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09325U - 离子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离子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909325U CN215909325U CN202122406764.9U CN202122406764U CN215909325U CN 215909325 U CN215909325 U CN 215909325U CN 202122406764 U CN202122406764 U CN 202122406764U CN 215909325 U CN215909325 U CN 2159093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charge
- module
- electrode
- receiving module
- electrode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子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设备,离子风组件包括:放电模块、接收模块和电源模块,其中,放电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放电单元,放电单元包括介电层、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分别设置在介电层的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相对设置,第一电极层上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第一电极层的镂空结构,接收模块与放电模块间隔开设置,电源模块与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以及接收模块分别电连接,以驱动放电模块通过介质阻挡放电产生带电粒子,并使放电模块与接收模块之间形成电场,引发带电粒子向接收模块迁移形成离子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离子风组件,风量高且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离子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空调器中的离子风组件大多采用电晕放电原理产生离子风,即放电极采用针或线的结构,并使放电极与接收极以一定的结构方式排布,在高压电源的作用下,形成离子风,实现无风轮送风,但电晕放电靠尖端放电,尖端数量通常有限,导致产生离子数量有限,致使风量较小,而为提高风量,一般采用提高电压的方式,但高电压容易发生打火,产生异响,影响离子风组件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离子风组件,该离子风组件的电离效率更高、产生的离子数量更多,从而能够提高风量,并且放电稳定、不会产生打火异响,安全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离子风组件的空气处理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离子风组件,包括:放电模块,所述放电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放电单元,所述放电单元包括介电层、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分别设置在所述介电层的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层上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电极层的镂空结构;接收模块,所述接收模块与所述放电模块间隔开设置;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以及所述接收模块分别电连接,以驱动所述放电模块通过介质阻挡放电产生带电粒子,并使所述放电模块与所述接收模块之间形成电场,引发所述带电粒子向所述接收模块迁移形成离子风。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子风组件,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子风组件,放电模块采用介质阻挡放电来产生离子,第一电极层上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第一电极层的镂空结构,使得当电源模块与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通电后,介电层两侧形成不对称电场,不仅可增加放电模块的放电点,提高电离效率和离子产生量,从而可以提高风量,而且还可使放电更均匀稳定,不会产生打火异响,从而能够实现无声放电以及无声出风,安全性更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极层在参考平面的投影为第一投影,所述第二电极层在所述参考平面的投影为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的外轮廓线与所述第二投影的外轮廓线重合,所述参考平面平行于所述介电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极层为网状结构,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根第一电极丝,多根所述第一电极丝交织形成网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极丝的丝径范围为0.1-1mm、或0.1-0.5mm、或0.1-0.3mm;或者,所述第一电极丝包括第一电极丝本体和包覆在所述第一电极丝本体的外表面的导电涂层,所述导电涂层的厚度范围为0.1-1mm、或0.1-0.5mm、或0.1-0.3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网孔的目数范围为1-600目/in2、或10-80目/in2、或30-40目/in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电极层为无镂空结构的实体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介电层的厚度范围为0.1-10mm、或0.1-3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放电模块与所述接收模块之间形成的电场的方向上,所述放电单元的宽度范围为10-100mm、或10-3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放电单元包括一个介电层、一个第一电极层和一个第二电极层;或者,所述放电单元包括两个介电层、两个第一电极层和一个第二电极层,一个所述第二电极层夹设在两个所述介电层之间,两个所述第一电极层分别位于两个所述介电层的远离所述第二电极层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放电模块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所述放电单元,多个所述放电单元平行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各所述放电单元与所述接收模块之间的间距相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放电单元的数量为至少三个,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放电单元之间的间距相等;和/或相邻的两个所述放电单元之间的间距s的取值范围为10mm-100mm、或10mm-80mm、或10mm-2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放电单元与所述接收模块之间的间距范围为3mm-50mm、或5mm-30mm、或10mm-2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收模块位于所述放电模块的一侧;或者,所述接收模块围绕在所述放电模块的外周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源模块包括:高压交流电源单元,所述高压交流电源单元包括第一高压端和第一接地端,所述第一高压端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电连接,所述第一接地端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电连接;高压直流电源单元,所述高压直流电源单元包括第二高压端和第二接地端,所述第二高压端与所述接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接地端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收模块包括网状电极,所述网状电极包括多根第二电极丝,多根所述第二电极丝交织形成通风网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收模块位于所述放电模块的一侧,所述网状电极形成为平面网,所述放电单元与所述接收模块垂直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收模块环绕在所述放电模块的外周侧,所述网状电极形成为柱面网,所述放电模块包括沿周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所述放电单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收模块包括孔板电极,所述孔板电极包括形成有开孔区的孔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收模块位于所述放电模块的一侧,所述孔板为平面板,所述孔板与所述放电单元垂直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收模块环绕在所述放电模块的外周侧,所述孔板为柱面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收模块包括棒电极,所述棒电极包括多个间隔且平行设置的所述电极棒,相邻两个所述电极棒之间形成通风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收模块位于所述放电模块的一侧,所述放电模块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所述放电单元,多个所述电极棒的中心线所在平面与多个所述放电单元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收模块环绕在所述放电模块的外周侧,所述放电模块包括多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所述放电单元,多个所述电极棒沿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电极棒的中心线所在柱面与多个所述放电单元的中心线所在柱面同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收模块包括平板电极,所述平板电极包括间隔且平行设置的多个所述电极板,相邻两个所述电极板之间形成通风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放电单元形成为平板状且为环形,所述放电模块包括多个沿轴向间隔设置的所述放电单元,所述电极板形成为环形的平面板且环绕在所述放电模块的外周侧,所述平板电极包括沿轴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电极板,所述接收模块与放电模块同轴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所述的离子风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通过设置上述的离子风组件,可以实现无风轮送风,噪音小,风量较大,而且该离子风组件放电更均匀稳定,不会产生打火异响,安全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离子风组件的电源模块与放电模块和接收模块的连接示意图一;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离子风组件的电源模块与放电模块和接收模块的连接示意图二;
图4是图2中放电单元与高压交流电源单元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图3中放电单元与高压交流电源单元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离子风组件的放电模块和接收模块的配合示意图,其中接收模块为网状电极且为平面网、放电单元为一个且为单面放电结构;
图7是图6中的离子风组件的放电模块和接收模块的侧视图;
图8是图6中的离子风组件的放电模块和接收模块的剖视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离子风组件的放电模块和接收模块配合的剖视图,其中接收模块为网状电极且为平面网、放电单元为一个且为双面放电结构;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离子风组件的放电模块和接收模块的配合示意图,其中接收模块为网状电极且为平面网、放电单元为多个且均为单面放电结构;
图11是图10中的离子风组件的放电模块和接收模块的侧视图;
图12是图10中的离子风组件的放电模块和接收模块剖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离子风组件的放电模块和接收模块的配合示意图,其中接收模块为网状电极且为柱面网,放电单元为多个且均为单面放电结构;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离子风组件的放电模块和接收模块的配合示意图,其中接收模块为棒电极且位于放电模块的一侧、放电单元为一个且为单面放电结构;
图15是图15中离子风组件的放电模块和接收模块的侧视图;
图16是图15中离子风组件的放电模块和接收模块的剖视图;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离子风组件的放电模块和接收模块配合的剖视图,其中接收模块为棒电极且位于放电模块的一侧、放电单元为一个且为双面放电结构;
图1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离子风组件的放电模块和接收模块的配合示意图,其中接收模块为棒电极且位于放电模块的一侧、放电单元为多个且均为单面放电结构;
图19是图18中离子风组件的放电模块和接收模块的侧视图;
图20是图18中离子风组件的放电模块和接收模块的剖视图;
图2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离子风组件的放电模块和接收模块的配合示意图,其中接收模块为棒电极且围绕在所述放电模块的外周侧、放电单元为多个且均为单面放电结构;
图2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离子风组件的放电模块和接收模块的配合示意图,其中接收模块为孔板电极且孔板为平面板、放电单元为一个且为单面放电结构;
图23是图22中离子风组件的放电模块和接收模块的侧视图;
图24是图22中离子风组件的放电模块和接收模块的剖视图;
图2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离子风组件的放电模块和接收模块配合的剖视图,其中接收模块为孔板电极且孔板为平面板、放电单元为一个且为双面放电结构;
图2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离子风组件的放电模块和接收模块的配合示意图,其中接收模块为孔板电极且孔板为平面板、放电单元为多个且均为单面放电结构;
图27是图26中离子风组件的放电模块和接收模块的侧视图;
图28是图26中离子风组件的放电模块和接收模块的剖视图;
图2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离子风组件的放电模块和接收模块的配合示意图,其中接收模块为孔板电极且孔板为柱面板、放电单元为多个且均为单面放电结构;
图3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离子风组件的放电模块和接收模块的配合示意图,其中接收模块为平板电极且位于放电模块的一侧、放电单元为一个且为单面放电结构;
图31是图30中离子风组件的放电模块和接收模块的侧视图;
图32是图30中离子风组件的放电模块和接收模块的剖视图;
图3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离子风组件的放电模块和接收模块配合的剖视图,其中接收模块为平板电极且位于放电模块的一侧、放电单元为一个且为双面放电结构;
图3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离子风组件的放电模块和接收模块的配合示意图,其中接收模块为平板电极且位于放电模块的一侧、放电单元为多个且均为单面放电结构;
图35是图34中离子风组件的放电模块和接收模块的侧视图;
图36是图34中离子风组件的放电模块和接收模块的剖视图;
图3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离子风组件的放电模块和接收模块的配合示意图,其中接收模块为平板电极且围绕在所述放电模块的外周侧、放电单元为多个且均为单面放电结构;
图3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离子风组件的电压与放电单元和接收模块之间的距离的关系曲线图。
附图标记:
空气处理设备1000;
离子风组件100;
放电模块1;放电单元10;第一电极层11;第二电极层12;介电层13;第一连接件14;第二连接件15;
接收模块2;网状电极21;第二电极丝211;通风网孔212;第一安装支架213;棒电极22;电极棒221;第一通风间隙222;第二安装支架223;孔板电极23;孔板231;开孔区232;平板电极24;电极板241;第二通风间隙242;第三安装支架243;
高压直流电源单元3;高压交流电源单元4;
壳体200;进风口201;出风口202;换热器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子风组件100。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离子风组件100,包括:放电模块1、接收模块2和电源模块。
其中,放电模块1包括至少一个放电单元10。例如,放电模块1可以具有如图2中所示具有一个放电单元10,放电模块1还可以如图3所示具有多个放电单元10以提升放电模块1的放电范围,这里对放电单元10的数量不做限制。
具体地,放电单元10包括介电层13、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12,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12分别设置在介电层13的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也就是说,放电模块1由第一电极层11、第二电极层12和介电层13复合构成,介电层13设置在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12之间,以通过介电层13将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12间隔开。
进一步地,参考图2-图5,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12相对设置,第一电极层11上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第一电极层11的镂空结构,接收模块2与放电模块1间隔开设置,电源模块与第一电极层11、第二电极层12以及接收模块2分别电连接,以驱动放电模块1通过介质阻挡放电产生带电粒子,并使放电模块1与接收模块2之间形成电场,引发带电粒子向接收模块2迁移形成离子风。也就是说,接收模块2适于接收由放电单元10放电产生的带电粒子,并且,由于接收模块2与放电模块1间隔开设置,使得带电粒子在从放电模块1向接收模块2迁移的过程中能够带动空气流动,从而产生离子风。
具体地,参考图6和图7,放电模块1与接收模块2可以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接收模块2设于放电模块1的右侧,第一电极层11、介电层13和第二电极层12沿前后方向排布,第一电极层11设于介电层13的前侧壁上,第二电极层12设于介电层13的后侧壁上。当电源模块与第一电极层11、第二电极层12和接收模块2连通时,由于介电层13位于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12之间,因此,可以将电源模块的高压端与第一电极层11连接,以将第一电极层11作为放电极放电,进而电离空气产生带电粒子。同时,使得放电模块1与接收模块2之间形成由左向右的电场,因此,由放电模块1放电产生的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从而放电模块1朝向靠近接收模块2的方向迁移,从而在带电粒子的移动过程中带动空气的流动,形成由左向右流动的离子风,以实现无风轮送风。
其中,通过介质阻挡放电的方式电离空气,不仅可增加放电点,以进一步提升放电单元10的电离效率和离子产生量,而且可使放电单元10的放电过程更稳定,且在放电单元10放电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打火异响,以提升空气处理设备1000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离子风的流动无需借助风轮的驱动,使得离子风组件100能够实现无声放电的同时实现无声出风,从而避免噪声对用户的干扰,在将离子风组件100应用于空气处理设备1000时,利于提升空气处理设备1000的舒适度。
此外,通过在第一电极层11上设置镂空结构,使得当电源模块与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12通电后,介电层13两侧形成不对称电场。由此,可以较好地提升放电单元10的电离效率,从而可以增加离子产生量,以提升离子风量,进而可以提高离子风组件100的风量。
并且,采用介质阻挡放电来产生离子风,可在产生空气流动的同时,放电产生的带电粒子还可以吸附空气中的灰尘等颗粒物,即接收模块2同时可以作为集尘极,以能够吸附离子风中与带电粒子结合的颗粒物,即实现净化离子风的作用,从而保证离子风组件100出风的干净卫生,利于为用户营造健康的呼吸环境。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子风组件100,放电模块1采用介质阻挡放电来产生离子,第一电极层11上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第一电极层11的镂空结构,使得当电源模块与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12通电后,介电层13两侧形成不对称电场,不仅可增加放电模块1的放电点,提高电离效率和离子产生量,从而可以提高风量,而且还可使放电更均匀稳定,不会产生打火异响,从而能够实现无声放电以及无声出风,安全性更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电极层11在参考平面的投影为第一投影,第二电极层12在参考平面的投影为第二投影,第一投影的外轮廓线与第二投影的外轮廓线重合。也就是说,参考图8,在介电层13的厚度方向上,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12相对于介电层13对称设置,且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12的面积相同。由此,当电源模块与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12连接后,放电单元10可以均匀地放电并产生带电粒子,利于提升放电单元10的放电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6和图7,第一电极层11为网状结构。由此,当电源模块与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12连接后,可以较好提升放电单元10电场的不对称性,以提升放电单元10的电离效率和带电粒子产生量,从而可以提升离子风量。
进一步地,第一电极层11包括多根第一电极丝,多根第一电极丝交织形成网孔。具体地,当电源模块与第一电极层11连通后,多根第一电极丝同时与电源模块连通。由此,可以较好地增加第一电极层11的覆盖面积,从而可以增加放电单元10的放电范围,利于提升放电模块1的电离效率和离子产生量,利于提升离子风组件100的风量。
其中,第一电极丝可以由导电材料制成,导电材料可以包含但不仅限于铜、铝等具有优良导电率的金属材质,这里不做具体限制。
可选地,第一电极丝的丝径范围为0.1-1mm、或0.1-0.5mm、或0.1-0.3mm。即,第一电极丝的丝径控制在0.1mm到1mm之间、或0.1mm到0.5mm之间、或0.1mm到0.3mm之间。也就是说,第一电极丝的丝径范围为0.1-1mm,优选地,第一电极丝的丝径范围为0.1-0.5mm,更优选地,第一电极丝的丝径范围为0.1-0.3mm。例如,第一电极丝的丝径可以为0.1mm、0.2mm、0.3mm、0.5mm、0.8mm或1mm。
由此,可以较好地提升放电单元10电场两极的不对称性,从而可以提升放电单元10的电离效率和带电粒子产生量,进而可以提高离子风组件100的风量。此外,可以较好地避免当第一电极丝的丝径过大时,所导致的第一电极丝对离子风的阻力增加,从而可以较好地降低对离子风的流动阻力,进而可以降低离子风组件100的能耗。
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电极丝包括第一电极丝本体和包覆在第一电极丝本体的外表面的导电涂层。也就是说,电源模块通过与第一电极层11连接后,可以通过导电涂层放电以实现电离。其中,导电涂层可以为由炭黑、石墨、石墨烯或者富勒烯等材料的涂层,这里不做具体限制。
进一步地,导电涂层的厚度范围为0.1-1mm、或0.1-0.5mm、或0.1-0.3mm。即,导电涂层的厚度范围控制在0.1mm到1mm之间、或0.1mm到0.5mm之间、或0.1mm到0.3mm之间。也就是说,导电涂层的厚度范围为0.1-1mm,优选地,导电涂层的厚度范围为0.1-0.5mm,更优选地,导电涂层的厚度范围为0.1-0.3mm。例如,导电涂层的厚度可以为0.1mm、0.2mm、.3mm、0.5mm、0.8mm或1mm。
由此,可以较好地提升放电单元10电场两极的不对称性,从而可以提升放电单元10的电离效率和带电粒子产生量,进而可以提高离子风组件100的风量。此外,可以较好地避免当导电涂层的厚度过大时,所导致的第一电极丝的丝径过大对离子风的阻力增加,从而可以较好地降低对离子风的流动阻力,进而可以降低离子风组件100的能耗。
可选地,网孔的目数范围为1-600目/in2、或10-80目/in2、或30-40目/in2。即,网孔的目数控制在1目/in2到600目/in2之间、或10目/in2到80目/in2之间、或30目/in2到40目/in2之间,也就是说,网孔的目数范围为1-600目/in2,优选地,网孔的数目范围为10目/in2-80目/in2,更优选地,网孔的数目范围为30目/in2-40目/in2。例如,网孔的数目可以为1目/in2、10目/in2、20目/in2、30目/in2、40目/in2、60目/in2、80目/in2、100目/in2、300目/in2、500目/in2或600目/in2。
由此,可以较好地提升放电单元10电场两极的不对称性,从而可以提升放电单元10的电离效率和带电粒子产生量,进而可以提高离子风组件100的风量。此外,可以较好地避免当网孔的目数过大时,网孔较为密集且网孔的孔径过小,所导致的第一电极丝对离子风的阻力增加,从而可以较好地降低对离子风的流动阻力,进而可以降低离子风组件100的能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8和图9,第二电极层12为无镂空结构的实体结构。由于第一电极层11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第一电极层11的镂空结构,由此,当电源模块与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12连接后,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12之间形成不对称电场。例如,当第一电极层11与电源模块的高压端连接时,第二电极层12接地时,第一电极层11为放电单元10的放电极,进而通过第一电极层11放电产生带电粒子,利于增加电离效率和带电粒子产生量,从而可以提高离子风组件100的风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介电层13的厚度范围为0.1-10mm、或0.1-3mm。即,介电层13的厚度控制在0.1mm到10mm之间、或者0.1mm到3mm之间,也就是说,介电层13的厚度范围为0.1-10mm,优选地,介电层13的厚度范围为0.1-3mm。例如,介电层13的厚度可以为0.1mm、0.5mm、3mm、6mm或10mm。
其中可以理解是,由于介电层13位于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12之间,以间隔开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12,而放电单元10上需要加载较大的电压以保证电离效果,因此,当介电层13的厚度过小时,随着加载电压的增加,极易造成介电层13的击穿,进而导致放电单元10无法正常电离产生带电粒子。而当介电层13的厚度过大时,电源模块需要输出更大的电压,以保证加载在放电单元10上的电压可以满足电离需要,增加了离子风组件100的能耗。
由此,将介电层13的厚度范围设置为0.1-10mm、或0.1-3mm,既可以避免介电层13的厚度过大时,需要对放电单元10加载过大的电压才可以发生电离,又可以避免介电层13的厚度过小时,还未对放电单元10加载足够的电压便将介电层13击穿的风险,利于提升离子风组件100的稳定性。
其中,介电层13可以由介质材料如聚四氟乙烯,环氧树脂、石英、玻璃或者氧化铝等具有高电阻率和高介电常数的材料构成,这里对介电层13的材料不做具体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放电模块1与接收模块2之间形成的电场的方向上,放电单元10的宽度范围为10-100mm、或10-30mm。即,在放电模块1与接收模块2之间形成的电场的方向上,放电单元10的宽度范围控制在10mm到100mm之间、或10mm到30mm之间,也就是说,在放电模块1与接收模块2之间形成的电场的方向上,放电单元10的宽度范围为10-100mm,优选地,放电单元10的宽度范围为10-30mm。例如,放电单元10的宽度可以为10mm、30mm、40mm、50mm、75mm、90mm或100mm。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随着放电单元10的宽度增加,放电单元10的覆盖面积随之增加,利于提升放电单元10的电离效率,但同时随着放电单元10的宽度增加,使得在放电模块1与接收模块2之间形成的电场的方向上,放电单元10占用的空间也随之增加,不易保持离子风组件100的外观尺寸,当离子风组件100用于空气处理设备1000时,占用的安装空间也较大。
其次,随着放电单元10宽度的增加,在电场方向上,放电单元10远离接收模块2的一端,与接收模块2之间的距离也随之增加,使得放电单元10远离接收模块2一端电离产生的带电粒子朝向接收模块2的移动路径较长,因此,电源模块的需要在接收模块2和放电模块1上加载可以产生更大电场的电压,以保证带电粒子的顺利迁移,使得离子风组件100的能耗也随之增加。
由此,通过将放电单元10的宽度范围设置为10-100mm、或10-30mm,在保证放电单元10电离效果的同时,使得放电单元10在宽度方向上占用的安装空间较小,利于缩小离子风组件100的整体尺寸。此外,可以较好地缩小带电粒子的移动距离,从而可以较好地减少电源模块的加载电压,利于降低离子风组件100的能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4和图8所示,放电单元10包括一个介电层13、一个第一电极层11和一个第二电极层12。也就是说,放电单元10由一个第一电极层11、一个介电层13和一电极层沿介电层13的厚度方向层叠构成。此时,放电单元10为单面放电结构,由此,通过在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12加载电压,如将第一电极层11与高压端连接,第二电极层12接地,使得第一电极层11可以作为放电极电离产生带电粒子,进而在电场在作用下,带电粒子朝向接收模块2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气体流动,从而形成离子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如图5和图9所示,放电单元10包括两个介电层13、两个第一电极层11和一个第二电极层12,一个第二电极层12夹设在两个介电层13之间,两个第一电极层11分别位于两个介电层13的远离第二电极层12的一侧。
具体地,两个介电层13和两个第一电极层11分别设于第二电极层12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即第二电极层12厚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第一电极层11和介电层13,每个介电层13均设于同侧的第一电极层11与第二电极层12之间,以将同侧的第一电极层11与第二电极层12间隔开,且第一电极层11上具有镂空结构,使得当电源模块与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12连接后,形成不对称的电场,以电离空气产生带电粒子。例如,第一电极层11与电源模块的高压端连接,第二电极层12接地时,位于第二电极层12两侧的第一电极层11均为放电极。此时,放电单元10为双面放电结构。由此,可以较好地提升放电单元10的电离效果和带电粒子的产生量,利于提高离子风组件100的风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放电模块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放电单元10,多个放电单元10平行设置。由此,通过设置多个放电单元10,使得放电模块1的覆盖面积增加,利于提升放电模块1的电离效率和带电粒子的产生量,从而可以提高离子风组件100的风量。在如图10所示的示例中,多个放电单元10可以沿介电层13的厚度方向行间隔设置,从而增加放电模块1在介电层13厚度方向上的覆盖面积。
此外,通过设置多个放电单元10,使得任意相邻的两个放电单元10之间均形成间隙,当电源模块与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12连通后,放电单元10放电产生的带电粒子可以通过相邻两个放电单元10之间的间隙在电场的作用下,朝向靠近接收模块2的方向迁移,且由于多个放电单元10均平行设置,即,任意相邻两个放电单元10之间的间隙的延伸方向均平行,由此,使得相邻两个间隙内的带电粒子的移动方向平行,即离子风的流动方向平行,可以较好地避免相邻间隙内的离子风互相干扰,从而降低乱流现象,进而可以提升离子风的流动稳定性。
可选地,各放电单元10与接收模块2之间的间距相等。也就是说,电场的方向上,各放电单元10电离产生的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朝向接收模块2移动的距离相等,从而保证了气流流动的稳定性,以避免产生乱流的现象,使得离子风组件100可以均匀出风,利于提货所能离子风组件100的舒适度。
可选地,放电单元10的数量为至少三个,例如,放电单元10的数量可以为三个、四个、五个或者六个,放电单元1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设置,这里不做具体下限制。进一步地,每相邻的两个放电单元10之间的间距相等;和/或相邻的两个放电单元10之间的间距s的取值范围为10mm-100mm、或10mm-80mm、或10mm-20mm。
即,可以是每相邻的两个放电单元10之间的间距相等,且相邻的两个放电单元10之间的间距s的取值范围为10mm-100mm、或10mm-80mm、或10mm-20mm;或者是每相邻的两个放电单元10之间的间距相等;还可以是相邻的两个放电单元10之间的间距s的取值范围为10mm-100mm、或10mm-80mm、或10mm-20mm。
其中,每相邻的两个放电单元10之间的间距相等,使得在多个放电单元10的排布方向上,相邻两个放电单元10之间的离子风流动宽度相同,从而使得离子风组件100可以在放电单元10的排布方向上出风较为均匀,利于提升空气处理设备1000的使用舒适度。
此外,随着两个放电单元10之间的间距增加,带电粒子移动过程中与相邻的放电单元10之间的摩擦随之减小,即离子风的风阻降低,但是,当相邻两个放电单元10之间的间距大于带电粒子的产生范围时,即相邻两个放电单元10之间的部分间隙内不存在带电粒子,使得这部分不存在离子风,不利于实现离子风组件100的均匀出风;而当两个放电单元10之间的间隙过小时,由于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12均与电源模块连接,使得通电后的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12对相邻的放电单元10具有一定的干扰,且距离过近的两个放电单元10对离子风的阻力较大。
由此,通过将相邻两个放电单元10之间的间距设置s为10mm-100mm、或10mm-80mm、或10mm-20mm,可以较好地避免相邻两个放电单元10之间的干扰的同时,使得离子风组件100可以均匀出风,利于提升离子风组件100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且可以较好地降低放电单元10对离子风的阻力。
具体地,相邻的两个放电单元10之间的间距控制在10mm到100mm之间、或10mm到80mm之间、或10mm到20mm之间。也就是说,相邻的两个放电单元10之间的间距控制在10mm到100mm之间,优选地,间距s优选范围为10mm-80mm,更优选范围为10mm-20mm。例如,相邻的两个放电单元10之间的间距s可以为10mm、20mm、40mm、60mm、90mm或100mm。可以较好地避免相邻两个放电单元10之间的干扰的同时,使得离子风组件100可以均匀出风,利于提升离子风组件100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且可以较好地降低放电单元10对离子风的阻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放电单元10与接收模块2之间的间距范围为3mm-50mm、或5mm-30mm、或10mm-20mm。即放电单元1011与接收极2之间的间距控制在3mm到50mm之间、或5mm到30mm之间、或10mm到20mm之间。也就是说,L的取值范围为3mm-50mm,优选范围为5mm-30mm,更优选范围为10mm-20mm,例如,放电单元10与接收模块2之间的间距s3的取值可以为3mm、5mm、8mm、10mm、15mm、20mm、25mm、30mm、40mm或50mm。
其中,当放电单元10与接收模块2之间的间距过小时,如小于3mm时,第一与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12与接收模块2之间的间距过小,在离子风组件100的运转过程中,电源模块同时与第一电极层11、第二电极层12和接收模块2连接,使得过于靠近第一电极层11和接收模块2之间容易产生打火现象,进而导致放电模块1无法正常进行电离。
此外,当放电单元10与接收模块2之间的间距过大时,带电粒子在放电模块1与接收模块2之间电场内的移动距离过长。可以理解的是,在保持电场不变的情况下,移动路径的延长无疑会增加带电粒子的动能损耗,从而影响离子风量,而在保证带电粒子移动距离的前提下,则需要提升加载电压使得放电模块1与接收模块2之间形成更大的电场,增加离子风组件100的能耗。
具体的,参照图38,图中的启辉电压为离子风组件100刚开始产生电流时的电压,打火电压为当离子风组件100两极间的电压太高时,会产生打火现象,影响离子风组件100的正常工作,刚产生打火现象时的电压为打火电压,电压窗口=打火电压-启辉电压,其为离子风组件100的正常工作电压,也是离子风组件100可调节的电压范围,其中,L是决定电压窗口的因素,调节L值,可改变离子风组件100的厚度即放电单元10与接收模块2之间的间距和电压窗口,同时也会影响离子风的总出风量。
并且,接收模块的间距,即离子风出口的宽度,也是影响电压窗口的重要因素,在离子风组件100优化时,需要同时调节上述参数,才能获取最佳的出风效果。即在电极本身参数(曲率、材料等)确定后,离子风组件100的参数调节主要就是调节以上参数。
关于选择哪个电压段作为离子风组件100的工作电压,则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例如需求是离子风量较小的场景,可以选用低电压工作(小于6kV)的离子风组件100,此时的优点是安全性较高,电磁兼容性更佳、副产物更少,但工作窗口窄,需要配合可精细调节的电路。当需要强劲送风时,则选用高电压的(大于20kV)离子风组件100,此状态下产生的离子风风速和风量均比低压时大,但需要考虑安全规则、电磁兼容以及副产物等问题,同时需要配备安全的反馈信号采集电路。
由此,通过将放电单元10与接收模块2之间的间距范围设置为3mm-50mm、或5mm-30mm、或10mm-20mm,在避免放电单元10与接收模块2之间互相干扰的前提下,可以较好地降低离子风组件100的能耗,并且,可以较好地保障离子风组件100的出风量,便于进行离子风组件100的风量调整以及提升离子风组件100的运转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接收模块2位于放电模块1的一侧。如图11所示,电离产生的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朝向靠近方便模块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离子风组件100的定向出风,即,出风方向为放电模块1朝向设置接收模块2的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接收模块2围绕在放电模块1的外周侧。也就是说,接收模块2形成为环形,且,套设在放电模块1的外周侧,参考图13,在接收模块2与放电模块1之间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粒子朝向靠近接收模块2的方向移动,由于接收模块2位于放电模块1的外周侧,使得放电模块1电离产生的带电粒子在朝向周向移动,即,形成朝向放电模块1外周侧流动的离子风,使得离子风组件100可以在接收模块2的周向均可以出风。
换言之,离子风组件100可以实现朝向一侧的单向出风,还可以实现周向出风,因此,可以通过设置不同位置的接收模块2,以灵活地调整离子风组件100的出风方向,从而使得空气处理设备1000可以根据出风需求灵活地调整接收模块2的布局方式,从而提升离子风组件100的适用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2-图5,电源模块包括:高压交流电源单元4,高压交流电源单元4包括第一高压端和第一接地端,第一高压端与第一电极层11电连接,第一接地端与第二电极层12电连接;高压直流电源单元3,高压直流电源单元3包括第二高压端和第二接地端,第二高压端与接收模块2电连接,第二接地端与第二电极层12电连接。
由此,使得形成有镂空结构的第一电极层11为放电极,进而通过第一电极层11放电产生带电粒子,而高压直流电源通过向接收模块2和第二电极层12通高压直流电,以在放电模块1与接收模块2之间形成电场,在电场的作用下,第一电极层11放电产生的带电粒子能够沿着电场朝向接收模块2流动,从而产生离子风。
其中,当放电模块1包括多个放电单元10时,如图3所示,多个放电单元10沿介电层13的厚度方向平行间隔排布,多个放电单元10的第一电极层11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件14电连接,多个放电单元10的第二电极层12可以通过第二连接件15电连接,第一高压端与第一连接件14连接,第一接地端与第二连接件15连接,从而使得多个第一电极层11放电电离产生带电粒子。由此,可以较好地省去第一高压端与多个第一电极层11的一一连接的操作步骤,同时可以较好地省去第一接地端与多个第二电极层12一一连接的操作步骤,利于提升高压交流电源单元4与放电模块1的连接效率,从而可以提升离子风组件100的装配效率。
进一步地,第二高压端与接收模块2连接,第二接地端与第二连接件15连接,以在放电模块1与接收模块2之间形成电场,使得电离产生的带电粒子沿着电场朝向接收模块2流动,从而产生离子风。
具体地,电源模块可以由一个或多个高压交流电源单元4和高压直流电源单元3组成,从实用性角度出发,高压交流电源单元4和高压直流电源单元3可均采用交流电压输入,输入电压AC85V-AC265V,交流电源经过变压器升压至4kV-6kV后,再经倍压输出高压,最高电压范围可达到10kV-30kV,频率为50Hz-100kHz;同时,高压直流电源单元3经过整流后,通过变压器升压,将电压提升至4kV-6kV,再经过倍压,输出直流高压,最高电压范围可达到20kV-40kV。优选的,电源模块采用全桥移相驱动电路,并通过数字控制调节电压,以实现对离子风组件100所产风量的调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6,接收模块2包括网状电极21,网状电极21包括多根第二电极丝211,多根第二电极丝211交织形成通风网孔212。也就是说,带电粒子迁移形成的离子风可以通过通风网孔212排出。具体地,当电源模块与接收模块2连接后,第二电极丝211通电后在周围形成电场,使得电场的分布较为均匀,使得网状电极21多个位置与放电模块1对应位置之间的电势差相同。由此,使得带电粒子的迁移速度相同,即多处的离子风的流速相同,从而保证离子风组件100的均匀出风。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10所示,接收模块2包括:网状电极21和第一安装支架213,其中,多个第二电极丝211交织形成网状电极21,第一安装支架213用于设在交织第二电极丝211的周向上。由此,可以通过电源模块之间连接第一安装支架213,便可以将电压加载在多个第二电极丝211上,降低了连接难度,且可以较好地提升网状电极21的结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接收模块2位于放电模块1的一侧,网状电极21形成为平面网。也就是说,离子风流向为放电模块1朝向设有接收模块2的一侧。由此,可以较好地提升接收模块2的覆盖面积,使得接收模块2与放电模块1之间电场的覆盖面积大,利于提升带电粒子的迁移量,从而提高离子风组件100的风量。进一步地,放电单元10与接收模块2垂直设置。由此,可以使得接收模块2与放电模块1之间形成最佳电势差,从而提升带电粒子的加速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0-图12,网状电极21位于放电模块1的一侧,放电模块1包括多个放电单元10,多个放电单元10沿介电层13厚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其中,在平行于网状电极21的参考面上,放电模块1在参考面上的投影的外轮廓线,位于网状电极21在参考面上投影的外轮廓线内部。由此,可以较好地保证网状电极21可以较好地接收放电模块1产生的带电粒子,从而保证离子风组件100的均匀出风。此外,随着放电单元10数量的增加,利于提升放电模块1的电离效率和带电粒子产生量,从而可以提高离子风组件100的风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13,接收模块2围绕在放电模块1的外周侧,网状电极21形成为柱面网。也就是说,柱网面套设在放电模块1的外周侧,因此,在接收模块2与放电模块1之间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粒子朝向靠近柱面网的方向移动,由于柱面网环绕在放电模块1的外周,使得放电模块1电离产生的带电粒子在朝向周向移动,即,形成朝向放电模块1外周侧流动的离子风,使得离子风组件100可以在接收模块2的周向均可以出风。
进一步地,放电模块1包括沿柱面网的内周间隔开设置的多个放电单元10。由此,随着放电单元10数量的增加,利于提升放电模块1的电离效率和带电粒子产生量,从而可以提高离子风组件100的风量。此外,使得在放电模块1在周向上可以均匀地产生带电粒子,从而可以保证在放电模块1的周向上均可以产生离子风,使得离子风组件100在周向上可以均匀出风。
其中,参考图8和图9,放电单元10可以为图8所示的单面放电结构,还可以为图9所示的双面放电结构,利于提升电离效率和离子产生量,利于提高离子风组件100的风量,这里不做具体限制。
换言之,离子风组件100可以实现朝向一侧的单向出风,还可以实现周向出风,因此,可以通过设置不同形状、规格的网状电极21,以灵活地调整离子风组件100的出风方向,从而使得空气处理设备1000可以根据出风需求灵活地调整接收模块2的布局方式,从而提升离子风组件100的适用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二电极丝211的丝径范围为0.1-1mm、或0.1-0.5mm、或0.1-0.3mm。即,第二电极丝211的丝径控制在0.1mm到1mm之间、或0.1mm到0.5mm之间、或0.1mm到0.3mm之间。也就是说,第二电极丝211的丝径范围为0.1-1mm,优选地,第二电极丝211的丝径范围为0.1-0.5mm,更优选地,第二电极丝211的丝径范围为0.1-0.3mm,例如,第二电极丝211的丝径可以为0.1mm、0.2mm、.3mm、0.5mm、0.8mm或1mm。由此,可以避免电极丝的丝径过小时,产生的电场偏弱,导致难以有效地形成离子风,同时可以较好地避免当第二电极丝211的丝径过大时,所导致的第二电极丝211对离子风的阻力增加,从而可以较好地降低对离子风的流动阻力,进而可以降低离子风组件100的能耗。
进一步地,通风网孔212的目数范围为1-600目/in2、或10-80目/in2、或30-40目/in2。即,通风网孔212的目数控制在1目/in2到600目/in2之间、或10目/in2到80目/in2之间、或30目/in2到40目/in2之间。也就是说,通风网孔212的目数范围为1-600目/in2,优选地,通风网孔212的数目范围为10目/in2-80目/in2,更优选地,通风网孔212的数目范围为30目/in2-40目/in2。例如,通风网孔212的数目可以为1目/in2、10目/in2、20目/in2、30目/in2、40目/in2、60目/in2、80目/in2、100目/in2、300目/in2、500目/in2或600目/in2。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通风网孔212的目数与通风网孔212的密集程度成正比,通风网孔212的目数越小,则通风网孔212的布局越稀疏,通风网孔212的内径也就越大,通风网孔212的目数越大,则通风网孔212的布局越密集,通风网孔212的内径也就越小。由此,可以较好地避免当通风网孔212的目数过小时,电场不均匀导致的出风不均匀。此外,可以较好地避免当通风网孔212的目数过大时,通风网孔212较为密集且网孔的孔径过小,所导致的接收模块2对离子风的阻力增加,从而可以较好地降低对离子风的流动阻力,进而可以降低离子风组件100的能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22-图25,接收模块2包括孔板231电极23,孔板231电极23包括形成有开孔区232的孔板231。也就是说,开孔形成在孔板231上,因此,使得接收模块2与放电模块1之间电场的作用下,朝向接收模块2前移的带电粒子可以穿过孔板231上的开孔流出,从而保证离子风的顺畅流动。
可选地,接收模块2位于放电模块1的一侧,孔板231为平面板。也就是说,离子风流向为放电模块1朝向设有接收模块2的一侧。由此,可以较好地提升接收模块2的覆盖面积,使得接收模块2与放电模块1之间电场的覆盖面积大,利于提升带电粒子的迁移量,从而提高离子风组件100的风量。进一步地,孔板231与放电单元10垂直设置。由此,可以使得接收模块2与放电模块1之间形成最佳电势差,从而提升带电粒子的加速效果。
在一些示例中,参考图26-图28,孔板231孔板231位于放电模块1的一侧,放电模块1可以包括多个放电单元10,多个放电单元10可以沿介电层13的厚度方向间隔且平行设置,孔板231上具有多个开孔区232,多个开孔区232可以沿介电层13的厚度方向间隔排布,并且多个放电单元10和多个开孔一一对应。由此,多个放电单元10使得放电模块1对空气的电离效率增加,从而增大单位时间内的带电粒子的产生量,以确离子风的风量足够大;而多个开孔区232,可以确保每个放电单元10产生的离子风均可以从对应的开孔区232排出,从而使得离子风组件100的出风更加均匀,出风效果更好。
可选地,接收模块2环绕在放电模块1的外周侧,孔板231为柱面板。也就是说,柱面板套设在放电模块1的外周侧。在接收模块2与放电模块1之间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粒子朝向靠近柱面板的方向移动,由于柱面板环绕在放电模块1的外周,使得放电模块1电离产生的带电粒子在朝向周向移动,即,形成朝向放电模块1外周侧流动的离子风,使得离子风组件100可以在接收模块2的周向均可以出风。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9,柱面板套设在放电模块1的外周侧,放电模块1包括沿柱面板的轴向平行间隔设置的多个放电单元10。由此,随着放电单元10数量的增加,利于提升放电模块1的电离效率和带电粒子产生量,从而可以提高离子风组件100的风量。此外,放电单元10形成为环形,从而可以在放电单元10的周向上均产生离子风,且沿轴向平行间隔设置的多个放电单元10在接收模块2的轴向上可以均匀产生带电粒子,使得离子风组件100在周向上的出风更加均匀。
其中,参考图24和图25,放电单元10可以为图24所示的单面放电结构,还可以为图25所示的双面放电结构,利于提升电离效率和离子产生量,利于提高离子风组件100的风量,这里不做具体限制。
换言之,离子风组件100可以实现单向出风,还可以实现周向出风,可以通过设置不同形状的孔板231电极23,以灵活地调整离子风组件100的出风方向,从而使得空气处理设备1000可以根据出风需求灵活地调整接收模块2的布局方式,从而提升离子风组件100的适用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孔板231的开孔率大于85%,此处,开孔率是指开孔区232的面积占孔板231的外轮廓所对应的面积的比例,例如,孔板231的开孔率可以为85%、88%、90%或95%,如此,既有利于降低开孔区232的风阻,又有利于减轻接收模块2的重量。
可选地,孔板231的厚度k小于3mm,例如,孔板231的厚度k可以为1.5mm、2mm或2.5mm,由此,既有利于减小孔板231的重量,利于减轻接收模块2的重量,同时,可以确保孔板231产生的电场的强度足够驱动带电粒子迁移以形成离子风。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孔区23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沿放电单元10的延伸方向,一个开孔区232对应一个放电单元10,放电单元10与对应的开孔区232的长度中心线相对,也就是说,例如,当放电单元10沿左右方向延伸时,开孔区232的深度方向与放电单元10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如此,使得放电单元10产生的带电粒子在经过开孔区232,受孔板231电极23产生的电场的作用时间得以延长,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增大离子风的风速。
进一步地,开孔区232的长度中心线至开孔区232沿宽度方向两侧边的间距m的取值范围为5mm-50mm、或10mm-40mm、或10mm-20mm。即,开孔区232的长度中心线至开孔区232沿宽度方向两侧边的间距m的取值范围为控制在5mm到50mm之间、或10mm到40mm之间、或10mm到20mm之间,也就是说,开孔区232的长度中心线至开孔区232沿宽度方向两侧边的间距m的取值范围为5mm-50mm,优选地,开孔区232的长度中心线至开孔区232沿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的间距m的取值范围为10mm-40mm,更优选地,开孔区232的长度中心线至开孔区232沿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的间距m的取值范围为10mm-20mm。例如,开孔区232的长度中心线至开孔区232沿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的间距m的取值可以是5mm、10mm、15mm、20mm、30mm、35mm、40mm、45mm或50mm。
由此,既可以避免开孔区232的长度中心线至开孔区232沿宽度方向两侧边的间距m过小例如小于5mm时,导致风阻变大,进而导致离子风的风量损失增大,又可以避免开孔区232的长度中心线至开孔区232沿宽度方向两侧边的间距m过大例如大于50mm时,孔板231在开孔区232的中心位置的电场的场强过小,以及由此导致的孔板231电极23对带电粒子的加速作用和效果降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14-图17,接收模块2包括棒电极22,棒电极22包括多个间隔且平行设置的电极棒221,相邻两个电极棒221之间形成第一通风间隙222。由此,使得接收模块2与放电模块1之间电场的作用下,朝向接收模块2前移的带电粒子可以穿过第一通风间隙222流出,从而保证离子风的顺畅流动,且有利于减小接收模块2对离子风的风阻。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电极棒221之间的间距d的取值范围为1mm-50mm、或1mm-30mm、或5mm-20mm,即相邻两个电极棒221之间的间距d的取值范围控制在1mm到50mm之间、或1mm到30mm之间、或5mm到20mm之间。也就是说,相邻两个电极棒221之间的间距d的取值范围为1mm-50mm,优选地,相邻两个电极棒221之间的间距d的取值范围为1mm-30mm,更优选地,相邻两个电极棒221之间的间距d的取值范围为5mm-20mm,例如,相邻两个电极棒221之间的间距d的取值可以为1mm、3mm、5mm、10mm、15mm、20mm、25mm、30mm、40mm或50mm。
由此,既可以避免相邻两个电极棒221之间的间距d过大,导致第一通风间隙222处的电场过于微弱,难以驱动带电粒子迁移形成离子风或对带电粒子的加速作用不明显,又可以避免相邻两个电极棒221之间的间距d过小导致第一通风间隙222的风阻加大,导致离子风的风量损失增加。
可选地,电极棒221的横截面可以形成为圆形,且电极棒221的直径D的取值范围为1mm-20mm、或1mm-10mm,即,电极棒221的直径D控制在1mm到20mm之间、或1mm到10mm之间。也就是说,电极棒221形成为圆柱形,电极棒221的直径D的取值范围为1mm-20mm,优选地,电极棒221的直径D的取值范围为1mm-10mm,例如,电极棒221的直径D的取值可以为1mm、5mm、8mm、10mm、15mm或20mm。
由此,既可以避免电极棒221的直径D过大例如大于20mm时,导致电极棒221对离子风的风阻较大,进而导致风量损失增大,出风效果降低以及由此导致的离子风组件100的整体重量加大,又可以避免电极棒221的直径D过小例如小于1mm时,电极棒221产生的电场的场强减小,对带电粒子的驱动和加速效应降低。
可选地,参考图18-图20,接收模块2位于放电模块1的一侧,放电模块1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放电单元10,。由此,多个放电单元10使得放电模块1对空气的电离效率增加,从而增大单位时间内的带电粒子的产生量,以确离子风的风量足够大。进一步地,多个电极棒221的中心线所在平面与多个放电单元10垂直。由此,可以形成最佳电势差,从而提升带电粒子的加速效果。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8所示,多个放电单元10可以沿介电层13的厚度方向间隔且平行设置,相邻的两个电极棒221之间形成的第一通风间隙222与多个放电单元10一一对应,放电单元10与对应的第一通风间隙222的长度中心线相对。由此,每个放电单元10所产生的离子风均可以从对应的第一通风间隙222中流出,同时,将放电单元10设于对应的第一通风间隙222长度的中轴线线上,可以使第一通风间隙222各处的风量更加均匀,从而使得离子风组件100的出风更加均衡。此外,与多个放电单元10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通风间隙222,可以确保每个放电单元10产生的离子风均可以从对应的第一通风间隙222排出,从而使得离子风组件100的出风更加均匀,出风效果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棒221可以与放电单元10平行设置,或者电极棒221也可以与放电单元10垂直设置,例如,放电单元10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平行,而电极棒221沿竖直方向设置,此时,电极棒221与放电单元10平行设置,使得离子风经过通风间隙时,在上下方向的风阻较小;或者,电极棒221可以沿水平方向设置,此时,电极棒221与放电单元10垂直设置,使得离子风经过通风间隙时,在周向方向的风阻较小。由此,使得离子风组件100的结构形式多样,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可选地,参考图21,接收模块2环绕在放电模块1的外周侧,放电模块1包括多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放电单元10,多个电极棒221沿周向间隔设置。由此,随着放电单元10数量的增加,利于提升放电模块1的电离效率和带电粒子产生量,从而可以提高离子风组件100的风量。在接收模块2与放电模块1之间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粒子朝向靠近电极棒221的方向移动,由于多个电极棒221环绕在放电模块1的外周,使得放电模块1电离产生的带电粒子在朝向周向移动,即,形成朝向放电模块1外周侧流动的离子风,使得离子风组件100可以在接收模块2的周向均可以出风。
其中,参考16和图17,放电单元10可以为图16所示的单面放电结构,还可以为图17所示的双面放电结构,利于提升电离效率和离子产生量,利于提高离子风组件100的风量,这里不做具体限制。
进一步地,多个电极棒221的中心线所在柱面与多个放电单元10的中心线所在柱面同轴。也就是说,在垂直与放电单元10轴线的参考面上,多个电极板241的中心线所处的柱面在参考面上的投影的外轮廓与放电单元10在参考面上投影的外轮廓为同心圆。使得放电单元10的外周上的任一处到对应的第一通风间隙222的距离均相同,使得离子风组件100在周向上的出风更加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8,接收模块2包括棒电极22和第二安装支架223,其中,棒电极22包括多个电极棒221,多个电极棒221平行间隔设置,多个电极棒221延伸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安装支架223连接。由此,可以通过电源模块直接连接第一安装支架213,便可以将电压加载在多个电极棒221上,降低了连接难度,且可以较好地提升多个电极棒22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以及接收模块2的结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30-图33,接收模块2包括平板电极24,平板电极24包括间隔且平行设置的多个电极板241,相邻两个电极板241之间形成第二通风间隙242。由此,在接收模块2与放电模块1之间电场的作用下,朝向接收模块2前移的带电粒子可以穿过相邻两个电极板241之间的第二通风间隙242的流出,从而保证离子风的顺畅流动,且有利于减小接收模块2对离子风的风阻,保持通风间隙内的出风方向一致,从而避免乱流的现象。其次,平板电极24在离子风流动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长度,使得带电粒子与平板电机的接触时间增长,利于平板电机吸附离子风中吸附在灰尘等颗粒物上的脏物,从而提升平板电机的净化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4-图36,平板电极24位于放电模块1的一侧,放电模块1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放电单元10,多个放电单元10可以沿介电层13的厚度方向间隔且平行设置,相邻的两个电极板241之间形成的第二通风间隙242与多个放电单元10一一对应。由此,多个放电单元10使得放电模块1对空气的电离效率增加,从而增大单位时间内的带电粒子的产生量,以确离子风的风量足够大;而与多个放电单元10一一对应的多个通风间隙,可以确保每个放电单元10产生的离子风均可以从对应的通风间隙排出,从而使得离子风组件100的出风更加均匀,出风效果更好。
可选地,参考图37,放电单元10形成为平板状且为环形,放电模块1包括多个沿轴向间隔设置的放电单元10,电极板241形成为环形的平面板且环绕在放电模块1的外周侧,平板电极24包括沿轴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电极板241。由此,随着放电单元10数量的增加,利于提升放电模块1的电离效率和带电粒子产生量,从而可以提高离子风组件100的风量。此外,放电单元10形成为环形,从而可以在放电单元10的周向上均产生离子风,且沿轴向平行间隔设置的多个放电单元10在接收模块2的轴向上可以均匀产生带电粒子,使得离子风组件100在周向上的出风更加均匀。
其中,参考32和图33,放电单元10可以为图32所示的单面放电结构,还可以为图33所示的双面放电结构,利于提升电离效率和离子产生量,利于提高离子风组件100的风量,这里不做具体限制。
进一步地,接收模块2与放电模块1同轴设置。也就是说,在垂直与放电单元10轴线的参考面上,接收模块2在参考面上的投影的外轮廓与放电单元10在参考面上投影的外轮廓为同心圆。使得放电单元10的外周上的任一处到对应的第二通风间隙242的距离均相同,使得离子风组件100在周向上的出风更加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模块2包括平板电极24和第三安装支架243,平板电极24包括多个电极板241,多个电极板241平行间隔设置,多个电极板241延伸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安装支架243连接。由此,可以通过电源模块直接连接第三安装支架243,便可以将电压加载在多个电极板241上,降低了连接难度,且可以较好地提升多个电极板24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以及接收模块2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通风间隙242的长度中心线至对应的电极板241的间距n的取值范围为5mm-50mm、或10mm-40mm、或10mm-20mm。即,第二通风间隙242的长度中心线至对应的电极板241的间距n控制为5mm到50mm之间、或10mm到40mm之间、或10mm到20mm之间。也就是说,第二通风间隙242的长度中心线至对应的电极板241的间距n的取值范围为5mm-50mm,优选地,第二通风间隙242的长度中心线至对应的电极板241的间距n的取值范围为10mm-40mm,更优选地,第二通风间隙242的长度中心线至对应的电极板241的间距n的取值范围为10mm-20mm,例如,n可以为5mm、10mm、15mm、20mm、30mm或者50mm。
由此,可以较好地设定第二通风间隙242的宽度,从而可以避免因第二通风间隙242过大导致第二通风间隙242内无风部分区域的不均匀出风情况,且可以较好地避免因第二通风间隙242过小导致对离子风流动阻力过大,从而可以较好降低离子风的流动损耗,利于提高离子风组件100的风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电极板241和放电单元10平行设置。也就是说,离子风的流动方向与电极板241平行,由此,可以较好地降低电极板241对离子风的流动阻力,利于提高离子风组件100的风量,降低离子风组件100的能耗。
进一步地,电极板241在电场的方向上的宽度P的取值范围为5mm-100mm、或10mm-80mm、或20mm-50mm。即,电极板241在电场的方向上的宽度P控制在5mm到100mm之间、或10mm到80mm之间、或20mm到50mm之间。也就是说,电极板241在电场的方向上的宽度P的取值范围为5mm-100mm,优选地,电极板241在电场的方向上的宽度P的取值范围为10mm-80mm,更优选得,电极板241在电场的方向上的宽度P的取值范围为20mm-50mm,例如,电极板241在电场的方向上的宽度P可以为5mm、20mm、30mm、50mm、80mm或者100mm。
由此,可以较好地避免因电极板241在电场方向上宽度过小,电极板241无法与离子风充分接触影响净化能力,此外,还可以较好地避免因电极板241在电场方向上的宽度过大增加离子风的流动阻力,换言之,在保证电极板241具有良好的净化能力的同时,对离子风的流动阻力影响较小,利于提升离子风组件100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10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1000,包括:上述离子风组件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空气处理设备1000包括:壳体200、换热器300和离子风组件100。其中,壳体200内部形成容纳空间,换热器300和离子风组件100设于容纳空间内,换热器300部件位位于离子风组件100的左侧,壳体200的上下两侧形成与容纳腔连通的进风口201。例如空气处理设备1000可以为壁挂式,使得外部空间的空气可以通过进入容纳腔内与换热器300接触换热。此外,壳体200上还形成与接收模块2正对的出风口202。由此,通过换热器300换热后的气体,在离子风组件100产生的离子风的作用下通过出风口202排出,从而完成空气的调节处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1000,通过设置上述的离子风组件100,可以实现无风轮送风,噪音小,风量较大,而且该离子风组件100放电更均匀稳定,不会产生打火异响,安全性更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7)
1.一种离子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放电模块,所述放电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放电单元,所述放电单元包括介电层、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分别设置在所述介电层的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层上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电极层的镂空结构;
接收模块,所述接收模块与所述放电模块间隔开设置;
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以及所述接收模块分别电连接,以驱动所述放电模块通过介质阻挡放电产生带电粒子,并使所述放电模块与所述接收模块之间形成电场,引发所述带电粒子向所述接收模块迁移形成离子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在参考平面的投影为第一投影,所述第二电极层在所述参考平面的投影为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的外轮廓线与所述第二投影的外轮廓线重合,所述参考平面平行于所述介电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为网状结构,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根第一电极丝,多根所述第一电极丝交织形成网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子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丝的丝径范围为0.1-1mm、或0.1-0.5mm、或0.1-0.3mm;或者,所述第一电极丝包括第一电极丝本体和包覆在所述第一电极丝本体的外表面的导电涂层,所述导电涂层的厚度范围为0.1-1mm、或0.1-0.5mm、或0.1-0.3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子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孔的目数范围为1-600目/in2、或10-80目/in2、或30-40目/in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层为无镂空结构的实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层的厚度范围为0.1-10mm、或0.1-3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放电模块与所述接收模块之间形成的电场的方向上,所述放电单元的宽度范围为10-100mm、或10-3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单元包括一个介电层、一个第一电极层和一个第二电极层;或者,所述放电单元包括两个介电层、两个第一电极层和一个第二电极层,一个所述第二电极层夹设在两个所述介电层之间,两个所述第一电极层分别位于两个所述介电层的远离所述第二电极层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模块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所述放电单元,多个所述放电单元平行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离子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放电单元与所述接收模块之间的间距相等。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离子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单元的数量为至少三个,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放电单元之间的间距相等;和/或
相邻的两个所述放电单元之间的间距s的取值范围为10mm-100mm、或10mm-80mm、或10mm-20mm。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单元与所述接收模块之间的间距范围为3mm-50mm、或5mm-30mm、或10mm-20mm。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位于所述放电模块的一侧;或者,所述接收模块围绕在所述放电模块的外周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
高压交流电源单元,所述高压交流电源单元包括第一高压端和第一接地端,所述第一高压端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电连接,所述第一接地端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电连接;
高压直流电源单元,所述高压直流电源单元包括第二高压端和第二接地端,所述第二高压端与所述接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接地端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电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子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包括网状电极,所述网状电极包括多根第二电极丝,多根所述第二电极丝交织形成通风网孔。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离子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位于所述放电模块的一侧,所述网状电极形成为平面网,所述放电单元与所述接收模块垂直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离子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环绕在所述放电模块的外周侧,所述网状电极形成为柱面网,所述放电模块包括沿周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所述放电单元。
19.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子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包括孔板电极,所述孔板电极包括形成有开孔区的孔板。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离子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位于所述放电模块的一侧,所述孔板为平面板,所述孔板与所述放电单元垂直设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离子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环绕在所述放电模块的外周侧,所述孔板为柱面板。
22.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子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包括棒电极,所述棒电极包括多个间隔且平行设置的电极棒,相邻两个所述电极棒之间形成第一通风间隙。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离子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位于所述放电模块的一侧,所述放电模块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所述放电单元,多个所述电极棒的中心线所在平面与多个所述放电单元垂直。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离子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环绕在所述放电模块的外周侧,所述放电模块包括多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所述放电单元,多个所述电极棒沿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电极棒的中心线所在柱面与多个所述放电单元的中心线所在柱面同轴。
25.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子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包括平板电极,所述平板电极包括间隔且平行设置的多个电极板,相邻两个所述电极板之间形成第二通风间隙。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离子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单元形成为平板状且为环形,所述放电模块包括多个沿轴向间隔设置的所述放电单元,所述电极板形成为环形的平面板且环绕在所述放电模块的外周侧,所述平板电极包括沿轴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电极板,所述接收模块与放电模块同轴设置。
27.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6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子风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406764.9U CN215909325U (zh) | 2021-09-30 | 2021-09-30 | 离子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406764.9U CN215909325U (zh) | 2021-09-30 | 2021-09-30 | 离子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909325U true CN215909325U (zh) | 2022-02-25 |
Family
ID=80311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406764.9U Active CN215909325U (zh) | 2021-09-30 | 2021-09-30 | 离子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909325U (zh) |
-
2021
- 2021-09-30 CN CN202122406764.9U patent/CN21590932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5675684U (zh) | 离子风组件和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设备 | |
WO2023207155A1 (zh) |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和空气净化器 | |
CN214481430U (zh) | 一种具有梳状放电极的等离子发生器 | |
CN215909325U (zh) | 离子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设备 | |
JP2019069407A (ja) | 空気処理装置 | |
CN215507292U (zh) | 气态污染物的去除结构、放电结构以及气体净化装置 | |
CN115875786A (zh) | 离子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设备 | |
CN106642324B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7216983U (zh) |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和空气净化器 | |
CN108339379B (zh) | 基于电磁感应耦合双介质低温等离子废气处理装置 | |
CN215917804U (zh) | 空气净化组件及空气净化设备 | |
CN216346892U (zh) | 离子风组件和空气处理设备 | |
CN216114576U (zh) | 离子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设备 | |
CN215909327U (zh) | 离子风组件和空气处理设备 | |
CN215909323U (zh) | 离子风组件和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设备 | |
CN215909326U (zh) | 离子风组件和空气处理设备 | |
CN209766864U (zh) | 一种负离子发生器 | |
CN113578530A (zh) | 空气净化组件及空气净化设备 | |
CN216114577U (zh) | 空气处理设备 | |
CN108344037B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8884110U (zh) | 空气处理设备 | |
CN215675683U (zh) | 离子风组件和空气处理设备 | |
CN215909328U (zh) | 离子风组件和空气处理设备 | |
CN215909324U (zh) | 空气处理设备 | |
CN217541003U (zh) | 空气净化组件、净化装置及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