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40124U - 一种轴承保持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保持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40124U
CN220540124U CN202322254985.8U CN202322254985U CN220540124U CN 220540124 U CN220540124 U CN 220540124U CN 202322254985 U CN202322254985 U CN 202322254985U CN 220540124 U CN220540124 U CN 2205401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cket portion
pocket
bearing
ribs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5498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信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Gaode Cag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Gaode Cag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Gaode Cag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Gaode Cag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5498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401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401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401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保持架,属于轴承配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润滑油在轴承内停留时间较短的问题,该轴承保持架是由2个相对设置的环形圈构成的,环形圈是多个兜孔部通过连接部依次连接形成,兜孔部相对设置形成兜孔,兜孔内装配钢珠,本实用新型中的轴承保持架在兜孔部的内壁上沿着兜孔部的圆周方向分布有储油槽,储油槽增强了润滑油的停留时间,并且储油槽还连通有弧形槽以及分支槽,增大了润滑油与钢珠的接触面积,保障了润滑效果,另外,在兜孔部的表面设置有加强筋、凸筋以及分支凸筋,保障了兜孔部的抗冲抗压强度,避免了兜孔部变形导致钢珠滚动不顺畅的问题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轴承保持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配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轴承保持架。
背景技术
轴承保持架是一种设置在轴承外圈与内圈之间、对轴承内的钢珠起到保持以避免钢珠飞溅的零配件,其主要目的就是保持钢珠在轴承内圈、外圈之间滚动,以保障轴承的正常运转。
现有技术中,轴承保持架主要是由多个兜孔依次连接形成的环形圈,该环形圈整体放置于轴承内、外圈之间,兜孔部内设置有钢珠,轴承在使用的过程中钢珠在轴承内、外圈之间滚动,保持架避免了钢珠飞溅,保障轴承的正常运转。其具体结构如中国专利CN111306197A公开的一种轴承及保持架,该保持架包括第一环形架体和第二环形架体,第一环形架体包括沿周向间隔设置且均匀分布的第一兜孔部及第一连接部,第二环形架体包括沿周向间隔设置且均匀分布的第二兜孔部及第二连接部,第一环形架体和第二环形架体轴向相对设置,第一兜孔部和第二兜孔部围成保持架的兜孔,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形成保持架,该保持架在轴承内、外圈之间保障了钢珠的平稳转动,避免了钢珠的飞溅,从而有利于轴承的使用。但是,该保持架在使用中还存在如下的缺陷。
由于兜孔是由第一兜孔部和第二兜孔部相对设置围合形成的,钢珠在兜孔内转动,而轴承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配合润滑油使用以保障钢珠滚动的顺滑,在实际使用中润滑油位于保持架的兜孔部内壁上,钢珠在兜孔内转动,但是,上述的保持架使用的时候钢珠滚动容易将润滑油带出保持架,润滑油无法长时间停留在兜孔的内壁上,因此,保持架长时间使用以后需要添加润滑油,给作业人员增加了工作量,为此,设计一种能够保障润滑油长时间停留在兜孔内壁上的保持架是十分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润滑油在保持架内停留时间较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轴承保持架,是由2个相对设置的环形圈相对设置构成,环形圈是由多个兜孔部通过连接部依次连接形成,兜孔部相对设置形成兜孔,兜孔内装配有钢珠,兜孔部靠近钢珠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容纳润滑油的储油槽,储油槽设置在兜孔部与连接部的连接处并且沿着兜孔部的圆周方向分布。
优选的,上述的轴承保持架中,兜孔部远离钢珠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设置在兜孔部与连接部的连接处并且沿着兜孔部的圆周方向分布。
优选的,上述的轴承保持架中,储油槽与加强筋一体成型设置,在兜孔部内壁形成储油槽的时候兜孔部的表面凸起形成加强筋。
优选的,上述的轴承保持架中,兜孔部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弧形槽,弧形槽与储油槽连通并且弧形槽沿着兜孔部的圆周方向分布。
优选的,上述的轴承保持架中,兜孔部的表面还设置有凸筋,凸筋沿着兜孔部表面的圆周方向分布并且与加强筋连接。
优选的,上述的轴承保持架中,凸筋与弧形槽一体成型设置,在兜孔部的内壁形成弧形槽的时候兜孔部的表面凸起形成凸筋。
优选的,上述的轴承保持架中,弧形槽的顶部与兜孔部内壁的连接处设置有导向部。
优选的,上述的轴承保持架中,弧形槽的深度从储油槽至兜孔部的中部方向依次降低。
优选的,上述的轴承保持架中,兜孔部的内壁上还分布有分支槽,分支槽设置有多个并且呈现放射状分布,分支槽与储油槽连通。
优选的,上述的轴承保持架中,兜孔部远离分支槽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分支凸筋,分支凸筋呈现放射状分布并且分支凸筋与分支槽一体成型设置。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的轴承保持架,是由2个相对设置的环形圈构成,环形圈是由兜孔部与连接部依次连接形成的,在兜孔部与连接部处设置有沿着兜孔部袁州方向分布的储油槽,因此,当钢珠在兜孔内转动的时候润滑油可以对钢珠进行润滑,并且储油槽的设置也增加了润滑油在保持架中的停留时间,从而保障了润滑效果,增强了轴承的使用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的环形圈中,兜孔部上的储油槽还连通有弧形槽以及分支槽,弧形槽以及分支槽与储油槽连通,增大了润滑油与钢珠的接触面积并且延长了润滑油在保持架内的停留时间,从而增强了润滑效果的同时提高了轴承的使用效率。
(3)本实用新型中的环形圈表面还分布有加强筋,凸筋以及分支凸筋,加强筋、凸筋以及分支凸筋的设置保障了兜孔部的抗冲抗压强度,避免了兜孔部发生形变,保障钢珠的顺滑滚动,另外,加强筋、凸筋、分支凸筋和储油槽、弧形槽以及分支槽分别一体成型设置,简化了保持架的生产工艺,提高了保持架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轴承保持架与轴承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轴承保持架与轴承装配的拆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保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构成保持架的环形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兜孔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环形圈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兜孔部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兜孔部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兜孔部的测试剖视图及其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10为图8中兜孔部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兜孔部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兜孔部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注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100、外圈;101、内圈;
200、保持架本体;201、钢珠;202、环形圈;
202a、兜孔部;202b、连接部;
300、储油槽;301、弧形槽;
301a、分支槽;301b、导向部;
400、加强筋;401、凸筋;401a、分支凸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实施例。
如图1~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轴承保持架与轴承装配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中的轴承保持架装配在轴承外圈100以及内圈101形成的环形空腔中,以便于轴承在使用中对钢珠起到稳定、避免飞溅的问题发生。
如图3~7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轴承保持架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轴承保持架,是由两个相对设置的环形圈202构成的保持架本体200,保持架本体200设置在轴承的外圈100以及内圈101之间,环形圈202主要是由多个兜孔部202a依次连接连接部202b形成的环状结构。本实施例中的保持架本体200是由2个环形圈202相对设置形成的,并且2个环形圈202上的兜孔部202a相对设置围合形成了兜孔,另外,2个环形圈202之间通过连接部202b相互连接固定,具体的是,连接部202b上设置有销孔,2个环形圈202b通过销孔与固定销的配合实现了固定装配从而形成了保持架本体200。
本实施例中,保持架本体200通过2个环形圈202相对固定以后,其中的兜孔部202a相对设置形成了兜孔,在兜孔内装配有钢珠201,因此,当保持架本体200装配在轴承的外圈100以及内圈101形成的环形空腔内以后,钢珠201抵接在轴承外圈100的内壁以及轴承内圈101的外壁上,因此,当轴承在使用的时候,钢珠201可以在保持架本体200内的兜孔中发生滚动,保障了轴承的正常使用,另外,保持架本体200可以避免了钢珠201的飞溅,保障了轴承的顺利使用。
如图4以及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环形圈202上位于连接部202b以及兜孔部202a的连接处位置设置有储油槽300,储油槽300内填充有润滑油,并且储油槽300沿着环形圈202的圆周方向分布。因此,当钢珠201在兜孔内发生转动的时候,其表面能够刮动储油槽300内的润滑油将润滑油带出,因此,储油槽300的设置能够保障对钢珠201的表面实施润滑作用,促进了钢珠201在兜孔内的转动顺滑性能。另外,本实施例中,由于润滑油存储在储油槽300中,避免了钢珠201在转动的过程中将润滑油带出保持架的外侧,从而保障了润滑油在保持架内的停留时间,能够提高对钢珠201的润滑时长和效果,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频繁添加润滑油从而对作业人员造成增大工作量的问题。
如图6以及图7所示,其为环形圈202表面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局部结构放大图。本实施例中,环形圈202表面位于连接部202b以及兜孔部202a的连接处位置设置有加强筋400,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加强筋400与储油槽300分别设置在环形圈202的两侧壁上,具体的是,储油槽300设置在环形圈202贴近钢珠201的一侧,加强筋400设置在环形圈202远离储油槽300的一侧,本实施例中,加强筋400沿着环形圈202的圆周方向分布,加强筋400能够有效保障兜孔的强度,避免了兜孔发生变形导致钢珠201无法在兜孔中顺畅转动的问题发生。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储油槽300与加强筋400可以为一体设置,具体的是,冲压形成储油槽300的时候在环形圈202的背部凸起形成加强筋400,即储油槽300与加强筋400通过冲压同步形成,从而简化了保持架加工工序,便于保持架的生产加工。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兜孔部202a上还设置有弧形槽301,弧形槽301沿着兜孔部202a的圆周方向分布,本实施例中,弧形槽301与储油槽300连通,因此,当润滑油存储在储油槽300中时,随着钢珠201的转动,润滑油进入到弧形槽301中并且存储在弧形槽301中,进一步增加了润滑油在保持架中的停留时间从而更好的对钢珠201进行润滑,作为进一步的方案,为了便于润滑油可以从储油槽300以及弧形槽301中流出,本实施例中,弧形槽301的深度沿着储油槽300至兜孔部202a中部的方向逐渐降低,因此,润滑油进入到弧形槽301中以后直至兜孔部202a中间位置以后容易被钢珠201带出对钢珠201进行润滑,另外,由于储油槽300以及弧形槽301的存在也增加了润滑油在保持架中的停留时间,避免了频繁添加润滑油的问题发生。
另外,作为更进一步的方案,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弧形槽301的顶部与兜孔部202a的内壁之间通过倒角处理,即设置有导向部301b,导向部301b的设置可以实现了钢珠201在兜孔内滚动的时候避免了刮痕从而导致转动不顺畅的问题发生,促进了钢珠201滚动的顺滑。
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其为本实施例中的兜孔部202a的表面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兜孔部202a的表面设置有凸筋401,凸筋401的作用与加强筋400的作用相同,均是避免了兜孔部202a在使用中发生形变从而导致钢珠201在兜孔内转动不顺畅的问题发生,本实施例中,凸筋401沿着兜孔部202a的圆周方向分布,从而增强了兜孔部202a的抗冲抗压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凸筋401可以与弧形槽301一体成型设置,即在兜孔部202a上冲压形成弧形槽301即其背部能够形成凸筋401,从而简化了保持架的生产加工工序,提高了保持架的生产效率。
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作为本实施例再进一步的方案,本实施例中,在兜孔部202a的内壁上还分布有分支槽301a,分支槽301a呈现放射状分布,并且分支槽301a与储油槽300连通,因此,当润滑油在储油槽300中的时候可以进入到分支槽301a中,由于分支槽301a呈现放射状分布,因此,使得润滑油以放射状的形状停留在兜孔部202a的内壁上,增大了与钢珠201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润滑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放射状的分支槽301a不仅亦可以与储油槽300连通,也可以与弧形槽301a连通,均能实现增大润滑油与钢珠201接触面积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如图12所示,在兜孔部202a的背部也分布有放射状的分支凸筋401a,分支凸筋401a的作用与凸筋401的凸筋相同,均是提高了兜孔部202a的强度,另外,凸筋401a可以直接与加强筋400连接,也可以与凸筋401连接,并且,本实施例中的凸筋401a与分支槽301a一体成型,即冲压形成分支槽301a以后在兜孔部202a的背部形成了凸筋401a,从而简化了生产工艺,保障了生产效率。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中保持架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中的保持架,通过储油槽300的设置能够延长润滑油在兜孔部202a的停留时间,通过加强筋400的设置能够提高兜孔部202a的强度,一方面润滑油能够对钢珠201进行润滑,另一方面避免了兜孔部202a的形变,均能实现钢珠201在保持架内顺畅的转动,提高了轴承的使用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弧形槽301、分支槽301a的设置进一步保障了润滑油在保持架内的停留时间,凸筋401以及分支凸筋401a进一步提高了兜孔部202a的抗压抗冲强度,从而提高了轴承的使用效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轴承保持架,是由2个相对设置的环形圈(202)相对设置构成,环形圈(202)是由多个兜孔部(202a)通过连接部(202b)依次连接形成,兜孔部(202a)相对设置形成兜孔,兜孔内装配有钢珠(201),其特征在于,兜孔部(202a)靠近钢珠(20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容纳润滑油的储油槽(300),储油槽(300)设置在兜孔部(202a)与连接部(202b)的连接处并且沿着兜孔部(202a)的圆周方向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兜孔部(202a)远离钢珠(201)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400),加强筋(400)设置在兜孔部(202a)与连接部(202b)的连接处并且沿着兜孔部(202a)的圆周方向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储油槽(300)与加强筋(400)一体成型设置,在兜孔部(202a)内壁形成储油槽(300)的时候兜孔部(202a)的表面凸起形成加强筋(40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兜孔部(202a)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弧形槽(301),弧形槽(301)与储油槽(300)连通并且弧形槽(301)沿着兜孔部(202a)的圆周方向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兜孔部(202a)的表面还设置有凸筋(401),凸筋(401)沿着兜孔部(202a)表面的圆周方向分布并且与加强筋(40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凸筋(401)与弧形槽(301)一体成型设置,在兜孔部(202a)的内壁形成弧形槽(301)的时候兜孔部(202a)的表面凸起形成凸筋(40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弧形槽(301)的顶部与兜孔部(202a)内壁的连接处设置有导向部(301b)。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弧形槽(301)的深度从储油槽(300)至兜孔部(202a)的中部方向依次降低。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兜孔部(202a)的内壁上还分布有分支槽(301a),分支槽(301a)设置有多个并且呈现放射状分布,分支槽(301a)与储油槽(300)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兜孔部(202a)远离分支槽(301a)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分支凸筋(401a),分支凸筋(401a)呈现放射状分布并且分支凸筋(401a)与分支槽(301a)一体成型设置。
CN202322254985.8U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轴承保持架 Active CN2205401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54985.8U CN220540124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轴承保持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54985.8U CN220540124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轴承保持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40124U true CN220540124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73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54985.8U Active CN220540124U (zh) 2023-08-22 2023-08-22 一种轴承保持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401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47089A (zh) * 2024-03-06 2024-04-09 宁波银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轴承保持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47089A (zh) * 2024-03-06 2024-04-09 宁波银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轴承保持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540124U (zh) 一种轴承保持架
CN207762129U (zh) 一种复合轴承
CN210240321U (zh) 一种减磨自润滑轴承内圈
CN217682869U (zh) 低摩擦高载荷滚柱轴承
CN205639319U (zh) 一种新型外圈v形内圈弧形滚道球轴承
JP5994369B2 (ja) アンギュラ玉軸受
JP6191716B2 (ja) アンギュラ玉軸受
CN211449401U (zh) 一种低摩擦力矩圆锥滚子轴承保持架
CN213270743U (zh) 一种长寿命调心滚针轴承外圆
CN212455226U (zh) 一种圆柱滚子轴承整体式保持器
CN212429511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耐磨润滑型保持架
CN211693222U (zh) 一种具有心型曲率的滚珠轴承滚道
CN209838967U (zh) 带有储脂结构的深沟球保持架
CN203239763U (zh) 新型轴瓦
CN2937619Y (zh) 一种自润滑耐高温轴承
CN216199814U (zh) 一种具有自动润滑效果的角接触球轴承
CN220622505U (zh) 一种外圈带凹槽的轴承结构
CN219413279U (zh) 一种圆锥轴承保持架和轴承
CN215110099U (zh) 深沟球轴承保持架
CN210531420U (zh) 一种薄壁型自行车轴承外圈
CN217814575U (zh) 一种新型调心滚子轴承
CN205639288U (zh) 圆锥滚子轴承
CN205639318U (zh) 一种新型内外圈皆为弧锥形轮廓滚道球轴承
CN213088519U (zh) 一种厚壁圆锥滚子轴承的减重结构
CN213541071U (zh) 圆锥滚子轴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