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65376U - 用于辊体处理的感应淬火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辊体处理的感应淬火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65376U
CN220665376U CN202322353096.7U CN202322353096U CN220665376U CN 220665376 U CN220665376 U CN 220665376U CN 202322353096 U CN202322353096 U CN 202322353096U CN 220665376 U CN220665376 U CN 2206653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uctor
supporting plate
fixedly arranged
induction hardening
roll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5309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明杨
李丽芳
王忠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nxi Xigang Engineering And Mi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nxi Xigang Engineering And Mi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nxi Xigang Engineering And Mi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nxi Xigang Engineering And Mi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5309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653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653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653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淬火技术领域,公开了用于辊体处理的感应淬火设备,包括电连接的淬火机和感应器,淬火机的侧壁竖直固定安装有电动丝杠模组,电动丝杠模组的滑台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水平固定安装有感应器和喷淋圈;支撑板的上下两端均水平固定安装有直线导轨,每个直线导轨设置有两个滑块,滑块均水平固定安装有扶持架,扶持架远离滑块的部分弯曲为V字形段,V字形段的内侧转动安装有一对转辊;支撑板设置有对向移动扶持架的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中的驱动装置可对向移动扶持架,避免在感应器加热和喷淋圈冷却的过程中辊体发生晃动,保证淬火处理的均匀性,从而使得感应淬火设备可直接对吊机上挂着的辊体进行淬火处理。

Description

用于辊体处理的感应淬火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淬火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辊体处理的感应淬火设备。
背景技术
感应淬火设备是利用交变电流的趋肤效应,采用感应加热的方式使钢质零件表面层受热并随后冷却淬火,可以做到零件的表面具有较高的硬度和抗疲劳强度,而中心仍保持原有的韧性。
对于辊体类零件的感应淬火处理,目前使用的感应淬火设备(主要由淬火机、感应器和冷却液喷嘴组成)需配备可升降的举升台,辊体经吊机竖直吊起后,一端与举升台顶部通过螺钉连接,辊体可在感应器内升降移动,随着感应加热和冷却液喷淋后完成淬火,将辊体安装在举升台上或者从举升台拆卸的过程较为繁琐,直接使用吊机升降辊体与感应淬火设备配合会发生辊体晃动,影响感应淬火处理的均匀性,甚至碰撞感应器。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辊体处理的感应淬火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辊体处理的感应淬火设备,可对吊机上挂着的辊体先进行扶持、再进行感应淬火处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辊体处理的感应淬火设备,包括电连接的淬火机和感应器,所述淬火机的侧壁竖直固定安装有电动丝杠模组,所述电动丝杠模组的滑台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水平固定安装有感应器和喷淋圈,所述喷淋圈位于感应器的下方;所述支撑板的上下两端均水平固定安装有直线导轨,每个所述直线导轨设置有两个滑块,所述滑块均水平固定安装有扶持架,所述扶持架远离滑块的部分弯曲为V字形段,位于同一个所述直线导轨上的两个V字形段对称设置,所述V字形段的内侧转动安装有一对转辊;所述支撑板设置有对向移动扶持架的驱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双出轴电机、螺杆和连接架,所述支撑板通过安装座固定安装有双出轴电机,所述双出轴电机的两侧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有螺杆,上下对应的所述扶持架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开设有螺孔,所述螺杆与螺孔螺接装配。
进一步的,两侧所述螺杆的旋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圈包括圆管和喷嘴,所述支撑板通过支撑架固定安装有圆管,所述圆管的内侧均匀连通安装有喷嘴,所述圆管的外侧连通安装有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喷嘴的数量至少为4个。
进一步的,所述喷嘴的输出端倾斜向下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圆管的下侧固定安装有挡圈,挡圈的下端直径小于上端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电动丝杠模组可升降移动感应器、喷淋圈、驱动装置和扶持架等结构,驱动装置可对向移动扶持架,经转辊夹持不同尺寸的辊体,避免在感应器加热和喷淋圈冷却的过程中辊体发生晃动,保证淬火处理的均匀性,从而使得感应淬火设备可直接对吊机上挂着的辊体进行淬火处理,无需配置举升台,也避免了反复安装和拆卸的操作,工作更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装置处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感应器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中:1淬火机、2电动丝杠模组、3支撑板、4连接架、5双出轴电机、6感应器、7圆管、8喷嘴、9挡圈、10V字形段、11转辊、12扶持架、13直线导轨、14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辊体处理的感应淬火设备,包括电连接的淬火机1和感应器6,淬火机1的侧壁竖直固定安装有电动丝杠模组2,电动丝杠模组2是具有伺服电机、导向杆、丝杠、丝杠螺母和滑块等结构的现有设备;电动丝杠模组2的滑台固定安装有支撑板3,支撑板3水平固定安装有感应器6和喷淋圈,喷淋圈位于感应器6的下方,感应器6用于感应加热辊体的表面,喷淋圈用于喷淋冷却液对加热后的辊体表面进行淬火处理;
支撑板3的上下两端均水平固定安装有直线导轨13,直线导轨13是由导轨和滑块组成的现有部件,每个直线导轨13上滑动设置有两个滑块,滑块均水平固定安装有扶持架12,扶持架12远离滑块的部分弯曲为V字形段10,位于同一个直线导轨13上的两个V字形段10对称设置,V字形段10的内侧转动安装有一对转辊11;支撑板3设置有对向移动扶持架12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可沿着直线导轨13对向移动扶持架12,从而经V字形段10上的转辊11对不同直径的辊体进行夹持,且不影响感应器6的竖直移动。
具体的,如图3所示,驱动装置包括双出轴电机5、螺杆14和连接架4,支撑板3通过安装座固定安装有双出轴电机5,双出轴电机5的两侧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有螺杆14,两侧螺杆14的旋向相反,上下对应的扶持架12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架4,连接架4开设有螺孔,螺杆14与螺孔螺接装配;双出轴电机5可同时转动两侧的螺杆14,因两侧螺杆14的旋向相反且与螺孔螺接,能够同时对向(相互靠近、相互远离)移动连接架4,从而使扶持架12带动V字形段10对向移动。
具体的,喷淋圈包括圆管7和喷嘴8,支撑板3通过支撑架水平固定安装有圆管7,圆管7的内侧均匀连通安装有喷嘴8,圆管7的外侧连通安装有接头,通过接头可将圆管7与外部具有泵的供水箱连接装配,泵将供水箱内的冷却液加压输送至圆管7内,并经喷嘴8喷出;喷嘴8的数量至少为4个,可保证辊体周向的均匀喷淋。
喷嘴8的输出端倾斜向下设置,可引导排出的冷却液向下喷出,避免喷淋到感应器6上,使感应器6发生锈蚀等问题。
圆管7的下侧固定安装有挡圈9,挡圈9的下端直径小于上端直径,挡圈9的高度至少为10cm,可避免冷却液外溅,且挡圈9的形状利于引导冷却液沿着挡圈9向下排出。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双出轴电机5、感应器6、电动丝杠模组2、供水箱的泵通过导线与淬火机1电连接,通过淬火机1进行操控;
使用时,辊体通过一端螺接的挂环能够竖直吊在吊机的防脱钩上,随着吊机移动至感应器6的正上方,且位于上侧的两个V字形段10之间;控制双出轴电机5转动螺杆14,从而同时相互靠近地移动连接架4,使扶持架12带动V字形段10内的转辊11与辊体圆周侧相抵;
控制电动丝杠模组2向上移动支撑板3,同时感应器6工作对辊体表面进行加热,供水箱内的水加压输送至圆管7中,经喷嘴8喷淋在辊体的表面进行淬火,下侧的两个V字形段10之间的转辊11随着上升也会相抵在辊体表面进行扶持,避免辊体晃动;
整个辊体加工后复位,即可继续吊取辊体至下道工序。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用于辊体处理的感应淬火设备,包括电连接的淬火机(1)和感应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机(1)的侧壁竖直固定安装有电动丝杠模组(2),所述电动丝杠模组(2)的滑台固定安装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水平固定安装有感应器(6)和喷淋圈,所述喷淋圈位于感应器(6)的下方;所述支撑板(3)的上下两端均水平固定安装有直线导轨(13),每个所述直线导轨(13)设置有两个滑块,所述滑块均水平固定安装有扶持架(12),所述扶持架(12)远离滑块的部分弯曲为V字形段(10),位于同一个所述直线导轨(13)上的两个V字形段(10)对称设置,所述V字形段(10)的内侧转动安装有一对转辊(11);所述支撑板(3)设置有对向移动扶持架(12)的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辊体处理的感应淬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双出轴电机(5)、螺杆(14)和连接架(4),所述支撑板(3)通过安装座固定安装有双出轴电机(5),所述双出轴电机(5)的两侧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有螺杆(14),上下对应的所述扶持架(12)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架(4),所述连接架(4)开设有螺孔,所述螺杆(14)与螺孔螺接装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辊体处理的感应淬火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螺杆(14)的旋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辊体处理的感应淬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圈包括圆管(7)和喷嘴(8),所述支撑板(3)通过支撑架固定安装有圆管(7),所述圆管(7)的内侧均匀连通安装有喷嘴(8),所述圆管(7)的外侧连通安装有接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辊体处理的感应淬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8)的数量至少为4个。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辊体处理的感应淬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8)的输出端倾斜向下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辊体处理的感应淬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7)的下侧固定安装有挡圈(9),挡圈(9)的下端直径小于上端直径。
CN202322353096.7U 2023-08-31 2023-08-31 用于辊体处理的感应淬火设备 Active CN2206653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53096.7U CN220665376U (zh) 2023-08-31 2023-08-31 用于辊体处理的感应淬火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53096.7U CN220665376U (zh) 2023-08-31 2023-08-31 用于辊体处理的感应淬火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65376U true CN220665376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35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53096.7U Active CN220665376U (zh) 2023-08-31 2023-08-31 用于辊体处理的感应淬火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653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66279B (zh) 一种高频淬火装置
CN111187889B (zh) 一种通电加热远程控制的夹持装置
CN205928222U (zh) 一种金属圆管抛光装置
CN212152398U (zh) 一种车轮踏面淬火处理装置
CN209010561U (zh) 一种新型高频淬火装置
CN210048805U (zh) 一种齿圈淬火装置
CN220665376U (zh) 用于辊体处理的感应淬火设备
CN202622511U (zh) 直缝焊管焊缝打磨装置
CN205088290U (zh) 带内限位结构的喷冷式淬火装置
CN112695158B (zh) 一种高压水射流端部淬火装置
CN216005929U (zh) 一种涡轮用可旋转淬火夹具
CN217324184U (zh) 一种回转支承无软带整体淬火机床
CN115537538A (zh) 一种用于齿轮加工的半连续式快速淬火机床
CN213624252U (zh) 一种新型冷轧辊喷淬设备
CN210690310U (zh) 一种发动机重型缸盖循环试验自动控制系统
CN113231495A (zh) 铸铁管直管段椭圆矫正装置
CN210122591U (zh) 一种金属表面钝化往复式装置
CN220643188U (zh) 一种轧辊热处理用淬火装置
CN114561522A (zh) 一种回转支承无软带整体淬火机床
CN217052308U (zh) 一种回转支承无软带整体淬火机床机器臂
CN215328248U (zh) 一种铸造用淬火装置
CN217077701U (zh) 一种高铁轨道制动系统支撑勾贝半球面淬火装置
CN220951906U (zh) 一种环件淬火水冷池
CN216274272U (zh) 一种金属构件快速淬火装置
CN219356616U (zh) 一种大型不规则零件喷涂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