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15677U - 一种化学药品生产用配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化学药品生产用配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15677U
CN220715677U CN202322301956.2U CN202322301956U CN220715677U CN 220715677 U CN220715677 U CN 220715677U CN 202322301956 U CN202322301956 U CN 202322301956U CN 220715677 U CN220715677 U CN 2207156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nding
screen
base
assembly
conve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0195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顺平
金明月
段立新
李春梅
卢雪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l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l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l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l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0195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156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156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156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涉及化学药品生产设备领域。一种化学药品生产用配料装置,底座上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的上端为开口设置,搅拌装置上方设置有研磨装置;研磨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进料口,壳体内设置有纵截面为倒梯形的筛网,筛网的上端和下端均为开口设置,筛网内设置有研磨组件,研磨组件与壳体连接,筛网的下端与研磨组件的下部连接,研磨组件的侧壁与筛网之间设有间隙。随着研磨组件的转动,药品原料进入到筛网与研磨组件之间的间隙中,并被筛网和研磨组件挤压,研磨为粒径大小均匀的颗粒,颗粒的粒径小于筛网上的筛孔孔径时,颗粒则通过筛孔下落至搅拌装置内,从而避免药品原料的粒径大小不均匀导致多种药品原料混合不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化学药品生产用配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药品生产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化学药品生产用配料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药品是我们从天然矿物、动植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以及经过化学合成或生物合成而制得的药物,在化学药品合成的过程中,需要用到配料装置进行配料。
现有技术中,药厂在配料时,普遍是直接向配料装置中加入药品原料,再通过配料装置中的搅拌装置对多种药品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但由于固体的药品原料的粒径大小存在差异,使用传统的配料装置配料,会使得搅拌后的混合原料混合不均匀,影响药物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学药品生产用配料装置,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其能够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化学药品生产用配料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的上端为开口设置,搅拌装置上方设置有研磨装置;
研磨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进料口,壳体内设置有纵截面为倒梯形的筛网,筛网的上端和下端均为开口设置,筛网内设置有研磨组件,研磨组件与壳体连接,筛网的下端与研磨组件的下部连接,研磨组件的侧壁与筛网之间设有间隙。
进一步的,研磨组件包括研磨件、传输组件、第一驱动装置和固定架,固定架位于筛网下方,且与壳体的侧壁连接,第一驱动装置安装在壳体的上方;
研磨件的内部沿研磨件的中轴线开设有避让孔,传输组件位于避让孔内,且传输组件下端穿过筛网下端的开口与固定架转动连接,研磨件的下端与传输组件固定连接,传输组件的上端贯穿壳体的顶面与第一驱动装置连接;筛网的下端与固定架连接。
优选的,研磨件呈纺锤体结构,研磨件直径最大处的侧壁为倒角设置。
进一步的,固定架包括凹台和多个固定杆,凹台通过固定杆与壳体的侧壁连接;
筛网的下端面与凹台的上边缘面连接,传输组件的下端位于凹台内,且与凹台的底面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传输组件包括传动杆,传动杆的上端与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传动杆的下端设置有汇聚底座,汇聚底座的下部嵌设在凹台的底面中,且与凹台转动连接;
汇聚底座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上端设有避让口,汇聚底座的侧壁上开设有汇入窗,汇聚底座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汇聚板,汇聚板位于汇入窗的一侧,且汇聚板远离汇聚底座的一端与凹台的内侧壁贴合;
传动杆的外周设置有螺旋坡道,螺旋坡道的下端与汇聚底座的底面贴合,螺旋坡道的上端位于研磨件的上方。
进一步的,搅拌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进料口和出料口,外壳内设置有搅拌组件,外壳外部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贯穿外壳与搅拌组件连接。
进一步的,搅拌组件包括转动座和转动杆,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外壳转动且密封连接,转动座与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动杆的一端与转动座的侧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化学药品生产用配料装置,通过设置研磨装置,随着研磨组件的转动,药品原料进入到筛网与研磨组件之间的间隙中,并被筛网和研磨组件挤压,研磨为粒径大小均匀的颗粒,颗粒的粒径小于筛网上的筛孔孔径时,颗粒则通过筛孔下落至搅拌装置内,并通过搅拌装置的搅拌,使其与搅拌装置内的其它药品原料均匀混合,从而避免药品原料的粒径大小不均匀导致多种药品原料混合不均匀而影响药品质量。
2.被研磨后但粒径大于筛孔孔径或粒径符合要求但未进入筛孔的药品原料随着研磨件的转动落入到研磨件下方的凹台内。汇聚底座转动时,能够将凹台内的药品原料颗粒汇聚到汇聚底座内。螺旋坡道转动,螺旋坡道的下端贴合汇聚底座的底座移动,从而使药品原料移至螺旋坡道上,随着螺旋坡道的转动和螺旋坡道上的药品原料的增多,药品原料能够随螺旋坡道上升到研磨件上方,并沿研磨件的上端斜面滑落,再次落入到研磨件与筛网之间,实现对药品原料的再次研磨,直至药品原料的粒径符合要求后,通过筛孔落入到搅拌装置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化学药品生产用配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研磨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研磨装置中轴线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研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汇聚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搅拌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底座;110-搅拌装置;111-外壳;113-搅拌组件;115-转动座;117-转动杆;130-研磨装置;131-壳体;132-第一进料口;133-筛网;150-研磨组件;151-研磨件;153-第一驱动装置;154-固定架;155-凹台;156-固定杆;157-传动杆;158-汇聚底座;159-汇入窗;160-避让孔;161-汇聚板;162-螺旋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请参考图1至图7,一种化学药品生产用配料装置,包括底座100,底座100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搅拌装置110,搅拌装置110的上端为开口设置。搅拌装置110上方设置有用于研磨药品原料的研磨装置130。具体的,研磨装置130包括壳体131,壳体131的下端边缘与搅拌装置110的上端边缘可拆卸连接,例如抵接或卡接,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卡接的方式,即在壳体131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卡扣,在搅拌装置110的上部设置有与卡扣相对应的卡座,卡扣与卡座连接,即可将壳体131固定在搅拌装置110上,卡扣和卡座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详细介绍其结构和连接方式。壳体131和搅拌装置110可拆卸连接,便于工作人员维修设备和清理壳体131内部。壳体131上设置有第一进料口132,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第一进料口132将药品原料投入壳体131内。壳体131的内壁上焊接有固定环,筛网133位于固定环内,且筛网133的上端周壁与固定环搭接。筛网133的纵截面为倒梯形,筛网133呈漏斗状,筛网133的上端和下端均为开口设置,筛网133内设置有研磨组件150,研磨组件150的上部与壳体131的顶面连接,研磨组件150的下部穿过筛网133的下端开口且与壳体131连接。筛网133的下端与研磨组件150的下部连接。研磨组件150的侧壁与筛网133之间设有间隙。
工作人员启动研磨组件150,使其转动,然后将药品原料通过第一进料口132投入到壳体131内,药品原料落在研磨组件150上,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药品原料沿着研磨组件150的上表面向四周甩出,并落入研磨组件150与筛网133之间的间隙中。一部分药品原料的粒径符合要求,则通过筛网133上的筛孔直接落入到搅拌装置110内;而粒径大于筛孔直径的药品原料则在研磨组件150和筛网133的挤压下被研磨成符合要求的固体颗粒,再通过筛孔落入搅拌装置110内。此时,工作人员再向搅拌装置110内加入其他原料,通过搅拌装置110对多种药品原料进行搅拌,从而得到混合均匀的混合原料。本装置结构简单,通过研磨装置130对药品原料进行研磨,得到均匀大小的固体颗粒,从而保证药品的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研磨组件150和筛网133之间的间隙宽度是不同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研磨组件150直径最大处的侧壁与筛网133之间的间隙宽度最大,保证药品原料能够进入到间隙内,所以,研磨组件150直径最大处的侧壁采用倒角工艺,缩小研磨组件150的最大直径,具体请参考图3。此外,图2中示出的筛网133上的筛孔尺寸和相邻筛孔之间的间距略大,便于查看,不代表实际尺寸。筛孔的实际孔径可根据不同要求开设,当然,筛网133可以准备多个,每个筛网133的筛孔孔径不同,壳体131的顶盖也可以设置为与壳体131螺纹连接,旋转顶盖后,即可将筛网133从壳体131内取出,根据要求更换孔径不同的筛网133。
请参考图2至图4所示,研磨组件150包括研磨件151、传输组件、第一驱动装置153和固定架154。固定架154位于筛网133的下方,固定架154包括凹台155和多个固定杆156,凹台155通过固定杆156与壳体131的内侧壁焊接。凹台155的上端边缘上设置有环状凹槽,筛网133的下端面上设置有限位凸环,限位凸环位于环状凹槽内,即筛网133的下端面与凹台155的上边缘面卡接,凹台155对筛网133的下端开口进行封堵,固定架154对筛网133进行固定和限位。传输组件的下端位于凹台155内,且与凹台155的底面转动连接。传输组件的上端贯穿壳体131的顶盖与安装在顶盖上的第一驱动装置153的输出端连接。研磨件151套设在传输组件的外周,且研磨件151的下端与传输组件的下部固定连接。
第一驱动装置153为现有的伺服电机,第一驱动装置153运行时,带动传输组件自转,与传输组件连接的研磨件151也自转,药品原料在研磨件151和筛网133之间,研磨件151转动时对药品原料进行研磨,部分药品原料通过筛孔落入搅拌装置110内,另一部分药品原料则落入到筛网133的最低处,即传输组件的下方,传输组件转动,将落入到筛网133的最低处的药品原料输送至研磨件151的上方,使该部分药品原料再次落入到研磨件151和筛网133之间,使其通过筛孔落入搅拌装置110内。
请参考图3和图4,研磨件151呈纺锤体结构,研磨件151横向直径最大处的侧壁为倒角设置,即研磨件151侧壁转折处采用倒角工艺,从而增加转折处的侧壁与筛网133之间的距离,使得药品原料能够进入研磨件151和筛网133之间。研磨件151的上端面为斜面,便于药品原料沿研磨件151的上端面向四周移动。沿研磨件151的中轴线开设有避让孔160,传输组件位于避让孔160内,且传输组件的下端穿过筛网133下端的开口与凹台155转动连接。
请参考图5,传输组件包括传动杆157,传动杆157的上部套设有轴承,传动杆157的上端贯穿顶盖与第一驱动装置153的输出端连接,传动杆157上部的轴承嵌设在顶盖内,传动杆157通过该轴承与顶盖转动连接。传动杆157的下端设置有汇聚底座158,汇聚底座158的下部也套设有轴承,该轴承嵌设在凹台155的底面中,汇聚底座158通过轴承与凹台155转动连接。
此外,传动杆157的外周焊接有螺旋坡道162,螺旋坡道162的下端与汇聚底座158的底面贴合,螺旋坡道162的上端位于研磨件151的上方。传动杆157、螺旋坡道162和避让孔160的孔壁组成现有的螺旋泵。
请参考图6,汇聚底座158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上端设有避让口,汇聚底座158的侧壁上开设有汇入窗159。汇聚底座158的外周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汇聚板161,每一个汇聚板161对应一个汇入窗159,汇聚板161位于汇入窗159的一侧,且汇聚板161远离汇聚底座158的一端与凹台155的内侧壁贴合,汇聚板161的底部与凹台155的底面贴合。药品原料沿筛网133滑落至凹台155内,汇聚底座158转动时,汇聚板161能够将凹台155内的药品原料积聚在汇聚板161的一侧,药品原料通过汇入窗159进入到汇聚底座158内。
汇聚底座158内的药品原料随着螺旋坡道162转动被移至螺旋坡道162上,且随着药品原料的增多和螺旋坡道162的转动,药品原料被移动至研磨件151的上方,并洒落在研磨件151的上端面上,在离心力作用下,药品原料再次落入研磨件151与筛网133之间,使得药品原料通过筛孔落入搅拌装置110内。
请参考图1和图7所示,搅拌装置110包括外壳111,外壳11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进料口和出料口,且第二进料口和出料口上均设置有阀门。外壳111内设置有搅拌组件113,外壳111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也为伺服电机。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贯穿外壳111与搅拌组件113连接,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外壳111转动且密封连接,输出端与外壳111的密封方式采用现有的密封方式即可,例如间隙密封,使用密封环密封等。具体的,搅拌组件113包括转动座115和转动杆117。转动座115与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位于外壳111内的部分固定连接,转动杆117的一端与转动座115的侧壁固定连接。
工作人员通过第二进料口向搅拌装置110内输入液体原料,然后启动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转动带动转动座115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杆117转动,进而搅动外壳111内的液体原料,使药品原料与液体原料充分混合。将搅拌组件113设置在外壳111的底部,能够避免药品原料沉积在外壳111底部。当药品原料和液体原料充分混合后,打开出料口上的阀门,即可使得混合后的药液流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化学药品生产用配料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上端为开口设置,所述搅拌装置上方设置有研磨装置;
所述研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进料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纵截面为倒梯形的筛网,所述筛网的上端和下端均为开口设置,所述筛网内设置有研磨组件,所述研磨组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筛网的下端与所述研磨组件的下部连接,所述研磨组件的侧壁与所述筛网之间设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学药品生产用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组件包括研磨件、传输组件、第一驱动装置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位于所述筛网下方,且与所述壳体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上方;
所述研磨件的内部沿所述研磨件的中轴线开设有避让孔,所述传输组件位于所述避让孔内,且所述传输组件下端穿过所述筛网下端的开口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研磨件的下端与所述传输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传输组件的上端贯穿所述壳体的顶面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筛网的下端与所述固定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化学药品生产用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件呈纺锤体结构,所述研磨件直径最大处的侧壁为倒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化学药品生产用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凹台和多个固定杆,所述凹台通过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壳体的侧壁连接;
所述筛网的下端面与所述凹台的上边缘面连接,所述传输组件的下端位于所述凹台内,且与所述凹台的底面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化学药品生产用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组件包括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传动杆的下端设置有汇聚底座,所述汇聚底座的下部嵌设在所述凹台的底面中,且与所述凹台转动连接;
所述汇聚底座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上端设有避让口,所述汇聚底座的侧壁上开设有汇入窗,所述汇聚底座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汇聚板,所述汇聚板位于所述汇入窗的一侧,且所述汇聚板远离所述汇聚底座的一端与所述凹台的内侧壁贴合;
所述传动杆的外周设置有螺旋坡道,所述螺旋坡道的下端与所述汇聚底座的底面贴合,所述螺旋坡道的上端位于所述研磨件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学药品生产用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外壳外部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外壳与所述搅拌组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化学药品生产用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转动座和转动杆,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外壳转动且密封连接,所述转动座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动座的侧壁固定连接。
CN202322301956.2U 2023-08-26 2023-08-26 一种化学药品生产用配料装置 Active CN2207156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01956.2U CN220715677U (zh) 2023-08-26 2023-08-26 一种化学药品生产用配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01956.2U CN220715677U (zh) 2023-08-26 2023-08-26 一种化学药品生产用配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15677U true CN220715677U (zh) 2024-04-05

Family

ID=90494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01956.2U Active CN220715677U (zh) 2023-08-26 2023-08-26 一种化学药品生产用配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156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93917U (zh) 一种原料药生产用磨粉混匀装置的搅拌混匀机构
CN210994488U (zh) 一种原料药生产用磨粉混匀装置
CN110938540A (zh) 一种多肽生产用酶解装置
CN210994489U (zh) 一种原料药生产用磨粉混匀装置的筛分机构
CN213468175U (zh) 一种涂料多级研磨装置
CN111871513A (zh) 一种生物制药精加工研磨装置
CN204841501U (zh) 一种固体大量元素全水溶性肥料生产用混合机
CN220715677U (zh) 一种化学药品生产用配料装置
CN212978896U (zh) 一种粉状无机防水材料生产设备
CN210278937U (zh) 一种自动化涂料生产设备
CN116712922A (zh) 一种用于胶囊生产具有分批混合功能的混合机
CN214261703U (zh) 一种绿色环保农药悬浮剂生产设备
CN215694749U (zh) 基于粮食筛分用具备防掉落能力的振动筛
CN112405875B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搅拌站的粉料进料装置
CN208066524U (zh) 一种立式乳制品研磨设备
CN211755575U (zh) 一种清理方便的自动筛分系统
CN220159407U (zh) 一种腮红用色粉高均匀着色改性处理装置
CN216163392U (zh) 一种水肥一体机
CN217392084U (zh) 一种澄清剂生产制备装置
CN214210332U (zh) 一种自动化涂料生产设备
CN217663799U (zh) 一种金属表面处理剂生产用研磨装置
CN215878071U (zh) 一种新型核桃乳磨浆装置
CN219502641U (zh) 一种自动控制入料比例的混合机
CN213376274U (zh) 一种饲料添加剂生产加工用均匀混料装置
CN218654833U (zh) 一种硫酸法制备钛白粉钛铁矿研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