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11431U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11431U
CN212511431U CN202021074883.8U CN202021074883U CN212511431U CN 212511431 U CN212511431 U CN 212511431U CN 202021074883 U CN202021074883 U CN 202021074883U CN 212511431 U CN212511431 U CN 212511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eflector
indoor unit
deflectors
gu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7488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先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7488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114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11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114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开设有出风口;第一导风板及第二导风板,可旋转地设于出风口以打开或至少部分遮盖出风口,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开设有散风孔,且第一导风板与第二导风板的旋转过程相互独立。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通过在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上开设散风孔,并使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旋转过程相互独立,从而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可旋转至呈夹角相抵接,从而经由散风孔吹出的气流会相互撞击打散,从而减小出风流速,以提高无风感效果;此外,通过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导风方向的配合,可实现多种出风模式,以满足用户的送风需求。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通过在导风板上开设微孔来实现无风感的出风效果,但这种方式会减少总的出风面积,导致风量损失较多,降低了出风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旨在解决如何提高空调室内机出风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室内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出风口;
第一导风板及第二导风板,可旋转地设于所述出风口以打开或至少部分遮盖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开设有散风孔,且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第二导风板的旋转过程相互独立。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沿所述出风口的宽度方向和/或长度方向排布。
可选地,各所述第一导风板与各所述第二导风板两两相邻,多个所述第一导风板联动,且多个所述第二导风板联动。
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一导风板通过第一连杆联动旋转,多个所述第二导风板通过第二连杆联动旋转。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及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任意一所述第一导风板旋转,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任意一所述第二导风板旋转。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开设有所述散风孔的第三导风板和第四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设于所述第一导风板与第三导风板之间,所述第三导风板设于第二导风板与第四导风板之间,所述第一导风板与第三导风板联动,且所述第二导风板与第四导风板联动。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于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框,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可旋转连接于所述出风框。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在各自的旋转轨迹上具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及第三工位;
在所述第一工位,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呈夹角相抵接并共同遮盖所述出风口;
在所述第二工位,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之间形成渐缩或渐扩的出风通道;
在所述第三工位,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导风方向一致。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工位,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夹角不小于30°,且不超过180°。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工位,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夹角不小于60°,且不超过120°。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为落地式空调室内机,所述出风口沿所述空调室内机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及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出风口;第一导风板及第二导风板,可旋转地设于所述出风口以打开或至少部分遮盖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开设有散风孔,且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第二导风板的旋转过程相互独立;所述空调室外机通过冷媒管与所述空调室内机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通过在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上开设散风孔,并使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旋转过程相互独立,从而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可旋转至呈夹角相抵接,从而经由散风孔吹出的气流会相互撞击打散,从而减小出风流速,以提高无风感效果;此外,通过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导风方向的配合,可实现多种出风模式,以满足用户的送风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又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再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出风框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7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壳体 11 出风口 20 第一导风板
30 第二导风板 21 散风孔 40 第一连杆
50 第二连杆 60 第一驱动电机 70 第二驱动电机
80 出风框 22 出风通道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可选为落地式空调室内机或竖挂式空调室内机等;本实用新型以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9所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开设有出风口11;第一导风板20及第二导风板30,可旋转地设于所述出风口11以打开或至少部分遮盖所述出风口11,所述第一导风板20和所述第二导风板30开设有散风孔21,且所述第一导风板20与所述第二导风板30的旋转过程相互独立。
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口11通常沿上下方向(即竖直方向)延伸,其中,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用于导风,以改变空调室内机在横向上的送风方向。壳体10还设有进风口以及连通进风口与出风口11的换热风道。空调室内机通常还包括设于换热风道内的室内换热器,室内换热器用于调节室内空气温度,如制冷或制热。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于换热风道内的风轮,风轮用于驱动空气流动;其中,风轮可选为贯流风轮,并设于室内换热器的出风侧。空调室内机工作时,风轮驱动室内空气流动,并驱动室内空气从进风口处进入换热风道内,该流动的空气于室内换热器换热后流向出风口11,并经由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从出风口11送出。具体地,空调室内机为落地式空调室内机,所述出风口11沿所述壳体10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沿所述出风口1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的旋转轴线也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即竖直方向延伸,以实现左右导风。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的数量可为一个,也可为多个,在此不做限制。
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的旋转可手动驱动,也可通过电机驱动,在此不做限制。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的旋转过程相互独立,即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的旋转过程互不干涉或联动,以使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能具有不同的导风方向,通过在导风方向上相互配合可形成多种出风角度和出风范围。散风孔21用以对气流进行打散,以使出风气流形成风速更小的散流;由此,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遮盖出风口11时,可实现空调室内机的无风感出风效果,改善用户体验。由此,散风孔21配合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的导风方向,可使空调室内机具有多种出风模式。
举例而言,如图1和图2所述,所述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在各自的旋转轨迹上具有第一工位,在所述第一工位,所述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呈夹角相抵接并共同遮盖所述出风口1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的后侧边相抵接,此时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的板面呈夹角设置,并共同遮盖了出风口11,从而气流只能从散风孔21流出。由于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呈夹角设置,因此第一导风板20上的散风孔21的出风方向和第二导风板30上的散风孔21的出风方向也呈夹角设置,即从第一导风板20流出的气流和从第二导风板30流出的气流会相互交汇扰乱,以使气流进一步减速分散,提高无风感效果。此外,由于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是呈夹角设置,因此,总的出风面积会大于出风口11本身的出风截面积,由此可增加出风量,以提高出风效率。
具体地,在所述第一工位,所述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的夹角不小于30°,且不超过180°。将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的夹角设为30°至180°,既可使从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流出的气流有效交汇撞击,保证气流分散减速;又可合理控制散风孔21相对出风方向的倾斜角度,以使气流更容易流进散风孔21,避免气流在导风板处紊乱,从而提高出风效率。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在第二工位的夹角可设置为不小于60°,且不超过120°,以进一步保证气流分散减速及提高出风效率。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在各自的旋转轨迹上具有第二工位,在所述第二工位,所述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之间形成渐缩或渐扩的出风通道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的前侧边相互邻近,后侧边相互远离,以形成宽度由内至外渐缩的出风通道22,此时气流主要从出风通道22流出,由于出风通道22由内至外渐缩,气流在离开出风通道22时风量集中,风速较大,因此送风距离更远。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在各自的旋转轨迹上具有第三工位,在所述第三工位,所述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的导风方向一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的板面平行,需要说明,此处的平行并非指绝对平行,而是会存在允许范围内的误差;此时,出风气流的风速可以保持适中,而风量可以达到最大,以满足用户对大风量的用风需求。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的导风方向可与出风口11的开口方向一致,也可倾斜于出风口11的开口方向,以实现不同角度的送风。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6所示,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用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11的风门,空调室内机停止工作时,风门关闭出风口11,此时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可朝同一方向旋转至尽量与出风口11的开口方向垂直,以避位风门。
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通过在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上开设散风孔21,并使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的旋转过程相互独立,从而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可旋转至呈夹角相抵接,从而经由散风孔21吹出的气流会相互撞击打散,从而减小出风流速,以提高无风感效果;此外,通过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导风方向的配合,可实现多种出风模式,以满足用户的送风需求。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9所示,所述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沿所述出风口11的宽度方向和/或长度方向排布。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导风板20之间可联动旋转,也可相互独立旋转,第二导风板30的情况相同。举例而言,各第一导风板20之间的旋转过程相互独立,各第二导风板30之间的旋转过程也相互独立,则各第一导风板20和各第二导风板30的排布顺序可不做限制。通过将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可提高导风效率和无风感效果。
具体地,如图7至图9所示,各所述第一导风板20与各所述第二导风板30两两相邻,多个所述第一导风板20联动,且多个所述第二导风板30联动。在本实施例中,任意一个第一导风板20均与第二导风板30相邻,多个第一导风板20联动,即多个第一导风板20的旋转角度相同,多个第二导风板30的情况相同。由此,只需驱动其中一个第一导风板20和一个第二导风板30,即可使多个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形成上述三个工位,以使对多个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的驱动过程更加简单、方便。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7至图9所示,多个所述第一导风板20通过第一连杆40联动旋转,多个所述第二导风板30通过第二连杆50联动旋转。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40铰接于多个第一导风板20的后侧边,第二连杆50铰接于多个第二导风板30的后侧边,以简化多个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的联动结构,且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50可隐藏于壳体10内,以提高空调室内机外观的一体性。第一连杆40可铰接于第一导风板20的下端,第二连杆50可铰接于第二导风板30的上端,由此,可将第一连杆40和第二连杆50隐藏至出风口11的两个端部,避免影响出风。第一导风板20的后侧边可开设避位槽,以避位第二连杆50,第二导风板30的后侧边可开设避位槽,以避位第一连杆4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开设有所述散风孔21的第三导风板和第四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30设于所述第一导风板20与第三导风板之间,所述第三导风板设于第二导风板30与第四导风板之间,所述第一导风板20与第三导风板联动,且所述第二导风板30与第四导风板联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风板20和第三导风板转向相同,第二导风板30和第四导风板转向相同,将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相向转动至呈夹角相接,则第三导风板和第四导风板也会呈夹角相接,以提高散风面积和对导风板驱动的便利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于所述出风口11的出风框80,所述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可旋转连接于所述出风框80。在本实施例中,出风框80的两端开设有轴孔,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的两端设有转轴,转轴与轴孔可旋转配合,以支持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的旋转。通过出风框80实现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的安装,可提高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的安装稳定性。
具体地,如图7所示,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60及第二驱动电机70,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0驱动任意一所述第一导风板20旋转,所述第二驱动电机70驱动任意一所述第二导风板30旋转。在本实施例中,结合上述实施例,第一驱动电机60安装于出风框80的底端,第二驱动电机70安装于出风框80的顶端,由此,可分散第一驱动电机60和第二驱动电机70在壳体10内的安装空间,以提高空间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及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所述空调室外机与所述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出风口;
第一导风板及第二导风板,可旋转地设于所述出风口以打开或至少部分遮盖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开设有散风孔,且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第二导风板的旋转过程相互独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沿所述出风口的宽度方向和/或长度方向排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导风板与各所述第二导风板两两相邻,多个所述第一导风板联动,且多个所述第二导风板联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导风板通过第一连杆联动旋转,多个所述第二导风板通过第二连杆联动旋转。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及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任意一所述第一导风板旋转,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任意一所述第二导风板旋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开设有所述散风孔的第三导风板和第四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设于所述第一导风板与第三导风板之间,所述第三导风板设于第二导风板与第四导风板之间,所述第一导风板与第三导风板联动,且所述第二导风板与第四导风板联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于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框,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可旋转连接于所述出风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在各自的旋转轨迹上具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及第三工位;
在所述第一工位,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呈夹角相抵接并共同遮盖所述出风口;
在所述第二工位,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之间形成渐缩或渐扩的出风通道;
在所述第三工位,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导风方向一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工位,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夹角不小于30°,且不超过18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工位,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夹角不小于60°,且不超过120°。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为落地式空调室内机,所述出风口沿所述空调室内机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延伸。
12.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室外机及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外机通过冷媒管与所述空调室内机相连接。
CN202021074883.8U 2020-06-11 2020-06-11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Active CN212511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74883.8U CN212511431U (zh) 2020-06-11 2020-06-11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74883.8U CN212511431U (zh) 2020-06-11 2020-06-11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11431U true CN212511431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394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74883.8U Active CN212511431U (zh) 2020-06-11 2020-06-11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1143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4282A (zh) * 2021-11-19 2022-03-2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内机及空调
WO2024098734A1 (zh) * 2022-11-09 2024-05-1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4282A (zh) * 2021-11-19 2022-03-2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内机及空调
WO2023087669A1 (zh) * 2021-11-19 2023-05-2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内机及空调
CN114234282B (zh) * 2021-11-19 2024-03-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内机及空调
WO2024098734A1 (zh) * 2022-11-09 2024-05-1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019951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3292385A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CN212511431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2511468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3739271A (zh) 导风部件、出风组件及空调器
CN113864880A (zh) 壁挂式新风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2511446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601923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1650476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3349387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CN216203799U (zh) 导风部件、出风组件及空调器
CN215951723U (zh) 导风组件、空调室内机
CN210601935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2319903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819694U (zh) 空调器
CN112283803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2029852U (zh) 一种出风面板及立式空调
CN109539529B (zh) 风道件、风机风道组件和空调器
CN114183825A (zh) 出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269068B (zh) 空调器的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8108305U (zh) 空调柜机
CN112963902A (zh) 空调器
CN212746693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7715175U (zh) 立式空调器
CN112484153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