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42366U - 壳体组件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壳体组件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42366U
CN220742366U CN202320475162.5U CN202320475162U CN220742366U CN 220742366 U CN220742366 U CN 220742366U CN 202320475162 U CN202320475162 U CN 202320475162U CN 220742366 U CN220742366 U CN 2207423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ured layer
fabric
prepreg cured
fiber prepre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7516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鹏
王晓飞
周涵
杨旭彤
邢天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7516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423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423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423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及终端,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主体层和织物预浸料固化层,所述主体层包括纤维预浸料固化层,所述纤维预浸料固化层与所述织物预浸料固化层层叠设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基于织物自身的图案以及织物的质感和色泽等特点呈现良好的图案效果,无需通过喷涂、贴膜或镀膜等工艺对壳体进行修饰。

Description

壳体组件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手机等电子设备得到广泛应用,通常需要对电子设备的壳体进行修饰,以形成符合预期要求的外观。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喷涂工艺或者贴膜或镀膜工艺对电子设备的壳体进行修饰,例如遮盖壳体内部的纹路(如纤维纹路)等,然而,壳体外观图案效果较差,且工序复杂,应用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及终端,能够基于织物自身的图案以及织物的质感和色泽等特点呈现良好的图案效果,且无需通过喷涂、贴膜或镀膜等工艺对壳体进行修饰,有效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包括主体层和织物预浸料固化层,所述主体层包括纤维预浸料固化层,所述纤维预浸料固化层与所述织物预浸料固化层层叠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织物预浸料固化层的厚度为0.05mm-0.3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织物预浸料固化层包括织物、以及与所述织物复合的第一树脂基体,其中,所述织物的材质为有色纤维,和/或,所述第一树脂基体的材质为环氧树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织物预浸料固化层中的织物的材质为欧根纱、蚕丝、牛津布、麻、尼龙、涤纶、丙纶、腈纶、氨纶、芳纶、棉织物或有色玻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织物预浸料固化层包括织物、以及与所述织物复合的第一树脂基体,所述纤维预浸料固化层包括纤维、以及与所述纤维复合的第二树脂基体,所述第一树脂基体与所述第二树脂基体的材质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纤维预浸料固化层包括玻璃纤维预浸料固化层、芳纶纤维预浸料固化层和碳纤维预浸料固化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纤维预浸料固化层包括透过率小于85%的第一纤维预浸料固化层和/或透过率大于或等于85%的第二纤维预浸料固化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纤维预浸料固化层为所述第二纤维预浸料固化层,所述主体层背离所述织物预浸料固化层的一面具有纹理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纹理结构具有凹陷区,所述凹陷区的深度为10μm~100μ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纤维预浸料固化层的厚度为0.05mm-0.3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主体层包括一层或多层所述纤维预浸料固化层。
本实用新型的一另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述壳体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与所述壳体相连的显示屏,所述壳体组件中的所述织物预浸料固化层位于所述壳体组件背离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所述纤维预浸料固化层为透过率小于85%的第一纤维预浸料固化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与所述壳体相连的显示屏,所述壳体组件中的所述织物预浸料固化层位于所述壳体组件面向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所述纤维预浸料固化层为透过率大于或等于85%的第二纤维预浸料固化层,所述主体层背离所述织物预浸料固化层的一面具有纹理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组件的主体层包括纤维预浸料固化层,在壳体组件中引入与纤维预浸料固化层层叠设置的织物预浸料固化层,可以在提高壳体组件的强度等性能的基础上,对壳体组件的外观进行修饰,可弱化或遮盖壳体组件内部的纤维纹路,同时基于织物自身的织纹图案以及织物的质感和色泽等特点,使壳体组件呈现良好和丰富的图案效果(如景深效果等),且无需通过喷涂、贴膜或镀膜等工艺对壳体进行修饰,简化壳体及终端的制备工序,并可避免通过喷涂、贴膜或镀膜等工序对壳体组件进行修饰时在壳体组件表面形成修饰膜层而导致的壳体厚度增大的问题,对于实际产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制备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结构示意;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终端结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显示屏;3:中框;4:电路板;5:电池;101:壳体组件的外侧;102:壳体组件的内侧;11: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浸渍有第一树脂基体材料的织物;110:空隙;111:织物;12:主体层;12':主体层前体;121: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浸渍有第二树脂基体材料的纤维布;1211:纤维布;122:凸起部;123:凹陷区;H:凹陷区的深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随着科技发展,手机等电子设备得到广泛应用,通常需要对电子设备的壳体进行修饰,以形成符合预期要求的外观。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喷涂工艺或者贴膜或镀膜工艺对电子设备的壳体进行修饰,例如遮盖壳体内部的纹路(如纤维纹路)或形成预设外观图案(如纹理)等,然而,壳体外观图案效果较差,且工序复杂,应用受限。
举例来说,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在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例如用于制作电子产品的壳体等外观件,然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存在玻纤纹路,通常需要通过喷涂工艺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表面喷涂油墨、底漆、色漆等材料,或者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内侧贴膜或镀膜,以遮盖玻纤纹路,这些修饰方法工艺复杂,效果差且效果单一,应用受限。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如图1至图3所示,该壳体组件包括主体层12和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主体层12包括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与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层叠设置。
通过在壳体组件中引入与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层叠设置的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可以在提高壳体组件的强度等性能的基础上,对壳体组件的外观进行修饰,可弱化或遮盖壳体组件内部的纤维纹路,同时基于织物自身的织纹图案以及织物的质感和色泽等特点,使壳体组件呈现良好和丰富的图案效果,且无需通过喷涂、贴膜或镀膜工艺对壳体进行修饰,简化壳体及终端的制备工序,并可避免通过喷涂、贴膜或镀膜等工序对壳体组件进行修饰时在壳体组件表面形成修饰膜层而导致的壳体厚度增大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包括织物111、以及与织物111复合的第一树脂基体,第一树脂基体主要填充在织物111的空隙110中,并使织物111的表面流平,即织物111的表面存在第一树脂基体,以覆盖织物111,使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的表面平滑,形成平滑的表面,具体可以形成平整的光面(即平面)。其中,如图1至图3所示,织物111表面存在的第一树脂基体的量较少,通常满足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表面平滑即可,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的厚度基本等于其中的织物111的厚度。
具体地,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是由织物预浸料经固化而成,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可以将织物111浸渍呈液态的第一树脂基体材料,然后经固化处理,使第一树脂基体材料固化,形成与织物111复合的呈固态的第一树脂基体,从而制得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其中,浸渍方式例如为在织物上涂布第一树脂基体材料或者将织物浸没于第二树脂基体材料中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的厚度可以为0.05mm-0.3mm,例如0.05mm、0.1mm、0.15mm、0.2mm、0.25mm、0.3mm或其中的任意两者组成的范围。
具体地,上述织物111具有色泽和织纹图案,其材质可以为有色纤维。示例性地,织物111的材质可以为欧根纱、蚕丝、牛津布、痳、尼龙、涤纶、丙纶、腈纶、氨纶、芳纶、棉织物、有色玻纤等中的一种或几种。具体来说,织物111可以是由可染色的纤维材料纺织而成的布染色而成,使织物111具有色泽和织纹图案。
此外,主体层12可以包括一层或多层(至少两层)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即形成主体层12的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例如为1个、2个、3个、4个、5个、6个或其中的任意两者组成的范围,但不局限于此。
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当主体层12包括多层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时,这些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设于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的同一侧,并与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层叠设置。
一般情况下,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包括纤维、以及与纤维复合的第二树脂基体,其中的纤维形成布状结构(或称纤维布)1211,第二树脂基体主要填充在纤维布1211的空隙内,并使纤维布1211的表面流平,即纤维布1211的表面存在第二树脂基体,以覆盖纤维布1211,使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的表面平滑。其中,纤维布1211表面存在的第二树脂基体的量较少,通常满足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表面平滑即可,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的厚度基本等于其中的纤维布1211的厚度。
具体地,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是由纤维预浸料经固化而成,具体实施时,可以将纤维布1211浸渍呈液态的第二树脂基体材料,然后经固化处理,使第二树脂基体材料固化,形成与纤维布复合的呈固态的第二树脂基体,从而制得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其中,浸渍方式例如为在纤维布1211上涂布第二树脂基体材料或者将纤维布1211浸没于第二树脂基体材料中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的厚度可以为0.05mm-0.3mm,例如0.05mm、0.1mm、0.15mm、0.2mm、0.25mm、0.3mm或其中的任意两者组成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主体层12包括多层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时,上述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的厚度是指单层(即一层)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的厚度,而不是多层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的厚度之和。当主体层12由多层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组成时,主体层12的厚度基本等于这些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的厚度之和。
一般情况下,壳体组件的厚度基本等于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的厚度与主体层12的厚度之和。
此外,如图1至图3所示,当主体层12包括多层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时,这些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通过第二树脂基体连接和固定,这些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的第二树脂基体具体可以复合为一体,即相邻的两层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中的一者的第二树脂基体与另一者的第二树脂基体复合为一体,亦即每相邻的两层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的第二树脂基体之间均无明显分界,从而形成主体层12。
如图1至图3所示,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与主体层12可以通过第一树脂基体和第二树脂基体连接和固定,即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的第一树脂基体与主体层12中最靠近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的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的第二树脂基体连接,第一树脂基体与第二树脂基体具体可以复合为一体,即二者之间无明显分界,从而形成壳体组件。
其中,第一树脂基体与第二树脂基体的材质可以相同或不同,优选相同。
具体地,第一树脂基体与第二树脂基体的材质分别可以为透明树脂,例如分别为环氧树脂,这样,不影响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的织物外观的展现,可以使壳体组件的外观呈现更好的图案效果。
主体层12是壳体组件的主体部分,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中的纤维可以包括增强型纤维,例如包括玻璃纤维、芳纶纤维或碳纤维,相应地,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可以是增强型纤维预浸料固化层,例如包括玻璃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芳纶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和碳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中的一种或多种,这些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通常具有高强度和高模量等特性,可以起到支撑和防护等作用。当主体层12包括多层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时,这些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可以相同或不同。
此外,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可以包括透过率小于85%的第一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和/或透过率大于或等于85%的第二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其中,第一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例如包括透过率小于85%的第一玻璃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芳纶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和碳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具体可以包括透过率大于或等于85%的第二玻璃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或称高透玻纤预浸料固化层)。
其中,透过率是指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对光的透过率,具体实施时,可以按照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的预设组成,将相应材质的纤维布1211与第二树脂基体通过热压等方式复合成型,制得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然后通过本领域常规光透过率测试方法测定该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的透过率。
一般情况下,如图1至图4所示,壳体组件中的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的数量可以为一层,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设置在主体层12的一侧,主体层12背离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的一面可以为光面(如图1所示)或者哑光面(如具有纹理结构(如图2所示)),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以使壳体组件外观形成丰富的图案效果。其中,所述的光面具体可以为平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为第一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如上述第一玻璃纤维预浸料固化层,这样,可以通过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遮盖第一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的纹路(如遮盖第一玻璃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的玻纤纹路),其中,主体层12背离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的一面可以为光面或哑光面,对此不作特别限制。此时,将壳体组件应用于终端壳体时,主体层12背离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的一侧为壳体组件的内侧102,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背离主体层12的一侧为壳体组件的外侧101,即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为壳体组件的外观层,通过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可以遮盖壳体组件内部的纹路(如当主体层12中的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为玻璃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时,可以遮盖玻璃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的玻纤纹路),并基于织物自身的织纹图案以及织物的质感和色泽等特点呈现良好的图案效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为第二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具体可以为高透玻纤预浸料固化层,主体层12背离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的一面具有纹理结构,这样,基于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的织纹等特点,并适配主体层12的纹理结构,可以使壳体组件呈现景深效果。此时,将壳体组件应用于终端壳体时,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背离主体层12的一侧为壳体组件的内侧102,主体层12背离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的一侧为壳体组件的外侧101,即通过主体层12背离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的一侧展现壳体组件的外观,第二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具有高强度和高模量等特性,同时还具有高透过率,位于内侧的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的织物织纹可通过第二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展现,弱化高透纤维的纹路(如弱化高透玻纤的玻纤外纹),同时与主体层12表面的纹理结构形成双纹理层,实现景深效果。
具体地,上述纹理结构形成于主体层12中最远离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的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上,具体是由该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的第二树脂基体形成,即该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背离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的一面存在第二树脂基体,该第二树脂基体的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纹理结构,其纹理结构可以通过模具压制或磨砂等本领域常规方法形成。
具体地,如图3所示,上述纹理结构包括多个交错分布的凸起部122和凹陷区123,以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背离主体层12的一面为基准面,凸起部122的高度高于凹陷区123的高度,以形成凹凸不平的纹理结构。其中,凸起部122由最远离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的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的第二树脂基体沿第一方向向外凸起形成,第一方向为沿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至主体层12的方向,凸起部122与第二树脂基体为一体结构且材质相同。
示例性地,上述纹理结构可以为菱形格纹理,但不局限于此。
具体地,上述纹理结构的凹陷区123的深度H可以为10μm~100μm,例如10μm、20μm、30μm、40μm、50μm、60μm、70μm、80μm、90μm、100μm或其中的任意两者组成的范围。
具体地,如图3所示,凹陷区123的深度H等于凹陷区123的最低点至凸起部122的最高点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第一方向、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的厚度方向、主体层12的厚度方向、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的厚度方向、壳体组件的厚度方向相互平行。
具体地,如图1所示,壳体组件可以一体热压成型,其制备过程具体可以包括:按照预设顺序叠放预设层数的浸渍有第二树脂基体材料的纤维布121'和浸渍有第一树脂基体材料的织物11',然后热压成型,以使第一树脂基体材料和第二树脂基体材料固化并复合为一体,制得壳体组件。通过该过程,一体热压成型具有叠层结构和色泽织纹外观的壳体组件,实现遮盖壳体组件内部的纹路,并基于织物自身的织纹图案以及织物的质感和色泽等特点,使壳体组件呈现良好和丰富的图案效果,无需通过喷涂、贴膜或镀膜等工序对壳体组件的外观进行修饰,工序简单,并可避免通过喷涂、贴膜或镀膜等工序对壳体组件进行修饰时在壳体组件表面形成修饰膜层导致的壳体组件厚度增大的问题。
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可以将浸渍有第二树脂基体材料的纤维布121'按照预设层数叠放在模具中,得到主体层前体12';然后在主体层前体12'上叠放浸渍有第一树脂基体材料的织物11';然后将模具置于热压机中,加热至预热温度(如130℃左右)预热后,再升温至热压温度(如150℃左右),在热压温度条件下,增加压力进行压合(即热压),热压时间例如为10min左右,然后冷却降温至常温,即得到壳体组件,随后可以通过数控机床加工(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CNC)等工序将壳体组件加工成预设形状的终端壳体等产品。
其中,所用模具可以是光面模具,即其与浸渍有第二树脂基体材料的纤维布121'接触的一面为光面,以使形成的壳体组件中的主体层12背离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的一面为光面(如图2所示);或者,所用模具具有纹理结构,即其与浸渍有第二树脂基体材料的纤维布121'接触的一面具有纹理结构(如菱形格纹理等),以使形成的壳体组件中的主体层12背离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的一面形成与模具的纹理结构相适配的纹理结构,由此,可以在一体热压成型壳体组件的过程中,使壳体组件的主体层12表面形成纹理结构,一体成型由主体层12表面的纹理结构和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的织纹组成的双纹理层,无需在壳体组件表面贴合或者喷涂装饰纹理层,工序简单,并可避免贴合或喷涂装饰纹理层导致的壳体组件厚度增大的问题。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包括壳体1,该壳体1包括上述壳体组件,如上所述,该壳体1具体可以是由壳体组件通过CNC等工序加工而成。
具体地,上述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游戏机等电子设备,但不局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述终端还可以包括显示屏2和中框3,中框3的一侧与显示屏2连接(具体可以与显示屏2的外周缘连接),中框3的另一侧与壳体1连接(具体可以与壳体1的外周缘连接),即显示屏2和壳体1分别位于中框3的相对两侧。
此外,上述终端还可以包括与显示屏2电连接的电池5和电路板4等功能组件,显示屏2、中框3、壳体1(或称电池盖或后盖)依次相连后围设成容置空间,电池5和电路板4等功能组件位于该容置空间内。
如上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壳体组件中的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为第一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位于壳体组件背离显示屏2的一侧,即主体层12背离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的一侧为壳体1的内侧,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背离主体层12的一侧为壳体1的外侧,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为壳体1的外观层,从而可以遮盖壳体组件的内部纹路(如遮盖玻璃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的玻纤纹路),并基于织物自身的织纹图案以及织物的质感和色泽等特点呈现良好的图案效果。
如上所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壳体组件中的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为上述第二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主体层12背离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的一面(亦为壳体1背离显示屏2的一面)具有纹理结构,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位于壳体1面向显示屏2的一侧,即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背离主体层12的一侧为壳体1的内侧,主体层12背离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的一侧为壳体1的外侧,第二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具有高透过率,位于内侧的织物预浸料固化层11的织物织纹可通过第二纤维预浸料固化层121展现,弱化高透纤维的纹路(如弱化高透玻纤的玻纤外纹),同时与主体层12表面的纹理结构形成双纹理层,实现景深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例如区分各部件,以更清楚说明/解释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具有实质性意义的顺序等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层和织物预浸料固化层,所述主体层包括纤维预浸料固化层,所述纤维预浸料固化层与所述织物预浸料固化层层叠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预浸料固化层的厚度为0.05mm-0.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预浸料固化层中的织物的材质为欧根纱、蚕丝、牛津布、麻、尼龙、涤纶、丙纶、腈纶、氨纶、芳纶、棉织物或有色玻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预浸料固化层包括玻璃纤维预浸料固化层、芳纶纤维预浸料固化层和碳纤维预浸料固化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预浸料固化层包括透过率小于85%的第一纤维预浸料固化层和/或透过率大于或等于85%的第二纤维预浸料固化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预浸料固化层为所述第二纤维预浸料固化层,所述主体层背离所述织物预浸料固化层的一面具有纹理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纹理结构具有凹陷区,所述凹陷区的深度为10μm~1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预浸料固化层的厚度为0.05mm-0.3mm。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层包括一层或多层所述纤维预浸料固化层。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壳体相连的显示屏,所述壳体组件中的所述织物预浸料固化层位于所述壳体组件背离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所述纤维预浸料固化层为透过率小于85%的第一纤维预浸料固化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壳体相连的显示屏,所述壳体组件中的所述织物预浸料固化层位于所述壳体组件面向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所述纤维预浸料固化层为透过率大于或等于85%的第二纤维预浸料固化层,所述主体层背离所述织物预浸料固化层的一面具有纹理结构。
CN202320475162.5U 2023-03-06 2023-03-06 壳体组件及终端 Active CN2207423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75162.5U CN220742366U (zh) 2023-03-06 2023-03-06 壳体组件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75162.5U CN220742366U (zh) 2023-03-06 2023-03-06 壳体组件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42366U true CN220742366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57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75162.5U Active CN220742366U (zh) 2023-03-06 2023-03-06 壳体组件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423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01110A (zh)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1469518A (zh) 复合有机陶瓷材料、手机背板及制备方法
JP5831667B2 (ja) ガラス繊維織物−樹脂組成物積層体
CN114899539B (zh) 壳体组件、壳体组件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13462651U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3573521A (zh) 壳体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0588196A (zh) 一种塑胶外壳uv印刷工艺
CN220742366U (zh) 壳体组件及终端
CN114449803A (zh)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13677125B (zh) 壳体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3681935A (zh) 一种带纹理的透明3d玻纤板材的生产工艺及应用
CN109981847A (zh) 电子设备、玻璃盖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12889309U (zh) 复合有机陶瓷板及手机背板
CN217047768U (zh) 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13747720B (zh) 壳体、壳体的制备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WO2021013050A1 (zh) 一种壳体、壳体的制造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CN115967759B (zh) 壳体组件、其制备方法及终端
CN111516333A (zh) 一种印花机高强度芳纶印花导带
CN114697430A (zh)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7656611A (zh) 电子设备、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WO2023056816A1 (zh) 壳体组件、其制备方法及终端
CN111391438A (zh) 一种轻质高强度三明治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48546B (zh) 一种具有纹理的硬质编织布及其生产工艺和应用
CN210851577U (zh) 硬度增强型保护板
CN117677099A (zh) 一种壳体组件、壳体组件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