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83966U - 一种抓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抓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83966U
CN220683966U CN202322437280.XU CN202322437280U CN220683966U CN 220683966 U CN220683966 U CN 220683966U CN 202322437280 U CN202322437280 U CN 202322437280U CN 220683966 U CN220683966 U CN 2206839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
fixing seat
fixing base
clamping
linear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3728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举辉
林源涛
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Eddie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Eddie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Eddie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Eddie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3728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839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839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839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抓取装置,包括底板、驱动气缸、固定座一、固定座二和夹持组件,所述底板上设有直线导轨,所述固定座一和所述固定座二分别滑动设置在所述直线导轨上,所述驱动气缸的底端与所述固定座一连接,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固定座二连接,所述固定座一和所述固定座二上均设有所述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夹持工件。通过在底板上设置直线导轨,并将固定座一和固定座二滑动安装在直线导轨上,驱动气缸工作时,驱动固定座一和固定座二沿着直线导轨平稳移动,从而实现固定座一和固定座二上的夹持组件平稳夹取工件,满足大重量工件的夹持需求,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抓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抓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行走马达装配完成后,需要人工将行走马达翻转吊装到托盘上,不仅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且工作效率低,因此,采用机器人搭配机械手将装配的行走马达进行翻转和抓取。由于行走马达由好多部件组成,重量普遍较重,体积较大,普通机械手上的三爪气缸抓取行走马达的时,夹持力不足且夹爪的行程受限,无法完成行走马达的抓取动作,而且这种气缸通常价格昂贵。因此,如何完成重量较重物体的稳定夹持,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抓取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抓取装置,包括底板、驱动气缸、固定座一、固定座二和夹持组件,所述底板上设有直线导轨,所述固定座一和所述固定座二分别滑动设置在所述直线导轨上,所述驱动气缸的底端与所述固定座一连接,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固定座二连接,所述固定座一和所述固定座二上均设有所述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夹持工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为了达到使用的方便以及装备的稳定性,还可以对上述的技术方案作出如下的改进:
进一步,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条一、齿条二和齿轮,所述齿条一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一上,所述齿条二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二上,所述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齿条一和所述齿条二分别与所述齿轮啮合。
进一步,所述直线导轨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块。
进一步,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指一、夹指二和夹指垫块,所述夹指垫块设置在所述夹指一和所述夹指二之间,所述夹指垫块上设有容纳工件的容纳槽。
进一步,所述夹指二的下端设有勾指一,所述勾指一呈L状,所述勾指一上设有容纳所述工件的凹槽。
进一步,所述夹指二的下端设有勾指一和勾指二,所述勾指一上设有支撑台阶一,所述勾指二上设有支撑台阶二,所述支撑台阶一和所述支撑台阶二相对倾斜设置。
进一步,所述驱动气缸的底端通过支撑柱与所述固定座一,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浮动接头,所述浮动接头与所述固定座二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底板上设置直线导轨,并将固定座一和固定座二滑动安装在直线导轨上,驱动气缸工作时,驱动固定座一和固定座二沿着直线导轨平稳移动,从而实现固定座一和固定座二上的夹持组件平稳夹取工件,满足大重量工件的夹持需求,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抓取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抓取装置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气缸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齿轮与齿条一、齿条二啮合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夹指垫块夹持大型工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勾指一和勾指二夹持大型工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勾指一和勾指二夹持小型工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板;2、直线导轨;3、限位块;4、固定座一;5、左滑块;6、固定座二;7、右滑块;8、驱动气缸;9、齿条一;10、齿条二;11、夹指一;12、夹指二;13、夹指垫块;14、勾指一;15、勾指二;16、支撑柱;17、浮动接头;18、齿轮;19、容纳槽;20、支撑台阶一;21、支撑台阶二;22、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抓取装置,包括底板1、驱动气缸8、固定座一4、固定座二6和夹持组件,使用时,底板1安装在机械手上,通过机械手带动抓取装置及工件22移动或翻转,所述底板1上设有直线导轨2,所述固定座一4和所述固定座二6相对设置并分别滑动设置在所述直线导轨2上,所述驱动气缸8的底端与所述固定座一4连接,驱动气缸8的输出端与所述固定座二6连接,直线导轨2对固定座一4和固定座二6起到支撑和导向的作用,保证固定座一4和固定座二6在驱动气缸8的作用下平稳往复移动,所述直线导轨2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块3,限位块3对固定座一4和固定座二6移动的极限位置进行限定,避免从直线导轨2脱出,所述固定座一4和所述固定座二6上均设有所述夹持组件,即夹持组件设有两组,通过两组夹持组件配合实现对工件22进行稳定夹持。
所述驱动气缸8的底端通过支撑柱16与所述固定座一4,所述驱动气缸8的输出端连接有浮动接头17,所述浮动接头17与所述固定座二6连接。驱动气缸8为薄型气缸,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占用空间小等优点,减少该抓取装置的整体体积,降低整体重量。为了避免驱动气缸8直线往复运动时,与固定座二6发生卡滞的情况,驱动气缸8的输出端通过浮动接头17与固定座二6连接,起到浮动调整的作用,保证固定座一4与固定座二6平稳、顺畅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沿底板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有两条直线导轨2,两条直线导轨2沿着底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固定座一4通过两个左滑块5滑动设置在两条直线导轨2上,固定座二6通过两个右滑块7滑动设置在两条直线导轨2上,进一步增加固定座一4和固定座二6移动的平稳性,保证对工件22牢固、稳定夹持。
进一步,直线导轨2为重载滚珠直线导轨,当抓取的工件22为大负载重物时,重载型直线导轨可保证对工件22的稳定支撑作用,保证工件22平稳移动。
抓取装置还包括传动组件,传动组件位于两条直线导轨2之间,结构紧凑,减少整体体积,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条一9、齿条二10和齿轮18,所述齿条一9通过左滑块5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一4上,所述齿条二10通过右滑块7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二6上,减少零件数量,结构紧凑,所述齿轮18通过齿轮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齿条一9位于齿轮18的一侧,齿条二10位于齿轮18的另一侧,所述齿条一9和所述齿条二10分别与所述齿轮18啮合。通过传动组件增加抓取工件22的稳定性,与夹持组件配合实现抓取更重的工件22,降低抓取工件22的过程中夹持组件打开而工件22发生掉落的风险,进一步保证对工件22的稳定夹持。
如图5所示,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指一11、夹指二12和夹指垫块13,所述夹指垫块13设置在所述夹指一11和所述夹指二12之间,所述夹指垫块13上设有容纳工件22外缘的容纳槽19,其中工件22的体积、重量较大,如可以为烟台艾迪液压科技有限公司的FTM22A行走马达。通过夹指一11和夹指二12对工件22的两个端面进行限定,通过在夹指垫块13上设置容纳槽19,将工件22的外缘放置在容纳槽19内,通过容纳槽19对工件22的位置进一步限定,避免工件22在翻转或移动时,发生滑动或滚动,保证对工件22稳定、牢固夹持,同时夹指垫块13位于夹指一11和夹指二12之间,可增加夹指一11和夹指二12连接的牢固性。
进一步,所述容纳槽19的横截面呈梯形,容纳槽19的开口朝向工件22,使容纳槽19与工件22外缘紧密贴合,进一步增加工件22的稳定性。
如图6所示,所述夹指二12的下端设有勾指一14,所述勾指一14呈L状,所述夹指二12的下端还设有勾指二15,所述勾指二15与所述勾指一14相邻设置,所述勾指二15呈L状,所述勾指一14上设有支撑台阶一20,所述勾指二15上设有支撑台阶二21,所述支撑台阶一20和所述支撑台阶二21相对倾斜设置。驱动气缸8工作时,驱动固定座一4和固定座二6沿着直线导轨2相对移动,通过两个支撑台阶一20和两个支撑台阶二21配合,对工件22的外圆进行限定,避免工件22发生滚动或滑动,通过勾指一14和勾指二15对工件22的下端面进行支撑,避免工件22发生滑落,进一步增加工件22夹持时的稳定性,从而也能实现体积、重量较大的工件22的夹持需求,此时的工件22也可以为FTM22A行走马达。
进一步,所述勾指一14和勾指二15通过螺栓或螺钉与夹指二12可拆卸连接,从而可根据工件22尺寸或形状更换不同尺寸或形状的勾指一14和勾指二15,提高该抓取装置的使用范围,降低使用成本。
可选的,所述夹指二12的下端设有勾指一14,所述勾指一14呈L状,所述勾指一14上设有容纳所述工件22的凹槽,其中凹槽为V形槽或弧形槽,也能实现对工件22稳定夹持的作用。
如图7所示,当工件22体积或重量较小时,如为FTM07VC行走马达时,通过控制驱动气缸8的行程,使固定座一4和固定座二6上的支撑台阶一20和支撑台阶二21配合,对工件22进行夹持,降低工件22晃动,稳定完成工件22的抓取,满足不同工件22的夹持需求。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抓取装置可实现抓取多种型号的工件22,而且实现了最高抓取重量为145KG的工件22,通过驱动气缸8配合直线导轨2的方式实现了抓取重载工件22的目的,不仅解决了普通三爪气缸抓取不了重载工件22的问题,还节约了成本,同时通过设置不同结构的夹持组件可实现多种工件22的抓取,提高该抓取装置的通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驱动气缸(8)、固定座一(4)、固定座二(6)和夹持组件,所述底板(1)上设有直线导轨(2),所述固定座一(4)和所述固定座二(6)分别滑动设置在所述直线导轨(2)上,所述驱动气缸(8)的底端与所述固定座一(4)连接,所述驱动气缸(8)的输出端与所述固定座二(6)连接,所述固定座一(4)和所述固定座二(6)上均设有所述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夹持工件(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条一(9)、齿条二(10)和齿轮(18),所述齿条一(9)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一(4)上,所述齿条二(10)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二(6)上,所述齿轮(18)转动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齿条一(9)和所述齿条二(10)分别与所述齿轮(18)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导轨(2)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块(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指一(11)、夹指二(12)和夹指垫块(13),所述夹指垫块(13)设置在所述夹指一(11)和所述夹指二(12)之间,所述夹指垫块(13)上设有容纳所述工件(22)的容纳槽(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指二(12)的下端设有勾指一(14),所述勾指一(14)呈L状,所述勾指一(14)上设有容纳所述工件(22)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指二(12)的下端设有勾指一(14)和勾指二(15),所述勾指一(14)上设有支撑台阶一(20),所述勾指二(15)上设有支撑台阶二(21),所述支撑台阶一(20)和所述支撑台阶二(21)相对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气缸(8)的底端通过支撑柱(16)与所述固定座一(4),所述驱动气缸(8)的输出端连接有浮动接头(17),所述浮动接头(17)与所述固定座二(6)连接。
CN202322437280.XU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抓取装置 Active CN2206839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37280.XU CN220683966U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抓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37280.XU CN220683966U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抓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83966U true CN220683966U (zh) 2024-03-29

Family

ID=90407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37280.XU Active CN220683966U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抓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839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68480U (zh) 一种工件翻转上料装置
CN215618153U (zh) 一种行程可调机械抓手
CN109720856A (zh) 一种实验室器材的吊轨取用机械手
CN220683966U (zh) 一种抓取装置
CN218775457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钢管弯折装置
CN219561873U (zh) 一种钣金件边缘焊接机构
CN212825393U (zh) 高强稳定型取料机械手
CN213010613U (zh) 一种上料装置
CN111376014B (zh) 一种卡扣及隔音棉装配设备
CN208214129U (zh) 滚轮式滑动夹头
CN210907777U (zh) 一种钢板自动供料装置
CN109465842B (zh) 一种料盘取料机械手
CN209442245U (zh) 一种带通用性抓手结构的智能桁架
CN211495954U (zh) 基于工业机器人的金属嵌件自动取放机构
CN220313368U (zh) 一种电池夹取机械手和电池堆垛货叉
CN215945279U (zh) 一种分料机构和存储柜
CN220052036U (zh) 一种新型加工平台
CN214977296U (zh) 一种折弯机送料装置
CN220408008U (zh) 一种自动送料工装
CN114084691B (zh) 一种异形钣金件的自动定位抓取装置
CN217076150U (zh) 下料装置及流水线
CN217799782U (zh) 一种钢结构焊接用支架
CN211687355U (zh) 一种pcb收放板机吸抓机构
CN219131641U (zh) 一种辅助机械手用的轴类工件输送装置
CN220787324U (zh) 取料机构及搬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