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34418U - 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34418U
CN220734418U CN202321716685.0U CN202321716685U CN220734418U CN 220734418 U CN220734418 U CN 220734418U CN 202321716685 U CN202321716685 U CN 202321716685U CN 220734418 U CN220734418 U CN 2207344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ing
liquid storage
storage cavity
base
electro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1668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李鹏
陈松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1668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344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344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344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第一储液腔、第二储液腔、与第二储液腔流体导通的发热结构、容置有至少部分所述发热结构而形成的雾化腔、供外部气体进入所述雾化腔并带出所述雾化腔中产生的气溶胶的气流通道以及向所述发热结构供电的供电组件;还包括使得所述第二储液腔与所述第一储液腔连通或断开的开关,所述第二储液腔与所述第一储液腔连通状态下,所述气流通道断开,和/或所述发热结构与所述供电组件断开。该电子雾化装置可保障第一储液腔中的液态基质的保鲜效果,保障液态基质雾化产生的气溶胶的抽吸口感,提高用户体验感,并且可起到防漏液还有防自启动,起到安全防护作用。

Description

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领域,尤其涉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的电子雾化装置在用户使用阶段液态基质一直与外界接触,进而容易导致液态基质雾化后的气溶胶口感衰减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子雾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第一储液腔、第二储液腔、与所述第二储液腔流体导通的发热结构、容置有至少部分所述发热结构而形成的雾化腔、供外部气体进入所述雾化腔并带出所述雾化腔中产生的气溶胶的气流通道、以及向所述发热结构供电的供电组件;
还包括使得所述第二储液腔与所述第一储液腔连通或断开的开关,所述第二储液腔与所述第一储液腔连通状态下,所述气流通道断开,和/或所述发热结构与所述供电组件断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雾化座,所述第二储液腔形成于所述雾化座中;所述发热结构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雾化座中,所述开关与所述雾化座连接以带动所述雾化座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储液腔连通的下液口;
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雾化壳,所述第一储液腔形成于所述雾化壳中;所述雾化壳内侧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套设于所述雾化座上,所述雾化座与所述密封件相对运动设置;所述密封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储液腔连通且与所述下液口对应设置的连通孔;
所述第二储液腔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下液口通过所述连通孔与所述第一储液腔连通;
所述第二储液腔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下液口与所述连通孔错开,所述第一储液腔和所述第二储液腔隔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所述雾化座的雾化底座,所述开关设置于所述雾化底座上;所述雾化底座上形成有至少部分所述气流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流通道包括供外部气体进入所述雾化腔的第一进气通道;所述雾化底座上设有用于形成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进气通道的进气柱,所述进气柱上开设有进气口;
所述气流通道还包括供所述雾化腔中产生的气溶胶流出所述电子雾化装置的第二进气通道;
所述第二储液腔与所述第一储液腔连通状态下,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错开设置;
所述第二储液腔与所述第一储液腔隔断状态下,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发热结构连接的导电结构;
所述供电组件具有导电件,所述第二储液腔与所述第一储液腔连通状态下,所述导电结构与所述导电件错开;所述第二储液腔与所述第一储液腔隔断状态下,所述导电结构与所述导电件接触导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关包括旋转开关,所述开关与所述雾化底座同轴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外壳,所述雾化底座部分从所述外壳穿出,所述开关一体成型于所述雾化底座穿出于所述外壳的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外壳,所述雾化底座设置于所述外壳中,所述开关套设于所述外壳的外周且与所述雾化底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储液腔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二储液腔的容积。
实施本实用新型电子雾化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电子雾化装置通过设置可使得第二储液腔与第一储液腔连通或断开的开关;当第二储液腔与第一储液腔隔断,起到保障第一储液腔中的液态基质的保鲜效果,保障液态基质雾化产生的气溶胶的抽吸口感,提高用户体验感,在第二储液腔与第一储液腔连通状态下,气流通道至少一处被切断和/或发热结构与供电组件断开,进而可起到防漏液还有防自启动,起到安全防护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抽吸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抽吸结束状态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供液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供液完成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9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雾化组件的雾化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雾化底座的纵向剖视图;
图13是图10所示雾化组件的雾化座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所示雾化组件的雾化座纵向剖视图;
图15是图2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供电组件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纵”、“横”、“竖直”、“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者也可能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居间元件。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电子雾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该电子雾化装置可雾化液态基质使其产生气溶胶供用户抽吸。该电子雾化装置具有不易漏液、雾化口感佳、用户体验感高的优点。
如图1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壳组件10以及雾化组件20;该雾化壳组件10套设于雾化组件20上。该雾化组件20可部分置于雾化壳组件10中转动,并且可雾化液态基质使其产生气溶胶供用户抽吸。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气流通道,该气流通道可用于供外部气体进入雾化组件20中的雾化腔223,并带出该雾化腔223中产生的气溶胶,也即该气流通道可包括进气通道以及出气通道。
如图8至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壳组件10包括雾化壳11以及密封件12,该雾化壳11套设于雾化组件20上,该密封件12设置于该雾化壳11中,且与雾化壳11连接固定形成该雾化壳组件10,从而可提高装配一致性。
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壳11可以为柱状,内侧为中空结构,可用于供雾化组件20装入,并用于储存液态基质。该雾化组件20可收容于该雾化壳11中,用于加热雾化液态基质。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壳11包括壳体111、设置于该壳体111中的出气管112;该出气管112可位于该壳体111的中轴处,其与该壳体111内侧壁之间的间隙可形成第一储液腔113,用于储存液态基质。该壳体111的一端设置有装配口1111,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口1112,该装配口1111可用于供雾化组件20装入。该出气口1112可与出气管112连通,用于输出气溶胶供用户抽吸。该壳体111的外侧壁设置有导向槽1113,该导向槽1113可沿壳体111的周向延伸,其可与雾化组件20配合,用于雾化组件20转动导向和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该密封件12可以为硅胶件,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密封件12不限于为硅胶件,可以为柔性塑胶件或者橡胶件。该密封件12可套设于雾化组件20上,且可与雾化组件20和雾化壳11过盈配合。该密封件12上可设置穿孔121,该穿孔121位于密封件12的中轴处,可供出气管112部分穿设,以与出气管112装配。在本实施例中,该密封件12具有连通孔122,该连通孔122可以为两个,该两个连通孔122可位于穿孔121的两相对侧,该连通孔122可与第一储液腔113连通。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连通孔122可不限于为两个,在一些实施例中,连通孔122可以为一个或者大于两个。在本实施例中,该密封件12上可设置卡口123,该卡口123可位于该密封件12的端壁的边缘,且可以为多个。多个卡口123可沿密封件12的周向间隔设置,其可用于与雾化壳11卡接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壳11的内侧壁可设置与卡口123对应设置的卡骨,该雾化壳11和密封件12可通过卡骨和卡口123的对应卡接实现连接固定。
如图10至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组件20至少部分安装于雾化壳11中,包括雾化底座21、雾化座22、发热结构23。该雾化底座21可用于支撑该发热结构23,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底座21可以省去。该雾化座22套设于该雾化底座21上,并与该雾化底座21可拆卸装配。该发热结构23容置于该雾化座22中,用于加热从储液腔13中传输而来的液态基质。
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底座21与雾化座22同轴设置,且与雾化座22卡接固定,起到支撑雾化座22的作用。该雾化底座21大致呈筒状,其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座体211以及第二座体212。该第一座体211与雾化座22装配。该第二座体212可从供电组件40穿出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座体211包括底壁2110,该底壁2110上设置有支撑臂2111,该支撑臂2111可以为两个,该两个支撑臂2111间隔设置。当第一座体211与雾化座22装配时,该支撑臂2111可插入该雾化座22中与雾化座22卡接。该支撑臂2111与另一支撑臂2111相背设置的一侧可设置卡孔2112,该支撑臂2111可通过该卡孔2112与雾化座22卡接。该第一座体211的外侧壁可设置卡扣2113,该卡扣2113可卡入雾化壳11侧壁上的导向槽1113,从而将雾化底座21与雾化壳11扣合,并便于雾化壳11转动导向和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座体212为中空结构,且远离该底壁2110的一端设有开口2123。该第二座体212内侧可形成安装腔体2120,用于供供电组件40的部分结构装入。该第二座体212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孔2121,该进气孔2121可与外部连通,用于供外部气体进入该安装腔体2120中。
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底座21上形成有至少部分气流通道,具体地,雾化底座21上设置有进气柱213,该进气柱213位于该底壁2110的中轴处,也即位于两个支撑臂2111之间。该进气柱213为两端贯通结构,其内侧可形成至少部分气流通道,该气流通道包括供外部气体进入雾化腔223的第一进气通道2131,也即该进气柱213的内侧可形成第一进气通道2131。该进气柱213上开设有进气口2132,该进气口2132可从该进气柱213的侧壁延伸至进气柱213靠近安装腔体2120设置的一端。当雾化组件20位于第一位置时,也即雾化座22的第二储液腔225位于第一位置时,该第一进气通道2131可与外部隔断,也即可通过封堵进气口2132使得第一进气通道2131与外部隔断。当雾化组件20位于第二位置时,也即雾化座22的第二储液腔225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进气通道2131可与外部连通,也即可将进气口2132打开,该进气柱213可通过该进气口2132与外部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座22包括本体221以及配合凸部222,该本体221可以呈筒状,且为一端设有开口的中空结构。该本体221的内侧可形成雾化腔223,该雾化腔223可用于容置发热结构23,并为该发热结构23提供雾化空间。该雾化腔223可与第一进气通道2131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该本体221的内壁可设置卡勾2211,该卡勾2211可与雾化底座上的卡孔2112对应设置,当雾化座22与雾化底座21装配时,该卡勾2211可卡入该卡孔2112中。在本实施例中,该配合凸部222凸出设置于该本体221的一端,其横截面尺寸可小于该本体221的横截面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座22还包括雾化孔224,该雾化孔224可与该雾化腔223连通,用于供发热结构23雾化形成的雾化气输出。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孔224设置于该本体221的中轴处。
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组件20具有第二储液腔225,具体地,该第二储液腔225设置于该雾化座22中,该第二储液腔225可以为大致呈U形的腔体,其可从该雾化孔224的一侧延伸至雾化孔224的另一侧,并与该雾化腔223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储液腔113的容积大于第二储液腔225的容积,也即每次转动雾化组件20,使得第二储液腔225与第一储液腔113连通时,该第一储液腔113中的部分液态介质可向第二储液腔225流动。当第二储液腔225位于第一位置,也即雾化组件2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储液腔225与第一储液腔113连通,第一储液腔113中的液态基质可传输并储存于第二储液腔225中。同时,在第二储液腔225与第一储液腔113连通状态下,气流通道断开,也即气流通道至少一处被切断,发热结构23与供电组件40断开进而可起到防漏液还有防自启动,起到安全防护作用。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储液腔225与第一储液腔113连通状态下,该第一进气通道2131可与外部断开,当然,也可以将出气通道与外部断开。当第二储液腔225位于第二位置,也即雾化组件2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储液腔225可与第一储液腔113隔断,从而可保障第一储液腔113中液态基质的保鲜度。
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座22上设置有下液口226,该下液口226可以为两个,两个下液口226可分别位于该雾化孔224的两相对侧,并均与第二储液腔225连通。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下液口226也可以为一个或者大于两个。下液口226可与密封件12上的连通孔122对应设置,当雾化组件20位于第一位置时,下液口226可通过连通孔122与第一储液腔113连通,也即该第一储液腔113中的液态基质可依次经过连通孔122、下液口226输送至第二储液腔225中。当雾化组件20位于第二位置时,该下液口226可与连通孔122完全错开,也即该第一储液腔113和第二储液腔225可被隔断,此时,用户可启动雾化液态基质并抽吸液态基质雾化产生的气溶胶。
在本实施例中,该发热结构23可部分或者全部收容于雾化座22中,可包括多孔体以及设置于该多孔体上的发热体。该多孔体可以为陶瓷多孔体。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多孔体可不限于为陶瓷多孔体。该多孔体还包括发热面,该发热体可设置于该发热面上。该发热体可以为发热丝或者发热膜,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发热体可不限于为发热丝或者发热膜。
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组件20还包括导电结构24,该导电结构24可安装于该雾化底座21上,且一端与发热结构23接触,进而与发热结构23连接。该导电结构24可用于将发热结构23与供电组件40导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导电结构24为两个,两个导电结构24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导电结构24可以为顶针,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导电结构24不限于为顶针,也可以为导线或者导电金属片。
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开关30,在本实施例中,该开关30可外置设置,具体地可设置于雾化壳11,甚至至少部分外置于供电组件40的外壳41外。该开关30设置于雾化组件20上,且可带动该雾化组件20运动,进而带动第二储液腔225运动,以及使得第二储液腔225与第一进气通道2131联动设置和/或该开关30还可调整发热结构23与供电组件40相对位置,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开关30也可与第一进气通道2131、发热结构23以及供电组件40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连动。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开关30不限于带动第二储液腔225运动,也可通过带动位于第一储液腔113以及第二储液腔225之间的隔断件运动,发热结构23以及供电组件40之间的隔断件运动,和/或可带动气流通道进出口端的隔断件运动实现,第一储液腔113与第二储液腔225的连通或断开,气流通道与外部的连通或断开,以及发热结构23与供电组件40之间的连通或断开。
具体地,该开关30为旋转开关,其可带动雾化组件20转动。在本实施例中,该开关30与雾化组件20同轴设置,位于雾化组件20的一端。具体地,该开关30可设置于该雾化底座21上。在本实施例中,该开关30可设置于该雾化底座21穿出供电组件40的外壳41的部分,具体地,该开关30可形成于该第二座体212穿出供电组件40的外壳41的一段上,其可第二座体212一体成型。该雾化座22通过与雾化底座21连接进而与开关30连接,可在开关30的带动下运动,进而与密封件12相对运动。通过转动开关30,可带动雾化底座21转动,进而带动整个雾化组件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也即可带动第二储液腔225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在本实施例中,可将开关30转动90度实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切换。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开关30不限于与雾化底座21一体成型。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开关30与雾化底座21为独立的两个部件,该开关30可与雾化底座21可拆卸装配。
如图2及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供电组件40。该供电组件40可与雾化组件20以及雾化壳11装配,其可向雾化组件20中的发热结构23供电。在本实施例中,该供电组件40可包括外壳41、支架42电源43以及导电件44。该外壳41为两端贯通的中空结构,可套设于该雾化底座21以及部分雾化壳11的外周。该支架42可设置于该外壳41中,并可安装至雾化底座21中,可支撑雾化组件20且可用于收容固定电源43。该电源43安装于该支架42上,并位于雾化底座21中,用于向发热结构23供电。导电件44安装于该支架42上,且一端与该电源43电连接,另一端可在雾化组件20位于第二位置时,与雾化组件20的导电结构24接触导通。在本实施例中,导电件44可以为两个,该两个导电件44间隔设置。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外壳41包括第一端411以及第二端412,该第一端411与第二端412可相对设置,且相互贯通。该雾化壳11可部分裸露于第一端411,该雾化底座21可部分从第二端412穿出,其穿出第二端412部分可形成开关30。
在本实施例中,支架42可大致呈柱状,且为中空结构,内侧可形成收容腔收容电源43。该支架42包括端壁421。该端壁421朝向雾化底座21的一侧设置有挡台422,该挡台422可位于该端壁421的中轴处,可与进气柱213相对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该挡台422大致呈S形,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挡台422不限于呈S形。在本实施例中,挡台422可包括阻挡部4221以及缺口4222。该阻挡部4221为两个,其可形成于挡台422的两端,可在雾化组件20位于第一位置时,阻挡进气口2132,将进气口2132与外部隔断。该缺口4222可位于两个阻挡部4221之间,该支架42在缺口4222处可形成至少部分气流通道,该气流通道包括供雾化腔223中产生的气溶胶流出电子雾化装置第二进气通道423,也即该支架42在缺口4222处可形成至少部分第二进气通道423。该第二进气通道423可通过雾化底座21上的进气孔2121与外部连通。当雾化组件20位于第二位置时,该进气口2132可部分与缺口4222重合,也即该进气口2132可与第二进气通道423连通。当雾化组件20位于第一位置时,该进气口2132与缺口4222错开,也即与第二进气通道423错开。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架42上可设置安装通孔424,该安装通孔424位于端壁421上,其可与导电件44一一对应设置,用于供导电件44安装。该安装通孔424为两个,两个安装通孔424分别设置于挡台422的两相对侧。
再如图3至图6所示,供液时,可转动开关30至雾化组件20位于第一位置,也即第二储液腔225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储液腔225与第一储液腔113连通,第一储液腔113可向第二储液腔225供液,第一储液腔113中的液态基质可依次经过连通孔122、下液口226进入第二储液腔225中。此时第一进气通道2131与外部连接且发热结构23与供电组件40连接。具体地,第一进气通道2131通过进气口2132被阻挡部4221阻挡而与第二进气通道423错开进而与外部隔断;该导电结构24与导电件44错开,从而无法实现电连接。供液结束,可将开关30转动90度至雾化组件20位于第二位置,也即第二储液腔225位于第二位置时,此时,第二储液腔225与第一储液腔113隔断,第一进气通道2131通过进气口2132与缺口4222部分重合而与第二进气通道423连通进而与外部连通。该导电结构24与导电件44接触导通。在雾化组件20位于第二位置时,用户启动电子雾化装置抽吸气溶胶,至第二储液腔225中的液态基质被抽吸完。若要继续抽吸,可重复上述步骤。
该电子雾化装置通过转动开关30,可实现供液、调整下液量、电的连通或断开以及气的开闭,进而实现液态基质的保鲜,防止电子雾化装置搁置时、运输时以及自启动时漏液,同时该旋转开关也可实现儿童防护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根据第二储液腔225中的液态基质的量来调节抽吸口数。第一储液腔113中其余大部分液态基质仍处于保鲜状态,不会和第二储液腔225中的液态基质混合,也不会受热造成香精香料的挥发。抽完一定口数后,用户得到满足,可以选择不抽吸,此时不需要再去关闭。如果用户想要再抽吸,达到电控设置的口数,电路断开,需要做一次关开的动作,此时电路重置,第一储液腔113的液态基质进入第二储液腔225,可正常抽吸。如此循环往复直到第一储液腔113以及第二储液腔225中的液态基质被雾化完。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储液腔113与第二储液腔225连通的同时,可只有气流通道一处或多处被切断或者只有发热结构23与供电组件40断开连接,也即可以只有第一进气通道2131与外部断开连接或者只有发热结构23与供电组件40断开连接。第一储液腔113与第二储液腔225隔断前后,导电结构24与导电件44可始终接触导通,和/或,第一进气通道2131与第二进气通道423始终连通,第一储液腔113与第二储液腔225隔断,用户即可实现抽吸。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导电结构24与导电件44的导通和错位也可通过设置另一开关来操作,第一进气通道2131与第二进气通道423的连通和隔断也可设置另一开关来操作。
图16至图1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电子雾化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开关30可套设于雾化底座21的外周,并至少部分置于外壳41的外侧,其可与雾化底座21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开关30可包括环状本体31以及卡凸32,该环状本体31可套设该外壳41的外周,该卡凸32可设置于该环状本体31的内侧壁,可从外壳41穿至雾化底座21与雾化底座21卡接固定。相应地,该雾化底座21的第二座体212的侧壁上可设置于该卡凸32对应设置的卡接槽2123。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储液腔(113)、第二储液腔(225)、与所述第二储液腔(225)流体导通的发热结构(23)、容置有至少部分所述发热结构(23)而形成的雾化腔(223)、供外部气体进入所述雾化腔(223)并带出所述雾化腔(223)中产生的气溶胶的气流通道、以及向所述发热结构(23)供电的供电组件(40);
还包括使得所述第二储液腔(225)与所述第一储液腔(113)连通或隔断的开关(30),所述第二储液腔(225)与所述第一储液腔(113)连通状态下,所述气流通道断开,和/或所述发热结构(23)与所述供电组件(40)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雾化座(22),所述第二储液腔(225)形成于所述雾化座(22)中;所述发热结构(23)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雾化座(22)中,所述开关(30)与所述雾化座(22)连接以带动所述雾化座(22)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2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储液腔(225)连通的下液口(226);
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雾化壳(11),所述第一储液腔(113)形成于所述雾化壳(11)中;所述雾化壳(11)内侧设置有密封件(12),所述密封件(12)套设于所述雾化座(22)上,所述雾化座(22)与所述密封件(12)相对运动设置;所述密封件(12)具有与所述第一储液腔(113)连通且与所述下液口(226)对应设置的连通孔(122);
所述第二储液腔(225)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下液口(226)通过所述连通孔(122)与所述第一储液腔(113)连通;
所述第二储液腔(225)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下液口(226)与所述连通孔(122)错开,所述第一储液腔(113)和所述第二储液腔(225)隔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所述雾化座(22)的雾化底座(21),所述开关(30)设置于所述雾化底座(21)上;所述雾化底座(21)上形成有至少部分所述气流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包括供外部气体进入所述雾化腔(223)的第一进气通道(2131);所述雾化底座(21)上设有用于形成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进气通道(2131)的进气柱(213),所述进气柱(213)上开设有进气口(2132);
所述气流通道还包括供所述雾化腔(223)中产生的气溶胶流出所述电子雾化装置的第二进气通道(423);
所述第二储液腔(225)与所述第一储液腔(113)连通状态下,所述进气口(2132)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423)错开设置;
所述第二储液腔(225)与所述第一储液腔(113)隔断状态下,所述进气口(2132)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42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发热结构(23)连接的导电结构(24);
所述供电组件(40)具有导电件(44),所述第二储液腔(225)与所述第一储液腔(113)连通状态下,所述导电结构(24)与所述导电件(44)错开;所述第二储液腔(225)与所述第一储液腔(113)隔断状态下,所述导电结构(24)与所述导电件(44)接触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30)包括旋转开关,所述开关(30)与所述雾化底座(21)同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外壳(41),所述雾化底座(21)部分从所述外壳(41)穿出,所述开关(30)一体成型于所述雾化底座(21)穿出于所述外壳(41)的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外壳(41),所述雾化底座(21)设置于所述外壳(41)中,所述开关(30)套设于所述外壳(41)的外周且与所述雾化底座(21)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液腔(113)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二储液腔(225)的容积。
CN202321716685.0U 2023-06-30 2023-06-30 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207344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16685.0U CN220734418U (zh) 2023-06-30 2023-06-30 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16685.0U CN220734418U (zh) 2023-06-30 2023-06-30 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34418U true CN220734418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65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16685.0U Active CN220734418U (zh) 2023-06-30 2023-06-30 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344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93546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EP4378332A1 (en) Atomizer and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CN211458847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3785359U (zh) 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WO2023138169A1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20734418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113068863A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3598421A (zh) 雾化装置的雾化组件、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
CN218354682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09825222U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214759135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3598420A (zh) 用于支撑雾化装置雾化元件的支撑块、雾化装置及设备
CN114587025A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826781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CN216701623U (zh) 雾化装置的底座、储液弹、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
CN215583179U (zh) 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6701624U (zh) 雾化设备
CN216983582U (zh) 雾化装置的雾化组件、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
CN218354654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CN218635326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CN216293003U (zh) 用于支撑雾化装置雾化元件的支撑块、雾化装置及设备
CN219719755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982127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20308426U (zh) 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8635317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和支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