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60710U - 弹簧组装机构 - Google Patents

弹簧组装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60710U
CN220660710U CN202322393094.0U CN202322393094U CN220660710U CN 220660710 U CN220660710 U CN 220660710U CN 202322393094 U CN202322393094 U CN 202322393094U CN 220660710 U CN220660710 U CN 2206607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feeding
conveying
turnover
driv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9309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桂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i Yi Plastic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i Yi Plastic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i Yi Plastic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i Yi Plastic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9309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607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607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607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弹簧组装机构,用于弹簧的组装,弹簧包括间隔设置的竖直段和倾斜段。组装机构包括输送装置,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水平放置的弹簧,输送装置的一个端部为翻转对齐工位,输送装置将弹簧逐个输送至翻转对齐工位。翻转装置,翻转装置位于翻转对齐工位处,翻转装置能夹持翻转对齐工位处的弹簧的水平段,并带动弹簧由水平状态翻转至竖直状态。顶紧装置,顶紧装置位于翻转对齐工位处,顶紧装置包括一个沿弹簧输送方向往复移动的顶板,顶板在弹簧翻转时能顶紧倾斜段,以使弹簧在翻转后竖直段和倾斜段对齐。能实现异形结构的弹簧的两个自由端的平齐,便于后续夹取,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弹簧组装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簧组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弹簧组装机构。
背景技术
弹簧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如用于电脑的零配件,零配件包括组装成一体的螺母、弹簧和基座,在组装过程中,将螺母放置在基座上,再将弹簧卡接在基座侧边。
有些弹簧为异形结构,参见附图4所示,弹簧1包括一个竖直段11和一个倾斜段12,竖直段11和倾斜段12均为自由端,竖直段和倾斜段分别连接在水平段的两端,竖直段和倾斜段不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其中倾斜段相对竖直段倾斜设置,这样整个弹簧就不是一个平面结构。弹簧为了便于分料和输送,只能水平放置,但这种异形结构的弹簧在水平放置后不便夹取,从而会影响弹簧的组装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弹簧组装机构,能实现异形结构的弹簧的两个自由端的平齐,便于后续夹取,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弹簧组装机构,用于弹簧的组装,所述弹簧包括间隔设置的竖直段和倾斜段。所述组装机构包括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水平放置的弹簧,所述输送装置的一个端部为翻转对齐工位,所述输送装置将弹簧逐个输送至翻转对齐工位。
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位于翻转对齐工位处,所述翻转装置能夹持翻转对齐工位处的弹簧的水平段,并带动所述弹簧由水平状态翻转至竖直状态。
顶紧装置,所述顶紧装置位于翻转对齐工位处,所述顶紧装置包括一个沿弹簧输送方向往复移动的顶板,所述顶板在弹簧翻转时能顶紧所述倾斜段,以使所述弹簧在翻转后竖直段和倾斜段对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输送装置输送弹簧,让弹簧逐个到达翻转对齐工位等待组装。对到达翻转对齐工位的弹簧,顶板伸出顶住倾斜段,限定倾斜段的移动,翻转装置夹持水平段并带动弹簧朝向顶板一侧90°翻转,在翻转过程中,由于倾斜段的位置以被限定,弹簧产生变形,翻转后实现竖直段和倾斜段对齐,便于弹簧后续夹持,提高的加工效率。
进一步来说,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线,所述输送线上开设有供弹簧滑动的输送腔,所述翻转对齐工位位于输送线的一端且和输送腔连通;送料组件,所述送料组件位于输送线远离翻转对齐工位的端部,所述送料组件用于推动输送腔内的弹簧移动。
弹簧进入输送腔后,输送组件推动弹簧在输送腔内移动,弹簧在输送腔内移动到翻转对齐工位时,翻转装置和顶紧装置再动作。
进一步来说,所述送料组件包括送料驱动件和送料推板,所述送料推板能在送料驱动件驱动下伸入输送腔内并沿弹簧输送方向往复移动。
送料驱动件驱动送料推板伸入输送腔内,推动弹簧朝向翻转对齐工位移动,当送料驱动件带动送料板复位时,输送腔内的弹簧不再移动,翻转装置和顶紧装置开始工作。送料组件间歇式送料,即推动弹簧移动一定距离后,停止,当弹簧完成组装后,再次推动弹簧移动。
进一步来说,所述翻转装置沿弹簧传输方向位于翻转对齐工位的侧边。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翻转驱动件、夹持驱动件和一对夹爪,一对所述夹爪与夹持驱动件连接并在所述夹持驱动件驱动下相对或向背运动,所述夹持驱动件与翻转驱动件连接,所述翻转驱动件能带动夹持驱动件和一对夹爪翻转。
夹爪夹紧竖直段,再在翻转驱动件带动才翻转弹簧。初始时,一对夹爪上下设置,输送线在翻转对齐工位设置有一个缺口,弹簧移动到翻转对齐工位时,竖直段位于一对夹爪之间,一对夹爪上下移动夹紧弹簧。
进一步来说,一对所述夹爪的相对面开设有供水平段嵌入的夹持槽,提高夹持稳定性。
进一步来说,所述顶紧装置沿弹簧传输方向位于翻转对齐工位的端部,所述顶紧装置还包括顶紧驱动件,所述顶紧驱动件与顶板连接。
进一步来说,还包括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沿弹簧输送方向位于输送装置的一侧。所述上料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上料架,所述上料架内沿竖直方向堆叠有多个弹簧,所述上料架内最下端的弹簧在上料组件推动下进入输送装置内。上料装置实现弹簧的自动上料,提高效率。
进一步来说,所述上料组件位于上料架远离输送装置的一侧,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上料推板,所述上料推板能伸入上料架内并将上料架内最下方的弹簧推出。
进一步来说,所述上料架的下端开设有仅供一个弹簧滑出的上料口,所述输送装置上开设有能与上料口对接的进料口。
进一步来说,所述上料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上料架能同步移动,并依次与所述上料组件对准。两个上料架交替工作,实现弹簧的不停工组装,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输送装置和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弹簧;11、竖直段;12、倾斜段;
2、输送装置;21、输送线;211、翻转对齐工位;212、进料口;22、送料组件;221、送料驱动件;222、送料推板;
3、翻转装置;31、翻转驱动件;32、夹持驱动件;33、夹爪;331、夹持槽;
4、顶紧装置;41、顶紧驱动件;42、顶板;
5、上料装置;51、上料架;511、上料口;52、上料组件;521、上料推板;522、上料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弹簧组装机构,用于弹簧的组装。参见附图5所示,所述弹簧包括间隔设置的竖直段和倾斜段,弹簧组装机构能将倾斜段和竖直段对齐,以便于后续弹簧抓取和组装。
参见附图1所示,所述组装机构包括输送装置2、翻转装置3和顶紧装置4,输送装置2用于弹簧1的输送,翻转装置3用于弹簧1的翻转,顶紧装置4用于弹簧1的限位。翻转装置3在翻转的时候,顶紧装置4限定倾斜段12的位置,以实现弹簧1在翻转后实现竖直段11和倾斜段12对齐。
参见附图2所示,所述输送装置2用于输送水平放置的弹簧1,所述输送装置2的一个端部为翻转对齐工位211,所述输送装置2将弹簧1逐个输送至翻转对齐工位211。所述翻转装置3位于翻转对齐工位211处,所述翻转装置3能夹持翻转对齐工位211处的弹簧1的水平段,并带动所述弹簧1由水平状态翻转至竖直状态。所述顶紧装置4位于翻转对齐工位211处,所述顶紧装置4包括一个沿弹簧1输送方向往复移动的顶板42,所述顶板42在弹簧1翻转时能顶紧所述倾斜段12,以使所述弹簧1在翻转后竖直段11和倾斜段12对齐。
本申请中,通过输送装置2输送弹簧1,让弹簧1逐个到达翻转对齐工位211等待组装。对到达翻转对齐工位211的弹簧1,顶板42伸出顶住倾斜段12,限定倾斜段12的移动,翻转装置3夹持水平段并带动弹簧1朝向顶板42一侧90°翻转,在翻转过程中,由于倾斜段12的位置以被限定,弹簧1产生变形,翻转后实现竖直段11和倾斜段12对齐。
参见附图2和附图3所示,所述输送装置2包括输送线21和送料组件22,弹簧1沿着输送线21输送,送料组件22为输送线21上弹簧1的移动提供动力。所述输送线21上开设有供弹簧1滑动的输送腔,所述翻转对齐工位211位于输送线21的一端且和输送腔连通。所述送料组件22位于输送线21远离翻转对齐工位211的端部,所述送料组件22用于推动输送腔内的弹簧1移动。
弹簧1进入输送腔后,输送组件推动弹簧1在输送腔内移动,弹簧1在输送腔内移动到翻转对齐工位211时,翻转装置3和顶紧装置4再动作。
送料组件22间歇式送料,即推动弹簧1移动一定距离后,停止,当弹簧1完成组装后,再次推动弹簧1移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附图3所示,所述送料组件22包括送料驱动件221和送料推板222,所述送料推板222能在送料驱动件221驱动下伸入输送腔内并沿弹簧1输送方向往复移动。
送料驱动件221驱动送料推板222伸入输送腔内,推动弹簧1朝向翻转对齐工位211移动,当送料驱动件221带动送料板复位时,输送腔内的弹簧1不再移动,翻转装置3和顶紧装置4开始工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送料驱动件221为气缸,送料板一次伸入输送腔移动的距离为一个弹簧1的长度。
参见附图2和附图4所示,所述翻转装置3沿弹簧1传输方向位于翻转对齐工位211的侧边,翻转装置3从弹簧1的侧边夹取弹簧1,并带动弹簧1翻转。所述翻转装置3包括翻转驱动件31、夹持驱动件32和一对夹爪33,一对所述夹爪33与夹持驱动件32连接并在所述夹持驱动件32驱动下相对或向背运动,所述夹持驱动件32与翻转驱动件31连接,所述翻转驱动件31能带动夹持驱动件32和一对夹爪33翻转。
夹爪33夹紧竖直段11,再在翻转驱动件31带动才翻转弹簧1。初始时,一对夹爪33上下设置,输送线21在翻转对齐工位211设置有一个缺口,弹簧1移动到翻转对齐工位211时,竖直段11位于一对夹爪33之间,一对夹爪33上下移动夹紧弹簧1。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对所述夹爪33的相对面开设有供水平段嵌入的夹持槽331。因为形成弹簧1的钢丝是圆柱结构,因此设置夹持槽331提高夹持稳定性。
参见附图1和附图2所示,所述顶紧装置4沿弹簧1传输方向位于翻转对齐工位211的端部,所述顶紧装置4还包括顶紧驱动件41,所述顶紧驱动件41与顶板42连接。顶紧驱动件41为气缸,其活塞杆与顶板42连接,带动顶板42移动。
参见附图1所示,弹簧1组装机构还包括上料装置5,所述上料装置5沿弹簧1输送方向位于输送装置2的一侧。上料装置5用于弹簧1的上料,也就是将弹簧1逐个放置到输送线21上。
参见附图3所示,所述上料装置5包括两个上料架51,所述上料架51内沿竖直方向堆叠有多个弹簧1,也就是上料架51内存放有多个弹簧1。所述上料架51内最下端的弹簧1在上料组件52推动下进入输送装置2内。上料架51的下端开设有仅供一个弹簧1滑出的上料口511,所述输送装置2的输送线21上开设有能与上料口511对接的进料口212。当进料口212和上料口511对齐时,弹簧1能在上料组件52推动下穿过上料口511和进料口212进入输送腔,送料组件22再推动输送腔内的弹簧1移动。
参见附图3所示,所述上料组件52位于上料架51远离输送装置2的一侧,所述上料组件52包括上料推板521,所述上料推板521能伸入上料架51内并将上料架51内最下方的弹簧1推出。上料组件52还包括推动上料推板521移动的上料驱动件522。上料装置5和推料组件垂直设置,节约空间。
参见附图3所示,两个所述上料架51均固定在一个滑板上,两个上料架51能同步移动,并依次与所述上料组件52对准。也就是说上料组件52对一个上料架51上的弹簧1上料时,可通过人工将弹簧1堆叠在另一个上料架51上。两个上料架51交替工作,实现弹簧1的不停工组装,提高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料架51也可仅设置一个,一个上料架51的位置固定,与上料组将对准。
弹簧1组装机构还还包括机械手(图中未示出),机械手用于夹持翻转后的弹簧1,并将弹簧1后的弹簧1输送到下一个加工位置。翻转后的弹簧1由于顶板42的限位,倾斜部和竖直部平行,这样方面机械手从竖直部和倾斜部之间支撑弹簧1,并与弹簧1固定。
弹簧1沿竖直方向堆叠在上料架51上,一个上料架51与上料组件52对准,上料组件52推动上料架51最下段的弹簧1,弹簧1穿过上料口511和进料口212进入输送腔。输送腔内进料口212处的弹簧1在送料组件22推动下移动一定距离,并推动其前方的弹簧1同步移动,输送腔内端部的一个弹簧1到达翻转对齐工位211。顶板42伸出顶住倾斜段12,限定倾斜段12的移动,翻转装置3夹持水平段并带动弹簧1朝向顶板42一侧90°翻转,在翻转过程中,由于倾斜段12的位置以被限定,弹簧1产生变形,翻转后实现竖直段11和倾斜段12对齐。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弹簧组装机构,用于弹簧的组装,所述弹簧包括间隔设置的竖直段和倾斜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机构包括
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水平放置的弹簧,所述输送装置的一个端部为翻转对齐工位,所述输送装置将弹簧逐个输送至翻转对齐工位;
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位于翻转对齐工位处,所述翻转装置能夹持翻转对齐工位处的弹簧的水平段,并带动所述弹簧由水平状态翻转至竖直状态;
顶紧装置,所述顶紧装置位于翻转对齐工位处,所述顶紧装置包括一个沿弹簧输送方向往复移动的顶板,所述顶板在弹簧翻转时能顶紧所述倾斜段,以使所述弹簧在翻转后竖直段和倾斜段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线,所述输送线上开设有供弹簧滑动的输送腔,所述翻转对齐工位位于输送线的一端且和输送腔连通;
送料组件,所述送料组件位于输送线远离翻转对齐工位的端部,所述送料组件用于推动输送腔内的弹簧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簧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组件包括送料驱动件和送料推板,所述送料推板能在送料驱动件驱动下伸入输送腔内并沿弹簧输送方向往复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沿弹簧传输方向位于翻转对齐工位的侧边;
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翻转驱动件、夹持驱动件和一对夹爪,一对所述夹爪与夹持驱动件连接并在所述夹持驱动件驱动下相对或向背运动,所述夹持驱动件与翻转驱动件连接,所述翻转驱动件能带动夹持驱动件和一对夹爪翻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簧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夹爪的相对面开设有供水平段嵌入的夹持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装置沿弹簧传输方向位于翻转对齐工位的端部,所述顶紧装置还包括顶紧驱动件,所述顶紧驱动件与顶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弹簧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沿弹簧输送方向位于输送装置的一侧;
所述上料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上料架,所述上料架内沿竖直方向堆叠有多个弹簧,所述上料架内最下端的弹簧在上料组件推动下进入输送装置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簧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位于上料架远离输送装置的一侧,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上料推板,所述上料推板能伸入上料架内并将上料架内最下方的弹簧推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簧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架的下端开设有仅供一个弹簧滑出的上料口,所述输送装置上开设有能与上料口对接的进料口。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簧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上料架能同步移动,并依次与所述上料组件对准。
CN202322393094.0U 2023-09-04 2023-09-04 弹簧组装机构 Active CN2206607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93094.0U CN220660710U (zh) 2023-09-04 2023-09-04 弹簧组装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93094.0U CN220660710U (zh) 2023-09-04 2023-09-04 弹簧组装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60710U true CN220660710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27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93094.0U Active CN220660710U (zh) 2023-09-04 2023-09-04 弹簧组装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607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73308B (zh) 一种全自动键盘组装流水线
CN111532717B (zh) 一种自动化工件送料机构
CN109693936A (zh) 一种可穿戴智能设备组装的圆柱锂电池自动上料装置及方法
CN109014681B (zh) 一种焊带夹持装置和电池片串焊机
CN220660710U (zh) 弹簧组装机构
CN112621181B (zh) 一种摆轮座装配轴承自动化设备
CN108974761B (zh) 一种自动装卸载系统
CN110842539A (zh) 一种光通信模块的自动组装设备
CN213090417U (zh) 出料装置
CN217050336U (zh) 自适应式回流设备
CN111071743B (zh) 压紧装置和输送系统
CN210677677U (zh) 一种精密零部件的自动装夹装置
CN209399856U (zh) 一种电子雷管生产的控制芯片与基础雷管组装的立式装置
CN207844389U (zh) 铝型材生产线送料装置
CN216234670U (zh) 一种工件翻转装置
CN217478449U (zh) 一种具定位功能的搬运夹爪及等距搬运机构
CN117023088B (zh) 一种凹型件自动翻转堆垛装置
CN215184975U (zh) 连接器自动插pin组装机
CN109830759A (zh) 一种软包新能源圆柱锂电池双向校直组件及方法
CN210503381U (zh) 一种传送机的推料装置
CN217225586U (zh) 一种夹具
CN219098107U (zh) 全自动电池空篮移出叠放装置
CN220765771U (zh) 抓取装置
CN216888796U (zh) 一种陶瓷加工用传送机构
CN220501793U (zh) 一种载具的输送抬升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