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42111U - 一种吸塑折边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塑折边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42111U
CN220742111U CN202221723377.6U CN202221723377U CN220742111U CN 220742111 U CN220742111 U CN 220742111U CN 202221723377 U CN202221723377 U CN 202221723377U CN 220742111 U CN220742111 U CN 2207421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drive
material supporting
transfe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2337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宇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Nanhai Yanbu Yucheng Machinery Factory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Nanhai Yanbu Yucheng Machinery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Nanhai Yanbu Yucheng Machinery Factory filed Critical Foshan Nanhai Yanbu Yucheng Machinery Factory
Priority to CN20222172337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421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421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421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塑折边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上料机构,其包括上料区、分离头与上料槽,分离头内具有可开合的夹紧空间,上料槽倾斜向下延伸,分离头可在上料区与上料槽之间来回运动;折边成型机构,其内部具有工件定位区;移送机构,其具有移送面与移送端,移送面在上料槽底端与工件定位区之间延伸,移送端可在移送面与工件定位区之间运动;下料机构,其包括下料台与拨料杆,下料台位于工件定位区的旁侧,拨料杆可在下料台与拨料杆之间来回移动,本实用新型可由机械实现吸塑件的上料、折边成型与下料,提高了加工效率,有利于增强生产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吸塑折边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成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吸塑折边机。
背景技术
吸塑板在生产加工时需要对其侧边进行折边加工,形成用于包装的外壳,现有的加工方式一般利用折边机进行加工,折边机内具有用于对吸塑板侧边加热折弯的发热板,发热板将吸塑板的侧边加热折弯后,再利用折边结构对吸塑板的折边部分再次进行折边,完成加工。在此加工过程中,需要工人协助处理完成,工人需要将吸塑板放入折边机内,待折边完成后,还需要将折边完成的吸塑板从折边机内取出,并进行堆叠,整个加工过程自动化程度较低,难以提高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塑折边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吸塑折边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上料机构,其包括上料区、分离头与上料槽,所述分离头内具有可开合的夹紧空间,所述上料槽倾斜向下延伸,所述分离头可在所述上料区与所述上料槽之间来回运动;折边成型机构,其内部具有工件定位区;移送机构,其具有移送面与移送端,所述移送面在所述上料槽底端与所述工件定位区之间延伸,所述移送端可在所述移送面与所述工件定位区之间运动;下料机构,其包括下料台与拨料杆,所述下料台位于所述工件定位区的旁侧,所述拨料杆可在所述下料台与所述拨料杆之间来回移动。
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将待加工的吸塑件放置于上料区内,分离头靠近上料区,并夹取一个吸塑件移动至上料槽上方,打开夹紧空间后,吸塑件掉落至上料槽内,并沿着上料槽滑落至移送面上,移送面将吸塑件往工件定位区的方向移送,然后移送端将吸塑件移送至工件定位区内,由折边成型机构对吸塑件完成折边,折边完成后,再拨料杆将工件定位区内的吸塑件拨送至下料台处,完成下料,如此整个加工过程减少了人工操作,可由机械实现吸塑件的上料、折边成型与下料,提高了加工效率,有利于增强生产稳定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平台、上料架、限位杆、第一上料升降驱动与分料挡板,所述上料平台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上料架连接于所述上料平台的顶侧,所述上料架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所述限位杆,所述上料平台的顶侧与两个所述限位杆之间围设形成上料区,所述第一上料升降驱动连接于所述上料架上,所述第一上料升降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分料挡板,所述第一上料升降驱动件可带动所述分料挡板向下进入或向上退出所述上料区。多个并排叠放的吸塑件放置于上料平台上,两个限位杆位于最外侧的吸塑件处,避免吸塑件倒下或掉落上料平台,当需要取出吸塑件时,分离头对夹取最外侧的吸塑件后,第一上料升降驱动件带动分料挡板向下运动,对此时位于最外侧的吸塑件进行遮挡、分隔,如此可提高对吸塑件取料的稳定性,有利于分离头每次只夹取一个吸塑件,并可更好地避免并排叠放的吸塑件掉落上料平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离头包括第一上料平移驱动、第二上料升降驱动、第二上料平移驱动、第三上料平移驱动、安装座、上料夹板、活动夹板与真空吸盘,所述第一上料平移驱动连接于所述上料架上,所述第一上料平移驱动连接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一上料平移驱动可带动所述安装座在所述上料区与所述上料槽的上方之间运动,所述第二上料升降驱动、所述第二上料平移驱动与所述真空吸盘均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二上料升降驱动连接所述上料夹板,所述第二上料升降驱动可带动所述上料夹板上下运动,所述第二上料平移驱动连接所述活动夹板,所述第二上料平移驱动可带动所述活动夹板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料夹板,所述上料夹板与所述活动夹板之间形成所述夹紧空间,所述第三上料平移驱动连接所述真空吸盘,所述第三上料平移驱动可带动所述真空吸盘在所述上料区与所述夹紧空间之间运动。当分离头需要夹取吸塑件时,第三上料平移驱动先带动真空吸盘靠近吸塑件,由真空吸塑吸取位于最外侧的吸塑件,然后第三上料平移驱动件带动真空吸盘远离上料区,使得最外侧吸塑件的顶部与原堆叠的吸塑件之间分离,此时第二上料升降驱动带动上料夹板向下运动,第二上料平移驱动亦带动活动夹板靠近上料夹板,由活动夹板与上料夹板对吸塑件进行夹紧,接着第一上料平移驱动件带动安装座远离上料区,并移动至上料槽上方,上料夹板与活动夹板相互分离,使得吸塑件掉落至上料槽内,如此可将吸塑件逐个分离并夹取至上料槽,整个过程运行稳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送机构包括输送机、移送平移驱动、移送上下驱动与移送板,所述输送机与所述移送平移驱动均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输送机内具有所述移送面,所述移送平移驱动连接所述移送上下驱动,所述移送平移驱动可带动所述移送上下驱动在所述移送面与所述工件定位区之间平移运动,所述移送上下驱动连接所述移送板,所述移送上下驱动可带动所述移送板上下运动,所述移送板为所述移送端。吸塑件从上料槽掉落至输送机的移送面后,由输送机将吸塑件移送至工件定位区的旁侧,然后移送平移驱动带动移送板移动至吸塑件远离工件定位区的一侧,移送上下驱动带动移送板下移,再由移送平移驱动件将吸塑件推送至工件定位区内,完成对吸塑件的上料,随后移送上下驱动带动移送板上移复位,以准备下一次的上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边成型机构包括:托料组件,其包括中托料板、位于所述中托料板左右两侧的侧托料板,两个所述侧托料板均可沿左右方向调节并定位;侧边成型组件,其包括位于所述托料组件左右两侧的两个侧折边条,两个所述侧折边条均位于两个所述侧托料板的下方,两个所述侧折边条可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托料组件;限位组件,其包括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托料组件左右两侧的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靠近所述托料组件的一侧均设置有限位凸条,两个所述限位凸条均位于所述侧托料板的上方,所述中托料板与两个所述侧托料板之间形成工件定位区;发热组件,其具有可上下活动的发热板,所述发热板位于所述托料组件的上方。在使用前,可根据使用需求将两个侧托料板左右活动,从而调整两个侧托料板与中托料板之间形成的对工件承托并辅助成型的工件定位区大小,将工件放置于工件定位区后,工件的左右两侧与位于左右两侧的限位板相抵,并由限位凸条限制工件上移的行程,然后发热组件内的发热板向下移,对工件的侧边加热软化,并使得工件的侧边贴着托料板的侧边向下弯折,接着发热板上移复位,而侧边成型组件内的两个侧折边板则靠近托料条,对工件向下弯折的部分向工件中心方向折弯,完成对工件折边成型,如此可根据不同规格尺寸的工件灵活地调整侧托料板的位置,以达到更好地对工件承托并辅助成型,使用更加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料组件包括滑轨、托料条与活动条,所述滑轨沿左右方向连接于所述机架内,所述托料条连接于所述滑轨的顶侧,所述中托料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托料条的顶侧,所述托料条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活动条,两个所述侧托料板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活动条的顶侧,两个所述活动条上均连接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的端部与所述滑轨相抵。侧托料板位于活动条上,如需要对侧托料板左右调节时,可将锁紧螺栓先松开,使得活动条可在滑轨上滑动,调节完成后,将锁紧螺栓锁紧并相抵于滑轨上,从而对侧托料板的位置进行定位,为了可进一步将两个侧托料板的位置进行定位,可更换不同大小的中托料板,以使得中托料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托料板相抵,提高整体结构稳定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升降驱动件与升降架,所述发热升降驱动件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发热升降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升降架,所述发热升降驱动件可带动所述升降架上下运动,所述发热板连接于所述升降架上。发热升降驱动件通过带动升降架上下运动,可使得发热板向下靠近工件、对工件侧边加热折边,又或者将发热板向上移动复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料机构包括:托料组件,其具有两个可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承托件,两个所述承托件之间形成托料间隙,所述托料间隙位于所述下料台上方,所述下料台可在所述机架内上下活动;挡料架,其连接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位于所述托料间隙内;压料组件,其具有可上下运动的压块,所述压块位于所述托料间隙的正上方。在使用时,托料组件内的两个承托件为相互靠近状态,当拨料杆往靠近挡料板的方向运动并将工件推料至托料间隙时,工件的两侧可由两个承托件进行承托,并移动至挡料板处停下然后两个承托件相互远离,使得托料间隙变大,此时工件的两侧失去承托后,从托料间隙掉落至下料台上,压块同时向下运动,使得工件更好地实现上下堆叠定位,每完成一次下料,下料台则下移一个工件厚度的距离,从而保证压块在每次下压相同的高度后,可将掉落位于最上方的工件压好定位于堆叠的工件上,如此可实现自动下料、堆叠,减少人工操作,有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并且更好地提高了生产稳定性与生产效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料组件包括旋转驱动件与连接轴,两个所述连接轴沿水平方向间隔连接于所述机架上,两个所述承托件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轴相互正对的一侧,两个所述旋转驱动件分别驱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轴,两个旋转驱动件可分别带动两个所述连接轴自转,两个所述连接轴的旋转方向相反。当需要对工件进行承托时,两个承托件分别位于两个连接轴相互正对的一侧,此时两个承托件之间形成的托料间隙较小,当需要将工件下料时,两个旋转驱动件分别带动两个连接轴转动,使得两个承托件分别转至两个连接轴的底侧,此时两个承托件之间形成的托料间隙变大,工件即可掉落于下料台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料组件包括压料基座与压料升降驱动件,所述压料基座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压料升降驱动件连接于所述压料基座上,所述压料升降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压块,所述压料升降驱动件可带动所述压块上下运动。压料升降驱动件安装于压料基座上,可对压块提供上下运动的驱动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本和新型的上料机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移送机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折边成型机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料机构立体图。
附图中:1-机架、2-上料机构、21-上料平台、22-上料架、23-限位杆、24-分料挡板、251-上料夹板、252-活动夹板、253-真空吸盘、26-上料槽、3-折边成型机构、311-中托料板、312-侧托料板、313-托料条、321-侧折边条、331-限位板、341-发热板、342-发热升降驱动件、343-升降架、351-第三直线驱动件、352-前折边板、4-移送机构、41-输送机、42-移送平移驱动、43-移送上下驱动、44-移送板、5-下料机构、51-下料台、511-电动升降丝杆、52-承托件、521-连接轴、53-挡料架、531-挡料板、54-压块、541-压料基座、542-压料升降驱动件、55-拨料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一种吸塑折边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上料机构2,其包括上料区、分离头与上料槽26,所述分离头内具有可开合的夹紧空间,所述上料槽26倾斜向下延伸,所述分离头可在所述上料区与所述上料槽26之间来回运动;折边成型机构3,其内部具有工件定位区;移送机构4,其具有移送面与移送端,所述移送面在所述上料槽26底端与所述工件定位区之间延伸,所述移送端可在所述移送面与所述工件定位区之间运动;下料机构5,其包括下料台51与拨料杆55,所述下料台51位于所述工件定位区的旁侧,所述拨料杆55可在所述下料台51与所述拨料杆55之间来回移动。
由上述可知,将待加工的吸塑件放置于上料区内,分离头靠近上料区,并夹取一个吸塑件移动至上料槽26上方,打开夹紧空间后,吸塑件掉落至上料槽26内,并沿着上料槽26滑落至移送面上,移送面将吸塑件往工件定位区的方向移送,然后移送端将吸塑件移送至工件定位区内,由折边成型机构3对吸塑件完成折边,折边完成后,再拨料杆55将工件定位区内的吸塑件拨送至下料台51处,完成下料,如此整个加工过程减少了人工操作,可由机械实现吸塑件的上料、折边成型与下料,提高了加工效率,有利于增强生产稳定性。
待加工处理的吸塑件在加工前,通常为堆叠的状态,此时需要将其逐个分离出来,为了方便将吸塑件逐个取出,在本实施例中,将多个吸塑件并排放置,然后在分离头取出最外侧的吸塑件时对位于内侧的吸塑件进行阻挡分隔,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上料机构2包括上料平台21、上料架22、限位杆23、第一上料升降驱动与分料挡板24,所述上料平台21连接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上料架22连接于所述上料平台21的顶侧,所述上料架22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所述限位杆23,所述上料平台21的顶侧与两个所述限位杆23之间围设形成上料区,所述第一上料升降驱动连接于所述上料架22上,所述第一上料升降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分料挡板24,所述第一上料升降驱动件可带动所述分料挡板24向下进入或向上退出所述上料区。多个并排叠放的吸塑件放置于上料平台21上,两个限位杆23位于最外侧的吸塑件处,避免吸塑件倒下或掉落上料平台21,当需要取出吸塑件时,分离头对夹取最外侧的吸塑件后,第一上料升降驱动件带动分料挡板24向下运动,对此时位于最外侧的吸塑件进行遮挡、分隔,如此可提高对吸塑件取料的稳定性,有利于分离头每次只夹取一个吸塑件,并可更好地避免并排叠放的吸塑件掉落上料平台21。
分离头主要用于对最外侧的吸塑件分离出并进行夹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离头包括第一上料平移驱动、第二上料升降驱动、第二上料平移驱动、第三上料平移驱动、安装座、上料夹板251、活动夹板252与真空吸盘253,所述第一上料平移驱动连接于所述上料架22上,所述第一上料平移驱动连接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一上料平移驱动可带动所述安装座在所述上料区与所述上料槽26的上方之间运动,所述第二上料升降驱动、所述第二上料平移驱动与所述真空吸盘253均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二上料升降驱动连接所述上料夹板251,所述第二上料升降驱动可带动所述上料夹板251上下运动,所述第二上料平移驱动连接所述活动夹板252,所述第二上料平移驱动可带动所述活动夹板252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料夹板251,所述上料夹板251与所述活动夹板252之间形成所述夹紧空间,所述第三上料平移驱动连接所述真空吸盘253,所述第三上料平移驱动可带动所述真空吸盘253在所述上料区与所述夹紧空间之间运动。
具体的,当分离头需要夹取吸塑件时,第三上料平移驱动先带动真空吸盘253靠近吸塑件,由真空吸塑吸取位于最外侧的吸塑件,然后第三上料平移驱动件带动真空吸盘253远离上料区,使得最外侧吸塑件的顶部与原堆叠的吸塑件之间分离,此时第二上料升降驱动带动上料夹板251向下运动,第二上料平移驱动亦带动活动夹板252靠近上料夹板251,由活动夹板252与上料夹板251对吸塑件进行夹紧,接着第一上料平移驱动件带动安装座远离上料区,并移动至上料槽26上方,上料夹板251与活动夹板252相互分离,使得吸塑件掉落至上料槽26内,如此可将吸塑件逐个分离并夹取至上料槽26,整个过程运行稳定。
移送机构4主要用于将从上料槽26掉落的吸塑件移送至工件定位区内,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送机构4包括输送机41、移送平移驱动42、移送上下驱动43与移送板44,所述输送机41与所述移送平移驱动42均连接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输送机41内具有所述移送面,所述移送平移驱动42连接所述移送上下驱动43,所述移送平移驱动42可带动所述移送上下驱动43在所述移送面与所述工件定位区之间平移运动,所述移送上下驱动43连接所述移送板44,所述移送上下驱动43可带动所述移送板44上下运动,所述移送板44为所述移送端。吸塑件从上料槽26掉落至输送机41的移送面后,由输送机41将吸塑件移送至工件定位区的旁侧,然后移送平移驱动42带动移送板44移动至吸塑件远离工件定位区的一侧,移送上下驱动43带动移送板44下移,再由移送平移驱动42件将吸塑件推送至工件定位区内,完成对吸塑件的上料,随后移送上下驱动43带动移送板44上移复位,以准备下一次的上料。
折边成型机构3主要用于对吸塑件折边成型,本实施例中,所述折边成型机构3包括:托料组件,其包括中托料板311、位于所述中托料板311左右两侧的侧托料板312,两个所述侧托料板312均可沿左右方向调节并定位;侧边成型组件,其包括位于所述托料组件左右两侧的两个侧折边条321,两个所述侧折边条321均位于两个所述侧托料板312的下方,两个所述侧折边条321可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托料组件;限位组件,其包括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托料组件左右两侧的限位板331,两个所述限位板331靠近所述托料组件的一侧均设置有限位凸条,两个所述限位凸条均位于所述侧托料板312的上方,所述中托料板311与两个所述侧托料板312之间形成工件定位区;发热组件,其具有可上下活动的发热板341,所述发热板341位于所述托料组件的上方。
具体的,在使用前,可根据使用需求将两个侧托料板312左右活动,从而调整两个侧托料板312与中托料板311之间形成的对工件承托并辅助成型的工件定位区大小,将工件放置于工件定位区后,工件的左右两侧与位于左右两侧的限位板331相抵,并由限位凸条限制工件上移的行程,然后发热组件内的发热板341向下移,对工件的侧边加热软化,并使得工件的侧边贴着托料板的侧边向下弯折,接着发热板341上移复位,而侧边成型组件内的两个侧折边板则靠近托料条313,对工件向下弯折的部分向工件中心方向折弯,完成对工件折边成型,如此可根据不同规格尺寸的工件灵活地调整侧托料板312的位置,以达到更好地对工件承托并辅助成型,使用更加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
托料组件内的侧托料板312可沿左右方向活动调节后再定位,其结构形式有多种,如直接通过丝杆将侧托料板312活动连接在机架1上,而为了简化结构,使得整体结构布置更加合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托料组件包括滑轨、托料条313与活动条,所述滑轨沿左右方向连接于所述机架1内,所述托料条313连接于所述滑轨的顶侧,所述中托料板311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托料条313的顶侧,所述托料条31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活动条,两个所述侧托料板312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活动条的顶侧,两个所述活动条上均连接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的端部与所述滑轨相抵。侧托料板312位于活动条上,如需要对侧托料板312左右调节时,可将锁紧螺栓先松开,使得活动条可在滑轨上滑动,调节完成后,将锁紧螺栓锁紧并相抵于滑轨上,从而对侧托料板312的位置进行定位,为了可进一步将两个侧托料板312的位置进行定位,可更换不同大小的中托料板311,以使得中托料板3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托料板312相抵,提高整体结构稳定性。
发热组件主要用于对工件的侧边进行加热并向下折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升降驱动件342与升降架343,所述发热升降驱动件342连接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发热升降驱动件342驱动连接所述升降架343,所述发热升降驱动件342可带动所述升降架343上下运动,所述发热板341连接于所述升降架343上。发热升降驱动件342通过带动升降架343上下运动,可使得发热板341向下靠近工件、对工件侧边加热折边,又或者将发热板341向上移动复位。
在实际应用中,发热组件内的发热板341为电热板,其数量可具有多个,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列的两个电热板、位于前侧的一个电热板,左右两个电热板可对工件的左右两侧边加热并向下折边,而位于前侧的电热板则可对工件的前侧进行加热并向下折边。
侧边成型组件内主要有两个可左右运动的侧折边板,将工件上被发热板341向下弯折的左右两侧边向工件中心进一步弯折,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边成型组件包括第一直线驱动件、第二直线驱动件与滑块,两个所述侧折边条321的底侧均连接有所述滑块,所有的所述滑块滑动配合连接于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驱动连接一个所述侧折边条321,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可带动所述侧折边条321左右运动,所述第二直线驱动件驱动连接另一个所述侧折边条321,所述第二直线驱动件可带动所述侧折边条321左右运动。第一直线驱动件与第二直线驱动件分别带动两个侧折边条321在滑轨上左右滑动,从而使得两个侧折边板分别靠近或远离托料条313,实现对工件的左右两侧向内折边然后复位,另外,两个侧折边条321均位于两个滑块上,通过滑块与滑轨的活动配合,可使得两个侧折边条321运动更加稳定,从而提高对工件折边成型质量。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前成型组件,所述前成型组件包括第三直线驱动件351与前折边板352,所述第三直线驱动件351连接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三直线驱动件351可带动所述前折边板352沿前后方向滑动,所述前折边板352位于所述托料组件的前方。在工件的前侧还有可对工件前侧边折边的前成型组件,发热板341可对工件的前侧边进行加热软化并折边,然后第三直线驱动件351带动前折边板352靠近托料条313,对工件的前侧边向内折边,即可完成同时对工件前侧边折边,方便适用不同的加工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更好地对移送板推送至工件定位区的吸塑件进行定位,可在机架1上设置定位升降气缸,定位升降气缸驱动连接有定位挡板,定位挡板位于工件定位区的前侧,亦即位于中托料板311与前折边板352之间,当定位升降气缸带动定位挡板向上移动并突出于工件定位区时,可对移送板推送至工件定位区的吸塑件进行阻挡定位,当需要折边成型时,可由定位升降气缸带动定位挡板向下移动复位。
下料机构5主要用于将完成折边处理后的吸塑件从工件定位区移出的吸塑件进行收集并堆叠,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料机构5包括:托料组件,其具有两个可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承托件52,两个所述承托件52之间形成托料间隙,所述托料间隙位于所述下料台51上方,所述下料台51可在所述机架1内上下活动;挡料架53,其连接有挡料板531,所述挡料板531位于所述托料间隙内;压料组件,其具有可上下运动的压块54,所述压块54位于所述托料间隙的正上方。在使用时,托料组件内的两个承托件52为相互靠近状态,当拨料杆55往靠近挡料板531的方向运动并将工件推料至托料间隙时,工件的两侧可由两个承托件52进行承托,并移动至挡料板531处停下然后两个承托件52相互远离,使得托料间隙变大,此时工件的两侧失去承托后,从托料间隙掉落至下料台51上,压块54同时向下运动,使得工件更好地实现上下堆叠定位,每完成一次下料,下料台51则下移一个工件厚度的距离,从而保证压块54在每次下压相同的高度后,可将掉落位于最上方的工件压好定位于堆叠的工件上,如此可实现自动下料、堆叠,减少人工操作,有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并且更好地提高了生产稳定性与生产效率。
托料组件内主要具有两个可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承托件52,以形成大小可变的托料间隙,在实际应用中,其结构形式有多种,如直接利用两个可伸缩的驱动件带动两个承托件52相互靠近或远离,为了可实现更稳定地下料,对工件有辅助向下送的功能,所述托料组件包括旋转驱动件与连接轴521,两个所述连接轴521沿水平方向间隔连接于所述机架1上,两个所述承托件52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轴521相互正对的一侧,两个所述旋转驱动件分别驱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轴521,两个旋转驱动件可分别带动两个所述连接轴521自转,两个所述连接轴521的旋转方向相反。当需要对工件进行承托时,两个承托件52分别位于两个连接轴521相互正对的一侧,此时两个承托件52之间形成的托料间隙较小,当需要将工件下料时,两个旋转驱动件分别带动两个连接轴521转动,使得两个承托件52分别转至两个连接轴521的底侧,此时两个承托件52之间形成的托料间隙变大,工件即可掉落于下料台51上。
压料组件主要用于将工件进一步压紧,对自由下料至最上方的工件进行进一步定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料组件包括压料基座541与压料升降驱动件542,所述压料基座541连接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压料升降驱动件542连接于所述压料基座541上,所述压料升降驱动件542驱动连接所述压块54,所述压料升降驱动件542可带动所述压块54上下运动。压料升降驱动件542安装于压料基座541上,可对压块54提供上下运动的驱动力。
每下料一个工件至下料台51上堆叠后,下料台51都需要下移一定的距离,以使得下一次压块54下压工件时不会压坏工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料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机架1上的电动升降丝杆511,所述电动升降丝杆511驱动连接所述下料台51的底侧,所述电动升降丝杆511可带动所述下料台51上下运动。电动升降丝杆511可带动下料台51按照一定的下移高度多次下移,从而实现调整堆叠后工件的高度位置,并可带动下料台51上移复位。
下料机构5还包括拨料升降驱动件、拨料平移驱动件与连接杆,所述拨料平移驱动件连接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拨料升降驱动件连接于所述拨料平移驱动件上,所述拨料平移驱动件可带动所述拨料升降驱动件沿靠近或远离所述挡料板531的方向运动,所述拨料升降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连接杆,所述拨料升降驱动件可带动所述连接杆上下运动,所述拨料杆55连接于所述连接杆上。连接杆在进行推料前,先在拨料升降驱动件的带动下上升,然后在拨料平移驱动件的带动下远离托料间隙,以越过工件后,然后在拨料升降驱动件的带动下下移至工件远离托料间隙的一侧,最后在拨料平移驱动件的带动下靠近托料间隙,将工件拨入托料间隙,如此重复循环,实现拨料。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上料升降驱动、第一上料平移驱动、第二上料升降驱动、第二上料平移驱动、第三上料平移驱动、移送平移驱动42、移送上下驱动43、发热升降驱动件342、第一直线驱动件、第二直线驱动件、第三直线驱动件351、压料升降驱动件542、拨料升降驱动件、拨料平移驱动件主要用于提供沿直线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力,其驱动结构形式有多种,如电动推杆、气动推杆或液压推杆,可采用上述中任一种。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吸塑折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
上料机构(2),其包括上料区、分离头与上料槽(26),所述分离头内具有可开合的夹紧空间,所述上料槽(26)倾斜向下延伸,所述分离头可在所述上料区与所述上料槽(26)之间来回运动;
折边成型机构(3),其内部具有工件定位区;
移送机构(4),其具有移送面与移送端,所述移送面在所述上料槽(26)底端与所述工件定位区之间延伸,所述移送端可在所述移送面与所述工件定位区之间运动;
下料机构(5),其包括下料台(51)与拨料杆(55),所述下料台(51)位于所述工件定位区的旁侧,所述拨料杆(55)可在所述下料台(51)与所述拨料杆(55)之间来回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塑折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2)包括上料平台(21)、上料架(22)、限位杆(23)、第一上料升降驱动与分料挡板(24),所述上料平台(21)连接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上料架(22)连接于所述上料平台(21)的顶侧,所述上料架(22)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所述限位杆(23),所述上料平台(21)的顶侧与两个所述限位杆(23)之间围设形成上料区,所述第一上料升降驱动连接于所述上料架(22)上,所述第一上料升降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分料挡板(24),所述第一上料升降驱动件可带动所述分料挡板(24)向下进入或向上退出所述上料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塑折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头包括第一上料平移驱动、第二上料升降驱动、第二上料平移驱动、第三上料平移驱动、安装座、上料夹板(251)、活动夹板(252)与真空吸盘(253),所述第一上料平移驱动连接于所述上料架(22)上,所述第一上料平移驱动连接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一上料平移驱动可带动所述安装座在所述上料区与所述上料槽(26)的上方之间运动,所述第二上料升降驱动、所述第二上料平移驱动与所述真空吸盘(253)均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二上料升降驱动连接所述上料夹板(251),所述第二上料升降驱动可带动所述上料夹板(251)上下运动,所述第二上料平移驱动连接所述活动夹板(252),所述第二上料平移驱动可带动所述活动夹板(252)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料夹板(251),所述上料夹板(251)与所述活动夹板(252)之间形成所述夹紧空间,所述第三上料平移驱动连接所述真空吸盘(253),所述第三上料平移驱动可带动所述真空吸盘(253)在所述上料区与所述夹紧空间之间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塑折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送机构(4)包括输送机(41)、移送平移驱动(42)、移送上下驱动(43)与移送板(44),所述输送机(41)与所述移送平移驱动(42)均连接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输送机(41)内具有所述移送面,所述移送平移驱动(42)连接所述移送上下驱动(43),所述移送平移驱动(42)可带动所述移送上下驱动(43)在所述移送面与所述工件定位区之间平移运动,所述移送上下驱动(43)连接所述移送板(44),所述移送上下驱动(43)可带动所述移送板(44)上下运动,所述移送板(44)为所述移送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塑折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成型机构(3)包括:
托料组件,其包括中托料板(311)、位于所述中托料板(311)左右两侧的侧托料板(312),两个所述侧托料板(312)均可沿左右方向调节并定位;
侧边成型组件,其包括位于所述托料组件左右两侧的两个侧折边条(321),两个所述侧折边条(321)均位于两个所述侧托料板(312)的下方,两个所述侧折边条(321)可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托料组件;
限位组件,其包括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托料组件左右两侧的限位板(331),两个所述限位板(331)靠近所述托料组件的一侧均设置有限位凸条,两个所述限位凸条均位于所述侧托料板(312)的上方,所述中托料板(311)与两个所述侧托料板(312)之间形成工件定位区;
发热组件,其具有可上下活动的发热板(341),所述发热板(341)位于所述托料组件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吸塑折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料组件包括滑轨、托料条(313)与活动条,所述滑轨沿左右方向连接于所述机架(1)内,所述托料条(313)连接于所述滑轨的顶侧,所述中托料板(311)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托料条(313)的顶侧,所述托料条(31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活动条,两个所述侧托料板(312)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活动条的顶侧,两个所述活动条上均连接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的端部与所述滑轨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吸塑折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升降驱动件(342)与升降架(343),所述发热升降驱动件(342)连接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发热升降驱动件(342)驱动连接所述升降架(343),所述发热升降驱动件(342)可带动所述升降架(343)上下运动,所述发热板(341)连接于所述升降架(343)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塑折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5)包括:
托料组件,其具有两个可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承托件(52),两个所述承托件(52)之间形成托料间隙,所述托料间隙位于所述下料台(51)上方,所述下料台(51)可在所述机架(1)内上下活动;
挡料架(53),其连接有挡料板(531),所述挡料板(531)位于所述托料间隙内;
压料组件,其具有可上下运动的压块(54),所述压块(54)位于所述托料间隙的正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吸塑折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料组件包括旋转驱动件与连接轴(521),两个所述连接轴(521)沿水平方向间隔连接于所述机架(1)上,两个所述承托件(52)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轴(521)相互正对的一侧,两个所述旋转驱动件分别驱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轴(521),两个旋转驱动件可分别带动两个所述连接轴(521)自转,两个所述连接轴(521)的旋转方向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吸塑折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组件包括压料基座(541)与压料升降驱动件(542),所述压料基座(541)连接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压料升降驱动件(542)连接于所述压料基座(541)上,所述压料升降驱动件(542)驱动连接所述压块(54),所述压料升降驱动件(542)可带动所述压块(54)上下运动。
CN202221723377.6U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吸塑折边机 Active CN2207421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23377.6U CN220742111U (zh)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吸塑折边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23377.6U CN220742111U (zh)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吸塑折边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42111U true CN220742111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60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23377.6U Active CN220742111U (zh)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吸塑折边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421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49741B (zh) 一种电感器生产用的送料装置
EP0920975B1 (en) Thermoforming machine with linear recirculation of sheet holding frames
CN109732344A (zh) 一种充电连接头组装用的三个治具高效流转装置及方法
CN220742111U (zh) 一种吸塑折边机
CN111215557A (zh) 一种ic芯片的引脚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
CN211365103U (zh) 一种带托盘的包装袋移袋装置
CN218253778U (zh) 一种动铁芯铆接机
CN109433915B (zh) 一种厨房柜异型门板自动成型工艺
CN210551261U (zh) 一种自动脱盒机械手
EP1433580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ceramic products
CN115091728A (zh) 一种吸塑折边机
CN214562878U (zh) 一种自动海绵热压成型机
CN216104421U (zh) 一种折边压边设备
CN210838414U (zh) 一种预压及压接机
CN110586713B (zh) 一种对称式双向折弯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08655234A (zh) 翻边装置及翻边方法
CN210816825U (zh) 一种折边机压边刀端头组合件及组合压边刀
CN211467660U (zh) 一种用于粉液双室袋制袋撕废边装置
CN210590523U (zh) 一种碳纤维自动化一体机
CN209077396U (zh) 一种3d玻璃真空热压治具翻转及平移装置
CN110586712A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的全自动双弯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11215556A (zh) 一种ic芯片引脚加工机的过料装置
CN211034491U (zh) 纸张加工设备
CN219006984U (zh) 一种出料机构及吸塑折边机
CN216968836U (zh) 一种包边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