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84110U - 空气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空气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84110U
CN218884110U CN202223229551.4U CN202223229551U CN218884110U CN 218884110 U CN218884110 U CN 218884110U CN 202223229551 U CN202223229551 U CN 202223229551U CN 218884110 U CN218884110 U CN 2188841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on
plate body
air outle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2955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长林
程志喜
梁美君
蒋新兵
钟德浩
彭宇非
张月玥
赵天健
于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2955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841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841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841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提供空气处理设备,包括: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纳腔,壳体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均连通容纳腔,且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容纳腔相对的两侧;离子风模块,安装于容纳腔,离子风模块包括间隔设置的离子发射件和离子接收件,且离子发射件和离子接收件沿着进风口朝向出风口的方向依次设置。由于离子风模块在提供风量的同时,还能产生净化所需的离子,进而实现了空气处理设备的“无风叶”设计,避免风扇工作导致的噪音,实现产品静音效果。并且,由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容纳腔的相对的两侧,进而可以降低气流的沿程阻力,同时避免气流换向,降低气流噪音,夜间使用时不影响用户的睡眠。

Description

空气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空气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空气处理设备,以空气净化器为例,其通常采用负离子发生器、初效过滤网和风机等组成,其中,部分空气净化器将风扇的风轮隐藏于机身内部。在风轮转动的过程中会形成较大的噪音,进而形成噪音污染。尤其是晚上睡觉时,空气净化器工作时的噪音会更加突兀,因此影响用户的睡眠,导致用户体验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其通过离子风模块形成离子风,离子风模块位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且进风口和出风口是相对设置的,进而可以降低气流的沿程阻力,同时避免气流换向,降低气流噪音。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壳体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连通所述容纳腔,且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容纳腔相对的两侧;
离子风模块,安装于所述容纳腔,所述离子风模块包括间隔设置的离子发射件和离子接收件,且所述离子发射件和离子接收件沿着所述进风口朝向所述出风口的方向依次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容纳腔中设置离子风模块,其在提供风量的同时,还能产生净化所需的离子,实现了“无风叶”设计。由于无需设置风扇,进而可以避免风扇工作导致的噪音,实现产品静音效果。并且,由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容纳腔的相对的两侧,也即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离子风模块相对的两侧,进而可以降低气流的沿程阻力,同时避免气流换向,降低气流噪音,夜间使用时不影响用户的睡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离子发射件包括第一板体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体的放电针,所述离子接收件包括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上形成有电极孔,所述放电针与所述电极孔的数量均为多个且一一对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板体设置有格栅条,所述放电针固定于所述格栅条,相邻所述格栅条之间形成第一通风孔,和/或,
所述电极孔呈阵列分布于所述第二板体,且相邻所述电极孔之间设置有第二通风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离子风模块还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包括边框和面框,所述面框位于所述边框朝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所述边框和所述面框之间形成安装空间,所述面框设置有朝向所述安装空间延伸的安装柱,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均设置有穿装孔,所述安装柱穿设于所述穿装孔,所述第一板体贴合于所述面框,所述边框和所述面框之间固定有垫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壳板和第二壳板,所述第一壳板上形成有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二壳板上形成有所述出风口,第一壳板、所述第二壳板、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平行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一壳板之间的间距为20mm至40mm,和/或,
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的间距为10mm至2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分解模块,设置于所述离子风模块朝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且所述分解模块位于所述离子接收件和所述出风口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分解模块包括臭氧分解模块和氮氧化物分解模块中的至少其中一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静电集尘模块,设置于所述分解模块和所述离子风模块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进风格栅,所述进风格栅处设置有过滤网,
和/或,
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出风格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图3中A-A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离子风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离子风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离子风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8是图7中B-B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离子风的形成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壳体;110、第一壳板;111、进风口;112、进风格栅;120、第二壳板;121、出风口;122、出风格栅;130、容纳腔;
200、离子风模块;210、离子发射件;211、第一板体;2111、格栅条;2112、第一通风孔;212、放电针;220、离子接收件;221、第二板体;2211、第二通风孔;222、电极孔;230、安装框架;231、边框;232、面框;233、安装柱;240、垫块;250、穿装孔;
300、分解模块;
400、静电集尘模块;
500、高压电极;
600、地电极;
700、电离区;
800、离子迁移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相关技术中采用风扇的空气处理设备,风扇工作的时候会存在较大噪音,由此降低产品的适用性,且影响用户使用体验。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无须设置风扇的空气处理设备,其通过离子风模块200在空气处理设备内部和周围形成气流,进而可以避免风扇带来的噪音。
请参见图1至图4,空气处理设备包括壳体100和离子风模块200。其中,壳体100内部形成有容纳腔,壳体100设置有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21,所述进风口111和所述出风口121均连通所述容纳腔,且所述进风口111和所述出风口121位于所述容纳腔相对的两侧。结合图1,进风口111位于容纳腔的后侧,而出风口121位于容纳腔的前侧。当然,也可以是进风口111位于容纳腔的左侧,出风口121位于容纳腔的右侧;或者,进风口111位于容纳腔的上侧,出风口121位于容纳腔的下侧。或者,以上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21的方位也可以互换。离子风模块200安装于所述容纳腔,所述离子风模块200包括间隔设置的离子发射件210和离子接收件220,且所述离子发射件210和离子接收件220沿着所述进风口111朝向所述出风口121的方向依次设置。
由于离子风模块200安装于所述容纳腔,且离子发射件210和离子接收件220沿着所述进风口111朝向所述出风口121的方向依次设置,进而,在离子发射件210和离子接收件220之间形成气流。具体的,离子发射件210附近形成较大电场,使得离子发射件210附近的大量空气分子产生电离。在电场的作用下,电离之后得到的带电粒子朝着离子接收件220作定向移动,且在带电粒子定向移动的过程中,带电粒子碰撞不带电的中性粒子,把部分动能传递给中性粒子,使得空气中的中性粒子和带电粒子一起做定向移动,带电粒子和中性粒子运动的过程中,对周围流体流动产生强烈的扰动,从而形成宏观的气体运动,以形成离子风。也即,在离子发射件210和离子接收件220之间,会形成从离子发射件210朝向离子接收件220的气流。又由于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21都连通容纳腔,进而,在离子风模块200的作用下,最终会形成从进风口111朝向出风口121方向的气流。该气流从外部环境进入容纳腔内部,以实现空气处理设备外部环境的气流循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容纳腔中设置离子风模块200,其在提供风量的同时,还能产生净化所需的离子,实现了“无风叶”设计。由于无需设置风扇,进而可以避免风扇工作导致的噪音,实现产品静音效果。并且,由于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21位于容纳腔的相对的两侧,也即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21位于离子风模块200相对的两侧,进而可以降低气流的沿程阻力,同时避免气流换向,降低气流噪音,夜间使用时不影响用户的睡眠。
请参见图5至图8,所述离子发射件210包括第一板体211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体211的放电针212。其中,放电针212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形式,可以在附近形成极大强度的电场,以保证空气分子的电离效果。其中,放电针212可以采用耐腐蚀金属制成。为了保证电离效果,放电针212的数量可以为多根,且多根放电针212的分布形式不限。例如,图5中,多根放电针212呈矩阵分布,在保证电离充分的同时,可以保证其周围环境电场的均匀性。当然,离子发射件210上的电极除了采用放电针212的形式,其也可以采用线状的电极,其中线状的电极的数量可以为多根且互相平行,进而在线状电极的周围产生电场。
离子接收件220的结构形式取决于离子发射件210。例如,当离子发射件210采用第一板体211固定放电针212的结构形式的时候,进一步参考图5,此时所述离子接收件220包括第二板体221,在所述第二板体221上形成有电极孔222,所述放电针212与所述电极孔222对应设置。一般情况下,放电针212的针尖可以正对电极孔222的中心位置。此处的电极孔222的形状不限,例如,电极孔222可以为圆形孔,同样的,电极孔222也可以为矩形孔或者是椭圆形孔等。其中,电极孔222的边缘设置环形电极,环形电极对放电针212附近产生的带电粒子具有较强的吸引效果,以保证放电针212附近的带电离子朝着电极孔222所在位置运动。其中,在带电粒子的撞击下,中性粒子可以通过电极孔222,进而气流可以通过离子风模块200,并最终从出风口121流出。结合图9,离子发射件210对应连接电源的高压电极500,离子接收件220对应地电极600,在高压电极500附近形成电离区700,在电离区700和地电极600之间形成离子迁移区800。图9中,负离子朝着左侧连接电源的高压电极500所在方向运动,正离子朝着右侧的地电极600运动,离子风的方向从左向右。
图5中,所述第一板体211设置有格栅条2111,所述放电针212固定于所述格栅条2111,相邻所述格栅条2111之间形成第一通风孔2112。该种情况下,由于第一板体211设置有格栅条2111,进而保证了第一板体211本身的通风效果。其中,第一板体211可以设置有多种不同方向延伸且交叉的格栅条2111,该种情况下第一板体211的结构强度较大,且可以保证经过第一板体211的气流尽可能的均匀。例如,图5中,第一板体211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竖向格栅条2111和横向延伸的水平格栅条2111,电极孔222形成于竖向格栅条2111和横向格栅条2111之间。此外,可以在竖向格栅条2111和横向格栅条2111的交叉位置固定电极针,进而方便电极针的导电结构的布置。
与第一板体211对应的,所述电极孔222阵列分布于所述第二板体221。其中,为了增强第二板体221的流通能力,还可以在相邻所述电极孔222之间设置有第二通风孔2211。
结合图5和图8,离子风模块200还包括安装框架230,所述安装框架230包括边框231和面框232,所述面框232位于所述边框231朝向所述进风口111的一侧,所述边框231和所述面框232之间形成安装空间,所述面框232设置有朝向所述安装空间延伸的安装柱233,所述第一板体211和所述第二板体221均设置有穿装孔250,所述安装柱233穿设于所述穿装孔250。由此,通过安装框架230固定第一板体211和第二板体221,使得整个离子风模块200为一体式结构,方便拆装。其中,安装柱233可以采用螺纹柱,螺纹柱穿过第一板体211和第二板体221之后,在螺纹柱的端部通过螺母固定。或者,安装柱233也可以采用中空的结构,在安装柱233内部形成螺纹孔,进而安装柱233穿过第一板体211和第二板体221之后,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柱233内,以达到固定第一板体211和第二板体221的效果。
为了保证离子风模块200的紧凑性,可以将所述第一板体211贴合于所述面框232,由于面框232形成有开口,进而气流可以从面框232的开口位置进入至第一板体211的位置。其中,可以在所述边框231和所述面框232之间固定垫块240。通过垫块240确保第一板体211和第二板体221之间的间距。其中,为了适应不通的需求,可以采用不同尺寸的垫块240,以调节第一板体211和第二板体221之间的间距。
图1中,所述壳体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壳板110和第二壳板120,所述第一壳板110上形成有所述进风口111,所述第二壳板120上形成有所述出风口121,第一壳板110、所述第二壳板120、所述第一板体211和所述第二板体221平行设置。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一壳板110和第二壳板120都可以采用平板,或者也可以采用弧形板或者异形板等。当第一壳板110和第二壳板120为平板的时候,此处的“相对设置”包括第一壳板110和第二壳板120平行的情形,也包括第一壳板110和第二壳板120之间呈较小角度的情形,例如,第一壳板110和第二壳板120之间的夹角不大于30度。由于第一壳板110和第二壳板120相对设置,进而形成于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21之间的气流,其沿程阻力交底,气流几乎不发生变向,进而降低气流噪音。
当壳体100包括互相平行的第一壳板110和第二壳板120的时候,壳体100整体可以采用立方体结构,且壳体100内部的离子风模块200,或者其他空气处理模块(包括后文提及的分解模块300和静电集尘模块等)也可以采用立方体结构,以保证整个空气处理设备的结构紧凑,减小空气处理设备的体积。且该种空气处理设备结构稳定,外观优美。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板体211与所述第一壳板110之间的间距为20mm至40mm。通过合理设置第一板体211和第一壳体100之间的间距,进而可以在不增加离子发射件210电压的情况下,将气流的流速提升至3m/s(米/秒)。所述第一板体211与所述第二板体221之间的间距为10mm至25mm,通过合理设置第一板体211和第二板体221之间的间距,同样可以在不增加离子发射件210电压的情况下,提升离子风模块200的风速。并且,通过合理分布离子风模块200内部结构,以及离子风模块200在容纳腔中的位置,可以在保证风速的情况下,控制空气处理设备的体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空气处理设备还包括分解模块300,设置于所述离子风模块200朝向所述出风口121的一侧,且所述分解模块300位于所述离子接收件220和所述出风口121之间。其中,分解模块300搭载催化剂,进而气流搭载离子风模块200的副产物(有毒有害物质)流经分解模块300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副产物会发生分解,以得到可以直接通入外部环境的气流。其中,对于离子风模块200而言,其电离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主要包括对人体有害的臭氧和氮氧化物。与之对应的,所述分解模块300包括臭氧分解模块和氮氧化物分解模块中的至少其中一种。分解模块300可以采用蜂窝状结构的催化剂,基于要分解的副产物不同,则催化剂具体材料也不同。当然,除了在离子风模块200下游设置分解模块300,也可以在离子风模块200下游设置吸附部件,吸附部件可以将离子风模块200产生的副产物吸附至吸附部件的表面,使得经过吸附部件之后的气流可以直接通入外部环境中。此处的吸附部件可以是活性炭或者火山石等。当然,此处也可以同时在离子风模块200的下游设置分解模块300和吸附部件,以提升对副产物处理的力度。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离子风模块200产生的臭氧,在臭氧通过出风口121排出至外部环境之前,臭氧可以消除空气当中的细菌,进而其同时也是除菌物质。
当空气处理设备为净化器的时候,离子风模块200产生的臭氧可以对空气中的细菌进行消除。当空气处理设备为加湿净化器的时候,离子风模块200产生的臭氧除了可以用于对空气进行杀菌,还可以将携带臭氧的气流先通入加湿净化器的蒸发加湿部件,以对经过加湿之后的空气进行杀菌。
在一个实施例中,空气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静电集尘模块,静电集尘模块设置于所述分解模块300和所述离子风模块200之间,也即,静电集尘模块设置于离子风模块200的下游。其中,由于将静电集尘模块设置于离子风模块200的下游,在离子发射件210电场作用下产生的带电离子,其可以携带部分粉尘颗粒吸附至静电集尘模块的表面,以实现更好的除尘效果。并且,静电集尘模块本身可以利用高压直流电场使空气中的气体分子电离,产生大量电子和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两极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碰到气流中的粉尘颗粒和细菌使其荷电,荷电颗粒在电场力作用下吸附至静电集尘模块的电极板表面。荷电颗粒运动至电极板之后,放出所带的电子,粉尘颗粒和细菌则沉积于电极板上,得到净化的气体排出至静电集尘模块。此外,将静电集尘模块设置于分解模块300的上游,进而可以避免静电集尘模块对流经分解模块300的气流造成过大阻力,防止对静电集尘模块的集尘效果造成不利影响。并且,经过离子风模块200和静电集尘模块的气流最后都会流向分解模块300,进而可以保证从出风口121留出至外部环境的气流的纯净。
图4中,所述进风口111处设置有进风格栅112。其中,进风格栅112处可以设置过滤网,进而气流进入容纳腔之前先经过过滤网的初步过滤。此外,所述出风口121处设置有出风格栅122。其中,出风格栅122可以设置成出风角度可调的形式,以在不同情况下满足用户不同使用需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壳体(100)设置有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21),所述进风口(111)和所述出风口(121)均连通所述容纳腔,且所述进风口(111)和所述出风口(121)位于所述容纳腔相对的两侧;
离子风模块(200),安装于所述容纳腔,所述离子风模块(200)包括间隔设置的离子发射件(210)和离子接收件(220),且所述离子发射件(210)和离子接收件(220)沿着所述进风口(111)朝向所述出风口(121)的方向依次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发射件(210)包括第一板体(211)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体(211)的放电针(212),所述离子接收件(220)包括第二板体(221),所述第二板体(221)上形成有电极孔(222),所述放电针(212)与所述电极孔(222)的数量均为多个且一一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211)设置有格栅条(2111),所述放电针(212)固定于所述格栅条(2111),相邻所述格栅条(2111)之间形成第一通风孔(2112),和/或,
所述电极孔(222)呈阵列分布于所述第二板体(221),且相邻所述电极孔(222)之间设置有第二通风孔(22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风模块(200)还包括安装框架(230),所述安装框架(230)包括边框(231)和面框(232),所述面框(232)位于所述边框(231)朝向所述进风口(111)的一侧,所述边框(231)和所述面框(232)之间形成安装空间,所述面框(232)设置有朝向所述安装空间延伸的安装柱(233),所述第一板体(211)和所述第二板体(221)均设置有穿装孔(250),所述安装柱(233)穿设于所述穿装孔(250),所述第一板体(211)贴合于所述面框(232),所述边框(231)和所述面框(232)之间固定有垫块(24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壳板(110)和第二壳板(120),所述第一壳板(110)上形成有所述进风口(111),所述第二壳板(120)上形成有所述出风口(121),所述第一壳板(110)、所述第二壳板(120)、所述第一板体(211)和所述第二板体(221)均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211)与所述第一壳板(110)之间的间距为20mm至40mm,和/或,
所述第一板体(211)与所述第二板体(221)之间的间距为10mm至25m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分解模块(300),设置于所述离子风模块(200)朝向所述出风口(121)的一侧,且所述分解模块(300)位于所述离子接收件(220)和所述出风口(12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解模块(300)包括臭氧分解模块和氮氧化物分解模块中的至少其中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静电集尘模块,设置于所述分解模块(300)和所述离子风模块(200)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11)处设置有进风格栅(112),所述进风格栅(112)处设置有过滤网,
和/或,
所述出风口(121)处设置有出风格栅(122)。
CN202223229551.4U 2022-12-02 2022-12-02 空气处理设备 Active CN2188841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29551.4U CN218884110U (zh) 2022-12-02 2022-12-02 空气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29551.4U CN218884110U (zh) 2022-12-02 2022-12-02 空气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84110U true CN218884110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55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29551.4U Active CN218884110U (zh) 2022-12-02 2022-12-02 空气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841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7145330A1 (ja) 集塵装置
CN205761767U (zh) 一种静电集尘装置
JP2003071321A (ja) 電気集塵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送風装置
CN218884110U (zh) 空气处理设备
CN108019917B (zh) 空调室内机
CN213161319U (zh) 一种空气清新机
CN211503081U (zh) 一种离子净化器
CN216644501U (zh) 自清洁等离子发生模块以及自清洁气体净化器
CN215929865U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及空调器
CN214536535U (zh) 空调柜机
CN213362787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112516771A (zh) 一种室内装修甲醛快速散发去除系统
CN108344037B (zh) 空调室内机
CN211667939U (zh) 手持便携式净化器
CN112012944A (zh) 风扇
CN100503050C (zh) 空气净化器的电子式集尘过滤器
CN219092374U (zh) 一种ltp蜂窝状等离子集尘模块
CN216244612U (zh) 等离子风机盘管
CN213300282U (zh) 空调器
CN217178742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20379909U (zh)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器
CN212362288U (zh) 一种空气净化设备、空气处理芯体及正负离子发生装置
KR20030075703A (ko) 공기청정기의 집진 필터
CN214307504U (zh) 一种等离子空气净化器
CN215917804U (zh) 空气净化组件及空气净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