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85359U - 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 Google Patents

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85359U
CN213785359U CN202021642110.5U CN202021642110U CN213785359U CN 213785359 U CN213785359 U CN 213785359U CN 202021642110 U CN202021642110 U CN 202021642110U CN 213785359 U CN213785359 U CN 2137853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guide
air inlet
atomizing
atomizing devic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4211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永强
鲁林海
李尹喆
徐中立
李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angcheng Yip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4211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853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853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853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化装置及电子烟,所述雾化装置包括:储液腔、多孔体、加热元件、雾化腔以及至少一个进气通道,所述储液腔用于存储液体基质;所述多孔体与所述储液腔流体连通以吸取液体基质,并具有雾化面;所述加热元件形成于所述雾化面上,并用于加热所述多孔体的至少部分的液体基质;所述雾化腔至少部分由所述雾化面界定;所述进气通道用于在抽吸中供外部空气进入所述雾化腔,所述进气通道的空气出口的横截面积小于空气入口的横截面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能使烟气混合的更加充分,形成更加浓郁的烟气,有利于将雾化烟油吹向烟气通道中,避免产生大量冷凝油,可减少漏油与吸到油的问题。

Description

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背景技术
目前,雾化类电子烟烟弹普遍采用底部直通进气方式,即气流从底座直接穿过后直冲用于加热烟油的发热体,底部直通进气虽结构简单,但近乎没有任何导流作用,气流进入烟弹雾化腔域后易分散,极容易造成气流与烟气混合不均匀及气流不经发热体直接逃逸的现象,无法及时将雾化烟油带出,影响抽吸者使用时的体验感、烟油还原度;此外,由于雾化烟油流通不畅,易产生大量冷凝油导致漏油与吸到油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包括:
储液腔,用于存储液体基质;
多孔体,与所述储液腔流体连通以吸取液体基质,并具有雾化面;
加热元件,形成于所述雾化面上,并用于加热所述多孔体的至少部分的液体基质;
雾化腔,至少部分由所述雾化面界定;
至少一个进气通道,用于在抽吸中供外部空气进入所述雾化腔,所述进气通道的空气出口的横截面积小于空气入口的横截面积。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装置及为所述雾化装置供电的电源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中进气通道的空气出口的横截面积小于空气入口的横截面积,气流从空气入口到空气出口的流通横截面是减小的,使得气流通过进气通道的过程中得到加速,最后在进气通道的空气出口形成高速气流,同时,高速气流将直接冲击多孔体及加热元件雾化后的烟油气溶胶,使烟气混合的更加充分,形成更加浓郁的烟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外壳体与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导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电极柱、端盖与导流件组装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电极柱、端盖与导流件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硅胶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硅胶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包括外壳体100、硅胶座200、支撑架300、硅胶套400、多孔体500、导流件600、端盖700、磁吸元件800以及电极柱900。其中,外壳体100具有沿轴向方向相对的进气端110和出气端120,以及位于进气端110和出气端120之间的安装腔130。安装腔130内还设有沿外壳体中轴线设置的烟气传输管160,烟气传输管160与外壳体100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存储液体基质的储液腔150。硅胶座200、支撑架300、硅胶套400、多孔体500、导流件600和端盖700沿进气端110向出气端120的方向依次装设于安装腔130内。多孔体500与储液腔150流体连通以吸取液体基质,并具有雾化面510;雾化面510上形成有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用于加热多孔体500的至少部分的液体基质。安装后的多孔体500和导流件600之间形成一个雾化腔520,雾化腔520至少部分由雾化面510界定;同时安装后的各个部件之间形成至少一个进气通道,在抽吸该雾化装置的出气端120时,外部空气将通过所述进气通道进入雾化腔520中。该进气通道的空气出口的横截面积小于空气入口的横截面积,气流从空气入口到空气出口的流通横截面是减小的,使得气流通过进气通道的过程中得到加速,最后在进气通道的空气出口形成高速气流,高速气流将直接冲击多孔体及加热元件雾化后的烟油气溶胶,使烟气混合的更加充分,形成更加浓郁的烟气。
进一步的,端盖700包括设有进气孔710的盖体720以及间隔设置于盖体720上且向出气端120延伸的两个第一支撑臂730,盖体720上设有用于放置磁吸元件800的磁吸孔721。导流件600包括设有导流孔610的导流部620以及间隔设置于导流部620且向出气端120延伸的两个第二支撑臂630。支撑架300包括压持于多孔体500朝向出气端120一侧的支架主体310和间隔设置于支架主体310上且向进气端110延伸的两个第三支撑臂320。硅胶座200包括设有底座220和间隔设置于底座220上且向进气端110延伸的两个第四支撑臂230。
具体的,外壳体100整体为椭圆柱形状的中空壳体,根据通常使用的需求,出气端120被配置为供用户吸食气溶胶的一端,进气端110作为连接电源的一端。基于以上使用的不同,出气端120设置有出气孔121,出气孔121上安装吸嘴帽后可作为吸烟口使用;外壳体100的进气端110为敞口设计,其上安装可以拆卸的端盖700,端盖700上设有进气孔710,端盖700可对进气端110敞口进行封堵,对内部元器件进行支撑,空气可从进气孔710进入外壳体100内部。
由于外壳体100需要保证较好的密封性以防止烟气逸出,本实施例中的外壳体100采用一体成型加工而成;而进气端110的敞口结构设计使得雾化装置制造时可从进气端110向外壳体100内部安装腔130安装雾化装置的各个功能部件,使该雾化装置具有密封性好、便于组装的优点。
端盖700用于封堵进气端110,并对外壳体100内的其他部件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端盖700的盖体720呈平板状,其大小形状与外壳体100的进气端110相匹配,可对外壳体100的进气端110进行封盖,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外壳体内部空间。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外壳体与端盖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4,为固定端盖700,外壳体100的进气端110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孔140,相应的,在盖体720上设有两个与固定孔140位置相对应的固定齿723,盖体720盖合在进气端110时,固定齿723将卡扣于固定孔140中,使端盖700整体固定于外壳体100上。
盖体720远离导流件600的一侧凹形形成两个磁吸孔721,两个磁吸孔721供两个磁吸元件800分别容置于其中,该磁吸元件800用于将雾化装置与电源装置部分磁性吸附形成稳定的机械连接。盖体720上还设有两个用于容置电极柱900的电极柱孔722,电极柱900可从电极柱孔722穿过端盖700。
进气孔710为所述进气通道的一部分,进气孔710设置在盖体720中部,磁吸孔721和电极柱孔722分设于进气孔710两侧。当用户从吸烟口A吸气时,雾化装置内部将产生负压,外部大气即从进气孔710进入雾化装置内。而进气孔710与电极柱孔722分开设置,可避免冷凝烟油从电极柱和第一电极柱孔的缝隙漏出影响到进气孔的空气进入。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导流件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5和图6,导流件600设于进气端110和多孔体500之间的安装腔130内;导流件600的导流部620呈椭圆平板状,整体外形与外壳体100内轮廓的横截面适配,四周密封装配于外壳体100内,使空气不会从导流件600四周逸出。
导流部620设有导流孔610,导流孔610为所述进气通道的一部分。进一步的,导流孔610的横截面沿导流孔610的进气口向导流孔610的出气口的方向逐渐减小,且导流孔610的出气口朝向雾化腔520。
当用户从吸烟口抽吸空气时,外壳体100内部将产生负压,外部空气从进气孔710进入外壳体100内,并穿过导流件600上的导流孔610吹向多孔体500。由于导流孔610的横截面是沿导流孔610的进气口向导流孔610的出气口的方向逐渐减小的,因此气流在通过导流孔610时的流通横截面是逐渐减小的,使得气流通过导流孔610的过程中不断加速,最后在导流孔610的出气口形成高速气流。由于导流孔610的出气口是朝向雾化腔520的,高速气流将直接冲击多孔体500雾化后的烟油气溶胶,使烟气混合的更加充分,形成更加浓郁的烟气。
进一步的,导流孔610相对外壳体100的中轴线倾斜设置,气流通过导流孔610后为折流状态,有利于将雾化烟油吹向烟气通道中,避免产生大量冷凝油。
进一步的,导流孔610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多个,在本实施例中,导流件600上共设有两个导流孔610,两个导流孔610沿进气端110向出气端120的方向相互靠拢,两个导流孔610的出气口均朝向雾化腔520。由于两个导流孔610是相互逼近靠拢的,气流通过两个导流孔610后会存在一个对冲混流区域,而该对冲混流区域朝向雾化腔520产生的烟雾,从而使气流能与雾化后的烟油混合的更加的均匀,使气流能带走更多的烟气。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两个导流孔610以外壳体100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布置,气流在两个导流孔610中的流动状态为边加速边折流,最终在导流孔610的出气口形成高速对冲气流,该气流能与雾化烟油充分混合,并能及时将烟气吹向烟气传输通道中进行传输,使得烟气更加浓郁、用户体验感更好,由于雾化烟油流通更加顺畅,可减少冷凝油的产生,减少漏油的问题。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电极柱、端盖与导流件组装前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电极柱、端盖与导流件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7和图8,导流件600的第二支撑臂630设立于导流部620沿长度方向上的两边侧,导流部620临近第二支撑臂630的部位设有与端盖700的第一支撑臂730形状大小相匹配的通孔621。端盖700上的两个第一支撑臂730的位置与通孔621位置相对应,使第一支撑臂730可穿设于通孔621中;第一支撑臂730上设有扣位731,第二支撑臂630的内侧面设有可卡扣于扣位731中的扣齿631,使第一支撑臂730可穿过通孔621后从第二支撑臂630的内侧与第二支撑臂630卡扣连接,将端盖700和导流件600组装为一体。同时第一支撑臂730上设有向内侧延伸的凸台732,当第一支撑臂730和第二支撑臂630卡扣连接时,凸台732恰好抵接于通孔621底部边沿,使端盖700起到支撑导流件600的作用。
为节省空间,利于产品的小型化,导流孔610内部空间的一部分用于容纳电极柱900,另一部分用于穿过气流。两个电极柱900穿过电极柱孔722后贯穿导流孔610与多孔体500接触,当雾化装置与电源装置部分磁吸在一起后,两个电极柱900分别与电源装置部分的正负极电连接,从而实现为多孔体500及雾化装置供电。
导流孔610的进气口直径大于电极柱900穿过部分的柱体直径,使得电极柱900从导流孔610的进气口直通穿过的同时不会影响导流孔610的进气。电极柱900与导流孔610之间为过盈配合密封连接,以防止气流从电极柱900与导流孔610之间的缝隙分流。
由于电极柱900是贯穿导流孔610的,使得导流部620在布设导流孔610后结构能更加的紧凑,组装使用时也更加方便。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导流孔610可以设置多个,导流孔610也可以与用于容置电极柱900的孔分开设置。
为避免冷凝烟油流入导流孔610导致漏油和吸到烟油,本实施例中导流部610面向多孔体500的一端设有用于承接冷凝烟油的第一凹槽640,第一凹槽640的底面低于导流孔610的出气端面,可有效防止烟油流入导流孔610中。此外,端盖700的盖体720面向导流件600一端设有用于承接冷凝烟油的第二凹槽724,第二凹槽724的底面低于进气孔710的出气端面,从而使本实施例形成了双层储油结构,进一步降低了该雾化装置的漏油概率。
多孔体500设置于出气端120和导流件600之间的安装腔130中。导流件600的导流部610和多孔体500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使导流部610和多孔体500之间形成一个用于容纳烟气混合的雾化腔520。多孔体500面向导流件600的一侧设有用于生成雾化烟油的雾化面510,雾化面510呈平面状,其上设有发热体,烟油渗透至雾化面510上经发热体加热后被雾化呈气溶胶。本实施例中的导流孔610的出气口朝向雾化面510设置,使得气流可直冲雾化面510雾化后的气溶胶,使烟气混合更加充分。
烟气传输管160一端与出气孔121相连通,另一端与朝向雾化腔520。储液腔150朝向进气端110的一侧设有开口151,多孔体500从开口151处吸取烟油后进行加热雾化,雾化后的气溶胶与空气混合形成烟气通过烟气传输管160传输至出气孔121供用户吸食。为防止储液腔150中的烟油流入烟气传输管160中,以及便于对多孔体500进行安装固定,本实施例还设有硅胶座200、支撑架300和硅胶套400。
图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硅胶座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9,硅胶座200其外形与外壳体100内轮廓的横截面适配,四周与外壳体100过盈配合密封相连。硅胶座200的底座220上形成有两个第一导油孔210以及一个第一导气孔240,两个第一导油孔210封堵于储液腔150的开口151上,第一导气孔240套装在烟气传输管160朝向雾化腔520的一端。硅胶座200的两个第四支撑臂230间隔设置,使两个第四支撑臂230之间形成一便于气流流通的第一通气口250。
为防止柔性材质的硅胶座200的收缩变形影响密封的紧密性,同时进一步分隔烟油和烟气,本实施例在硅胶座200内部设有刚性材质的支撑架300。支撑架300的形状大小与硅胶座200相匹配,硅胶座200的两个第四支撑臂230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支撑架300的支架主体310的容纳腔260,支撑架300可恰好安装在硅胶座200的容纳腔260内,将硅胶座200整体撑开。
图10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0,支撑架300包括呈椭圆柱状的支架主体310以及两个分别设立于支架主体310沿长度方向两侧并朝向进气端110延伸的第三支撑臂320。两个第三支撑臂320均呈C型形状,从而在两个第三支撑臂320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多孔体500的保持腔330。支架主体310上形成有两个第二导油孔340和一个第二导气孔350;支架主体310侧面设有贯穿至与第二导气孔350连通的第二通气孔360,通过该第二通气孔360使第二导气孔350与保持腔330内可持续保持气流连通。
硅胶座200的第一导油孔210的侧壁向进气端110延伸一部分,使第一导油孔210的侧壁与第四支撑臂230之间形成一用于安装支撑架300的凹槽。两个第二导油孔340与两个第一导油孔210的位置大小相对应,第二导气孔350与第一导气孔240的位置大小相对应,使支撑架300的支架主体310可直接套装于硅胶座200中,组合安装之后,硅胶座200上的两个第一导油孔210与支撑架300的两个第二导油孔340连通,第二导气孔350与第一导气孔240连通。
利用支撑架300的刚性特点填充抑制硅胶座200的收缩形变,可保证硅胶座200对储液腔150的开口151始终紧密封堵,同时使硅胶座200可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安装在外壳体100内,保证其与外壳体100之间的密封性。
支撑架300的两个第三支撑臂320内侧形成用于容纳多孔体500的保持腔330,为防止多孔体500直接保持在刚性结构的支撑架300内导致两者之间无法接合紧密,产生缝隙造成漏油等问题,本实施例进一步通过一柔性材质的硅胶套400套设在多孔体500外部之后,再将多孔体500及硅胶套400整体设于支撑架300的保持腔330内。
图1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硅胶套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1,硅胶套400大体呈套管状,内部空间为用于容纳多孔体500的容置腔410,容置腔410可容纳多孔体500并通过柔性紧配的方式套设在多孔体500外,安装后的多孔体500的雾化面510朝向硅胶套400的开口侧。
硅胶套400的底部设有两个与第二导油孔340相对应的第三导油孔420和一个与第二导气孔350相对应的第三导气孔430,组装后,第一导油孔210、第二导油孔340、第三导油孔420相连通,烟油从储液腔150的开口151处经过第一导油孔210、第二导油孔340、第三导油孔420进入多孔体500,形成完整的烟油传输通道;第一导气孔240、第二导气孔350、第三导气孔430相连通,外界空气可依次通过进气孔710、导流孔610吹入雾化腔520,并将烟气依次从第一导气孔240、第二导气孔350、第三导气孔430传输至烟气传输管160内,最后从出气孔121排出。
为了保证多孔体500被硅胶套400包覆之后生成的气溶胶能顺畅的进入第二通气孔360,加强烟气的流通性,在硅胶套400相对于第二通气孔360的位置设置有第三通气孔440,硅胶套400与支撑架300装配之后,第三通气孔440与第二通气孔360连通,从而将保持腔330内多孔体500产生的烟油气溶胶通过该第三通气孔440输出至第二通气孔360。
为加强支撑架300的稳定性以及雾化装置各元器件之间的整体性,支撑架300的第三支撑臂320的外表面设有凸起321,当支撑架300的第三支撑臂320的自由端支撑于导流件600的导流部620上时,第三支撑臂320上的凸起321可恰好卡扣在第一支撑臂730的扣位731中,从而使支撑架300、导流件600以及端盖700紧密组合为一体。
图1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烟,包括上述所述的雾化装置,以及为所述雾化装置供电的电源装置2000,电源装置2000上设有用于与所述雾化装置的电极柱对应连接导电的导电弹针2100;以及用于与所述雾化装置上的磁吸元件对应磁吸的磁体22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包括:
储液腔,用于存储液体基质;
多孔体,与所述储液腔流体连通以吸取液体基质,并具有雾化面;
加热元件,形成于所述雾化面上,并用于加热所述多孔体的至少部分的液体基质;
雾化腔,至少部分由所述雾化面界定;
至少一个进气通道,用于在抽吸中供外部空气进入所述雾化腔,所述进气通道的空气出口的横截面积小于空气入口的横截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包括毗邻所述雾化腔的导流件;所述进气通道包括形成于所述导流件上的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的横截面沿所述导流孔的进气口向所述导流孔的出气口的方向逐渐减小,且所述导流孔的出气口朝向所述雾化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沿长度方向相背的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导流件设于所述进气端和多孔体之间,所述导流孔相对所述长度方向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流孔沿所述进气端向所述出气端的方向相互靠拢,两个所述导流孔的出气口均朝向所述雾化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流孔以所述雾化装置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面向所述多孔体的一侧设有用于承接冷凝烟油的第一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内部空间的一部分还用于容纳电极柱。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端为敞口端,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用于封堵所述进气端的端盖,所述导流件与所述端盖固定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包括设有进气孔的盖体以及间隔设置于所述盖体上且向所述出气端延伸的两个第一支撑臂,所述导流件包括设有所述导流孔的导流部以及间隔设置于所述导流部且向所述出气端延伸的两个第二支撑臂,所述导流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臂形状大小相匹配的通孔,所述第一支撑臂穿设于所述通孔中,且所述第一支撑臂从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内侧与所述第二支撑臂卡扣连接。
10.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装置及为所述雾化装置供电的电源装置。
CN202021642110.5U 2020-08-07 2020-08-07 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Active CN2137853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42110.5U CN213785359U (zh) 2020-08-07 2020-08-07 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42110.5U CN213785359U (zh) 2020-08-07 2020-08-07 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85359U true CN213785359U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50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42110.5U Active CN213785359U (zh) 2020-08-07 2020-08-07 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8535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29659A1 (zh) * 2021-08-30 2023-03-09 深圳市华诚达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WO2023065593A1 (zh) * 2021-10-20 2023-04-27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电子烟雾化装置以及电子烟
WO2023123166A1 (zh) * 2021-12-30 2023-07-06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WO2023207292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海南摩尔兄弟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储液雾化组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29659A1 (zh) * 2021-08-30 2023-03-09 深圳市华诚达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WO2023065593A1 (zh) * 2021-10-20 2023-04-27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电子烟雾化装置以及电子烟
WO2023123166A1 (zh) * 2021-12-30 2023-07-06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WO2023207292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海南摩尔兄弟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储液雾化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785359U (zh) 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10203317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16076793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1134364B (zh) 扁形雾化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扁形电子烟
US11832645B2 (en) Electronic atomization device and atomizer
CN111011932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0447970B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2911688U (zh)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US20240206549A1 (en) Electronic atomization device and power supply apparatus thereof
CN206729211U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106983177A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212814261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0613170A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US20240016211A1 (en)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and atomizer
CN216255444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电源装置
CN111838771B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219069464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0973706A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17407797U (zh) 雾化器和雾化装置
CN214340112U (zh) 雾化组件及设有其的雾化装置
CN21744666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和雾化器
CN215455369U (zh) 具有防烟油和冷凝液泄漏功能的电子烟
CN214802303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1241752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1746964U (zh) 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Shenzhen Yumi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SHENZHEN FIRST UNION 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2980010279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tomiz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smok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727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20712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6

Address after: F-15A, phase IV, Xinghang mansion, No.2, Xinghua Road, Xingwei community, Fuyo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Yum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4 building C, Tangwei hi tech park, Fuyo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FIRST UN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05

Address after: 518100, 2nd Floor, Building C, Tangwei High tech Park, Fuyo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Kangcheng Yipi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F-15A, phase IV, Xinghang mansion, No.2, Xinghua Road, Xingwei community, Fuyo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Yumi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