液180形成的烟雾在所述雾化芯组件300中的传输效率,并提高烟雾传输的顺畅性,继而实现向目标对象传输烟雾,以提高目标对象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所述进液孔1311与所述缺口125在所述外侧壁122上的正投影不重叠。换言之,所述进液孔1311在所述外侧壁122背离内侧壁124的表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缺口125错开设置。又换言之,所述进液孔1311与所述缺口125在周向上错开。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液孔1311与所述缺口125错开设置,使得所述储油腔163内的雾化液180无法直接通过所述密封套130的进液孔1311直接进入所述缺口125,继而避免所述导液件114设置于所述缺口125的部分直接被雾化液180浸润,从而有利于提高所述雾化芯110浸润雾化液180的均匀性,避免因为所述雾化芯110的不同区域中雾化液180的浓度不同而影响雾化效果,有利于提高经雾化芯110雾化后的烟雾的口感,提高目标对象的使用体验。
请参见图9至图11,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套130包括依次相连的柱体部131、连接部132及环绕部133,所述柱体部131与所述环绕部133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部132的同一侧,所述环绕部133环绕于所述柱体部131的部分外周设置,所述柱体部131套设于所述多孔支架120的外周设置,所述柱体部131、所述连接部132及所述环绕部133围合成插接槽136。
可以理解地,所述环绕部133环绕于所述柱体部131的部分外周设置,可以为,所述环绕部133套设于所述柱体部131的部分外周。
可以理解地,所述连接部132的相背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柱体部131及所述环绕部133,所述连接部132用于将所述柱体部131及所述环绕部133连接为一体结构。
可以理解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100中,所述雾化芯110、所述多孔支架120、所述柱体部131及所述环绕部133由里向外依次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柱体部131套设于所述多孔支架120的外周设置,以避免雾化液180直接通过所述多孔支架120与多孔支架120之间的间隙直接进入到多孔支架120的内部,避免部分雾化液180直接浸润所述雾化芯110,从而提升了所述雾化芯组件300的防漏液性能,且有利于提高雾化液180浸润雾化芯110的均匀性,提高经雾化芯110雾化后的烟雾的口感,提高目标对象的使用体验。此外,所述柱体部131、所述连接部132及所述环绕部133围合成插接槽136,所述插接槽136插接外部部件,以实现所述雾化芯组件300与外部部件的密封连接。当所述雾化芯组件300组装于所述雾化器100时,所述插接槽136用于插接导气管140,此时,所述环绕部133套设于所述导气管140的部分外周设置,即部分所述导气管140夹设于所述环绕部133与所述柱体部131之间,进一步提升了所述多孔支架120与所述导气管140之间的密封性能,有利于避免部分雾化液180从所述导气管140远离所述上端面123的一侧的间隙进入到所述多孔支架120,从而避免部分雾化液180从所述多孔支架120与所述导气管140之间的间隙直接浸润所述雾化芯110,还可避免雾化液180直接从所述导气管140靠近所述上端面123的一侧的间隙直接进入所述导气通道1421,从而避免部分雾化液180未经所述雾化芯110雾化而直接排出所述雾化芯组件300,从而提升了所述雾化芯组件300的防漏液性能,提高目标对象的使用体验。
请参见图12及图13,可选地,当所述雾化芯组件300组装于所述雾化器100时,所述雾化器100包括导气管140,所述导气管140包括相连的第一导气部141及第二导气部142,所述第一导气部141套设于部分所述密封套130的外周,所述第二导气部142具有导气通道1421,所述导气通道1421连通所述雾化通道111,所述环绕部133套设于所述第一导气部141的外周设置,所述连接部132位于所述第一导气部141背离所述第二导气部142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气部141套设于部分所述密封套130的外周,可以为,所述第一导气部141贴合设置于部分所述密封套130的外周,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所述雾化芯组件300及所述雾化器100的防漏液性能。
优选地,所述柱体部131套设于所述多孔支架120的外周设置,可以为,所述柱体部131贴合设置于所述多孔支架120的外周,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所述雾化器100的防漏液性能。
优选地,所述环绕部133套设于所述第一导气部141的外周设置,可以为,所述环绕部133贴合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气部141的外周,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所述雾化器100的防漏液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雾化通道111与导气通道1421流通,当雾化液180进入所述雾化通道111时,所述雾化芯110对所述雾化液180进行加热并雾化为烟雾,雾化后的烟雾通过所述导气通道1421输送出所述雾化器100,以将雾化后的烟雾输送至目标对象。此外,所述导气通道1421连通所述雾化通道111,所述第二导气部142的所述导气通道1421与所述雾化通道111连通,可避免雾化后的烟雾又重新与所述雾化液180混合,还可避免未经雾化的雾化液180进入雾化通道111和/或导气通道1421与雾化后的烟雾混合,提高了将雾化液180加热雾化后的烟雾通过导气通道1421输送至目标对象的通畅性,也提高了经雾化芯110雾化后的烟雾的口感。再而,所述环绕部133套设于所述第一导气部141的外周设置,即所述第一导气部141夹设于所述环绕部133与所述柱体部131之间,进一步提升了所述多孔支架120与所述导气管140之间的密封性能,有利于避免部分雾化液180从所述第一导气部141背离所述第二导气部142的一侧的间隙进入到所述多孔支架120,从而避免部分雾化液180从所述多孔支架120与所述导气管140之间的间隙直接浸润所述雾化芯110,还可避免雾化液180直接从所述第一导气部141靠近所述第二导气部142的一侧的间隙直接进入所述导气通道1421,从而避免部分雾化液180未经所述雾化芯110雾化而直接通过所述导气通道1421排出所述电子雾化芯110,从而提升了所述雾化器100的防漏液性能,提高目标对象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套130还包括第一密封部134,所述第一密封部134弯折连接所述柱体部131背离所述环绕部133的一端,所述第一密封部134位于所述柱体部131靠近所述上端面123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密封部134面向所述上端面123的一侧抵持所述多孔支架120。换言之,当所述雾化芯组件300组装于所述雾化器100时,所述第一密封部134位于所述柱体部131靠近所述第二导气部142的一侧,所述第一密封部134背离所述第二导气部142的一侧抵持所述多孔支架120。
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一密封部134弯折连接所述柱体部131背离所述环绕部133的一端,可以为,所述第一密封部134与所述柱体部131弯折相连,且所述第一密封部134相较于所述柱体部131更远离所述环绕部133设置,还可以为,所述第一密封部134与所述柱体部131弯折相连,所述第一密封部134、所述柱体部131及所述环绕部133由里向外依次排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部134位于所述柱体部131靠近所述上端面123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密封部134面向所述上端面123的一侧抵持所述多孔支架120,所述柱体部131与所述第一密封部134相互配合,使得封堵了所述多孔支架120靠近所述上端面123的一侧的通路,可避免雾化液180直接通过所述柱体部131与所述多孔支架120的间隙、所述第一密封部134与所述多孔支架120的间隙进入到所述雾化通道111,提升所述雾化器100的防漏液性能。一方面,避免从所述密封套130与所述多孔支架120的间隙渗入的雾化液180未经雾化直接与已经雾化的烟雾通过所述导气通道1421输出所述雾化器100,防止已经雾化的烟雾混合未经雾化的雾化液180而降低所述雾化器100的口感,从而提高目标对象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避免从所述密封套130与所述多孔支架120的间隙渗入的雾化液180滴落至雾化芯110,从而避免所述雾化芯110各部分的雾化液180的含量存在差异,从而提高所述雾化芯110对雾化液180的雾化效果,继而提高了经雾化芯110雾化后的烟雾的口感,提高目标对象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套130还包括第二密封部135,所述第二密封部135连接所述第一密封部134背离所述柱体部131的一端,且所述第二密封部135与所述柱体部13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密封部134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密封部135面向所述柱体部131的一侧抵接所述多孔支架120,所述第二密封部135具有出气孔1351,所述出气孔1351连通所述雾化通道111与所述导气通道1421。
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二密封部135连接所述第一密封部134背离所述柱体部131的一端,可以为,所述第一密封部134的相背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密封部135及所述柱体部131。
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二密封部135与所述柱体部13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密封部134的同一侧,可以为,所述第二密封部135背离所述第一密封部134的一端朝向所述雾化通道111设置。
可以理解地,所述雾化通道111、所述出气孔1351及所述导气通道1421依次连通,以使经雾化芯110雾化的烟雾可通过所述出气孔1351及所述导气通道1421排出所述雾化器10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部135与所述柱体部13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密封部134的同一侧,则所述第二密封部135背离所述第一密封部134的一端朝向所述雾化通道111设置,所述第二密封部135面向所述柱体部131的一侧抵接所述多孔支架120,则所述第二密封部135封堵了所述多孔支架120面向所述雾化通道111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密封部135面向所述柱体部131的一侧之间的通路,可避免雾化液180通过所述第二密封部135与所述多孔支架120之间的间隙进入到所述雾化通道111,提升所述雾化芯组件300的防漏液性能。一方面,避免从所述密封套130与所述多孔支架120的间隙渗入的雾化液180未经雾化直接与已经雾化的烟雾通过所述导气通道1421输出所述雾化器100,防止已经雾化的烟雾混合未经雾化的雾化液180而降低所述雾化器100的口感,从而提高目标对象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避免从所述密封套130与所述多孔支架120的间隙渗入的雾化液180滴落至雾化芯110,从而避免所述雾化芯110各部分的雾化液180的含量存在差异,从而提高所述雾化芯110对雾化液180的雾化效果,继而提高了经雾化芯110雾化后的烟雾的口感,提高目标对象的使用体验。
请参见图14,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雾化芯组件300的组装方法,所述组装方法包括:
S101,提供雾化芯110及棒体200,并将所述雾化芯110包裹在所述棒体200的外周。
具体地,所述雾化芯110包括导液件114及加热件115,且所述导液件114为片状体,先将所述导液件114及所述加热件115层叠设置,其中,所述加热件115设置于所述导液件114的一侧,所述导液件114将所述加热件115包裹在其中,再将所述导液件114及所述加热件115卷绕在棒体200的外周,使得所述加热件115的外周面贴设于所述导液件114的内周面。
S102,提供多孔支架120,所述多孔支架120具有安装腔121,将包裹有所述雾化芯110的所述棒体200插入到所述安装腔121内。
具体地,将所述导液件114及所述加热件115插入所述多孔支架120的安装腔121,部分所述导液件114及所述加热件115设置于所述安装腔121内。
S103,提供密封套130,将所述密封套130套设于所述多孔支架120的外周,并拔出棒体200。
具体地,所述密封套130包括依次相连的柱体部131、连接部132及环绕部133,所述柱体部131与所述环绕部133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部132的同一侧,所述环绕部133环绕于所述柱体部131的部分外周设置,所述柱体部131套设于所述多孔支架120的外周设置;所述密封套130还包括第一密封部134,所述第一密封部134弯折连接所述柱体部131背离所述环绕部133的一端,所述第一密封部134位于所述柱体部131靠近所述上端面123的一侧,所述第一密封部134面向所述上端面123的一侧抵持所述多孔支架120;所述密封套130还包括第二密封部135,所述第二密封部135连接所述第一密封部134背离所述柱体部131的一端,且所述第二密封部135与所述柱体部13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密封部134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密封部135面向所述柱体部131的一侧抵接所述多孔支架120,以实现所述密封套130与所述多孔支架120的密封连接,提升所述雾化芯组件300的防漏液效果。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密封套130套设于所述多孔支架120的外周,拔出所述棒体20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密封套130套设于所述多孔支架120的外周,仍保留所述棒体200,当将所述雾化芯组件300组装于雾化器100时,待所述底座150组装于所述雾化器100后再移除所述棒体200。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芯组件300的组装方法中,所述多孔支架120具有安装腔121,便于操作人员将雾化芯110设置于所述安装腔121内,且所述组装方法提供密封套130,有利于提升所述密封套130与所述多孔支架120的密封连接,提升所述雾化芯组件300的防漏液效果,所述组装方法简单,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芯110包括导液件114,所述导液件114为片状体,所述将所述雾化芯110包裹在所述棒体200的外周,包括:将片状体的所述导液件114卷绕在所述棒体200的外周,使片状体的所述导液件114的两端彼此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液件114为片状体,先将所述导液件114及所述加热件115层叠设置,其中,所述加热件115设置于所述导液件114的一侧,所述导液件114将所述加热件115包裹在其中,再将所述导液件114及所述加热件115卷绕在棒体200的外周,使得所述加热件115的外周面贴设于所述导液件114的内周面。所述导液件114及所述加热件115卷绕在所述棒体200的外周,所述棒体200为卷绕结构提供了支撑,以便于将所述导液件114及所述加热件115设置于所述安装腔121内。片状体的所述导液件114的两端彼此贴合,以便于操作人员手持并将所述雾化芯110插设于所述安装腔121内,也有利于所述雾化芯110的进一步组装。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孔支架120具有缺口125;所述将包裹有所述雾化芯110的所述棒体200插入到所述安装腔121内,包括:使片状体的所述导液件114的两端对准所述缺口125,并将片状体的所述导液件114装入所述安装腔121内;以及将片状体的所述导液件114的端部伸出于所述缺口125外的部分切除。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片状体的所述导液件114的其中一个端部伸出于所述缺口125,将所述导液件114的端部伸出于所述缺口125外的部分切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片状体的所述导液件114的相背两个端部均伸出于所述缺口125,将所述导液件114的端部伸出于所述缺口125外的部分切除。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芯组件300的组装方法中,片状体的所述导液件114及加热件115绕设于所述棒体200的外周,并插设于所述安装腔121内,使得部分所述导液件114及所述加热件115设置于所述安装腔121内。此外,片状体的所述导液件114的两端彼此贴合,以插设于所述缺口125,并部分伸出于所述缺口125,将片状体的所述导液件114的端部伸出于所述缺口125外的部分切除,以使所述导液件114背离所述安装腔121的端部与所述外侧壁122平齐,可避免干涉所述多孔支架120与所述密封套130的进一步组装。此外,所述导液件114位于所述缺口125的部分可提升所述雾化芯110的储油能力,提升所述雾化芯组件300对雾化液180的雾化效果。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孔支架120是多孔陶瓷支架,所述多孔支架120具有多个可供雾化液180从所述外侧壁122渗透至所述安装腔121内的微孔12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孔支架120为多孔陶瓷支架,多孔陶瓷支架具有多个可供雾化液180从所述外侧壁122渗透至所述安装腔121内的微孔126,且所述微孔126可直接在所述多孔支架120的制备过程形成,有利于简化所述多孔支架120的制备工艺。再而,相较于选用不锈钢支架套设于所述雾化芯110的外周的方案,本申请提供的多孔支架120无需设置导油孔,有利于提升所述多孔支架120的防漏液性能,继而提高所述雾化芯组件300的防漏液性能。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芯组件300的组装方法中,所述密封套130侧壁开设有贯穿的进液孔1311,所述多孔支架120具有缺口125,所述将所述密封套130套设于所述多孔支架120的外周包括:所述进液孔1311与所述缺口125在所述外侧壁122上的正投影不重叠。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芯组件300的组装方法中,所述进液孔1311与所述缺口125在所述外侧壁122上的正投影不重叠,换言之,所述进液孔1311与所述缺口125错开设置,使得所述储油腔163内的雾化液180无法直接通过所述密封套130的进液孔1311直接进入所述缺口125,继而避免所述导液件114设置于所述缺口125的部分直接被雾化液180浸润,从而有利于提高所述雾化芯110浸润雾化液180的均匀性,避免因为所述雾化芯110的不同区域中雾化液180的浓度不同而影响雾化效果,有利于提高经雾化芯110雾化后的烟雾的口感,提高目标对象的使用体验。
请参见图5至图7,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雾化器100,所述雾化器100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芯组件30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芯组件300具有较好的防漏油效果,使得当所述雾化芯组件300组装于所述雾化器100时,所述雾化器100具有较好的防漏油效果,且雾化液180浸润雾化芯110有较高的均匀性,有利于提高经雾化芯110雾化后的烟雾的口感,提高目标对象的使用体验。
请参见图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100还包括底座150及导气管140,所述导气管140套设于部分所述密封套130的外周,所述底座150具有台阶槽151,所述雾化芯组件300的密封套130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台阶槽151内,所述密封套130用于实现所述底座150与导气管140之间的密封连接。换言之,所述底座150具有台阶槽151及限定所述台阶槽151的内壁152,所述环绕部133穿设于所述台阶槽151且抵持所述台阶槽151的内壁152。
在本实施例中,当雾化液180进入所述雾化通道111时,所述雾化芯110对所述雾化液180进行加热并雾化为烟雾,雾化后的烟雾通过所述导气通道1421输送出所述电子雾化器100,以将雾化后的烟雾输送至目标对象。所述雾化芯组件300的密封套130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台阶槽151内,所述密封套130用于实现所述底座150与导气管140之间的密封连接,可避免雾化液180从所述底座150与所述雾化芯组件300之间的间隙渗出,避免造成所述雾化器100漏液的情况,提高了所述雾化器100的防漏液效果,也提高了对雾化液180的利用率,有利于提高目标对象的使用体验。进一步地,所述环绕部133穿设于所述台阶槽151,则所述密封套130、所述导气管140、所述多孔支架120及所述雾化芯110均穿设于所述底座150的所述台阶槽151,以实现将所述密封套130、所述导气管140、所述多孔支架120及所述雾化芯110固定于所述底座150上。其中,所述环绕部133穿设于所述台阶槽151且抵持所述台阶槽151的内壁152,则所述环绕部133的相背两端分别抵持所述底座150的所述台阶槽151的内壁152及所述导气管140,所述环绕部133面向所述台阶槽151的表面与所述台阶槽151的内壁152紧密接触,可避免雾化液180从所述底座150与所述环绕部133之间的间隙渗出,避免造成所述雾化器100漏液的情况,提高了所述雾化器100的防漏液效果,也提高了对雾化液180的利用率,有利于提高目标对象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50还具有位于所述内壁152且环绕所述台阶槽151的内周的凹槽153,所述环绕部133包括套设子部1331及凸出子部1332,所述套设子部1331套设于所述第一导气部141的外周设置,所述凸出子部1332凸设于所述套设子部1331背离所述第一导气部141表面设置且所述凸出子部1332环绕所述套设子部1331设置,所述凸出子部1332位于所述凹槽153内。
可以理解地,所述套设子部1331套设于所述第一导气部141的外周设置,可以为,所述套设子部1331贴合所述第一导气部141的外周设置。
可以理解地,所述凸出子部1332凸设于所述套设子部1331背离所述第一导气部141表面设置,可以为,所述凸出子部1332相较于所述套设子部1331更远离所述第一导气部141设置。
可以理解地,所述凸出子部1332环绕所述套设子部1331设置,可以为,所述凸出子部1332环绕所述套设子部1331的外周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套设子部1331套设于所述第一导气部141的外周设置,以实现所述第一导气部141与所述多孔支架120的密封,避免雾化液180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导气部141与所述环绕部133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一导气部141与所述柱体部131之间的间隙进入到所述多孔支架120,从而可提升所述雾化器100的防漏液效果。此外,所述套设子部1331背离所述第一导气部141的一侧抵持所述台阶槽151,实现了所述密封套130与所述底座150之间的密封连接,防止雾化液180从所述底座150与所述环绕部133之间的间隙渗出,避免造成所述雾化器100漏液的情况,提高了所述雾化器100的防漏液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凸出子部1332凸设于所述套设子部1331背离所述第一导气部141的表面设置,且所述凸出子部1332位于所述台阶槽151四周的所述凹槽153内,通过凸出子部1332嵌设于所述凹槽153内,可进一步提高所述密封套130与所述底座150之间的密封性能,进一步避免雾化液180从所述底座150与所述凸出子部1332之间的间隙渗出,大大提升所述雾化器100的防漏液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100还包括壳体160,所述壳体160包括底壳1601,所述壳体160套设于所述底座150与所述导气管140的外周,所述底壳1601设置于所述底座150及所述导气管140的一侧,所述底壳1601具有通气孔1604,所述底座150还包括阻挡部154,所述阻挡部154设置于所述台阶槽151面向所述雾化芯组件300的表面,且所述通气孔1604在所述台阶槽151面向所述雾化芯组件300的表面的正投影落入所述阻挡部154的范围内,所述阻挡部154用于阻挡液体滴落至所述通气孔160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60套设于所述底座150与所述导气管140的外周,以对所述底座150及所述导气管140进行保护,所述底壳1601设置于所述底座150及所述导气管140的一侧,当所述雾化器100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底壳1601设置于所述底座150及所述导气管140的重力下方。所述底壳160具有通气孔1604,用于向所述雾化器100通入空气。当所述通气孔1604在所述台阶槽151面向所述雾化芯组件300的表面的正投影落入所述阻挡部154的范围内,且雾化液180经所述雾化芯110雾化形成烟雾时,部分烟雾可能重新液化为液体,这部分液体及部分所述雾化液180可能通过所述多孔支架120的进气孔127滴落至所述阻挡部154,而所述阻挡部154可对这部分液体及部分所述雾化液180进行阻挡,避免这部分液体及部分所述雾化液180直接滴落至所述通气孔1604而影响所述雾化器100的使用,有利于提高目标对象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所述壳体160还包括侧壳1602及顶壳1603,所述底壳1601、所述侧壳1602及所述顶壳1603依次相连,所述底壳1601、所述侧壳1602及所述顶壳1603与所述底座150围合成收容腔161,所述顶壳1603具有连通所述收容腔161的开孔162,所述导气管140部分位于所述收容腔161,部分连通于所述开孔162,所述壳体160与所述导气管140间隔设置且围合成储油腔163,所述储油腔163用于设置雾化液180;所述第一导气部141具有通液孔1411,所述密封套130具有进液孔1311,所述储油腔163、所述通液孔1411及所述进液孔1311依次连通。
可以理解地,所述雾化通道111、所述密封套130的所述第二密封部135的所述出气孔1351、所述导气通道1421及所述开孔162依次连通,以实现将经雾化芯110雾化的烟雾传输出所述雾化器100,以将雾化后的气体输送至目标对象。
可以理解地,所述收容腔161包括所述储油腔163及用于设置所述导气管140的腔室。
可选地,所述雾化液180可以为但不限于为烟油、液态保健药物或液态治疗药物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60与所述导气管140间隔设置且围合成所述储油腔163,所述储油腔163用于设置雾化液180,所述雾化液180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导气部141的通液孔1411、所述密封套130的进液孔1311、所述多孔支架120的微孔进入到所述雾化通道111,以浸润所述雾化芯110,所述雾化芯110对储存的雾化液180进行加热雾化为烟雾,雾化后的烟雾通过所述出气孔1351、所述导气通道1421及所述开孔162输送出所述雾化器100,以将雾化后的烟雾输送至目标对象。所述储油腔163、所述通液孔1411及所述进液孔1311依次连通,有利于对雾化液180从所述储油腔163进入到所述雾化通道111的速度进行控制,提高雾化液180浸润所述雾化芯110的均匀性,提高经雾化芯110雾化后的烟雾的口感,提高目标对象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液孔1411在所述密封套130面向所述导气管140的表面的正投影落入所述进液孔1311的范围内。换言之,所述通液孔1411的孔径小于所述进液孔1311的孔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液孔1411在所述密封套130面向所述导气管140的表面的正投影落入所述进液孔1311的范围内,则有利于雾化液180从所述储油腔163经过所述通液孔1411进入所述进液孔1311,避免因所述进液孔1311的孔径过小而使得部分雾化液180渗入所述第一导气部141与所述密封套130之间的间隙,从而提升所述雾化器100的防漏液效果。此外,也有利于雾化液180均匀地从所述通液孔1411、所述进液孔1311及所述多孔支架120的微孔均匀地进入到所述雾化通道111,提高经雾化芯110雾化后的烟雾的口感,提高目标对象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液孔1411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进液孔1311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通液孔141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或四个等。所述进液孔131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或四个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液孔1411的数量及所述进液孔1311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通液孔1411及多个所述进液孔1311有利于加快雾化液180从所述储油腔163进入到所述雾化通道111的速度,使得雾化液180充分浸润所述雾化芯110,有利于提高雾化液180浸润雾化芯110的均匀性,提高经雾化芯110雾化后的烟雾的口感,提高目标对象的使用体验。
请参见图16,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雾化装置400,所述雾化装置400包括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10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100具有较好的防漏液效果,使得当所述雾化器100应用于雾化装置400时,所述雾化装置400也具有较好的防漏液效果。此外,在所述雾化装置400中,雾化液180浸润雾化芯110有较高的均匀性,有利于提高经雾化芯110雾化后的烟雾的口感,提高目标对象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400还包括电路板组件190,所述电路板组件190设置于所述底座150背离所述储油腔163的一侧,所述电路板组件190电连接所述雾化芯110。
可以理解地,所述电路板组件190电连接所述雾化芯110的所述加热件115,以使所述加热件115对储存在所述导液件114内的雾化液180进行加热雾化。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组件190为所述雾化芯110提供电能,使得当雾化液180浸润并存储于所述雾化芯110时,所述雾化芯110能进行加热,以对所述雾化液180进行雾化,继而将经所述雾化芯110雾化的烟雾通过导气通道1421输送出所述雾化器100,以将雾化后的烟雾输送至目标对象。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组件190与所述雾化器100共用壳体160,并组装为一体结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组件190与所述雾化器100为分体结构,且可拆卸连接。
请参见图17及图18,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雾化器100的组装方法,其中包括:
S201,提供雾化芯110及多孔支架120,将所述多孔支架120套设于所述雾化芯110的外周,所述雾化芯110具有雾化通道111。
具体地,所述雾化芯110包括导液件114及加热件115。先将所述导液件114及所述加热件115层叠设置,其中,所述加热件115设置于所述导液件114的一侧,所述导液件114将所述加热件115包裹在其中,再将所述导液件114及所述加热件115卷绕在棒体200的外周,进一步地将所述导液件114及所述加热件115插入所述多孔支架120的安装腔121,穿设于所述安装腔121的部分所述导液件114及所述加热件115形成所述雾化部112;进一步地,部分所述导液件114设置于所述安装腔121,将凸出于所述安装腔121的导液件114沿着所述外侧壁122背离所述内侧壁124的表面切除,以使穿设于所述安装腔121的所述导液件114形成所述凸出部113。其中,所述雾化部112及所述凸出部113形成所述雾化芯110,所述雾化芯110具有所述雾化通道111。
S202,提供密封套130,将所述密封套130套设于所述多孔支架120的外周。
具体地,所述密封套130包括依次相连的柱体部131、连接部132及环绕部133,所述柱体部131与所述环绕部133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部132的同一侧,所述环绕部133环绕于所述柱体部131的部分外周设置,所述柱体部131套设于所述多孔支架120的外周设置;所述密封套130还包括第一密封部134,所述第一密封部134弯折连接所述柱体部131背离所述环绕部133的一端,所述第一密封部134位于所述柱体部131靠近所述第二导气部142的一侧,所述第一密封部134背离所述第二导气部142的一侧抵持所述多孔支架120;所述密封套130还包括第二密封部135,所述第二密封部135连接所述第一密封部134背离所述柱体部131的一端,且所述第二密封部135与所述柱体部13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密封部134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密封部135面向所述柱体部131的一侧抵接所述多孔支架120,以实现所述密封套130与所述多孔支架120的密封连接,提升所述雾化器100的防漏液效果。
具体地,所述密封套130具有进液孔1311,所述进液孔1311在所述外侧壁122背离内侧壁124的表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缺口125错开设置。
S203,提供导气管140,所述导气管140包括相连的第一导气部141及第二导气部142,将所述第一导气部141套设于部分所述密封套130的外周,所述第二导气部142具有导气通道1421,所述导气通道1421连通所述雾化通道111。
具体地,所述第一导气部141套设于所述柱体部131的外周设置,所述环绕部133套设于所述第一导气部141的外周设置,所述连接部132位于所述第一导气部141背离所述第二导气部142的一侧。此外,所述第二密封部135具有出气孔1351,所述出气孔1351连通所述雾化通道111与所述导气通道1421。
具体地,所述第一导气部141具有通液孔1411,所述通液孔1411与所述进液孔1311连通。
S204,提供底座150,将所述密封套130穿设于所述台阶槽151且抵持所述台阶槽151的内壁152。
具体地,所述底座150具有台阶槽151及限定所述台阶槽151的内壁152,所述密封套130的所述环绕部133穿设于所述台阶槽151且抵持所述台阶槽151的内壁152,以将所述雾化芯110、所述多孔支架120、所述密封套130及所述导气管140固定于所述底座150上。
S205,提供壳体160,所述壳体160与所述底座150围合成收容腔161,用于收容所述雾化芯110、所述多孔支架120、所述密封套130及所述导气管140。
具体地,所述壳体160还具有连通所述收容腔161的开孔162,所述导气管140部分位于所述收容腔161,部分连通于所述开孔162,所述壳体160与所述导气管140间隔设置且围合成储油腔163,所述储油腔163用于设置雾化液180;所述第一导气部141具有通液孔1411,所述密封套130具有进液孔1311,所述储油腔163、所述通液孔1411及所述进液孔1311依次连通。最后,拔出棒体200。
具体地,所述储油腔163、所述通液孔1411及所述进液孔1311依次连通。
在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100的组装方法中,所述雾化芯110具有所述缺口125,使得便于所述雾化芯110的组装,且将所述密封套130套设于所述多孔支架120的外周的组装方式简单,并且能够提升所述雾化器100的防漏油效果。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所述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此外,还应该理解的是,本申请各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在相互之间不存在矛盾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形成又一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的实施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雾化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
多孔支架,具有安装腔、外侧壁,以及可供雾化液从所述外侧壁渗透至所述安装腔内的微孔;
雾化芯,所述雾化芯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内部形成中空的雾化通道;以及
密封套,套设于所述多孔支架的外周,并将所述雾化芯包围于其中,所述密封套的侧壁开设有贯穿的进液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支架上安装所述密封套的一端还具有缺口,所述缺口贯穿所述外侧壁并连通所述安装腔;所述雾化芯包括导液件和加热件,所述导液件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缺口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件为片状体,将片状体的所述导液件围合成所述雾化通道,且至少一端位于所述缺口内,所述加热件的外周面贴设于所述导液件的内周面;和/或,多孔支架是多孔陶瓷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支架的安装腔背离所述缺口的一侧具有进气孔,所述密封套靠近所述缺口的一侧具有出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出气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孔与所述缺口在所述外侧壁上的正投影不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包括依次相连的柱体部、连接部及环绕部,所述柱体部与所述环绕部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同一侧,所述环绕部环绕于所述柱体部的部分外周设置,所述柱体部套设于所述多孔支架的外周设置,所述柱体部、所述连接部及所述环绕部围合成插接槽。
7.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底座及导气管,所述导气管套设于部分所述密封套的外周,所述底座具有台阶槽,所述雾化芯组件的密封套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台阶槽内,所述密封套用于实现所述底座与导气管之间的密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壳,所述壳体套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导气管的外周,所述底壳设置于所述底座及所述导气管的一侧,所述底壳具有通气孔,所述底座还包括阻挡部,所述阻挡部设置于所述台阶槽面向所述雾化芯组件的表面,且所述通气孔在所述台阶槽面向所述雾化芯组件的表面的正投影落入所述阻挡部的范围内,所述阻挡部用于阻挡液体滴落至所述通气孔。
10.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包括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CN202322607449.1U 2023-09-25 2023-09-25 雾化芯组件、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Active CN220859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07449.1U CN220859431U (zh) 2023-09-25 2023-09-25 雾化芯组件、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07449.1U CN220859431U (zh) 2023-09-25 2023-09-25 雾化芯组件、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59431U true CN220859431U (zh) 2024-04-30

Family

ID=90814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07449.1U Active CN220859431U (zh) 2023-09-25 2023-09-25 雾化芯组件、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594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38143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气液平衡元件
CN110250576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WO2018054388A1 (zh) 烟弹及其电子烟
CN106998812B (zh) 用于储存和蒸发液体介质的装置
CN110403246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0250577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5347030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3819836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137963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1631799U (zh) 一种具有气液通道的气雾弹
CN216292995U (zh) 电子烟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113598436A (zh)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雾化组件
CN220859431U (zh) 雾化芯组件、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CN114732159A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1910558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7122092A (zh) 雾化芯组件及其组装方法、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CN113208176A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2120298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5684856U (zh) 雾化器、电子雾化装置及用于雾化器的密封元件
CN114794537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381985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3197352A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CN210960416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3197351A (zh) 一种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113287789A (zh) 雾化座、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