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37534U - 一种热冷却结构的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冷却结构的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37534U
CN220737534U CN202322084668.6U CN202322084668U CN220737534U CN 220737534 U CN220737534 U CN 220737534U CN 202322084668 U CN202322084668 U CN 202322084668U CN 220737534 U CN220737534 U CN 2207375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body
reaction tank
liquid
reaction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8466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海耀
王妍
丁洁琼
冯晨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zhou Bolai Narun Electronic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zhou Bolai Narun Electronic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zhou Bolai Narun Electronic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zhou Bolai Narun Electronic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8466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375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375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375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冷却结构的反应釜,包括反应罐体和冷水机组,所述冷水机组安装于所述反应罐体的底部,所述反应罐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冷却管,所述反应罐体内部底部中心安装有中心降温组件,所述反应罐体内部还设置有混料组件。通过内部在罐壁上设置的螺旋冷却管,能够有效提升其与内部反应液体的接触面积,加快降温效果,同时配合中心降温组件,能够进一步提升对内部反应液体的降温效果,实现中心至四周的全方位降温操作,以及内部设置的混料组件,在使内部反应反应均匀的同时,还能够使内部降温效果更加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热冷却结构的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冷却结构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由于化学工艺过程的种种化学变化是以参加反应的介质的充分混合为前提的,需采用搅拌操作,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反应釜即是一种用于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混合搅拌、反应等于一体的化工容器,它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医药、树脂合成等行业。现有的反应釜通常包括反应釜罐体、搅拌轴和搅拌叶片,搅拌轴位于反应釜内,且与反应釜罐体同轴连接,搅拌叶片螺旋分布在搅拌轴上。通过搅拌轴来将里面的各个溶剂混合,然后再对反应釜进行温度控制,如果反应釜内温度过高,将会存在安全隐患。
现有的反应釜内部的冷却结构的冷却效果不佳,其大部分设置于反应罐体罐壁内部,其冷却部位与内部反应液体接触面积较小。
因此,本使方案特提出一种热冷却结构的反应釜,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冷却结构的反应釜。
为达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热冷却结构的反应釜,包括反应罐体和冷水机组,所述冷水机组安装于所述反应罐体的底部,所述反应罐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冷却管,所述反应罐体内部底部中心安装有中心降温组件,所述反应罐体内部还设置有混料组件。
优选地,所述反应罐体外侧安装有与所述螺旋冷却管和所述冷水机组内部相通的循环液管。
优选地,所述中心降温组件包括进液管、中心回流管、通液罩、进液孔道和出液孔道,所述中心回流管安装于所述反应罐体内底部中心,所述进液管有多个均匀分布于所述中心回流管的外侧,所述通液罩安装于多个所述进液管和所述中心回流管的顶端,所述中心回流管和多个所述进液管之间均通过所述通液罩相连通,所述进液孔道有多个且分别与多个进液管底端相通,多个所述进液孔道底端均与所述冷水机组内部出液端相连通,所述出液孔道位于所述反应罐体罐底中心,所述中心回流管和所述冷水机组回液端通过所述出液孔道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混料组件包括旋盘、侧支架和混料棒,所述旋盘转动安装于所述反应罐体内顶部,所述侧支架有两个对称安装于所述旋盘底部中心的两侧,所述混料棒有多个均匀安装于两侧所述侧支架的内侧边上。
优选地,所述反应罐体顶部安装有驱动所述混料组件转动的驱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减速电机、驱动轮、同步轮和传动皮带,所述减速电机安装于所述反应罐体顶部右侧,所述驱动轮对接于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同步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反应罐体顶部中心且与所述混料组件顶端相对接,所述传动皮带套接于所述驱动轮和所述同步轮之间。
优选地,所述反应罐体左侧的顶部设置有进料阀,所述反应罐体左侧的底部设置有排料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待反应的物料于进料阀处导入,随后启动驱动机构内部的减速电机,进而带动驱动轮转动,随后通过传动皮带带动同步轮转动,最终带动混料组件内部的旋盘转动,即可通过两侧的侧支架和多个混料棒对内部反应液体进行搅拌混匀操作,反应期间,同步启动冷水机组,进而将冷却液体于循环液管内部导入,最终导入螺旋冷却管的内部,进而对靠近反应罐体内壁上的反应液进行快速降温操作,同时冷水机组将冷却液于中心降温组件底部的多个进液孔道处泵入多个进液管内部,进而对中心反应液进行降温操作,液体最终于通液罩处导入中心回流管内部,并于出液孔道处回收至冷水机组内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内部在罐壁上设置的螺旋冷却管,能够有效提升其与内部反应液体的接触面积,加快降温效果,同时配合中心降温组件,能够进一步提升对内部反应液体的降温效果,实现中心至四周的全方位降温操作,以及内部设置的混料组件,在使内部反应反应均匀的同时,还能够使内部降温效果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心降温组件半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混料组件半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反应罐体;2、冷水机组;3、螺旋冷却管;4、循环液管;5、中心降温组件;6、混料组件;7、驱动机构;8、进料阀;9、排料阀;51、进液管;52、中心回流管;53、通液罩;54、进液孔道;55、出液孔道;61、旋盘;62、侧支架;63、混料棒;71、减速电机;72、驱动轮;73、同步轮;74、传动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多个”指两个以上。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冷却结构的反应釜,包括反应罐体1和冷水机组2,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机组2安装于所述反应罐体1的底部,所述反应罐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冷却管3,所述反应罐体1内部底部中心安装有中心降温组件5,所述反应罐体1内部还设置有混料组件6。
在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说明书附图1,所述反应罐体1外侧安装有与所述螺旋冷却管3和所述冷水机组2内部相通的循环液管4。
其中,启动冷水机组2,进而将冷却液体于循环液管4内部导入,最终导入螺旋冷却管3的内部,进而对靠近反应罐体1内壁上的反应液进行快速降温操作。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说明书附图1和图2,所述中心降温组件5包括进液管51、中心回流管52、通液罩53、进液孔道54和出液孔道55,所述中心回流管52安装于所述反应罐体1内底部中心,所述进液管51有多个均匀分布于所述中心回流管52的外侧,所述通液罩53安装于多个所述进液管51和所述中心回流管52的顶端,所述中心回流管52和多个所述进液管51之间均通过所述通液罩53相连通,所述进液孔道54有多个且分别与多个进液管51底端相通,多个所述进液孔道54底端均与所述冷水机组2内部出液端相连通,所述出液孔道55位于所述反应罐体1罐底中心,所述中心回流管52和所述冷水机组2回液端通过所述出液孔道55相连通。
其中,冷水机组2将冷却液于中心降温组件5底部的多个进液孔道54处泵入多个进液管51内部,进而对中心反应液进行降温操作,液体最终于通液罩53处导入中心回流管52内部,并于出液孔道55处回收至冷水机组2内部。
在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说明书附图1和图3,所述混料组件6包括旋盘61、侧支架62和混料棒63,所述旋盘61转动安装于所述反应罐体1内顶部,所述侧支架62有两个对称安装于所述旋盘61底部中心的两侧,所述混料棒63有多个均匀安装于两侧所述侧支架62的内侧边上。
其中,旋盘61转动,即可通过两侧的侧支架62和多个混料棒63对内部反应液体进行搅拌混匀操作,同时也可保证内部降温效果更加均匀。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说明书附图1和图4,所述反应罐体1顶部安装有驱动所述混料组件6转动的驱动机构7。
在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说明书附图1和图4,所述驱动机构7包括减速电机71、驱动轮72、同步轮73和传动皮带74,所述减速电机71安装于所述反应罐体1顶部右侧,所述驱动轮72对接于所述减速电机71的输出端上,所述同步轮73转动安装于所述反应罐体1顶部中心且与所述混料组件6顶端相对接,所述传动皮带74套接于所述驱动轮72和所述同步轮73之间。
其中,启动驱动机构7内部的减速电机71,进而带动驱动轮72转动,随后通过传动皮带74带动同步轮73转动,最终带动混料组件6内部的旋盘61转动。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说明书附图1,所述反应罐体1左侧的顶部设置有进料阀8,所述反应罐体1左侧的底部设置有排料阀9。
在使用时,将待反应的物料于进料阀8处导入,随后启动驱动机构7内部的减速电机71,进而带动驱动轮72转动,随后通过传动皮带74带动同步轮73转动,最终带动混料组件6内部的旋盘61转动,即可通过两侧的侧支架62和多个混料棒63对内部反应液体进行搅拌混匀操作,反应期间,同步启动冷水机组2,进而将冷却液体于循环液管4内部导入,最终导入螺旋冷却管3的内部,进而对靠近反应罐体1内壁上的反应液进行快速降温操作,同时冷水机组2将冷却液于中心降温组件5底部的多个进液孔道54处泵入多个进液管51内部,进而对中心反应液进行降温操作,液体最终于通液罩53处导入中心回流管52内部,并于出液孔道55处回收至冷水机组2内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更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热冷却结构的反应釜,包括反应罐体(1)和冷水机组(2),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机组(2)安装于所述反应罐体(1)的底部,所述反应罐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冷却管(3),所述反应罐体(1)内部底部中心安装有中心降温组件(5),所述反应罐体(1)内部还设置有混料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冷却结构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体(1)外侧安装有与所述螺旋冷却管(3)和所述冷水机组(2)内部相通的循环液管(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冷却结构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降温组件(5)包括进液管(51)、中心回流管(52)、通液罩(53)、进液孔道(54)和出液孔道(55),所述中心回流管(52)安装于所述反应罐体(1)内底部中心,所述进液管(51)有多个均匀分布于所述中心回流管(52)的外侧,所述通液罩(53)安装于多个所述进液管(51)和所述中心回流管(52)的顶端,所述中心回流管(52)和多个所述进液管(51)之间均通过所述通液罩(53)相连通,所述进液孔道(54)有多个且分别与多个进液管(51)底端相通,多个所述进液孔道(54)底端均与所述冷水机组(2)内部出液端相连通,所述出液孔道(55)位于所述反应罐体(1)罐底中心,所述中心回流管(52)和所述冷水机组(2)回液端通过所述出液孔道(55)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冷却结构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组件(6)包括旋盘(61)、侧支架(62)和混料棒(63),所述旋盘(61)转动安装于所述反应罐体(1)内顶部,所述侧支架(62)有两个对称安装于所述旋盘(61)底部中心的两侧,所述混料棒(63)有多个均匀安装于两侧所述侧支架(62)的内侧边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冷却结构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体(1)顶部安装有驱动所述混料组件(6)转动的驱动机构(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冷却结构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7)包括减速电机(71)、驱动轮(72)、同步轮(73)和传动皮带(74),所述减速电机(71)安装于所述反应罐体(1)顶部右侧,所述驱动轮(72)对接于所述减速电机(71)的输出端上,所述同步轮(73)转动安装于所述反应罐体(1)顶部中心且与所述混料组件(6)顶端相对接,所述传动皮带(74)套接于所述驱动轮(72)和所述同步轮(7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冷却结构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体(1)左侧的顶部设置有进料阀(8),所述反应罐体(1)左侧的底部设置有排料阀(9)。
CN202322084668.6U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热冷却结构的反应釜 Active CN2207375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84668.6U CN220737534U (zh)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热冷却结构的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84668.6U CN220737534U (zh)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热冷却结构的反应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37534U true CN220737534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71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84668.6U Active CN220737534U (zh)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热冷却结构的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375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737534U (zh) 一种热冷却结构的反应釜
CN219647274U (zh) 一种搅拌釜
CN114288908A (zh) 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的益生菌固体饮料生产设备及工艺
CN209866034U (zh) 一种纳米碳酸钙生产用碳化釜
CN114887560B (zh) 一种氨基磺酸制备用智能控温反应釜
CN212855745U (zh) 一种能够提高卤化丁基胶液混合效果的中和釜
CN212758631U (zh)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酚醛树脂制备用反应装置
CN210045105U (zh) 一种新型的双向搅拌装置
CN114247412A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高效型反应釜
CN209476076U (zh) 一种多功能搅拌机
CN215353419U (zh) 反应釜
CN218924674U (zh) 一种新型酸碱反应釜
CN220969121U (zh) 一种化工反应釜
CN216630423U (zh) 一种用于对组合烟花火药进行混合的搅拌装置
CN219128961U (zh) 一种快速冷却的防冻液生产用调和罐
CN220214893U (zh) 一种酒石酸原料混合装置
CN219186898U (zh) 一种耐热自粘漆制备用带双重夹套温控功能的反应釜
CN212167105U (zh) 带有降温装置的生物试剂搅拌器
CN216172107U (zh) 一种热升华墨水生产用防溅射搅拌装置
CN220918195U (zh) 一种药用糊精加工用冷却结晶装置
CN218222434U (zh) 一种发泡珠粒生产用反应釜
CN217757590U (zh) 一种电渣炉冷却装置
CN218131883U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连续反应器
CN220310410U (zh) 一种连续化超低温反应设备
CN219150139U (zh) 一种可快速冷却的化工反应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