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66401U - 一种多维可调型叉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维可调型叉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66401U
CN220766401U CN202322146114.4U CN202322146114U CN220766401U CN 220766401 U CN220766401 U CN 220766401U CN 202322146114 U CN202322146114 U CN 202322146114U CN 220766401 U CN220766401 U CN 2207664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micro
seat
lifting
f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4611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敬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ik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ik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ik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ik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4611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664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664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664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维可调型叉车,可用于叉起、运输、放置储能柜的电池箱体等大型零件,具有竖直方向调节的能力、左右水平方向的横移调节能力及利于调整大型零件位置的前后水平方向微调能力,可保障叉起、放置大型零件时的便捷性及大型零件位置的准确性,具备相对更强的转移调整能力和相对更好的稳定性。本申请的主要结构包括叉车本体、主上下竖轨、主左右横轨、微调前后横轨、主升降座、主横移座、微横移座及叉架结构;所述主横移座可沿主左右横轨滑动;所述微横移座可沿微调前后横轨滑动;所述主升降座可沿主上下竖轨滑动;所述叉架结构包括前板及一对叉杆,所述叉杆连接前板,所述叉杆长度方向平行于主横移座沿主左右横轨滑动的方向。

Description

一种多维可调型叉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叉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维可调型叉车。
背景技术
储能柜是一种中、大型的储能设备,其电池箱体(电池)等主要零件结构往往体积很大。在利用叉车运输储能柜的电池箱体等大型零件结构时,往往对叉车的承重能力、运输方向调节能力等有较高的要求。其中:对叉车的承重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可理解为叉车在叉起、承载、运输、转移、放置大型零件时应稳定安全;对叉车的运输方向调节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可理解为能顺利调整运输的大型零件的位置,以利于叉起、转移、放置大型零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维可调型叉车,可用于叉起、运输、放置储能柜的电池箱体等大型零件,其不仅具有传统叉车的竖直方向调节的能力,还具备左右水平方向的横移调节能力以及专门利于调整大型零件位置的前后水平方向微调能力,可保障叉起、放置大型零件时的便捷性及大型零件位置的准确性,此外,在其它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当进行大型零件转移时,具备相对更强的转移调整能力和相对更好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维可调型叉车,包括叉车本体、主上下竖轨、主左右横轨、微调前后横轨、主升降座、主横移座、微横移座及叉架结构;
所述主横移座可沿所述主左右横轨滑动,所述主横移座可带动叉架结构左右横移;
所述微横移座可沿所述微调前后横轨滑动,所述微横移座可带动主横移座及叉架结构整体前后移动;
所述主升降座可沿所述主上下竖轨滑动,所述主升降座可带动微横移座、主横移座及叉架结构整体上下移动;
所述叉架结构包括前板及一对用于承托物体的叉杆,所述叉杆连接前板,所述叉杆长度方向平行于主横移座沿主左右横轨滑动的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主横移座沿主左右横轨单向且单次滑动的最大距离为X米,所述微横移座沿前后横轨单向且单次滑动的最大距离为Y米,所述主升降座沿主上下竖轨单向且单次滑动的最大距离为Z米,X大于10Y,X大于0.6Z,叉杆长度大于0.5X。
作为优选,所述叉架结构还包括由主横移座带动左右横移的中板,所述前板与所述中板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前板相对所述中板转动时的转动轴线平行于主横移座沿主左右横轨滑动的方向,所述中板与所述前板之间设有微转上座、微转电动推杆及微转下座,所述微转电动推杆上端与所述微转上座铰接,所述微转上座连接所述中板,所述微转电动推杆下端与所述微转下座铰接,所述微转下座连接所述前板。
作为优选,所述叉架结构还包括由主横移座带动左右横移的后架,所述前板、中板及后架沿叉杆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所述后架上设有后上轴,所述中板上设有若干与后上轴转动连接的转板,所述转板与所述中板之间设有若干微抬结构,所述微抬结构包括微抬前座、微抬电动推杆及微抬后座;在一个微抬结构中:所述微抬电动推杆一端与所述微抬前座铰接,所述微抬前座连接所述前板,所述微抬电动推杆另一端与所述微抬后座铰接,所述微抬后座连接所述后架。
作为优选,所述主升降座由设于主上下竖轨上的若干电动滑块驱动/所述主横移座由设于叉车本体上的主升降缸驱动。
作为优选,所述微横移座由设于微调前后横轨上的若干电动滑块驱动/所述微横移座由设于主升降座上的微横移缸驱动。
作为优选,所述主横移座由设于主左右横轨上的若干电动滑块驱动/所述主横移座由设于微横移座上的主横移缸驱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用于叉起、运输、放置储能柜的电池箱体等大型零件,其不仅具有传统叉车的竖直方向调节的能力,还具备左右水平方向的横移调节能力以及专门利于调整大型零件位置的前后水平方向微调能力,可保障叉起、放置大型零件时的便捷性及大型零件位置的准确性,此外,在其它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当进行大型零件转移时,具备相对更强的转移调整能力和相对更好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1中C处的放大图;
图7是图1中D处的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1、叉车本体;102、主上下竖轨;103、主左右横轨;104、微调前后横轨;2、主升降座;3、主横移座;4、微横移座;501、前板;502、叉杆;503、中板;504、后架;601、微转上座;602、微转电动推杆;603、微转下座;701、后上轴;702、转板;8、微抬结构;801、微抬前座;802、微抬电动推杆;803、微抬后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图6所示,一种多维可调型叉车,包括叉车本体101101、主上下竖轨102102、主左右横轨103103、微调前后横轨104104、主升降座22、主横移座33、微横移座44及叉架结构;
所述主横移座3可沿所述主左右横轨103滑动,所述主横移座3可带动叉架结构左右横移;
所述微横移座4可沿所述微调前后横轨104滑动,所述微横移座4可带动主横移座3及叉架结构整体前后移动;
所述主升降座2可沿所述主上下竖轨102滑动,所述主升降座2可带动微横移座4、主横移座3及叉架结构整体上下移动;
所述叉架结构包括前板501501及一对用于承托物体的叉杆502502,所述叉杆502连接前板501,所述叉杆502长度方向平行于主横移座3沿主左右横轨103滑动的方向。
令左右方向X向,前后平方向为Y向,上下方向为Z向。
叉车本体101是可以移动的,无动力源的需要人工推动叉车本体101,有动力源的则可以借助动力源进行人工操作来驱动叉车本体101。传统的叉车,当需要叉起大型零件时,会先让叉车本体101移动到大型零件前方,主升降座2带动叉架结构降低,即Z向下移至大型零件底部以下高度,之后叉车本体101前移以让叉架结构前移,即叉车本体101前移带动叉架结构Y向前移并进入大型零件底部下方,然后叉架结构上移,即Z向上移,将大型零件叉起。传统的叉车,当需要放置大型零件时,就直接让叉车本体101移动到放置位置前方,然后叉架结构Z向下移直至放下大型零件。上述大型零件的转运方式显然比较粗糙,叉起、放置大型零件时的便捷性及位置的准确性均有欠缺,具体来说,让又重又大的叉车本体101整体移动来适应大型零件,费时费工(便捷性欠缺),精确度显然也不好把握(叉车本体101太大,不利于操作人员精细操作定位叉车以保障叉架结构位置准确)。
而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中,当叉车本体101移动、叉架结构到达大型零件底部下方后,主横移座3可带动叉架结构左右横移,微横移座4可带动主横移座3及叉架结构整体前后移动,从而可让叉架结构较为容易地到达准确的位置,以利于后续叉起大型零件。之后,当需要放置大型零件到准确位置时(例如,需要将大型零件放置到待装配位置,这需要比较准确的定位放置),同样,叉车本体101移动、叉架结构到达放置位置上方后,无需移动整个叉车本体101来精细调整大型零件的位置,而是可以直接通过主横移座3带动叉架结构左右横移、微横移座4带动主横移座3及叉架结构整体前后移动,从而让大型零件到达准确的位置,之后主升降座2带动微横移座4、主横移座3及叉架结构整体下移,即可放置大型零件到位。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还有一大特点,那就是用X向的大幅横移来替代Y向的大幅前移。我们知道,叉车本身的重心是处在叉车本体101所在一侧的(而不是叉架所在一侧),若采用叉架结构Y向前移的形式去适应大型零件,由于驱动叉架Y向前移的结构本身还要占据要一部分叉车本体101前方的空间,导致叉杆502相对更加远离叉车本体101,而之后的叉起过程中,即叉架结构、大型零件一起上移时,大型零件的重心相对离开叉车本体101较远,这就会导致整体稳定性明显下降,甚至若是大型零件特别重,还可能导致叉车本体101向前“翻车”。
而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中,叉架进入大型零件底部下方时,采用一种X向大幅横移的方式,即“所述主横移座3可沿所述主左右横轨103滑动,所述主横移座3可带动叉架结构左右横移”,而这种形式下,驱动叉架X向横移的结构虽然看起来也在叉车本体101前方,但具体却是在叉车本体101前侧方,所以实际上不会额外占据叉车本体101前方的空间,因此相对而言,叉杆502不会更加远离叉车本体101,而是会靠近叉车本体101一些(相对前述叉架结构Y向前移的形式而言),如图1、图2中所示,叉杆502可以处在叉车本体101前方附近。那么从整体上来说,叉架结构X向横移至叉架进入大型零件底部下方后,当叉架结构叉起大型零件时,大型零件的重心相对会更靠近叉车本体101,显然就会更稳定一些。这样一来,本实用新型在对大型零件进行叉起、承载、运输、转移、放置时的整体稳定性显然更高。
如图1、图2所示,所述主横移座3沿主左右横轨103单向且单次滑动的最大距离为X米,所述微横移座4沿前后横轨单向且单次滑动的最大距离为Y米,所述主升降座2沿主上下竖轨102单向且单次滑动的最大距离为Z米,X大于10Y,X大于0.6Z,叉杆502长度大于0.5X。
主横移座3沿主左右横轨103单向且单次滑动的最大距离为X米,指主横移座3从主左右横轨103一端移动到主左右横轨103另一端所经过的距离为X米,微横移座4沿前后横轨单向且单次滑动的最大距离为Y米,指微横移座4从前后横轨一端移动到前后横轨另一端所经过的距离为Y米,主升降座2沿主上下竖轨102单向且单次滑动的最大距离为Z米,指主升降座2从主上下竖轨102一端移动到主上下竖轨102另一端所经过的距离为Z米。对于叉车来说,通常其升降幅度是比较大的,在本案中也不例外,即Z的数值通常相对较大。
而既然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要适用于大型零件,叉杆502就不能太短,而在叉车本体101不动的前提下,叉架在X向的可移动距离也不能太小,否则依然不利于准确放置大型零件。因此,选取“X大于0.6Z,且叉杆502长度大于0.5X”。而至于Y向的移动能力(在叉车本体101不动的前提下),考虑到X向移动能力较强,能覆盖绝大多数场景,因此Y向的移动能力反而不需要过强,这样才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因此选取“X大于10Y”。
如图1、图2、图3、图4、图6、图7所示,所述叉架结构还包括由主横移座3带动左右横移的中板503503,所述前板501与所述中板503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前板501相对所述中板503转动时的转动轴线平行于主横移座3沿主左右横轨103滑动的方向,所述中板503与所述前板501之间设有微转上座601601、微转电动推杆602602及微转下座603603,所述微转电动推杆602上端与所述微转上座601铰接,所述微转上座601连接所述中板503,所述微转电动推杆602下端与所述微转下座603铰接,所述微转下座603连接所述前板501。
所述前板501与所述中板503之间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件包括第一转动部及与第一转动部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连接所述前板501,所述第二转动部连接所述中板503,所述前板501相对所述中板503转动时的转动轴线与电动推杆分离,所述前板501处在水平位置时:所述电动推杆竖直布置。举例:这里的转动件可以是轴承,第一转动部可以是轴承内圈,第二转动部可以是轴承外圈。
在叉车本体101不动的前提下,叉架的位置调节能力越强,越能保障准确地叉起和放置大型零件。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中,如图2所示,当微转电动推杆602伸长时,前板501、叉架结构一起转动,远离叉车本体101的叉杆502向下移动,邻近离叉车本体101的叉杆502向上移动,当微转电动推杆602收缩时,前板501、叉架结构一起转动,远离叉车本体101的叉杆502向上移动,邻近离叉车本体101的叉杆502向下移动。如此,可实现大型零件在前后方向上的转动微调(前侧翘起或后侧翘起)。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7、图8所示,所述叉架结构还包括由主横移座3带动左右横移的后架504504,所述前板501、中板503及后架504沿叉杆502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所述后架504上设有后上轴701701,所述中板503上设有若干与后上轴701转动连接的转板702702,所述转板702与所述中板503之间设有若干微抬结构88,所述微抬结构8包括微抬前座801801、微抬电动推杆802802及微抬后座803803;在一个微抬结构8中:所述微抬电动推杆802一端与所述微抬前座801铰接,所述微抬前座801连接所述前板501,所述微抬电动推杆802另一端与所述微抬后座803铰接,所述微抬后座803连接所述后架504。
在叉车本体101不动的前提下,叉架的位置调节能力越强,越能保障准确地叉起和放置大型零件。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中,如图2所示,当微抬电动推杆802伸长时,中板503、前板501、叉架结构一起转动,叉架沿着后上轴701向上转动,叉架远离后架504的一端上移,当微抬电动推杆802收缩时,中板503、前板501、叉架结构一起转动,叉架沿着后上轴701向下转动,叉架远离后架504的一端下移。如此,可实现大型零件在左右方向上的转动微调(左侧翘起或右侧翘起)。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所述主升降座2由设于主上下竖轨102上的若干电动滑块驱动/所述主横移座3由设于叉车本体101上的主升降缸驱动。所述微横移座4由设于微调前后横轨104上的若干电动滑块驱动/所述微横移座4由设于主升降座2上的微横移缸驱动。所述主横移座3由设于主左右横轨103上的若干电动滑块驱动/所述主横移座3由设于微横移座4上的主横移缸驱动。
本实施例介绍了几个常见的驱动方式及驱动结构,实际应用中,可采用叉车领域内任意常用的驱动结构来对主升降座2、微横移座4及主横移座3等结构进行驱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多维可调型叉车,其特征是,包括叉车本体(101)、主上下竖轨(102)、主左右横轨(103)、微调前后横轨(104)、主升降座(2)、主横移座(3)、微横移座(4)及叉架结构;
所述主横移座(3)可沿所述主左右横轨(103)滑动,所述主横移座(3)可带动叉架结构左右横移;
所述微横移座(4)可沿所述微调前后横轨(104)滑动,所述微横移座(4)可带动主横移座(3)及叉架结构整体前后移动;
所述主升降座(2)可沿所述主上下竖轨(102)滑动,所述主升降座(2)可带动微横移座(4)、主横移座(3)及叉架结构整体上下移动;
所述叉架结构包括前板(501)及一对用于承托物体的叉杆(502),所述叉杆(502)连接前板(501),所述叉杆(502)长度方向平行于主横移座(3)沿主左右横轨(103)滑动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维可调型叉车,其特征是,所述主横移座(3)沿主左右横轨(103)单向且单次滑动的最大距离为X米,所述微横移座(4)沿前后横轨单向且单次滑动的最大距离为Y米,所述主升降座(2)沿主上下竖轨(102)单向且单次滑动的最大距离为Z米,X大于10Y,X大于0.6Z,叉杆(502)长度大于0.5X。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维可调型叉车,其特征是,所述叉架结构还包括由主横移座(3)带动左右横移的中板(503),所述前板(501)与所述中板(503)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前板(501)相对所述中板(503)转动时的转动轴线平行于主横移座(3)沿主左右横轨(103)滑动的方向,所述中板(503)与所述前板(501)之间设有微转上座(601)、微转电动推杆(602)及微转下座(603),所述微转电动推杆(602)上端与所述微转上座(601)铰接,所述微转上座(601)连接所述中板(503),所述微转电动推杆(602)下端与所述微转下座(603)铰接,所述微转下座(603)连接所述前板(5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维可调型叉车,其特征是,所述叉架结构还包括由主横移座(3)带动左右横移的后架(504),所述前板(501)、中板(503)及后架(504)沿叉杆(502)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所述后架(504)上设有后上轴(701),所述中板(503)上设有若干与后上轴(701)转动连接的转板(702),所述转板(702)与所述中板(503)之间设有若干微抬结构(8),所述微抬结构(8)包括微抬前座(801)、微抬电动推杆(802)及微抬后座(803);在一个微抬结构(8)中:所述微抬电动推杆(802)一端与所述微抬前座(801)铰接,所述微抬前座(801)连接所述前板(501),所述微抬电动推杆(802)另一端与所述微抬后座(803)铰接,所述微抬后座(803)连接所述后架(504)。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多维可调型叉车,其特征是,所述主升降座(2)由设于主上下竖轨(102)上的若干电动滑块驱动/所述主横移座(3)由设于叉车本体(101)上的主升降缸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多维可调型叉车,其特征是,所述微横移座(4)由设于微调前后横轨(104)上的若干电动滑块驱动/所述微横移座(4)由设于主升降座(2)上的微横移缸驱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多维可调型叉车,其特征是,所述主横移座(3)由设于主左右横轨(103)上的若干电动滑块驱动/所述主横移座(3)由设于微横移座(4)上的主横移缸驱动。
CN202322146114.4U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多维可调型叉车 Active CN2207664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46114.4U CN220766401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多维可调型叉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46114.4U CN220766401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多维可调型叉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66401U true CN220766401U (zh) 2024-04-12

Family

ID=90610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46114.4U Active CN220766401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多维可调型叉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664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95070U (zh) 一种不间断自动上料装置
CN110217589B (zh) 电极上料装置及电池生产线
CN207860212U (zh) 断路器电动转运小车
CN216636224U (zh) 换电装置及换电站
CN220766401U (zh) 一种多维可调型叉车
CN117104796A (zh) 一种电池插箱装配车及电池插箱转运系统
CN113400995A (zh) 一种换电中转装置
CN210733868U (zh) 一种电池更换暂存系统
CN217320107U (zh) 用于重卡的电池包夹取装置及换电站
CN113212238B (zh) 一种车辆电池包更换的装置及方法
CN215663040U (zh) 换电站
CN214822701U (zh) 电动汽车电池充换电站电池存取装置
CN215398265U (zh) 一种换电中转装置
CN212526600U (zh) 焊接端板收集装置
CN220351631U (zh) 一种仓储货架取放动力电池用限位及升降机构
CN220920081U (zh) 一种高效分选晶硅光伏太阳能硅片的分选机
CN211828881U (zh) 一种用于电池仓的缓存架及电池仓
CN115417172B (zh) 一种满托盘产品翻转实装机构
CN219173607U (zh) 一种电堆装配线堆叠机构
CN218987876U (zh) 一种上料机
CN218289126U (zh) 一种立体仓库用料箱转运装置
CN210885126U (zh) 一种金属制品搬运用升降平台车
CN214269295U (zh) 一种碳酸钙转运装置
CN219193341U (zh) 车架存储线
CN218987963U (zh) 一种刀片电池输送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