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49828U - 一种张紧力可调的铜编织线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张紧力可调的铜编织线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49828U
CN220549828U CN202321039324.7U CN202321039324U CN220549828U CN 220549828 U CN220549828 U CN 220549828U CN 202321039324 U CN202321039324 U CN 202321039324U CN 220549828 U CN220549828 U CN 2205498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machine body
braided wire
copper braided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3932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惠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cang Linyuan Electric Wire &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cang Linyuan Electric Wire &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cang Linyuan Electric Wire &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cang Linyuan Electric Wire &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3932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498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498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498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编织线输送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张紧力可调的铜编织线输送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安装有固定调节组件,所述机体的内部安装有夹持组件,所述固定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机体顶部的保护箱,所述保护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双向螺杆,所述机体的内部开设有凸形槽,所述凸形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所述滑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双向螺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机体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该张紧力可调的铜编织线输送装置,能对不同型号的铜编织线进行有效固定,同时,还能有效避免了因夹持力过大对铜编织线造成损伤,提高了铜编织线输送装置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张紧力可调的铜编织线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编织线输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张紧力可调的铜编织线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铜编织线是应用于电气装置、开关电器、电炉及蓄电池等的软连接线,铜编织线为成股的细铜线,在生产铜编织线过程中需要对铜编织线输送。
现有的铜编织线输送装置,张紧力一般为固定的,而当不同型号的铜编织线需要进行输送时,不能对不同型号的铜编织线进行有效固定,从而导致铜编织线因所受夹持力不足,使得铜编织线在输送过程中铜编织线内的铜线之间会产生相对滑动,导致铜编织线变得参差不齐和杂乱,而夹持力过大也会对铜编织线造成损伤,从而对铜编织线的质量造成影响,降低了现有铜编织线输送装置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张紧力可调的铜编织线输送装置,具备了能根据不同型号的铜编织线调节张紧力等优点,解决了现有铜编织线输送装置实用性较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能根据不同型号的铜编织线调节张紧力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张紧力可调的铜编织线输送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安装有固定调节组件,所述机体的内部安装有夹持组件;
所述固定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机体顶部的保护箱,所述保护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双向螺杆,所述机体的内部开设有凸形槽,所述凸形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所述滑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双向螺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机体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柱,所述螺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钻头;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开设在机体右侧的夹持槽,所述连接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两个所述固定框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顶部和底部两个所述弹簧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块,两个所述调节块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板,所述机体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夹持孔。
进一步的,所述双向螺杆的底端依次贯穿机体、凸形槽和滑块并延伸至机体的底壁中与限位块的圆心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转动连接在机体的底壁中,所述滑块的长度和高度分别等于凸形槽的长度和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保护箱并延伸至保护箱的底部与双向螺杆的顶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的高度大于连接块的高度,所述调节块的长度等于固定框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凸形槽的右侧与夹持槽的左侧相连通,所述固定框的左侧滑动连接在机体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双向螺杆的上下两段螺纹方向相反。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张紧力可调的铜编织线输送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张紧力可调的铜编织线输送装置,通过机体内部安装的固定调节组件和夹持组件的相互配合,当不同型号的铜编织线需要进行输送时,能对不同型号的铜编织线进行有效固定,从而确保对铜编织线的夹持力,避免铜编织线在输送过程中铜编织线内的铜线之间会产生相对滑动从而导致铜编织线变得参差不齐和杂乱,同时,还能有效避免了因夹持力过大对铜编织线造成损伤,避免了对铜编织线的质量造成影响,提高了铜编织线输送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机体、200固定调节组件、201保护箱、202电机、203双向螺杆、204凸形槽、205滑块、206连接块、207限位块、208固定板、209螺柱、210钻头、300夹持组件、301夹持槽、302固定框、303弹簧、304调节块、305弧形夹板、306夹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张紧力可调的铜编织线输送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的内部安装有固定调节组件200,机体1的内部安装有夹持组件300,通过机体1内部安装的固定调节组件200和夹持组件300的相互配合,当不同型号的铜编织线需要进行输送时,能对不同型号的铜编织线进行有效固定,从而确保对铜编织线的夹持力,避免铜编织线在输送过程中铜编织线内的铜线之间会产生相对滑动从而导致铜编织线变得参差不齐和杂乱,同时,还能有效避免了因夹持力过大对铜编织线造成损伤,避免了对铜编织线的质量造成影响,提高了铜编织线输送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中固定调节组件200是对装置进行固定和调节的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调节组件200包括固定连接在机体1顶部的保护箱201,保护箱2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02,电机202的型号可为Y112M-4,电机20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双向螺杆203,机体1的内部开设有凸形槽204,凸形槽20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205,滑块20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06,双向螺杆20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07,机体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08,固定板208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柱209,螺柱20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钻头210。
需要说明的是,双向螺杆203的底端依次贯穿机体1、凸形槽204和滑块205并延伸至机体1的底壁中与限位块207的圆心固定连接,限位块207转动连接在机体1的底壁中,确保双向螺杆203能正确有效的转动。
另外,滑块205的长度和高度分别等于凸形槽204的长度和高度,滑块205的高度大于连接块206的高度,使滑块205在凸形槽204中滑动的更稳定。
此外,电机202的输出轴贯穿保护箱201并延伸至保护箱201的底部与双向螺杆203的顶端固定连接,确保电机202能带动双向螺杆203转动,螺柱20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块,方便对螺柱209进行转动。
本实施例中夹持组件300是对铜编织线进行夹持的结构。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夹持组件300包括开设在机体1右侧的夹持槽301,连接块20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302,两个固定框30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303,顶部和底部两个弹簧303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块304,两个调节块304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板305,机体1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夹持孔306。
需要说明的是,调节块304的长度等于固定框302的长度,使调节块304在固定框302中滑动的更稳定,凸形槽204的右侧与夹持槽301的左侧相连通,确保连接块206能带动固定框302进行调节。
另外,固定框302的左侧滑动连接在机体1的内部,使固定框302的上下移动调节时更稳定,双向螺杆203的上下两段螺纹方向相反,确保两个滑块205做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运动。
此外,机体1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防止两个固定框302向背的一侧与机体1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发生碰撞。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使用时,将输送装置放置在目标地点,然后转动两个螺柱209,使螺柱209在固定板208的内部进行上下移动调节,从而带动钻头210进行上下移动调节,从而将机体1固定,然后将需要输送的铜编织线穿过两个夹持孔306,然后打开电机202,带动双向螺杆203转动,在限位块207的限位作用下,双向螺杆203只能在原位转动,而两个滑块205在内部螺纹旋转推力的作用下,在双向螺杆203的外侧做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运动,从而通过两个连接块206带动两个弧形夹板305做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运动,从而对不同型号的铜编织线进行有效夹持。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张紧力可调的铜编织线输送装置,通过机体1内部安装的固定调节组件200和夹持组件300的相互配合,当不同型号的铜编织线需要进行输送时,能对不同型号的铜编织线进行有效固定,从而确保对铜编织线的夹持力,避免铜编织线在输送过程中铜编织线内的铜线之间会产生相对滑动从而导致铜编织线变得参差不齐和杂乱,同时,还能有效避免了因夹持力过大对铜编织线造成损伤,避免了对铜编织线的质量造成影响,提高了铜编织线输送装置的实用性,解决了现有铜编织线输送装置实用性较低的问题。
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主控器及电源电连接,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且现有公开的电力连接技术,不在文中赘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张紧力可调的铜编织线输送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内部安装有固定调节组件(200),所述机体(1)的内部安装有夹持组件(300);
所述固定调节组件(200)包括固定连接在机体(1)顶部的保护箱(201),所述保护箱(2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02),所述电机(20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双向螺杆(203),所述机体(1)的内部开设有凸形槽(204),所述凸形槽(20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205),所述滑块(20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06),所述双向螺杆(20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07),所述机体(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08),所述固定板(208)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柱(209),所述螺柱(20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钻头(210);
所述夹持组件(300)包括开设在机体(1)右侧的夹持槽(301),所述连接块(20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302),所述凸形槽(204)的右侧与夹持槽(301)的左侧相连通,所述固定框(302)的左侧滑动连接在机体(1)的内部,两个所述固定框(30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303),顶部和底部两个所述弹簧(303)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块(304),两个所述调节块(304)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板(305),所述机体(1)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夹持孔(3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张紧力可调的铜编织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杆(203)的底端依次贯穿机体(1)、凸形槽(204)和滑块(205)并延伸至机体(1)的底壁中与限位块(207)的圆心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张紧力可调的铜编织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207)转动连接在机体(1)的底壁中,所述滑块(205)的长度和高度分别等于凸形槽(204)的长度和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张紧力可调的铜编织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02)的输出轴贯穿保护箱(201)并延伸至保护箱(201)的底部与双向螺杆(203)的顶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张紧力可调的铜编织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05)的高度大于连接块(206)的高度,所述调节块(304)的长度等于固定框(302)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张紧力可调的铜编织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双向螺杆(203)的上下两段螺纹方向相反。
CN202321039324.7U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张紧力可调的铜编织线输送装置 Active CN2205498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39324.7U CN220549828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张紧力可调的铜编织线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39324.7U CN220549828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张紧力可调的铜编织线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49828U true CN220549828U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05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39324.7U Active CN220549828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张紧力可调的铜编织线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498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2189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耐磨性发动机转运架
CN220549828U (zh) 一种张紧力可调的铜编织线输送装置
CN210818964U (zh) 一种互感器壳体用打磨装置
CN111482683A (zh) 一种用于箔式绕线设备焊接结构上的焊枪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10732774A (zh)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加工的激光焊接装置
CN217913409U (zh) 一种线材激光焊接设备
CN217702817U (zh) 电机转子外表面打磨设备
CN211102428U (zh) 一种用于摩托车主支架的可调节焊接工装
CN214684637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自动焊锡机
CN108646540A (zh) 手表宝石轴承内孔弧形加工装置
CN210412981U (zh) 一种自动氩弧焊机
CN212832663U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支撑架
CN208127140U (zh) 一种汽车用半导体抛光装置
CN210535999U (zh) 一种汽车线束生产用夹持机构
CN208673899U (zh) 一种方便调节焊接角度的锡焊夹头
CN216029913U (zh) 一种摇臂磨圆弧工装
CN211028792U (zh) 一种具有夹持结构的焊线机
CN220984241U (zh) 一种框式绞线机
CN215658311U (zh) 一种插头自动焊锡机
CN218969548U (zh) 一种电脑绣花机的面线松紧组件
CN206435833U (zh) 一种焊接卡线治具和自动焊接机
CN215433287U (zh) 电源生产线组装的电源检测夹持工装
CN219246531U (zh) 一种锂离子电容器引脚焊接装置
CN213794956U (zh) 一种贴片焊接控制装置
CN219513611U (zh) 电气设备安装基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