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61245U - 一种外圈及内孔倒角一体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圈及内孔倒角一体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61245U
CN220761245U CN202322297683.9U CN202322297683U CN220761245U CN 220761245 U CN220761245 U CN 220761245U CN 202322297683 U CN202322297683 U CN 202322297683U CN 220761245 U CN220761245 U CN 220761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motor
gear
hole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9768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久生
周学美
朱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zhou Jium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zhou Jium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zhou Jium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zhou Jium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9768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612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61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612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ar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圈及内孔倒角一体化装置,包括装置体,所述装置体的右侧和后侧均设置着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端设置着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二转轴相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下端贯穿支撑架连接着孔倒角调架,所述装置体内顶端贯穿设置着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外圈靠近下方贯穿设置着第一齿轮。本实用新型根据需求,在第三液压伸缩杆作用下带动第二滑座在第二滑槽内滑动调整孔倒角刀位置,通过第四电机和第四转轴带动转架转动,通过孔倒角刀对转向节孔内倒角加工,可通过第五电机带动孔倒角刀转动,对其刀片位置调整,在第三液压伸缩杆作用下带动第二滑座在第二滑槽内滑动调整孔倒角刀位置,通过孔倒角刀对转向节孔对应的外圈进行倒角加工。

Description

一种外圈及内孔倒角一体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倒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圈及内孔倒角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转向节(SteeringKnuckle)又称“羊角”,叉车转向节是叉车转向桥中的重要零件之一,能够使叉车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转向节的功用是传递并承受叉车前部载荷,支承并带动前轮绕主销转动而使叉车转向,叉车转向节加工时通常会对其加工的孔内倒角以及孔对应的外圈倒角加工。
目前,现有的转向节倒角加工时,通常将转向节上料通过相应的夹具对其夹紧固定,通过相应的倒角机构对转向节孔内倒角,当一侧倒角完成后,将转向节翻转重新装夹或直接翻转调整对转向节另一侧进行孔内倒角,转向节孔内倒角完成后,将其转移重新夹持固定,通过另一个倒角机构用于转向节孔对应的外圈进行倒角机。
由于,现有的转向节孔内倒角和转向节孔对应的外圈倒角加工操作较为麻烦,两者倒角加工不连续,加工效率较低。
综上所述,目前需要一种外圈及内孔倒角一体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圈及内孔倒角一体化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外圈及内孔倒角一体化装置,包括装置体,所述装置体的右侧和后侧均设置着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端设置着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二转轴相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下端贯穿支撑架连接着孔倒角调架,所述装置体内顶端贯穿设置着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外圈靠近下方贯穿设置着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着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贯穿设置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一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装置体内,所述传动轴上端连接着加工台。
进一步的,所述加工台包括开口槽,所述加工台上端呈现环形阵列状分布开设着四个开口槽,所述加工台下端设置着收集盒,所述收集盒和开口槽相对应,所述收集盒下端设置着滚轮,所述收集盒侧面设置着封板,所述封板上贯穿设置着手拧螺栓,所述手拧螺栓一端螺纹连接在收集盒上。
进一步的,所述加工台还包括支板架,所述加工台上端设置着支板架,所述支板架设置在开口槽外侧,所述支板架侧面贯穿转动连接着转筒,所述转筒内贯穿设置着第一液压伸缩杆,外侧的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一端连接着第一夹架,内侧的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一端连接着第二夹架。
进一步的,所述加工台还包括第三齿轮,外侧的所述转筒外圈贯穿设置着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啮合连接着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贯穿设置在第三转轴上,所述第三转轴与第三电机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孔倒角调架包括第二液压伸缩杆,所述孔倒角调架下端设置着第二液压伸缩杆,所述第二液压伸缩杆一端连接着第一滑座,所述第一滑座通过第一滑槽与孔倒角调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孔倒角调架下端,所述第一滑座下端设置着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与第四转轴相连接,所述第四转轴下端连接着转架。
进一步的,所述孔倒角调架还包括第三液压伸缩杆,所述转架下端设置着第三液压伸缩杆,所述第三液压伸缩杆一端连接着第二滑座,所述第二滑座通过第二滑槽与转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开设在转架下端,所述第二滑座下端设置着第五电机,所述第五电机与孔倒角刀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圈及内孔倒角一体化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首先通过将转向节上料摆放,通过前侧一组的第一液压伸缩杆推动第一夹架以及第二夹架对转向节夹持固定,在第一电机、第一转轴、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传动轴作用下带动加工台转动,将其转动到右侧的孔倒角调架下方进行倒角加工,与此同时,加工台此时前侧的工位可上料摆放转向节待加工,根据需求,在第三液压伸缩杆作用下带动第二滑座在第二滑槽内滑动调整孔倒角刀位置,通过第四电机和第四转轴带动转架转动,通过孔倒角刀对转向节孔内倒角加工,倒角完成后,可通过第五电机带动孔倒角刀转动,对其刀片位置调整,在第三液压伸缩杆作用下带动第二滑座在第二滑槽内滑动调整孔倒角刀位置,通过第四电机和第四转轴带动转架转动,通过孔倒角刀对转向节孔对应的外圈进行倒角加工,在第二电机和第二转轴作用下带动孔倒角调架适当转动调整,可对其他方位孔倒角加工,当转向节一侧的孔倒角完成后,通过加工台转动,将其转动到后侧的孔倒角调架下方,在第三电机、第三转轴、第四齿轮、第三齿轮和转筒作用下带动转向节翻转,用于对转向节孔另一侧倒角加工,与此同时,右侧的孔倒角调架对后续上料的转向节进行孔倒角加工,有助于加工连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装置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加工台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转筒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孔倒角调架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装置体;2、支撑架;3、传动轴;4、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第一转轴;7、第一电机;8、加工台;801、开口槽;802、收集盒;803、封板;804、手拧螺栓;805、滚轮;806、支板架;807、转筒;808、第一液压伸缩杆;809、第一夹架;810、第二夹架;811、第三齿轮;812、第四齿轮;813、第三转轴;814、第三电机;9、第二电机;10、第二转轴;11、孔倒角调架;1101、第二液压伸缩杆;1102、第一滑座;1103、第一滑槽;1104、第四电机;1105、第四转轴;1106、转架;1107、第三液压伸缩杆;1108、第二滑座;1109、第二滑槽;1110、第五电机;1111、孔倒角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给出如下的一种外圈及内孔倒角一体化装置:
结合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外圈及内孔倒角一体化装置,包括装置体1,装置体1的右侧和后侧均设置着支撑架2,支撑架2上端设置着第二电机9,第二电机9与第二转轴10相连接,第二转轴10下端贯穿支撑架2连接着孔倒角调架11,装置体1内顶端贯穿设置着传动轴3,传动轴3外圈靠近下方贯穿设置着第一齿轮4,第一齿轮4啮合连接着第二齿轮5,第二齿轮5贯穿设置在第一转轴6上,第一转轴6与第一电机7相连接,第一电机7设置在装置体1内,传动轴3上端连接着加工台8。
通过第二电机9和第二转轴10带动孔倒角调架11转动调整方位,在第一电机7、第一转轴6、第二齿轮5、第一齿轮4和传动轴3作用下带动加工台8转动,有助于转向节上下料和孔倒角连续。
在本实施例中,加工台8包括开口槽801,加工台8上端呈现环形阵列状分布开设着四个开口槽801,加工台8下端设置着收集盒802,收集盒802和开口槽801相对应,收集盒802下端设置着滚轮805,收集盒802侧面设置着封板803,封板803上贯穿设置着手拧螺栓804,手拧螺栓804一端螺纹连接在收集盒802上。
通过收集盒802对孔倒角掉落的废屑收集,拆卸手拧螺栓804取下封板803方便对收集的废屑清理。
实施例二
如图1-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进一步给出如下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加工台8还包括支板架806,加工台8上端设置着支板架806,支板架806设置在开口槽801外侧,支板架806侧面贯穿转动连接着转筒807,转筒807内贯穿设置着第一液压伸缩杆808,外侧的第一液压伸缩杆808一端连接着第一夹架809,内侧的第一液压伸缩杆808一端连接着第二夹架810,加工台8还包括第三齿轮811,外侧的转筒807外圈贯穿设置着第三齿轮811,第三齿轮811啮合连接着第四齿轮812,第四齿轮812贯穿设置在第三转轴813上,第三转轴813与第三电机814相连接。
通过相应的第一液压伸缩杆808推动第一夹架809以及第二夹架810,通过第二夹架810和第一夹架809对转向节夹持固定,通过第三电机814、第三转轴813、第四齿轮812、第三齿轮811和转筒807带动第一液压伸缩杆808转动,从而带动转向节翻转,方便一侧倒角完成后,对转向节另一侧倒角加工。
实施例三
如图1-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进一步给出如下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孔倒角调架11包括第二液压伸缩杆1101,孔倒角调架11下端设置着第二液压伸缩杆1101,第二液压伸缩杆1101一端连接着第一滑座1102,第一滑座1102通过第一滑槽1103与孔倒角调架11滑动连接,第一滑槽1103开设在孔倒角调架11下端,第一滑座1102下端设置着第四电机1104,第四电机1104与第四转轴1105相连接,第四转轴1105下端连接着转架1106,孔倒角调架11还包括第三液压伸缩杆1107,转架1106下端设置着第三液压伸缩杆1107,第三液压伸缩杆1107一端连接着第二滑座1108,第二滑座1108通过第二滑槽1109与转架1106滑动连接,第二滑槽1109开设在转架1106下端,第二滑座1108下端设置着第五电机1110,第五电机1110与孔倒角刀1111相连接。
孔倒角刀1111刀片朝左,通过第四电机1104和第四转轴1105带动转架1106转动,通过孔倒角刀1111对转向节孔内倒角加工,第五电机1110带动孔倒角刀1111转动调整,使得孔倒角刀1111刀片朝右,在第三液压伸缩杆1107作用下推动第二滑座1108对孔倒角刀1111位置适当调整,通过第四电机1104和第四转轴1105带动转架1106转动,通过孔倒角刀1111对转向节孔外圈处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使用状态下:
第一步:通过将转向节上料摆放,通过前侧一组的第一液压伸缩杆808推动第一夹架809以及第二夹架810对转向节夹持固定,在第一电机7、第一转轴6、第二齿轮5、第一齿轮4和传动轴3作用下带动加工台8转动,将其转动到右侧的孔倒角调架11下方进行倒角加工。
第二步:与此同时,加工台8此时前侧的工位可上料摆放转向节待加工,根据需求,在第三液压伸缩杆1107作用下带动第二滑座1108在第二滑槽1109内滑动调整孔倒角刀1111位置,通过第四电机1104和第四转轴1105带动转架1106转动,通过孔倒角刀1111对转向节孔内倒角加工,倒角完成后,可通过第五电机1110带动孔倒角刀1111转动,对孔倒角刀1111刀片位置调整,在第三液压伸缩杆1107作用下带动第二滑座1108在第二滑槽1109内滑动调整孔倒角刀1111位置,通过第四电机1104和第四转轴1105带动转架1106转动,通过孔倒角刀1111对转向节孔对应的外圈进行倒角加工,倒角掉落的废料通过开口槽801落入收集盒802收集。
第三步:在第二电机9和第二转轴10作用下带动孔倒角调架11适当转动调整,可对其他方位孔倒角加工,当转向节一侧的孔倒角完成后,通过加工台8转动,将其转动到后侧的孔倒角调架11下方,通过第三电机814、第三转轴813、第四齿轮812、第三齿轮811和转筒807带动第一液压伸缩杆808转动,从而带动转向节翻转,用于对转向节孔另一侧倒角加工,定期拆卸手拧螺栓804取下封板803方便对收集的废屑清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4)

1.一种外圈及内孔倒角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体(1),所述装置体(1)的右侧和后侧均设置着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上端设置着第二电机(9),所述第二电机(9)与第二转轴(10)相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0)下端贯穿支撑架(2)连接着孔倒角调架(11),所述孔倒角调架(11)包括第二液压伸缩杆(1101),所述孔倒角调架(11)下端设置着第二液压伸缩杆(1101),所述第二液压伸缩杆(1101)一端连接着第一滑座(1102),所述第一滑座(1102)通过第一滑槽(1103)与孔倒角调架(1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1103)开设在孔倒角调架(11)下端,所述第一滑座(1102)下端设置着第四电机(1104),所述第四电机(1104)与第四转轴(1105)相连接,所述第四转轴(1105)下端连接着转架(1106),所述孔倒角调架(11)还包括第三液压伸缩杆(1107),所述转架(1106)下端设置着第三液压伸缩杆(1107),所述第三液压伸缩杆(1107)一端连接着第二滑座(1108),所述第二滑座(1108)通过第二滑槽(1109)与转架(1106)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1109)开设在转架(1106)下端,所述第二滑座(1108)下端设置着第五电机(1110),所述第五电机(1110)与孔倒角刀(1111)相连接,所述装置体(1)内顶端贯穿设置着传动轴(3),所述传动轴(3)外圈靠近下方贯穿设置着第一齿轮(4),所述第一齿轮(4)啮合连接着第二齿轮(5),所述第二齿轮(5)贯穿设置在第一转轴(6)上,所述第一转轴(6)与第一电机(7)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机(7)设置在装置体(1)内,所述传动轴(3)上端连接着加工台(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圈及内孔倒角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8)包括开口槽(801),所述加工台(8)上端呈现环形阵列状分布开设着四个开口槽(801),所述加工台(8)下端设置着收集盒(802),所述收集盒(802)和开口槽(801)相对应,所述收集盒(802)下端设置着滚轮(805),所述收集盒(802)侧面设置着封板(803),所述封板(803)上贯穿设置着手拧螺栓(804),所述手拧螺栓(804)一端螺纹连接在收集盒(80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圈及内孔倒角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8)还包括支板架(806),所述加工台(8)上端设置着支板架(806),所述支板架(806)设置在开口槽(801)外侧,所述支板架(806)侧面贯穿转动连接着转筒(807),所述转筒(807)内贯穿设置着第一液压伸缩杆(808),外侧的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808)一端连接着第一夹架(809),内侧的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808)一端连接着第二夹架(8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圈及内孔倒角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8)还包括第三齿轮(811),外侧的所述转筒(807)外圈贯穿设置着第三齿轮(811),所述第三齿轮(811)啮合连接着第四齿轮(812),所述第四齿轮(812)贯穿设置在第三转轴(813)上,所述第三转轴(813)与第三电机(814)相连接。
CN202322297683.9U 2023-08-24 2023-08-24 一种外圈及内孔倒角一体化装置 Active CN220761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97683.9U CN220761245U (zh) 2023-08-24 2023-08-24 一种外圈及内孔倒角一体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97683.9U CN220761245U (zh) 2023-08-24 2023-08-24 一种外圈及内孔倒角一体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61245U true CN220761245U (zh) 2024-04-12

Family

ID=90611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97683.9U Active CN220761245U (zh) 2023-08-24 2023-08-24 一种外圈及内孔倒角一体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612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20392A (zh) 一种袋装物件自动装车输送装载机
CN220761245U (zh) 一种外圈及内孔倒角一体化装置
CN206578881U (zh) 一种手摇牵引式管道切割机
CN219130781U (zh) 一种自带上下料功能的单接头车削装置
CN214526933U (zh) 一种袋装物件自动装车输送装载机
CN210305776U (zh) 一种数控车床的下料机构
CN212947078U (zh) 一种汽车制动系统窝杆轴加工装置
CN210281568U (zh) 一种具有自动出料机构的数控车床
CN211991440U (zh) 一种用于激光切割机的自动送料装置
CN110181081B (zh) 一种自动对心钻孔倒角机
CN211515779U (zh) 螺旋叶片成型机
CN209174656U (zh) 一种翻边机
CN114653979B (zh) 一种便于轴类工件加工的数控机床
CN219293557U (zh) 一种蜗轮轴套加工用夹持装置
CN220445203U (zh) 一种铝合金管材加工用切割机
CN218926454U (zh) 一种管件加工用坡口机
CN219853201U (zh) 数控车床用中心架
CN216271514U (zh) 一种自动化连接设备坚果专用提升机
CN205021333U (zh) 一种无心磨床自动送料机
CN216991137U (zh) 一种环形刀片内圆磨床
CN110303391A (zh) 圆口刀开刃机床
CN110921215A (zh) 一种车削焊接一体化设备用工件输送装置
CN205147386U (zh) 一种圆锥破碎机偏心套锥孔专用加工镗床
CN220838886U (zh) 一种铣磨一体机
CN213529454U (zh) 一种木地板涂装工艺用滚涂设备的自动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