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25642U - 一种蛇形管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蛇形管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25642U
CN210425642U CN201920963015.6U CN201920963015U CN210425642U CN 210425642 U CN210425642 U CN 210425642U CN 201920963015 U CN201920963015 U CN 201920963015U CN 210425642 U CN210425642 U CN 2104256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pipes
flat
heat exchanger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6301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海龙
虞永亮
王德胜
张鑫源
边怡顶
郭铭
赵延洋
赵海涛
郦锦韬
方辉
包锡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NCO HEAT EXCHANGE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NCO HEAT EXCHANGE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NCO HEAT EXCHANGE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NCO HEAT EXCHANGE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6301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256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256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256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蛇形管换热器。其包括由N组蛇形扁管构成的扁管组和分别位于扁管组左右两侧的第一汇流管组和第二汇流管组;所述的蛇形扁管的两端开口分别位于其长度方向的左右两侧;蛇形扁管之间上下叠置,且蛇形扁管内部的平行扁管之间及蛇形扁管之间均设有翅片;所述的N≥2。第一汇流管组的N个汇流管分别于N组蛇形扁管的左侧端口连通,第二汇流管组的N个汇流管分别于N组蛇形扁管的右侧端口连通。汇流管组包括N个汇流管、一个用于同外部部件连接的外接管以及若干使外接管与N个汇流管连通的管段;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蛇形管换热器产品结构,为蛇形管换热器连接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Description

一种蛇形管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蛇形管换热器,适用于多台蛇形管换热器串联连接。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空调行业迅猛发展,而换热器作为空调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需要根据市场的要求进行改进和优化设计。微通道换热器具有制冷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耐压能力强等特点,能够很好的满足市场的要求。
具体而言,微通道换热器主要由扁管、翅片和汇流管组成。在扁管的两端设有汇流管,用于分配和汇集制冷剂。微通道换热器主要有平行流式和蛇形管式,平行流换热器的主要特点是流阻小,但冷媒均匀分配是个难题,而蛇形管式方案则解决了平行流分配难的问题,且成本低,冷媒充注量少,但蛇形管流阻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完善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蛇形管换热器。
一种蛇形管换热器包括由N组蛇形扁管构成的扁管组和分别位于扁管组左右两侧的第一汇流管组和第二汇流管组;所述的蛇形扁管的两端开口分别位于其长度方向的左右两侧;蛇形扁管之间上下叠置,且蛇形扁管内部的平行扁管之间及蛇形扁管之间均设有翅片;所述的N≥2;
所述的第一汇流管组包括N个汇流管、一个用于同外部部件连接的外接管五以及若干使外接管五与N个汇流管连通的管段;
所述的第二汇流管组包括N个汇流管、一个用于同外部部件连接的外接管六以及若干使外接管六与N个汇流管连通的管段;
第一汇流管组的N个汇流管分别于N组蛇形扁管的左侧端口连通,第二汇流管组的N个汇流管分别于N组蛇形扁管的右侧端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N组蛇形扁管完全相同,所述的第一汇流管组和第二汇流管组完全相同。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汇流管组的外接管五与第一汇流管组的一个汇流管连通,N个汇流管通过管段串联连接;所述的第二汇流管组的外接管六与第二汇流管组中的一个汇流管连通,N个汇流管通过管段串联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汇流管组和第二汇流管组还包括一N+1通接头;第一汇流管组的外接管五与N+1通接头的一个口连通,N+1通接头的其余N个口分别通过管段与N个汇流管连通;所述的第二汇流管组的外接管六与N+1通接头的一个口连通,N+1通接头的其余N个口分别通过管段与N个汇流管连通。
优选的,汇流管两端的端口除与外接管五或外接管六连通的端口外,其余端口均由端盖封闭。
优选的,所述的N=3。
优选的,所述外接管五和外接管六的材质为铜;第一汇流管组和第二汇流管组的其余组件的材质为铝。
使用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蛇形管式换热器相比,流程降低为1/N,从而极大地降低了流阻,提高了蛇形管式换热器的性能,外接管五和外接管六采用铜管外接,方便客户安装使用,产品通过管段使蛇形管式换热器连接,提高换热效率,使其流量可平均分配,采用全铝材料轻量化设计,减轻了蒸发器的重量,降低了材料成本,该产品结构简单,连接形式简单,对工人的技术水平不高,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有了较好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蛇形管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蛇形管换热器(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蛇形管换热器(实施例2)的左视图。
图中,蛇形扁管一1、蛇形扁管二2、蛇形扁管三3、翅片4、汇流管一5、汇流管二6、汇流管三7、汇流管四8、汇流管五9、汇流管六10、端盖一11、端盖二12、端盖三13、端盖四14、端盖五15、端盖六16、端盖七17、端盖八18、端盖九19、端盖十20、外接管一21、外接管二22、外接管三23、外接管四24、外接管五25、外接管六26、左侧四通接头27、右侧四通接头2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以下实施例均以三组蛇形扁管为例说明,即N=3,但需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蛇形扁管数量可以是大于等于2的任意数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蛇形管换热器包括蛇形扁管1、蛇形扁管2、蛇形扁管3、翅片4、汇流管一5、汇流管二6、汇流管三7、汇流管四8、汇流管五9、汇流管六10、端盖一11、端盖二12、端盖三13、端盖四14、端盖五15、端盖六16、端盖七17、端盖八18、端盖九19、端盖十20、外接管一21、外接管二22、外接管三23、外接管四24、外接管五25、外接管六26;
蛇形扁管一、扁管二、扁管三一端分别与汇流管一、汇流管三和汇流管五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流管二、汇流管四和汇流管六连通,蛇形扁管的相邻直管段之间设有翅片;
汇流管一、汇流管二、汇流管三、汇流管四、汇流管五和汇流管六分别是通过外接管一、外接管二、外接管三和外接管四连接并固定的;
端盖一、端盖二、端盖三、端盖四、端盖五和端盖六分别焊接在汇流管一、汇流管二、汇流管三、汇流管四、汇流管五和汇流管六的后端部,端盖七、端盖八、端盖九和端盖十分别焊接在汇流管一、汇流管二、汇流管五和汇流管六的前端部;
外接管一焊接在汇流管一和汇流管三上,外接管二焊接在汇流管三和汇流管五上,外接管三焊接在汇流管二和汇流管四上,外接管四焊接在汇流管四和汇流管六上,外接管五焊接在汇流管三上,外接管六焊接在汇流管四上。
即本实施例中,第一汇流管组包括汇流管一5、汇流管三7、汇流管五9、端盖一11、端盖三13、端盖五15、端盖七17、端盖八18、外接管一21、外接管二22、外接管五25;
第二汇流管组包括汇流管二6、汇流管四8、汇流管六10、端盖二12、端盖四14、端盖六16、端盖九19、端盖十20、外接管三23、外接管四24、外接管六26;第一汇流管组和第二汇流管组完全相同。
以第一汇流管组位换热介质入口端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使用说明。换热介质由外接管五25进入汇流管三7,换热介质分别通过外接管一21、外接管二22进入汇流管一5、汇流管五9;汇流管一5、汇流管三7、汇流管五9内的换热介质各自通过三组蛇形扁管后分别进入第二汇流管组的汇流管二6、汇流管四8、汇流管六10;汇流管二6和汇流管六10内的换热介质分别通过外接管三23、外接管四24进入汇流管四8;外接管六26与汇流管四8连通作为换热器的介质出口。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三组扁管组的流量尽量均匀,可在汇流管三7内设置流体分布器或通过改变外接管一21、外接管二22的管径,使通过汇流管三7进入蛇形扁管2、外接管一21、外接管二22的三股换热介质尽量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外接管一、外接管二、外接管三和外接管四的材质为铝。
实施例2
如图3和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蛇形扁管1、蛇形扁管2、蛇形扁管3、翅片4、汇流管一5、汇流管二6、汇流管三7、汇流管四8、汇流管五9、汇流管六10均相同。
区别在于,所述的第一汇流管组和第二汇流管组还包括一4通接头;第一汇流管组的外接管五(25)与4通接头的一个口连通,4通接头的其余3个口分别通过管段与汇流管一5、汇流管三7、汇流管五9连通;所述的第二汇流管组的外接管六(26)与4通接头的一个口连通,4通接头的其余3个口分别通过管段与汇流管二6、汇流管四8、汇流管六10连通。
换热介质由外接管五(25)进入4通接头,4通接头将换热介质均匀的分配给汇流管一5、汇流管三7、汇流管五9;汇流管一5、汇流管三7、汇流管五9内的换热介质各自通过三组蛇形扁管后分别进入第二汇流管组的汇流管二6、汇流管四8、汇流管六10;汇流管二6、汇流管四8、汇流管六10的换热介质经4通接头汇流后由外接管六26流出。
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示的结构中,整个蛇形管换热器是由三根蛇形扁管组成;蛇形扁管的材质为铝,连接蛇形扁管外接管的材质为铝,采用铜管外接。在相同的扁管换热面积下,本实用新型可显著降低换热介质的流程和流阻;蛇形扁管因流程变短,可以减少加工难度和运输难度;蛇形扁管之间为并联连接,当一组蛇形扁管发生堵塞时,换热器仍具有一定的换热能力。产品通过外接管连接,产品结构简单,连接形式简单,使其流量可平均分配,提高换热效率,铜管外接,方便客户安装使用。

Claims (7)

1.一种蛇形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N组蛇形扁管(1)构成的扁管组和分别位于扁管组左右两侧的第一汇流管组和第二汇流管组;所述的蛇形扁管(1)的两端开口分别位于其长度方向的左右两侧;蛇形扁管(1)之间上下叠置,且蛇形扁管(1)内部的平行扁管之间及蛇形扁管(1)之间均设有翅片(4);所述的N≥2;
所述的第一汇流管组包括N个汇流管、一个用于同外部部件连接的外接管五(25)以及若干使外接管五(25)与N个汇流管连通的管段;
所述的第二汇流管组包括N个汇流管、一个用于同外部部件连接的外接管六(26)以及若干使外接管六(26)与N个汇流管连通的管段;
第一汇流管组的N个汇流管分别于N组蛇形扁管(1)的左侧端口连通,第二汇流管组的N个汇流管分别于N组蛇形扁管(1)的右侧端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蛇形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组蛇形扁管(1)完全相同,所述的第一汇流管组和第二汇流管组完全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蛇形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汇流管组的外接管五(25)与第一汇流管组的一个汇流管连通,N个汇流管通过管段串联连接;所述的第二汇流管组的外接管六(26)与第二汇流管组中的一个汇流管连通,N个汇流管通过管段串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蛇形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汇流管组和第二汇流管组还包括一N+1通接头;第一汇流管组的外接管五(25)与N+1通接头的一个口连通,N+1通接头的其余N个口分别通过管段与N个汇流管连通;所述的第二汇流管组的外接管六(26)与N+1通接头的一个口连通,N+1通接头的其余N个口分别通过管段与N个汇流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蛇形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汇流管两端的端口除与外接管五(25)或外接管六(26)连通的端口外,其余端口均由端盖封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蛇形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蛇形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管五(25)和外接管六(26)的材质为铜;第一汇流管组和第二汇流管组的其余组件的材质为铝。
CN201920963015.6U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蛇形管换热器 Active CN2104256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63015.6U CN210425642U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蛇形管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63015.6U CN210425642U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蛇形管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25642U true CN210425642U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76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63015.6U Active CN210425642U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蛇形管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256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94239A (zh) * 2021-10-15 2022-02-25 安徽新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蛇形冷却管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94239A (zh) * 2021-10-15 2022-02-25 安徽新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蛇形冷却管
CN114094239B (zh) * 2021-10-15 2024-04-05 安徽新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蛇形冷却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40153U (zh) 一种管翅型微通道换热器
CN201954845U (zh) 平行流换热器
CN202885364U (zh) 冷媒分流装置及平行流换热器
CN106767018A (zh) 耦合夹套式的分形分叉结构换热器
CN203928496U (zh) 平行流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10425642U (zh) 一种蛇形管换热器
CN105157456A (zh) 一种工业级微通道换热器
CN210051186U (zh) 三介质换热器
CN201152657Y (zh) 一种平行流蒸发器
CN116697804A (zh) 一种基于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的预冷器
CN201373628Y (zh) 组合式空调全铝换热器及其模块化组装结构
CN212931129U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加厚结构
CN210123213U (zh) 新型的单集流管的微通道换热器
CN214792027U (zh) 一种分程排液多流程水平管内冷凝换热器
CN212431896U (zh) 一种双系统微通道集管
CN212431897U (zh) 一种微通道集管
CN209512581U (zh) 气液逆流换热装置
CN202254638U (zh) 分置式主换热器
CN209745046U (zh) 一种新型壳管式换热器结构
CN110822952A (zh) 一种倾斜设置的四管程换热器
CN214891965U (zh) 一种新型一体式双排微通道扁管
CN210070687U (zh) 一种绞合换热器
CN213119595U (zh) 一种室外换热器
CN221077367U (zh) 一种换热器
CN204373274U (zh) 一种平行流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serpentine tube heat exchange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8

Pledgee: Zhuji Branch of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Pledgor: ZHEJIANG SUNCO HEAT EXCHANGE SYSTEM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07527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