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86089U - 船舶进坞舷侧防倾侧结构 - Google Patents

船舶进坞舷侧防倾侧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86089U
CN220786089U CN202322469890.8U CN202322469890U CN220786089U CN 220786089 U CN220786089 U CN 220786089U CN 202322469890 U CN202322469890 U CN 202322469890U CN 220786089 U CN220786089 U CN 2207860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p
floating dock
docking
broadside
d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6989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瑞民
刘习贤
梁淼森
敖武平
郭建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sco Shipping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sco Shipping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sco Shipping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sco Shipping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6989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860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860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860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Auxiliary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进坞舷侧防倾侧结构,包括船舶以及浮船坞,所述浮船坞上表面设置有浮船坞抬船甲板,所述船舶活动于所述浮船坞抬船甲板上,所述浮船坞抬船甲板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船舶进行坐墩定位的坞墩,所述浮船坞内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船舶倾斜的防倾斜结构,所述防倾斜结构设置于所述船舶单边一侧,且所述防倾斜结构一端固定焊接于所述浮船坞抬船甲板上,所述船舶进入所述浮船坞内通过所述坞墩定位后,所述防倾斜结构支撑于所述船舶一侧实现对所述船舶扶正;本实用新型所述防倾斜结构在所述浮船坞内扶正所述船舶,能有效实现对进入所述浮船坞船舶的保护,防止进入所述浮船坞过程操作不当所述船舶失稳倾覆。

Description

船舶进坞舷侧防倾侧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进坞舷侧防倾侧结构。
背景技术
船舶建造过程需要进浮船坞调试,船舶运营过程因海损需要进浮船坞维修。有的船型线型变化大,稳心偏高,进浮船坞调载过程存在失稳风险,忽略了对特殊船型考虑,缺乏安全保障措施、操作不当会造成船舶倾覆;有的船型因海损造成船底结构变形、船底不平,在进浮船坞修复过程,船舶难于坐墩,或不能正浮状态坐墩(倾斜状态),定位困难,严重的会造成船舶倾覆,影响施工质量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进坞舷侧防倾侧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船舶进浮船坞内过程,忽略了对特殊船型考虑,缺乏安全保障措施、方法不当,导致船舶进浮船坞内过程船身定位不正确、定位状态倾斜,严重的会造成船舶倾覆,影响施工质量施工效率”的技术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船舶进坞舷侧防倾侧结构,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的船舶进坞坐墩工艺,该结构可反复使用,方便施工,同时具有较低的成本和高效的施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船舶进坞舷侧防倾侧结构,包括船舶以及浮船坞,所述浮船坞上表面设置有浮船坞抬船甲板,所述船舶活动于所述浮船坞抬船甲板上,所述浮船坞抬船甲板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船舶进行坐墩定位的坞墩,所述浮船坞内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船舶倾斜的防倾斜结构,所述防倾斜结构设置于所述船舶单边一侧,且所述防倾斜结构一端固定焊接于所述浮船坞抬船甲板上,所述船舶进入所述浮船坞内通过所述坞墩定位后,所述防倾斜结构支撑于所述船舶一侧实现对所述船舶扶正。
可选地,所述防倾斜结构设置有若干个,所述防倾斜结构数量为2套及以上,若干个所述防倾斜结构分别布置于所述船舶的舷侧对应的首中尾位置,且等间距的分布于所述浮船坞内。
可选地,所述防倾斜结构为防倾斜支架,所述防倾斜支架的高度不高于所述船舶舷侧的高度。
可选地,所述防倾斜支架与所述船舶之间具有一定间距,所述防倾斜支架与所述船舶之间的间距值为100mm以上。
可选地,所述防倾斜支架包括与所述浮船坞抬船甲板焊接的立柱以及若干根斜撑,所述斜撑远离所述浮船坞抬船甲板一端连接有连接板,所述斜撑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立柱连接。
可选地,所述立柱远离所述斜撑一侧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另一端与所述船舶连接。
可选地,所述立柱与所述斜撑之间设置有若干根水平支撑,若干根所述水平支撑等间距设置于所述立柱与所述斜撑之间,且所述水平支撑的长度逐渐递减。
可选地,相邻的所述斜撑之间设置有若干根横向支撑,若干根所述横向支撑等间距设置于相邻的所述斜撑之间。
可选地,所述坞墩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坞墩等间距的排列于所述浮船坞抬船甲板上,且所述坞墩的高度值为1000mm-2000mm。
可选地,所述防倾斜支架的上部设置有临时平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船舶进坞舷侧防倾侧结构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船舶进入浮船坞舷侧防倾侧结构,通过提前预制、在所述浮船坞布置所述防倾侧结构,方便所述船舶进入所述浮船坞快速定位,从而缩短所述船舶进入所述浮船坞的调载时间,进而缩短进入所述浮船坞的周期;且能够有效实现对进入所所述浮船坞内的所述船舶进行扶正及保护,防止进入所述浮船坞过程船舶飘离,或防止在进入所述浮船坞的过程操作不当所述船舶坐墩倾斜,影响所述船舶、制造、修理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船舶进坞舷侧防倾侧结构的平面布置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船舶进坞舷侧防倾侧结构的立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船舶进坞舷侧防倾侧结构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船舶进坞舷侧防倾侧结构的侧面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船舶;200-浮船坞;210-浮船坞抬船甲板;300-坞墩;400-防倾斜结构;400a-防倾侧支架;410-立柱;420-水平支撑;430-斜撑;440-连接板;450-横向支撑;500-临时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提供一种船舶进坞舷侧防倾侧结构,包括船舶100以及浮船坞200,所述浮船坞200上表面设置有浮船坞抬船甲板210,所述船舶100活动于所述浮船坞抬船甲板210上,所述浮船坞抬船甲板210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船舶100进行坐墩定位的坞墩300,所述浮船坞200内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船舶100倾斜的防倾斜结构400,所述船舶100进入所述浮船坞200内通过所述坞墩300定位后,所述防倾斜结构400支撑于所述船舶100一侧实现对所述船舶100扶正。本实施例的所述船舶100进入所述浮船坞200内,坐落于所述浮船浮抬船甲板上,在所述船舶100坐墩调载过程,采用所述坞墩300和所述防倾斜结构400形式,实现船舶100定位的施工,有效支撑所述船舶100,保证在所述船舶100侧向刚性支持要求。且所述防倾斜结构400为整体独立结构形式,在所述船舶100进入所述浮船坞200前,将所述防倾斜结构400提前布置,并将所述防倾斜结构400焊接固定在所述浮船坞抬船甲板210上,在所述船舶100进入所述浮船坞200内,坐落在浮船浮抬船甲板上后,所述防倾斜结构400在所述浮船坞200内扶正所述船舶100,能有效实现对进入所述浮船坞200船舶100的保护,防止进入所述浮船坞200过程操作不当所述船舶100失稳倾覆,影响船舶100、制造、修理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倾斜结构400设置于所述船舶100单边一侧,且所述防倾斜结构400一端固定焊接于所述浮船坞抬船甲板210上。所述防倾侧结构设置于所述船舶100单边一侧,既方便所述船舶100进入所述浮船坞200内,同时能够达到防止所述船舶100的船身倾侧效果,同时还可以根据情况与所述船舶100的舷侧焊接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倾斜结构400设置有若干个,所述防倾斜结构400数量为2套及以上,若干个所述防倾斜结构400分别布置于所述船舶100的舷侧对应的首中尾位置,且等间距的分布于所述浮船坞200内。由于设置有多个所述防倾斜结构400,多个所述防倾斜结构400在所述浮船船坞起浮、所述船舶100进入所述浮船坞200坐墩过程中,多个所述防倾斜结构400能够限制所述船舶100失稳造成船舶100倾覆、倾斜,或避免所述浮船坞200起浮不能达到正浮而造成所述船舶100倾斜,从而达到扶正所述船舶100的船身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倾斜结构400为防倾斜支架400a,所述防倾斜支架400a的高度不高于所述船舶100舷侧的高度,所述防倾侧支架400a为整体独立结构形式,且形成刚性钢桁架支撑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倾斜支架400a与所述船舶100之间具有一定间距,所述防倾斜支架400a与所述船舶100之间的间距值为100mm以上。由于所述防倾斜支架400a整体与所述船舶100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且间距值为00mm以上,从而能够有效的防止所述防倾斜支架400a整体与所述船舶100之间的距离过小,在所述船舶100进入所述浮船坞200的过程中碰撞所述船舶100的船身,从而有效的保护所述船舶100。
本实施开中,所述防倾斜支架400a包括与所述浮船坞抬船甲板210焊接的立柱410以及若干根斜撑430,所述斜撑430远离所述浮船坞抬船甲板210一端连接有连接板440,所述斜撑430通过所述连接板440与所述立柱410连接。所述立柱410、所述斜撑430与所述浮船坞抬船甲板210之间形成一三角形结构,且所述斜撑430与所述立柱410的跨度值为500mm以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410与所述斜撑430之间设置有若干根水平支撑420,若干根所述水平支撑420等间距设置于所述立柱410与所述斜撑430之间,且所述水平支撑420的长度逐渐递减。相邻的所述斜撑430之间设置有若干根横向支撑450,若干根所述横向支撑450等间距设置于相邻的所述斜撑430之间。本实施例的所述立柱410、所述水平支撑420、所述斜撑430、所述连接板440以及所述横向支撑450焊接成为整体刚性桁架结构。且所述立柱410、所述水平支撑420、所述斜撑430以及所述横向支撑450为钢管结构,钢管直径为76mm-450mm。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立柱410、所述水平支撑420、所述斜撑430、所述连接板440以及所述横向支撑450优选为钢结构材料。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440还可选用Q235或船级社材料,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410远离所述斜撑430一侧连接有连接板440,所述连接板440另一端与所述船舶100连接。所述立柱410与所述船舶100之间采用连接板440的连接形式,从而能够有效的将所述立柱410与所述船舶100的舷侧进行连接,所述立柱410与所述船舶100的舷侧可根据需要进行焊接固定连接,从而增加结构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440优选为钢结构材料。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440还可选用Q235或船级社材料,此处不作唯一限定。且所述连接板440的厚度为10mm以上,数量为1件及以上。
可选地,所述坞墩300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坞墩300等间距的排列于所述浮船坞抬船甲板210上,且所述坞墩300的高度值为1000mm-2000mm。所述船舶100通过所述坞墩300承载在所述浮船坞抬船甲板210上,所述坞墩300能够有效的支撑所述船舶100,保证在船舶100侧向刚性支持要求,且能实现所述船舶100进入所述浮船坞200能够快速定位,从而缩短进入所述浮船坞200周期。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倾斜支架400a的上部设置有临时平台500。所述临时平台500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且所述临时平台500采用工装临时脚手架结构,方便随时拆卸。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船舶100进入所述浮船坞200舷侧防倾侧结构,通过提前预制、在所述浮船坞200布置所述防倾侧结构,方便所述船舶100进入所述浮船坞200快速定位,从而缩短所述船舶100进入所述浮船坞200的调载时间,进而缩短进入所述浮船坞200的周期;且能够有效实现对进入所述浮船坞200船舶100所述浮船坞200内的所述船舶100进行扶正及保护,防止进入所述浮船坞200过程船舶100飘离,或防止在进入所述浮船坞200的过程操作不当所述船舶100坐墩倾斜,影响所述船舶100、制造、修理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船舶进坞舷侧防倾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船舶(100)以及浮船坞(200),所述浮船坞(200)上表面设置有浮船坞抬船甲板(210),所述船舶(100)活动于所述浮船坞抬船甲板(210)上,所述浮船坞抬船甲板(210)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船舶(100)进行坐墩定位的坞墩(300),所述浮船坞内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船舶(100)倾斜的防倾斜结构(400),所述防倾斜结构(400)设置于所述船舶(100)单边一侧,且所述防倾斜结构(400)一端固定焊接于所述浮船坞抬船甲板(210)上,所述船舶(100)进入所述浮船坞(200)内通过所述坞墩(300)定位后,所述防倾斜结构(400)支撑于所述船舶(100)一侧实现对所述船舶(100)扶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进坞舷侧防倾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斜结构(400)设置有若干个,所述防倾斜结构(400)数量为2套及以上,若干个所述防倾斜结构(400)分别布置于所述船舶(100)的舷侧对应的首中尾位置,且等间距的分布于所述浮船坞(20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进坞舷侧防倾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斜结构(400)为防倾斜支架(400a),所述防倾斜支架(400a)的高度不高于所述船舶(100)舷侧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进坞舷侧防倾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斜支架(400a)与所述船舶(100)之间具有一定间距,所述防倾斜支架(400a)与所述船舶(100)之间的间距值为100mm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舶进坞舷侧防倾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斜支架(400a)包括与所述浮船坞抬船甲板(210)焊接的立柱(410)以及若干根斜撑(430),所述斜撑(430)远离所述浮船坞抬船甲板(210)一端连接有连接板(440),所述斜撑(430)通过所述连接板(440)与所述立柱(41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舶进坞舷侧防倾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10)远离所述斜撑(430)一侧连接有连接板(440),所述连接板(440)另一端与所述船舶(10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舶进坞舷侧防倾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10)与所述斜撑(430)之间设置有若干根水平支撑(420),若干根所述水平支撑(420)等间距设置于所述立柱(410)与所述斜撑(430)之间,且所述水平支撑(420)的长度逐渐递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船舶进坞舷侧防倾侧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斜撑(430)之间设置有若干根横向支撑(450),若干根所述横向支撑(450)等间距设置于相邻的所述斜撑(43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船舶进坞舷侧防倾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坞墩(300)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坞墩(300)等间距的排列于所述浮船坞抬船甲板(210)上,且所述坞墩(300)的高度值为1000mm-20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舶进坞舷侧防倾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斜支架(400a)的上部设置有临时平台(500)。
CN202322469890.8U 2023-09-11 2023-09-11 船舶进坞舷侧防倾侧结构 Active CN2207860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69890.8U CN220786089U (zh) 2023-09-11 2023-09-11 船舶进坞舷侧防倾侧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69890.8U CN220786089U (zh) 2023-09-11 2023-09-11 船舶进坞舷侧防倾侧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86089U true CN220786089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29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69890.8U Active CN220786089U (zh) 2023-09-11 2023-09-11 船舶进坞舷侧防倾侧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860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763808A (en) Universal marine module
CN110550146A (zh) 一种船舶车库或上层建筑的建造方法
CN220786089U (zh) 船舶进坞舷侧防倾侧结构
CN210793517U (zh) 船用可倒式栏杆单元
CN112061313B (zh) 一种克令吊吊臂搁架平台
CN201155204Y (zh) 工具式组装平台
CN210508034U (zh) 一种具有高支撑强度的钢结构梁及其所形成的储罐塔
CN211766181U (zh) 方便减摇鳍调试的支撑结构
CN110001865B (zh) 一种用于集滚船艉跳板铰链维修的方法
CN212500911U (zh) 一种靠船结构的堆放装置
CN111017150A (zh) 一种散货船舱口围总组胎架装置及总组方法
CN217673091U (zh) 一种新型救生艇吊架
CN220114768U (zh) 一种船舶甲板可倒式栏杆
CN218667215U (zh) 一种桥梁顶升抬高的纵向限位装置
CN217461392U (zh) 一种用于楼板上方保护的脚手架
CN221316554U (zh) 一种纵撑结构及浮式存储装置
CN213535000U (zh) 一种两个船体连接结构
CN217864646U (zh) 一种新型登坞平台
CN213535056U (zh) 海上升压站上部模块辅助运输装置
CN220743318U (zh) 船舶海损进坞修理支撑结构
CN210338202U (zh) 一种船舶防沉龙骨结构
CN110194241B (zh) 一种分段组件的安装装置及方法
CN214356535U (zh) 一种运维船只稳定结构
CN213171211U (zh) 一种吊机底座支座结构
CN216190584U (zh) 一种塔吊塔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