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46580U - 模组缓冲减震包角件 - Google Patents

模组缓冲减震包角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46580U
CN220646580U CN202322099228.8U CN202322099228U CN220646580U CN 220646580 U CN220646580 U CN 220646580U CN 202322099228 U CN202322099228 U CN 202322099228U CN 220646580 U CN220646580 U CN 2206465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body
elastic buffer
limiting cavity
cavity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9922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留锋
李松育
任兴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Skychen Packag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Skychen Packag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Skychen Packag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Skychen Packag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9922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465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465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465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模组缓冲减震包角件,具体涉及汽车减震包角件技术领域,包括用于支撑的第一限位腔体,所述第一限位腔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腔体,所述第一限位腔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限位腔体,所述第一限位腔体内设置有用于缓冲的第一弹性缓冲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各个结构的相应配合使用,确保第一弹性缓冲体、第二弹性缓冲体和第三弹性缓冲体等结构安装的稳定性,第一弹性缓冲体、第二弹性缓冲体和第三弹性缓冲体通过第一框口和第二框口相互连接在一起,方便第一弹性缓冲体、第二弹性缓冲体和第三弹性缓冲体某个损坏时,能够将损坏的结构拆卸,以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拆卸更换。

Description

模组缓冲减震包角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减震包角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模组缓冲减震包角件。
背景技术
减震包角件(或称为减震器角件)是用于汽车悬挂系统的零部件。它通常由橡胶或类似材料制成,具有弹性和吸震功能,减震包角件被安装在汽车的减震器上,用于减轻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和冲击。
目前现有的汽车减震包角件大都是一体式的,当某个区域损坏时,需要对整个汽车减震包角件进行更换,造成汽车减震包角件使用寿命降低,造成整个悬挂系统的耐久性和可靠性降低,为此提供一种模组缓冲减震包角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模组缓冲减震包角件,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模组缓冲减震包角件,包括用于支撑的第一限位腔体,所述第一限位腔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腔体,所述第一限位腔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限位腔体;
所述第一限位腔体内设置有用于缓冲的第一弹性缓冲体,所述第二限位腔体内设置有用于缓冲的第二弹性缓冲体,所述第三限位腔体内设置有用于缓冲的第三弹性缓冲体;
所述第一弹性缓冲体、第二弹性缓冲体和第三弹性缓冲体的表面一侧分别开设有错位口,所述第一限位腔体、第二限位腔体和第三限位腔体的内壁一侧分别设置有与相应的错位口相匹配的导向抵角;
可以看出,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第一弹性缓冲体、第二弹性缓冲体和第三弹性缓冲体某个结构受到压迫时,会将第一弹性缓冲体、第二弹性缓冲体和第三弹性缓冲体受到冲击的压力分散在第一弹性缓冲体、第二弹性缓冲体和第三弹性缓冲体上,提高各个结构的抗冲击性能,同时通过各个导向抵角分别与第一弹性缓冲体、第二弹性缓冲体和第三弹性缓冲体上的错位口的相应配合使用,以便于确保第一弹性缓冲体、第二弹性缓冲体和第三弹性缓冲体安装在第一限位腔体、第二限位腔体和第三限位腔体内的稳定性,也方便对其进行拆卸更换。
可选的,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缓冲体底部面向第二弹性缓冲体的一侧开设有用于限位的第一框口,所述第二弹性缓冲体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框口内并与第一弹性缓冲体相卡接,所述第一弹性缓冲体底部面向第三弹性缓冲体的一侧开设有用于限位的第二框口,所述第三弹性缓冲体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框口内并与第二框口相卡接,所述第二限位腔体、第三限位腔体和第一限位腔体的横截面形状结合成三角形,所述第一限位腔体、第二限位腔体和第三限位腔体相连通,多个所述导向抵角分别延伸至相应的错位口内,所述导向抵角与错位口滑动连接;
可以看出,上述技术方案中,将第一弹性缓冲体、第二弹性缓冲体和第三弹性缓冲体等结构分别安装在第一限位腔体、第二限位腔体和第三限位腔体内,由第一限位腔体、第二限位腔体和第三限位腔体最先对第一弹性缓冲体、第二弹性缓冲体和第三弹性缓冲体进行限位,确保第一弹性缓冲体、第二弹性缓冲体和第三弹性缓冲体等结构安装的稳定性,并且第一弹性缓冲体、第二弹性缓冲体和第三弹性缓冲体通过第一框口和第二框口相互连接在一起,方便第一弹性缓冲体、第二弹性缓冲体和第三弹性缓冲体某个损坏时,能够将损坏的结构拆卸,以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拆卸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通过各个结构的相应配合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整体设计简单,结构合理,由第一限位腔体、第二限位腔体和第三限位腔体最先对第一弹性缓冲体、第二弹性缓冲体和第三弹性缓冲体进行限位,确保第一弹性缓冲体、第二弹性缓冲体和第三弹性缓冲体等结构安装的稳定性;
并且第一弹性缓冲体、第二弹性缓冲体和第三弹性缓冲体通过第一框口和第二框口相互连接在一起,方便第一弹性缓冲体、第二弹性缓冲体和第三弹性缓冲体某个损坏时,能够将损坏的结构拆卸,以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拆卸更换;
并且第一弹性缓冲体、第二弹性缓冲体和第三弹性缓冲体受到冲击的压力能够分散在第一弹性缓冲体、第二弹性缓冲体和第三弹性缓冲体上,提高各个结构的抗冲击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外,以下描述中的附图可以视作示意图,并非对本公开实施例所涉及的产品的实际尺寸、方法的实际流程、信号的实际时序等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限位腔体、第二限位腔体和第三限位腔体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弹性缓冲体、第二弹性缓冲体和第三弹性缓冲体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为:1、第一限位腔体;2、第二限位腔体;3、第三限位腔体;4、第一弹性缓冲体;5、第二弹性缓冲体;6、第三弹性缓冲体;7、错位口;8、导向抵角;9、第一框口;10、第二框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实施例中,如附图1-3所示的模组缓冲减震包角件,通过第一限位腔体1、第二限位腔体2、第三限位腔体3、第一弹性缓冲体4、第二弹性缓冲体5和第三弹性缓冲体6等各个结构的相应配合使用,第一限位腔体1、第二限位腔体2和第三限位腔体3对第一弹性缓冲体4、第二弹性缓冲体5和第三弹性缓冲体6进行限位,确保第一弹性缓冲体4、第二弹性缓冲体5和第三弹性缓冲体6安装的稳定性,且组件的具体结构设置如下;
模组缓冲减震包角件,包括支撑的第一限位腔体1,第一限位腔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腔体2,第一限位腔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限位腔体3;
第一限位腔体1内设置有用于缓冲的第一弹性缓冲体4,第二限位腔体2内设置有用于缓冲的第二弹性缓冲体5,第三限位腔体3内设置有用于缓冲的第三弹性缓冲体6;
第一弹性缓冲体4、第二弹性缓冲体5和第三弹性缓冲体6的表面一侧分别开设有错位口7,第一限位腔体1、第二限位腔体2、和第三限位腔体3的内壁一侧分别设置有与相应的错位口7相匹配的导向抵角8;
第一弹性缓冲体4底部面向第二弹性缓冲体5的一侧开设有用于限位的第一框口9,第二弹性缓冲体5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框口9内并与第一弹性缓冲体4相卡接,第一弹性缓冲体4底部面向第三弹性缓冲体6的一侧开设有用于限位的第二框口10,第三弹性缓冲体6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框口10内并与第二框口10相卡接,第二限位腔体2、第三限位腔体3和第一限位腔体1的横截面形状结合成三角形,第一限位腔体1、第二限位腔体2和第三限位腔体3相连通,多个导向抵角8分别延伸至相应的错位口7内,导向抵角8与错位口7滑动连接。
根据上述结构在使用时,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将第一弹性缓冲体4、第二弹性缓冲体5和第三弹性缓冲体6等结构分别安装在第一限位腔体1、第二限位腔体2、和第三限位腔体3内,由第一限位腔体1、第二限位腔体2、和第三限位腔体3最先对第一弹性缓冲体4、第二弹性缓冲体5和第三弹性缓冲体6进行限位,确保第一弹性缓冲体4、第二弹性缓冲体5和第三弹性缓冲体6等结构安装的稳定性;
并且第一弹性缓冲体4、第二弹性缓冲体5和第三弹性缓冲体6通过第一框口9和第二框口10相互连接在一起,方便第一弹性缓冲体4、第二弹性缓冲体5和第三弹性缓冲体6某个损坏时,能够将损坏的结构拆卸,以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拆卸更换;
同时当第一弹性缓冲体4、第二弹性缓冲体5和第三弹性缓冲体6某个结构受到压迫时,会将第一弹性缓冲体4、第二弹性缓冲体5和第三弹性缓冲体6受到冲击的压力分散在第一弹性缓冲体4、第二弹性缓冲体5和第三弹性缓冲体6上,提高各个结构的抗冲击性能,同时通过各个导向抵角8分别与第一弹性缓冲体4、第二弹性缓冲体5和第三弹性缓冲体6上的错位口7的相应配合使用,以便于确保第一弹性缓冲体4、第二弹性缓冲体5和第三弹性缓冲体6安装在第一限位腔体1、第二限位腔体2、和第三限位腔体3内的稳定性,也方便对其进行拆卸更换。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公开了模组缓冲减震包角件,通过第一弹性缓冲体4、第二弹性缓冲体5和第三弹性缓冲体6通过第一框口9和第二框口10相互连接在一起,方便第一弹性缓冲体4、第二弹性缓冲体5和第三弹性缓冲体6某个损坏时,能够将损坏的结构拆卸,以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拆卸更换,并且第一弹性缓冲体4、第二弹性缓冲体5和第三弹性缓冲体6受到冲击的压力能够分散在第一弹性缓冲体4、第二弹性缓冲体5和第三弹性缓冲体6上,提高各个结构的抗冲击性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模组缓冲减震包角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的第一限位腔体(1),所述第一限位腔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腔体(2),所述第一限位腔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限位腔体(3);
所述第一限位腔体(1)内设置有用于缓冲的第一弹性缓冲体(4),所述第二限位腔体(2)内设置有用于缓冲的第二弹性缓冲体(5),所述第三限位腔体(3)内设置有用于缓冲的第三弹性缓冲体(6);
所述第一弹性缓冲体(4)、第二弹性缓冲体(5)和第三弹性缓冲体(6)的表面一侧分别开设有错位口(7),所述第一限位腔体(1)、第二限位腔体(2)和第三限位腔体(3)的内壁一侧分别设置有与相应的错位口(7)相匹配的导向抵角(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缓冲减震包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缓冲体(4)底部面向第二弹性缓冲体(5)的一侧开设有用于限位的第一框口(9),所述第二弹性缓冲体(5)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框口(9)内并与第一弹性缓冲体(4)相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缓冲减震包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缓冲体(4)底部面向第三弹性缓冲体(6)的一侧开设有用于限位的第二框口(10),所述第三弹性缓冲体(6)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框口(10)内并与第二框口(10)相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缓冲减震包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腔体(2)、第三限位腔体(3)和第一限位腔体(1)的横截面形状结合成三角形,所述第一限位腔体(1)、第二限位腔体(2)和第三限位腔体(3)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缓冲减震包角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向抵角(8)分别延伸至相应的错位口(7)内,所述导向抵角(8)与错位口(7)滑动连接。
CN202322099228.8U 2023-08-07 2023-08-07 模组缓冲减震包角件 Active CN2206465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99228.8U CN220646580U (zh) 2023-08-07 2023-08-07 模组缓冲减震包角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99228.8U CN220646580U (zh) 2023-08-07 2023-08-07 模组缓冲减震包角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46580U true CN220646580U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68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99228.8U Active CN220646580U (zh) 2023-08-07 2023-08-07 模组缓冲减震包角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465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646580U (zh) 模组缓冲减震包角件
CN203600977U (zh) 一体式发动机悬置总成
CN104890493A (zh) 一种发动机悬置软垫总成
CN205278562U (zh) 发动机管路固定支架
CN202117930U (zh) 变容量回转压缩机的弯管减振结构
CN103253121B (zh) 发动机悬置架
CN206718947U (zh) 一种发动机悬置后支架总成
CN208962857U (zh) 发动机前悬置及其车辆
CN212055625U (zh) 一种耐磨性好的汽车减震器
CN204350482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设备机箱安装结构
CN113910886A (zh) 一种发动机与车架的连接结构
CN102494069B (zh) 压缩剪切和拉伸剪切复合型橡胶隔振器
CN210218972U (zh) 一种表面光洁的汽车法兰盘
CN218408305U (zh) 一种氢气变送器防振动装置
CN108944400A (zh) 一种发动机前悬置及其车辆
CN110217101A (zh) 矿用自卸车燃油箱安装结构及其车架
CN217483037U (zh) 一种新能源车用节能型膨胀阀
CN216714518U (zh) 一种压差支管器
CN210116605U (zh) 一种摩托车车架
CN205059171U (zh) 一种电动汽车驱动装置
CN209888581U (zh) 一种scr悬挂胶
CN204805064U (zh) 压缩机支撑结构
CN215042034U (zh) 发动机缓冲减震支架
CN219318283U (zh) 一种带有缓冲减震功能的尾灯饰板
CN214274806U (zh) 一种具有高强度结构的合金法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