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66279B - 一种高频淬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频淬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66279B
CN108866279B CN201810946617.0A CN201810946617A CN108866279B CN 108866279 B CN108866279 B CN 108866279B CN 201810946617 A CN201810946617 A CN 201810946617A CN 108866279 B CN108866279 B CN 1088662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praying
workpiece
heating device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4661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66279A (zh
Inventor
吴清荣
杜雪珍
吴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gtai Longk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gtai Longk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gtai Longk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gtai Longk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4661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662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66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662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662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662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06Surface hardening
    • C21D1/09Surface hardening by direct application of electrical or wave energy; by particle radiation
    • C21D1/10Surface hardening by direct application of electrical or wave energy; by particle radiation by electric induc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62Quenching devices
    • C21D1/667Quenching devices for spray quench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处理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高频淬火装置,包括电磁加热装置,电磁加热装置下方设置有喷水装置,喷水装置下方设置有废液槽;电磁加热装置旁设置有立柱,立柱上设置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伸缩杆上设置有移动架,移动架上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转动轴上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淬火过程中,工件表面遇冷,产生气体,气体在水中形成气泡,气泡附着在工件表面,从而使得淬火效果下降,严重影响工件的品质等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高频淬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频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淬火是将金属工件加热到某一适当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随即浸入淬火介质中快速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淬火环节控制的好与差对金属热处理的质量、产量和下道工序均产生较大的影响。现有淬火喷水圈的水压和流量一般是固定不变的,压力和流量的大小对淬火质量的影响较大,会导致工件淬火不均匀,而工件淬火不均匀会导致工件变形弯曲、开裂等现象,对于新兴起的感应加热技术,由于感应加热的速度较快,淬火结束后需要立即冷却。
有些零件在工件时在受扭转和弯曲等交变负荷、冲击负荷的作用下, 它的表面层承受着比心部更高的应力。在受摩擦的场合,表面层还不断地被磨损,因此对一些零件表面层提出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疲劳极限等要求,只有表面强化才能满足上述要求。由于表面淬火具有变形小、生产率高等优点,因此在生产中应用极为广泛。因而,淬火过程在一个零件的制备过程中尤为必要。
加热原理为将工件放入线圈内,当线圈中通入一定频率的交变电流时,周围即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电磁感应作用使工件内产生封闭的感应涡流,感应涡流在工件截面上的分布很不均匀,工件表层电流密度很高,向内逐渐减小,这种现象称为集肤效应。工件表层高密度电流的电能转变为热能,使表层的温度升高,即实现表面加热。电流频率越高,工件表层与内部的电流密度差则越大,加热层越薄。在加热层温度超过钢的临界点温度后迅速冷却,即可实现表面淬火。
在锻造、铸造等热处理加工工艺过程中,经常会经过淬火处理,淬火的方式,即通过在一个淬火池中装满水,将需要淬火的工件放入淬火池中,通过水冷的方式快速冷却,从而达到淬火的目的。但是,在淬火的过程中,工件表面遇冷,产生气体,气体在水中形成气泡,气泡附着在工件表面,从而使得淬火效果下降,严重影响工件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频淬火装置,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频淬火装置,包括:
电磁加热装置,所述电磁加热装置下方设置有喷水装置,所述喷水装置下方设置有废液槽;
所述电磁加热装置旁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上设置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上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轴上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装置。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电磁加热装置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电磁加热装置为筒形,且内径从上到下先变大后变小;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外壁设置有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连接于用于给所述电磁线圈供电的变频器;所述电磁线圈有间隔地密绕,且位于所述电磁加热装置端部的所述电磁线圈比位于所述电磁加热装置中间部位的所述电磁线圈密集。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喷水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喷水装置为筒形,所述喷水装置外壁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喷水装置外壁和内壁之间设置有储水腔,所述喷水装置的内壁依次包括上部倾斜壁、中部垂壁、下部倾斜壁,所述上部倾斜壁、所述中部垂壁、所述下部倾斜壁上均倾斜设置有喷水孔,所述喷水孔通过所述储水腔连通于所述进水口。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喷水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喷水装置水平截面的径向之间的水平面内的夹角为30°~60°,所有所述喷水孔顺时针或逆时针排布;所述中部垂壁的高度大于所述下部倾斜壁,所述下部倾斜壁的高度大于所述上部倾斜壁,所述喷水装置的内径从上到下先变大,之后不变,再变小。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于所述固定杆;所述移动架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轴承,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轴承。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废液槽旁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一侧位于所述喷水装置下方和所述废液槽的上方;所述转盘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放置所述工件的模具;所述转盘旁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用于避免所述工件到达所述传送带上时倾倒的挡板,所述挡板连接于电机的转动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模具上设置有导向件,所述模具的底部铰接在所述转盘上;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向件搭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导轨存在变径处,所述变径处靠近所述传送带,所述变径处距离所述转盘圆心距离变大且水平高度变高;所述模具和所述转盘位于所述模具下方的部分均为镂空结构。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三气缸、移动夹持板、固定夹持板,所述第三气缸连接于所述移动夹持板,所述第三气缸和所述固定夹持板均设置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移动夹持板和所述固定夹持板的下端均设置有用于托住所述工件的凸沿。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架上设置有环套,所述环套设置在第二立柱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废液槽通过水泵连接于所述进水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电磁加热装置下方安装有喷水装置,喷水装置下方设置有废液槽,工件在经过加热后能够直接进行淬火处理,减少加热后工件在空气中的自然冷却时间,提高工件的表面强度;电磁加热装置旁设置有立柱,立柱上安装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伸缩杆上安装有移动架,移动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转动轴上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上设置有夹持装置,立柱固定在地面上,第一气缸通过带动伸缩杆的运动进而实现移动架的上下移动,来实现工件的上下移动,第一电机驱动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固定杆转动,来实现工件的转动,夹持装置能够实现对工件的夹持和释放,这种结构减小了整体的尺寸,电磁加热装置相对于传统的热传导方式提高了热效率,节约了能源。
2、本发明中,电磁加热装置安装在支架上,电磁加热装置为筒形,且其内径从上到下先变大,再保持不变,最后变小,类似梭形,电磁加热装置外壁设置有电磁线圈,因为电磁加热装置的结构类似梭形,所以电磁加热线圈在外壁的疏密程度也不完全一致;电磁线圈连接于变频器,将220V或380V交流电源通过变频器输出为20-35KHZ的高频电,输出到电磁线圈,高速变化的高频电流通过电磁线圈的同时产生高速变化的超音频交变磁场,超音频交变磁场产生的磁力线作用到工件,工件在感应到超音频交变磁场后在金属内部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使金属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电磁线圈有间隔地密绕,且位于电磁加热装置端部的电磁线圈比位于电磁加热装置中间部位的电磁线圈密集,电磁线圈紧密绕制5~6圈,空出1~2公分的距离再进行紧密绕制,电磁加热装置端部的电磁线圈较之电磁加热装置中间部位的电磁线圈密集,能够使得加热门能够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电磁加热装置上。
3、本发明中,喷水装置固定安装在支架上,喷水装置为筒形,喷水装置外壁设置有进水口,喷水装置外壁和内壁之间设置有储水腔,喷水装置的内壁依次包括上部倾斜壁、中部垂壁、下部倾斜壁,上部倾斜壁、中部垂壁、下部倾斜壁上均倾斜设置有喷水孔,喷水孔通过储水腔连通于进水口,进水口能够连接于水泵,为喷水孔提供不同的流量和流速;喷水孔的开口方向与喷水装置水平截面的径向之间的水平面内的夹角为30°~60°,所有喷水孔顺时针或逆时针排布,喷水孔相较于喷水装置的内壁倾斜开口,所有喷水孔朝向一致,且工件经由第一电机提供动力进行旋转,或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这样在冲刷工件的过程中,水中的气泡不会附着在工件上,使得淬火效果下降,严重影响工件的品质;中部垂壁的高度大于下部倾斜壁,下部倾斜壁的高度大于上部倾斜壁,喷水装置的内径从上到下先变大,之后保持不变,再变小,能够控制喷水孔的朝向,使得上部倾斜壁的喷水孔朝下,下部倾斜壁的喷水孔朝上,使得工件各个表面同时被淬火冷却,避免淬火不均匀产生热应力,进而导致工件产生变形弯曲、开裂等现象。
4、本发明中,转动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于固定杆,使得转动轴能够和固定杆同步转动,传递动力;移动架上开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轴承,转动轴穿过轴承,使得转动轴在轴承内平滑转动,避免发生磨损。
5、本发明中,废液槽旁设置有基座,基座上安装有转盘,转盘旁设置有传送带,转盘的一侧位于喷水装置下方和废液槽的上方,转盘上设置有若干的模具,模具能够放置夹持装置释放的工件,模具的弧形形状能够更好地放置工件;模具上设置有导向件,模具的底部铰接在转盘上,模具能够绕着铰接轴旋转;转盘上设置有导轨,导向件搭在导轨上,导轨存在变径处,变径处靠近传送带,变径处距离转盘圆心距离变大且水平高度变高,通过导向件在导轨上滑动,模具能够实现旋转动作,将工件推到传送带上,传送带上设置有挡板,挡板连接于电机的转动轴,挡板能够在工件到达传送带上时旋转到合适的位置避免工件倾倒,实现平稳运输工件;模具和转盘位于所述模具下方的部分均为镂空结构,工件在喷水装置中冷却一定时间后,工件上残存的不再蒸发的液体会自由落体到喷水装置正下方的模具和转盘上,随后进入废液槽。
6、本发明中,夹持装置包括第三气缸、移动夹持板、固定夹持板,第三气缸连接于移动夹持板,第三气缸能够带动移动夹持板水平移动,实现对工件的夹紧,第三气缸和固定夹持板均设置在固定杆上,移动夹持板和固定夹持板的下端均设置有用于托住工件的凸沿,避免工件掉落,移动夹持板和固定夹持板较长,在工件进入电磁加热装置中进行加热时不会使得第三气缸也被加热。
7、本发明中,移动架上设置有环套,环套设置在第二立柱上,当移动架上下移动时,环套也在第二立柱上滑动,对移动架实现两侧支撑,避免移动架发生变形或断裂。
8、本发明中,废液槽通过水泵连接于进水口,废液槽中收集的液体能够被循环利用,通过水泵再次进入喷水装置对工件进行冷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移动架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中部垂壁横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中转盘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模具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传送带主视图。
图中:1-电磁加热装置,2-喷水装置,201-上部倾斜壁,202-中部垂壁,203-下部倾斜壁,204-储水腔,3-废液槽,4-立柱,5-第一气缸,6-伸缩杆,7-移动架,71-环套,8-第一电机,9-转动轴,10-固定杆,11-工件,12-支架,13-电磁线圈,14-进水口,15-喷水孔,16-联轴器,17-通孔,18-轴承,19-基座,20-转盘,21-模具,23-导向件,25-导轨,251-变径处,26-传送带,261-挡板,27-夹持装置,28-第三气缸,29-移动夹持板,30-固定夹持板,31-凸沿,32-第二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高频淬火装置,包括:
电磁加热装置1,电磁加热装置1下方设置有喷水装置2,喷水装置2下方设置有废液槽3;
电磁加热装置1旁设置有立柱4,立柱4上设置有第一气缸5,第一气缸5的伸缩杆6上设置有移动架7,移动架7上设置有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的转动轴9上设置有固定杆10,固定杆10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工件11的夹持装置27。
本实施例中,电磁加热装置1下方安装有喷水装置2,喷水装置2下方设置有废液槽3,工件11在经过加热后能够直接进行淬火处理,减少加热后工件11在空气中的自然冷却时间,提高工件11的表面强度;电磁加热装置1旁设置有立柱4,立柱4上安装有第一气缸5,第一气缸5的伸缩杆6上安装有移动架7,移动架7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的转动轴9上设置有固定杆10,固定杆10上设置有夹持装置27,立柱4固定在地面上,第一气缸5通过带动伸缩杆6的运动进而实现移动架7的上下移动,来实现工件11的上下移动,第一电机8驱动转动轴9转动,进而带动固定杆10转动,来实现工件11的转动,夹持装置27能够实现对工件11的夹持和释放,电磁加热装置1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占地面积小,相对于传统的热传导方式提高了热效率,作业时间被极大地缩短,提高了安全系数,节约了能源,极大地节约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电磁加热装置1设置在支架12上,电磁加热装置1为筒形,且内径从上到下先变大后变小;电磁加热装置1外壁设置有电磁线圈13;电磁线圈13连接于用于给电磁线圈13供电的变频器;电磁线圈13有间隔地密绕,且位于电磁加热装置1端部的电磁线圈13比位于电磁加热装置1中间部位的电磁线圈13密集。
本实施例中,电磁加热装置1安装在支架12上,电磁加热装置1为筒形,且其内径从上到下先变大,再保持不变,最后变小,类似梭形,电磁加热装置1外壁设置有电磁线圈13,因为电磁加热装置1的结构类似梭形,所以电磁加热线圈13在外壁的疏密程度也不完全一致;电磁线圈13连接于变频器,将220V或380V交流电源通过变频器输出为20-35KHZ的高频电,输出到电磁线圈13,高速变化的高频电流通过电磁线圈13的同时产生高速变化的超音频交变磁场,超音频交变磁场产生的磁力线作用到工件11,工件11在感应到超音频交变磁场后在金属内部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使金属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电磁线圈13有间隔地密绕,且位于电磁加热装置1端部的电磁线圈13比位于电磁加热装置1中间部位的电磁线圈13密集,电磁线圈13紧密绕制5~6圈,空出1~2公分的距离再进行紧密绕制,电磁加热装置1端部的电磁线圈13较之电磁加热装置1中间部位的电磁线圈13密集,能够使得加热门能够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电磁加热装置1上。
进一步,喷水装置2设置在支架12上,喷水装置2为筒形,喷水装置2外壁设置有进水口14,喷水装置2外壁和内壁之间设置有储水腔204,喷水装置2的内壁依次包括上部倾斜壁201、中部垂壁202、下部倾斜壁203,上部倾斜壁201、中部垂壁202、下部倾斜壁203上均倾斜设置有喷水孔15,喷水孔15通过储水腔204连通于进水口14。
进一步,喷水孔15的开口方向与喷水装置2水平截面的径向之间的水平面内的夹角为30°~60°,所有喷水孔15顺时针或逆时针排布;中部垂壁202的高度大于下部倾斜壁203,下部倾斜壁203的高度大于上部倾斜壁201,喷水装置2的内径从上到下先变大,之后不变,再变小。
本实施例中,喷水装置2固定安装在支架12上,喷水装置2为筒形,喷水装置2外壁设置有进水口14,喷水装置2外壁和内壁之间设置有储水腔204,喷水装置2的内壁依次包括上部倾斜壁201、中部垂壁202、下部倾斜壁203,上部倾斜壁201、中部垂壁202、下部倾斜壁203上均倾斜设置有喷水孔15,喷水孔15通过储水腔204连通于进水口14,进水口14能够连接于水泵,为喷水孔15提供不同的流量和流速;喷水孔15的开口方向与喷水装置2水平截面的径向之间的水平面内的夹角为30°~60°,所有喷水孔15顺时针或逆时针排布,喷水孔15相较于喷水装置2的内壁倾斜开口,所有喷水孔15朝向一致,且工件11经由第一电机8提供动力进行旋转,或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这样在冲刷工件11的过程中,水中的气泡不会附着在工件11上,使得淬火效果下降,严重影响工件11的品质;中部垂壁202的高度大于下部倾斜壁203,下部倾斜壁203的高度大于上部倾斜壁201,喷水装置2的内径从上到下先变大,之后保持不变,再变小,能够控制喷水孔15的朝向,使得上部倾斜壁201的喷水孔15朝下,下部倾斜壁203的喷水孔15朝上,使得工件11各个表面同时被淬火冷却,避免淬火不均匀产生热应力,进而导致工件11产生变形弯曲、开裂等现象。
进一步,转动轴9通过联轴器16连接于固定杆10;移动架7上开有通孔17,通孔17内设置有轴承18,转动轴9穿过轴承18。
本实施例中,转动轴9通过联轴器16连接于固定杆10,使得转动轴9能够和固定杆10同步转动,传递动力;移动架7上开有通孔17,通孔17内设置有轴承18,转动轴9穿过轴承18,使得转动轴9在轴承18内平滑转动,避免发生磨损。
进一步,废液槽3旁设置有基座19,基座19上设置有转盘20,转盘20的一侧位于喷水装置2下方和废液槽3的上方;转盘20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放置工件11的模具21;转盘20旁设置有传送带26,传送带26上设置有用于避免工件11到达传送带26上时倾倒的挡板261,挡板261连接于电机的转动轴。
进一步,模具21上设置有导向件23,模具21的底部铰接在转盘20上;转盘20上设置有导轨25,导向件23搭在导轨25上;导轨25存在变径处251,变径处251靠近传送带26,变径处251距离转盘20圆心距离变大且水平高度变高;模具21和转盘20位于模具21下方的部分均为镂空结构。
本实施例中,废液槽3旁设置有基座19,基座19上安装有转盘20,转盘20旁设置有传送带26,转盘20的一侧位于喷水装置2下方和废液槽3的上方,转盘20上设置有若干的模具21,模具21能够放置夹持装置27释放的工件11,模具21的弧形形状能够更好地放置工件11;模具21上设置有导向件23,模具21的底部铰接在转盘20上,模具21能够绕着铰接轴旋转;转盘20上设置有导轨25,导向件23搭在导轨25上,导轨25存在变径处251,变径处251靠近传送带26,变径处251距离转盘20圆心距离变大且水平高度变高,通过导向件23在导轨25上滑动,模具21能够实现旋转动作,将工件11推到传送带26上,传送带26上设置有挡板261,挡板261连接于电机的转动轴,挡板261能够在工件11到达传送带26上时旋转到合适的位置避免工件11倾倒,实现平稳运输工件11;模具21和转盘20位于所述模具21下方的部分均为镂空结构,工件11在喷水装置2中冷却一定时间后,工件11上残存的不再蒸发的液体会自由落体到喷水装置正下方的模具21和转盘20上,随后进入废液槽3。
进一步,夹持装置27包括第三气缸28、移动夹持板29、固定夹持板30,第三气缸27连接于移动夹持板29,第三气缸28和固定夹持板30均设置在固定杆10上,移动夹持板29和固定夹持板30的下端均设置有用于托住工件11的凸沿31。
本实施例中,夹持装置27包括第三气缸28、移动夹持板29、固定夹持板30,第三气缸27连接于移动夹持板29,第三气缸27能够带动移动夹持板29水平移动,实现对工件11的夹紧,第三气缸28和固定夹持板30均设置在固定杆10上,移动夹持板29和固定夹持板30的下端均设置有用于托住工件11的凸沿31,避免工件11掉落,移动夹持板29和固定夹持板30较长,在工件11进入电磁加热装置1中进行加热时不会使得第三气缸28也被加热。
进一步,移动架7上设置有环套71,环套71设置在第二立柱32上。
本实施例中,移动架7上设置有环套71,环套71设置在第二立柱32上,当移动架7上下移动时,环套71也在第二立柱32上滑动,对移动架7实现两侧支撑,避免移动架7发生变形或断裂。
进一步,废液槽3通过水泵连接于进水口14。
本实施例中,废液槽3通过水泵连接于进水口14,废液槽3中收集的液体能够被循环利用,通过水泵再次进入喷水装置2对工件11进行冷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高频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加热装置(1),所述电磁加热装置(1)下方设置有喷水装置(2),所述喷水装置(2)下方设置有废液槽(3);
所述电磁加热装置(1)旁设置有立柱(4),所述立柱(4)上设置有第一气缸(5),所述第一气缸(5)的伸缩杆(6)上设置有移动架(7),所述移动架(7)上设置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的转动轴(9)上设置有固定杆(10),所述固定杆(10)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工件(11)的夹持装置(27);
所述电磁加热装置(1)设置在支架(12)上,所述电磁加热装置(1)为筒形,且内径从上到下先变大后变小;所述电磁加热装置(1)外壁设置有电磁线圈(13);所述电磁线圈(13)连接于用于给所述电磁线圈(13)供电的变频器;所述电磁线圈(13)有间隔地密绕,且位于所述电磁加热装置(1)端部的所述电磁线圈(13)比位于所述电磁加热装置(1)中间部位的所述电磁线圈(13)密集;
所述喷水装置(2)设置在所述支架(12)上,所述喷水装置(2)为筒形,所述喷水装置(2)外壁设置有进水口(14),所述喷水装置(2)外壁和内壁之间设置有储水腔(204),所述喷水装置(2)的内壁依次包括上部倾斜壁(201)、中部垂壁(202)、下部倾斜壁(203),所述上部倾斜壁(201)、所述中部垂壁(202)、所述下部倾斜壁(203)上均倾斜设置有喷水孔(15),所述喷水孔(15)通过所述储水腔(204)连通于所述进水口(14);
所述喷水孔(15)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喷水装置(2)水平截面的径向之间的水平面内的夹角为30°~60°,所有所述喷水孔(15)顺时针或逆时针排布;所述中部垂壁(202)的高度大于所述下部倾斜壁(203),所述下部倾斜壁(203)的高度大于所述上部倾斜壁(201),所述喷水装置(2)的内径从上到下先变大,之后不变,再变小;
所述废液槽(3)旁设置有基座(19),所述基座(19)上设置有转盘(20),所述转盘(20)的一侧位于所述喷水装置(2)下方和所述废液槽(3)的上方;所述转盘(20)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放置所述工件(11)的模具(21);所述转盘(20)旁设置有传送带(26),所述传送带(26)上设置有用于避免所述工件(11)到达所述传送带(26)上时倾倒的挡板(261),所述挡板(261)连接于电机的转动轴;
所述模具(21)上设置有导向件(23),所述模具(21)的底部铰接在所述转盘(20)上;所述转盘(20)上设置有导轨(25),所述导向件(23)搭在所述导轨(25)上;所述导轨(25)存在变径处(251),所述变径处(251)靠近所述传送带(26),所述变径处(251)距离所述转盘(20)圆心距离变大且水平高度变高;所述模具(21)和所述转盘(20)位于所述模具(21)下方的部分均为镂空结构;
所述夹持装置(27)包括第三气缸(28)、移动夹持板(29)、固定夹持板(30),所述第三气缸(28)连接于所述移动夹持板(29),所述第三气缸(28)和所述固定夹持板(30)均设置在所述固定杆(10)上,所述移动夹持板(29)和所述固定夹持板(30)的下端均设置有用于托住所述工件(11)的凸沿(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频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9)通过联轴器(16)连接于所述固定杆(10);所述移动架(7)上开有通孔(17),所述通孔(17)内设置有轴承(18),所述转动轴(9)穿过所述轴承(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频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7)上设置有环套(71),所述环套(71)设置在第二立柱(3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频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槽(3)通过水泵连接于所述进水口(14)。
CN201810946617.0A 2018-08-20 2018-08-20 一种高频淬火装置 Active CN1088662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46617.0A CN108866279B (zh) 2018-08-20 2018-08-20 一种高频淬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46617.0A CN108866279B (zh) 2018-08-20 2018-08-20 一种高频淬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66279A CN108866279A (zh) 2018-11-23
CN108866279B true CN108866279B (zh) 2024-03-08

Family

ID=64321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46617.0A Active CN108866279B (zh) 2018-08-20 2018-08-20 一种高频淬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662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35598A1 (ja) * 2019-05-23 2020-11-26 日本製鉄株式会社 2次コイルモジュール、移動焼入れ装置及び移動焼入れ方法
WO2020235602A1 (ja) * 2019-05-23 2020-11-26 日本製鉄株式会社 移動焼入れ装置及び移動焼入れ方法
CN110184440A (zh) * 2019-05-29 2019-08-30 安徽绿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折弯模具的热处理工艺
CN111647725B (zh) * 2020-07-06 2021-07-30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发动机活塞的空气淬火系统及方法
CN112695183A (zh) * 2020-12-10 2021-04-23 邵莹 一种传动轴凸缘高频淬火处理方法
CN114645120A (zh) * 2022-03-23 2022-06-21 熊建 一种可有效吸除水蒸气的凸轮轴高频淬火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160567A1 (fr) * 1971-11-20 1973-06-29 Schmidt Hochfrequenzwaerme Co Procede et dispositif pour la trempe des barres rondes a extremites recourbees
JP2000080412A (ja) * 1998-09-01 2000-03-21 Mori Seiki Co Ltd 高周波焼入れ装置
JP2005330544A (ja) * 2004-05-20 2005-12-02 Ntn Corp 高周波焼入装置
CN203229555U (zh) * 2013-03-26 2013-10-09 山东蒙凌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进给淬火装置
CN105525086A (zh) * 2014-10-17 2016-04-27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热处理装置及热处理方法
CN107828939A (zh) * 2017-11-27 2018-03-23 喀左鹏达铸造有限公司 高频淬火自动冷却一体机
CN107904369A (zh) * 2017-11-14 2018-04-13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高频淬火装置
CN209010561U (zh) * 2018-08-20 2019-06-21 邢台隆科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高频淬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160567A1 (fr) * 1971-11-20 1973-06-29 Schmidt Hochfrequenzwaerme Co Procede et dispositif pour la trempe des barres rondes a extremites recourbees
JP2000080412A (ja) * 1998-09-01 2000-03-21 Mori Seiki Co Ltd 高周波焼入れ装置
JP2005330544A (ja) * 2004-05-20 2005-12-02 Ntn Corp 高周波焼入装置
CN203229555U (zh) * 2013-03-26 2013-10-09 山东蒙凌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进给淬火装置
CN105525086A (zh) * 2014-10-17 2016-04-27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热处理装置及热处理方法
CN107904369A (zh) * 2017-11-14 2018-04-13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高频淬火装置
CN107828939A (zh) * 2017-11-27 2018-03-23 喀左鹏达铸造有限公司 高频淬火自动冷却一体机
CN209010561U (zh) * 2018-08-20 2019-06-21 邢台隆科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高频淬火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66279A (zh) 2018-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66279B (zh) 一种高频淬火装置
CN209010561U (zh) 一种新型高频淬火装置
KR20130094709A (ko) 환형 가공물의 유도 열처리
CN110405094A (zh) 一种管材两端缩口加工机床及其加工方法
CN104831018A (zh) 船用曲轴的表面淬火工艺
CN210916149U (zh) 一种淬火感应器
CN201056580Y (zh) 组合式细长轴类零件淬火机床
CN107502724A (zh) 螺栓热处理系统和方法
CN205635686U (zh) 一种用于高频淬火的工件升降装置
CN109593932B (zh) 一种用于气门高频淬火设备及其工艺
CN100532585C (zh) 大功率低速柴油机活塞杆的表面硬化处理方法
CN209602595U (zh) 一种刀杆淬火装置
CN209322955U (zh) 一种感应淬火装置
CN201225820Y (zh) 半固态金属坯料二次加热用立式装置
CN206109464U (zh) 一种水冷可移动喷雾装置
CN116140596A (zh) 一种可快速冷却的球墨铸铁浇铸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3680814U (zh) 传动轴专用淬火设备
CN201074240Y (zh) 轧辊双频淬火设备
CN208604161U (zh) 一种活塞杆热处理用的淬火装置
CN106244784A (zh) 一种用于挖掘机支重轮轴头轴颈部的淬火设备
CN2861178Y (zh) 钻铤、加重钻杆类石油钻具的中频调质热处理设备
CN111778380A (zh) 数控液压油缸缸体的高频淬火装置及淬火工艺
CN107723636B (zh) 提高高强耐热变形镁合金筒形件性能的形变热处理工艺
CN203715670U (zh) 一种中频感应淬火装置
CN202164328U (zh) 一种环形轨道整体淬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