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99275U - 一种新型抛丸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抛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99275U
CN220699275U CN202322472554.9U CN202322472554U CN220699275U CN 220699275 U CN220699275 U CN 220699275U CN 202322472554 U CN202322472554 U CN 202322472554U CN 220699275 U CN220699275 U CN 2206992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shot blasting
machine case
machine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7255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源建
陈常春
孙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Qingquan Special Steel Forging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Qingquan Special Steel Forging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Qingquan Special Steel Forging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Qingquan Special Steel Forging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7255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992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992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992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丸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抛丸机,包括机箱、循环输送机构、旋转夹持机构和搅动机构,机箱内固定有隔离板,隔离板上设置有多个下料槽,隔离板的上方于机箱内安装有搅动机构,隔离板的下方于机箱内安装有旋转夹持机构,机箱的左侧安装有与之相连通的循环输送机构,旋转夹持机构包括:安装套、液压缸、第一夹持片、转轴、第二夹持片、第二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本实用新型对零件的夹持和旋转方便,方便零件与抛丸充分的接触,提高清理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抛丸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丸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抛丸机。
背景技术
抛丸机,利用抛丸器抛出的高速弹丸清理或强化零件表面的机械设备。抛丸机能同时对铸件进行落砂﹑除芯和清理。也可用于锻压件、铝镁合金件、钣焊件等进行表面处理。有些地区在口头上也称打砂机、喷砂机。
目前多使用抛丸机清理掉零件表面的铁锈和毛刺,但是,现有的抛丸机在使用时,待加工零件多是直接放置到抛丸机内部,抛丸加工时待加工零件无法进行翻转,导致抛丸与零件的接触不够充分,影响清理效果,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对零件的夹持和旋转方便,方便零件与抛丸充分的接触,提高清理效果的新型抛丸机,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满足当前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抛丸机,对零件的夹持和旋转方便,方便零件与抛丸充分的接触,提高清理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抛丸机,包括机箱、循环输送机构、旋转夹持机构和搅动机构,所述机箱内固定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上设置有多个下料槽,所述隔离板的上方于机箱内安装有搅动机构,所述隔离板的下方于机箱内安装有旋转夹持机构,所述机箱的左侧安装有与之相连通的循环输送机构,所述旋转夹持机构包括:安装套、液压缸、第一夹持片、转轴、第二夹持片、第二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所述安装套转动安装于机箱的右侧,所述安装套内固定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左端与第一夹持片相连,所述转轴转动安装于机箱的左侧,所述转轴上固定有与第一夹持片相对的第二夹持片,所述第二电机固定于机箱的左侧,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传动带与从动轮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轮安装于转轴上。
优选的:所述机箱的前侧安装有柜门,所述柜门通过铰链与机箱转动连接,所述机箱的右侧安装有用于吸住柜门的电磁铁。
优选的:所述循环输送机构包括:料筒、进料管、出料管、第一电机和螺旋绞龙,所述料筒的右侧下端安装有与机箱相连通的进料管,所述料筒的右侧上端安装有插到机箱内的出料管,所述料筒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旋绞龙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搅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搅动轴和叶片,所述第三电机固定于机箱的外侧,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搅动轴相连,所述搅动轴上固定有多个叶片。
优选的:所述机箱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右高左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抛丸机,使用时,先将零件放置到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之间,再通过液压缸带动第一夹持片移动,进而将零件夹紧到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之间,机箱内部底端的抛丸向沿着倾斜面向进料管内滚动,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螺旋绞龙转动,通过螺旋绞龙转动将抛丸向上输送,最后,抛丸从出料管滚到机箱内,通过第三电机带动搅动轴和叶片转动,通过叶片对抛丸进行拨动,进而加快抛丸的运动速度,抛丸从下料槽下落冲击到待加工零件的表面,进而对零件的表面进行处理,同时,通过第二电机带动主动轮和从动轮转动,通过从动轮带动转轴转动,通过转轴带动零件转动,进而使得零件与抛丸的接触更加充分,提高对零件的清理效果。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零件的夹持和旋转方便,方便零件与抛丸充分的接触,提高清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循环输送机构的内部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例说明:
1、机箱;101、隔离板;102、下料槽;103、倾斜面;2、柜门;3、电磁铁;4、循环输送机构;401、料筒;402、进料管;403、出料管;404、第一电机;405、螺旋绞龙;5、旋转夹持机构;501、安装套;502、液压缸;503、第一夹持片;504、转轴;505、第二夹持片;506、第二电机;507、主动轮;508、从动轮;509、传动带;6、搅动机构;601、第三电机;602、搅动轴;603、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给出具体实施例。
参见图1~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抛丸机,包括机箱1、循环输送机构4、旋转夹持机构5和搅动机构6,机箱1内固定有隔离板101,隔离板101上设置有多个下料槽102,隔离板101的上方于机箱1内安装有搅动机构6,隔离板101的下方于机箱1内安装有旋转夹持机构5,机箱1的左侧安装有与之相连通的循环输送机构4,机箱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倾斜面103,倾斜面103右高左低,方便抛丸向机箱1的左下方滚动,使用时,机箱1的内部底端储存有抛丸,将待加工的零件放置到机箱1内,通过旋转夹持机构5将零件夹住,然后,通过循环输送机构4将抛丸输送到隔离板101上,同时,通过搅动机构6对抛丸进行搅动,增大抛丸的运动速度,抛丸从下料槽102下落冲击到待加工零件的表面,进而对零件的表面进行处理,通过旋转夹持机构5带动零件转动,进而使得零件与抛丸的接触更加充分,提高对零件的清理效果。
机箱1的前侧安装有柜门2,柜门2通过铰链与机箱1转动连接,机箱1的右侧安装有用于吸住柜门2的电磁铁3,启动电磁铁3即可将柜门2吸住,通过柜门2将机箱1堵住,关闭电磁铁3即可将柜门2打开。
循环输送机构4包括:料筒401、进料管402、出料管403、第一电机404和螺旋绞龙405,料筒401安装于地面上,料筒401的右侧下端安装有与机箱1相连通的进料管402,料筒401的右侧上端安装有插到机箱1内的出料管403,料筒40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电机404,第一电机404的输出轴与螺旋绞龙405转动连接,使用时,机箱1内部底端的抛丸向沿着倾斜面103向进料管402内滚动,通过第一电机404带动螺旋绞龙405转动,通过螺旋绞龙405转动将抛丸向上输送,最后,抛丸从出料管403滚到机箱1内。
旋转夹持机构5包括:安装套501、液压缸502、第一夹持片503、转轴504、第二夹持片505、第二电机506、主动轮507、从动轮508和传动带509,安装套501转动安装于机箱1的右侧,安装套501内固定安装有液压缸502,液压缸502的左端与第一夹持片503相连,转轴504转动安装于机箱1的左侧,转轴504上固定有与第一夹持片503相对的第二夹持片505,第二电机506固定于机箱1的左侧,第二电机506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轮507,主动轮507通过传动带509与从动轮508转动连接,从动轮508安装于转轴504上,使用时,先将零件放置到第一夹持片503和第二夹持片505之间,再通过液压缸502带动第一夹持片503移动,进而将零件夹紧到第一夹持片503和第二夹持片505之间,通过第二电机506带动主动轮507和从动轮508转动,通过从动轮508带动转轴504转动,通过转轴504带动零件转动。
搅动机构6包括:第三电机601、搅动轴602和叶片603,第三电机601固定于机箱1的外侧,第三电机601的输出轴与搅动轴602相连,搅动轴602上固定有多个叶片603,使用时,通过第三电机601带动搅动轴602和叶片603转动,通过叶片603对抛丸进行拨动,进而加快抛丸的运动速度。
工作原理:该新型抛丸机,使用时,先将零件放置到第一夹持片503和第二夹持片505之间,再通过液压缸502带动第一夹持片503移动,进而将零件夹紧到第一夹持片503和第二夹持片505之间,机箱1内部底端的抛丸向沿着倾斜面103向进料管402内滚动,通过第一电机404带动螺旋绞龙405转动,通过螺旋绞龙405转动将抛丸向上输送,最后,抛丸从出料管403滚到机箱1内,通过第三电机601带动搅动轴602和叶片603转动,通过叶片603对抛丸进行拨动,进而加快抛丸的运动速度,抛丸从下料槽102下落冲击到待加工零件的表面,进而对零件的表面清理,同时,通过第二电机506带动主动轮507和从动轮508转动,通过从动轮508带动转轴504转动,通过转轴504带动零件转动,进而使得零件与抛丸的接触更加充分,提高对零件的清理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新型抛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1)、循环输送机构(4)、旋转夹持机构(5)和搅动机构(6),所述机箱(1)内固定有隔离板(101),所述隔离板(101)上设置有多个下料槽(102),所述隔离板(101)的上方于机箱(1)内安装有搅动机构(6),所述隔离板(101)的下方于机箱(1)内安装有旋转夹持机构(5),所述机箱(1)的左侧安装有与之相连通的循环输送机构(4),所述旋转夹持机构(5)包括:安装套(501)、液压缸(502)、第一夹持片(503)、转轴(504)、第二夹持片(505)、第二电机(506)、主动轮(507)、从动轮(508)和传动带(509),所述安装套(501)转动安装于机箱(1)的右侧,所述安装套(501)内固定安装有液压缸(502),所述液压缸(502)的左端与第一夹持片(503)相连,所述转轴(504)转动安装于机箱(1)的左侧,所述转轴(504)上固定有与第一夹持片(503)相对的第二夹持片(505),所述第二电机(506)固定于机箱(1)的左侧,所述第二电机(506)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轮(507),所述主动轮(507)通过传动带(509)与从动轮(508)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轮(508)安装于转轴(50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的前侧安装有柜门(2),所述柜门(2)通过铰链与机箱(1)转动连接,所述机箱(1)的右侧安装有用于吸住柜门(2)的电磁铁(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输送机构(4)包括:料筒(401)、进料管(402)、出料管(403)、第一电机(404)和螺旋绞龙(405),所述料筒(401)的右侧下端安装有与机箱(1)相连通的进料管(402),所述料筒(401)的右侧上端安装有插到机箱(1)内的出料管(403),所述料筒(40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电机(404),所述第一电机(404)的输出轴与螺旋绞龙(405)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机构(6)包括:第三电机(601)、搅动轴(602)和叶片(603),所述第三电机(601)固定于机箱(1)的外侧,所述第三电机(601)的输出轴与搅动轴(602)相连,所述搅动轴(602)上固定有多个叶片(6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倾斜面(103),所述倾斜面(103)右高左低。
CN202322472554.9U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新型抛丸机 Active CN2206992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72554.9U CN220699275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新型抛丸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72554.9U CN220699275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新型抛丸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99275U true CN220699275U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47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72554.9U Active CN220699275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新型抛丸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992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25291B (zh) 一种大径钢管内外壁自动抛丸机
CN220699275U (zh) 一种新型抛丸机
CN108274404A (zh) 一种用于零件加工中的抛丸机
CN204658213U (zh) 曲轴抛丸清理机
CN213647202U (zh) 一种滚筒式抛丸机
CN214323042U (zh) 一种滚筒式抛丸除锈机
CN108406611A (zh) 一种抛丸机
CN112123217B (zh) —种往复式高效自动抛丸机
CN210819158U (zh) 一种轨道通过式抛丸清理机
CN219504526U (zh) 一种通过式钢材抛丸清理机
CN207736136U (zh) 一种抛丸机
CN111421457A (zh) 一种铸件加工用滚筒式抛丸机
CN207807456U (zh) 一种带清理零件表面粘黏抛丸的通过式抛丸清理机
CN219293704U (zh) 一种便于调整下料量的抛丸机
CN217966597U (zh) 一种便于工件上料的抛丸机
CN211103493U (zh) 一种摩托车传动链加工用抛丸机
CN215357971U (zh) 一种工件自转的辊道式抛丸清理机
CN214080943U (zh) 双抛丸器履带滚筒式抛丸清理机
CN219027182U (zh) 一种液压油缸表面处理用抛丸机
CN212330725U (zh) 抛丸除锈流水线
CN215433238U (zh) 一种便于拆卸安装的小型抛丸机
CN220994110U (zh) 一种搪瓷铸铁工件表面的抛丸处理装置
CN218364141U (zh) 一种通过式抛丸清理设备
CN213136387U (zh) 一种履带式抛丸机
CN217046020U (zh) 用于铸件清洗的旁置磁选式抛丸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