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49246U - 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49246U
CN220849246U CN202322436564.7U CN202322436564U CN220849246U CN 220849246 U CN220849246 U CN 220849246U CN 202322436564 U CN202322436564 U CN 202322436564U CN 220849246 U CN220849246 U CN 2208492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locking
block
arm
swing arm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3656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岳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Shangyu Wanche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Shangyu Wanche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Shangyu Wanche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Shangyu Wanche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3656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492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492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492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包括壳体,锁块组件和闭锁器组件,锁块组件一侧设有槽,槽的两侧分别转动设置有锁止块和扣块,锁块组件上还包括转动设置的解锁块,扣块上朝向解锁块的一侧设有拨动部,解锁块上滑动设置有与拨动部配合的拨块,闭锁器组件包括电驱动结构、摆臂、连杆和复位扭簧,摆臂上设置有滑槽,连杆一端设有滑块,另一端连接拨块,滑块滑动设置于滑槽内,摆臂上设置有复位扭簧,壳体内滑动设置有解锁滑块,解锁块上设置有顶推部,壳体上设有内门把手驱动结构,解锁滑块可被内门把手驱动结构推动以拨动摆臂从闭锁位置推至解锁位置。这种闭锁器在闭锁时通过两次拉动内门把手能够实现车门的开启,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门闭锁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
背景技术
车门闭锁器是用于控制车门能够通过拉把手的方式开启的结构。其包括锁块组件和闭锁器,锁块组件一侧设有与车门扣环配合的槽,槽的两侧分别转动设置有锁止块和扣块,锁止块和扣块的转轴上均设置有复位扭簧,在锁止块被门扣环拨动后会被扣块卡住无法复位,从而将门锁住,通过拨动扣块旋转能够将锁止块解锁,锁止块能够在扭簧的作用下复位从而开启门。
锁块组件上还包括有可由内车门把手和外车门把手驱动的可旋转的解锁块,解锁块通过连杆或拉线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连接解锁块,解锁块可在内车门把手和外车门把手被拉动时朝向开锁方向转动,扣块上朝向解锁块的一侧设有拨动部,解锁块上一般设有一个可滑动的拨块,该拨块是由闭锁器来控制位置,使得拨块能够在对准拨动部和错开拨动部的位置进行切换,在拨块与拨动部错开时,拉动内车门把手或外车门把手驱动解锁块旋转时,拨块无法拨动扣块旋转,即为闭锁状态;在拨块与拨动部对准时,拉动内车门把手或外车门把手驱动解锁块旋转时,拨块可以拨动扣块旋转,从而开启车门。而闭锁器就是通过电信号控制用于调节拨块位置的一种设备,闭锁器内设有电机,通过电信号可控制电机正转或反转,并通过一定的机械结构使拨块在滑槽内滑动而对准或错开扣块,实现闭锁状态和解锁状态的切换。
如CN213807111U公开了一种中控门锁的闭锁结构,但是其仅能够通过电机来控制闭锁器的闭锁和解锁的切换,而在一些车型中,在闭锁状态下,车内开启车门时,要求两次拉动内门把手即可实现开门,而外门把手拉动无法开启车门,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在闭锁状态下,车内两次拉动内门把手即可实现车门开启,而外门把手拉动无法开启的闭锁器解锁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这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在闭锁状态下,车内两次拉动内门把手即可实现车门开启,而外门把手拉动无法开启的闭锁器解锁结构,适于需要车内门把手双拉解锁功能的车型使用,并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包括壳体,锁块组件和闭锁器组件,所述锁块组件一侧设有与车门扣环配合的槽,所述槽的两侧分别转动设置有锁止块和扣块,所述锁块组件上还包括转动设置的解锁块,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所述锁止块、所述扣块和所述解锁块复位的弹性件,所述扣块上朝向所述解锁块的一侧设有拨动部,所述解锁块上滑动设置有与所述拨动部配合的拨块,所述闭锁器组件包括电驱动结构、摆臂、连杆和复位扭簧,所述摆臂上设置有滑槽,所述连杆一端设有滑块,另一端连接所述拨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摆臂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拨块推向与所述拨动部配合位置的所述复位扭簧,所述解锁块上设置有顶推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拉动内门把手以推动所述顶推部的内门把手驱动结构,所述壳体内滑动设置有可被所述摆臂拨动和拨动所述摆臂的解锁滑块,所述解锁滑块可被所述内门把手驱动结构推动以拨动所述摆臂从闭锁位置推至解锁位置。这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在闭锁状态下,通过拉动内门把手可带动内门把手驱动结构动作,内门把手驱动结构动作时可驱动解锁块旋转以及推动解锁滑块移动,解锁滑块的移动能够带动摆臂从闭锁位置旋转至解锁位置,在解锁块转动的过程中,由于摆臂会从闭锁位置旋转至解锁位置,拨块会抵在拨动部的内侧,拨块被拨动部推挤会和连杆一同相对摆臂向着摆臂方向移动,也就是滑块会在滑槽内移动,故不会因拨块抵住拨动部内侧面而使得解锁块无法继续转动,在一次拉动内门把手之后松开,解锁块会复位,而摆臂会留在解锁位置,在复位扭簧的作用下,摆臂在解锁位置时,拨块会对准拨动部,再次拉动内门把手驱动解锁块旋转时,拨块会带动拨动部旋转,进而带动扣块旋转,扣块不再阻挡锁止块,在弹性件的作用下锁止块复位,从而使得车门可被开启;而在闭锁状态下拉动外门把手时,由于拨块与拨动部错开,因此拨块不会接触拨动部,无法使门开启,并且顶推部不会接触解锁滑块,故也不会使得闭锁器的状态改变,从而实现在车内两次拉动内门把手即可实现车门开启,而外门把手拉动无法开启的闭锁器解锁结构,适于需要车内门把手双拉解锁功能的车型使用,并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穿过所述摆臂的第一定位柱,所述摆臂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和所述第二定位柱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摆臂在闭锁位置和解锁位置定位的扭簧。采用该结构能够通过扭簧的弹力使得摆臂在闭锁位置和解锁位置都能够可靠的定位,防止因行车过程中的振动等原因而使得摆臂误切换。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内门把手驱动结构包括第一转动臂、第二转动臂和调节臂,所述壳体上转动设置有所述第一转动臂和所述第二转动臂,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第二转动臂上设置有调节孔,所述调节臂一端设有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孔内的第一折弯部,所述调节臂另一端设有滑动设置于所述调节孔内的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在所述导向孔内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二折弯部在所述调节孔内移动以对准或错开所述第一转动臂,当且仅当所述调节臂与所述第一转动臂对准时,所述第一转动臂转动可推动所述调节臂和所述第二转动臂旋转,并由所述第二转动臂推动所述解锁块朝开锁方向旋转。采用该结构能够起到儿童防护效果,第一转动臂通过拉杆或拉线连接内门把手,在调节臂与所述第一转动臂对准时,直接拉动内门把手即可推动调节臂和第二转动臂旋转,并由第二转动臂推动解锁块朝开锁方向旋转,从而实现开启门的操作,而直接开启车门针对儿童坐在车内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通过调节第一折弯部在导向孔内的位置可使得调节臂与第一转动臂错开,此时内门把手被拉动时仅有第一转动臂旋转,第二转动臂不会旋转,因此不会开启车门,故能够达到儿童防护的效果,并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导向孔一侧设置有中部向导向孔内凸起的弹性限位筋。采用该结构使得弹性限位筋凸起位置的两侧的导向孔能够限位第一折弯部,防止第一折弯部在导向孔内误移动,防止因车辆振动等因素使得第一折弯部误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转动设置有旋转钮,所述旋转钮一侧抵靠所述解锁滑块,所述解锁滑块上设有拨动槽,所述旋转钮朝向所述解锁滑块的一侧设有伸入所述拨动槽的偏心拨杆,所述旋转钮另一侧设置有钥匙插口。采用该结构能够在闭锁器组件的电机失效或者缺电时,并且闭锁器组件处于解锁状态下时,通过车门侧面向钥匙插口内插入钥匙并旋转,可通过钥匙旋转可带动旋转钮旋转,从而带动解锁滑块移动,解锁滑块可将摆臂从解锁位置旋转至闭锁位置,从而可紧急关闭车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解锁滑块设置于所述槽的背面,所述旋转钮转动设置于所述槽与所述解锁滑块之间的壳体上。由于槽的一侧没有复杂的结构,可直接插入钥匙,因此将解锁滑块和旋转钮设置于该位置可方便钥匙的穿入。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电驱动结构包括由电机驱动的蜗杆以及与蜗杆配合的蜗轮,所述蜗轮侧面设置有拨动凸起,所述摆臂上设置有拨动配合槽,所述拨动凸起可随所述蜗轮转动伸入所述拨动配合槽以拨动摆臂在闭锁位置和解锁位置切换,并在完成切换后转出所述拨动配合槽。现有技术中,蜗轮与摆臂之间的传动结构一般都是连续传动的,这导致在摆臂主动摆动时,需要克服蜗轮蜗杆机构以及电机的阻尼,并且在电机卡死时无法摆动摆臂,而采用该结构使得蜗轮与摆臂之间是间歇性联动的,只有在蜗轮驱动摆臂旋转时,且拨动凸起伸入拨动配合槽并与拨动配合槽侧壁贴合时才会与摆臂联动,并且在完成摆臂位置的切换后能够离开拨动配合槽,因此摆臂主动摆动时不需要克服蜗轮蜗杆机构以及电机的阻尼,使得摆臂主动摆动时阻尼更小,且不会因为电机卡死而无法摆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导向通道,所述解锁滑块上设置有穿出所述导向通道的拉杆连接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转动设置有折弯拨杆,所述解锁滑块上设置有供所述折弯拨杆一端插入的插槽,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二拉绳,所述第二拉绳一端与所述折弯拨杆连接,所述第二拉绳另一端连接车门上的锁车拉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这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在闭锁状态下,通过拉动内门把手可带动内门把手驱动结构动作,内门把手驱动结构动作时可驱动解锁块旋转以及推动解锁滑块移动,解锁滑块的移动能够带动摆臂从闭锁位置旋转至解锁位置,在解锁块转动的过程中,由于摆臂会从闭锁位置旋转至解锁位置,拨块会抵在拨动部的内侧,拨块被拨动部推挤会和连杆一同相对摆臂向着摆臂方向移动,也就是滑块会在滑槽内移动,故不会因拨块抵住拨动部内侧面而使得解锁块无法继续转动,在一次拉动内门把手之后松开,解锁块会复位,而摆臂会留在解锁位置,在复位扭簧的作用下,摆臂在解锁位置时,拨块会对准拨动部,再次拉动内门把手驱动解锁块旋转时,拨块会带动拨动部旋转,进而带动扣块旋转,扣块不再阻挡锁止块,在弹性件的作用下锁止块复位,从而使得车门可被开启;而在闭锁状态下拉动外门把手时,由于拨块与拨动部错开,因此拨块不会接触拨动部,无法使门开启,并且顶推部不会接触解锁滑块,故也不会使得闭锁器的状态改变,从而实现在车内两次拉动内门把手即可实现车门开启,而外门把手拉动无法开启的闭锁器解锁结构,适于需要车内门把手双拉解锁功能的车型使用,并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上壳体开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锁块组件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旋转钮安装位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解锁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闭锁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儿童防护结构未启用和启用时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内门把手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调节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11,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包括壳体1,壳体1包括组装一体的上壳体和下壳体,锁块组件2和闭锁器组件3,锁块组件2一侧设有与车门扣环配合的槽21,槽21的两侧分别转动设置有锁止块22和扣块23,锁块组件2上还包括转动设置的解锁块24,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锁止块22、扣块23和解锁块24复位的弹性件,本实施例中,弹性件均为扭簧,锁止块22和扣块23的转轴上均设置有扭簧,在锁止块22被门扣环拨动后会被扣块23卡住无法复位,从而将门锁住,通过拨动扣块23旋转能够将锁止块22解锁,锁止块22能够在扭簧的作用下复位从而开启门。
解锁块24上具有与外门把手连接的位置,通过外门把手的拉动可使得解锁块24朝向开锁方向转动,扣块23上朝向解锁块24的一侧设有拨动部231,解锁块24上滑动设置有与拨动部231配合的拨块25,闭锁器组件3包括电驱动结构、摆臂35、连杆36和复位扭簧37,摆臂35上设置有滑槽351,连杆36一端设有滑块361,另一端连接拨块25,滑块361滑动设置于滑槽351内,摆臂35上设置有用于将拨块25推向与拨动部231配合位置的复位扭簧37,壳体1内滑动设置有可被摆臂35拨动和拨动摆臂35的解锁滑块38,具体的,解锁滑块38底部设置有插口,摆臂35一端插入该插口,在解锁滑块38滑动时可拨动摆臂35转动,或者在摆臂35转动时也可带动解锁滑块38移动,解锁块24上设置有顶推部241,壳体1上设置有拉动内门把手以推动顶推部241的内门把手驱动结构4,内门把手驱动结构4为一连接内门把手的驱动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至少包括一个可旋转的第二转动臂42,该第二转动臂42在内门把手被拉动时朝向顶推部241旋转,可以推动解锁块24向解锁方向移动,并且该第二转动臂42也可以推动解锁滑块38,壳体1内滑动设置有可被摆臂35拨动和拨动摆臂35的解锁滑块38,解锁滑块38可被内门把手驱动结构4推动以拨动摆臂35从闭锁位置推至解锁位置。在解锁块24转动出过程中,顶推部241始终低于解锁滑块38,因此解锁块24始终不与解锁滑块38接触。
这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在闭锁状态下,通过拉动内门把手可带动内门把手驱动结构4动作,内门把手驱动结构4动作时可驱动解锁块24旋转以及推动解锁滑块38移动,解锁滑块38的移动能够带动摆臂35从闭锁位置旋转至解锁位置,在解锁块24转动的过程中,由于摆臂35会从闭锁位置旋转至解锁位置,拨块25会抵在拨动部231的内侧,拨块25被拨动部231推挤会和连杆36一同相对摆臂35向着摆臂35方向移动,也就是滑块361会在滑槽351内移动,故不会因拨块25抵住拨动部231内侧面而使得解锁块24无法继续转动,在一次拉动内门把手之后松开,解锁块24会复位,而摆臂35会留在解锁位置,在复位扭簧37的作用下,摆臂35在解锁位置时,拨块25会对准拨动部231,再次拉动内门把手驱动解锁块24旋转时,拨块25会带动拨动部231旋转,进而带动扣块23旋转,扣块23不再阻挡锁止块22,在弹性件的作用下锁止块22复位,从而使得车门可被开启;而在闭锁状态下拉动外门把手时,由于拨块25与拨动部231错开,因此拨块25不会接触拨动部231,无法使门开启,并且顶推部241不会接触解锁滑块3,故也不会使得闭锁器的状态改变,从而实现在车内两次拉动内门把手即可实现车门开启,而外门把手拉动无法开启的闭锁器解锁结构,适于需要车内门把手双拉解锁功能的车型使用,并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本实施例中,壳体1上设置有穿过摆臂35的第一定位柱11,摆臂35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柱352,第一定位柱11和第二定位柱352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摆臂35在闭锁位置和解锁位置定位的扭簧39。该扭簧39包括中间的螺旋钢丝以及螺旋钢丝两端伸出交叉的弹性杆,螺旋钢丝套设在第一定位柱11上,弹性杆弹在第二定位柱352的两侧,能够通过扭簧39的弹力使得摆臂35在闭锁位置和解锁位置都能够可靠的定位,防止因行车过程中的振动等原因而使得摆臂35误切换。
本实施例中,内门把手驱动结构4包括第一转动臂41、第二转动臂42和调节臂43,壳体1上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动臂41和第二转动臂42,壳体1上设置有导向孔12,第二转动臂42上设置有调节孔421,调节臂43一端设有滑动设置于导向孔12内的第一折弯部431,调节臂43另一端设有滑动设置于调节孔421内的第二折弯部432,第一折弯部431在导向孔12内移动以带动第二折弯部432在调节孔421内移动以对准或错开第一转动臂41,当且仅当调节臂43与第一转动臂41对准时,第一转动臂41转动可推动调节臂43和第二转动臂42旋转,并由第二转动臂42推动解锁块24朝开锁方向旋转。采用该结构能够起到儿童防护效果,第一转动臂41通过拉杆或拉线连接内门把手,在调节臂43与所述第一转动臂41对准时,直接拉动内门把手即可推动调节臂43和第二转动臂42旋转,并由第二转动臂42推动解锁块24朝开锁方向旋转,从而实现开启门的操作,而直接开启车门针对儿童坐在车内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通过调节第一折弯部431在导向孔12内的位置可使得调节臂43与第一转动臂41错开,此时内门把手被拉动时仅有第一转动臂41旋转,第二转动臂42不会旋转,因此不会开启车门,故能够达到儿童防护的效果,并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上设置有第一拉线44,第一拉线44一端连接第一转动臂41,第一拉线44另一端连接内门把手。具体的,壳体1上设有第一拉线外套的定位口,第一拉线44的外套管上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卡入定位口内将第一拉线44的外套管定位,第一拉线44内的活动芯一端连接第一转动臂41,另一端连接内门把手。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折弯部43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433,第一限位凸起433与调节臂43主体之间的距离与导向孔12的深度匹配;第二折弯部432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434,第二限位凸起434与调节臂43主体之间的距离与调节孔421的深度匹配。采用该结构防止调节臂43摆动,使得调节臂43更加稳定。
为了方便安装以及控制,第一转动臂41和第二转动臂42绕同一转轴转动。
本实施例中,导向孔12一侧设置有中部向导向孔12内凸起的弹性限位筋121。使得弹性限位筋121凸起位置的两侧的导向孔12能够限位第一折弯部431,防止第一折弯部431在导向孔12内误移动,防止因车辆振动等因素使得第一折弯部431误移动。
本实施例中,壳体1上转动设置有旋转钮5,旋转钮5一侧抵靠解锁滑块38,解锁滑块38上设有拨动槽381,旋转钮5朝向解锁滑块38的一侧设有伸入拨动槽381的偏心拨杆51,旋转钮5另一侧设置有钥匙插口52。采用该结构能够在闭锁器组件3的电机31失效或者缺电时,并且闭锁器组件3处于解锁状态下时,通过车门侧面向钥匙插口52内插入钥匙并旋转,可通过钥匙旋转可带动旋转钮5旋转,从而带动解锁滑块38移动,解锁滑块38可将摆臂35从解锁位置旋转至闭锁位置,从而可紧急关闭车门。
本实施例中,解锁滑块38设置于槽21的背面,旋转钮5转动设置于槽21与解锁滑块38之间的壳体1上。由于槽21的一侧没有复杂的结构,可直接插入钥匙,因此将解锁滑块38和旋转钮5设置于该位置可方便钥匙的穿入。
本实施例中,由电机31驱动的蜗杆32以及与蜗杆32配合的蜗轮33,蜗轮33侧面设置有拨动凸起331,摆臂35上设置有拨动配合槽353,拨动凸起331可随蜗轮33转动伸入拨动配合槽353以拨动摆臂35在闭锁位置和解锁位置切换,并在完成切换后转出拨动配合槽353。现有技术中,蜗轮33与摆臂35之间的传动结构一般都是连续传动的,这导致在摆臂35主动摆动时,需要克服蜗轮蜗杆机构以及电机31的阻尼,并且在电机31卡死时无法摆动摆臂35,而采用该结构使得蜗轮33与摆臂35之间是间歇性联动的,只有在蜗轮33驱动摆臂35旋转时,且拨动凸起331伸入拨动配合槽353并与拨动配合槽353侧壁贴合时才会与摆臂35联动,并且在完成摆臂35位置的切换后能够离开拨动配合槽353,因此摆臂35主动摆动时不需要克服蜗轮蜗杆机构以及电机31的阻尼,使得摆臂35主动摆动时阻尼更小,且不会因为电机31卡死而无法摆动。
本实施例中,壳体1上设置有导向通道13,导向通道13的朝向与解锁滑块38的滑动方向一致,解锁滑块38上设置有穿出导向通道13的拉杆连接部382。拉杆连接部382上用于连接拉杆,拉杆与车门内的锁车拉杆连接,可通过锁车拉杆来控制解锁滑块38的移动,从而控制摆臂35切换。
参见图12-图13,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锁车拉杆与解锁滑块38的连接结构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上转动设置有折弯拨杆310,解锁滑块38上设置有供折弯拨杆310一端插入的插槽383,壳体1上设置有第二拉绳311,第二拉绳311一端与折弯拨杆310连接,第二拉绳311另一端连接车门上的锁车拉杆。具体的,壳体1上设有第二拉线外套的定位口,第二拉线311的外套管上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卡入定位口内将第二拉线311的外套管定位,第二拉线311内的活动芯一端连接折弯拨杆310,另一端连接车门上的锁车拉杆。通过锁车拉杆来控制第二拉绳311,从而控制摆臂35切换。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包括壳体(1),锁块组件(2)和闭锁器组件(3),所述锁块组件(2)一侧设有与车门扣环配合的槽(21),所述槽(21)的两侧分别转动设置有锁止块(22)和扣块(23),所述锁块组件(2)上还包括转动设置的解锁块(24),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所述锁止块(22)、所述扣块(23)和所述解锁块(24)复位的弹性件,所述扣块(23)上朝向所述解锁块(24)的一侧设有拨动部(231),所述解锁块(24)上滑动设置有与所述拨动部(231)配合的拨块(25),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器组件(3)包括电驱动结构、摆臂(35)、连杆(36)和复位扭簧(37),所述摆臂(35)上设置有滑槽(351),所述连杆(36)一端设有滑块(361),另一端连接所述拨块(25),所述滑块(361)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351)内,所述摆臂(35)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拨块(25)推向与所述拨动部(231)配合位置的所述复位扭簧(37),所述解锁块(24)上设置有顶推部(24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拉动内门把手以推动所述顶推部(241)的内门把手驱动结构(4),所述壳体(1)内滑动设置有可被所述摆臂(35)拨动和拨动所述摆臂(35)的解锁滑块(38),所述解锁滑块(38)可被所述内门把手驱动结构(4)推动以拨动所述摆臂(35)从闭锁位置推至解锁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穿过所述摆臂(35)的第一定位柱(11),所述摆臂(35)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柱(352),所述第一定位柱(11)和所述第二定位柱(352)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摆臂(35)在闭锁位置和解锁位置定位的扭簧(3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门把手驱动结构(4)包括第一转动臂(41)、第二转动臂(42)和调节臂(43),所述壳体(1)上转动设置有所述第一转动臂(41)和所述第二转动臂(42),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导向孔(12),所述第二转动臂(42)上设置有调节孔(421),所述调节臂(43)一端设有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孔(12)内的第一折弯部(431),所述调节臂(43)另一端设有滑动设置于所述调节孔(421)内的第二折弯部(432),所述第一折弯部(431)在所述导向孔(12)内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二折弯部(432)在所述调节孔(421)内移动以对准或错开所述第一转动臂(41),当且仅当所述调节臂(43)与所述第一转动臂(41)对准时,所述第一转动臂(41)转动可推动所述调节臂(43)和所述第二转动臂(42)旋转,并由所述第二转动臂(42)推动所述解锁块(24)朝开锁方向旋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12)一侧设置有中部向导向孔(12)内凸起的弹性限位筋(12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转动设置有旋转钮(5),所述旋转钮(5)一侧抵靠所述解锁滑块(38),所述解锁滑块(38)上设有拨动槽(381),所述旋转钮(5)朝向所述解锁滑块(38)的一侧设有伸入所述拨动槽(381)的偏心拨杆(51),所述旋转钮(5)另一侧设置有钥匙插口(5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滑块(38)设置于所述槽(21)的背面,所述旋转钮(5)转动设置于所述槽(21)与所述解锁滑块(38)之间的壳体(1)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动结构包括由电机(31)驱动的蜗杆(32)以及与蜗杆(32)配合的蜗轮(33),所述蜗轮(33)侧面设置有拨动凸起(331),所述摆臂(35)上设置有拨动配合槽(353),所述拨动凸起(331)可随所述蜗轮(33)转动伸入所述拨动配合槽(353)以拨动摆臂(35)在闭锁位置和解锁位置切换,并在完成切换后转出所述拨动配合槽(353)。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导向通道(13),所述解锁滑块(38)上设置有穿出所述导向通道(13)的拉杆连接部(38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转动设置有折弯拨杆(310),所述解锁滑块(38)上设置有供所述折弯拨杆(310)一端插入的插槽(383),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第二拉绳(311),所述第二拉绳(311)一端与所述折弯拨杆(310)连接,所述第二拉绳(311)另一端连接车门上的锁车拉杆。
CN202322436564.7U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 Active CN2208492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36564.7U CN220849246U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36564.7U CN220849246U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49246U true CN220849246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40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36564.7U Active CN220849246U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492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19827B2 (en) Vehicle door lock device
US5584515A (en) Double locking vehicle door latch
EP1778936B1 (en) Latch arrangement
CA2376040C (en) Vehicle door latch assembly
US20120000258A1 (en) Vehicle door locking device
GB2318611A (en) Latch device for a tailgate of a vehicle
JPH0726816A (ja) ドアロック装置
CN220849246U (zh) 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
KR101273515B1 (ko) 자동차 트렁크 리드 랫치 어셈블리
CN221002348U (zh) 一种闭锁器的紧急锁结构
CN220849248U (zh) 一种闭锁器解锁结构
CN116988698A (zh) 一种闭锁器双拉解锁结构
CN220849247U (zh) 一种闭锁器解锁驱动结构
CN220815275U (zh) 一种闭锁器儿童防护结构
US11499348B2 (en) Power child lock device
CN111622623B (zh) 门锁装置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JPH01247677A (ja) 車輌用ドアのロツク装置
KR100997889B1 (ko) 이중 잠금기능을 갖는 도어 잠금장치
CN213807110U (zh) 一种中控门锁的启闭信号控制结构
JP4277345B2 (ja)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アクチュエータ
JP4154627B2 (ja)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アクチュエータ
CN219773902U (zh) 一种新型侧门儿童锁保险机构
CN220979112U (zh) 门锁
CN218029543U (zh) 一种按钮式的外装锁
CN114855424B (zh) 一种解锁结构、门锁以及具有该门锁的洗衣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