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50476U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50476U
CN211650476U CN202020231976.0U CN202020231976U CN211650476U CN 211650476 U CN211650476 U CN 211650476U CN 202020231976 U CN202020231976 U CN 202020231976U CN 211650476 U CN211650476 U CN 211650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door unit
arc
volute
defl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3197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哲源
姜凤华
袁宏亮
张卫东
黄彪
周何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50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504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其中,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和导风板,所述壳体包括蜗壳和蜗舌,所述蜗壳与所蜗舌之间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前端具有出风口;所述导风板转动安装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蜗壳前端内侧壁和所述蜗舌前端内侧壁其中一者形成有避让凹陷,所述导风板具有由所述避让凹陷转动进入所述风道的导风工位;当所述导风板处于导风工位时,所述导风板与所述蜗壳和所述蜗舌之间均形成有过风通道。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空调室内机出风柔和,使用舒适度好,导风板不易凝露的特点。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2019年11月30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1922131765.X,名称为“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在此将其全文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部分空调室内机通常会在出风口处设置一个导风板,导风板在空调室内机不工作的时候关闭,在空调室内机工作的时候打开,具有引导气流的作用。在空调器运行时,导风板打开后,导风板的其中一侧表面与出风口形成出风区域,起到导流的效果,而导风板的另一侧表面通常为背风状态。由于空调器出风温度通常与室内空气存在温差,导致导风板的两侧表面存在温差,进而使导风板容易产生凝露,如何设计一种导风装置让其在导风的同时本身又能防止凝露就成了当前比较关键的一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旨在改善空调室内机出风时导风板产生凝露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室内机,包括:
壳体,包括蜗壳和蜗舌,所述蜗壳与所蜗舌之间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前端具有出风口;
导风板,转动安装于所述出风口处;
所述蜗壳前端内侧壁和所述蜗舌前端内侧壁其中一者形成有避让凹陷,所述导风板具有由所述避让凹陷转动进入所述风道的导风工位;
当所述导风板处于导风工位时,所述导风板与所述蜗壳和所述蜗舌之间均形成有过风通道。
可选地,所述蜗壳前端内侧壁和所述蜗舌前端内侧壁均设有所述避让凹陷。
可选地,所述导风工位包括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所述导风板处于第一工位时,所述导风板的正面朝向所述蜗壳,所述导风板处于第二工位时,所述导风板的正面朝向所述蜗舌。
可选地,所述避让凹陷为弧形凹陷。
可选地,所述导风板为弧形板。
可选地,所述避让凹陷具有远离所述出风口的末端,所述风道在所述末端处的过风面积小于所述出风口的过风面积。
当所述导风板处于第一工位时,所述导风板的正面与所述避让凹陷之间的间隙在2mm~6mm之间。
可选地,所述导风板的正面对应的圆弧的半径小于所述导风板的背面对应的圆弧的半径。
可选地,所述导风板的正面的圆弧直径范围为140mm~160mm;所述导风板的背面的圆弧直径范围为85mm~105mm。
可选地,所述导风板的正面的圆弧对应的圆心角范围为45°~65°,所述导风板的背面的圆弧对应的圆心角范围为100°~130°。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百叶组件,所述百叶组件安装于所述导风板。
可选地,所述百叶组件位于所述导风板的背面。
可选地,所述导风板包括弧形外板和弧形内板,所述弧形外板和所述弧形内板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百叶组件安装于所述弧形内板。
可选地,所述百叶组件包括基部和叶片,所述叶片连接所述基部的一端,所述基部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弧形内板并伸入所述空腔。
可选地,所述百叶组件包括多个叶片,所述叶片与所述导风板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可选地,所述蜗舌靠近所述出风口的端部由后朝前向下倾斜延伸。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上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避让凹陷使得所述导风板能够至少部分转入到所述风道内,从而在所述导风板与所述蜗壳之间,以及所述导风板与所述蜗舌之间形成所述过风通道,两个过风通道分别位于所述导风板的正面侧和背面侧,受避让凹陷和导风板的影响,分别从两所述过风通道吹出的两股气流在离开所述风道后会发生相互干扰,两股气流分别经过所述导风板的正面和背面,避免导风板的正面和侧面之间出现温差,能够有效防止所述导风板在所述空调室内机出风时发生凝露。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在闭合工位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在第二工位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在第一工位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的剖视图;
图6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的百叶组件与导风板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的底盘的前视图;
图8为图7中沿AA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395657270000031
Figure BDA000239565727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00和导风板200,所述壳体100包括蜗壳110和蜗舌120,所述蜗壳110与所蜗舌120之间形成有风道130,所述风道130前端具有出风口180;所述导风板200转动安装于所述出风口180处;所述蜗壳110前端内侧壁和所述蜗舌120前端内侧壁其中一者形成有避让凹陷140,所述导风板200具有由所述避让凹陷140转动进入所述风道130的导风工位;当所述导风板200处于导风工位时,所述导风板200与所述蜗壳110和所述蜗舌120之间均形成有过风通道150。所述导风板200还具有闭合工作,当所述导风板200处于闭合工位时,所述导风板200关闭所述出风口180,避免灰尘从所述出风口180进入到所述壳体100内。具体地,所述导风板200与所述壳体100转动连接,所述避让凹陷140能够为所述导风板200的转动提供空间,从而使得导风板200的至少一部风能够经过所述避让凹陷140转动进入到所述风道130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避让凹陷140使得所述导风板200能够至少部分转入到所述风道130内,从而在所述导风板200与所述蜗壳110之间,以及所述导风板200与所述蜗舌120之间形成所述过风通道150,两个过风通道150分别位于所述导风板200的正面侧和背面侧,受避让凹陷140和导风板200的影响,分别从两所述过风通道150吹出的两股气流在离开所述风道130后会发生相互干扰,导致空调室内机吹出的气流更加柔和,提升了气流的舒适度,同时也没有减少出风的风量。另外,两股气流分别经过所述导风板200的正面和背面,避免导风板200的正面和侧面之间出现温差,能够有效防止所述导风板200在所述空调室内机出风时发生凝露。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8所示,所述蜗壳110前端内侧壁和所述蜗舌120前端内侧壁均设有所述避让凹陷140。具体地,两所述避让凹陷140相对设置,所述导风板200处于导风工位时,至少部分所述导风板200位于两所述避让凹陷140之间。所述导风板200可以经由所述蜗壳110的避让凹陷140进入到所述风道130,也可以经由所述蜗舌120的避让凹陷140进入到所述风道130。随着所述导风板200转动角度的变化,所述出风口180的气流也发生变化,所述导风板200可以发生任意角度的转动,使得导风板200具有气流调节幅度大的特点。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导风工位包括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所述导风板200处于第一工位时,所述导风板200的正面朝向所述蜗壳110,所述导风板200处于第二工位时,所述导风板200的正面朝向所述蜗舌120。所述导风板200的正面与背面通常具有不同的导风效果,所述导风板200处于第一工位处时的出风气流与所述导风板200处于所述第二工位处使得出风气流因导风板200的朝向不同而不同,用户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避让凹陷140为弧形凹陷。所述避让凹陷140呈弧形,使得气流经过避让凹陷140时更加流畅,也更加有利于引导气流。当所述蜗舌120和所述蜗壳110都具有避让凹陷140时,经过两个避让凹陷140引导的两股气流,容易在风道130外发生碰撞,从而相互干扰;当然,当所述蜗舌120和所述蜗壳110仅有其中一者具有避让凹陷140时,避让凹陷140同样也会引导气流与另一股气流在经过导风板200后发生碰撞和干扰,使得气流变得更加柔和,有利于提升出风的舒适度。本实施例所述的避让凹陷140不仅限于弧形凹陷,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凹陷的底面与所述凹陷前后两侧的壁面呈钝角设置,具有避让所述导风板以及导风的作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导风板200为弧形板。所述导风板200呈弧形,所述导风板200与弧形的避让凹陷140配合,能够提升对气流的引导效果。具体地,当所述导风板200处于第一工位时,所述导风板200呈向所述蜗壳110凸起的状态,所述导风板200与所述蜗壳110上的避让凹陷140引导气流偏向所述蜗舌120方向流动;当所述导风板200处于第二工位时,所述导风板200呈向所述蜗舌120凸起的状态,所述导风板200与所述蜗舌120上的避让凹陷140引导气流偏向所述蜗壳110方向流动。用户能够根据对风向需求的不同选择第一工位或第二工位。本实施例所述的导风板200不仅限于呈弧形,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导风板包括前板体和后板体,所述前板体与所述后板体呈钝角设置,具有导风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避让凹陷140具有远离所述出风口180的末端141,所述风道130在所述末端141处的过风面积小于所述出风口180的过风面积。所述风道130中的气流从所述末端141处流动至所述出风口180其出风范围变大,同时也有利于使得气流气压变小,使得出风变得更加柔和,提升出风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当所述导风板200处于第一工位时,所述导风板200的正面与所述避让凹陷140之间的间隙在2mm~6mm之间。该间隙不能太大,亦不能太小,太大影响外观,太小气流难通过。通常间隙在4mm左右,而通常导风板200在制造或者组装时存在公差,另外导风板200在出风口180处经受的温差较大,所以,导风板200也容易发生形变,但是,即便是在制造公差、温差、形变等因素共同影响下,4mm也足够有效防止导风板200在摆动时剐蹭到蜗壳110或蜗舌120。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板200的正面对应的圆弧的半径小于所述导风板200背面对应的圆弧的半径,即,所述导风板200的内弧面的直径大于外弧面直径,如此,二者装配后,外弧面在出风方向上的路径较长,而由于气流由导风间隙流出时的流速不高,气流会沿着外弧面流动,附壁效应更佳,可以更有效的防止凝露。
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导风板200的正面的圆弧直径范围为140mm~160mm;所述导风板200的背面的圆弧直径范围为85mm~105mm。可选地,所述导风板200的正面的圆弧对应的圆心角范围为45°~65°,所述导风板200的背面的圆弧对应的圆心角范围为100°~130°,导风板200的正面的圆弧对应的圆心角小于导风板200的背面的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以使导风板200形成的外弧面气流路径较长,气流沿着沿着外弧面流动时附壁效应更佳。在空调室内机在制造时,由于出风口180自身有一定的规格,通过采用上述导风板200的设置,可以使出风口180的风阻最小,对气流进行导流的同时,不会减小出风的风量。
如下表中,所述导风板200的背面的圆弧直径为150mm,所述导风板200的正面的圆弧直径为90mm下,所述导风板200的背面的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α1,所述导风板200的正面的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α2,空调室内机出风口180的风量对应表:
表1.导风板的正面圆心角、背面圆心角及出风量的关系
Figure BDA0002395657270000071
Figure BDA0002395657270000081
由表1可以看出,当所述导风板200的正面的圆弧对应的圆心角α2范围为30°~65°,所述导风板200的背面的圆弧对应的圆心角α1范围为90°~130°时,出风口180的风阻最小,风量均为600m3/min左右;当导风板200的正面的圆弧对应的圆心角α2大于65°时,导风板200的背面的圆心角α1每增加5°,出风量大约相应减小30m3/min。考虑到出风口180自身尺寸,在本实施例中,α1范围为100°~130°,α2范围为45°~65°。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百叶组件300,所述百叶组件300安装于所述导风板200。所述导风板200的摆动方向与所述百叶组件300的摆动方向不同,例如,所述导风板200上下摆动,所述百叶组件300左右摆动,或者是,所述导风板200左右摆动,所述百叶组件300上下摆动。所述百叶组件300能够增大所述空调室内机的送风角度和送风范围。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百叶组件300位于所述导风板200的背面,所述导风板200处于闭合工位时,所述导风板200位于所述风道130内,使得所述空调室内机在不工作时保持外表美观。所述导风板200在第一工位时,所述百叶组件300位于所述导风板200与所述蜗舌120之间,所述导风板200在第二工位时,所述百叶逐渐位于所述导风板200与所述蜗壳110之间,使得所述空调室内机出风方式更加多变。本实施例所述的百叶组件300不仅限于设置在所述导风板200的背面,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百叶组件300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百叶组件300位于所述出风口180处。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所述导风板200包括弧形外板210和弧形内板220,所述弧形外板210和所述弧形内板220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百叶组件300安装于所述弧形内板220。在制作导风板200时,由于导风板200内部形成空腔,导风板200的重量可以相对减轻,在导风板200转动时,所造成的能耗也相对降低。在安装百叶组件300时,可以将百叶组件300安装在导风板200的弧形内板220上,进而方便对百叶组件300进行固定;在将百叶组件300安装之后,由于百叶组件300可以与导风板200形成整体结构,转动导风板200时,百叶组件300同步转动,避免百叶组件300对导风板200造成干涉。
在将百叶组件300安装在弧形内板220上之后,当出风口180关闭时,导风板200将出风口180关闭,此时,弧形外板210位于出风口180外部,由于百叶组件300安装在弧形内板220上,从空调室内机的外部观察,不能看到百叶组件300,进而不影响空调室内机的外观结构;当将出风口180开启时,百叶组件300随着导风板200转动,并对气流进行导向。
由于出风口180的规格相对确定的,在调整导风板200的正面和背面的弯曲的弧度时,能够改变导风板200的风阻,通过采用弧形内板220和弧形外板210组合形成导风板200,能够方便对导风板200的正面和背面的弧度进行调整,在减小导风板200的重量的同时,提高导风板200的导流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百叶组件300包括基部320和叶片310,所述叶片310连接所述基部320的一端,所述基部320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弧形内板220并伸入所述空腔。基部320用于将叶片310固定在弧形内板220上,当将基部320伸入空腔内之后,可以使基部320牢固的安装在弧形内板220上,实现百叶组件300的定位和安装。
在制造弧形内板220和弧形外板210时,可以在弧形内板220和弧形外板210相向的表面交错设置凸出结构,以使弧形内板220和弧形外板210形成空腔时,两者相向的表面的凸出结构交错组合,形成凹凸配合的方式,形成迷宫形结构,实现相互组合的同时,可以防止水分由弧形外板210和弧形内板220之间的缝隙进入空腔内,避免导风板200内部出现凝露。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百叶组件300包括多个叶片310,所述叶片310与所述导风板200转动连接。具体地,所述百叶组件300还包括连杆与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100,所述电机组件与所述连杆连接,所述连杆与多个所述叶片310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组件驱动所述连杆运动,从而驱动所述叶片310转动,以使所述叶片310改变导风角度。
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导风板200与所述百叶组件300配合,使得气流在经过所述导风板200背面导流的同时,还需要经过所述叶片310导流,而且所述导风板200能够带动所述百叶组件300转动,具有转动角度范围大的特点,能够进一步提升空调室内机的送风范围和送风角度。且空调室内机能够通过所述导风板200转动的角度的大小来调节所述出风口180的出风量,当所述导风板200与所述出风口180所在的平面之间的角度越大时,所述出风口180的出风量越大,当该角度越小时,所述出风口180的出风量越小。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导风板200连接,与驱动所述导风板200转动。本实施例所述导风板200不仅限于上述安装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导风板200的端面的前部和后部均设有滑块,所述壳体100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以使所述导风板200具有导风工位和闭合工位。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7所示,所述空调室内机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所述蜗舌120位于所述蜗壳110前端的上方。具体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风轮400和换热器500,所述壳体100包括底盘170、面框160、面板600,所述面框160盖合所述底盘170形成所述风道130,所述面板600连接在所述面框160的正面,所述风轮400和所述换热器500设置在所述风道130内。本实施例所述空调室内机不仅限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空调室内机为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还可以是,所述空调室内机为竖挂机。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蜗舌120靠近所述出风口180的端部由后朝前向下倾斜延伸。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位置通常安装得较高,所述蜗舌120得端部向下倾斜,使得所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气流更容易向下吹送,尤其是当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吹送热风的时候,有利于将热风吹送至地面,提升对用户使用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所述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包括蜗壳和蜗舌,所述蜗壳与所蜗舌之间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前端具有出风口;以及,
导风板,转动安装于所述出风口处;
所述蜗壳前端内侧壁和所述蜗舌前端内侧壁其中一者形成有避让凹陷,所述导风板具有由所述避让凹陷转动进入所述风道的导风工位;
当所述导风板处于导风工位时,所述导风板与所述蜗壳和所述蜗舌之间均形成有过风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前端内侧壁和所述蜗舌前端内侧壁均设有所述避让凹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工位包括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所述导风板处于第一工位时,所述导风板的正面朝向所述蜗壳,所述导风板处于第二工位时,所述导风板的正面朝向所述蜗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凹陷为弧形凹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为弧形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凹陷具有远离所述出风口的末端,所述风道在所述末端处的过风面积小于所述出风口的过风面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导风板处于第一工位时,所述导风板的正面与所述避让凹陷之间的间隙在2mm~6mm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的正面对应的圆弧的半径小于所述导风板的背面对应的圆弧的半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的正面的圆弧直径范围为140mm~160mm;所述导风板的背面的圆弧直径范围为85mm~105mm。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的正面的圆弧对应的圆心角范围为45°~65°,所述导风板的背面的圆弧对应的圆心角范围为100°~130°。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百叶组件,所述百叶组件安装于所述导风板。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组件位于所述导风板的背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包括弧形外板和弧形内板,所述弧形外板和所述弧形内板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百叶组件安装于所述弧形内板。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组件包括基部和叶片,所述叶片连接所述基部的一端,所述基部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弧形内板并伸入所述空腔。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组件包括多个叶片,所述叶片与所述导风板转动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靠近所述出风口的端部由后朝前向下倾斜延伸。
18.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室外机和如权利要求1至17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
CN202020231976.0U 2019-11-30 2020-02-28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ctive CN21165047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1765 2019-11-30
CN201922131765X 2019-11-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50476U true CN211650476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706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31976.0U Active CN211650476U (zh) 2019-11-30 2020-02-28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5047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59777A1 (zh) * 2020-02-14 2021-08-1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EP4012273A4 (en) * 2020-10-13 2022-06-15 Chongqing Midea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AIR CONDITIONING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59777A1 (zh) * 2020-02-14 2021-08-1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EP4012273A4 (en) * 2020-10-13 2022-06-15 Chongqing Midea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AIR CONDITION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68050B (zh) 用于柜式空调器的导风装置和柜式空调器
CN211177114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JP6137254B2 (ja) 空調室内機
CN212511479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1650476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7036162B (zh) 一种两侧出风的壁挂式空调
CN211575291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
CN112066453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JP2017125678A5 (zh)
JP2017125678A (ja) 空調室内機
JP6264347B2 (ja) 空調室内機
CN208936310U (zh) 空调器
CN211177115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601923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165537U (zh) 空调器的导风组件
CN210014537U (zh) 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及空调室内机
CN208382343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9425024B (zh) 空调柜机
CN108266812B (zh) 空调挂机及空调器
CN21517549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0601925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1345523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1177355U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CN108375108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2682853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