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93003U - 用于支撑雾化装置雾化元件的支撑块、雾化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支撑雾化装置雾化元件的支撑块、雾化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93003U
CN216293003U CN202121629856.7U CN202121629856U CN216293003U CN 216293003 U CN216293003 U CN 216293003U CN 202121629856 U CN202121629856 U CN 202121629856U CN 216293003 U CN216293003 U CN 2162930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ing
groove
supporting block
supporting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2985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申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k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k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k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k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2985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930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930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930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用于支撑雾化装置雾化元件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内设有过气腔,侧壁开设有与所述过气腔连通的过气孔;所述支撑块侧壁还设有供雾化元件定位安装的布设槽;所述过气腔内的气流可通过所述过气孔流动至所述布设槽,为所述雾化元件提供工作气流。本申请目的在于便于加工装配,同时支撑块内部设有过气腔,工作时,外界气流通过过气腔和支撑块侧壁设有的过气孔为所述雾化元件提供工作气流,外界气流补充到过气腔内进行预热,同时加速支撑块的热量散发。

Description

用于支撑雾化装置雾化元件的支撑块、雾化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支撑雾化装置雾化元件的支撑块、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设备包括雾化装置和为雾化装置供电的供电器,雾化装置内部构建有储液腔、气流通道及电子雾化组件。供电器开设有容纳槽,雾化装置安装于容纳槽内,并与供电器建立电性连接。当供电器为雾化装置内部的电子雾化组件供电时,雾化组件将储液腔内部存储的溶液雾化成气雾排出。
然而传统雾化装置的雾化组件需要将棉材包裹于雾化元件,装配工艺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装置雾化元件的支撑块,便于加工装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支撑雾化装置雾化元件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内设有过气腔,侧壁开设有与所述过气腔连通的过气孔;所述支撑块侧壁还设有供雾化元件定位安装的布设槽;
所述过气腔内的气流可通过所述过气孔流动至所述布设槽,为所述雾化元件提供工作气流。
可选地,支撑块的两个侧壁均开设有布设槽,所述支撑块还设有过线槽,所述两个布设槽的一端通过所述过线槽连通。
可选地,两个布设槽由所述支撑块相对的两侧壁开设,所述过线槽有所述支撑块顶部端面开设。
可选地,过线槽的尺寸大于所述布设槽的尺寸。
可选地,布设槽开设于所述支撑块的第一侧壁,所述过气孔开设于所述支撑块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交汇处倾斜设置以形成气流导向面,所述外界气流通过所述过气腔、所述过气孔及所述气流导向面流动至所述布设槽。
可选地,支撑块还包括与所述第二侧壁正对的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二侧壁一致的过气孔及气流导向面。
可选地,支撑块的下端还设有安装缘,用于被外部固定座固定于雾化组件,所述布设槽贯通所述安装缘,以形成供外部雾化元件导电引线穿过的过线孔。
可选地,支撑块采用陶瓷材质制备。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雾化装置,包括雾化组件和储液弹,所述储液弹内设置有储液腔及供雾化组件安装的插接腔,所述雾化组件可拔插插接于所述插接腔内,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基座、雾化元件和如上所述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基座,另一端伸出于基座外,所述雾化元件定位安装于所述布设槽,所述基座用以插接于所述插接腔,使雾化元件与储液弹内的锁液棉接触。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雾化设备,包括所述供电装置以及上所述的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插接于所述供电装置时,雾化组件与所述供电装置导电连接。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雾化组件无棉材设计,无需人工包棉,安装时,将雾化元件架设于支撑块,并通过导电电极将导电引线建立电性连接即可,安装方便,便于加工生产,同时支撑块内部设有过气腔,工作时,外界气流通过过气腔和支撑块侧壁设有的过气孔为所述雾化元件提供工作气流,外界气流补充到过气腔内进行预热,同时加速支撑块的热量散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中电子雾化设备的连接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雾化装置的连接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中雾化装置的连接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中雾化组件的连接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中雾化组件的连接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中雾化组件的连接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中支撑块的连接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中储液弹底座的仰视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中储液弹底座以图8中A-A方向的连接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中储液弹底座以图8中B-B方向的连接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中储液弹底座以图8中A-A方向的连接结构剖视分解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中储液弹底座的连接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中供电装置的连接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中雾化组件独立锁紧于供电装置的连接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中图14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中内支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Figure BDA0003167405900000031
Figure BDA0003167405900000041
Figure BDA00031674059000000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考图1至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设备10000,所述电子雾化设备10000包括雾化装置1000和为所述雾化装置1000供电的供电装置3000。所述雾化装置1000包括储液弹100和雾化组件200,所述储液弹100包括储液杯10和插接于所述储液杯10的底座20。所述储液杯10一端敞开设置,以供底座20插接,且所述底座20与所述储液杯10的内壁围成储液腔11,所述储液腔11内容置有溶液,所述溶液可为水、驱蚊液、芳香液、美容液、药液、烟液等在此不做限定,所述电子雾化设备10000根据溶液不同的种类对应形成不同的雾化设备10000,例如,加湿器、驱蚊器、香薰、蒸脸仪、药用雾化器及电子烟,本申请以电子烟为例。
具体地,如图9至图11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底座20包括座体21和锁液件22,所述座体21采用塑胶或硅胶材质制备,且其底部开设有供外部雾化组件200插入的插接槽211,顶部开设有安装槽212,所述安装槽212和所述插接槽211错位设置,且一侧槽壁开口设置以使所述安装槽212和所述插接槽211连通。所述锁液件22为棉材或陶瓷等多孔材质制备,用于吸附储液腔11内的溶液。在本实施例中以吸液棉为例,所述吸液棉沿所述安装槽212插入,用以填充所述安装槽212,由于安装槽212一侧与插接槽211连通,因此填充于安装槽212内的吸液棉从所述插接槽211显露,当外部雾化组件200插入插接槽211内时,雾化组件200的雾化元件210与所述吸液棉接触。
具体地,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安装槽212设置在顶部,有效方便用户将吸液棉安装于所述安装槽212内,同时为防止储液弹100尺寸较大,所述座体21的底部尺寸大于顶部尺寸,进而形成大径段和小径段,所述大径段用于密封储液杯10的开口,所述小径段插入所述储液杯10内部。且小径段的外周与储液杯10之间形成储液腔11,同时在小径段靠近大径段的下端开设有过液孔213,所述过液孔213与所述安装槽212连通,因此可以防止顶部下端的溶液无法通过安装槽212进入到安装槽212内被锁液件22吸附的现象产生。
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防止储液腔11内的溶液直接通过过液孔213和锁液件22之间的间隙漏出,导致溶液漏出速率较快,出现漏液的现象产生。所述过液孔213避让所述安装槽212的边沿开设,即所述安装槽212的最低处低于所述过液孔213的最低处,所述安装槽212的宽度大于所述过液孔213的宽度,当锁液件22插入时,完全遮盖封堵所述过液孔213,以使所述储液腔11内的溶液只能通过锁液件22吸附。同时,再通过密封胶塞23过盈配合的方式沿安装槽212插入,将锁液件22压实,进一步减少漏液的风险,且安装密封胶塞23后,储液腔11内部溶液仅通过过液孔213流动至锁液件22。吸附速率较为均匀,确保口感。避免无密封胶塞23的情况下,溶液较多时,顶部的安装槽212槽口和底部的过液孔213同步过液,当溶液较少时,只能通过过液孔213过液。导致吸附速率差异较大,口感不一致的现象产生。
具体地,如图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液件22第一侧面221与所述雾化元件210接触,与之相对的第二侧面222遮盖所述过液孔213;因此,当雾化组件200插入时,锁液件22的第一侧面221受挤压力,使得第二侧面222牢牢贴紧过液孔213,进一步防止储液腔11内的溶液从过液孔213和锁液件22的间隙直接渗出的现象产生。
进一步地,如图9结合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确保雾化元件210与锁液件22接触,雾化元件210突出于雾化组件200本体的表面,同时,为防止雾化元件210挤压锁液件22作用力较大,导致锁液件22于过液孔213处鼓包的现象产生。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面221的第一部分与雾化元件210接触,所述第二侧面222的第二部分遮盖所述过液孔213,所述过液孔213正对的所述第二部分错开所述第一部分设置。因此,雾化元件210直接的挤压力作用在锁液件22避开正对过液孔213的部分,从而使锁液件22压紧过液孔213边沿的同时不会朝向过液孔213内鼓包。
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雾化元件210与过液孔213错位设置,为增大雾化面积,所述雾化元件210元所述插接槽211的深度方向延伸。同时防止雾化元件210偏位,导致产生热量传到至雾化装置1000外壳热量不均,单侧过热的现象产生;所述雾化元件210正对所述安装槽212宽度方向的中间,以与所述锁液件22宽度方向的中部抵接;所述过液孔213偏离所述安装槽212的中间位置设置。
具体地,如图8结合图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座体21底面于所述插接槽211的侧壁还开设有避让槽214,以使所述插接槽211形成宽径段2141和窄径段2142,所述窄径段2142与外部雾化组件200的侧边结构过盈配合固定,防止溶液从此处间隙渗出。所述宽径段2141与所述安装槽212连通,以供所述外部雾化组件200的雾化元件210穿过至与锁液件22接触。同时,避让槽214的尺寸大于所述雾化元件210尺寸,以使所述雾化元件210容置所述避让槽214内时,周边形成供气流通过的雾化气道2143,所述雾化组件200的气路与所述雾化气道2143连通。
具体地,如图8结合图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避让槽214与所述安装槽212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液件22覆盖所述安装槽212朝向槽口的底槽壁。并且该底槽壁还开设有与避让槽214连通的吸液缺口2121。防止雾化组件200拔出或插入时,锁液件22朝向安装槽212内偏位,导致部分底槽壁未被锁液件22遮盖,造成溶液残留,当拔出雾化组件200时,溶液漏出于外界。导致对外界物品造成污染的现象产生。通过设置有吸液缺口2121,当雾化组件200插入时,雾化元件210挤压锁液件22后,锁液件22依旧完全覆盖该底槽壁,因此溶液始终被锁液件22吸附,不会残留,避免拔出时漏液的风险。
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座体21顶部还开设有出雾口215,所述避让槽214沿所述雾化组件200插入方向的深度大于所述雾化元件210对应方向的高度,因此,避让槽214顶端与雾化元件210之间的空间形成一个出雾通道2144,便于雾化后的气体流动,防止狭小空间流动导致哨声的产生。同时避让槽214的末端呈斜面设置形成导向面,用以将气流导向至出雾口215排出,增强气流通过时的顺畅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雾化装置1000的储液弹100,包括储液杯10及上述的雾化装置1000的底座20,所述底座20插接于所述储液杯10的开口,并与所述储液杯10围设有储液腔11。其中,该底座2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储液弹1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具体地,如图1结合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储液杯10一端开口,另一端设有排雾口12,且所述储液杯10的内壁环绕所述排雾口12设有导气管13,所述导气管13插接于所述出雾口215,以使从出雾口215排出的气流仅通过排雾口12流出至外界。
进一步地,如图3结合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防止储液腔11内的溶液从出雾口215和导气管13之间的间隙漏出,所述导气管13的套接有密封套24或所述出雾口215安装有密封套24,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在出雾口215设有密封套24,且所述座体21环绕所述出雾口215间隔设有多个凸台216,所述密封套24包括插入出雾口215内的套体241和卡持于出雾口215边沿的套缘242,所述套缘242对应多个凸台216设有多个缺口2421,以供凸台216插接。通过设置有多个凸台216,所述多个凸台216对缺口2421的侧壁具有过盈力,防止导气管13插入密封套24时,套缘242受力被拉入出雾口215导致密封效果削弱的现象产生;具体的,卡持于两相邻凸块之间的部分限位缘呈扇环形,临近出雾口215为较窄端,远离出雾口215的为较宽端,从而确保插入时,套缘242不会发生形变。
具体地,如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出雾口215的内壁凸设有止挡缘,所述密封套24远离套缘242的一侧密封设置,并开始有供气流通过的通孔。导气管13插入密封套24时,将密封套24底部端面压持于止挡缘,将密封套24的侧壁压紧于出雾口215的内壁。从而从多个表面实现密封,且防止导气管13过度插入出雾口215内。为提升密封效果,所述密封套24的内壁还凸设有密封凸筋用以套接于导气管13的外壁。
具体地,如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座体21底部的大径段还套接有柔性的密封圈25,进而插入所述储液杯10的开口时,与储液杯10开口边沿的内壁过盈密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雾化装置1000,包括雾化组件200及上述的储液弹100;所述雾化组件200一端插接于所述插接槽211内,另一端显露于外界并设有导电电极240,用于将外部供电装置3000和雾化元件210建立电性连接。所述储液弹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储液弹1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具体的,如图4至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200包括基座220、支撑块230、雾化元件210及导电电极240,所述支撑块230采用绝缘耐热材质。例如,陶瓷、玻璃等,在本实施例中以陶瓷为例,所述支撑块230一端固接于基座220另一端凸伸于基座220外,所述雾化元件210为发热丝或发热片。本申请以发热丝为例,所述发热丝包括发热部2101和位于发热部2101两端的两个导电引线2103。所述发热部2101沿所述支撑块230侧壁向上布设。两个导电引线2103用于与两个导电电极240建立电性连接。所述发热部2101可以呈弯折状、S型或N型设置。在此不做过多限定。
具体地,如图4至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块230的侧壁开设有布设槽2301,所述发热部2101沿所述布设槽2301布设,从而对发热部2101定位布设,避免发热部2101偏位,导致与锁液件22接触位置发生改变,影响雾化效果的现象产生。同时,发热部2101的外侧表面从所述布设槽2301的槽口凸伸,并突出于所述支撑块230的侧壁外。从而有效确保发热部2101与锁液件22紧密接触。
具体地,如图4至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座体21环绕所述插接槽211开设有两个安装槽212,所述两个安装槽212均与所述插接槽211连通,并填充有所述锁液件22;所述雾化元件210的发热部2101贴覆于所述支撑块230,并顺延所述支撑块230延伸至另一表面,从而使雾化组件200插接于插接槽211时,发热部2101与两个锁液件22接触,提升雾化的效果。
具体地,如图6至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安装槽212位于所述支撑块230两侧,当所述发热部2101沿支撑块230一侧向上延伸,再通过顶部端面延伸至另一侧时,由于支撑块230顶部端面没有与锁液件22接触,直接干烧温度较高。因此,所述雾化元件210包括两段发热部2101和连接两段发热部2101的导电部2102,两段发热部2101位于所述支撑块230的两个侧面,所述导电部2102将两个发热部2101的上端连接,并架设于所述支撑块230的顶部端面,整体呈现n型。通过导电部2102将两个发热部2101进行串联,n型两侧的发热部2101下端通过两个导电引线2103与导电电极240建立电性连接。从而减少支撑块230顶部端面的温度,防止持续干烧的现象产生。同时所述支撑块230对应所述导电部2102开设有过线槽2302,所述过线槽230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布设槽2301连通,且交汇处圆滑过渡设置,当安装时,将n型的雾化元件210以所述导电部2102对应所述过线槽2302的方式预架设于所述支撑块230,再对发热部2101施加作用里,使其沿所述布设槽2301布设。安装方便,且雾化元件210与支撑块230不易偏位脱离。并且,所述过线槽2302和所述布设槽2301交汇处采用圆滑过渡设置,防止过线槽2302和布设槽2301直角尖锐过渡时,雾化组件200插入至储液弹100内时,突出于所述布设槽2301的发热部2101与锁液件22之间的作用力在过线槽2302和布设槽2301交汇处形成剪切力,导致发热部2101与导电部2102断裂的现象产生。
具体地,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过线槽2302由支撑块230顶部端面的中部开设。且过线槽2302的尺寸大于所述布设槽2301的尺寸,其槽口呈渐扩式设计,进而当用户将雾化元件210大概放置于支撑块230顶部端面的中部时,自动滑落到过线槽2302的底部。且所述过线槽2302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导电部2102的直径,以使所述导电部2102安装于所述过线槽2302内时,导电部2102外侧表面低于所述过线槽2302,减少安装过程中导电部2102从过线槽2302中脱离的概率。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部2102的直径大于所述过线槽2302的槽口直径,因此导电部2102无法压入过线槽2302内,避免安装时,导电部2102朝向一侧偏位,部分压入至布设槽2301内,另一侧的发热部2101被压入至过线槽2302内的现象产生。
具体地,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块230内部设有过气腔2303,且于所述支撑块230的侧壁开设有连通过气腔2303的过气孔2304,所述基座220开设有连通外界和过气腔2303的进气孔,外界气流经过进气孔、过气腔2303、过气孔2304流动至发热部2101,为所述发热部2101提供工作气流。通过在所述支撑块230内部设置有过气腔2303,使结构更为紧凑,减小产品体积,同时支撑块230内部空腔形成过气腔2303的方式,当抽吸时,外界的低温空气从进气孔被吸入至过气腔2303内,加速过气腔2303内的热量消散,提升支撑块230的散热性能,防止支撑块230与发热部2101接触位置温度持续较高。同时,过气腔2303内壁的热量传导至外界气流,使外界气流在此处进行预热后通过过气孔2304流动至发热部2101,防止低温空气直接吹向发热部2101,导致发热部2101雾化不完全的现象产生,单位时间多次抽吸时,恒温输出状态下也可降低能耗。
具体地,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块230的第一侧壁2305开设有所述布设槽2301,与之相邻的第二侧壁2306开设有所述过气孔2304;且所述第一侧壁2305和所述第二侧壁2306交汇处形成倾斜的气流导向面2308,所述气流导向面2308将所述过气孔2304排出的气流导向至第一侧壁2305安装的发热部2101。通过将所述过气孔2304和所述布设槽2301设计在支撑块230两相邻的侧壁,即所述过气孔2304避开发热部2101直接工作的表面,防止发热部2101与所述锁液件22雾化时产生的雾珠和冷凝水从所述从过气孔2304飞溅出。同时防止停止雾化时,发热部2101处残余的雾气直接从所述过气孔2304汇入到过气腔2303内遇冷产生冷凝液的现象产生。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块230还包括与所述第二侧壁2306正对的第三侧壁2307,所述第三侧壁2307开设有与所述第二侧壁2306一致的过气孔2304及气流导向面2308。从而使发热部2101两侧同时供给工作气流,防止仅单侧补充气流导致另一侧温差较大容易产生冷凝液和烧糊的现象产生。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230还设有挡气凸棱(未图示),所述挡气凸棱位于所述过气孔2304上方,当支撑块230插入至所述储液杯10内时,所述挡气凸棱与所述储液杯10的内壁结构过盈配合,并围设成与气流导向面2308连通的气流导向空间2505,以限制过气孔2304排出的气流流动方向,使过气孔2304排出的气流沿气流导向空间2505、气流导向面2308流动至所述发热部2101。从而避免外部气流从所述过气孔2304流出后直接向上流动,未经过发热部2101混合雾化后的气雾,导致锁液件22烧糊的现象产生。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中,采用在支撑块230凸设有挡气凸棱的进行限制气流流动方向的方式。例如,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在所述支撑块230表面开设有气流导向凹槽(未图示),所述凹槽深度方向的底槽壁开设有所述过气孔2304,所述支撑块230的外表面与外部储液杯10的内壁结构配合,以使所述气流导向槽形成与所述气流导向面2308连通的气流导向空间2505,以限制过气孔2304排出的气流流动方向,使过气孔2304排出的气流沿气流导向空间2505、气流导向面2308流动至所述发热部2101的方式也属于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将所述支撑块230牢固安装于所述基座2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200还包括固定座250,所述支撑块230下端侧向凸设有安装缘2309,所述固定座250开设有供支撑块230端部穿过的贯通孔2501,所述基座220的上端面开设有装配槽2201,所述支撑块230设有安装缘2309的一端容置于装配槽2201内,所述固定座250套接于所述支撑块230,并将所述安装缘2309压紧于所述装配槽2201内,所述支撑块230的另一端穿过固定座250的贯通孔2501显露于外界,以供雾化元件210安装。所述过气孔2304设于支撑块230显露于外界的部分表面。通过支撑块230下端的端部侧向凸设有安装缘2309,所述安装缘2309可以是单个凸块,也可以是外周整圈凸缘均可,再通过固定座250将所述安装缘2309压紧于装配槽2201内从而将所述支撑块230牢固固定,防止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外部雾化装置1000拔插反复拔插后支撑块230松动的现象产生。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增强连接牢固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配槽2201正对槽口的槽壁还开设有超声槽2202,所述固定座250的边沿凸设有超声凸棱2502用于插接于超声槽2202内,并通过超声热熔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中,采用超声的方式固定连接。例如,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为便于后期对零部件拆卸维修更换,所述固定座250和所述基座220采用可拆分物理连接,例如采用连接卡扣扣接的方式也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具体地,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提升支撑块230的连接稳定性。所述固定座250还凸设有延展臂2503,所述延展臂2503朝向所述装配槽2201外延伸,并夹持所述支撑块230的侧壁。所述延展臂250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延展臂2503分由固定座250的两侧凸伸,并夹持于所述支撑块230的第二侧壁2306和第三侧壁2307。同时,所述支撑块230的横截面呈近似椭圆形,所述椭圆形的长轴端的两侧为所述支撑块230的第一侧壁2305,所述短轴的两端为所述第二侧壁2306和所述第三侧壁2307。所述延展臂2503与所述支撑块230接触的表面呈现与支撑块230适配的弧面,从而防止支撑块230偏位。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防止支撑块230与储液杯10直接接触导致储液杯10外壁温度较高的现象产生。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延展臂2503延伸的尾端还侧向延伸有挡气臂2504,所述挡气臂2504、所述延展臂2503及所述底座20围设成与气流导向面2308气流导通的气流导向空间2505,所述支撑块230正对所述气流导向空间2505的部分侧壁开设所述过气孔2304。通过设有挡气臂2504的方式与插接槽211的内壁围成气流导向空间2505,从而限制过气孔2304中的气流通过气流导向面2308流动至发热部2101。避免支撑块230设有挡气凸棱与插接槽211的内壁围成气流导向空间2505导致热量较高的现象产生。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避免固定座250压坏所述安装缘2309,在所述固定座250和所述安装缘2309之间还设有柔性垫260,所述柔性垫260采用硅胶、橡胶或柔性树脂等材质,在此不做限定。通过加装柔性垫260,防止固定座250和安装缘2309硬接触导致安装缘2309压坏的现象产生。
具体地,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布设槽2301延伸穿过所述安装缘2309形成过线孔23091,所述基座220对应所述过线孔23091开设有通孔,雾化元件210的导电引线2103穿过所述过线孔23091、所述通孔后与导电电极240电性连接;所述柔性垫260套接于所述支撑块230的外周,并将所述导电引线2103压紧于所述布设槽2301内;所述固定座250将所述柔性垫260压紧于所述安装缘2309表面,并密封所述过线孔23091,通过将所述柔性垫260江所述导电引线2103压紧于所述布设槽2301,安装时将导电引线2103穿过所述过线孔23091,再通过套接所述柔性垫260,防止后续工位流转时导电引线2103偏位的现象产生,起到预固定的作用。同时,当固定座250将柔性垫260压紧于所述安装缘2309的表面时,密封所述过线孔23091,防止冷凝液顺延导电引线2103从过线孔23091漏出至外界的现象产生。
具体地,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250或所述基座220的外周还套接有密封胶圈270,用于与插接槽211的内壁弹性过盈配合连接,从而使雾化组件200固定于外部储液弹100。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本申请雾化设备10000的供电装置3000设有容纳槽321,所述雾化装置1000设有导电电极240的一端插接于所述容纳槽321内,设有排雾口12的一端显露于外界;以排出雾气;所述雾化装置1000的雾化组件200还设有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用于与供电装置3000锁紧,以使雾化装置1000的储液弹100在外力作用下与雾化组件200分离后,雾化组件200独立固定于所述供电装置3000,此时,所述雾化组件200的支撑块230及安装于所述支撑块230的雾化元件210独立显露于空气中。当供电装置3000为所述雾化组件200的雾化元件210供电时,发热部2101产生热量干烧,从而去除发热部2101表面附着的积碳和脏污。
具体地,如图1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基座220设有所述锁紧结构以形成与所述供电装置3000锁紧的固定部,伸出于所述固定座250的支撑块230及发热部2101形成插接于储液弹100内,并在电能作用下将锁液件22吸附的溶液雾化成气雾的雾化部;为避免干烧洁净时烫伤用户或外界物品。所述容纳槽321的深度大于所述雾化部的高度,以使所述雾化组件200独立锁紧于容纳槽321内时,所述雾化部完全容置于所述容纳槽321内,并低于所述容纳槽321的槽口所在平面,所述储液弹100安装于所述容纳槽321内时,设有排雾口12的一端从所述容纳槽321显露出,以供用户握持。
具体地,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基座220的侧壁开设有所述插入槽2203,所述插入槽2203于基座220的底部端面形成插入缺口,且所述插入槽2203沿所述雾化装置1000插入容纳槽321的方向延伸。所述插入槽2203延伸的末端侧向开设有锁紧槽2204,所述插入槽2203和所述锁紧槽2204整体呈现倒L形状。所述供电装置3000设有锁紧块332,所述锁紧块332沿所述锁紧块332沿所述插入槽2203插入并滑入锁紧槽2204内时,将所述雾化组件200锁紧于所述供电装置3000,通过将锁紧块332滑入锁紧槽2204内将所述雾化组件200独立锁紧,有效防止雾化组件200从供电装置3000脱离的现象产生。
具体地,所述雾化装置1000于所述容纳槽321内具有与所述锁紧槽2204延伸方向一致的转动自由度,例如所述基座220呈圆柱状,所述容纳槽321为圆孔,以使所述雾化装置1000转动时,所述锁紧块332可沿所述锁紧槽2204滑动,所述锁紧块332滑入至锁紧槽2204内时,形成锁紧状态,所述锁紧块332由锁紧槽2204内滑动至插入槽2203时形成解锁状态;
所述锁紧状态时,储液弹100受外力作用下独立从容纳槽321内脱离;
所述解锁状态时,储液弹100受外力作用下与雾化组件200一同从容纳槽321脱离。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述基座220的造型不仅限于设计呈圆柱状通过转动使锁紧块332与所述锁紧槽2204锁紧或解锁的方式。例如,如图14所示,
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在所述供电装置3000设有锁紧滑钮330,所述供电装置3000的外壁设有滑动窗3101,所述锁紧滑钮330一端滑动安装于所述滑动窗3101,并显露于外界,另一端伸入所述容纳槽321内形成锁紧块332,所述锁紧滑钮330位于所述滑动窗3101一侧时,固定部的插入缺口正对所述锁紧块332,所述锁紧块332沿所述插入槽2203滑动至与所述锁紧槽2204正对时,所述锁紧滑钮330可沿所述滑动窗3101滑动,以带动锁紧块332滑入所述锁紧槽2204内,以将所述固定部锁紧于所述容纳槽321内的方式也属于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且采用锁紧滑钮330滑动解锁的方式,收纳时不易被误触发。
具体地,如图1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锁紧滑钮330包括拨动块和由拨动块内侧凸设的锁紧块332,所述锁紧块332两相对的侧壁凸设有扣合部333,所述锁紧块332凸伸的端面开设有形变槽,所述扣合部333用于扣接于所述滑动窗3101内侧边沿;且所述扣合部333在外侧挤压力作用下朝向所述形变槽偏移,安装时,用户只需要将锁紧滑钮330的锁紧块332沿滑动窗3101插入至供电装置3000内,所述扣合部333在滑动窗3101侧壁挤压力作用下朝向滑动槽偏移,当插入至供电装置3000内时恢复形变,扣接于供电装置3000的内壁结构即可,安装方便且防止锁紧滑钮330脱离,同时为便于扣合部333插入,扣合部333背离波动块331的一侧呈斜面设置,防止插入时抵接于滑动窗3101的侧壁。从而便于用户从外侧将锁紧滑钮330安装于供电装置3000。
进一步地,如图14结合图1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滑动窗为沉孔状,沉孔的大径段用于收容所述拨动块,沉孔的小径段用于供锁紧块332穿过,所述锁紧滑钮330还包括柔性的滑钮垫334,所述滑钮垫334安装于所述沉孔的大径段或安装于所述拨动块的内侧,且朝向沉孔的台阶面或朝向所述拨动块内侧凸设有阻尼凸棱335。所述滑钮垫334采用柔性硅胶制备,通过设有滑钮垫334弹性抵接所述波动块331和沉孔的台阶面,从而有效防止波动块331晃动产生异响的现象产生。同时通过在滑钮垫334凸设有阻尼凸棱335,防止整个表面接触导致阻尼较大难以波动的现象产生。
具体地,如图1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供电装置3000包括内支架320和套接于所述内支架320的外壳体310,所述外壳体310一端开口设置,所述内支架320朝向所述开口的一端开设有所述容纳槽321,所述外壳体310开始所述滑动窗3101的大径段,所述内支架320开设有所述滑动窗3101的小径段,且所述小径段与所述容纳槽321连通,所述锁紧块332一端插入所述容纳槽321内,且所述扣合部333扣接于所述容纳槽321的内壁。所述内支架320远离所述容纳槽321的部分用于供电池、电路板等电子元器件安装。通过由内支架320开设部分容纳槽321,再通过锁紧块332的扣合部333将内支架320和外壳体310固定,从而无需额外设置锁紧螺钉将内支架320和外壳体310固定,且隐藏式固定方式有效防止用户自行拆机导致的安全隐患产生。
具体地,如图1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避免拨动块凸出供电装置3000的外壳体310尺寸较大,导致产品造型不美观的现象产生,所述波动块331的内侧开设有容置槽3311,所述滑钮垫334套接于所述锁紧块332,并嵌于所述容置槽3311内部。
进一步地,如图1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拨动块内侧还开设有补气槽3312,所述拨动块的侧壁与所述大径段存在第一间隙,所述内支架320设有小径段的部分侧壁和所述外壳体310设有大径段的部分侧壁之间存在第二间隙,所述补气槽3312连通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外界气流可通过第一间隙、补气槽3312、第二间隙流入容纳槽321内,用以为所述雾化装置1000提供工作气流,从而形成隐藏式的进气方式,为雾化装置1000补充气流,同时也便于压入滑钮垫334,防止压入时憋气的现象产生。
进一步地,如图1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321的侧壁还凸设有卡持件3211,所述固定部插入所述容纳槽321内时,所述卡持件3211将所述固定部的侧壁卡持。所述卡持件3211为所述容纳槽321内壁凸设的波点或过盈凸棱。增强连接的牢固性,同时防止锁紧块332与雾化组件200脱离时,雾化装置1000与所述供电装置3000脱离的现象产生。
进一步地,如图1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321内还设有围板3212,所述围板3212将所述容纳槽321内围设出供固定部插入的插接空间3213,所述围板3212开设有进气切槽3214,所述外壳体310开设有气流进入孔,外界气流通过气流进入孔、进气切槽3214流入插接空间3213后进入固定部内部气路,所述卡持件32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卡持件3211中至少两个卡持件3211分别位于进气切槽3214的两侧。所述供电装置3000内设有气流传感器,且气流传感器的触发气路的触发口位于所述插入孔件内。当用户通过排雾口12抽吸时,触发气路内的气流被抽出至插接空间3213后流入雾化组件200内部,高速的气体流动形成负压从而触发所述气流传感器,驱动供电装置3000为雾化组件200供电。通过设有围板3212将所述容置槽3311内围设出较小的插接空间3213,有效提升触发的灵敏度。同时在围板3212开设有进气切槽3214,外壳体310开设有气流流入孔实现进气,提升进气的顺畅性。再进一步设有多个卡持件3211,多个卡持件3211固定固定部的方式,增强连接稳定性。同时多个卡持件3211中至少两个卡持件3211位于切口槽两侧,避免围板3212开设切口槽之后连接强度较弱容易变形的现象产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支撑雾化装置雾化元件的支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内设有过气腔,侧壁开设有与所述过气腔连通的过气孔;所述支撑块侧壁还设有供雾化元件定位安装的布设槽;
所述过气腔内的气流可通过所述过气孔流动至所述布设槽,为所述雾化元件提供工作气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支撑雾化装置雾化元件的支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的两个侧壁均开设有布设槽,所述支撑块还设有过线槽,所述两个布设槽的一端通过所述过线槽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支撑雾化装置雾化元件的支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布设槽由所述支撑块相对的两侧壁开设,所述过线槽有所述支撑块顶部端面开设。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支撑雾化装置雾化元件的支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槽的尺寸大于所述布设槽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支撑雾化装置雾化元件的支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设槽开设于所述支撑块的第一侧壁,所述过气孔开设于所述支撑块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交汇处倾斜设置以形成气流导向面,外界气流通过所述过气腔、所述过气孔及所述气流导向面流动至所述布设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支撑雾化装置雾化元件的支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还包括与所述第二侧壁正对的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二侧壁一致的过气孔及气流导向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支撑雾化装置雾化元件的支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的下端还设有安装缘,用于被外部固定座固定于雾化组件,所述布设槽贯通所述安装缘,以形成供外部雾化元件导电引线穿过的过线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支撑雾化装置雾化元件的支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采用陶瓷材质制备。
9.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组件和储液弹,所述储液弹内设置有储液腔及供雾化组件安装的插接腔,所述雾化组件可拔插插接于所述插接腔内,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基座、雾化元件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基座,另一端伸出于基座外,所述雾化元件定位安装于所述布设槽,所述基座用以插接于所述插接腔,使雾化元件与储液弹内的锁液棉接触。
10.一种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装置以及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插接于所述供电装置时,雾化组件与所述供电装置导电连接。
CN202121629856.7U 2021-07-16 2021-07-16 用于支撑雾化装置雾化元件的支撑块、雾化装置及设备 Active CN2162930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29856.7U CN216293003U (zh) 2021-07-16 2021-07-16 用于支撑雾化装置雾化元件的支撑块、雾化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29856.7U CN216293003U (zh) 2021-07-16 2021-07-16 用于支撑雾化装置雾化元件的支撑块、雾化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93003U true CN216293003U (zh) 2022-04-15

Family

ID=81086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29856.7U Active CN216293003U (zh) 2021-07-16 2021-07-16 用于支撑雾化装置雾化元件的支撑块、雾化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930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95562B1 (en) Atomizing head,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CN113598421A (zh) 雾化装置的雾化组件、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
WO2016106499A1 (zh) 一种雾化器、电子烟及其电子烟加油时防漏油方法
EP4104690A1 (en) Atomizer and aerosol generation apparatus with same
WO2021190394A1 (zh)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3785359U (zh) 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112316258A (zh) 具有侧边吸雾通道和一体式雾化组件的雾化器
CN212852497U (zh) 电加热气溶胶形成装置
WO2023116037A1 (zh) 一种防泄漏的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3598420A (zh) 用于支撑雾化装置雾化元件的支撑块、雾化装置及设备
CN110025049B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组件和雾化器
CN216293003U (zh) 用于支撑雾化装置雾化元件的支撑块、雾化装置及设备
CN216983582U (zh) 雾化装置的雾化组件、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
CN216701623U (zh) 雾化装置的底座、储液弹、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
CN216701624U (zh) 雾化设备
CN114081206A (zh) 雾化设备
CN113615877A (zh) 雾化装置的底座、储液弹、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
CN111588084A (zh) 雾化装置的雾化核心件、电子烟的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13153997U (zh) 电子烟的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15837089U (zh) 方便组装的雾化装置
CN114451584A (zh) 一种双芯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5191656A (zh) 防止运输漏液的雾化弹及雾化装置
CN206062137U (zh) 笔型防漏油电子雾化装置
CN217218194U (zh) 一种双芯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8605052U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