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97198U - 一种高压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压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97198U
CN220797198U CN202322574518.3U CN202322574518U CN220797198U CN 220797198 U CN220797198 U CN 220797198U CN 202322574518 U CN202322574518 U CN 202322574518U CN 220797198 U CN220797198 U CN 2207971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assembly
cable
hous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7451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元亮
高栋栋
于增亮
林俊
吴小祥
柏林·塞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cheng Shiming Electronic Devices Co ltd
Delphi Electrical Center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cheng Shiming Electronic Devices Co ltd
Delphi Electrical Center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cheng Shiming Electronic Devices Co ltd, Delphi Electrical Center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cheng Shiming Electronic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7451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971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971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971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连接器,所述高压连接器所述高压连接器包括外壳组合件、端子组件、线缆;所述线缆与端子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端子组件包括端子帽、端子卡爪和端子主体;所述端子卡爪与端子主体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端子帽套设于端子卡爪外侧;所述端子主体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呈150°连接,所述第一主体部与端子卡爪呈90°连接,所述第二主体部与端子卡爪之间呈1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稳定可靠,装配简便,结构紧凑的连接器,可以很好地满足线缆不同出线方向的应用需求,同时产品成本较低,安全可靠,简化了装配工艺。

Description

一种高压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压连接器。
背景技术
高压连接器作为新能源汽车电力信号传输的载体,是保证连接可靠性的关键部件,然而随着整车布线紧凑化的发展趋势,传统的90°和180°出线方式的连接器,已无法满足日益严苛的布线空间要求,市场急需介于两者之间的新型连接器,以满足特殊出线方向的应用场景。
现有连接器空间不同出线方向一般以插头尾部不同出线方向实现,目前常见的90°和180°出线电连接器,均表示插头尾部不同出线方向;在特殊情况下,需要使用120度出线高压连接器,才可以实现柔性布线,若使用90°和180°出线连接器均会使电缆及连接器因弯折受力而产生内应力,长期工作时造成连接器及电缆绝缘破坏及结构损坏。
因此,需要一种适配120°出线方向的高压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高压连接器,通过设置端子组件的角度、外壳组合件的角度,实现120°出线方向,节省装配空间,端子组件采用反向压接翼,消除压接或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偏移距离,压线端子与转接端子圆形包裹式接触,电阻稳定,抗震性能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连接器,所述高压连接器所述高压连接器包括外壳组合件、端子组件、屏蔽塑壳组件、屏蔽金属壳组件、法兰组件、线缆紧固组件、线缆;所述线缆通过压接或焊接方式与端子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线缆与屏蔽塑壳组件、屏蔽金属壳组件、法兰组件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线缆紧固组件固定于外壳组合件上;所述线缆的一端贯穿外壳组合件、线缆紧固组件;所述线缆的一端通过线缆紧固组件锁紧;所述端子组件包括端子帽、端子卡爪和端子主体;所述端子卡爪与端子主体可通过铆压或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成本低且接触电阻小;所述端子帽套设于端子卡爪外侧,可保护端子组件,并可进行导向并减小结构的塑性变形;所述端子主体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呈150°连接,所述第一主体部与端子卡爪呈90°连接,所述第二主体部与端子卡爪之间呈120°。
进一步地,所述端子主体上设有反向压接翼,能够消除压接或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偏移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组合件包括高压互锁端子、密封圈保持件、密封圈、外壳、助力把手和二次锁;所述密封圈保持件包括导向槽内凸台;所述高压互锁端子包括两个串联的子端子,子端子带有倒勾结构,与密封圈保持件的导向槽内凸台锁紧;所述密封圈保持件与密封圈连接,用于锁紧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保持件的尾部设有第一挂钩;所述密封圈保持件通过第一挂钩结构与外壳连接;所述助力把手设于外壳上,用于推动外壳组合件与对配端装配,利用设定轨道起到省力作用;所述二次锁通过第四挂钩连接在助力把手上,用于二次锁紧防止助力把手受力松动;所述外壳组合件组装集成度高,降低了使用端装配工序。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两侧设有转轴;所述助力把手上设有轴孔;所述助力把手与外壳轴连接以实现转动配合;所述二次锁上设有第二挂钩;所述二次锁通过第二挂钩结构连接在助力把手上且通过外壳组合件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一体成型并呈120°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线缆紧固组件包括线夹和线夹外壳,线夹对应设于线夹外壳上,可以提高线缆的保持力和抗震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塑壳组件包括下屏蔽塑壳、上屏蔽塑壳;所述下屏蔽塑壳带有第三挂钩;所述上屏蔽塑壳带有与下屏蔽塑壳上的第三挂钩对应的凸起;所述下屏蔽塑壳与上屏蔽塑壳通过第三挂钩结构和凸起结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金属壳组件包括下屏蔽金属壳、上屏蔽金属壳;所述下屏蔽金属壳、上屏蔽金属壳分别设于下屏蔽塑壳、上屏蔽塑壳外侧;所述下屏蔽金属壳、上屏蔽金属壳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法兰组件包括外法兰、内法兰;所述外法兰和内法兰套设于线缆上;所述内法兰设于屏蔽金属壳组件与线缆之间;所述外法兰设于屏蔽金属壳组件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连接器还包括屏蔽环、防触指帽、转接端子;所述转接端子与端子组件连接;所述防触指帽套设于转接端子外;所述屏蔽环套设于防触指帽外;所述屏蔽环、防触指帽、转接端子均设于外壳组合件内;所述屏蔽环与外壳组合件的内壁接触,形成屏蔽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环为360°圆环结构,外侧设有扣合式挂钩,与外壳组合件内壁配合,屏蔽采用扣合式挂钩结构,安装简便,可实现连接器360°屏蔽。
进一步地,所述转接端子的一端设有与端子卡爪配合的转接端头。
进一步地,所述转接端子与端子组件通过转接端子的转接端头和端子组件的端子卡爪圆形包裹式接触,电阻稳定,抗震性能较好。
进一步地,所述端子组件为压线端子。
进一步地,所述防触指帽为一体式防触指帽,所述防触指帽与转接端子连接,所述防触指帽固定于外壳组合件内,具有防触指和固定端子双重作用,减少零部件和装配工序。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连接器还包括线缆密封圈;所述线缆密封圈设于外壳组合件和线缆之间,用于密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高压连接器,通过设置端子组件的角度、外壳组合件的角度,实现120°出线方向,节省装配空间。
2)本实用新型的高压连接器,端子结构可满足压接和焊接多种方式需求,端子组件采用反向压接翼,消除压接或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偏移距离,结构紧凑,成本较低,适应范围。
3)本实用新型的高压连接器,压线端子与转接端子圆形包裹式接触,电阻稳定,抗震性能较好。
4)本实用新型的高压连接器,采用一体式防触指帽,具有防触指和固定端子双重作用,减少零部件和装配工序;屏蔽采用扣合式挂钩结构,安装简便,可实现连接器360°屏蔽。
5)本实用新型的高压连接器,采用助力把手机构,拆卸简单,方便维护检修。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的高压连接器的爆炸图;
图2为实施例中的高压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的外壳组合件的爆炸图;
图4为实施例中的端子组件的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中的线缆紧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所示:
101、外壳组合件;1011、高压互锁端子;1012、密封圈保持件;1013、密封圈;1014、外壳;1015、助力把手;1016、二次锁;102、屏蔽环;103、防触指帽;104、转接端子;105、端子组件;1051、端子帽;1052、端子卡爪;1053、端子主体;106、下屏蔽塑壳;107、下屏蔽塑壳;108、下屏蔽金属壳;109、上屏蔽金属壳;201、外法兰;202、内法兰;203、线缆紧固组件;2031、线夹;2032、线夹外壳;204、线缆密封圈;301、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方案中如未明确说明的部件型号、材料名称、连接结构、控制方法等特征,均视为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常见技术特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连接器,高压连接器包括外壳组合件101、屏蔽环102、防触指帽103、转接端子104、端子组件105、下屏蔽塑壳106、上屏蔽塑壳107、下屏蔽金属壳108、上屏蔽金属壳109、外法兰201、内法兰202、线缆紧固组件203、线缆密封圈204、线缆301。其中外壳组合件101由高压互锁端子1011、密封圈保持件1012、密封圈1013、外壳1014、助力把手1015和二次锁1016装配而成,1011高压互锁端子包括两个串联的端子,端子带有倒勾结构,与密封圈保持件1012的导向槽内凸台锁紧,密封圈保持件1012用于锁紧密封圈1013,通过尾部带挂钩结构与外壳1014装配,助力把手1015用于推动外壳组合件101与对配端装配,利用设定轨道起到省力作用,二次锁1016通过挂钩装配在助力把手1015,用于二次锁紧防止把手受力松动,外壳组合件101组装集成度高,降低了使用端装配工序;端子组件105包括端子帽1051、端子卡爪1052和端子主体1053,端子卡爪1052与端子主体1053通过铆压或焊接在一起,成本低且接触电阻小,端子帽1051可保护端子组件105,即压线端子,并可进行导向并减小结构的塑性变形;线缆紧固组件203由2个线夹2031和线夹外壳2032组成,可以提高线缆301的保持力和抗震性能。线缆301通过压接或焊接方式与端子组件105固定,并与带有挂钩结构的下屏蔽塑壳106和上屏蔽塑壳107装配成一体,随后与下屏蔽金属壳108、上屏蔽金属壳109、外法兰201和内法兰202压接成一个整体,与外壳组合件101通过卡扣装配后,通过带有固定结构的线缆紧固组件203锁紧线缆301。本技术方案提供了稳定可靠,装配简便,结构紧凑的连接器设计方案,可以很好地满足线缆不同出线方向的应用需求,同时产品成本较低,安全可靠,这种新型的产品方案,简化了装配工艺,一体式和模块化的安装组件,适合大批量生产和组装,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
实施例
参照图1~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压连接器。
高压连接器包括外壳组合件101、屏蔽环102、防触指帽103、转接端子104、端子组件105、屏蔽塑壳组件、屏蔽金属壳组件、法兰组件、线缆紧固组件203、线缆密封圈204、线缆301。
线缆301通过压接或焊接方式与端子组件105固定连接;线缆301与屏蔽塑壳组件、屏蔽金属壳组件、法兰组件连接为一个整体;线缆紧固组件203固定于外壳组合件101上;线缆301的一端贯穿外壳组合件101、线缆紧固组件203;线缆301的一端通过线缆紧固组件203锁紧;端子组件105包括端子帽1051、端子卡爪1052和端子主体1053;端子卡爪1052与端子主体1053通过铆压或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成本低且接触电阻小;端子帽1051套设于端子卡爪1052外侧,可保护端子组件105,并可进行导向并减小结构的塑性变形;端子主体1053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呈150°连接,第一主体部与端子卡爪1052呈90°连接,第二主体部与端子卡爪1052之间呈120°。
转接端子104与端子组件105连接;防触指帽103套设于转接端子104外;屏蔽环102套设于防触指帽103外;屏蔽环102、防触指帽103、转接端子104均设于外壳组合件101内;屏蔽环102与外壳组合件101的内壁接触,形成屏蔽导通。
线缆密封圈204设于外壳组合件101和线缆301之间,用于密封。
端子主体1053上设有反向压接翼,能够消除压接或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偏移距离。
外壳组合件101包括高压互锁端子1011、密封圈保持件1012、密封圈1013、外壳1014、助力把手1015和二次锁1016;密封圈保持件1012包括导向槽内凸台;高压互锁端子1011包括两个串联的子端子,子端子带有倒勾结构,与密封圈保持件1012的导向槽内凸台锁紧;密封圈保持件1012与密封圈1013连接,用于锁紧密封圈1013;密封圈保持件1012的尾部设有第一挂钩;密封圈保持件1012通过第一挂钩结构与外壳1014连接;助力把手1015设于外壳1014上,用于推动外壳组合件101与对配端装配,利用设定轨道起到省力作用;二次锁1016通过第四挂钩连接在助力把手1015上,用于二次锁紧防止助力把手1015受力松动(也可参考CN108988001A中二次锁紧滑块的设置);外壳组合件101组装集成度高,降低了使用端装配工序。
外壳1014上两侧设有转轴;助力把手1015上设有轴孔;助力把手1015与外壳1014轴连接以实现转动配合;二次锁1016上设有第二挂钩;二次锁1016通过第二挂钩结构连接在助力把手1015上且通过外壳组合件101限位。
外壳1014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一体成型并呈120°连接。
一组线缆紧固组件203包括2个线夹2031和线夹外壳2032,2个线夹2031对应设于线夹外壳2032上,可以提高线缆301的保持力和抗震性能。2个线夹2031中间形成圆形口,与线缆301匹配,线缆301的一端贯通圆形口。
屏蔽塑壳组件包括下屏蔽塑壳106、上屏蔽塑壳107;下屏蔽塑壳106带有第三挂钩;上屏蔽塑壳107带有与下屏蔽塑壳106上的第三挂钩对应的凸起;下屏蔽塑壳106与上屏蔽塑壳107通过第三挂钩结构和凸起结构连接。
屏蔽金属壳组件包括下屏蔽金属壳108、上屏蔽金属壳109;下屏蔽金属壳108、上屏蔽金属壳109分别设于下屏蔽塑壳106、上屏蔽塑壳107外侧;下屏蔽金属壳108、上屏蔽金属壳109连接。
法兰组件包括外法兰201、内法兰202;外法兰201和内法兰202套设于线缆301上;内法兰202设于屏蔽金属壳组件与线缆301之间;外法兰201设于屏蔽金属壳组件外侧。
屏蔽环102为360°圆环结构,外侧设有扣合式挂钩,与外壳组合件101内壁配合,屏蔽采用扣合式挂钩结构,安装简便,可实现连接器360°屏蔽。
转接端子104的一端设有与端子卡爪1052配合的转接端头。
转接端子104与端子组件105通过转接端子104的转接端头和端子组件105的端子卡爪1052圆形包裹式接触,电阻稳定,抗震性能较好。
端子组件105为压线端子。
防触指帽103为一体式防触指帽,防触指帽103呈柱形,防触指帽103与转接端子104连接,防触指帽103固定于外壳组合件101内,具有防触指和固定端子双重作用,减少零部件和装配工序。
上述高压连接器的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装配外壳组合件101;线缆301通过压接或焊接方式与端子组件105固定,并与带有挂钩结构的下屏蔽塑壳106和上屏蔽塑壳107装配成一体,随后与下屏蔽金属壳108、上屏蔽金属壳109、外法兰201和内法兰202压接成一个整体,与外壳组合件101装配后;通过线缆紧固组件203锁紧线缆301。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连接器包括外壳组合件(101)、端子组件(105)、屏蔽塑壳组件、屏蔽金属壳组件、法兰组件、线缆紧固组件(203)、线缆(301);
所述线缆(301)与端子组件(105)固定连接;
所述线缆(301)与屏蔽塑壳组件、屏蔽金属壳组件、法兰组件连接为一个整体;
所述线缆紧固组件(203)固定于外壳组合件(101)上;
所述线缆(301)的一端贯穿外壳组合件(101)、线缆紧固组件(203);所述线缆(301)的一端通过线缆紧固组件(203)锁紧;
所述端子组件(105)包括端子帽(1051)、端子卡爪(1052)和端子主体(1053);
所述端子卡爪(1052)与端子主体(1053)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端子帽(1051)套设于端子卡爪(1052)外侧;
所述端子主体(1053)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呈150°连接,所述第一主体部与端子卡爪(1052)呈90°连接,所述第二主体部与端子卡爪(1052)之间呈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合件(101)包括高压互锁端子(1011)、密封圈保持件(1012)、密封圈(1013)、外壳(1014)、助力把手(1015)和二次锁(1016);
所述密封圈保持件(1012)包括导向槽内凸台;
所述高压互锁端子(1011)包括两个串联的子端子,子端子带有倒勾结构,与密封圈保持件(1012)的导向槽内凸台锁紧;
所述密封圈保持件(1012)与密封圈(1013)连接,用于锁紧密封圈(1013);
所述密封圈保持件(1012)与外壳(1014)连接;
所述助力把手(1015)设于外壳(1014)上;
所述二次锁(1016)连接在助力把手(1015)上,用于二次锁紧防止助力把手(1015)受力松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14)上两侧设有转轴;
所述助力把手(1015)上设有轴孔;
所述助力把手(1015)与外壳(1014)轴连接以实现转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14)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一体成型并呈12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紧固组件(203)包括线夹(2031)和线夹外壳(2032),线夹(2031)设于线夹外壳(2032)上,可以提高线缆(301)的保持力和抗震性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塑壳组件包括下屏蔽塑壳(106)、上屏蔽塑壳(107);
所述下屏蔽塑壳(106)带有第三挂钩;
所述下屏蔽塑壳(106)与上屏蔽塑壳(107)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金属壳组件包括下屏蔽金属壳(108)、上屏蔽金属壳(109);
所述下屏蔽金属壳(108)、上屏蔽金属壳(109)分别设于下屏蔽塑壳(106)、上屏蔽塑壳(107)外侧;
所述下屏蔽金属壳(108)、上屏蔽金属壳(109)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组件包括外法兰(201)、内法兰(202);
所述外法兰(201)和内法兰(202)套设于线缆(301)上;
所述内法兰(202)设于屏蔽金属壳组件与线缆(301)之间;
所述外法兰(201)设于屏蔽金属壳组件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连接器还包括屏蔽环(102)、防触指帽(103)、转接端子(104);
所述转接端子(104)与端子组件(105)连接;
所述防触指帽(103)套设于转接端子(104)外;
所述屏蔽环(102)套设于防触指帽(103)外;
所述屏蔽环(102)、防触指帽(103)、转接端子(104)均设于外壳组合件(101)内;
所述屏蔽环(102)与外壳组合件(101)的内壁接触,形成屏蔽导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连接器还包括线缆密封圈(204);
所述线缆密封圈(204)设于外壳组合件(101)和线缆(301)之间。
CN202322574518.3U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高压连接器 Active CN2207971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74518.3U CN220797198U (zh)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高压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74518.3U CN220797198U (zh)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高压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97198U true CN220797198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35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74518.3U Active CN220797198U (zh)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高压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971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39256A (en) Feeder connector
CN107611636B (zh) 一种带电磁屏蔽功能的分体式金属接线盒
CN210985073U (zh) 充电枪
CN109088223A (zh) 包含树脂的密封件和防水连接器
CN210985135U (zh) 电缆转接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20797198U (zh) 一种高压连接器
CN110350454B (zh) 防转动及窜动的压接套组件及使用该压接套组件的连接器
JP2001076807A (ja) 防水型電気コネクタ
CN216289280U (zh) 充电枪
CN115764367A (zh) 一体弯折式插孔端子、插孔端子套合组件和电连接器插头
CN214412483U (zh) 一种起动机的进线连接结构
CN213905672U (zh) 连接器和车辆
CN210985043U (zh) 高压连接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3889851A (zh) 一种配电盒及车辆
CN208806678U (zh) 塑封电机
CN217114924U (zh) 一种直流插座尾端线缆孔塞垫防水结构
CN219477100U (zh) 一种新能源电驱动系统电连接结构
CN215869970U (zh) 一种防水连接端子及电动汽车充电枪
CN212725842U (zh) 一种易于安装的屏蔽连接器
CN219304033U (zh) 密封连接器
CN219477072U (zh) 一种90°出线的金属插头连接器
CN217036190U (zh) 一种穿缸连接器
CN212849029U (zh) 插头结构和电动汽车
CN217903989U (zh) 连接组件、接线装置及治具
CN217956219U (zh) 一种密封接地一体式的高压线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