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42995U - 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42995U
CN220842995U CN202321777182.4U CN202321777182U CN220842995U CN 220842995 U CN220842995 U CN 220842995U CN 202321777182 U CN202321777182 U CN 202321777182U CN 220842995 U CN220842995 U CN 2208429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box body
rod
upper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7718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2177718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429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429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429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40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包括无人机本体,无人机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上置盒体,上置盒体内设置有用于防撞防护的降落伞,上置盒体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降落缓冲的缓冲底板,上置盒体的一周等距离设置有支杆,支杆的一端上表面电性设置有螺旋桨,支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的杆部套设有滑环,滑环与支杆之间焊接有弹簧,滑环上表面均通过固定柱固定连接有弧形防撞板,上置盒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方便降落伞打开的通槽,上置盒体的一侧表面电性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上置盒体的一侧内壁固定设置有与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的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推杆部固定设置有压板,具备了提高防撞性和减震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
如中国专利CN201821586671.0公开的一种太阳能速递无人机,可知包括无人机本体,无人机本体的下方固定有一块支撑板,支撑板上拆卸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板上均通过调节部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通过调节部可以调节太阳能电池板的位置和角度,支撑板的下方还拆卸连接有供放盛速递件的物料箱,物料箱的开口处通过两组连接部拆卸连接有箱盖,无人机本体可以搭载其支撑板下方的物料箱飞行,物料箱可以放置速递件,且物料箱可以拆卸,物料箱开口处的箱盖也可以拆卸,能够方便取出速递件,当无人机本体飞行时,可以通过控制系统控制调节部对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进行调节,可以在最大程度上。
基于现有技术的检索,可知现有的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发生撞击时,容易导致螺旋桨的桨叶损坏,而且部分含有防撞装置的无人机在受到碰撞时不具有较好减震功能,因而硬性碰撞容易影响到无人机的使用寿命,另外,因为操作者操作不慎或因地形和气流等缘故,也会造成少部分无人机的坠毁现象,而现有的无人机防撞装置,也未对此类事故进行预防,由此将存在比较严重的坠毁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上置盒体,所述上置盒体内设置有用于防撞防护的降落伞,所述上置盒体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降落缓冲的缓冲底板,所述上置盒体的一周等距离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的一端上表面电性设置有螺旋桨,所述支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杆部套设有滑环,所述固定架框内滑动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侧杆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一体化连接于所述滑环的下环面,所述滑环与所述支杆之间焊接有弹簧,所述滑环上表面均通过固定柱固定连接有弧形防撞板。
可选的,所述上置盒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方便所述降落伞打开的通槽。
可选的,所述上置盒体的一侧表面电性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上置盒体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部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固定安装在所述降落伞的上表面。
可选的,所述压板的顶部贴合于所述上置盒体的上内壁,且所述压板密封所述上置盒体的所述通槽的插口。
可选的,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架体,所述架体的下表面与所述缓冲底板的上表面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柱。
可选的,所述架体的一侧表面均贯穿开设有手持槽,所述手持槽内固定连接有手持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杆、弹簧、滑环和弧形防撞板的设置,若无人机本体在飞行过程中,产生飞行碰撞,将会首先碰触弧形防撞板,弧形防撞板在螺旋桨外部进行防护,并在受碰撞时,带动滑环在固定杆上进行滑动,弹簧受力进行压缩后产生回弹,在减震的同时,实现了对机身的保护,提高了无人机在飞行时的防撞性和减震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二、本实用新型利用上置盒体内的降落伞,当无人机本体遇猛烈撞击并有坠毁风险时,压力传感器将感应到相应的压力值,并对电动推杆传输指令,电动推杆的推杆部将压板进行拉回,压板缓缓远离降落伞,令降落伞的伞包可从上置盒体的通槽内进行弹射送出,并在无人机本体的上方进行打开,避免无人机发生故障坠毁时的安全隐患,另外,在无人机本体正常回落地面或遇上述故障时,缓冲底板和减震弹簧柱均能为无人机的飞行下落提供缓冲减震的防护,从而多方提高了无人机在飞行时的防撞性和减震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1-无人机本体、2-上置盒体、3-降落伞、4-电动推杆、5-压板、6-压力传感器、7-支杆、8-螺旋桨、9-固定杆、10-弹簧、11-滑环、12-弧形防撞板、13-架体、14-手持杆、15-减震弹簧柱、16-缓冲底板、17-固定架框、18-滑杆、19-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1,无人机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上置盒体2,上置盒体2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降落缓冲的缓冲底板16,上置盒体2的一周等距离设置有支杆7,支杆7的一端上表面电性设置有螺旋桨8,支杆7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杆9,固定杆9的杆部套设有滑环11,滑环11与支杆7之间焊接有弹簧10,固定架框17内滑动设置有滑杆18,滑杆18的一侧杆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9,且连接杆19一体化连接于滑环11的下环面,滑环11上表面均通过固定柱固定连接有弧形防撞板12。
更为具体的来说,在本实施例中,若无人机本体1在飞行过程中,产生飞行碰撞,将会首先碰触弧形防撞板12,弧形防撞板12在螺旋桨8的外部进行防护,并在受碰撞时,带动滑环11在固定杆9上进行滑动,滑环11与支杆7之间的弹簧10受力进行压缩后产生回弹,在减震的同时,实现了对机身的保护,提高了无人机在飞行时的防撞性和减震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值得注意的是,滑环11在固定杆9上进行滑动的同时,也将带动连接杆19进行滑动,连接杆19带动滑杆18在固定架框17内进行伸缩滑动,以此来确保滑环11受力滑动状态下的稳定性,避免高空作业受风速等自然因素影响而造成的弧形防撞板12的翻转现象,确保弧形防撞板12始终在滑环11的上方进行防撞预防。
再有,上置盒体2内设置有用于防撞防护的降落伞3,上置盒体2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方便降落伞3打开的通槽,上置盒体2的一侧表面电性设置有压力传感器6,上置盒体2的一侧内壁固定设置有与压力传感器6电性连接的电动推杆4,电动推杆4的推杆部固定连接有压板5,压板5固定安装在降落伞3的上表面,压板5的顶部贴合于上置盒体2的上内壁,且压板5密封上置盒体2的通槽的插口。
从而当无人机本体1遇猛烈撞击并有坠毁风险时,压力传感器6将感应到相应的压力值,并对电动推杆4传输指令,电动推杆4的推杆部将压板5进行拉回,压板5缓缓远离降落伞3,令降落伞3的伞包可从上置盒体2的通槽内进行弹射送出,并在无人机本体1的上方进行打开,避免无人机发生故障坠毁时的安全隐患。
另外,无人机本体1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架体13,架体13的下表面与缓冲底板16的上表面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柱15,从而在无人机本体1正常回落地面或遇上述故障时,缓冲底板16和减震弹簧柱15均能为无人机的飞行下落提供缓冲减震的防护,从而多方提高了无人机在飞行时的防撞性和减震性。
再有,架体13的一侧表面均贯穿开设有手持槽,手持槽内固定连接有手持杆14,操作员可通过架体13的手持杆14,对无人机本体1进行飞行前的手持。

Claims (6)

1.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上置盒体(2),所述上置盒体(2)内设置有用于防撞防护的降落伞(3),所述上置盒体(2)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降落缓冲的缓冲底板(16);
所述上置盒体(2)的侧壁等距离设置有支杆(7),所述支杆(7)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杆(9),所述固定杆(9)的杆部套设有滑环(11),所述滑环(11)与支杆(7)之间焊接有弹簧(10),所述支杆(7)对应所述固定杆(9)的水平位置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架框(17),所述固定架框(17)内滑动设置有滑杆(18),所述滑杆(18)的一侧杆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9),且所述连接杆(19)一体化连接于所述滑环(11)的下环面,所述滑环(11)上表面均通过固定柱固定连接有弧形防撞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置盒体(2)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方便所述降落伞(3)打开的通槽;
所述支杆(7)的一端上表面电性设置有螺旋桨(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置盒体(2)的一侧表面电性设置有压力传感器(6),所述上置盒体(2)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与压力传感器(6)电性连接的电动推杆(4),所述电动推杆(4)的推杆部固定连接有压板(5),所述压板(5)固定安装在所述降落伞(3)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5)的顶部贴合于所述上置盒体(2)的上内壁,且所述压板(5)密封所述上置盒体(2)的所述通槽的插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架体(13),所述架体(13)的下表面与缓冲底板(16)的上表面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柱(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3)的一侧表面均贯穿开设有手持槽,所述手持槽内固定连接有手持杆(14)。
CN202321777182.4U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 Active CN2208429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77182.4U CN220842995U (zh)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77182.4U CN220842995U (zh)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42995U true CN220842995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87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77182.4U Active CN220842995U (zh) 2023-07-06 2023-07-06 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429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45590B (zh) 无人机意外坠落减速减震方法
CN209921623U (zh) 一种无人机可伸缩防撞保护装置
CN106218873A (zh) 一种无人机防坠毁保护结构
CN112124601A (zh) 无人机防坠毁结构及防坠毁控制系统
CN220842995U (zh) 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
CN208102336U (zh) 一种无人机中旋翼保护机构
CN108284960B (zh) 降低无人机因意外坠落造成损失的方法
CN109334946B (zh) 无人机
CN209833986U (zh) 一种无人机机翼防碰撞机构
CN115892458B (zh) 一种具有镜头自动清洁功能的测绘无人机
CN108860633B (zh) 一种电量耗完坠落时自动开启气囊的无人机
CN113844635B (zh) 一种高空气球任务载荷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
CN212890908U (zh) 一种安全可靠的无人机
CN109334979A (zh) 一种自动坠落保护的海陆两用环境监视装置
CN213443093U (zh) 驱鸟无人机
CN206087296U (zh) 一种飞行滑板结构
CN210761306U (zh) 旧城改造用无人机减震结构
CN211766331U (zh) 一种无人机防坠落装置
CN111806674A (zh) 一种便于安装固定减速效果好的无人机着陆减速阻尼装置
CN112224426A (zh) 一种无人机用坠落保护装置
CN214649071U (zh) 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装置
CN208264554U (zh) 一种无人机着陆缓冲装置
CN214930670U (zh) 一种遥感无人机防撞保护装置
CN217730762U (zh) 一种便捷式稳定性好的无人机
CN205971875U (zh) 一种无人机着陆保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