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51335U - 一种可拆式位置调节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拆式位置调节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51335U
CN220551335U CN202320327269.5U CN202320327269U CN220551335U CN 220551335 U CN220551335 U CN 220551335U CN 202320327269 U CN202320327269 U CN 202320327269U CN 220551335 U CN220551335 U CN 2205513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sliding
limit
limiting
fixed block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2726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才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Emhart Fastening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mhart Faste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mhart Fasten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mhart Faste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2726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513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51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513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拆式位置调节器,包括上滑动件与下固定块,所述上滑动件的底部设置有滑动导向槽,所述上滑动件的上部设置限位凸台,所述下固定块可调节的安置在上滑动件上的滑动导向槽中;所述上滑动件上设置有至少一组限位卡爪,所述至少一组限位卡爪能够与限位凸台配合,在上滑动件的Z轴方向上形成限位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拆式位置调节器通过在上滑动件上设置与凸台相配合的限位卡爪,能够保证在上滑动件的Z轴方向上限位的同时满足模具制造可行性。

Description

一种可拆式位置调节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基准销组件。
背景技术
在汽车制造领域,车身不同部位的面板之间需要形成精确的间隙,例如在保险杠盖、挡泥板、侧板或车顶扰流板的上边缘与引擎盖或后备箱盖之间,需要保证两者都可以打开和关闭。
为此,人们设计出相应的可调基准销组件用于连接相应面板与车身,基于该可调基准销组件将相应面板与车身固定点进行连接、限位,同时能做微量调整适配不同的间隙要求。
公开号US20200391807A1专利公开一种可调基准销组件,该可调基准销组件主要由上滑动件10与下固定块20配合构成,其中下固定块20可以调节的安置在上滑动件10,如图1与图2所示。
参见图3与图4,现有可调基准销组件中的上滑动件10的上部设置有装配限位凸台11,用于实现快速导向性装配;同时在下部设置有相应的滑动导向槽12,用于与下固定块20滑动配合,并在滑动过程中起到导轨与侧向限位的作用;同时在上滑动件10下部的顶部设置有上滑动限位齿13用于与下固定块20上的下滑动限位齿23配合提供相应的滑动操作力。
参见图5-图6,现有可调基准销组件中的下固定块20的一端上装配有相应的装配限位爪21,用于实现快速预安装导向、装配、限位;下固定块20的另一端则设置有相应的紧固卡爪22以及加强筋,主要起固定下滑动块,在整个零部件安装在环境件上时提供合适的装配力以及防止脱出的保持力;同时,斜面卡爪这种形式能适配不同厚度的环境件;加强筋能增强卡爪的稳定性同时还起到了准确的侧向与纵向限位;再者,下固定块20的上表面设置有对应的下滑动限位齿23,用于配合上滑动件10上的上滑动限位齿13(如图4所示),提供相应的滑动操作力。
但是,如此结构的可调基准销组件在实际应用时,上滑动件与上端零件之间在Z轴方向上无限位,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脱出,这大大影响连接的可靠性。
另外,该可调基准销组件中上滑动件10与下固定块20之间没有限位结构,这样上滑动件10与下固定块20在相对滑动调节过程存在脱出分离的风险,这将大大影响连接的可靠性。
再者,该可调基准销组件中上滑动件10与下固定块20之间基于两组滑动限位齿配合来提供相应的滑动操作力,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滑动调整力值过大且试验测得的力值不稳定;
由此可见提供一种连接配合稳定可靠的可调基准销组件方案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可调基准销组件在连接可靠性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式位置调节器,其连接与位置调节稳定可靠,可有效克服现有方案所存在的不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拆式位置调节器,包括上滑动件与下固定块,所述上滑动件的底部设置有滑动导向槽,所述上滑动件的上部设置限位凸台,所述下固定块可调节的安置在上滑动件上的滑动导向槽中;所述上滑动件上设置有至少一组限位卡爪,所述至少一组限位卡爪能够与限位凸台配合,在上滑动件的Z轴方向上形成限位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例中,所述上滑动件上设置两组限位卡爪,所述两组限位卡爪对称分布在限位凸台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例中,所述限位卡爪包括弹性支撑部以及设置在弹性支撑部顶部的卡齿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例中,所述限位卡爪一体成型在所述上滑动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例中,所述上滑动件与下固定块设置有防脱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例中,所述防脱结构包括设置在上滑动件上的限位凸块以及对应设置在下固定块上的止动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例中,所述止动柄一体成型在下固定块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例中,所述止动柄包括连接部,弹性延伸部以及抵接部,所述连接部与下固定块连接成一体,所述弹性延伸部由连接部成一定倾角向外延伸形成,并使得弹性延伸部的顶端高出下固定块表面,所述抵接部由弹性延伸部顶端水平向外延伸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例中,所述上滑动件的底部设置两组上滑动限位齿条,所述两组上滑动限位齿条间隔对称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例中,所述下固定块上设置两组下滑动限位齿条,所述两组下滑动限位齿条间隔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拆式位置调节器通过在上滑动件上设置与凸台相配合的限位卡爪,能够保证在上滑动件的Z轴方向上限位的同时满足模具制造可行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拆式位置调节器通过在上滑动件与下固定块设置有防脱结构,能够使上滑动件与下固定块两者在滑动过程中不会分离脱出又不会影响滑动效果,拆卸时能无损拆卸两零部件;同时满足模具制造的可行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拆式位置调节器将上滑动件与下固定块之间摒弃采用中部整齿结构的滑动限位齿配合方案,而是采用分布在两侧的两组滑动限位齿条配合方案,使得上滑动件与下固定块之间的滑动力将会变得平衡稳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拆式位置调节器能够用于临时将保险杠盖、挡泥板、侧板、车顶扰流板或类似物固定到车辆结构上,并确保上边缘之间的精确(可调)间隙保险杠盖,挡泥板,侧板,屋顶扰流板,或类似和汽车的引擎盖或后备箱盖。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现有可调基准销组件的立体示例图;
图2为现有可调基准销组件的侧视图;
图3为现有可调基准销组件中上滑动件的结构示例图;
图4为现有可调基准销组件中上滑动件与下固定块之间滑动限位齿配合示例图;
图5为现有可调基准销组件中下固定块第一视角示例图;
图6为现有可调基准销组件中下固定块第二视角示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可拆式位置调节器的立体示例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可拆式位置调节器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可拆式位置调节器的主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滑动件的结构示例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滑动件与上端装配组件配合组装的示例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滑动件的仰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固定块结构示例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滑动件与下固定块之间配合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7至图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拆式位置调节器100在构成上主要由上滑动件110与下固定块120配合构成,其中下固定块120可调节的安置在上滑动件110中,能够调节相对于上滑动件110的位置。
本可拆式位置调节器100中的下固定块120用于固定连接下端固定组件,而上滑动件110用于连接上端装配组件,这样通过可拆式位置调节器100即可实现上端装配组件固定装配在下端固定组件上,届时可通过调节上滑动件110与下固定块120之间的相对位置,即可实现调节上端装配组件相对于下端固定组件的装配位置。
参见图10-13,本调节器100中的上滑动件110整体包括滑动件本体111、设置在滑动件本体111上部的限位凸台112、设置在滑动件本体111上部的限位卡爪113、设置在滑动件本体111下部的滑动导向槽114以及设置在滑动件本体111底部的上滑动限位齿条115。
具体的,本上滑动件110中的滑动件本体111用于构成整个上滑动件110的主体,同时承载其他部件。
这里对于该滑动件本体111的构成方案不加以限定,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只要能够保证足够强度即可。
作为举例,该滑动件本体111可采用方形结构,这样便于设置其他组成部件。
结合图8所示,本上滑动件110上的滑动导向槽114对称分布在滑动件本体111底面的两侧,以用于与下固定块120进行配合,容下固定块120可移动的安置其中,并在滑动过程中起到导轨与侧向限位的作用。
这里对于滑动导向槽114的具体构成方案不加以限定,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只要能够保证足够强度,同时能够配合下固定块120设置即可。
结合图7、8以及10所示,本上滑动件110上的限位凸台112优选分布在滑动件本体111上部的中间区域,以用于与上端装配组件200配合(如图11所示),进行快速导向性装配。
具体的,该限位凸台112整体为横截面呈“工”字型结构,这样能够在保证足够强度的情况下,简化限位凸台112结构,降低生成成本。
作为优选,该限位凸台112一体成型在滑动件本体111上部的中间区域。
在此基础上,本上滑动件110中进一步在滑动件本体111上部设置至少一组限位卡爪113,这里至少一组限位卡爪113对应于限位凸台112分布在滑动件本体111上部,能够与限位凸台112配合,在上滑动件的Z轴方向上形成限位结构,用于对装配在限位凸台112上的上端装配组件200在Z轴方向上形成限位,避免上端装配组件200从限位凸台112上脱离,保证装配结构的可靠性。
具体的,该限位卡爪113对应于限位凸台112,一体成型在滑动件本体111上部;同时为能够很好的与限位凸台112配合,本上滑动件110在滑动件本体111上成型两组限位卡爪113,并且这两组限位卡爪113对应分布在横截面呈“工”字型的限位凸台112的两侧凹槽区域112a中,这样不影响限位凸台112的整体结构,同时在限位凸台112顶端两侧形成限位结构。
再者,在构成上,该限位卡爪113主要包括“L”形弹性支撑部113a,以及设置在“L”形弹性支撑部113a顶端的卡齿部113b。
为配合限位卡爪113的分布设置,滑动件本体111上对应于限位凸台112两侧凹槽的区域形成让位槽口,滑动件本体111在让位槽口中面向限位凸台112中间的凹槽水平延伸形成水平段,在延伸至限位凸台112中间的凹槽内后沿凹槽高度方向垂直延伸至限位凸台112顶端,由此形成“L”形弹性支撑部113a,该“L”形弹性支撑部113a整体分布在限位凸台112两侧的凹槽中,不影响限位凸台112的整体结构;同时该“L”形弹性支撑部113a基于自身的形变,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形成面向限位凸台112凹槽内侧的形变,同时产生弹性恢复力。
进一步的,在“L”形弹性支撑部113a顶端的外侧面形成水平向外延伸的卡齿部113b,该卡齿部113b外凸于限位凸台112的最外侧面,以便对装配在限位凸台112上的上端装配组件200形成卡接限位。
根据需要,该卡齿部113b的顶面形成有斜向导向面,方便操作。
基于上述方案,在限位凸台112的两侧凹槽区域112a中分别形成一组限位卡爪113。
参见图11,本上滑动件110通过其上的限位凸台112与限位卡爪113配合来装配上端装配组件200时,限位凸台112与其两侧的限位卡爪113同步穿设在上端装配组件200的装配孔210中,与此同时,限位卡爪113基于其自身的弹性,使得顶点的卡齿部113b抵接卡住上端装配组件200的上表面,继而对上端装配组件200沿限位凸台112进行Z轴方向移动形成限位,避免上端装配组件200从限位凸台112中脱离。
进一步参见图12,本上滑动件110中进一步在滑动件本体111下部底面上设置有相应的上滑动限位齿条115,以用于与下固定块120上的下滑动限位齿条124配合,形成稳定的滑动操作力。
具体的,本滑动件本体111下部底面上形成两组长条状的上滑动限位齿条115,并且这两组上滑动限位齿条115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对称分布在滑动件本体111的底面上。
这里对于两组上滑动限位齿条115之间间隔距离,不加以限定,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参见图13-图14,本可拆式位置调节器100中的下固定块120主要包括固定块本体121、设置在固定块本体121下部的紧固卡爪122以及装配限位爪123(如图8与图9所示)、设置在固定块本体121上的下滑动限位齿条124、以及设置在固定块本体121上的止动柄125。
具体的,本下固定块120中的固定块本体121用于构成整个下固定块120的主体,同时承载其他部件。
这里对于该固定块本体121的构成方案不加以限定,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只要能够与上滑动件110上的滑动导向槽114相互配合,同时保证足够强度即可。
作为举例,该固定块本体121可采用方形结构,这样便于设置其他组成部件。
结合图8与图9所示,本下固定块120中设置在固定块本体121下部的紧固卡爪122以及装配限位爪123的具体构成方案此处不加以限定,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结合图14所示,本下固定块120在固定块本体121的上表面设置有相应的下滑动限位齿条124,以用于与上滑动件110上的上滑动限位齿条115配合,形成稳定的滑动操作力。
具体的,该固定块本体121的上表面上形成两组长条状的下滑动限位齿条124,并且这两组下滑动限位齿条124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对称分布在固定块本体121的上表面上且与上滑动件110上的两组上滑动限位齿条115相对应,如图14所示。
这里对于下滑动限位齿条124的具体构成形式不加以限定,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参见图13,本下固定块120在固定块本体121的上表面设置相应的止动柄125,以用于在下固定块120与上滑动件110之间形成相应的防脱结构,能够在下固定块120与上滑动件110之间相对滑动过程中,在不影响两者相对滑动效果的情况下,避免两者之间发生离脱。
作为优选方案,该止动柄125一体成型在固定块本体121上,这样能够满足模具制造的可行性。
具体的,为配合止动柄125的成型设置,固定块本体121在两组下滑动限位齿条124之间形成让位槽孔,以用于构建止动柄125。
该止动柄125具体包括连接部125a,弹性延伸部125b以及抵接部125c三部分。
其中,连接部125a由固定块本体121上对应于让位槽孔的位置面向让位槽孔延伸形成,与固定块本体121连接成一体。
基于形成的连接部125a以一定向上的倾角向外延伸形成弹性延伸部125b,该弹性延伸部125b的顶端凸出固定块本体121的上表面。该弹性延伸部125b能够面向固定块本体121上的让位槽孔发生形变,并产生一定的弹性恢复力。
基于所形成的弹性延伸部125b,在其顶端水平向外延伸一段部位形成抵接部125c。
由此形成的止动柄125,其上的连接部125a通过固定块本体121上的让位槽孔与固定块本体121连接成一体,同时弹性延伸部125b以及抵接部125c整体呈一定倾角凸出固定块本体121的上表面,这样在下固定块120可移动的安置在上滑动件110上的滑动导向槽114中时,其上的抵接部125c能够与上滑动件110底面间隙配合,这样不影响下固定块120与上滑动件110之间滑动效果。
参见图12,为配合下固定块120上的止动柄125,上滑动件110在滑动件本体111底面的开口端对应设置有限位凸块116,这里的开口端为滑动件本体111底面上对应滑动导向槽114进口的一端。
该限位凸块116位于止动柄125随下固定块120相对于上滑动件110移动的行程上,并能够与止动柄125上的抵接部125c抵接配合,形成相应的防脱结构,从而对止动柄125移动行程构成限位,避免下固定块120从上滑动件110上的滑动导向槽114中脱离。
这里对于限位凸块116具体结构方案,此处不加以限定,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为了能够便于下固定块120与上滑动件110拆卸,上滑动件110进一步在滑动件本体111上设置相应的释放孔117,该释放孔117位于滑动件本体111上的限位凸块116的前方,能够在下固定块120上的止动柄125与上滑动件110上的限位凸块116抵接配合时,对应止动柄125上的抵接部125c。这样在需要拆卸下固定块120与上滑动件110时,将下固定块120沿上滑动件110上的滑动导向槽114向开口移动,直至其上的止动柄125地接上滑动件110上的限位凸块116,届时,通过释放工件透过释放孔117向下按压抵接部125c,使得止动柄125整体向下形变,直至抵接部125c低于限位凸块116,再继续向外移动下固定块120,即可使得抵接部125c脱离限位凸块116的限制,实现下固定块120与上滑动件110之间的拆卸。
基于上述方案所形成的可拆式位置调节器100,在使用时,只需将下固定块120从上滑动件110上滑动导向槽114的进口端安插进滑动导向槽114中即可,如图7-9,以及图14所示。
届时,该可拆式位置调节器可通过在上滑动件上设置与凸台相配合的限位卡爪,能够保证在上滑动件的Z轴方向上限位的同时满足模具制造可行性。
根据需要,上滑动件110通过其上的滑动导向槽114与下固定块120配合,可方便调节上滑动件110与下固定块120之间的相对位置。在调节过程中,设置在上滑动件与下固定块之间的防脱结构,能够使上滑动件与下固定块两者在滑动过程中不会分离脱出又不会影响滑动效果,拆卸时能无损拆卸两零部件;同时满足模具制造的可行性。
再者,在调节过程中,上滑动件与下固定块之间基于分布在两侧的两组滑动限位齿条配合方案,使得上滑动件与下固定块之间的滑动力将会变得平衡稳定。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拆式位置调节器能够用于临时将保险杠盖、挡泥板、侧板、车顶扰流板或类似物固定到车辆结构上,并确保上边缘之间的精确(可调)间隙保险杠盖,挡泥板,侧板,屋顶扰流板,或类似和汽车的引擎盖或后备箱盖。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可拆式位置调节器,包括上滑动件与下固定块,所述上滑动件的底部设置有滑动导向槽,所述上滑动件的上部设置限位凸台,所述下固定块可调节的安置在上滑动件上的滑动导向槽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动件上设置有至少一组限位卡爪,所述至少一组限位卡爪能够与限位凸台配合,在上滑动件的Z轴方向上形成限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式位置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动件上设置两组限位卡爪,所述两组限位卡爪对称分布在限位凸台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拆式位置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爪包括弹性支撑部以及设置在弹性支撑部顶部的卡齿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式位置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爪一体成型在所述上滑动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式位置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动件与下固定块设置有防脱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拆式位置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结构包括设置在上滑动件上的限位凸块以及对应设置在下固定块上的止动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拆式位置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柄一体成型在下固定块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拆式位置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柄包括连接部,弹性延伸部以及抵接部,所述连接部与下固定块连接成一体,所述弹性延伸部由连接部成一定倾角向外延伸形成,并使得弹性延伸部的顶端高出下固定块表面,所述抵接部由弹性延伸部顶端水平向外延伸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式位置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动件的底部设置两组上滑动限位齿条,所述两组上滑动限位齿条间隔对称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拆式位置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块上设置两组下滑动限位齿条,所述两组下滑动限位齿条间隔对称分布。
CN202320327269.5U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可拆式位置调节器 Active CN2205513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27269.5U CN220551335U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可拆式位置调节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27269.5U CN220551335U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可拆式位置调节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51335U true CN220551335U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06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27269.5U Active CN220551335U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可拆式位置调节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513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87902B1 (en) Plastic fastener
CN220551335U (zh) 一种可拆式位置调节器
CN113401226B (zh) 一种翼子板连接件、安装工装和安装方法
CN110497870A (zh) 一种新型前保险杠与翼子板间装配的装配方法
CN201484537U (zh) 一种保证汽车前大灯周边间隙平度装配精度的安装结构
CN216580316U (zh) 前大灯转接安装支架
CN211223629U (zh) 翼子板、翼子板连接装置和车辆
JP4630469B2 (ja) 自動車のバンパー構造
CN214930246U (zh) 一种零件预挂定位结构及其安装结构
CN219359312U (zh) 一种汽车背门装配支撑辅具装置
CN211820246U (zh) 一种塑料件连接结构及车辆
CN110497869A (zh) 一种用于前保险杠与翼子板相连接的安装支架
CN218805497U (zh) 后组合灯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15097856U (zh) 多构件装配连接装置及车辆构件装配结构
CN218876854U (zh) 后背门侧护板总成、后背门和车辆
CN216190303U (zh) 一种底盘吊具
CN209972382U (zh) 一种汽车后保险杠总成
CN219728070U (zh) 一种车用摄像头安装总成及车辆
CN220465425U (zh) 保险杠结构及车辆
CN215890724U (zh) 一种用于汽车装饰件装配的一体式卡爪结构
CN212889807U (zh) 一种汽车天窗框结构及汽车
JPH056402Y2 (zh)
CN218907131U (zh) 一种防松动车门角饰
CN211442149U (zh) 行李架横梁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17672869U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翼子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