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80349U - 方棒姿态调整结构和磨削机 - Google Patents

方棒姿态调整结构和磨削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80349U
CN220680349U CN202322217660.2U CN202322217660U CN220680349U CN 220680349 U CN220680349 U CN 220680349U CN 202322217660 U CN202322217660 U CN 202322217660U CN 220680349 U CN220680349 U CN 220680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nding
square bar
top seat
square
grind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1766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海威
李波
韩开斌
陈宗浩
杨长友
陈邦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Tianrui Scroll Sa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Tianrui Scroll Sa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Tianrui Scroll Sa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Tianrui Scroll Sa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1766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803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80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803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晶硅棒的磨削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方棒姿态调整结构和磨削机。其中,方棒姿态调整结构包括形成在第一夹爪组内的至少一个第一顶座,以及形成在磨削结构内的至少一个第二顶座;所述第一顶座和第二顶座分别与所述方棒的相对两侧面相抵接;所述第一顶座与所述第二顶座的抵接面相平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方棒姿态调整结构可实现对方棒的竖向姿态进行调整,以保证磨削效果。

Description

方棒姿态调整结构和磨削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晶硅棒的磨削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对方棒姿态调整的结构以及含有该结构的磨削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通常对开方后的方棒进行侧面和倒角面的磨削处理,以获得标准尺寸且表面平整的产品。为了同时实现对方棒的侧面和倒角面进行磨削,通常利用对方棒侧面进行磨削的砂轮配合方棒旋转,实现对方棒的倒角面进行磨削的策略(如CN113858001A),或构建同时具有对方棒侧面和倒角面进行磨削的对应砂轮结构的设备并同时对方棒侧面和倒角面进行磨削处理的策略(如CN217143354U)。然而,在实际场景中发现,当方棒从上下料结构(如CN218658388U)转运至磨削结构的轴向夹持结构(如参见CN113858001A图1,第一夹持件121和第二夹持件122)中,方棒难以保持竖向姿态,即方棒在被所述夹持结构所夹持时,不可避免地朝向任意一侧倾斜,导致方棒的磨削工序难以进行,或难以达到预期磨削终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实现对方棒姿态进行调整的方棒姿态调整结构,以及含有该方棒姿态调整结构的磨削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棒姿态调整结构,包括形成在第一夹爪组内的至少一个第一顶座,以及形成在磨削结构内的至少一个第二顶座;
所述第一顶座和第二顶座分别与所述方棒的相对两侧面相抵接;
所述第一顶座与所述第二顶座的抵接面相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座设置为至少两个,且所述第一顶座在竖向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顶座固定或移动安装在第一顶座均匀受力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提供一种磨削机,包括前述方棒姿态调整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磨削结构包括共轴设置的上顶紧结构和下顶紧结构,以及安装架;所述上顶紧结构安装在第一竖向位移平台上,所述安装架与所述上顶紧结构相连并同步移动;
所述第二顶座设置在所述上顶紧结构上;
垂直于所述第一竖向位移平台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砂轮,所述砂轮与第一横向位移平台和第二竖向位移平台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砂轮选自面砂轮和/或倒角砂轮。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砂轮磨损量检测传感器,所述砂轮磨损量检测传感器通过与所述砂轮的磨砂面接触检测所述磨砂面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向位移平台被容纳在磨削壳体中,所述磨削壳体内具有宽度检测传感器,以及与所述宽度检测传感器相连的第三横向位移平台,所述宽度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方棒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具有至少一个校正面,所述宽度检测传感器通过其的检测头抵接在所述校正面上进行校正。
进一步地,还包括转运结构;
所述转运结构包括旋转主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旋转主体的任意侧面的至少一个上料结构和下料结构;
其中,所述旋转主体具有竖直旋转轴,所述旋转主体通过绕所述竖直旋转轴旋转进行上料结构和下料结构的切换;
所述上料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夹爪组,所述上料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夹爪组夹持所述方棒并移送至磨削结构中;
所述下料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夹爪组,所述下料结构通过所述第二夹爪组将磨削结构中的方棒夹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爪组的下方设置有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方棒姿态调整结构可实现对方棒的姿态进行调整,以使方棒被上顶紧结构和下顶紧结构所夹持时保持竖直姿态,从而便于后续磨削工作的进行,以及保证磨削终点的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磨削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略去外壳体和转运结构后的磨削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1略去外壳体和砂轮结构后的磨削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3略去盖板后的磨削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砂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转运结构在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图6中的A部放大图;
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转运结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图3中的B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方棒姿态调整结构可实现对方棒(截面为正方形或矩形)的姿态进行调整,所提供的磨削机可实现对方棒的侧面和/或倒角面进行磨削处理。所述方棒由圆棒经过开方机开方处理获得。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棒为单晶硅棒。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撰写,下文中所述方棒均指代截面大体为正方形的单晶硅棒。
在现有技术中,如参见CN217143334U图1所示,当方棒被上料机构10移送至转运机构60而被其夹爪620所夹持时,由于缺乏相应的顶紧结构或底部支撑结构,导致此时方棒被夹爪所夹持时,不可避免地发生正向(朝向转运结构)或反向(朝向上料结构)倾斜,并当其被转运和被夹持机构30(包括上夹件320和下夹件310)所夹持时,其依然仅有被夹爪所夹持的相对两侧面被固定而被调整姿态,而另外两侧均不可避免地发生倾斜旋转。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夹件和下夹件对方棒的轴向夹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整方棒整体的姿态,但是所述方棒(原料)的两侧切割面(顶面和底面)的平面度是难以保证的,即无法避免地出现不平整或不连续的切割面。因此,在连续的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即使通过上夹件和下夹件的轴向夹持,其依然不能保证所述方棒处于竖直姿态,即难以保证所有产品均达到磨削终点。
在此基础上,发明人提供一种磨削机,参见图2至4、图6、图7和图9所示,在其磨削结构内设置至少一个第二顶座37,以及在转运结构2中设置至少一个第一顶座221,通过一个第二顶座和一个第一顶座进行两点配合,实现对方棒另两侧面(非夹爪夹持面)的调整,从而保证当上顶紧结构38(如前述上夹件)和下顶紧结构34(如前述下夹件)所夹持时,方棒整体处于竖直姿态(轴线呈竖直状态,或四条晶线(边缘线)大致呈竖直状态),进而确保产品达到磨削终点。当然,所述第一顶座和第二顶座的数量越多,所述方棒被其所调整的竖向姿态越符合要求。因此,所述第一顶座设置为至少两个,且所述第一顶座在竖向间隔分布。在一种实际的场景中,所述第一顶座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二顶座设置为一个,即通过它们形成三点配合,以更精确地对方棒的竖向姿态进行调整。其中,所述第二顶座固定或移动安装在第一顶座均匀受力的相对位置。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撰写在下文中皆以前述三点配合的方式进行撰写,但需要明确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对三点配合或前述两点配合进行保护,其他的任意一种第一顶座和第二顶座的数量配合形式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具体的,参见图1至4、图6、图7和图9所示,所述方棒姿态调整结构包括形成在第一夹爪组22内的至少两个第一顶座221,以及形成在磨削结构内的至少一个第二顶座37;所述第一顶座221和第二顶座37分别与所述方棒的相对两侧面相抵接;两个所述第一顶座的抵接面2211共面于同一竖直平面,且与所述第二顶座的抵接面371相平行;所述第二顶座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顶座在竖向上错位设置。在此实施方式中,所述错位设置尤指所述第一顶座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顶座的轴线不共线。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参见图7所示,所述第一顶座221的抵接面2211的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夹爪组22的至少一个抵接面2221的所在平面相垂直。
结合到具体的工艺中,当方棒被上下料结构5(如参见CN217143334U或CN218658388U,或参见图1)移送至转运结构的夹取工位时,上下料结构将方棒进行翻转并使方棒大致呈竖直状态,从而便于转运结构的夹爪从所述方棒的一对相对侧面对方棒进行夹持。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夹爪对方棒的夹持稳定性,通常该夹爪的夹持面(前述抵接面2221,参见图7)采用平面设计,即当两夹爪同时夹取方棒时,方棒在该相对两侧面的姿态被所述夹爪所调整而大致呈竖直状态,然而其另两侧面此时处于无支撑状态,即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在所述另两侧面发生向内或向外倾斜旋转。同时,在现实中,使用下上料结构在翻转方棒时,方棒不可避免地发生晃动,而该晃动直接导致第一夹爪组难以夹持方棒到位。因此,当第一顶座被安装在该第一夹爪组内时,第一夹爪组对方棒的一相对侧面进行姿态调整,在此之前,当方棒在被送入第一夹爪组内时,方棒受上下料结构所施加的横向推力而被迫朝向第一顶座方向移动,并当其一侧面被两个所述第一顶座相抵接时,该侧面的姿态被调整,从而大体将该方棒的姿态调整为竖直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方棒被上下料结构送入第一夹爪组内的位移量决定第一顶座对其一侧面姿态的调整效果。若该位移量过小则方棒的一侧面并未被所述第一顶座所抵持,导致方棒在这一侧面依然容易发生倾斜旋转。因此,可以认为的是,合适的位移量对于第一顶座对方棒一侧面姿态的调整是重要的。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参见图6或7所示,在第一夹爪组内安装位移检测传感器223,所述位移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方棒被送入第一夹爪组内的位移量,即检测方棒一侧面与第一顶座抵接面2211之间的间距。具体而言,参见图7所示,所述位移检测传感器包括用于安装在所述转运结构上并位于第一夹爪组内的安装座,以及设置在安装座上可绕Z轴旋转的臂2231。当方棒的一侧面抵接在所述臂上,所述臂受所述方棒的推挤而发生旋转,当旋转至预设值或大于该预设值时判定该方棒具有合适的位移量,即开始进行第一夹爪组的夹取过程。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前述位移检测传感器被替换为一开关,所述开关与所述第一夹爪组相关联,当所述开关的活动的臂被方棒推挤而旋转至预设角度时,该开关被开启,即开始执行第一夹爪组对方棒的夹取过程。可以理解的是,在此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关用于反馈三点定位过程中方棒的位置被调整到位。
然而,现有的转运结构,如参见CN217143334U,其被设计成通过横向旋转以实现上、下料夹爪的切换。在实际的场景中,当方棒被第一夹爪组22所夹持,且受第一顶座221抵持时,由于方棒的另一侧面(相对于被第一顶座所抵接的相对另一侧面)不受任何结构所限制,因此在转运结构2带动方棒同步旋转的过程中,方棒受离心力的作用不可避免地再次发生倾斜旋转。在此基础上,发明人进一步在磨削结构中设置与所述第一顶座相配合的第二顶座37,通过三者的配合以使方棒在被上顶紧结构38和下顶紧结构34所夹持时,其姿态被大体调整为竖直状态。具体来说,参见图2至4、图6、图7和图9所示,当方棒被转运结构2旋转至上料位时,方棒受转运结构所驱动而朝向第二顶座37方向移动,至所述方棒的另一侧面(相对于被第一顶座所抵接的相对另一侧面)被所述第二顶座所抵持时,方棒在该两侧面(被第一顶座和第二顶座所抵持的相对两侧面)的姿态被调整。并在所述方棒的姿态被整体调整后,利用上顶紧结构38和下顶紧结构34对该方棒的轴向两端进行夹持。为了实现第二顶座对所述方棒更好地顶持,优选所述第二顶座为浮动压头。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顶座被固定或移动(活动)安装在使硅棒(前述方棒)姿态调整为数值状态的相对位置。具体来说,所述第二顶座以移动的方式被安装在磨削机构上,在调整硅棒时,第二顶座能够移动到与所述第一顶座同样安装高度的相对位置,以实现对硅棒进行调整。当夹爪组件上具有两个所述第一顶座,且两个所述第一顶座在同一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则,第二顶座移动到两个所述第一顶座安装高度之间的相对位置上,以对硅棒进行调整,而使硅棒受力均匀,能够更好地调整为竖直状态。而当第一顶座的数量为三个时,它们在同一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此时第二顶座移动到位于中间第一顶座的安装位置的相对位置上,以对硅棒进行调整。当具有多个第二顶座时,与前述同理,在此不加以赘述。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二顶座还可以固定安装在使硅棒调整为竖直状态的相对位置,其移动或固定等安装方式可根据实际设备结构生产需求进行调整。
进一步提供一种磨削机,其包括前述姿态调整结构。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磨削结构包括独立的调整平台,所述第二顶座被设置在该调整平台上。其中,所述调整平台相较于磨削结构内的砂轮、夹持固定件(如下述下顶紧结构和上顶紧结构)是独立的,其位于转运结构将方棒移动至所述夹持固定件过程中的任意位置。即在方棒的转运过程中,所述方棒在所述调整平台内其竖向姿态被第二顶座所调整后,再被转移至夹持固定件中被所述夹持固定件所夹持。然而,调整平台的设置导致方棒的转运路程延长,方棒在转运过程中再次发生旋转的概率增大,因此,在一种结构更为紧凑的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至4和图9所示,所述磨削结构包括共轴设置的上顶紧结构38和下顶紧结构34,以及安装架33;所述上顶紧结构安装在第一竖向位移平台331上,所述安装架与所述上顶紧结构相连并同步移动;所述第二顶座37设置在所述上顶紧结构38上;垂直于所述第一竖向位移平台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砂轮35、36,所述砂轮与第一横向位移平台和第二竖向位移平台321相连。在此实施方式中,所述上顶紧结构和下顶紧结构用于对所述方棒的轴向两端进行固定,并通过至少一个砂轮并配合其独立地第一横向位移平台和第二竖向位移平台对砂轮的行进方向进行控制,以实现对方棒的侧面和/或倒角面进行磨削。因此,在此实施方式中,所述砂轮选自面砂轮35和/或倒角砂轮36,优选为面砂轮和倒角砂轮的组合,如参见图2和图5所示,所述面砂轮朝向所述方棒的侧面,所述倒角砂轮朝向所述方棒的倒角面设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参见图5(以面砂轮表示)所示,所述砂轮包括内圈结构352和外圈结构351,以及与所述内圈结构相连的第二横向位移平台;所述外圈结构和内圈结构靠近所述方棒的一侧面均为磨砂面,且所述内圈结构的磨砂面的粒度与所述外圈结构的磨砂面的粒度不同;所述第二横向位移平台用于驱动所述内圈结构的磨砂面突出于所述外圈结构的磨砂面所在平面。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圈结构的磨砂面的粒度小于所述外圈结构的磨砂面的粒度。在此实施方式中,由于内圈结构磨砂面的粒度小于外圈结构磨砂面的粒度,因此可利用内圈结构对方棒的侧面或倒角面进行精细磨削,以及利用外圈结构对方棒的侧面或倒角面进行粗磨削。而第二横向位移平台通过驱动位于外圈结构中的内圈结构从外圈结构表面突出,以实现精细磨削过程和粗磨削过程的切换。
砂轮的磨砂面在长时间的工作后其厚度不可避免地发生削减,而该厚度的削减直接反应砂轮磨砂面工作寿命的缩减,以及砂轮磨砂面磨削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的下降,然而磨削效果的降低直接影响磨削过程的进行。因此,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需要定时或定量对砂轮磨损量进行检测。在现有技术中对砂轮磨损量的检测一般人工进行,在检测过程中严重影响生产节奏。因此,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3、图4和图9所示,所述安装架3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砂轮磨损量检测传感器333,所述砂轮磨损量检测传感器通过与所述砂轮35,36的磨砂面接触检测所述磨砂面的厚度,即将砂轮磨损量检测传感器安装在安装架上,以通过该传感器在磨削机内部对砂轮的磨砂面进行检测,从而便于检测过程的进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横向位移平台被容纳在磨削壳体32中,所述磨削壳体内具有宽度检测传感器324,以及与所述宽度检测传感器相连的第三横向位移平台,所述宽度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方棒的宽度。在此实施方式中,所述宽度检测传感器用于对方棒的侧面和倒角面进行宽度检测。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所示,所述宽度检测传感器324设置为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方棒的相对两侧,通过同时检测方棒相对两侧侧面或相对两倒角面之间的宽度(相对两倒角面之间的宽度或称为直径),从而获得方棒的最大宽度和最小宽度,并通过最大宽度确定加工余量和加工刀数,以及通过最小宽度确定方棒是否需要进行后续的磨削过程。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和图5所示,所述磨削壳体32上具有供所述宽度检测传感器324的检测头穿出所述磨削壳体的开口322,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开口启闭的检测门323。在此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磨削壳体上设置开口以便于宽度检测传感器的检测头伸出磨削壳体并进行宽度检测过程,同时以便于宽度检测传感器的检测头在磨削过程中收拢于磨削壳体内,以避免在磨削过程中所述宽度检测传感器与其他磨削部件发生干涉,以及通过检测门启闭该开口以避免在磨削过程中磨削杂质通过该开口进入磨削壳体中,污染磨削壳体的内部构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4和图9所示,所述安装架33具有至少一个校正面334,所述宽度检测传感器324通过其的检测头抵接在所述校正面上进行校正。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参见图4、图5和图9所示,所述校正面334为所述安装架33朝向所述宽度检测传感器324的侧面。为了避免磨削杂质附着在该校正面上影响校正过程的进行,优选在所述校正面的上方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喷嘴332,所述第一喷嘴的喷出方向朝向所述校正面设置,以通过该第一喷嘴向校正面表面进行吹气清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至图4所示,所述磨削机还包括具有油气供应的平衡杆4,所述平衡杆与所述磨削壳体32相连,所述平衡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竖向位移平台的驱动方向相平行。在此实施方式中,所述平衡杆的油气供应源被存储在存储瓶中,所述存储瓶与所述平衡杆相连通,并利用所述平衡杆内部的油气以平衡磨削壳体以及装载在其内部的磨削构件等在竖向移动过程中的重力。
在磨削机的磨削过程中,磨削杂质容易附着在方棒的表面,因此优选在所述磨削机内设置第二喷嘴325,参见图2所示,所述第二喷嘴的喷出方向朝向所述方棒的侧面,更优选将该第二喷嘴325安装在磨削壳体32上,以利用该第二喷嘴在磨削过程中不断对方棒的侧面进行吹气,以清洁方棒的表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至图4所示,所述下顶紧结构34与驱动结构341相连,所述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下顶紧结构绕所述下顶紧结构的轴线旋转。即在此实施方式中,在下顶紧结构上安装驱动结构,通过该驱动结构驱动所述下顶紧结构旋转,以间接带动被下顶紧结构和上顶紧结构所夹持的方棒进行旋转,从而实现对方棒的多面宽度测量,以及多侧面或多倒角面的磨削切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所示,所述磨削机还包括外壳体1,所述磨削结构被容纳在所述外壳体中,所述外壳体靠近所述转运结构的一侧具有送料口,所述送料口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送料口启闭的卷帘门结构11。其中,所述外壳体用于容纳且遮蔽磨削结构,以避免磨削杂质在环境中扩散。而卷帘门结构用于控制送料口的启闭,以便于上、下料过程进行的同时,避免磨削杂质从该送料口扩散出。
基于前述可知,由于转运结构在上料过程中,转运结构横向运输方棒进入磨削结构中,以使方棒的一侧面被第二顶座所抵持,因此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至图4所示,所述磨削机还包括第四横向位移平台31,所述转运结构2被安装在所述第四横向位移平台上,所述第四横向位移平台用于驱动所述转运结构朝向所述送料口方向移动,即通过所述第四横向位移平台带动所述转运结构进行前述的横向运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图3、图4、图6至图8所示,所述转运结构2包括旋转主体21,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旋转主体的任意侧面的至少一个上料结构和下料结构;其中,所述旋转主体具有竖直旋转轴(Z轴),所述旋转主体通过绕所述竖直旋转轴旋转进行上料结构和下料结构的切换;所述上料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夹爪组22,所述上料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夹爪组22夹持所述方棒并移送至磨削结构中;所述下料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夹爪组,所述下料结构通过所述第二夹爪组23将磨削结构中的方棒夹出。其中,所述第一夹爪组用于将原始方棒(未磨削)转运至磨削结构中进行磨削处理,即实现上料过程,而第二夹爪组用于将磨削过的方棒从磨削结构中移出,并转运至前述上下料结构中,即实现下料过程。而对于上料过程和下料过程的切换均通过所述旋转主体绕其竖直旋转轴旋转所实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参见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夹爪组2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夹爪222,以及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夹爪相对移动的第五横向位移平台225,所述第一顶座221位于两个所述夹爪222之间。其中,所述夹爪具有抵接面2221,所述夹爪通过所述抵接面与所述方棒的侧面相抵接,所述夹爪的抵接面的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顶座的抵接面所在平面相垂直。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参见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夹爪组22包括竖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组夹爪组,所述夹爪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爪222,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顶座221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所述夹爪组内,并位于所述夹爪组中两个所述夹爪之间。其中,所述夹爪具有抵接面2221,所述夹爪通过所述抵接面与所述方棒的侧面相抵接,所述夹爪的抵接面的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顶座的抵接面所在平面相垂直。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参见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夹爪组22的下方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夹爪222下方的支撑板224,至少部分的所述支撑板的内侧面为向外弯曲的圆弧面2241;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的最小间距小于两个所述夹爪之间的间距,并且所述方棒的宽度处于两个所述圆弧面的最小宽度至最大宽度之间。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参见图6和图7所示,最下层的所述夹爪组的下方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夹爪222下方的支撑板224,至少部分的所述支撑板的内侧面为向外弯曲的圆弧面2241;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的最小间距小于两个所述夹爪之间的间距,并且所述方棒的宽度处于两个所述圆弧面的最小宽度至最大宽度之间。
一种基于前述磨削机的方棒姿态调整方法,包括利用至少两个第一顶座和至少一个第二顶座对方棒进行姿态控制的步骤。
具体的,所述方棒姿态调整方法包括所述第一夹爪组解除对方棒的夹持,使得所述方棒掉落至支撑结构上的步骤;
所述方棒在所述支撑结构上其姿态被所述第一顶座和第二顶座调整的步骤;
以及所述第一夹爪组重新夹持所述方棒的步骤。
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在方棒上料过程对方棒进行辅助支撑。具体来说,当转运结构2将原始方棒移动至上料位时,此时上顶紧结构38下移至其第二顶座37位于适当位置,以便于利用至少一个第二顶座37和至少两个第一顶座221形成对方棒的三点定位,实现对方棒的姿态调整,如参见图3和图4,以及图9所示。然而,在此过程中由于方棒的另两侧面被夹爪222所夹持,若强行对方棒的两侧面进行姿态调整,方棒的另两侧面不可避免地被夹爪所损伤,而这损伤是生产过程中所不期望的。因此,为了便于对方棒的两侧面进行调整,优选在其被调整之前,稍微解除夹爪对方棒的夹持,即在此过程中,夹爪松开方棒而使方棒的底面被所述支撑结构所支撑。在此之后,转运结构2横向移动,将所述方棒的一侧面靠近第二顶座37,以进行三点定位。当三点定位完成后,夹爪夹持方棒,并待上顶紧结构复位后,将方棒放置在下顶紧结构上,等待上顶紧结构再次下移对方棒的顶部进行抵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参见图8和图9,所述第二夹爪组23包括两个夹爪231,以及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夹爪相对移动的第六横向位移平台232,一个所述夹爪的抵接面采用平面设计,另一个所述夹爪的抵接面上设置浮动接头233,通过该浮动接头抵接在所述方棒的侧面,以提高对方棒夹持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第一竖向位移平台、第二竖向位移平台、第一横向位移平台、第二横向位移平台、第三横向位移平台、第四横向位移平台、第五横向位移平台和第六横向位移平台都为一般结构,如常规的电机、丝杆等,或滑轨、滑块、气缸等,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前述位移平台的定向位移功能的现有机构均适用于本文实施例。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涉及的传感器,包括宽度检测传感器、磨损量检测传感器以及位移检测传感器均为现有一般结构,能够实现其前述功能的现有机构均适用于本文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方棒姿态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在第一夹爪组内的至少一个第一顶座,以及形成在磨削结构内的至少一个第二顶座;
所述第一顶座和第二顶座分别与所述方棒的相对两侧面相抵接;
所述第一顶座与所述第二顶座的抵接面相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棒姿态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座设置为至少两个,且所述第一顶座在竖向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棒姿态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座固定或移动安装在第一顶座均匀受力的相对位置。
4.一种磨削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方棒姿态调整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磨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削结构包括共轴设置的上顶紧结构和下顶紧结构,以及安装架;所述上顶紧结构安装在第一竖向位移平台上,所述安装架与所述上顶紧结构相连并同步移动;
所述第二顶座设置在所述上顶紧结构上;
垂直于所述第一竖向位移平台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砂轮,所述砂轮与第一横向位移平台和第二竖向位移平台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磨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轮选自面砂轮和/或倒角砂轮;
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砂轮磨损量检测传感器,所述砂轮磨损量检测传感器通过与所述砂轮的磨砂面接触检测所述磨砂面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磨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位移平台被容纳在磨削壳体中,所述磨削壳体内具有宽度检测传感器,以及与所述宽度检测传感器相连的第三横向位移平台,所述宽度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方棒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磨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具有至少一个校正面,所述宽度检测传感器通过其的检测头抵接在所述校正面上进行校正。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磨削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运结构;
所述转运结构包括旋转主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旋转主体的任意侧面的至少一个上料结构和下料结构;
其中,所述旋转主体具有竖直旋转轴,所述旋转主体通过绕所述竖直旋转轴旋转进行上料结构和下料结构的切换;
所述上料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夹爪组,所述上料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夹爪组夹持所述方棒并移送至磨削结构中;
所述下料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夹爪组,所述下料结构通过所述第二夹爪组将磨削结构中的方棒夹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磨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爪组的下方设置有支撑结构。
CN202322217660.2U 2023-08-17 2023-08-17 方棒姿态调整结构和磨削机 Active CN2206803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17660.2U CN220680349U (zh) 2023-08-17 2023-08-17 方棒姿态调整结构和磨削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17660.2U CN220680349U (zh) 2023-08-17 2023-08-17 方棒姿态调整结构和磨削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80349U true CN220680349U (zh) 2024-03-29

Family

ID=90376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17660.2U Active CN220680349U (zh) 2023-08-17 2023-08-17 方棒姿态调整结构和磨削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803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99794A (zh) 研磨装置和研磨方法
JP2007296613A (ja) 工作機械
CN212848347U (zh) 一种晶圆旋转上料上支撑结构
US8616825B2 (en) Turnover apparatus
JP2018181978A (ja) 基板洗浄装置及び基板処理装置
CN100335431C (zh) 基板传送装置
CA1180901A (en) Beveling apparatus
CN220680349U (zh) 方棒姿态调整结构和磨削机
CN220680350U (zh) 转运结构和磨削机
CN117207011A (zh) 磨削机及其磨削方法
US20230126644A1 (en) Setup method
JP3727300B2 (ja) 板材の面取装置
EP0265256A2 (en) Machining the ends of round bar and tube and similar workpieces
JP7121409B2 (ja) ワーク搬送装置
JP3722389B2 (ja) ワーク搬送台車
GB1596789A (en) Depalletisers and palletisers
JPH11198009A (ja) 薄板円板状ワークの両面研削装置および断面形状測定装置
JPH0244666B2 (zh)
KR20230132364A (ko) 가공 시스템
JPH0512072U (ja) ガラス板の角部研削装置
KR102463911B1 (ko) 피처리물 운반장치
JP5939935B2 (ja) 研削装置
CN217292309U (zh) 一种具有位置传感功能的防夹伤机器人
KR100360703B1 (ko) 음극선관용평면패널의평면가공설비및평면가공방법
JP2728635B2 (ja) ベルトサンダ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