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81664U - 一种变速箱油冷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速箱油冷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81664U
CN220581664U CN202322390277.7U CN202322390277U CN220581664U CN 220581664 U CN220581664 U CN 220581664U CN 202322390277 U CN202322390277 U CN 202322390277U CN 220581664 U CN220581664 U CN 220581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oil cooler
medium
medium flow
gearbox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9027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华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Hongl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Hongl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Hongl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Hongl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9027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81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81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816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速箱油冷器,包括顶板和底板,顶板与底板之间设有若干介质流管,介质流管包含第一组成板以及第二组成板,第一组成板与第二组成板的两端分别向外凸起设有第一阶梯孔与第二阶梯孔,二者组成介质腔,第一组成板与第二组成板分别向外凸起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二者组成流道,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底面间隔分别设有若干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取代了在流道内设置内翅片的结构,改变了介质流动状况、增大了传热面积;介质流管之间分别设有间隙,通过将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交叉设置于介质流管之间的间隙中,取代了外翅片的结构,不仅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结构稳固,而且提高了工作时的散热效率,本实用新型属于油冷器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变速箱油冷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冷器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速箱油冷器。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行业用的变速箱油冷器有平行流式油冷器、管翅式油冷器以及层叠式油冷器,以上三种油冷器都是采用翅片式的结构。
其中内翅片结构的制造过程较复杂、制造成本较高;而且外翅片在安装的过程中比较容易碰伤倒片,进而会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增大风阻、降低换热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代内外翅结构、降低生产制造成本且提高换热效率的变速箱油冷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变速箱油冷器,包括顶板以及在所述顶板的下方设置的底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若干介质流管,所述介质流管包含第一组成板以及第二组成板,所述第一组成板与所述第二组成板的两端分别向外凸起设有第一阶梯孔与第二阶梯孔,所述第一阶梯孔与所述第二阶梯孔组成介质腔,所述介质流管一端的介质腔互相连通,所述第一组成板与所述第二组成板分别向外凸起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组成流道,所述介质流管两端的所述介质腔通过所述流道连通,所述第一凹槽底面间隔设有若干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凹槽底面间隔设有若干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为交叉对称设置,所述介质流管之间分别设有间隙,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均位于所述间隙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的一侧分别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分别垂直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与所述顶板以及所述底板的连接处分别设有若干半圆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两端分别设有若干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若干所述介质流管平行设置在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若干所述介质流管为间隔均匀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顶板两端分别设有接头,所述接头分别与所述介质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呈锥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成板与所述第二组成板均为铝质材料构件。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组成板与第二组成板分别向外凸起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拼合组成流道,在第一凹槽底面间隔设置若干第一凸起,在第二凹槽底面间隔设置若干第二凸起,且将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交叉对称设置,进而取代了在流道内设置内翅片的结构,而且使得冷却介质在流道内Z形交叉扰流,改变了介质流动状况、增大了传热面积;通过将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交叉设置于介质流管之间的间隙中,取代了外翅片的结构,保证对通过间隙的换热气体进行扰流,不仅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结构稳固,而且进一步的提高了工作时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组成板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二组成板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以及“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不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间接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案。
参照图1至图6所示,一种变速箱油冷器,包括顶板1以及在顶板1的下方设置的底板2,在顶板1与底板2之间设有二十四根介质流管3,介质流管3为间隔均匀设置,介质流管3由第一组成板4以及第二组成板5组成,第一组成板4与第二组成板5的两端分别向外凸起设有第一阶梯孔6与第二阶梯孔9,当第一组成板4和第二组成板5拼合后,第一阶梯孔6与第二阶梯孔9组成介质腔7,其中位于介质流管3一端的介质腔7互相连通,第一组成板4的板面与第二组成板5的板面分别向外凸起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当第一组成板4和第二组成板5拼合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组成供冷却介质流通的流道,位于介质流管3两端的介质腔7通过流道进行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凹槽底面间隔设有二十一个呈锥形的第一凸起41,第二凹槽底面间隔设有二十一个第二凸起51,第一凸起41与第二凸起51为交叉对称设置,可用于增大冷却介质与换热气体的接触面积,各个介质流管3之间分别设有间隙31,第一凸起41与第二凸起51均位于间隙31内,进而对换热气体进行扰流。
本变速箱油冷器的优点在于,介质流管3层叠排列,第一组成板4与第二组成板5内侧安装贴合,从而取代传统的内翅流道,第一凸起41与第二凸起51的外侧安装接触,从而取代传统的外翅片,产品结构简单、采用钎焊,焊接质量高、生产成本低、节约材料,在产品重量相同情况下,本变速箱油冷器的结构与有翅片平行流式油冷器相比,散热效果更好,而且还可以根据实际散热性能需求,通过增减介质流道3的层叠数量,进而衍生出一系列产品,进一步的降低设备投入成本,提高产品的研发效率,加快成果转化进程。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顶板1与底板2的一侧分别设有安装板8,安装板8分别垂直于顶板1与底板2设置,安装板8与顶板1以及底板2的连接处分别设有三个便于安装的半圆形凹槽81。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板8的两端分别设有三个用于固定本变速箱油冷器的安装孔82,其中位于中间的安装孔直径小于两边的安装孔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介质流管3平行设置在顶板1与底板2之间,这样设置可在需要换热的气体流过间隙时,增大与冷却介质的接触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顶板1的两端分别设有接头11,接头11分别与介质腔7连通,两个接头11用于和冷却系统中的管路连接,冷却介质经一个接头11流入本变速箱油冷器后,经介质腔7的储存和分流后,通过介质流管3流入另一端的介质腔7内,最后从另一接头11处流出本变速箱油冷器,如此循环可持续对气体进行换热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凸起41与第二凸起51呈锥形,将第一凸起41与第二凸起51设置为锥形,不但可以保证在流道内对冷却介质进行存放以及分流,进而增大与换热气体的接触面积,而且可以在需要换热的气体流经介质流管3之间的间隙时,对换热气体进行扰流,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由于铝质材料构件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以及较高的稳定性,因此将第一组成板4和第二组成板5均设置为铝质材料构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变速箱油冷器,包括顶板(1)以及在所述顶板(1)的下方设置的底板(2),所述顶板(1)与所述底板(2)之间设有若干介质流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流管(3)包含第一组成板(4)以及第二组成板(5),所述第一组成板(4)与所述第二组成板(5)的两端分别向外凸起设有第一阶梯孔(6)与第二阶梯孔(9),所述第一阶梯孔(6)与所述第二阶梯孔(9)组成介质腔(7),所述介质流管(3)一端的介质腔(7)互相连通,所述第一组成板(4)与所述第二组成板(5)分别向外凸起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组成流道,所述介质流管(3)两端的所述介质腔(7)通过所述流道连通,所述第一凹槽底面间隔设有若干第一凸起(41),所述第二凹槽底面间隔设有若干第二凸起(51),所述第一凸起(41)与所述第二凸起(51)为交叉对称设置,所述介质流管(3)之间分别设有间隙(31),所述第一凸起(41)与所述第二凸起(51)均位于所述间隙(3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油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与所述底板(2)的一侧分别设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分别垂直于所述顶板(1)与所述底板(2)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箱油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8)与所述顶板(1)以及所述底板(2)的连接处分别设有若干半圆形凹槽(8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箱油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8)两端分别设有若干安装孔(8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油冷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介质流管(3)平行设置在所述顶板(1)与所述底板(2)之间,若干所述介质流管(3)为间隔均匀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箱油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两端分别设有接头(11),所述接头(11)分别与所述介质腔(7)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油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41)与所述第二凸起(51)呈锥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油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成板(4)与所述第二组成板(5)均为铝质材料构件。
CN202322390277.7U 2023-09-02 2023-09-02 一种变速箱油冷器 Active CN220581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90277.7U CN220581664U (zh) 2023-09-02 2023-09-02 一种变速箱油冷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90277.7U CN220581664U (zh) 2023-09-02 2023-09-02 一种变速箱油冷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81664U true CN220581664U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11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90277.7U Active CN220581664U (zh) 2023-09-02 2023-09-02 一种变速箱油冷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816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7969A (zh) 平行流换热器
CN105020940A (zh) 一种可均匀分配制冷剂流量的微通道换热器
CN112696950A (zh) 微翅式换热装置
CN220581664U (zh) 一种变速箱油冷器
CN206789658U (zh) 动力电池液冷板
CN101696862B (zh) 一种具有加强结构的全焊接板束
CN219368488U (zh) 一种装配式换热器
CN112361861A (zh) 一种多介质换热的储能换热器
CN107101517A (zh) 一种换热组件、具有其的板翅式换热器及制造方法
CN201382708Y (zh) 汽车中冷器
CN113606961B (zh) 一种具有辅助换热结构的三介质换热器
CN214308296U (zh) 微翅式换热装置
CN114688900A (zh) 一种多模块组合式板翅式换热器
CN210425642U (zh) 一种蛇形管换热器
CN209691898U (zh) 一种ev动力电池液冷板总成
CN210123213U (zh) 新型的单集流管的微通道换热器
CN220583152U (zh) 一种层叠内翅片式油冷器
CN209013528U (zh) 一种微通道冷凝器
CN220771992U (zh) 一种铝板翅式换热器的板翅式芯体
CN217210457U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用扁管组件
CN21557872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多通路液冷散热器
CN211739982U (zh) 一种高性能的换热板
CN203550694U (zh) 一种板管式换热器
CN219299385U (zh) 一种高效机油冷却器
CN215725349U (zh) 高分子材料空空逆流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