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50362U - 摆叶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摆叶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50362U
CN220750362U CN202322436367.5U CN202322436367U CN220750362U CN 220750362 U CN220750362 U CN 220750362U CN 202322436367 U CN202322436367 U CN 202322436367U CN 220750362 U CN220750362 U CN 2207503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blade
blade body
air
swing
thickness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3636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文悦
张明明
陈港平
薛自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Xiaomi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Xiaomi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Xiaomi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3636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503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503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503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摆叶和空调器,所述摆叶包括摆叶本体和凸起,所述摆叶本体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通的多个第一气孔;所述凸起设于所述摆叶本体的厚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凸起设有沿所述摆叶本体的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二气孔。本公开实施例的摆叶安装在空调器上使用时,将设置有凸起的一侧朝向空调器的内侧。在风叶产生的气流流经摆叶时,先被凸起分流打散;之后,流经摆叶本体的气流被多个第一气孔打散,流经凸起的气流被设置在凸起上的第二气孔打散。由此,可以提高对流经摆叶的气流的打散效果,从而可以更大程度的提高空调器的无风感。

Description

摆叶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摆叶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空调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技术中,通过在空调器的摆叶上设置多个气孔,使得风叶产生的气流经过摆叶时被摆叶上的气孔打散,实现空调器的无风感效果。可以理解的,摆叶上气孔的数量越多,对气流的打散作用越好,可以更大程度的提高空调器的无风感。但是,随着摆叶上气孔数量的增加,摆叶的结构强度也会越低,这就导致在摆叶的结构强度一定的情况下,难以更大程度的提高空调器的无风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摆叶,以提高空调的无风感。
本公开实施例的摆叶包括摆叶本体和凸起,所述摆叶本体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通的多个第一气孔;所述凸起设于所述摆叶本体的厚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凸起设有沿所述摆叶本体的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二气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为凸块,所述凸块整体设于所述摆叶本体的厚度方向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由所述摆叶本体的一部分向所述摆叶本体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凸出设置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在所述摆叶本体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或等于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在所述摆叶本体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或等于2.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沿所述摆叶本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凸起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气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呈沿所述摆叶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所述凸起在所述摆叶本体的宽度方向尺寸与所述摆叶本体的宽度的比值为0.8~1.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摆叶本体设有多个气孔组,每个所述气孔组包括多个所述第一气孔,同一所述气孔组内的多个所述第一气孔沿所述摆叶本体的宽度方向成排布置;每个所述凸起设有多个所述第二气孔,设于同一所述凸起的多个所述第二气孔沿所述摆叶本体的宽度方向成排布置;至少一部分所述气孔组和至少一部分所述凸起沿所述摆叶本体的高度方向依次交替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包括:端面,所述端面垂直于所述摆叶本体的厚度方向设置;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沿所述摆叶本体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端面连接处设有第一倒角,和/或,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端面连接处设有第二倒角;和/或,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沿所述摆叶本体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端面连接处设有第三倒角,和/或,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端面连接处设有第四倒角。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
本公开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摆叶。
本公开实施例的摆叶安装在空调器上使用时,将设置有凸起的一侧朝向空调器的内侧。在风叶产生的气流流经摆叶时,先被凸起分流打散;之后,流经摆叶本体的气流被多个第一气孔打散,流经凸起的气流被设置在凸起上的第二气孔打散。由此,可以提高对流经摆叶的气流的打散效果,从而可以更大程度的提高空调器的无风感。由于凸起以及设置在摆叶上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均可以起到对气流的打散作用,因此,在摆叶的结构强度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凸起以及调整凸起的布局等提高摆叶对气流的打散效果,以提高空调器的无风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摆叶的其中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摆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100、空调器;
10、摆叶;
1、摆叶本体;11、第一气孔;
2、凸起;21、第二气孔;22、端面;23、第一侧面;231、第一倒角;241、第二倒角;25、第三侧面; 251、第三倒角; 261、第四倒角;
3、连接部;31、插接杆;32、连接杆;
20、导风架;
30、导风板;
40、面板;401、出风口;
50、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摆叶10包括摆叶本体1和凸起2,摆叶本体1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通的多个第一气孔11,凸起2设于摆叶本体1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凸起2设有沿摆叶本体1的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二气孔21。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摆叶10安装在空调器100上使用时,将设置有凸起2的一侧朝向空调器100的内侧。如图3和图4中的箭头所示,在风叶产生的气流流经摆叶10时,先被凸起2分流打散;之后,流经摆叶本体1的气流被多个第一气孔11打散,流经凸起2的气流被设置在凸起2上的第二气孔21打散。由此,可以提高对流经摆叶10的气流的打散效果,从而可以更大程度的提高空调器100的无风感。由于凸起2以及设置在摆叶10上的气孔(第一气孔11和第二气孔21)均可以起到对气流的打散作用,因此,在摆叶10的结构强度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凸起2以及调整凸起2的布局等提高摆叶10对气流的打散效果,以提高空调器100的无风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凸起2为凸块,凸块整体设于摆叶本体1的厚度方向的一侧。
例如,摆叶本体1具有在其厚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凸起2设于摆叶本体1的第一侧,则凸块整体设于摆叶本体1的第一侧。
此时,摆叶本体1设置有凸起2的一侧,由于凸起2的存在形成凸凹不平的表面;摆叶本体1的未设置凸起2的一侧,则可以为平面。
通过将凸起2设为凸块,利用凸起2可以有效增加摆叶10的结构强度,在在摆叶10的结构强度一定的情况下,第一气孔11和第二气孔21的数量以及孔径可以有更多的调整空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空调器100的无风感。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凸起2由摆叶本体1的一部分向摆叶本体1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凸出设置形成。换言之,凸起2为空心结构,凸起2具有开口,且凸起2的开口设置在摆叶本体1上。
例如,摆叶本体1具有在其厚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凸起2设于摆叶本体1的第一侧,则凸起2由摆叶本体1的一部分向摆叶本体1的第一侧凸出设置形成。
凸起2由摆叶本体1的一部分向摆叶本体1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凸出设置形成,不仅有利于减轻摆叶10的整体重量和成本,而且有利于降低摆叶10的工作噪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2在摆叶本体1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或等于5mm。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气孔21的孔壁需要具有一定的厚度,才可以保证凸起2的结构强度,进而才能保证摆叶10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
通过将凸起2在摆叶本体1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设为大于或等于5mm,有利于提高摆叶10的结构强度,从而可以尽可能多的设置第一气孔11和第二气孔21,进一步提高空调器100的无风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2在摆叶本体1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或等于2.5mm。
通过将凸起2在摆叶本体1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设为大于或等于2.5mm,有利于提高摆叶10的结构强度,从而可以尽可能多的设置第一气孔11和第二气孔21,进一步提高空调器100的无风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凸起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凸起2沿摆叶本体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凸起2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气孔11。
通过设置多个凸起,使得在气流流经摆叶10时,可以更有效地被凸起2分流打散,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空调器100的无风感。
如图6所示,空调器100的面板40设置有出风口401,摆叶10可摆动地与导风架20连接,流经摆叶10的气流最终由出风口401流出。摆叶10在摆动过程中可以关闭和打开出风口401。在出风口401关闭时,气流可以通过摆叶10的第一气孔11和第二气孔21流出;在出风口401开启时,气流可以通过相邻摆叶10之间的间隙流出。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凸起2呈沿摆叶本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凸起2在摆叶本体1的宽度方向尺寸与摆叶本体1的宽度的比值为0.8~1.0。
例如,凸起2在摆叶本体1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与摆叶本体1的宽度的比值为0.9。
通过将凸起2设为沿摆叶本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使得相邻两个凸起2与摆叶本体1之间围成气流通道,且该气流通道沿摆叶本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凸起2可以引导流经摆叶10的气流沿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流出。由此,在出风口401开启时,凸起2可以起到对气流的引导作用,起到理顺气流的作用,从而可以降低空调器100的出风噪音,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摆叶本体1包括多个气孔组,每个气孔组包括多个第一气孔11,同一气孔组内的多个第一气孔11沿摆叶本体1的宽度方向成排布置。每个凸起2设有多个第二气孔21,设于同一凸起2的多个第二气孔21沿摆叶本体1的宽度方向成排布置。至少一部分气孔组和至少一部分凸起2沿摆叶本体1的高度方向依次交替布置。
例如,摆叶10还包括连接部3,设于相邻两个连接部3之间的气孔组和凸起2沿摆叶本体1的高度方向依次交替布置。
通过上述设计,使得更多的气流可以先被凸起2分流打散,再被第一气孔11和第二气孔21打散,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流经摆叶10的气流的打散效果,进一步提高空调器100的无风感。
可选地,连接部3包括插接杆31和连接杆32,插接杆31可转动地与导风架20连接,连接杆32与相邻的摆叶10连接,使得多个摆叶10同时摆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2具有端面22、第一侧面23和第二侧面,其中,端面22垂直于摆叶本体1的厚度方向设置,第一侧面23和第二侧面沿摆叶本体1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
可选地,第一侧面23与端面22连接处设有第一倒角231。其中,第一倒角231可以为圆角。
通过在第一侧面23与端面22连接处设置第一倒角231,使得第一侧面23与端面22的连接处平滑过渡,有利于降低第一侧面23与端面22连接处对气流的流动阻力,减少空调器100的风量损失。
可选地,第二侧面与端面22连接处设有第二倒角241。其中,第二倒角241可以为圆角。
通过在第二侧面与端面22连接处设置第二倒角241,使得第二侧面与端面22的连接处平滑过渡,有利于降低第二侧面与端面22连接处对气流的流动阻力,减少空调器100的风量损失。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2具有第三侧面25和第四侧面,第三侧面25和第四侧面沿摆叶本体1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
可选地,第三侧面25与端面22连接处设有第三倒角251。其中,第三倒角251可以为圆角。
通过在第三侧面25与端面22连接处设置第三倒角251,使得第三侧面25与端面22的连接处平滑过渡,有利于降低第三侧面25与端面22连接处对气流的流动阻力,减少空调器100的风量损失。
可选地,第四侧面与端面22连接处设有第四倒角261。其中,第四倒角261可以为圆角。
通过在第四侧面与端面22连接处设置第四倒角261,使得第四侧面与端面22的连接处平滑过渡,有利于降低第四侧面与端面22连接处对气流的流动阻力,减少空调器100的风量损失。
本公开实施例的摆叶10,凸起2应在满足局部强度和第二气孔21分布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设置,其具体高度视空气动力学而定,以达到最好的无风感效果;凸起2的侧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取消,以达到更好的无风感效果或者增加摆叶10强度的目的。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摆叶10。
本公开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具有无风感效果好,用户体验好等优点。
可选地,空调器100还包括导风板30和壳体50,面板40与壳体50连接,导风板30可转动地设置在出风口401处,通过转动导风板30可以改变出风口401处气流的流向。
本公开实施例的,通过在摆叶本体1上设置凸起2,一方面,使得气流经过摆叶10时,先被凸起2分流打散,之后被第一气孔11和第二气孔21打散,即使得气流流经摆叶10时可以被两次打散,从而使得空调器100的无风感效果更好;另一方面,凸起2、第一气孔11和第二气孔21的孔径以及数量可有更多调整空间,在不影响摆叶10的强度的情况下,无风感效果更好。此外,凸起2还能有效增强摆叶10的强度和刚度,防止摆叶10出现变形、抖动异响等问题。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摆叶,其特征在于,包括:
摆叶本体,所述摆叶本体设有沿其厚度方向贯通的多个第一气孔;
凸起,所述凸起设于所述摆叶本体的厚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凸起设有沿所述摆叶本体的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二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凸块,所述凸块整体设于所述摆叶本体的厚度方向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由所述摆叶本体的一部分向所述摆叶本体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凸出设置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在所述摆叶本体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或等于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在所述摆叶本体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或等于2.5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摆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沿所述摆叶本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凸起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摆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呈沿所述摆叶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所述凸起在所述摆叶本体的宽度方向尺寸与所述摆叶本体的宽度的比值为0.8~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摆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叶本体设有多个气孔组,每个所述气孔组包括多个所述第一气孔,同一所述气孔组内的多个所述第一气孔沿所述摆叶本体的宽度方向成排布置;
每个所述凸起设有多个所述第二气孔,设于同一所述凸起的多个所述第二气孔沿所述摆叶本体的宽度方向成排布置;
至少一部分所述气孔组和至少一部分所述凸起沿所述摆叶本体的高度方向依次交替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摆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包括:
端面,所述端面垂直于所述摆叶本体的厚度方向设置;
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沿所述摆叶本体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端面连接处设有第一倒角,和/或,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端面连接处设有第二倒角;和/或
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沿所述摆叶本体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端面连接处设有第三倒角,和/或,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端面连接处设有第四倒角。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摆叶。
CN202322436367.5U 2023-09-07 2023-09-07 摆叶和空调器 Active CN2207503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36367.5U CN220750362U (zh) 2023-09-07 2023-09-07 摆叶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36367.5U CN220750362U (zh) 2023-09-07 2023-09-07 摆叶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50362U true CN220750362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54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36367.5U Active CN220750362U (zh) 2023-09-07 2023-09-07 摆叶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503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750362U (zh) 摆叶和空调器
CN113833673A (zh) 一种蜗壳结构、风机及吸油烟机
CN212253080U (zh) 导风板组件和空调内机
CN212511446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2511431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0887146A (zh) 风道组件及空调扇
CN211716830U (zh) 空调器的导风组件
CN216111340U (zh) 一种蜗壳结构、风机及吸油烟机
CN210320308U (zh) 空调器
CN212746700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JPH031746Y2 (zh)
CN108759049B (zh) 微风式空调出风结构
CN218884112U (zh) 空调器
CN107477697B (zh) 空调室内机
CN208170671U (zh) 导风结构和空调器
CN220397801U (zh) 叶片及格栅组件
CN114061130A (zh) 挡风板和空气处理装置
CN216431920U (zh) 一种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17876393U (zh) 用于空调器的导风板和具有该导风板的空调器
CN220524218U (zh) 空调器
JP4458982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220379939U (zh) 出风结构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4061129A (zh) 出风结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1716690U (zh) 空调器
CN212746699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