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81474U - 一种便于清理内腔的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清理内腔的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81474U
CN220681474U CN202322387919.8U CN202322387919U CN220681474U CN 220681474 U CN220681474 U CN 220681474U CN 202322387919 U CN202322387919 U CN 202322387919U CN 220681474 U CN220681474 U CN 2206814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outer walls
sliding blocks
bottom plate
bidirectional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8791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传祥
李晓龙
杨荣刚
刘跃伟
吴晓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Yongsiqiang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Yongsiqiang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Yongsiqiang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Yongsiqiang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8791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814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814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814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清理内腔的注塑模具,涉及注塑技术领域,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无法对规格较小内壁不光滑的下模进行快捷的清理,实用性低,需要提前将原料挤入下模,容易造成原料温度降低,不利于成型,注塑效率低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基座,基座包括底板和两个边板,底板顶部设有两个第一调节机构,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双向螺杆和两个第一滑块,底板上方设有第二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固定座、第二双向螺杆、两个第二滑块、两个支撑板和四个连接柱。本实用新型将下模均分成四个下模拼块,能够便捷的对下模进行清理,提高了实用性,能够及时的注入原料,避免原料温度降低,有利于成型,提高了注塑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清理内腔的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清理内腔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射成型是通过注塑机和模具来实现的。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11394033.8”)公开了“一种便于清理内腔的注塑模具及其制备方法”,上述装置包括膜壳,所述膜壳底部内壁的两侧均设置有液压缸,且两个液压缸活塞杆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底模,所述膜壳的两侧内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气缸,但是,上述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只能对规格较大且内壁光滑的下模进行清理,无法对规格较小且内壁不光滑的下模进行快捷的清理,实用性低;
2、在与注塑机配合使用时,上模没有开设注塑口,需要提前将原料挤入下模,容易造成原料温度降低,不利于成型,注塑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清理内腔的注塑模具,解决了对比文件无法对规格较小且内壁不光滑的下模进行快捷的清理,实用性低,需要提前将原料挤入下模,容易造成原料温度降低,不利于成型,注塑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清理内腔的注塑模具,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底板和两个边板,所述底板顶部设有两个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双向螺杆和两个第一滑块,所述底板上方设有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固定座、第二双向螺杆、两个第二滑块、两个支撑板和四个连接柱,四个所述第二滑块顶部均设有下模拼块,所述底板顶部设有四个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柱,所述底板上方设有合模机构,所述合模机构包括顶板、上模和注塑料斗。
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外壁上开有排料口,且两个边板分别固设于底板顶部的两边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双向螺杆一端通过轴承连接于其中一个边板一边外壁上,且第一双向螺杆一端贯穿并通过轴承连接于边板一边外壁上,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螺接于第一双向螺杆两端外壁上,且两个第一滑块分别与底板形成滑动配合。
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座分别固设于其中两个第一滑块顶部外壁上,且第二双向螺杆通过轴承连接于两个固定座一侧外壁上,两个所述固定座相对一侧外壁上固设有限位杆,两个所述第二滑块分别螺接于第二双向螺杆两端外壁上,且两个第二滑块分别滑动安装于限位杆两端外壁上,两个所述支撑板分别滑动套设于第二双向螺杆两端外壁上,且两个支撑板分别滑动安装于限位杆两端外壁上,四个所述连接柱分别固设于两个第二滑块和两个支撑板顶部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下模拼块底部外壁上均开有两个连接孔,且下模拼块分别插接于两个连接柱外壁上,四个所述下模拼块组成一个完整的下模。
通过上述的方案,通过转动两个第一双向螺杆和两个第二双向螺杆,带动四个下模拼块相互靠近,并使得四个下模拼块相互组成一个完整的下模,并且四个下模拼块之间采用常规的密封方式进行密封,注塑完成后,再次将四个下模拼块分开,依次对四个下模拼块进行清理。
优选的,所述限位柱固设于边板顶部外壁上,且限位柱顶端外壁上固设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顶板分别滑动安装于四个限位柱外壁上,且上模通过螺栓连接于顶板底部外壁上,所述注塑料斗分别贯穿顶板和上模,且注塑料斗固设于上模底部外壁上。
通过上述的方案,将顶板与注塑机连接,随后注塑机带动顶板下降,使得上模与四个下模拼块相互贴合,组成一个完整的模具,随后将原料从注塑料斗注入,使得原料在模具内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设置有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和四个下模拼块,通过转动两个第一双向螺杆和两个第二双向螺杆,带动四个下模拼块相互靠近,并使得四个下模拼块相互组成一个完整的下模,并且四个下模拼块之间采用常规的密封方式进行密封,注塑完成后,再次将四个下模拼块分开,依次对四个下模拼块进行清理,将下模均分成四个下模拼块,能够便捷的对下模进行清理,提高了实用性。
2、设置有限位机构和合模机构,将顶板与注塑机连接,随后注塑机带动顶板沿着四个限位柱下降,使得上模与四个下模拼块相互贴合,组成一个完整的模具,随后将原料从注塑料斗注入,使得原料在模具内成型,能够及时的注入原料,避免原料温度降低,有利于成型,提高了注塑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下模均分成四个下模拼块,能够便捷的对下模进行清理,提高了实用性,能够及时的注入原料,避免原料温度降低,有利于成型,提高了注塑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清理内腔的注塑模具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清理内腔的注塑模具的基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清理内腔的注塑模具的第一调节机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清理内腔的注塑模具的第二调节机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清理内腔的注塑模具的下模拼块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清理内腔的注塑模具的限位机构和合模机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清理内腔的注塑模具的四个下模拼块相互组成完整的下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101、底板;102、边板;2、第一调节机构;201、第一双向螺杆;202、第一滑块;3、第二调节机构;301、固定座;302、第二双向螺杆;303、限位杆;304、第二滑块;305、支撑板;306、连接柱;4、下模拼块;5、限位机构;501、限位柱;502、限位块;6、合模机构;601、顶板;602、上模;603、注塑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参照图1-5和图7,一种便于清理内腔的注塑模具,包括基座1,基座1包括底板101和两个边板102,底板101底部外壁上开有排料口,用于将清理下来的碎屑排出,底板101顶部设有两个第一调节机构2,第一调节机构2包括第一双向螺杆201和两个第一滑块202,底板101上方设有第二调节机构3,第二调节机构3包括两个固定座301、第二双向螺杆302、两个第二滑块304、两个支撑板305和四个连接柱306,两个固定座301相对一侧外壁上固设有限位杆303,四个第二滑块304顶部均设有下模拼块4,下模拼块4底部外壁上均开有两个连接孔,下模拼块4分别插接于两个连接柱306外壁上,四个下模拼块4组成一个完整的下模,以此实现四个下模拼块4快速拆装。
实施例2,参照图1和图6,一种便于清理内腔的注塑模具,还包括了四个限位机构5,限位机构5包括限位柱501,限位柱501固设于边板102顶部外壁上,限位柱501顶端外壁上固设有限位块502,底板101上方设有合模机构6,合模机构6包括顶板601、上模602和注塑料斗603,顶板601分别滑动安装于四个限位柱501外壁上,上模602通过螺栓连接于顶板601底部外壁上,注塑料斗603分别贯穿顶板601和上模602,注塑料斗603固设于上模602底部外壁上。
工作原理:将顶板601与注塑机连接,通过转动两个第一双向螺杆201和两个第二双向螺杆302,带动四个下模拼块4相互靠近,并使得四个下模拼块4相互组成一个完整的下模,并且四个下模拼块4之间采用常规的密封方式进行密封,随后注塑机带动顶板601沿着四个限位柱501下降,使得上模602与四个下模拼块4相互贴合,组成一个完整的模具,随后将原料从注塑料斗603注入,使得原料在模具内成型,注塑完成后,再次将四个下模拼块4分开,依次对四个下模拼块4进行清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便于清理内腔的注塑模具,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包括底板(101)和两个边板(102);
所述底板(101)顶部设有两个第一调节机构(2),所述第一调节机构(2)包括第一双向螺杆(201)和两个第一滑块(202);
所述底板(101)上方设有第二调节机构(3),所述第二调节机构(3)包括两个固定座(301)、第二双向螺杆(302)、两个第二滑块(304)、两个支撑板(305)和四个连接柱(306);
四个所述第二滑块(304)顶部均设有下模拼块(4);
所述底板(101)顶部设有四个限位机构(5),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限位柱(501);
所述底板(101)上方设有合模机构(6),所述合模机构(6)包括顶板(601)、上模(602)和注塑料斗(6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内腔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1)底部外壁上开有排料口,且两个边板(102)分别固设于底板(101)顶部的两边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内腔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向螺杆(201)一端通过轴承连接于其中一个边板(102)一边外壁上,且第一双向螺杆(201)一端贯穿并通过轴承连接于边板(102)一边外壁上,两个所述第一滑块(202)分别螺接于第一双向螺杆(201)两端外壁上,且两个第一滑块(202)分别与底板(101)形成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内腔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座(301)分别固设于其中两个第一滑块(202)顶部外壁上,且第二双向螺杆(302)通过轴承连接于两个固定座(301)一侧外壁上,两个所述固定座(301)相对一侧外壁上固设有限位杆(303),两个所述第二滑块(304)分别螺接于第二双向螺杆(302)两端外壁上,且两个第二滑块(304)分别滑动安装于限位杆(303)两端外壁上,两个所述支撑板(305)分别滑动套设于第二双向螺杆(302)两端外壁上,且两个支撑板(305)分别滑动安装于限位杆(303)两端外壁上,四个所述连接柱(306)分别固设于两个第二滑块(304)和两个支撑板(305)顶部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内腔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拼块(4)底部外壁上均开有两个连接孔,且下模拼块(4)分别插接于两个连接柱(306)外壁上,四个所述下模拼块(4)组成一个完整的下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内腔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501)固设于边板(102)顶部外壁上,且限位柱(501)顶端外壁上固设有限位块(50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内腔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601)分别滑动安装于四个限位柱(501)外壁上,且上模(602)通过螺栓连接于顶板(601)底部外壁上,所述注塑料斗(603)分别贯穿顶板(601)和上模(602),且注塑料斗(603)固设于上模(602)底部外壁上。
CN202322387919.8U 2023-09-04 2023-09-04 一种便于清理内腔的注塑模具 Active CN2206814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87919.8U CN220681474U (zh) 2023-09-04 2023-09-04 一种便于清理内腔的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87919.8U CN220681474U (zh) 2023-09-04 2023-09-04 一种便于清理内腔的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81474U true CN220681474U (zh) 2024-03-29

Family

ID=90371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87919.8U Active CN220681474U (zh) 2023-09-04 2023-09-04 一种便于清理内腔的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814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681474U (zh) 一种便于清理内腔的注塑模具
CN211917566U (zh) 一种用于螺纹结构的注塑模具以及新型注塑模具
CN110253824B (zh) 一种塑胶鞋吹气发泡注射机
CN215661650U (zh) 一种自动化的快速注塑设备
CN111168932A (zh) 一种用于生产pvc管的带自剪浇口的注塑模
CN212554814U (zh) 一种小型手机零件注塑模具
CN211542169U (zh) 一种模具内减少溢胶机构
CN209649327U (zh) 一种新型pvc注塑成型机
CN219213968U (zh) 一种注塑件模具用防变形快速脱模机构
CN211137910U (zh) 一种加工塑料制品的低收缩注塑机
CN220447033U (zh) 塑胶制品制备用成型模具
CN216127641U (zh) 一种具有提高注塑效率结构的注塑机
CN216373218U (zh) 一种可前后模同步脱件的倒扣注塑模具
CN220113550U (zh) 一种加工用陶瓷模具
CN215619642U (zh) 一种柠檬切片机投入容器的模具
CN218965992U (zh) 一种组合式注塑模具
CN215750368U (zh) 一种具有注油润滑结构的模压成型模具
CN217597698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14645569U (zh) 带模内自动切浇口的紧凑型注塑模具
CN220742013U (zh) 一种方便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17395592U (zh) 一种注射成型机用模具
CN217414794U (zh) 一种注塑模具用冷却装置
CN218799062U (zh) 一种拉力试棒的制取铸造模具
CN2400259Y (zh) 轮胎胶囊螺杆旋转注射成型硫化机
CN214726208U (zh) 一种注塑机的顶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