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85362U - 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85362U
CN220785362U CN202322303575.8U CN202322303575U CN220785362U CN 220785362 U CN220785362 U CN 220785362U CN 202322303575 U CN202322303575 U CN 202322303575U CN 220785362 U CN220785362 U CN 2207853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unpowered
vehicle body
traction device
traction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0357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小川
李光泉
姚顺
张冰
缪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ong Geely Commercial Vehic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Zhejiang Geely Remote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ong Geely Commercial Vehic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Zhejiang Geely Remote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ong Geely Commercial Vehic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Zhejiang Geely Remote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ong Geely Commercial Vehic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0357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853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853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853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安装在搬运设备上,包括牵引架和栓杆;牵引架的中部与搬运设备相连,牵引架上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插接部,插接部被配置为水平移动牵引架,以使插接部套设无动力车身中的车轮;栓杆设置有两个,各栓杆滑动插接在各插接部上,以将车轮限制在插接部和栓杆之间。本申请的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实现了在生产车间或维修车间等较小的空间内对无动力车身进行短途转运。

Description

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牵引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无动力车身指的是未安装动力装置或动力装置损坏的车身。
无动力车身短途转运,通常采用带叉臂的拖车进行移动,拖车的叉臂深入至无动力车身的底盘上,并向上抬起一定的高度,使无动力车身的前轮悬空,然后通过拖车移动,从而带动无动力车身进行移动。
然而,带叉臂的拖车体积较大,无法在生产车间或维修车间等较小的空间内自由移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用以解决当前无动力车身短途转运,通常采用带叉臂的拖车进行移动,然而,带叉臂的拖车体积较大,无法在生产车间或维修车间等较小的空间内自由移动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安装在搬运设备上,包括牵引架和栓杆;
牵引架的中部与搬运设备相连,牵引架上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插接部,插接部被配置为水平移动牵引架,以使插接部套设无动力车身中的车轮;
栓杆设置有两个,各栓杆滑动插接在各插接部上,以将车轮限制在插接部和栓杆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牵引架包括主臂和对称设置在主臂同侧的两组支臂组,支臂组包括两个支臂,支臂与主臂相连,支臂组中的两个支臂与主臂之间形成开口水平布设的插接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支臂上具有供栓杆滑动穿过的通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栓杆的一端连接有握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栓杆为圆杆,栓杆另一端的周壁上连接有防脱杆,支臂上具有供防脱杆滑动穿过的通槽,通槽与通孔相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还包括连接板,连接板安装在牵引架的中部,连接板与搬运设备相连。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连接板转动连接在牵引架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牵引架包括连接臂,连接臂连接在两个插接部之间,连接板转动连接在连接臂的下端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连接板与连接臂之间设置有推力轴承,连接板通过推力轴承与连接臂转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连接板与搬运设备之间设置有连接件,连接板通过连接件与搬运设备可拆卸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通过设置牵引架和栓杆,牵引架与搬运设备相连,搬运设备可带动牵引架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移动,牵引架上具有插接部,通过搬运设备,可将牵引架移动至无动力车身的车轮处,使车轮位于插接部内,栓杆与插接部滑动插接,通过将栓杆滑动插入到插接部内,从而将车轮限制在插接部和栓杆之间,通过搬运设备,带动牵引架上升,从而使车轮离地,控制搬运设备在车间内移动,从而带动无动力车身在车间内移动,实现了在小空间的车间内,带动无动力车身短距离移动。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中体现牵引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中体现栓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应用时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牵引架;
110-插接部;
120-主臂;
130-支臂;
131-通孔;
132-通槽;
140-连接臂;
200-栓杆;
210-握把;
220-防脱杆;
300-连接板;
400-推力轴承。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正如背景技术提到的:无动力车身指的是未安装动力装置或动力装置损坏的车身。
无动力车身短途转运,通常采用带叉臂的拖车进行移动,拖车的叉臂深入至无动力车身的底盘上,并向上抬起一定的高度,使无动力车身的前轮悬空,然后通过拖车移动,从而带动无动力车身进行移动。
然而,带叉臂的拖车体积较大,无法在生产车间或维修车间等较小的空间内自由移动。
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通过设置牵引架和栓杆,牵引架与搬运设备相连,搬运设备可带动牵引架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移动,牵引架上具有插接部,通过搬运设备,可将牵引架移动至无动力车身的车轮处,使车轮位于插接部内,栓杆与插接部滑动插接,通过将栓杆滑动插入到插接部内,从而将车辆限制在插接部和栓杆之间,通过搬运设备,带动牵引架上升,从而使车轮离地,控制搬运设备在车间内移动,从而带动无动力车身在车间内移动,实现了在小空间的车间内,带动无动力车身短距离移动。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参考图1-图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安装在搬运设备上,包括牵引架100和栓杆200。
牵引架100的中部与搬运设备相连,牵引架100上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插接部110,插接部110被配置为水平移动牵引架100,以使插接部110套设无动力车身中的车轮。
栓杆200设置有两个,各栓杆200滑动插接在各插接部110上,以将车轮限制在插接部110和栓杆200之间。
其中,搬运设备可以为带提升叉臂的叉车或搬运车,并且带提升叉臂的叉车和搬运车体积相较于拖车较小,叉车和搬运车可以在车间内自由移动。
牵引架100安装在搬运设备中的提升叉臂上,搬运设备可以通过提升叉臂带动牵引架100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移动。
无动力车身可以为轿车、面包车、商用车等其他四轮小型车的车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无动力车身进行短途转运时,搬运设备带动牵引架100移动至无动力车身的底盘下方,并使两个插接部110分别正对无动力车身上前方的两个车轮,搬运设备带动牵引架100向靠近车轮的方向移动,直到车轮位于插接部110内,然后将栓杆200滑动插接到插接部110上,将车辆限制在栓杆200和插接部110之间,然后通过搬运设备抬升牵引架100,车轮在牵引架100和栓杆200限制下同步抬升,使车轮离地,然后控制搬运设备移动,从而带动无动力车身移动,实现了对无动力车身的短途转运。而且搬运设备的体积较小,可以在车间内自由移动,从而实现了在生产车间或维修车间等较小的空间内对无动力车身进行短途转运。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牵引架100包括主臂120和对称设置在主臂120同侧的两组支臂组,支臂组包括两个支臂130,支臂130与主臂120相连,支臂组中的两个支臂130与主臂120之间形成开口水平布设的插接部110。
其中,四个支臂130分别与主臂120焊接,以提高主臂120和支臂130之间的连接强度。
示例性的,主臂120沿水平方向布设,四个支臂130也沿水平方向布设,且四个支臂130分别垂直设置在主臂120的同侧,同组支臂组中的两个支臂130与主臂120之间形成一个水平开口的U形结构,该U形结构即为插接部1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主臂120和支臂130,通过将支臂130与主臂120焊接形成牵引架100以及插接部110,简化了其生产制造工艺,从而降低了牵引架100的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支臂130上具有供栓杆200滑动穿过的通孔131。
示例性的,栓杆200可以为圆杆,也可以为方杆。通孔131的形状与栓杆200截面的形状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栓杆200与支臂130通过通孔131实现滑动连接,提高了栓杆200与支臂130连接后的结构强度。而且支臂130上的通孔131可以直接通过钻孔实现,简化了栓杆200与支臂130滑动配合的生产工艺,从而降低了牵引装置的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3,栓杆200的一端连接有握把210。
示例性的,握把210可以是栓杆200的一端通过弯折成型的。示例性的,握把210与栓杆200之间的夹角为90度,以便使用者握住握把210,来调整栓杆200位置和朝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栓杆200的一端连接握把210,便于使用者对栓杆200进行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3,栓杆200为圆杆,栓杆200另一端的周壁上连接有防脱杆220,支臂130上具有供防脱杆220滑动穿过的通槽132,通槽132与通孔131相连通。
示例性的,握把210和防脱杆220均位于栓杆200的同侧。便于使用者根据握把210的位置,确定防脱杆220的位置,从而便于使用者判断防脱杆220与通槽132是否对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栓杆200穿过通孔131与支臂130相连后,在搬运设备带动牵引架100移动过程中产生一定的震动,从而可能会使栓杆200脱离支臂130上的通孔131,因此,在栓杆200一端的周壁上连接防脱杆220,防脱杆220与握把210分别对栓杆200的两端进行限制,避免了栓杆200在外力的作用下自动脱离支臂130。
在将栓杆200插入到支臂130上时,使栓杆200和防脱杆220分别正对通孔131和通槽132,然后水平移动栓杆200,即可使栓杆200和防脱杆220同步插入到通孔131和通槽132内。在栓杆200插接完毕后,转动栓杆200,使防脱杆220与通槽132错位,即可实现对栓杆200的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牵引装置还包括连接板300,连接板300安装在牵引架100的中部,连接板300与搬运设备相连。
示例性的,连接板300可以与牵引架100焊接、可拆卸连接或转动连接。
连接板300可以与搬运设备焊接或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板300,便于将搬运设备与牵引架100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连接板300转动连接在牵引架100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300与牵引架100转动连接,使搬运设备通过连接板300与牵引架100转动连接,便于搬运设备带动无动力车身进行转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牵引架100包括连接臂140,连接臂140连接在两个插接部110之间,连接板300转动连接在连接臂140的下端面。
示例性的,连接臂140呈T型形状,连接臂140具有三个连接端,三个连接端分别与主臂120和位于中间的两个支臂130相连。
示例性的,连接板300通过连接臂140安装在牵引架100上,使连接板300位于整个牵引架100的重心位置,从而提高了搬运设备对牵引装置施力的稳定性。
示例性的,在搬运设备的提升叉臂与连接板300相连后,提升叉臂还与支臂130的下端面相抵接,在搬运设备带动牵引架100升降时,使提升叉臂给牵引架100的力分摊到连接板300和主臂120上,提高了搬运设备升降牵引架100的稳定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臂140,不仅便于将连接板300与牵引架100相连,而且还提高了搬运设备对牵引装置施力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连接板300与连接臂140之间设置有推力轴承400,连接板300通过推力轴承400与连接臂140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300和连接臂140通过推力轴承400转动连接,不仅降低了连接板300和连接臂140之间的转动摩擦力,而且提高了连接板300与连接臂14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连接板300与搬运设备之间设置有连接件,连接板300通过连接件与搬运设备可拆卸连接。
其中,连接件可以为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使用牵引装置时,可将连接板300通过连接件与搬运设备的提升叉臂相连。在不适用牵引装置时,可将拆卸连接件,使牵引装置与搬运设备分离,对牵引装置单独储存,降低了牵引装置在使用时所占用的空间大小。
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应当指出,在说明书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表示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未必每个实施例都包括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这样的短语未必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结合明确或未明确描述的其他实施例实现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之内。
一般而言,应当至少部分地由语境下的使用来理解术语。例如,至少部分地根据语境,文中使用的术语“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于描述单数的意义的任何特征、结构或特性,或者可以用于描述复数的意义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的组合。类似地,至少部分地根据语境,还可以将诸如“一”或“所述”的术语理解为传达单数用法或者传达复数用法。
应当容易地理解,应当按照最宽的方式解释本公开中的“在……上”、“在……以上”和“在……之上”,以使得“在……上”不仅意味着“直接处于某物上”,还包括“在某物上”且其间具有中间特征或层的含义,并且“在……以上”或者“在……之上”不仅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的含义,还可以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且其间没有中间特征或层(即,直接处于某物上)的含义。
此外,文中为了便于说明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例如,“下面”、“以下”、“下方”、“以上”、“上方”等,以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其他元件或特征的如图所示的关系。空间相对术语意在包含除了附图所示的取向之外的处于使用或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装置可以具有其他取向(旋转90度或者处于其他取向上),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词可以同样被相应地解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安装在搬运设备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架和栓杆;
所述牵引架的中部与所述搬运设备相连,所述牵引架上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插接部,所述插接部被配置为水平移动所述牵引架,以使所述插接部套设无动力车身中的车轮;
所述栓杆设置有两个,各所述栓杆滑动插接在各所述插接部上,以将所述车轮限制在所述插接部和所述栓杆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架包括主臂和对称设置在所述主臂同侧的两组支臂组,所述支臂组包括两个支臂,所述支臂与所述主臂相连,所述支臂组中的两个所述支臂与所述主臂之间形成开口水平布设的所述插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上具有供所述栓杆滑动穿过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栓杆的一端连接有握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栓杆为圆杆,所述栓杆另一端的周壁上连接有防脱杆,所述支臂上具有供所述防脱杆滑动穿过的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通孔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安装在所述牵引架的中部,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搬运设备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在所述牵引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架包括连接臂,所述连接臂连接在两个所述插接部之间,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臂的下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接臂之间设置有推力轴承,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推力轴承与所述连接臂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搬运设备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搬运设备可拆卸连接。
CN202322303575.8U 2023-08-25 2023-08-25 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 Active CN2207853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03575.8U CN220785362U (zh) 2023-08-25 2023-08-25 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03575.8U CN220785362U (zh) 2023-08-25 2023-08-25 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85362U true CN220785362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33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03575.8U Active CN220785362U (zh) 2023-08-25 2023-08-25 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853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23057B2 (en) Drivable trailer
EP0535010B1 (en) Rail bogie
US3659876A (en) Trailer hitch
US1118017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universal mount and universal frame on a material handling vehicle
CN108454587B (zh) 一种电动汽车换电系统
US4194755A (en) Tow bar for vehicles
CN220785362U (zh) 无动力车身牵引装置
CN215439507U (zh) 一种管道装车用电动叉车
US10611420B2 (en) Single-wheel drop-floor trailer
JP3383780B2 (ja) 運搬台車
JP2000264218A (ja) 走行不能車移動用車輪載置台車
CN220264281U (zh) 搬运装置
CN215850714U (zh) 运载车
CN216190866U (zh) 一种转运漆包线盘的工业机器人新型叉架机构
EP2392502A2 (en) Drive unit for transport unit
CN218703349U (zh) 一种锁止组件及手推车
KR101688937B1 (ko) 지게차 트레일러용 클램프
CN216636648U (zh) 一种步驾式电动牵引车
CN211818413U (zh) 一种装有浮动式驱动总成的agv汽车搬运器
CN217708760U (zh) 一种托盘搬运车
CN218777575U (zh) 一种可升降换模车
KR102633828B1 (ko) 지게차와 전동차 이송장치 사이를 연결하는 연결프레임
CN212556008U (zh) 一种易于定位的电线杆托运炮车
CN212500732U (zh) 适用于移载小车的拼接底盘机构
CN219545081U (zh) 运载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