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09283U - 空气净化机 - Google Patents

空气净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09283U
CN212309283U CN202020940749.5U CN202020940749U CN212309283U CN 212309283 U CN212309283 U CN 212309283U CN 202020940749 U CN202020940749 U CN 202020940749U CN 212309283 U CN212309283 U CN 2123092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lasma generator
dielectric barrier
barrier discharge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4074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松
陈新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4074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092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092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092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气净化机,所述空气净化机包括壳体和等离子发生器。所述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等离子发生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等离子发生器包括介质阻挡放电单元,所述介质阻挡放电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电极和位于两个所述电极之间的绝缘介质;并且,所述等离子发生器在所述介质阻挡放电单元的两侧形成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风口、所述出风口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机,提供了一种等离子发生器,该等离子发生器可以释放等离子,从而可以无需与静电模块配套使用,进而使得该等离子发生器的安装位置多样化。

Description

空气净化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净化机。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机通常应用于对空气进行过滤、杀菌、消毒等空气净化处理,从而为用户提供洁净的健康空气。在相关技术中,空气净化机通常是在其内部配置电晕放电模块及与该电晕放电模块配套使用的静电吸附模块,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晕放电模块的放电尖端将附近的气体电离形成单一离子(正离子或负离子),并将这些单一离子释放到空气中,使得空气中的杂质带电,带电的杂质在通过静电模块时,将被静电模块吸附而实现空气净化。也就是说,这种电晕放电模块需要在其气流流动的后侧配置静电模块才能实现净化作用,这导致电晕放电模块通常只能放在空气净化机的进风口位置,其安装位置非常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气净化机,旨在提供一种等离子发生器,该等离子发生器可以释放等离子,从而可以无需与静电模块配套使用,进而使得该等离子发生器的安装位置多样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气净化机,所述空气净化机包括壳体和等离子发生器。所述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等离子发生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等离子发生器包括介质阻挡放电单元,所述介质阻挡放电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电极和位于两个所述电极之间的绝缘介质;并且,所述等离子发生器在所述介质阻挡放电单元的两侧形成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风口、所述出风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有送风风道,所述送风风道将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连通;其中,
所述等离子发生器设于所述进风口处;或者,
所述等离子发生器设于所述出风口处;或者,
所述等离子发生器设于所述送风风道内。
可选地,所述等离子发生器安装于所述出风口,并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内侧,所述等离子发生器的出风面与所述出风口相对。
可选地,所述等离子发生器的气流通道的气流流动方向,与所述送风风道向所述等离子发生器送风的送风方向呈平行设置。
可选地,所述等离子发生器的气流通道的出风方向,与所述送风风道向所述等离子发生器送风的送风方向呈相交设置。
可选地,所述等离子发生器的气流通道自其进风端到其出风端朝向所述出风口的上侧倾斜,而与所述送风风道向所述等离子发生器送风的送风方向呈相交设置。
可选地,所述等离子发生器的气流通道自其进风端到其出风端朝向所述出风口的下侧倾斜,而与所述送风风道向所述等离子发生器送风的送风方向呈相交设置。
可选地,所述等离子发生器的气流通道的出风方向,与所述送风风道向所述等离子发生器送风的送风方向相交所形成的夹角大于0°,且不大于75°。
可选地,所述等离子发生器包括多个所述介质阻挡放电单元,多个所述介质阻挡放电单元间隔排布于所述出风口,在相邻两个所述介质阻挡放电单元之间、最边缘的介质阻挡放电单元和出风口的边缘之间均形成有所述气流通道。
可选地,所述等离子发生器中的多个介质阻挡放电单元呈并排且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介质阻挡放电单元之间的间距不小于20mm。
可选地,所述等离子发生器的多个介质阻挡放电单元之间呈等间距均匀排布。
可选地,所述介质阻挡放电单元的绝缘介质设于该等离子单元的电极的内表面;或者,所述介质阻挡放电单元的绝缘介质悬空置于该等离子单元的两个电极之间。
可选地,所述空气净化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风轮;所述等离子发生器位于所述风轮的出风侧。
可选地,所述空气净化机还包括净化模块,所述净化模块包括紫外杀菌组件、滤网组件、光触媒组件、IFD组件、静电除尘组件中任意一者或多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空气净化机内部配置等离子发生器,该等离子发生器包括有介质阻挡放电单元,在介质阻挡放电单元的两侧形成有气流通道,介质阻挡放电单元可向气流通道释放大量的等离子(包含有正离子和负离子),从而当气流从等离子发生器的气流通道通过时,气流将携带等离子发生器释放出的等离子吹出,这些等离子将空气中的细菌病菌等杂质吸附、沉降及击穿,从而实现对空气净化处理。显然,由于等离子发生器可以独立使用,从而该等离子发生器可以安装在空气净化机的进风口处、或出风口处、或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风道内均可,使得等离子发生器的安装位置多样化,安装位置基本不受限制,故而用户也可以根据空气净化机的内部空间进行合理配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机一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等离子发生器的等离子单元一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等离子发生器的等离子单元另一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等离子发生器的气流通道设置方式之一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等离子发生器的气流通道设置方式之二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等离子发生器的气流通道设置方式之三的示意图;
图7为电晕放电模块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514232520000031
Figure BDA000251423252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相关技术中,传统空气净化机通常在其内部配置电晕放电模块,这种电晕放电模块是利用曲率半径很小的尖端电极在接通高压电流时会将附近的气体电离形成单一离子(即正离子或负离子),并将这些单一离子释放到空气中,使得空气中的杂质带电,带电的杂质在通过静电模块时,将被该静电模块吸附而实现空气净化。也就是说,这种电晕放电模块需要在其气流流动的后侧配置静电模块才能实现净化作用,这导致电晕放电模块通常只能放在空气净化机的进风口位置,其安装位置非常受限。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机的实施例,所述空气净化机采用等离子发生器来替代传统的电晕放电模块。相对于电晕放电模块而言,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机所采用的等离子发生器可以释放等离子(包含有正离子和负离子),这些等离子释放到空气能够直接有效击杀细菌,沉降杂质,可以无需配合静电除尘模块使用,进而使得等离子模块的安装位置更加多样化。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机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1和图2,在空气净化机100的一实施例中,空气净化机100包括壳体110和等离子发生器200。其中,壳体110设有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等离子发生器200配置于壳体110内,等离子发生器200包括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电极211和位于两个电极211之间的绝缘介质212,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适用于向气流通道220释放等离子(等离子包括有正离子和负离子)。等离子发生器200在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的两侧形成有气流通道220,气流通道2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风口111、出风口112连通。
具体说来,壳体110可以是沿竖向放置的筒状体,壳体110的由垂直于其高度的横截面所截的横截面可以是方形或圆形。壳体110可在其底部开设进风口111,该进风口111可位于壳体110的前侧面,或背面,或左侧面,或右侧面;壳体110可在其顶部或中部开设出风口112,该出风口112位于可位于壳体110的前侧面,或左侧面,或右侧面。
对于等离子发生器200而言,等离子发生器200可以配置在壳体110的底部、或壳体110的中部、或壳体110的顶部均可,仅需确保等离子发生器200位于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之间的气流流动路径上即可。等离子发生器200包括有一个或两个及其以上的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相邻两个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之间、和/或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和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220。该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工作时,可向气流通道220释放大量的等离子,该等离子中包括有大量的正离子和大量的负离子。
当空气净化机100工作时,空气从壳体110的进风口111进入到其内部,空气将从等离子发生器200中的气流通道220通过,在此通过过程中,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向该气流通道220释放出大量的等离子,气流将携带这些等离子向外吹出,与此同时,等离子中的正负离子配合将气流中的细菌病菌等吸附、沉降及击穿,从而实现对空气净化处理,被净化后的空气经气流通道220流出,最后到达壳体110的出风口112并从出风口112吹出。
请参阅图2和图3,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的工作原理是基于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s,简称DBD)技术。每一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单元的两个电极211之间呈间隔设置,在此两个电极211之间形成放电空间213,该放电空间213内充满气体。绝缘介质212可贴覆在电极211的内表面(如图2所示),或者悬空至于两个电极211之间(如图3所示),只要在两个电极211之间存在有绝缘介质212即可。绝缘介质212的材料可以是石英、玻璃、陶瓷、聚合物等。
当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的两个电极211接通高压电源,其中一个电极211作为高压电极,另一电极211作为接地电极,高压电源为两个电极211提供交流高压,绝缘介质212内部会呈现出大量的微通道放电结构,微通道中的电流由大量的脉冲电流丝构成,脉冲电流丝释放到两个电极211之间的放电空间213内,放电空间213内的气体发生击穿而放电,通过电流丝积累进一步在绝缘介质212表面形成均匀的放电等离子场。放电产生的等离子将从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的表面溢出,并进入到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外侧的气流通道220内,由从气流通道220通过的气流吹出,进而对空气中的细菌病菌等进行吸附、沉降、击穿等,实现空气净化。
基于此,在空气净化机100内部配置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至少存在如下技术效果:第一,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采用绝缘介质212放电,不受特定的电极211结构限制,只需要绝缘介质212存在两个电极之间即可,至于电极211结构则可以是平板、块状体、圆形体、多边形体、不规则形体任意一种均可,并没有对高曲率半径要求,也不会因为长时间放电发生钝化。第二,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是采用交流高压放电,交流电压呈正弦波交替变换正负高压,因此,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在电离空气时会交替产生正负离子,摆脱单一离子的限制,正负离子配合不仅可以使得细菌等带电发生沉降,且还可以击穿细菌等的细胞壁实现杀灭细菌,不需要配合静电装置使用,因此使用场景更加多样化(如进风口111、或出风口112、或送风风道113)。第三,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可根据施加的交流电交替产生正负离子,可通过调节高压电源频率(50Hz至1MHz),产生更多的等离子,不会产生打火等风险,使用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空气净化机100内部配置等离子发生器200,该等离子发生器200包括有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在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的两侧形成有气流通道220,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可向气流通道220释放大量的等离子,从而当气流从等离子发生器200的气流通道220通过时,气流将携带等离子发生器200释放出的等离子吹出,这些等离子将空气中的细菌病菌等杂质吸附、沉降及击穿,从而实现对空气净化处理。显然,由于等离子发生器200可以独立使用,从而该等离子发生器200可以安装在空气净化机100的进风口处、或出风口处、或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风道内均可,使得等离子发生器200的安装位置多样化,安装位置基本不受限制,故而用户也可以根据空气净化机100的内部空间进行合理配置。
请参阅图1,对于等离子发生器200在壳体110内部的具体位置,可以有多种设计方式。例如,将等离子发生器200配置于所述进风口111处,以对从进风口111通过的空气即时进行净化处理,从而使得进入壳体110内部的空气较为接近,可以避免污染壳体110内部构件。再例如,等离子发生器200配置于出风口112处,以将等离子发生器200释放出的等离子由出风口处的气流直接吹进室内房间,即可减少等离子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还可以避免净化后的空气在经过较长的路径后造成二次污染。又例如,壳体110的内部形成有送风风道113,送风风道113将所述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连通,故还可以将等离子发生器200配置于送风风道113内。这三种等离子发生器200的配置位置,均无需额外配置静电模块配合使用,从而提高使用场景的使用场景,可任意选择安装位置。
请参阅图1,在一实施例中,空气净化机100还包括安装于壳体110内的风轮120,等离子发生器200位于风轮120的出风侧。也就是说,等离子发生器200处在风轮120和出风口112之间,从而利用风轮120驱动气流从等离子发生器200通过。在此又考虑到,将等离子发生器200设置在风轮120和出风口112之间时,气流从等离子发生器200通过后,气流中携带出的等离子可能会在风轮120和出风口112之间的路程中发生损耗,等离子数量可能变少。
为解决上述问题,可选地,将等离子发生器200安装于出风口112,并位于出风口112的内侧,等离子发生器200的出风面与出风口112相对。在此应说明的是,等离子发生器200的出风面应当指的是:等离子发生器200的多个气流通道220的出风端面共同形成的出风面。当气流从等离子发生器200通过后,气流中等离子发生器200刚刚释放的大量等离子携带出来,并从出风口112吹到室内房间,减少等离子发生器200释放出的等离子在流通路径上的损耗。并且,随着出风气流在出风口处向室内房间的大范围扩散,等离子也在室内房间大范围扩散,进而可以对室内房间的大范围进行空气净化。此外,由于等离子发生器200位于出风口112的内侧,故等离子发生器200还不易影响到空气净化机100的整体外观。
至于等离子发生器200的大小,则可以根据出风口112的结构进行相应的结构设计,等离子发生器200的出风面宜覆盖出风口112,以避免部分气流未经等离子发生器200净化就泄露出去。壳体110的出风口112处设有出风格栅,等离子发生器200的出风面面积可以等于或大于出风格栅的面积,以确保等离子发生器200的出风面基本覆盖出风口112。
请参阅图7,对于传统空气净化机100所采用的电晕放电模块300而言,这种电晕放电模块300通常是其内部贯设气流孔310,并在气流孔310的中心配置尖端电极320,气流从该气流孔310通过的过程中,被气流孔310中的尖端电极320产生的单一离子附着。这些气流孔310不仅空间狭窄,且仅依靠气流孔310中心的尖端电极320放电,气流孔310的内壁不能形成电离场,在气流孔310内产生的离子数量非常有限。
请参阅图1和图4,而在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机100中,等离子发生器200中的各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的外表面也由绝缘介质212封装,气流不从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的内部通过,而是从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外侧的气流通道220通过。气流通道220两侧的电极211面积大,可大面积释放等离子,气流通道220中的等离子含量更高,有助于气流通道220中的空气充分与等离子接触,大大提高空气净化效率。
进一步地,等离子发生器200整体与出风口112的出风面平行,也就是说,等离子发生器200整体垂直于出风口112的出风方向,从而在等离子发生器200的出风面覆盖出风口112的情况下,还可以减小等离子发生器200占用的空间。对于等离子发生器200的气流流道的气流方向,则可以有以下两种设计方式:
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图4中的F1表示为送风风道113向等离子发生器200送风的送风方向;F2表示为等离子发生器200的气流通道220的气流方向),等离子发生器200的气流通道220的气流方向,与送风风道113向等离子发生器200送风的送风方向呈平行设置(即F1和F2平行)。此时,等离子发生器200的气流通道220的风阻较小,从送风风道113送达等离子发生器200的气流,可以直接从该等离子发生器200的气流通道220通过,无需改变风向,风阻较小,风速较大,从而快速将等离子发生器200产生的等离子吹出,增大气流中的等离子浓度,大大提高空气净化效率。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图5中的F1表示为送风风道113向等离子发生器200送风的送风方向;F2表示为等离子发生器200的气流通道220的气流方向),等离子发生器200的气流通道220的出风方向,与送风风道113向等离子发生器200送风的送风方向呈相交设置(即F1和F2相交),两者相交所成的夹角大于0°。此时,从送风风道113送达等离子发生器200的气流,经该等离子发生器200的气流通道220倾斜一定角度吹出,而后吹向出风口112,实现向预设角度定向吹风。
为了验证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机100的等离子发生器200,与电晕放电模块300的作用效果,在此对此两者在不同状态下所释放的等离子含量进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制得如下表格:
表1
Figure BDA0002514232520000091
在上述表1中,“θ”表示为等离子发生器200的气流通道220的气流方向(或电晕放电模块300的气流孔310的气流方向),与送风风道113向该等离子发生器200送风的送风方向所成的夹角。从该表1可看出:
对于电晕放电模块300而言,电晕放电模块300释放的离子中只有单一的离子(在此为负离子)。并且,在电晕放电模块300的θ=0°时,电晕放电模块300释放的离子数量最少;在电晕放电模块300的θ=90°时,电晕放电模块300释放的离子数量较多。
而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等离子发生器200而言,本实用新型的等离子发生器200释放的等离子中同时包含有大量的正离子和大量的负离子,正负离子组合可击穿细菌病菌,实现高效杀菌消毒。并且,等离子发生器200的θ=0°时,等离子发生器200释放的等离子数量最多;在等离子发生器200的θ=90°时,气流通道220的风阻较大,气流吹出的等离子数量较小,使得等离子发生器200释放的等离子数量减少。也就是说,等离子发生器200的θ越小,则其吹出的等离子数量越多,带来的杀菌效果越好;在等离子发生器200的θ=90°时,等离子发生器200释放等离子数量明显下降,故等离子发生器200的θ宜小于90°。
故在此可选地,当等离子发生器200的气流通道220的出风方向,与送风风道113向等离子发生器200送风的送风方向相交所形成的夹角大于0°,但不大于75°,即0°<θ≤75°,例如θ=15°、20°、30°、40°、45°、50°、60°、70°等。当然,也可以将等离子发生器200的气流通道220的出风方向,与送风风道113向等离子发生器200送风的送风方向相交所形成的夹角设置为不大于45°,即0°<θ≤45°,例如θ=15°、20°、25°、32°、35°、40°、45°等。
请参阅图5和图6,对于前述后一实施例,由于等离子发生器200的气流通道220的出风方向,与送风风道113向等离子发生器200送风的送风方向呈相交设置,等离子发生器200的气流通道220会相对出风口112呈倾斜状。为此,如图5所示,可将等离子发生器200的气流通道220自其进风端到其出风端朝向出风口112的上侧倾斜,而与送风风道113向等离子发生器200送风的送风方向呈相交设置。此时,气流通道220的气流方向与送风风道的送风方向所成的夹角(即θ)朝上,以使得气流通道220的出风端朝向出风口112的上边缘,进而可引导净化后的空气向出风口112上侧流动,实现向上吹风。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也可以将等离子发生器200的气流通道220自其进风端到其出风端朝向出风口112的下侧倾斜,而与送风风道113向等离子发生器200送风的送风方向呈相交设置。此时,气流通道220的气流方向与送风风道的送风方向所成的夹角(即θ)朝下,以使得气流通道220的出风端朝向出风口112的下边缘,进而可引导净化后的空气向出风口112下方流动,实现向下吹风。具体可根据应用场景选取。这样使得等离子发生器200可适用于不同场景中,进而提高等离子发生器200的适用性。
请参阅图1,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等离子发生器20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及其以上。多个等离子发生器200可以沿送风风道113的送风方向排布。多个等离子发生器200的数量组合使用,可有效增加空气净化机100可释放的等离子数量,进而提高空气净化效率。
对于每一等离子发生器200而言,等离子发生器200包括多个所述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多个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间隔排布于出风口112,在相邻两个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之间、最边缘的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和出风口112的边缘之间均形成有气流通道220,以使得等离子发生器200的出风面可覆盖出风口112,充分净化空气。
可选地,等离子发生器200中的多个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呈并排设置,例如沿上下向并排设置,或者左右向并排设置均可。每一等离子发生器200中相邻两个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之间的间距宜不小于20mm,例如20mm、22mm、25mm、28mm、30mm、35mm、40mm等。图1中D表示为所述间距。如果所述间距小于20mm,则两个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之间的气流通道220较为狭窄,风阻较大,不易气流顺利通道,影响出风量,降低杀菌效果。至于该间距的最大值可根据出风口的尺寸大小及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的具体数量进行合理设计。
进一步地,等离子发生器200的多个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之间可以呈等间距均匀排布,以使得等离子发生器200的多个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均匀分布,从而在等离子发生器200的多个气流通道220释放出的等离子含量也也均匀分布,有助于对通过的气流充分杀菌,提高杀菌效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等离子发生器200的多个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之间也可以呈非等间距排布。
对于每一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的绝缘介质212设于该等离子单元的电极211的内表面;具体地,该绝缘介质212可贴覆在任意一个或两个电极211相对的内表面上。当然,也可以将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的绝缘介质212悬空置于该等离子单元的两个电极211之间,即绝缘介质212与该两个电极211均间隔分开。介质阻挡放电单元210的整个外表面还可以采用绝缘介质封装,以保护电极211不受外部干扰。
请参阅图1,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空气净化机100还包括净化模块,所述净化模块包括紫外杀菌组件、滤网组件、光触媒组件、IFD组件、静电除尘组件中任意一者或多者,以使得空气净化机100集成多种净化功能,加强空气净化机100的空气净化效果。该净化模块安装在壳体110内,具体可以位于等离子发生器200的进风侧或者出风侧均可,在此没有要求。即是说,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机100中的等离子发生器200和净化模块两者可配合实用,也可以不配合实用,不受使用场景或结构限制,适用性更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空气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等离子发生器,所述等离子发生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等离子发生器包括介质阻挡放电单元,所述介质阻挡放电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电极和位于两个所述电极之间的绝缘介质;并且,
所述等离子发生器在所述介质阻挡放电单元的两侧形成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风口、所述出风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有送风风道,所述送风风道将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连通;其中,
所述等离子发生器设于所述进风口处;或者,
所述等离子发生器设于所述出风口处;或者,
所述等离子发生器设于所述送风风道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发生器安装于所述出风口,并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内侧,所述等离子发生器整体的出风面与所述出风口相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发生器的气流通道的气流流动方向,与所述送风风道向所述等离子发生器送风的送风方向呈平行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发生器的气流通道的出风方向,与所述送风风道向所述等离子发生器送风的送风方向呈相交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发生器的气流通道自其进风端到其出风端朝向所述出风口的上侧倾斜,而与所述送风风道向所述等离子发生器送风的送风方向呈相交设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发生器的气流通道自其进风端到其出风端朝向所述出风口的下侧倾斜,而与所述送风风道向所述等离子发生器送风的送风方向呈相交设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发生器的气流通道的出风方向,与所述送风风道向所述等离子发生器送风的送风方向相交所形成的夹角大于0°,且不大于75°。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发生器包括多个所述介质阻挡放电单元,多个所述介质阻挡放电单元间隔排布于所述出风口,在相邻两个所述介质阻挡放电单元之间、最边缘的介质阻挡放电单元和所述出风口的边缘之间均形成有所述气流通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发生器中的多个介质阻挡放电单元呈并排且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介质阻挡放电单元之间的间距不小于20mm。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发生器的多个介质阻挡放电单元之间呈等间距均匀排布。
12.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阻挡放电单元的绝缘介质设于该等离子单元的电极的内表面;或者,所述介质阻挡放电单元的绝缘介质悬空置于该等离子单元的两个电极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风轮;所述等离子发生器位于所述风轮的出风侧。
14.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机还包括净化模块,所述净化模块包括紫外杀菌组件、滤网组件、光触媒组件、IFD组件、静电除尘组件中任意一者或多者。
CN202020940749.5U 2020-05-28 2020-05-28 空气净化机 Active CN2123092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40749.5U CN212309283U (zh) 2020-05-28 2020-05-28 空气净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40749.5U CN212309283U (zh) 2020-05-28 2020-05-28 空气净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09283U true CN212309283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21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40749.5U Active CN212309283U (zh) 2020-05-28 2020-05-28 空气净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0928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03160A (zh) * 2021-06-07 2021-08-03 何育林 一种导流板空气流道组件
CN113891542A (zh) * 2021-11-09 2022-01-04 上海众英创科技有限公司 正负离子浆发生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03160A (zh) * 2021-06-07 2021-08-03 何育林 一种导流板空气流道组件
CN113891542A (zh) * 2021-11-09 2022-01-04 上海众英创科技有限公司 正负离子浆发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375200A1 (en) Composite air sterilization purifier
CN212309283U (zh) 空气净化机
CN1847736B (zh) 放电装置以及具有所述放电装置的空调
KR102302355B1 (ko) 공기 중 유해 물질 및 바이러스 제거 성능이 개선된 공기 정화기
WO2015163659A1 (ko) 집진식 공기정화기
JP4266537B2 (ja) 殺菌方法、イオン送り装置及び空間殺菌装置
US20220347696A1 (en) Air purifier for improving removal performance of hazardous substance and virus in air
KR100606721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공기청정장치
WO2018035571A1 (en) A gas purifying apparatus
CN218781407U (zh) 一种高效静电除尘灭菌的洁净新风机及其系统
CN113750753A (zh) 空气净化机
KR20130076177A (ko) 전자방사를 이용하는 전기집진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청정기
CN213941338U (zh) 一种多功能消毒净化病历车
CN217235981U (zh) 空气消杀装置
CN211503081U (zh) 一种离子净化器
CN111306663A (zh) 基于细菌、病毒存在和传播状态的空气净化系统和空气净化方法
CN213161319U (zh) 一种空气清新机
CN112472484A (zh) 一种多功能消毒净化病历车
CN216114576U (zh) 离子风装置和空气处理设备
KR20030075703A (ko) 공기청정기의 집진 필터
CN218884110U (zh) 空气处理设备
CN216281929U (zh) 一种等离子体消毒杀菌装置
CN215917804U (zh) 空气净化组件及空气净化设备
CN210814620U (zh) 消毒杀菌装置
CN217307940U (zh) 一种等离子体模块及空气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