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86491U -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及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及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86491U
CN220586491U CN202321343616.XU CN202321343616U CN220586491U CN 220586491 U CN220586491 U CN 220586491U CN 202321343616 U CN202321343616 U CN 202321343616U CN 220586491 U CN220586491 U CN 2205864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dielectric layer
plasma
generating device
plasma gen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4361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贤杰
江宇
肖晔
陈雨
夏童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4361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864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864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864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Plasma Technolog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及空调系统,属于等离子设备的技术领域,以解决目前的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放电性能与体积无法均衡的技术问题。其中,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包括第一电极、介质层和第二电极,介质层为刚性材质,介质层呈中空管状,介质层包覆至少部分第一电极,第二电极设置于介质层的外壁,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相对设置。质层绕设至少部分第一电极,且第二电极绕设至少部分介质层,可使得第二电极将第一电极绕设,这样可增大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放电区域,使得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产生更多的等离子体。介质层采用刚性材质可使得本申请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具有优秀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及空调系统
本申请是于2022年5月31日递交,申请号为2022213533663且名称为“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及空调系统”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等离子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及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氧化技术,是利用两个电极之间放电产生的能量和活性组分,可将空气中的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病毒细菌杀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具有区别于其他空气净化技术的优势。
相关技术中,等离子体发生装置采用两个板状结构的电极相对设置的方式来使两个板状电极之间放电,这样的结构下,等离子发生装置的等离子发生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等离子发生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及空调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包括:
第一电极,
介质层,所述介质层为刚性材质,所述介质层呈中空管状,且所述介质层包覆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电极,和
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介质层的外壁,且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介质层为刚性材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中,通过将介质层设置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可使得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通电后在两者之间形成介质阻挡放电。介质层绕设至少部分第一电极,且第二电极绕设至少部分介质层,可使得第二电极将第一电极绕设,这样可增大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放电区域,使得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产生更多的等离子体。
本申请的介质层采用刚性材质,使得介质层具有较佳的结构强度,介质层采用中空管状结构,使得介质层内具有可容置第一电极的空间,当介质层包覆至少部分第一电极后,介质层充分保护第一电极,使得第一电极不会因受力而产生形变。介质层采用刚性材料制备还是得介质层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防止介质层因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放电而被击穿损坏,进而使得本申请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具有优秀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介质层的外径为1mm-3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介质层的内壁到所述介质层的外壁的间距不大于0.8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介质层朝向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内壁与所述第一电极贴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电极绕设于部分所述介质层,且贴合于所述介质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电极绕所述介质层的方向上,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的间距一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电极绕所述介质层的方向上,所述介质层的厚度尺寸一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输入至所述第一电极或所述第二电极的电流为频率大于20Khz的交流电或脉冲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介质层的材质为石英。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由刚性材质制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的材质为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所述介质层及所述第二电极同轴设置。
第二方面,基于上文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净化装置,包括上文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净化装置还包括基座和网罩,所述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网罩罩设于所述等离子体发生装置,所述网罩开设有进风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净化装置还包括催化剂层,所述催化剂层涂覆于所述网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净化装置还包括气流通道,所述网罩设置所述气流通道内,所述气流通道内的气流流向朝向所述网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均连接于所述基座,且绕所述基座分布,所述气流通道内的气流流向与所述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轴线相交。
第三方面,基于上文的净化装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上文的净化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介质层在其轴向上的截面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净化装置包含多个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第一电极,
200-介质层,
300-第二电极,
400-基座,
500-网罩,510-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申请: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图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包括第一电极100、介质层200和第二电极300。该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可用于产生等离子体,并且产生可用于净化空气的相关产物,因此,本申请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可用于空气净化设备中。
应理解的是,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在两个电极之间形成正电压或负电压,利用电压电离空气以产生能量及活性产物,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其中,介质层200为本申请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基础构件,介质层200可以为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其它至少部分部件提供安装基础,介质层200包覆至少部分第一电极100设置。具体的,介质层200内具有可容置第一电极100的容腔或容置槽,第一电极100可设置于介质层200的容腔或容置槽内,从而可达到安装第一电极100的目的。具体来说,在介质层200将第一电极100完全包覆的情况下,介质层200为中空管状,使得介质层200具有容腔,第一电极100设置于介质层200的容腔内,当然,应理解的是,介质层200可以为圆管、矩形管或其它多边形管,对此本申请不作限制。在介质层200将第一电极100的部分绕设的情况下,介质层200可为侧壁具有缺口的管状结构,这样介质层200内具有容置槽以将第一电极200的至少部分包覆于内。第二电极300设置于基质层背向第一电极100的一侧,并且第二电极300绕介质层200设置,这样可使得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相对设置,并且使介质层200位于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之间,当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接电后可在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之间形成电场,介质层200位于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之间可形成介质阻挡放电。
具体来说,本申请中的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中的任意一个可接入电源,电源可向与其接入的电极输入电压,另一个电极可接地或者接入相对于电源的输出电压更低的电压,从而使得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之间可形成电压差,这样介质层200设置于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之间可形成介质阻挡放电,这样可在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之间产生高能及活性产物,以将第一电极100、第二电极300和介质层200附近的污染物去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将第一电极100接入电源,并将第二电极300接地或者接入至相对于电源的输出电压更低的电压。
本申请中,介质层200包覆至少部分第一电极100设置,使得介质层200可将第一电极100的至少部分包围,第一电极100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与介质层200对应设置。第二电极300绕至少部分介质层200设置,使得第二电极300可将至少部分第二电极300包围设置,进而使得第二电极300可绕至少部分第一电极100设置,这样第二电极300可将至少部分第一电极100包围,第二电极300与第一电极100之间的区域均为放电区域,当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通电后,该区域内均可产生电场,进而产生对应的产物如等离子体,从而使得本申请可生成更大量的等离子体。
具体来说,当本申请的第一电极100为丝状结构,其轴向上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矩形、三角形或其它的多边形等任意外形时,第二电极300绕设至少部分第一电极100设置,从而在第一电极100的体积尺寸一定的情况下,可充分利用第一电极100的表面区域,使得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之间的放电区域相对更大。或者,在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之间的放电区域面积一定的情况下,由于充分利用第一电极100的表面区域,可使得第一电极100的体积相对更小,进而使得介质层200和第二电极300的体积也相对更小,最终可使得本申请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具有较好的等离子体发生性能的情况下,体积尺寸也更紧凑。
本申请中,介质层200包覆第一电极100的至少部分设置,因此介质层200可起到保护第一电极100的作用,并起到为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提供安装基础的作用。介质层200采用刚性材料制备,使得介质层200具有较佳的结构强度,由于介质层200将第一电极100包覆于内,因此介质层200可起到保护第一电极100的作用,且当介质层200为刚性材质时,介质层200对第一电极100的保护作用更佳。具体来说,当本申请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受到外力冲击时,介质层200可吸收阻隔外力,使得外力不会直接作用于第一电极100,进而使得第一电极100可始终保持结构稳定,这样本申请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仍可保持结构稳定,从而使得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具有良好的等离子体生成效果。此外,当介质层200采用刚性材质后,由于介质层200包覆于第一电极100且支撑于第二电极300,因此无论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为何种材质,均可使得本申请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具有刚性结构,进而使得本申请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更佳。
还应理解的是,在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中,介质层200应采用绝缘材料制备,因此当介质层200采用刚性材质后,介质层200具有刚性绝缘的特质,这类材质还具有耐高温和内部结构稳定的特性,因此本申请的介质层200采用刚性材质后还可使得介质层200不会轻易被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之间的放电作用而击穿,这样可使得本申请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可在更大的输入电压下稳定运行,进而产生更加足量的等离子体和其它附加产物,最终使得本申请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等离子体生成效率更高。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中,通过将介质层200设置于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之间,可使得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通电后在两者之间形成介质阻挡放电。介质层200包覆至少部分第一电极100,且第二电极300绕设至少部分介质层200,可使得第二电极300将第一电极100绕设,这样可增大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之间的放电区域,使得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之间产生更多的等离子体。介质层200采用刚性材质可使得本申请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具有优秀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介质层200设置于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之间可起到介质阻挡放电的作用,此外,还应理解的是,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之间的间距可影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放电效率,当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的间距过大会导致通入至第一电极100或第二电极300的电压更大,才能够放电产生等离子体。因此,为了使本申请的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的间距相对较小,本申请的介质层200的外壁到内壁之间的间距可设置为不大于0.8mm,即介质层200的厚度尺寸不大于0.8mm,介质层200在这一尺寸范围内,介质层200可起到介质阻挡放电的作用的同时,位于介质层200相背两侧的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之间的间距也不会过大,从而可在不必向第一电极100或第二电极300通入过大的电压的前提下,即可产生足量的等离子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本申请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可通过减小介质层200的整体尺寸来实现。具体来说,本申请的介质层200的外周面的相对两侧的间距可设置为1mm-3mm,在这一尺寸范围内,介质层200在起到介质阻挡放电的前提下,其整体尺寸不会过大。
具体来说,当本申请的介质层200在其轴向上的横截面为圆形时,介质层200的外径尺寸在1mm-3mm之间,当介质层200在其轴向上的横截面为矩形时,其相对两边的间距在1mm-3mm之间。
结合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100、介质层200及第二电极300同轴设置。介质层200包覆第一电极100,第二电极300包覆介质层200,形成第一电极100、介质层200、第二电极300围绕同一个中心线延伸,形成的线状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更进一步地使本申请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结构紧凑,可通过缩小第一电极100和介质层200的间距来实现。本申请介质层200由于绕至少部分第一电极100设置,因此介质层200具有朝向第一电极100的一侧内壁,介质层200的该侧内壁可设置为与第一电极100贴合设置,从而可使得第一电极100和介质层200之间的间距相对最小,这样无论第二电极300与介质层200的间距如何,在第一电极100与介质层200之间的间距缩小的情况下,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的间距均可缩小,当第一电极100与第二电极300的间距缩小后,通入至第一电极100或第二电极300的电流的电压可相对更小,即可产生足量的等离子体,从而使得本申请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的同时功耗也更低。
具体来说,当介质层200完全环绕第一电极100设置时,介质层200内部具有可用于容置第一电极100的容腔,第一电极100可设置于介质层200的容腔内,第一电极100与介质层200的该容腔的内壁紧密贴合,从而可使得第一电极100与介质层200紧密贴合。因此,介质层200用于容置第一电极100的容腔的腔形与第一电极100的外形对应设置,以使第一电极100的外表面均可与介质层200紧密贴合。
此外,应理解的是,本申请的介质层200具有刚性结构,因此介质层200的结构稳定性更佳,当介质层200包覆第一电极100且与第一电极100贴合后,结构的介质层200可使得介质层200用于容置第一电极100的容腔腔形或容置槽的槽型可保持稳定,从而死的第一电极200和介质层200的贴合效果更好,进而使得本申请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可始终保持结构紧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再进一步地降低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之间的间距,可通过缩小第二电极300与介质层200来实现,具体的,可将第二电极300设置为与介质层200贴合,可减小第二电极300与介质层200之间的间距,这样无论第一电极100与介质层200的间距如何,在第二电极300与介质层200之间的间距缩小的情况下,第二电极300和第一电极100的间距均可缩小。当第一电极100与第二电极300的间距缩小后,通入至第一电极100或第二电极300的电流的电压可相对更小,即可产生足量的等离子体,从而使得本申请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的同时功耗也更低。
当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同时贴合于介质层200设置,可使得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之间的间距相对最小。
此外,当第二电极300贴合于介质层200设置时,可将第二电极300设置为绕部分介质层200设置,这样可使得至少部分的介质层200背向第一电极100的一侧未设置第二电极300将介质层200绕设。当第一电极100或第二电极300通电后,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之间产生的等离子体可位于介质层200未被第二电极300所绕设的部分上,从而避免第二电极300将介质层200完全绕设且贴合的情况下,等离子体被封堵于第二电极300和介质层200之间。
具体来说,本申请的第二电极300可采用一体成型的金属网状结构、多孔金属板结构、一根围绕所述第一电极100绕设的金属线或者多根围绕所述第一电极100间隔设置的金属线。
当第二电极300采用金属网状结构时,金属网状结构表面具有若干网孔,金属网状结构的网孔部分未绕设且贴合于介质层200,使得介质层200的部分可暴露,因此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之间产生的等离子体可出现在金属网状结构的网孔部分。
当第二电极300采用多孔金属板结构时,多孔金属板表面开设有若干通孔,多孔金属板绕设于第二电极300时,多孔金属板的通孔部分未绕设且贴合于介质层200,使得介质层200的部分可暴露,因此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之间产生的等离子体可出现在多孔金属板的通孔部分。
当第二电极300采用一根绕设于介质层200设置的金属线时,该金属线绕设于介质层200的部分并且贴合介质层200,因此,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之间产生的等离子体可出现在介质层200上未与金属线贴合的部分。而当第二电极300采用多根间隔绕设于介质层200的金属线时,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之间产生的等离子体可出现在多个金属线之间的区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本申请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放电面积更大,且产生的等离子体分布更加均匀。在第二电极300绕介质层200设置的方向上,第二电极300与第一电极100的间距可设置为一致。
具体来说,在第二电极300绕介质层200设置的方向上,第二电极300具有朝向第一电极100的一侧,相应的,第一电极100也具有朝向第二电极300的一侧,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相向一侧的各个部分的间距均一致。由于第二电极300绕第一电极100设置,因此当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的各个部分间距一致,且通入至第一电极100或第二电极300的电流的电压稳定时,在第二电极300绕第一电极100之间的区域内所产生的电场的强度一致,进而使得产生的等离子体的量一致。
此外,还应理解的是,由于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之间的间距决定了产生等离子体的难易程度,在通入至第一电极100或第二电极300的电流电压不变的情况下,若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的间距相对较大,则产生等离子体相对更难,若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的间距相对较小,则产生等离子体相对更容易。若在第二电极300绕第一电极100的方向上,第二电极300和第一电极100之间的间距不等或差值较为明显,那么输入至第一电极100或第二电极300的电流更易流向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之间间距相对较小的部分,使得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之间间距相对较小的部分更易产生等离子体,且更难流向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间距较大的部分,这样会导致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之间产生的等离子体更加不均匀。
因此,在第二电极300绕第一电极100的方向上,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之间的间距一致时,可使得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之间的电场分布更加均匀,进而使得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之间产生的等离子体分布更加均匀,最终可使得本申请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所产生的等离子体可均匀分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之间产生的等离子体更进一步分布均匀,在第二电极300绕介质层200,即第二电极300绕第一电极100的方向上,介质层200的厚度的内壁到外壁的间距一致,即介质层200的厚度尺寸一致,这样第二电极300与第一电极100之间的介质层200的内壁到外壁的尺寸均一致。由于介质层200起到了介质阻挡放电的作用,因此,介质层200的厚度会影响介质放电的效率和性能,将介质层200的厚度尺寸设置一直可使得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之间所形成的电场分布更加均匀。
在第一电极100绕第二电极300的方向上,第一电极100与第二电极300的间距一致,且介质层200的内壁到外壁的尺寸一致的情况下,可使得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之间产生的电场分布更加均匀,进而使得产生的等离子体的分布更加均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由于本申请的介质层200采用刚性材料制备,因此本申请的介质层200具体可采用石英制备,石英材质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因此,具有优秀的介质阻挡放电作用。此外,石英还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因此,第一电极100或第二电极300通入较高的电压而产生高温的情况下,介质层200的性能和结构稳定性均可不受影响,从而使得本申请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稳定性更佳。此外,介质层200还可采用高硼酸玻璃制备。
通过使介质层200采用石英玻璃材质,可使得介质层200满足刚性绝缘材质的特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本申请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结构强度更佳,本申请的第一电极100也可采用刚性材料制备,这样第一电极100本身即具有较佳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配合于包覆第一电极100的由刚性材料制备的介质层200,可使得本申请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结构强度更加优秀。此外,第一电极100采用刚性材料制备,第一电极100被介质层200包覆后,第一电极100和介质层200可相互支撑。
具体来说,本申请的第一电极100可采用钨丝,钨丝具有耐高温,且结构强度高的特点。
实施例二
基于上文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净化装置,该净化装置包括上文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可以理解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净化装置,不限于为洗地机、洗衣机等家电、以及家电的部件;也可以为其他电子设备。
具体的,该净化装置包括基座400和网罩500,其中,基座400为本申请的净化装置的基础构件,基座400可以为净化装置的其它至少部分部件提供安装基础,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可设置于基座400。具体的,基座400可设置电源线与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第一电极100或第二电极300连接,以向等离子体发生装置通入电流。网罩500设置于基座400,并且网罩500将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罩设于内,网罩500表面开设有进风口510,网罩500外部的气体可通过网罩500的进气口进入至网罩500内,进而与设置于网罩500内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接触,从而使得空气中的污染物被分解净化。
具体来说,网罩500的表面为网状结构件,以使网罩500的表面可型号才能多个进风口510,网罩200内部具有空腔,当网罩500罩设等离子体发生装置时,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位于网罩500的空腔,网罩500可将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围绕在网罩500的空腔中,这样网罩500还可起到保护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作用。
本申请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在通电后,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300之间的电场可产生高能量和活性组分,高能量和活性组分主要分布于介质层200表面,能量和活性组分可将空气中的污染物消除,网罩500外部的空气进入至网罩500内后与等离子体发生装置接触,从而使得空气中的污染物被去除。
应理解的是,等离子体发生装置通入电流后可产生高能量及活性组分,并且还可能会产生电磁辐射,本申请的网罩500将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罩设于内后,网罩500外部的空气可通过网罩500的进风口510进入至网罩500内与等离子体发生装置接触,网罩500可起到屏蔽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产生的电磁辐射的作用,避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产生的电磁辐射对其它电气设备和人体造成影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净化装置还可设置气流通道,气流通道具有气流,网罩500设置于气流通道内,气流的流向可设置为朝向网罩500,气流可使得网罩500外部的空气更高效地进入至网罩500内与等离子体发生装置接触,而由于气流仅可通过网罩500的进风口510进入至网罩500内,因此网罩500表面除进风口510外的部分可起到阻隔气流的目的,气流与网罩500表面接触后可沿着网罩500的表面流动至网罩500的进风口510,进而通过网罩500的进风口510进入至网罩500内部,这样可使得气流的流速被降低,相应的,流速相对更低的气流进入至网罩500内部后与网罩500内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接触的时间更长,从而使得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可更加充分的净化空气。
应理解的是,上文的气流通道是指具有气流流动的空间,具体来说,气流通道可以为造风引风设备的进风侧、出风侧或进风侧和出风侧之间的区域,造风引风设备的进风侧和出风侧均可产生流动的气流,因此,本申请的净化装置可设置于造风引风设备的进风侧、出风侧或进风侧或出风侧之间的区域。
此外,还应理解的是,上文的气流通道还可为自然风所形成的气流流动空间,因此,本申请的净化装置还可放置于自然通风效果好的区域内,这样均可达到对气流通道内的气流净化过滤的目的。
此外,由于本申请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介质层200为刚性,因此,本申请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为刚性结构件,这样当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设置于网罩500内后,气流流入至网罩500内与到等离子体发生装置接触后,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也不会被气流所扰动,从而可使得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在网罩500内的设置位置可保持稳定,最终可使得本申请的净化装置的净化效果一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净化装置还可设置催化剂层,网罩500可作为催化剂层的负载,使得催化剂层可设置于网罩500,这样当空气与网罩500接触后还可被网罩500上设置的催化剂层催化氧化,以将空气中的部分污染物净化分解,从而使得本申请的净化装置的净化效果更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数量均可设置为多个,多个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均可设置于基座400,并且基座400的电源线可与多个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并联,从而使得输入至各个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电压一致,进而使得各个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净化效果一致。
具体的,多个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可绕基座400设置,并且气流通道内的气流的流向可设置为与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轴向相交,这样可使得气流通道内的气流与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接触面积更大,进而使得空气净化更充分。
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在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网罩500的数量也可设置多个,多个网罩500可分别罩设于多个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网罩500的数量还可设置为一个,且一个网罩500可将多个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罩设,对于网罩500的具体数量本申请不作限制。
实施例三
基于上文的净化装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括上文的净化装置。具体的,可将净化装置设置于空调系统的进风口或出风口,空调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处具有气流,使得进入至空调内的气体或由空调排出的气体中的污染物可被净化装置净化分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Claims (12)

1.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极(100),
介质层(200),所述介质层(200)为刚性材质,所述介质层(200)呈中空管状,且所述介质层(200)包覆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电极(100),和
第二电极(300),设置在所述介质层(200)外壁,且所述第二电极(300)与所述第一电极(100)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200)的外径为1mm-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200)的内壁到所述介质层(200)的外壁的间距不大于0.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300)绕设于部分所述介质层(200),且贴合于所述介质层(2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电极(300)绕所述介质层(200)的方向上,所述第二电极(300)与所述第一电极(100)的间距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输入至所述第一电极(100)或所述第二电极(300)的电流为频率大于20Khz的交流电或脉冲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200)的材质为石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100)的材质为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100)、所述介质层(200)及所述第二电极(300)同轴设置。
10.一种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还包括基座(400)和网罩(500),所述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设置于所述基座(400),所述网罩(500)罩设所述等离子体发生装置,所述网罩(500)开设有进风口(510)。
12.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或者11所述的净化装置。
CN202321343616.XU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及空调系统 Active CN2205864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43616.XU CN220586491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及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53366.3U CN219181741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及空调系统
CN202321343616.XU CN220586491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及空调系统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53366.3U Division CN219181741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及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86491U true CN220586491U (zh) 2024-03-12

Family

ID=86659572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43616.XU Active CN220586491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及空调系统
CN202221353366.3U Active CN219181741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及空调系统
CN202321343966.6U Active CN220586492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及空调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53366.3U Active CN219181741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及空调系统
CN202321343966.6U Active CN220586492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及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220586491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81741U (zh) 2023-06-13
CN220586492U (zh) 2024-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174587A1 (en) Gas Purification Device and System, And Ionic Wind Purifier
WO2023207140A1 (zh) 碳纤维螺旋电极、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CN217216979U (zh) 一种碳纤维螺旋电极及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CN101920040B (zh) 风道式电子空气净化机
CN220586491U (zh)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及空调系统
CN212309283U (zh) 空气净化机
CN117202470A (zh)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及空调系统
CN216934192U (zh) 叠加式等离子体反应器
JP2004006152A (ja) イオン発生素子、イオン発生装置、イオン発生素子製造用基板、イオン発生装置製造用基板及びイオン発生装置内蔵電気機器
WO2023232082A1 (zh)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5675684U (zh) 离子风组件和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设备
KR100600756B1 (ko) 연면 방전형 공기정화장치
CN108339379A (zh) 基于电磁感应耦合双介质低温等离子废气处理装置
CN117180943A (zh) 一种净化装置
CN201710703U (zh) 风道式电子空气净化机
CN220235038U (zh) 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和净化设备
CN216650079U (zh) 紧凑型等离子发生装置
US20240075180A1 (en) Plasma generation module, purification component, device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215909325U (zh) 离子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设备
CN218553625U (zh) 净化模块及空气净化设备
CN218499331U (zh) 一种分体式等离子体发生器
CN214381541U (zh) 一种等离子管结构及具有其的空气消毒器
CN215586787U (zh) 一种集尘板及集尘装置
CN216114576U (zh) 离子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设备
CN220475976U (zh) 一种低温等离子发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