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16690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16690U
CN211716690U CN201922237121.9U CN201922237121U CN211716690U CN 211716690 U CN211716690 U CN 211716690U CN 201922237121 U CN201922237121 U CN 201922237121U CN 211716690 U CN211716690 U CN 2117166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conditioner
air outlet
guide plate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3712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艳芳
张中晓
孙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3712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166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166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166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空调器。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的空调器的送风方式有待进一步改善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包括室内机,该室内机包括壳体以及面板,该面板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设置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出风口处配置有导风组件,该导风组件包括枢转设置于出风口的导风板,导风板包括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导风板的内侧形成非平面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进风口和出风口在面板上分区域设置,以便确保进风口和出风口互补干涉,以及将导风板的内侧设置成非平面结构,使得流经导风板的内侧的气流能够更好地分散,送风更加柔和。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空调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送风的柔和性和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用于厨房的厨房空调器为例,厨房空间有限且封闭,并且由于烹饪的原因,厨房内的温度更高,因此厨房环境与其他空间明显不同。
与其他类型的空调器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厨房空调器也是通过导风板直接将风送入厨房内,通过调整导风板的打开角度来调整送风方向。不过,上述送风方式的出风速度较高,吹出来的风吹到人身上会使人感觉不舒适,结合前述的厨房环境的特殊性,这样的不舒适尤为明显。此外,若出风口为正对燃气罩的设置方式,直吹出来的速度较快的风还可能会影响到燃气罩的正常燃烧。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的空调器的送风方式有待进一步改善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上的面板,所述面板上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面板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其中,所述出风口处配置有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包括枢转设置于所述出风口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包括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导风板的内侧形成非平面结构。
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远离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
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沿经出风口送出的气流流经所述导风板的方向观察,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下游。
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部分的内侧为与所述导风板的外侧面平行的第一平面,所述第二部分的内侧为与该第一平面具有夹角的第二平面,其中,所述第二部分的下游侧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下游侧。
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部分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部分。
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导风组件包括摆叶组,所述摆叶组包括多个摆叶,所述多个摆叶沿所述导风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导风板的内侧,其中,所述摆叶与所述导风板的长度方向具有夹角。
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摆叶组包括沿所述导风板的长度方向方向分布的两组摆叶,每组摆叶均包括至少一个摆叶,沿经出风口送出的气流流经所述导风板的方向观察,所述两组摆叶形成向外扩的喇叭结构。
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摆叶组设置于第一部分。
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导风板和/或所述摆叶上设置有通风结构。
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调器为吊顶式空调器,所述吊顶式空调器在对应于所述进风口的位置设置有风机,所述吊顶式空调器还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风机与所述出风口之间,以便使经由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的空气依次经所述风机和所述蒸发器到达所述出风口。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空调器包括室内机,该室内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上的面板,该面板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上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使得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避免了进风口和出风口相互干涉,从而确保了空调器的制冷或者制热效果。在出风口处配置有导风组件,该导风组件包括枢转设置于出风口处的导风板,该导风板包括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导风板的内侧形成非平面结构,这样一来,从壳体内部到达出风口的气流在流经非平面结构的导风板的内侧时更好地分散至室内空间的各个角落,减小了气流吹向室内空间的速度,使得吹向用户的气流更加柔和,有效改善了空调器的送风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出风口设置于第二区域远离第一区域的位置,这样就使得出风口与进风口之间的距离足够远(在出风口和进风口均设置于面板的同一侧的情形下),从而确保了出风口与进风口互不干涉,不会发生从出风口出来的风再经进风口进入壳体类似于短路等情况,从而确保了空调器的制冷制热效果。
进一步地,沿经出风口送出的气流流经导风板的方向观察,第二部分位于第一部分的下游,第一部分的内侧为与导风板的外侧面平行的第一平面,第二部分的内侧为与该第一平面具有夹角的第二平面,第二部分的下游侧的厚度小于第二部分的上游侧,气流从第二部分的上游侧流向下游侧就能够更好地分散开来,气流的速度就会减小,吹向用户的气流就会更加柔和一些。
进一步地,导风组件包括摆叶组,该摆叶组包括多个摆叶,多个摆叶沿导风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于导风板的内侧,摆叶与导风板的长度方向具有夹角,这样一来,在导风板与摆叶的共同作用下,能够更好地分散流经导风板的气流。显然,摆叶与导风板的长度方向的夹角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灵活选择,如,某个摆叶与位于该摆叶右侧的导风板之间的角度为60度,另一个摆叶与位于该摆叶右侧的导风板之间的角度为130度,等。
进一步地,摆叶组包括两组摆叶,两组摆叶形成向外扩的喇叭结构,以便能够更好地将流经导风板和摆叶的气流分散至室内空间的各个角落,而不会直吹向正对出风口方向的位置。
进一步地,导风板和/或摆叶上设置有通风结构,该通风结构包括多个通风孔,多个通风孔中的至少一部分为孔径中间小两端大的结构,这样一来,流经导风板和/或摆叶的气流就被分散成细微的气流流向室内空间,这样就可以形成微风、甚至无风感的送风方式,避免了气流直吹向用户,从而提高了用户的舒适度。显然,通风孔的孔径还可以是逐渐增大或者逐渐减小或者是其他的设置方式,多个通风孔的孔径可以是一样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并以用于厨房的吊顶式空调器为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吊顶式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吊顶式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吊顶式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吊顶式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吊顶式空调器的导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吊顶式空调器的导风组件的通风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壳体;2、面板;21、第一区域;211、进风口;22、第二区域;221、出风口;3、风机;4、蒸发器;5、引导结构;6、导风板; 61、第一部分;62、第二部分;63、枢转端;631、轴孔;7、摆叶;71、第一侧面;8、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虽然本实施例是以吊顶式空调器为例来进行阐述的,但是还可以适用于壁挂式空调、窗机等其他类型的空调器的室内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吊顶式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吊顶式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吊顶式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吊顶式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四,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吊顶式空调器的导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并按照图3所示的方位,用于厨房的吊顶式空调器的室内机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于壳体1上的面板2,壳体1的至少一部分嵌入待安装墙体,面板2位于壳体1的底部。按照图1 所示的方位,可以看出,该面板2包括右侧的第一区域21和左侧的第二区域22,在第一区域21的中部设置有进风口211,第二区域22的左侧设置有出风口221,这样一来,进风口211与出风口221之间就存在一定的间隔,进风口与出风口互不干涉,并且进风口211的宽度大于出风口221的宽度,以便确保吊顶式空调器的制冷或者制热所需的风量,进而确保了吊顶式空调器的制冷或者制热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壳体1内部在对应于进风口的位置设置有风机3,在风机3与出风口221之间设置有蒸发器4,以便通过风机将厨房内的空气从进风口引入壳体内,然后经蒸发器制冷或者制热后,再经由出风口进入厨房内,从而达到调整厨房内温度的目的。并且,在蒸发器4与出风口221之间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引导结构5,以便能够更好地将从蒸发器4来的空气引导至出风口221处。在出风口221处配置有导风组件,该导风组件包括枢转设置于该出风口221处的导风板6,以便通过调整导风板6的打开角度来调整壳体1内经过蒸发器4制冷或者制热后的空气进入厨房空间的角度。该导风板6包括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部分 61和第二部分62,该第一部分61和第二部分62在导风板6的内侧形成非平面结构,以便从壳体1内部到达出风口221的气流在流经非平面结构的导风板6的内侧时更好地分散至室内空间的各个角落,减小了气流吹向室内空间的速度,使得吹向用户的气流更加柔和,有效改善了吊顶式空调器的送风方式。显然,上述出风口221的在第二区域22上的设置位置仅仅只是一种示例性的描述,在不影响进、出风的情形下,可以灵活调整(第一、第二)区域的大小以及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具体设置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是出风口设置于第一区域、进风口设置于第二区域,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出风口和进风口在面板上的设置位置,以便适应更加具体的应用场合。
参照图1和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吊顶式空调器的导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5所示并按照图5所示的方位,导风板6沿宽度方向的中部设置有三个大致为三角形结构的枢转端63,这三个枢转端63分别分布于导风板6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和中部;吊顶式空调器还配置有电机,三个枢转端63的上部分别设置有轴孔631,枢转端63通过该轴孔631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这样,在吊顶式空调器正常运转的情形下,通过电机的驱动使得导风板6能够相对于出风口221枢转打开至预设的角度,以便壳体1内经过制冷或者制热的空气能够进入厨房空间;在吊顶式空调器不运转的情形下,通过电机驱动带动导风板6枢转运动,关闭出风口221,以免厨房油烟通过出风口221进入吊顶式空调器内部。
继续参照图1和图5,并按照图5所示的方位,壳体1内的空气从导风板6的右侧流向左侧,第二部分62位于第一部分61的左侧,即位于第一部分61的下游侧。第一部分61的内侧为与导风板6的外侧面平行的第一平面,第二部分62的内侧为与该第一平面具有夹角的第二平面,即第二平面为从右向左倾斜的平面。第二部分62左侧的厚度小于右侧的厚度,也就是说,气流在流经第二平面时,沿与第一平面平行的方向流动气流中的一部分改变方向沿第二平面的方形流动,这样一来,流经导风板6的气流就能够很好地分散开来,第二平面左侧的气流速度就会小于右侧的气流速度,即吹向用户的气流就会更加柔和一些。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部分也可以位于第二部分的上游,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设置位置,以便适应更加具体的应用场合。
参照图1、图5和图6,图6是图5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如图1、图5和图6所示并按照图5所示的方位,导风组件包括摆叶组,该摆叶组包括四个摆叶7,四个摆叶7均设置于第一部分61,并且每个摆叶7都大致布满第一部分61的宽度方向,以便通过摆叶7能够调整所有流经第一部分61的气流的方向。四个摆叶7两两对称分布于第一部分61的中部枢转端63的两侧,四个摆叶7与导风板6的长度方向的夹角均相同,形成向外扩的喇叭结构,这样一来,流经导风板6的气流在四个摆叶7的作用下,能够更好地沿导风板6的长度方向向外扩散,从而能够更好地将气流分散至厨房的各个角落,而不会直吹向正对出风口221方向的位置。
由于厨房油烟较重,用于厨房的吊顶式空调器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参照图1和图5,壳体1内部特别是出风口221处的会有油污沉积,通过将摆叶7设置在导风板6的内侧,实现了导风组件的一体化设置,在需要清洗出风口221时,只需解除导风板6与电机的相连,就可以将导风板6和摆叶7拆下,然后分别清洗导风组件和出风口221处的油污即可。
如图6所示,摆叶7的第一侧面71与第一部分的第一平面之间的夹角为90°,也就是摆叶7垂直于导风板6,以便能够更好地调整流经导风板的气流的方向。显然,二者之间也可以是其他的夹角,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
显然,上述关于摆叶的数量、分布方式只是一种示例性地描述,可以根据吊顶式空调器的风量、功率以及用户的具体需求灵活选择摆叶的数量、分布方式、与导风板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等,以便适应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如,四个摆叶与导风板的长度方向的夹角各不相同,又如,摆叶组包括五个摆叶,中部枢转端的一侧设置有两个摆叶,另一侧设置有三个摆叶,等。
可以理解的是,摆叶也可以设置于第二部分或者左侧设置于第一部分、右侧设置于第二部分,还可以是部分摆叶设置于第一部分、部分摆叶设置于第二部分,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摆叶在导风板的内侧的设置方式,以便适应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继续参照图1和图5并按照图5所示的方位,导风板6上设置有通风结构,该通风结构包括多个通风孔8,多个通风孔8均匀地布满整个导风板6,这样一来,流经导风板6的气流就被分散成多个细微的气流流至厨房内,这样就可以形成微风、甚至无风感的送风方式,即便是正对出风口的用户,也基本上感受不到有风吹来,从而提高了用户的舒适度。显然,上述通风孔的设置方式只是一种示例性地描述,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灵活选择通风孔在导风板上的设置区域、分布密度等,以便适应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如设置于第一部分的全部区域或者部分区域或者第二部分的全部区域或者部分区域等。
可以理解的是,通风结构也可以设置于摆叶,可以是部分摆叶、也可以是全部摆叶,还可以是,在导风板和摆叶上同时设置有通风结构,其中,摆叶可以是部分摆叶、也可以是全部摆叶,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通风结构的设置位置,以便适应更加具体的应用场合。
参照图1、图5和图7,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吊顶式空调器的导风组件的通风孔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5和图7所示,通风孔8为孔径中间小两端大、类似于沙漏内部的结构,这样流经导风板6的气流在进入通风孔8后,气流压力减小,这样就能够更好地形成微风、甚至无风感的送风方式。显然,通风孔也可以为孔径逐渐减小、逐渐增大、不变或者呈其他可能的变化方式,可以根据具体需求灵活选择通风孔的设置方式,以便适应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需要说明的是,导风板和/或摆叶上可以设置有一种或者多种通风孔,该通风孔的孔径可以沿导风板和/或摆叶的厚度方向增大、减小、不变或者呈其他可能的变化方式,并且该通风孔的尺寸、形状以及分布方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形进行灵活调整,以便满足更为具体的应用需求。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面板的第一区域设置进风口、在远离第一区域的位置的第二区域设置出风口,使得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确保了出风口与进风口互不干涉;通过使导风板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导风板的内侧形成非平面结构且第二部分下游侧的厚度小于上游侧,从而能够更好地分散经由导风板进入厨房的气流,使得送风更加柔和;通过将多个摆叶设置于导风板的内侧并且摆叶在导风板上形成向外扩的喇叭结构,使得流经导风板和摆叶的气流能够更好地向外扩散,从而能够更好地将气流分散至厨房的各个角落;通过在导风板和/或上设置多个通风孔,使得流经导风板的气流就被分散成多个细微的气流,送风更加柔和。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上的面板,所述面板上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面板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
其中,所述出风口处配置有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包括枢转设置于所述出风口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包括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导风板的内侧形成非平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远离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沿经出风口送出的气流流经所述导风板的方向观察,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下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内侧为与所述导风板的外侧面平行的第一平面,所述第二部分的内侧为与该第一平面具有夹角的第二平面,
其中,所述第二部分的下游侧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下游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包括摆叶组,所述摆叶组包括多个摆叶,所述多个摆叶沿所述导风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导风板的内侧,
其中,所述摆叶与所述导风板的长度方向具有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叶组包括沿所述导风板的长度方向方向分布的两组摆叶,每组摆叶均包括至少一个摆叶,
沿经出风口送出的气流流经所述导风板的方向观察,所述两组摆叶形成向外扩的喇叭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叶组设置于第一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和/或所述摆叶上设置有通风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为吊顶式空调器,所述吊顶式空调器在对应于所述进风口的位置设置有风机,
所述吊顶式空调器还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风机与所述出风口之间,以便使经由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的空气依次经所述风机和所述蒸发器到达所述出风口。
CN201922237121.9U 2019-12-13 2019-12-13 空调器 Active CN2117166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37121.9U CN211716690U (zh) 2019-12-13 2019-12-13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37121.9U CN211716690U (zh) 2019-12-13 2019-12-13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16690U true CN211716690U (zh) 2020-10-20

Family

ID=72817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37121.9U Active CN211716690U (zh) 2019-12-13 2019-12-13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166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66453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JP2021006714A (ja) 送風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WO2020024571A1 (zh) 空调末端设备和空调器
CN115388466A (zh) 壁挂式新风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1716830U (zh) 空调器的导风组件
WO2021082453A1 (zh) 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CN211716690U (zh) 空调器
CN204141724U (zh) 空调器
CN21511293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378103U (zh) 一种空调出风结构及空调
JP2930295B1 (ja) ファンコイルユニット
CN209944510U (zh) 空调柜机
CN210601925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8652719U (zh) 空调末端设备和空调器
CN112880024A (zh) 空调室内机
CN108507012B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1043666A (zh) 一种空调出风结构及空调
CN112682853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20689191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20624202U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20355565U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5929848U (zh) 一种空调混风装置及空调
JPH06159783A (ja) 吹出用チャンバ
CN213273150U (zh) 一种空调及其出风装置
CN211716694U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24

Address after: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rp.,Ltd.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AIER AIR-CONDITIONING ELECTRONIC Co.,Ltd.

Patentee after: Haier Zhijia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HAIER AIR-CONDITIONING ELECTRONIC Co.,Ltd.

Patentee before: Haier Zhijia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