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15437U - 车门内扶手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门内扶手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15437U
CN220615437U CN202322112014.XU CN202322112014U CN220615437U CN 220615437 U CN220615437 U CN 220615437U CN 202322112014 U CN202322112014 U CN 202322112014U CN 220615437 U CN220615437 U CN 2206154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armrest
guide
vehicle door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1201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阳升乙
李江涛
张春林
王习文
郭思达
胡朝阳
宫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ainachuan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ainachuan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ainachuan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ainachuan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1201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154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154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154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门内扶手和车辆,车门内扶手包括:安装座,安装座适于固定安装于车门;扶手组件和连接组件,连接组件连接于安装座和扶手组件之间;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连接于安装座和连接组件之间,且用于驱动连接组件沿车门内扶手的第一方向移动以带动扶手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与扶手组件连接,且用于驱动扶手组件相对于连接组件沿车门内扶手的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内扶手,通过设置连接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能够实现车门内扶手多个方向的位置调节,以供不同体型的司机及乘客搁置手臂,利于提高司机及乘客的驾驶安全性和乘车舒适度。

Description

车门内扶手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门内扶手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车辆已经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代步工具,人们对车内舒适度的需求越来越高。
车门内扶手为司机和乘客提供搁手缓解疲劳的作用,但是相关技术中,车门内扶手固定布置在车门上,车门内扶手在车辆的高度和宽度上不能进行位置调整,因此车门内扶手不能满足各类体型不同如身高体重不同的人群使用,且将手臂放置在车门内扶手上也并不舒适,例如开车时司机和乘客左手放置位置的高度或宽度不能满足舒适度要求,从而会产生驾驶疲劳和乘坐疲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门内扶手,所述车门内扶手能够实现多个方向的位置调节,使不同体型的司机及乘客能够较为舒适地将手搁置在车门内扶手上,保证了司机及乘客的安全驾驶,提高了司机及乘客的乘车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车门内扶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内扶手,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适于固定安装于车门;扶手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扶手组件之间;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连接组件之间,且用于驱动所述连接组件沿所述车门内扶手的第一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扶手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扶手组件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扶手组件相对于所述连接组件沿所述车门内扶手的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内扶手,通过设置连接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能够实现车门内扶手多个方向的位置调节,如实现沿车辆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的调节,以供不同体型的司机及乘客搁置手臂,利于提高司机及乘客的驾驶安全性和乘车舒适度。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车门内扶手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一驱动件具有绕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旋转轴线可转动的第一驱动部;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安装于所述连接组件,所述第一丝杠与所述第一驱动部配合,所述第一驱动部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一丝杠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安装于所述连接组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具有绕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的旋转轴线可转动的第二驱动部;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安装于所述扶手组件,所述第二丝杠与所述第二驱动部配合,所述第二驱动部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二丝杠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座设有第一导向部,所述连接组件设有第一导向配合部,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第一导向配合部相配合以在所述第一方向对所述连接组件导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第一导向配合部中的一个包括至少一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通道,且另一个包括至少一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组件设有第二导向部,所述扶手组件设有第二导向配合部,所述第二导向部与所述第二导向配合部相配合以在所述第二方向对所述扶手组件导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导向部和所述第二导向配合部中的一个包括至少一个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通道,且另一个包括至少一个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柱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导向通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扶手组件包括:扶手外壳,所述扶手外壳具有安装腔,所述连接组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扶手连接件,所述扶手连接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且与所述扶手外壳固定,所述扶手连接件设有所述第二导向配合部,所述扶手外壳和所述扶手连接件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扶手组件的侧壁形成有装配孔,所述安装座穿设于所述装配孔,且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装配孔的尺寸大于所述安装座的尺寸。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内扶手,所述车门内扶手设于所述车门的内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和车门内扶手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内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内扶手内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内扶手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扶手连接件和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扶手外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和图8所示结构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门内扶手100;车门200;
安装座10;第一导向部11;第一导向通道12;
扶手组件20;第二导向配合部21;第二导向柱22;扶手外壳23;扶手连接件24;装配孔25;
连接组件30;第一导向配合部31;第一导向柱32;第二导向部33;第二导向通道34;
第一驱动组件40;第一驱动件41;第一丝杠42;
第二驱动组件50;第二驱动件51;第二丝杠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内扶手100。
参照图1-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内扶手100可以包括:安装座10、扶手组件20、连接组件30、第一驱动组件40和第二驱动组件50。
具体而言,安装座10能够固定安装于车门200,连接组件30连接于安装座10和扶手组件20之间,第一驱动组件40连接于安装座10和连接组件30之间,且第一驱动组件40用于驱动连接组件30沿车门内扶手100的第一方向移动以带动扶手组件20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驱动组件50与扶手组件20连接,且第二驱动组件50用于驱动扶手组件20相对于连接组件30沿车门内扶手100的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
其中,安装座10能够固定安装于车门200。例如,安装座10与车门200之间可以为螺栓固定连接、卡接连接、粘接或焊接等,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安装座10与车门200之间也可以为其它连接方式,能够实现安装座10固定安装于车门200即可。
连接组件30连接于安装座10和扶手组件20之间,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插接连接等。例如,将连接组件30插入安装座10中以实现连接组件30与安装座10的连接,将扶手组件20插入连接组件30中以实现连接组件30与扶手组件20的连接,能够实现连接组件30连接与安装座10和扶手组件20之间即可。
第一驱动组件40连接于安装座10和连接组件30之间。例如,安装座10与第一驱动组件40之间可以为螺栓固定连接、卡接连接、粘接或焊接等,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安装座10与第一驱动组件40之间也可以为其它连接方式,能够实现安装座10与第一驱动组件40之间的连接即可。例如,连接组件30与第一驱动组件40之间可以为螺栓固定连接、卡接连接、粘接或焊接等,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连接组件30与第一驱动组件40之间也可以为其它连接方式,能够实现连接组件30与第一驱动组件40之间的连接即可。
第二驱动组件50与扶手组件20连接。例如,扶手组件20与第二驱动组件50之间可以为螺栓固定连接、卡接连接、粘接或焊接等,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扶手组件20与第二驱动组件50之间也可以为其它连接方式,能够实现扶手组件20与第二驱动组件50之间的连接即可。
第一驱动组件40用于驱动连接组件30沿车门内扶手100的第一方向移动以带动扶手组件20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驱动组件50用于驱动扶手组件20相对于连接组件30沿车门内扶手100的第二方向移动。第一驱动组件40和第二驱动组件50可以包括电机、注塑件、滑块、钣金件、丝杠及螺母等组件,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第一驱动组件40和第二驱动组件50也可以由其它组件组成,能够使第一驱动组件40和第二驱动组件50起到驱动扶手组件20移动的作用即可。
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例如,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又如,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夹角为锐角,能够使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即可。举例而言,第一方向可以为车辆的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其中一个方向,第二方向可以为车辆的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其中的另一个方向。本申请以第一方向为车辆的宽度方向、第二方向为车辆的高度方向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地,第一方向指图2中的Y向,第二方向指图2中的Z向。
通过将安装座10固设于车门200,车门内扶手100通过安装座10固定安装于车门200上。需要调节车门内扶手100的扶手组件20沿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位置时,控制第一驱动组件40工作,第一驱动组件40驱动连接组件30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带动扶手组件20沿第一方向移动,使扶手组件20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移动至合适位置以支撑司机及乘客的手臂,提高司机及乘客的乘坐舒适度。需要调节车门内扶手100的扶手组件20沿车辆的高度方向的位置时,控制第二驱动组件50工作,第二驱动组件50驱动扶手组件20沿第二方向移动,使扶手组件20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移动至合适位置以支撑司机及乘客的手臂,提高司机及乘客的乘坐舒适度。
使用本申请的车门内扶手100,通过第一驱动组件40和第二驱动组件50驱动扶手组件20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能够实现车门内扶手100在车辆的宽度和高度方向上的调节,能够在车内乘客较多的情况下使乘客能够充分倚靠车门内扶手100,达到对正常社交距离的保持,同时能够满足不同体型人群的手臂放置的舒适需求,提升司机及乘客的乘坐舒适性,降低司机和乘客的驾驶疲劳和乘坐疲劳,保证司机的驾驶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内扶手100,通过设置连接组件30、第一驱动组件40和第二驱动组件50,能够实现车门内扶手100多个方向的位置调节,如实现沿车辆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的调节,以供不同体型的司机及乘客搁置手臂,利于提高司机及乘客的驾驶安全性和乘车舒适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5所示,第一驱动组件40包括第一驱动件41和第一丝杠42,第一驱动件41安装于安装座10,第一驱动件41具有绕平行于第一方向的旋转轴线可转动的第一驱动部;第一丝杠42安装于连接组件30,第一丝杠42与第一驱动部配合,第一驱动部转动以驱动第一丝杠42沿第一方向移动。
具体地,第一驱动组件40包括第一驱动件41和第一丝杠42,第一驱动件41安装于安装座10,第一丝杠42安装于连接组件30。例如,第一驱动件41与安装座10之间可以为螺栓固定连接如双螺栓固定连接、卡接连接、粘接或焊接等,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第一驱动件41与安装座10之间也可以为其它连接方式,能够实现第一驱动件41安装于安装座10即可。其中,第一驱动件41可以是电机,利于实现扶手组件20沿第一方向上的电动调节。
例如,第一丝杠42与连接组件30之间可以为螺栓固定连接、卡接连接、粘接或焊接等,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第一丝杠42与连接组件30之间也可以为其它连接方式,能够实现第一丝杠42安装于连接组件30即可。
第一驱动件41具有绕平行于第一方向的旋转轴线可转动的第一驱动部,第一丝杠42与第一驱动部配合,第一驱动部转动以驱动第一丝杠42沿第一方向移动。当需要调节车门内扶手100的扶手组件20沿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位置时,控制第一驱动组件40工作,使第一驱动件41驱动第一驱动部绕平行于第一方向的旋转轴线转动,从而通过第一驱动部与第一丝杠42的配合驱动第一丝杠42沿第一方向移动,进而驱动与第一丝杠42连接的连接组件30沿第一方向移动,最终实现与连接组件30连接的扶手组件20沿第一方向的移动。其中,第一驱动部可以是螺母,第一丝杠42的外螺纹与螺母的内螺纹可以螺纹配合。
由此,通过第一驱动件41驱动第一丝杠42沿第一方向相对于安装座10移动,从而改变连接组件30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置,进而改变扶手组件20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置,使扶手组件20与司机及乘客的手臂之间的距离得到改变,以满足不同体型的人群手臂放置位置的舒适需求。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于第一驱动组件40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能够使第一驱动组件40驱动连接组件30在第一方向移动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5所示,第二驱动组件50包括第二驱动件51和第二丝杠52,第二驱动件51安装于连接组件30,第二驱动件51具有绕平行于第二方向的旋转轴线可转动的第二驱动部;第二丝杠52安装于扶手组件20,第二丝杠52与第二驱动部配合,第二驱动部转动以驱动第二丝杠52沿第二方向移动。
具体地,第二驱动组件50包括第二驱动件51和第二丝杠52,第二驱动件51安装于连接组件30,第二丝杠52安装于扶手组件20。例如,第二驱动件51与连接组件30之间可以为螺栓固定连接如双螺栓固定连接、卡接连接、粘接或焊接等,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第二驱动件51与连接组件30之间也可以为其它连接方式,能够实现第二驱动件51安装于连接组件30即可。其中,第二驱动件51可以是电机,利于实现扶手组件20沿第二方向上的电动调节。
例如,第二丝杠52与扶手组件20之间可以为螺栓固定连接、卡接连接、粘接或焊接等,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第二丝杠52与扶手组件20之间也可以为其它连接方式,能够实现第二丝杠52安装于扶手组件20即可。
第二驱动件51具有绕平行于第二方向的旋转轴线可转动的第二驱动部,第二丝杠52与第二驱动部配合,第二驱动部转动以驱动第二丝杠52沿第二方向移动。当需要调节车门内扶手100的扶手组件20沿车辆的高度方向的位置时,控制第二驱动组件50工作,使第二驱动件51驱动第二驱动部绕平行于第二方向的旋转轴线转动,从而通过第二驱动部与第二丝杠52的配合驱动第二丝杠52沿第二方向移动,进而实现与第二丝杠52连接的扶手组件20沿第二方向的移动,其中,第二驱动部可以是螺母,第二丝杠52的外螺纹与螺母的内螺纹可以螺纹配合。
由此,通过第二驱动件51驱动第二丝杠52沿第二方向相对于安装座10移动,从而改变扶手组件20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使扶手组件20与司机及乘客的手臂之间的距离得到改变,以满足不同体型的人群手臂放置位置的舒适需求。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于第二驱动组件50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能够使第二驱动组件50驱动连接组件30在第二方向移动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7和图9所示,安装座10设有第一导向部11,连接组件30设有第一导向配合部31,第一导向部11与第一导向配合部31相配合以在第一方向对连接组件30导向。
其中,如图6所示,当需要改变扶手组件20沿第一方向的位置时,通过第一导向部11和第一导向配合部31的配合,能够实现连接组件30相对于安装座10沿第一方向的移动,进而实现扶手组件20沿第一方向的移动。由此,通过第一导向部11和第一导向配合部31的导向配合,能够在第一方向对连接组件30和扶手组件20的移动进行导向,从而提高扶手组件20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的稳定性,减小扶手组件20发生偏移和晃动的可能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7和图9所示,第一导向部11和第一导向配合部31中的一个包括至少一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通道12,且第一导向部11和第一导向配合部31中的另一个包括至少一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柱32,第一导向柱32可移动地穿设于第一导向通道12内。例如,在第一导向部11包括两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通道12、第一导向配合部31包括两个第一导向柱32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导向柱32一一对应地伸入两个第一导向通道12内。当需要改变扶手组件20沿第一方向的位置时,第一导向柱32在对应的第一导向通道12内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在第一方向上对连接组件30的移动进行导向,并在垂直于第一方向上对连接组件30进行支撑,且第一导向柱32在第一导向通道12内的移动不易脱轨,能够进一步减小扶手组件20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方向发生偏移的可能性。
此外,在第一导向配合部31包括两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通道12、第一导向部11包括两个与第一导向通道12对应的第一导向柱32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30和扶手组件20的移动过程与上述过程类似,这里不再赘述。以上两种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柱32与第一导向通道12的配合均对扶手组件20沿第一方向的移动起到了导向作用,实现了扶手组件20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调节,便于适应不同体型的司机及乘客的搁置手臂的舒适度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7和图9所示,连接组件30设有第二导向部33,扶手组件20设有第二导向配合部21,第二导向部33与第二导向配合部21相配合以在第二方向对扶手组件20导向。
其中,如图6所示,当需要改变扶手组件20沿第二方向的位置时,通过第二导向部33和第二导向配合部21的配合,能够实现扶手组件20相对于安装座10沿第二方向的移动。由此,通过第二导向部33和第二导向配合部21的导向配合,能够在第二方向对扶手组件20的移动进行导向,从而提高扶手组件20在第二方向上移动的稳定性,减小扶手组件20发生偏移和晃动的可能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7和图9所示,第二导向部33和第二导向配合部21中的一个包括至少一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通道34,且第二导向部33和第二导向配合部21中的另一个包括至少一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柱22,第二导向柱22可移动地穿设于第二导向通道34内。例如,在第二导向部33包括两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通道34、第二导向配合部21包括两个第二导向柱22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第二导向柱22一一对应地伸入两个第二导向通道34内。当需要改变扶手组件20沿第二方向的位置时,第二导向柱22在对应的第二导向通道34内沿第二方向移动,以在第二方向上对扶手组件20的移动进行导向,且第二导向柱22在第二导向通道34内的移动不易脱轨,能够进一步减小扶手组件20在第二方向上的移动方向发生偏移的可能性。
此外,在第二导向配合部21包括两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通道34、第二导向部33包括两个与第二导向通道34对应的第二导向柱22的一些实施例中,扶手组件20的移动过程与上述过程类似,这里不再赘述。以上两种实施例中,第二导向柱22与第二导向通道34的配合均对扶手组件20沿第二方向的移动起到了导向作用,实现了扶手组件20在第二方向上的移动调节,便于适应不同体型的司机及乘客的搁置手臂的舒适度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9所示,扶手组件20包括扶手外壳23,扶手外壳23具有安装腔,连接组件30位于安装腔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向配合部21可以一体形成于扶手外壳23;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扶手组件20还可以包括扶手连接件24,扶手连接件24位于安装腔内且与扶手外壳23固定,扶手连接件24设有第二导向配合部21,扶手外壳23和扶手连接件24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二驱动组件50连接。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扶手外壳23可以是两块壳体拼接而成,例如图1-图2和图7-图9所示,扶手外壳23由沿Z向的两块壳体拼接而成,便于实现扶手外壳23的组装并限定出安装腔。此外,扶手外壳23也可由沿Y向的两块壳体拼接而成,或者扶手外壳23还可以由沿其它方向的两块壳体拼接而成,或者扶手外壳23可以由多块壳体拼接而成等,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扶手外壳23也可以是其它结构,能够限定出安装腔即可。
扶手连接件24位于安装腔内且与扶手外壳23固定,例如,扶手连接件24与扶手外壳23之间可以为螺栓固定连接、卡接连接、粘接或焊接等,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扶手连接件24与扶手外壳23之间也可以为其他连接方式,只要扶手连接件24与扶手外壳23的固定安装即可。
扶手连接件24设有第二导向配合部21,扶手外壳23和扶手连接件24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二驱动组件50连接,当控制第二驱动组件50工作时,能够通过第二导向部33与第二导向配合部21的配合以驱动扶手组件20沿第二方向移动,实现对扶手组件20沿第二方向移动的导向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安装座10可以穿设于扶手外壳23且伸出扶手外壳23。其中,安装座10可以穿设于扶手外壳23的侧壁中部位置,安装座10的一端可以伸出扶手外壳23,且安装座10伸出扶手外壳23的一端可以固定安装于车门200上。由此,通过安装座10穿设于扶手外壳23且伸出扶手外壳23,便于安装座10与车门200装配,降低车门内扶手100的装配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扶手组件20的侧壁形成有装配孔25,安装座10穿设于装配孔25,且沿第二方向,装配孔25的尺寸大于安装座10的尺寸。
其中,扶手组件20的侧壁形成有装配孔25,安装座10穿设于装配孔25,安装座10的一端伸出装配孔25且与车门200固定装配。装配孔25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大于安装座10的尺寸,即为扶手组件20沿第二方向的运动预留有一定间隙,在第二驱动组件50驱动扶手组件20沿第二方向移动时,可以避免安装座10对扶手组件20沿第二方向的移动产生干涉,从而可以时第二驱动组件50顺利驱动扶手组件20沿第二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门内扶手100的表面可增加柔性外包覆结构,例如网状外包覆结构、蒙皮等,以提高车门内扶手100的柔软度进而增加司机及乘客的手臂搁置在车门内扶手100上的舒适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车门内扶手100在车辆宽度方向做了加宽处理,增大了车门内扶手100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宽度,使司机及乘客可以将手臂更多地搁置在车门内扶手100上,提高了司机及乘客的乘车舒适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门200和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内扶手100。车门内扶手100设于车门200的内侧壁。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内扶手100具有上述有益的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连接组件30、第一驱动组件40和第二驱动组件50,能够实现车门内扶手100多个方向的位置调节,如实现沿车辆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的调节,使车内前排和后排的车门内扶手100均具有可供舒适放置手臂的功能,以供不同体型的司机及乘客搁置手臂,利于提高司机及乘客的驾驶安全性和乘车舒适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门内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适于固定安装于车门;
扶手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扶手组件之间;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连接组件之间,且用于驱动所述连接组件沿所述车门内扶手的第一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扶手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扶手组件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扶手组件相对于所述连接组件沿所述车门内扶手的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一驱动件具有绕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旋转轴线可转动的第一驱动部;
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安装于所述连接组件,所述第一丝杠与所述第一驱动部配合,所述第一驱动部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一丝杠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
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安装于所述连接组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具有绕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的旋转轴线可转动的第二驱动部;
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安装于所述扶手组件,所述第二丝杠与所述第二驱动部配合,所述第二驱动部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二丝杠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设有第一导向部,所述连接组件设有第一导向配合部,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第一导向配合部相配合以在所述第一方向对所述连接组件导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第一导向配合部中的一个包括至少一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通道,且另一个包括至少一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设有第二导向部,所述扶手组件设有第二导向配合部,所述第二导向部与所述第二导向配合部相配合以在所述第二方向对所述扶手组件导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部和所述第二导向配合部中的一个包括至少一个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通道,且另一个包括至少一个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柱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导向通道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组件包括:
扶手外壳,所述扶手外壳具有安装腔,所述连接组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
扶手连接件,所述扶手连接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且与所述扶手外壳固定,所述扶手连接件设有所述第二导向配合部,所述扶手外壳和所述扶手连接件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组件的侧壁形成有装配孔,所述安装座穿设于所述装配孔,且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装配孔的尺寸大于所述安装座的尺寸。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门;
车门内扶手,所述车门内扶手设于所述车门的内侧壁,所述车门内扶手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内扶手。
CN202322112014.XU 2023-08-07 2023-08-07 车门内扶手和车辆 Active CN2206154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12014.XU CN220615437U (zh) 2023-08-07 2023-08-07 车门内扶手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12014.XU CN220615437U (zh) 2023-08-07 2023-08-07 车门内扶手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15437U true CN220615437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32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12014.XU Active CN220615437U (zh) 2023-08-07 2023-08-07 车门内扶手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154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615437U (zh) 车门内扶手和车辆
CN205344620U (zh) 一种汽车的可调式歇脚板
CN114291170A (zh) 一种具有间隙调节机构的电动尾翼
CN219523750U (zh) 车辆头枕机构及车辆
CN115366766A (zh) 一种倾斜升降的电动升降扶手及车辆
CN211844173U (zh) 一种汽车按摩头枕
CN204749929U (zh) 汽车正驾座椅
CN2928590Y (zh)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
CN220639465U (zh) 车门内扶手以及车辆
CN113246827A (zh) 一种模块化座椅电动侧翼调节机构
CN220483134U (zh) 一种用于后排座椅靠背无极调节的运动机构
CN206383814U (zh) 一种踏板总成调节机构
CN220785541U (zh) 一种具有随动扶手的汽车座椅装置
CN217917717U (zh) 一种汽车座椅的头枕电动调节机构
CN214450443U (zh) 用于汽车座椅的上滑轨
CN206231257U (zh) 汽车中控翻盖式扶手箱通用型伸缩扶手
CN114537233B (zh) 滑轨系统及车辆
CN215552679U (zh) 车辆座椅总成及车辆
CN217259722U (zh) 一种两段式滑动的汽车扶手
CN219584001U (zh) 座椅高度调节机构、座椅骨架、座椅和车辆
CN218536431U (zh) 车辆座椅的角度调节组件、车辆的座椅以及车辆
CN218430965U (zh) 肘枕结构和具有其的汽车扶手箱、车辆
CN209022736U (zh) 三角窗组件
CN215536217U (zh) 一种按摩椅及其按摩机芯
CN2846210Y (zh) 具有双向调节功能的汽车座椅滑动导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