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05929U - 一种涡轮用可旋转淬火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涡轮用可旋转淬火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05929U
CN216005929U CN202122218407.XU CN202122218407U CN216005929U CN 216005929 U CN216005929 U CN 216005929U CN 202122218407 U CN202122218407 U CN 202122218407U CN 216005929 U CN216005929 U CN 2160059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enching
turbine
wall surface
fixed mounting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1840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明文
郭凯
张海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German Machine Hydraulic Transmis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German Machine Hydraulic Transmis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German Machine Hydraulic Transmis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German Machine Hydraulic Transmis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1840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059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059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059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涡轮用可旋转淬火夹具,涉及金属热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涡轮体,所述底座上壁面固定安装有淬冷装置,所述底座上壁面且位于淬冷池两侧固定安装有一对立柱,一对所述立柱上壁面固定安装有横梁,所述横梁下壁面固定安装有升降液压缸,所述升降液压缸驱动端固定安装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感应淬火设备和淬冷设备,提高了热处理效果,通过感应管进行高频淬火,使得淬火效果更加均匀快速,通过针对涡轮专用夹具,替换简单结构就可以更换夹紧的涡轮型号,具有一定通用性,使用循环过滤的淬冷介质,提高了淬冷效果,降低生产成本,旋转式淬冷提高了蜗轮体的淬冷速度效率,增加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涡轮用可旋转淬火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涡轮用可旋转淬火夹具。
背景技术
钢的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温)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通常也将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钢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处理或带有快速冷却过程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感应淬火(induction hardening or inductive hardening)就是利用电磁感应在工件内产生涡流而将工件进行加热,高频淬火多数用于工业金属零件表面淬火,是使工件表面产生一定的感应电流,迅速加热零件表面,然后迅速淬火的一种金属热处理方法,感应加热设备,即对工件进行感应加热,以进行表面淬火的设备,感应加热的原理:工件放到感应器内,感应器一般是输入中频或高频交流电 (1000-300000Hz或更高)的空心铜管,产生交变磁场在工件中产生出同频率的感应电流,这种感应电流在工件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表面强,而在内部很弱,到心部接近于0,利用这个趋肤效应,可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热,在几秒钟内表面温度上升到800-1000℃,而心部温度升高很小。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使用感应淬火,如专利号为CN213739570U,名称为一种涡轮轴生产用淬火装置,所使用普通喷头加热,这样做受热不均匀,降低了加热效率和加热温度,使得工件不能得到均匀的淬火效果,且容易造成加工缺陷,且批量淬冷降低了淬冷效果,存在不能加工效率低,不能完全达到淬火效果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涡轮用可旋转淬火夹具,解决了现有的使用普通喷头加热,这样做受热不均匀,降低了加热效率和加热温度,使得工件不能得到均匀的淬火效果,且容易造成加工缺陷,且批量淬冷降低了淬冷效果,存在不能加工效率低,不能完全达到淬火效果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涡轮用可旋转淬火夹具,包括底座和涡轮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壁面固定安装有淬冷装置,所述底座上壁面且位于淬冷池两侧固定安装有一对立柱,一对所述立柱上壁面固定安装有横梁,所述横梁下壁面固定安装有升降液压缸,所述升降液压缸驱动端固定安装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电机箱侧壁面固定安装有旋转槽,所述旋转槽内转动安装有旋转环,所述旋转环下壁面固定安装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固定安装于第一电机驱动端,所述齿轮箱内固定安装有方形柱,所述方形柱外滑动安装有涡轮座,所述涡轮座柱体外壁面开设有外螺纹,所述齿轮箱下壁面且位于方形柱外转动有斜面柱,所述斜面柱内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斜面柱与涡轮座螺纹连接,所述斜面柱顶端外壁面固定安装有从动齿环,所述齿轮箱外壁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端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环啮合连接,所述涡轮体固定安装于涡轮座上壁面,所述涡轮体上壁面固定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壁面为斜面,所述套筒与斜面柱接触。
优选的,所述淬冷装置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固定安装于底座上壁面,所述池体上侧开设有淬冷池,所述池体内且位于淬冷池下侧开设有沉降腔,所述池体内且位于淬冷池下侧与沉降腔一侧开设有过滤腔,所述淬冷池出水口连接于沉降腔进水口,所述沉降腔与过滤腔通过过滤道连接,所述过滤道内固定安装有过滤填充,所述池体内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进水口连接于过滤腔出水口,所述水泵出水口连接于淬冷池进水口。
优选的,一对所述立柱中的一个侧壁面且位于池体上方固定安装有感应安装架,所述感应安装架内固定安装有感应铜管,所述感应安装架内壁面为球环面,所述感应铜管为螺线管形。
优选的,所述电机箱外壁面固定安装有冷却螺线管,所述横梁上壁面固定安装有冷却液箱,所述冷却液箱侧壁面固定连接有冷却液泵,所述冷却液泵进水口连接于冷却液箱出水口,所述冷却液泵出水口与冷却螺线管进水口通过软管连接,所述冷却螺线管出水口与冷却液箱进水口通过软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感应安装架上壁面固定安装有温度检测器。
优选的,所述沉降腔底固定安装有收集箱。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涡轮用可旋转淬火夹具,本实用新型一体化感应淬火设备和淬冷设备,提高了热处理效果,通过感应管进行高频淬火,使得淬火效果更加均匀快速,通过针对涡轮专用夹具,替换简单结构就可以更换夹紧的涡轮型号,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使用循环过滤的淬冷介质,提高了淬冷效果,降低生产成本,旋转式淬冷提高了涡轮体的淬冷速度效率,增加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涡轮用可旋转淬火夹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涡轮用可旋转淬火夹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涡轮体;3-立柱;4-横梁;5-升降液压缸;6-电机箱;7-第一电机;8-旋转环;9-齿轮箱;10-方形柱;11-涡轮座;12-斜面柱;13-从动齿环;14-第二电机;15-主动齿轮;16-套筒;17-池体;18-淬冷池;19-沉降腔;20-过滤腔;21-过滤填充;22-水泵;23-感应安装架;24-感应铜管;25-冷却螺线管;26-冷却液箱;27-冷却液泵;28-温度检测器;29-收集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涡轮用可旋转淬火夹具,包括底座1和涡轮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壁面固定安装有淬冷装置,所述底座1上壁面且位于淬冷池18两侧固定安装有一对立柱3,一对所述立柱3上壁面固定安装有横梁4,所述横梁4下壁面固定安装有升降液压缸5,所述升降液压缸5驱动端固定安装有电机箱6,所述电机箱6内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7,所述电机箱6侧壁面固定安装有旋转槽,所述旋转槽内转动安装有旋转环8,所述旋转环8下壁面固定安装有齿轮箱9,所述齿轮箱9固定安装于第一电机7驱动端,所述齿轮箱9内固定安装有方形柱10,所述方形柱10外滑动安装有涡轮座11,所述涡轮座11柱体外壁面开设有外螺纹,所述齿轮箱9下壁面且位于方形柱10外转动有斜面柱12,所述斜面柱12内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斜面柱12与涡轮座11螺纹连接,所述斜面柱12顶端外壁面固定安装有从动齿环13,所述齿轮箱9外壁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驱动端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15,所述主动齿轮15与从动齿环13啮合连接,所述涡轮体2固定安装于涡轮座11上壁面,所述涡轮体2上壁面固定安装有套筒16,所述套筒16内壁面为斜面,所述套筒16与斜面柱12接触,所述淬冷装置包括池体17,所述池体17固定安装于底座1上壁面,所述池体17上侧开设有淬冷池18,所述池体17内且位于淬冷池18下侧开设有沉降腔19,所述池体17内且位于淬冷池18下侧与沉降腔19一侧开设有过滤腔20,所述淬冷池18出水口连接于沉降腔19进水口,所述沉降腔19与过滤腔20通过过滤道连接,所述过滤道内固定安装有过滤填充21,所述池体17内固定安装有水泵22,所述水泵22进水口连接于过滤腔20出水口,所述水泵22出水口连接于淬冷池18进水口,一对所述立柱3中的一个侧壁面且位于池体17上方固定安装有感应安装架23,所述感应安装架23内固定安装有感应铜管24,所述感应安装架23内壁面为球环面,所述感应铜管24为螺线管形,所述电机箱6外壁面固定安装有冷却螺线管25,所述横梁4上壁面固定安装有冷却液箱26,所述冷却液箱26侧壁面固定连接有冷却液泵27,所述冷却液泵27进水口连接于冷却液箱26出水口,所述冷却液泵27出水口与冷却螺线管25进水口通过软管连接,所述冷却螺线管25出水口与冷却液箱26进水口通过软管连接,所述感应安装架23上壁面固定安装有温度检测器28,所述沉降腔19底固定安装有收集箱29。
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实施例:根据图1-2所示,所述升降液压缸5、第一电机7、第二电机14、水泵22、冷却液泵27、温度检测器28与感应铜管24等,通过导线或管路与外界控制器、电源及液源连接,首先,将需要淬火热处理的涡轮体2,套置于涡轮座11螺纹筒体外侧,再将方形孔其对准方形柱10插入,驱动第二电机14,第二电机14带动主动齿轮15,主动齿轮15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齿环13,从动齿环13与斜面柱12固定连接,并与涡轮座11外螺纹啮合连接,因为方形柱10不动,所以涡轮座11不会随之转动,套筒16套装于涡轮体2上侧轴孔处,防止紧固过程损坏涡轮体2,并且可以牢固与斜面体斜面配合,提高紧固效果,之后驱动升降液压缸下降至感应安装架23内,对感应铜管24通电,频率或电流量等参数,通过控制器控制,对涡轮体2进行感应加热,此时驱动冷却液泵27,通过冷却螺线管25对齿轮箱9上侧进行冷却,防止系统过热,待加热到足够高温度后,感应铜管24断电,迅速将涡轮体2全部浸入淬冷池18内,通过淬冷介质进行淬冷,再驱动第一电机7旋转,使得淬冷介质快速对涡轮体2降温淬冷,提高淬冷效果,升起涡轮体2之后拆卸涡轮座11,就可以取下涡轮体2、涡轮座11和套筒16,可以根据涡轮体2的轴径尺寸不同,选择不同的涡轮座11和套筒16,但不用更换其余结构,具有一定的的通用性。
淬冷介质在淬冷池18中工作,会携带一些碎屑和杂质,进而长期使用后影响工作效率,就通过下出口将淬冷介质转移到沉降腔19内沉降,通过过滤填充21过滤,较为干净的过滤后的淬冷介质就移动到过滤腔20,再通过水泵22将过滤介质转移到淬冷池18回用,提高淬冷介质使用次数,降低成本,提高淬冷效果,定期回收收集箱29内杂质,需要更换过滤填充2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Claims (6)

1.一种涡轮用可旋转淬火夹具,包括底座(1)和涡轮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壁面固定安装有淬冷装置,所述底座(1)上壁面且位于淬冷池(18)两侧固定安装有一对立柱(3),一对所述立柱(3)上壁面固定安装有横梁(4),所述横梁(4)下壁面固定安装有升降液压缸(5),所述升降液压缸(5)驱动端固定安装有电机箱(6),所述电机箱(6)内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7),所述电机箱(6)侧壁面固定安装有旋转槽,所述旋转槽内转动安装有旋转环(8),所述旋转环(8)下壁面固定安装有齿轮箱(9),所述齿轮箱(9)固定安装于第一电机(7)驱动端,所述齿轮箱(9)内固定安装有方形柱(10),所述方形柱(10)外滑动安装有涡轮座(11),所述涡轮座(11)柱体外壁面开设有外螺纹,所述齿轮箱(9)下壁面且位于方形柱(10)外转动有斜面柱(12),所述斜面柱(12)内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斜面柱(12)与涡轮座(11)螺纹连接,所述斜面柱(12)顶端外壁面固定安装有从动齿环(13),所述齿轮箱(9)外壁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驱动端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15),所述主动齿轮(15)与从动齿环(13)啮合连接,所述涡轮体(2)固定安装于涡轮座(11)上壁面,所述涡轮体(2)上壁面固定安装有套筒(16),所述套筒(16)内壁面为斜面,所述套筒(16)与斜面柱(12)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用可旋转淬火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淬冷装置包括池体(17),所述池体(17)固定安装于底座(1)上壁面,所述池体(17)上侧开设有淬冷池(18),所述池体(17)内且位于淬冷池(18)下侧开设有沉降腔(19),所述池体(17)内且位于淬冷池(18)下侧与沉降腔(19)一侧开设有过滤腔(20),所述淬冷池(18)出水口连接于沉降腔(19)进水口,所述沉降腔(19)与过滤腔(20)通过过滤道连接,所述过滤道内固定安装有过滤填充(21),所述池体(17)内固定安装有水泵(22),所述水泵(22)进水口连接于过滤腔(20)出水口,所述水泵(22)出水口连接于淬冷池(18)进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用可旋转淬火夹具,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立柱(3)中的一个侧壁面且位于池体(17)上方固定安装有感应安装架(23),所述感应安装架(23)内固定安装有感应铜管(24),所述感应安装架(23)内壁面为球环面,所述感应铜管(24)为螺线管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用可旋转淬火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箱(6)外壁面固定安装有冷却螺线管(25),所述横梁(4)上壁面固定安装有冷却液箱(26),所述冷却液箱(26)侧壁面固定连接有冷却液泵(27),所述冷却液泵(27)进水口连接于冷却液箱(26)出水口,所述冷却液泵(27)出水口与冷却螺线管(25)进水口通过软管连接,所述冷却螺线管(25)出水口与冷却液箱(26)进水口通过软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涡轮用可旋转淬火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安装架(23)上壁面固定安装有温度检测器(28)。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涡轮用可旋转淬火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腔(19)底固定安装有收集箱(29)。
CN202122218407.XU 2021-09-14 2021-09-14 一种涡轮用可旋转淬火夹具 Active CN2160059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18407.XU CN216005929U (zh) 2021-09-14 2021-09-14 一种涡轮用可旋转淬火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18407.XU CN216005929U (zh) 2021-09-14 2021-09-14 一种涡轮用可旋转淬火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05929U true CN216005929U (zh) 2022-03-11

Family

ID=80592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18407.XU Active CN216005929U (zh) 2021-09-14 2021-09-14 一种涡轮用可旋转淬火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059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25917A (zh) * 2023-12-14 2024-03-01 扬州市海洋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机壳热处理装置及其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25917A (zh) * 2023-12-14 2024-03-01 扬州市海洋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机壳热处理装置及其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005929U (zh) 一种涡轮用可旋转淬火夹具
CN211199324U (zh) 一种齿轮加工用淬火装置
CN214782004U (zh) 一种散货拖车用轴承生产的淬火装置
CN219239721U (zh) 一种用于大直径齿轮齿面淬火的感应加热装置
CN203360512U (zh) 一种钢管内壁硬化淬火设备
CN103014302A (zh) 轴承套圈局部退火装置及退火方法
CN101831537B (zh) 无缝环件的制造方法及其专用热处理系统
CN210048805U (zh) 一种齿圈淬火装置
CN214572116U (zh) 一种回转驱动数控淬火机床
CN208087675U (zh) 一种齿轮淬火设备
CN212533065U (zh) 一种转轴淬火机的输送轨道
CN203021613U (zh) 淬火机床
CN212741477U (zh)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高质量钢丝热处理装置
CN111500827B (zh) 一种细长内孔高频淬火工艺方法
CN216404464U (zh) 一种可提高机床硬度的淬火冷处理设备
CN207845711U (zh) 一种汽车转向器生产用齿轮热处理装置
CN214193384U (zh) 一种接链环中频淬火装置
CN214881701U (zh) 一种感应式推土机轮体自动淬火装置
CN211079267U (zh) 多功能高速喷流钢管淬火装置
CN212071288U (zh) 一种数控铣床的切屑与冷却液回收处理装置
CN219991660U (zh) 一种高频感应加热淬火设备
CN108890501B (zh) 一种活塞环开口机及活塞环开口方法
CN112575153A (zh) 加工水泥生产设备的淬火装置
CN106609317A (zh) 一种小型碳钢旋转浸透淬火装置
CN207596918U (zh) 新型驱动轮齿面淬火感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