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35819U - 靠背支架、后衣架及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靠背支架、后衣架及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35819U
CN220535819U CN202322061273.4U CN202322061273U CN220535819U CN 220535819 U CN220535819 U CN 220535819U CN 202322061273 U CN202322061273 U CN 202322061273U CN 220535819 U CN220535819 U CN 2205358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es hanger
concave
back support
plug
slot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6127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春来
韩强英
董志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Aima Vehicle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Aima Vehicle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Aima Vehicle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Aima Vehicle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6127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358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358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358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olders For Apparel And Elements Relating To Appare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靠背支架、后衣架及电动车,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靠背支架通过设置插头结构与后衣架的插槽结构榫卯插接,可使靠背支架的受力位置从原来螺丝固定点转移到靠背支架本身,使靠背支架与后衣架的连接结构得到强化,靠背支架不易断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靠背支架仅与后衣架螺丝连接,从而导致靠背支架的螺丝贯穿位置容易受力集中,发生断裂的问题。另外,靠背支架与后衣架之间榫卯插接,还降低了装配难度和加固零件(螺丝或螺栓)的使用数量;而且靠背支架与后衣架插接后,无需手扶靠背支架,即可完成螺丝或螺栓的装配,装配方式简单,装配效率高。

Description

靠背支架、后衣架及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靠背支架、后衣架及电动车。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电动车均具备靠背结构。传统的靠背支架安装时,其底部与电动车后衣架搭接,并通过两颗M8螺丝连接固定。这种固定方式,稳定性差,强度不足,靠背所受压力,会集中在靠背支架与后衣架的螺丝连接处,使用时靠背支架易从螺丝处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靠背支架、后衣架及电动车,以解决上述现有靠背支架仅通过两颗螺丝与后衣架相连,使用时靠背支架易从螺丝处断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靠背支架,所述靠背支架底部设置有用于与电动车后衣架上插槽结构进行榫卯插接的插头结构,所述插头结构上设置有用于与螺纹杆件进行螺纹连接的螺纹孔。
可选的,所述插头结构的外表面设置有装配凸起,用于与所述插槽结构上对应位置的凹陷结构凹凸配合。
可选的,所述装配凸起包括:
侧部装配凸起,设置于所述插头结构的侧部,用于与所述插槽结构侧壁对应的侧部凹陷结构凹凸配合;
底部装配凸起,设置于所述插头结构的底部,用于与所述插槽结构底部对应的底部凹陷结构凹凸配合。
可选的,所述侧部装配凸起设置有两个,并对称布置于所述插头结构的两侧;所述底部装配凸起设置有一个。
可选的,所述螺纹孔设置有一个,所述螺纹杆件为螺丝或螺栓。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后衣架,所述后衣架上设置有用于与靠背支架底部的插头结构进行榫卯插接的插槽结构,所述插槽结构的侧壁设置有供螺纹杆件穿过的安装孔。
可选的,所述插槽结构的内壁开设有凹陷结构,用于与所述插头结构上对应位置的装配凸起凹凸配合。
可选的,所述凹陷结构包括:
侧部凹陷结构,设置于所述插槽结构的侧部,用于与所述插头结构侧壁对应的侧部装配凸起凹凸配合;
底部凹陷结构,设置于所述插槽结构的底部,用于与所述插头结构底部对应的底部装配凸起凹凸配合。
可选的,所述侧部凹陷结构设置有两个,并对称布置于所述插槽结构的两侧;所述底部凹陷结构设置有一个。
可选的,所述安装孔设置有一个。
可选的,所述插槽结构的顶部及前侧均开口布置,所述侧部凹陷结构位于所述插槽结构的顶部开口处。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动车,包括如上所述的靠背支架和如上所述的后衣架,所述靠背支架底部的所述插头结构与所述后衣架上的所述插槽结构榫卯插接,并通过所述螺纹杆件相连。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靠背支架,用于安装在电动车的后衣架上。该靠背支架通过设置插头结构与后衣架的插槽结构榫卯插接,可使靠背支架的受力位置从原来螺丝固定点转移到靠背支架本身,使靠背支架与后衣架的连接结构得到强化,靠背支架不易断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靠背支架仅与后衣架螺丝连接,从而导致靠背支架的螺丝贯穿位置容易受力集中,发生断裂的问题。
另外,靠背支架与后衣架之间榫卯插接,还降低了装配难度和加固零件(螺丝或螺栓)的使用数量;而且靠背支架与后衣架插接后,无需手扶靠背支架,即可完成螺丝或螺栓的装配,装配方式简单,装配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后衣架,用于与上述靠背支架配合使用。后衣架通过设置插槽结构,来与靠背支架的插头结构榫卯插接,不仅使得靠背支架的受力位置从原来螺丝固定点转移到靠背支架本身,使靠背支架与后衣架的连接结构得到强化,而且,靠背支架与后衣架之间榫卯插接,还降低了装配难度,靠背支架与后衣架插接后,无需手扶靠背支架,即可完成螺丝或螺栓的装配,装配方式简单,装配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动车,包括上述的后衣架和靠背支架,靠背支架通过设置插头结构与后衣架的插槽结构榫卯插接,可使靠背支架的受力位置从原来螺丝固定点转移到靠背支架本身,使靠背支架与后衣架的连接结构得到强化,靠背支架不易断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靠背支架仅与后衣架螺丝连接,从而导致靠背支架的螺丝贯穿位置容易受力集中,发生断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靠背支架与后衣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靠背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靠背支架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后衣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靠背支架;11、插头结构;12、螺纹孔;13、侧部装配凸起;14、底部装配凸起;
2、后衣架;21、插槽结构;22、安装孔;23、侧部凹陷结构;24、底部凹陷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靠背支架,以解决现有靠背支架仅通过两颗螺丝与后衣架相连,使用时靠背支架易从螺丝处断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与上述靠背支架适配安装的后衣架。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靠背支架和后衣架的电动车,以解决现有靠背支架仅通过两颗螺丝与后衣架相连,使用时靠背支架易从螺丝处断裂的问题。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靠背支架1,靠背支架1底部设置有用于与电动车的后衣架2上插槽结构21进行榫卯插接的插头结构11,插头结构11上设置有用于与螺纹杆件进行螺纹连接的螺纹孔12,当插头结构11与后衣架2上插槽结构21进行榫卯插接后,通过螺纹杆件贯穿插槽结构21上的安装孔后与螺纹孔12旋紧,实现插头结构11与插槽结构21的紧固。靠背支架1通过设置插头结构11与后衣架2的插槽结构21榫卯插接,增大了靠背支架1与后衣架2的接触面积和受力面积,靠背支架1所受压力(比如:人体或物品对电动车靠背的倚靠力)会扩散至插头结构11与插槽结构21的接触面,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靠背支架仅与后衣架螺丝连接,从而导致靠背支架的螺丝贯穿位置容易受力集中,发生断裂的问题,提升了靠背支架1与后衣架2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可靠性。关于靠背支架1,其整体结构轮廓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插头结构11一般呈杆状,且其横截面优选为“凸”型结构,相应的,插槽结构21内轮廓设置为与插头结构11的外轮廓适配。为了进一步提升榫卯配合效果,本实施例还在插头结构11外表面设置了装配凸起,该装配凸起用于与插槽结构21上对应位置的凹陷结构凹凸配合,装配凸起与凹陷结构的凹凸配合,也属于榫卯插接,进一步增大了靠背支架1与后衣架2之间的接触面积和受力面积,有利于进一步分散靠背支架1所受压力。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上述装配凸起具体包括侧部装配凸起13和底部装配凸起14,其中侧部装配凸起13设置于插头结构11的侧部,用于与插槽结构21侧壁对应的侧部凹陷结构23凹凸配合;底部装配凸起14设置于插头结构11的底部,用于与插槽结构21底部对应的底部凹陷结构24凹凸配合。侧部装配凸起13和底部装配凸起14在插头结构11上呈多方位分布,有利于与插槽结构21形成多点固定支撑,有利于均匀分散靠背支架1所受压力,从而进一步提升靠背支架1与后衣架2之间的连接强度。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侧部装配凸起13设置有两个,并对称布置于插头结构11的两侧;底部装配凸起14设置有一个,并优选位于插头结构11的底部中心。通过在插头结构11和插槽结构21榫卯插接的基础上,进一步增设侧部装配凸起13和底部装配凸起14,有利于靠背支架1受力的分散,从而进一步减少了螺钉处受力,实现了靠背连接结构的强化,有利于延长靠背支架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由于插头结构11与插槽结构21之间已经榫卯配合,螺纹孔12可仅设置一个,有利于节省靠背支架1的生产成本,同时减少了靠背支架1与后衣架2之间紧固零件(螺丝或螺栓)的数量,可在保障装配强度的同时提升装配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用螺纹杆件具体可为螺丝或螺栓,并优选采用螺栓。
本实施例中,插头结构11与插槽结构21可为前后插接式或上下插接式,本方案优选插头结构11与插槽结构21为上下插接式。如图1~图4所示,插槽结构21顶部和前部开口,底部凹陷结构24具体为开设于插槽结构21底部的插孔,插头结构11由上至下插入插槽结构21,插接到位后,插槽结构21的底部装配凸起14正好插入底部凹陷结构24;同时侧部凹陷结构23位于插槽结构21的顶部开口处,插头结构11在插槽结构21内插装到位后,插头结构11两侧的侧部装配凸起13正好卡入侧部凹陷结构23。最后通过螺栓贯穿位于插槽结构21后壁的安装孔与插头结构11上的螺纹孔12旋紧,完成靠背支架1在后衣架2上的安装。
由此可见,本技术方案提出的靠背支架1,主要用于安装在电动车的后衣架2上。其中,靠背支架1通过设置插头结构11与后衣架2的插槽结构21榫卯插接,同时在插头结构11两侧及底部分别设置了侧部装配凸起13和底部装配凸起14,来与插槽结构21凹凸配合,此结构不仅使得靠背支架的受力位置从原来螺丝固定点转移到靠背支架本身,使靠背支架与后衣架的连接结构得到强化,而且,靠背支架1与后衣架2之间榫卯插接,还降低了装配难度,仅需要插入一颗螺丝或螺栓即可实现靠背支架1与后衣架2之间的紧固,不仅节省了加固零件的使用成本,而且靠背支架1与后衣架2插接后,无需手扶靠背支架1,即可完成螺丝或螺栓的装配,装配方式简单,装配效率高。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后衣架2,其主要用于与实施例一中的靠背支架1配合使用。后衣架2上设置有用于与靠背支架1底部的插头结构11进行榫卯插接的插槽结构21,插槽结构21的侧壁设置有供螺纹杆件穿过的安装孔22。关于后衣架2,其整体结构轮廓和在电动车上的安装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如图4所示,即为一种现有的U型后衣架。
本实施例中,对应靠背支架1底部插头结构11的具体结构设置,插槽结构21的内壁开设了凹陷结构,来与插头结构11上对应位置的装配凸起凹凸配合。进一步地,该凹陷结构包括侧部凹陷结构23和底部凹陷结构24,侧部凹陷结构23设置于插槽结构21的侧部,用于与插头结构11侧壁对应的侧部装配凸起13凹凸配合;底部凹陷结构24设置于插槽结构21的底部,用于与插头结构11底部对应的底部装配凸起14凹凸配合。作为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侧部凹陷结构23设置有两个,并对称布置于插槽结构21的两侧;底部凹陷结构24设置有一个,并优选位于插槽结构21的底部中心。通过在插头结构11和插槽结构21榫卯插接的基础上,进一步增设侧部凹陷结构23和底部凹陷结构24,来分别与侧部装配凸起13和底部装配凸起14凹凸配合,有利于靠背支架1受力的分散,从而进一步减少了螺钉处受力,实现了靠背连接结构的强化,有利于延长靠背支架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上述安装孔22与螺纹孔12一一对应,优选仅设置一个安装孔22。该安装孔22可以为螺纹孔,也可以为内壁面光滑的插孔。
本实施例中,插头结构11与插槽结构21优选为上下插接式。如图1~图4所示,插槽结构21顶部和前部开口,底部凹陷结构24具体为开设于插槽结构21底部的插孔,插头结构11由上至下插入插槽结构21,插接到位后,插槽结构21的底部装配凸起14正好插入底部凹陷结构24;同时侧部凹陷结构23位于插槽结构21的顶部开口处,插头结构11在插槽结构21内插装到位后,插头结构11两侧的侧部装配凸起13正好卡入侧部凹陷结构23。最后通过螺栓贯穿位于插槽结构21后壁的安装孔22与插头结构11上的螺纹孔12旋紧,完成靠背支架1在后衣架2上的安装。
由此可见,本技术方案中,后衣架2通过设置插槽结构21,来与靠背支架1的插头结构11榫卯插接,同时在插槽结构21两侧及底部分别设置了侧部凹陷结构23和底部凹陷结构24来与插头结构11凹凸配合,此结构不仅使得靠背支架的受力位置从原来螺丝固定点转移到靠背支架本身,使靠背支架与后衣架的连接结构得到强化,而且,靠背支架1与后衣架2之间榫卯插接,还降低了装配难度,仅需要插入一颗螺丝或螺栓即可实现靠背支架1与后衣架2之间的紧固,不仅节省了加固零件的使用成本,而且靠背支架1与后衣架2插接后,无需手扶靠背支架1,即可完成螺丝或螺栓的装配,装配方式简单,装配效率高。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动车,包括如实施例一公开的靠背支架1和如实施例二公开的后衣架2,靠背支架1底部的插头结构11与后衣架2上的插槽结构21榫卯插接后,并通过螺纹杆件相连。螺纹杆件可以为螺丝或螺栓,仅需要一颗即可。靠背支架1和后衣架2的具体装配方式参见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靠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支架底部设置有用于与电动车后衣架上插槽结构进行榫卯插接的插头结构,所述插头结构上设置有用于与螺纹杆件进行螺纹连接的螺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结构的外表面设置有装配凸起,用于与所述插槽结构上对应位置的凹陷结构凹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靠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凸起包括:
侧部装配凸起,设置于所述插头结构的侧部,用于与所述插槽结构侧壁对应的侧部凹陷结构凹凸配合;
底部装配凸起,设置于所述插头结构的底部,用于与所述插槽结构底部对应的底部凹陷结构凹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靠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装配凸起设置有两个,并对称布置于所述插头结构的两侧;所述底部装配凸起设置有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靠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设置有一个,所述螺纹杆件为螺丝或螺栓。
6.一种后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衣架上设置有用于与靠背支架底部的插头结构进行榫卯插接的插槽结构,所述插槽结构的侧壁设置有供螺纹杆件穿过的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结构的内壁开设有凹陷结构,用于与所述插头结构上对应位置的装配凸起凹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结构包括:
侧部凹陷结构,设置于所述插槽结构的侧部,用于与所述插头结构侧壁对应的侧部装配凸起凹凸配合;
底部凹陷结构,设置于所述插槽结构的底部,用于与所述插头结构底部对应的底部装配凸起凹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结构的顶部及前侧均开口布置,所述侧部凹陷结构位于所述插槽结构的顶部开口处。
10.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靠背支架和如权利要求6~9任意一项所述的后衣架,所述靠背支架底部的所述插头结构与所述后衣架上的所述插槽结构榫卯插接,并通过所述螺纹杆件相连。
CN202322061273.4U 2023-08-01 2023-08-01 靠背支架、后衣架及电动车 Active CN2205358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61273.4U CN220535819U (zh) 2023-08-01 2023-08-01 靠背支架、后衣架及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61273.4U CN220535819U (zh) 2023-08-01 2023-08-01 靠背支架、后衣架及电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35819U true CN220535819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75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61273.4U Active CN220535819U (zh) 2023-08-01 2023-08-01 靠背支架、后衣架及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358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535819U (zh) 靠背支架、后衣架及电动车
CN210460266U (zh) 一种汽车侧门锁扣螺母板固定结构
CN214657789U (zh) 一种搭接装配式节能建筑
CN215850906U (zh) 一种客车扶手顶座及扶手
CN201116562Y (zh) 汽车用紧固件
CN202624098U (zh) 一种汽车内饰板与车身的连接结构
CN219710674U (zh) 一种幕墙板承托钩的定位结构
CN210337480U (zh) 一种汽车底盘的下摆臂
CN214803722U (zh) 儿童椅支撑架组件
CN213442448U (zh) 一种用于汽车后排安全带的安装加强板组件
CN219806910U (zh) 座桶支架及电动车
CN211364553U (zh) 轨道车辆座椅靠背外罩板组成
CN219508904U (zh) 一种墙体连接结构
CN213057030U (zh) 一种驻车拉线固定支架
CN219707106U (zh) 一种汽车电后驱副车架、副车架总成结构及汽车
CN211126099U (zh) 一种孔式接头
CN216545669U (zh) 后门玻璃托架
CN216374097U (zh) 一种板簧支架和吊板总成及应用该总成的车辆
CN217013315U (zh) 一种沙发扶手及沙发
CN220009627U (zh) 一种汽车门护板拉手盒安装结构
CN220764283U (zh) 一种侧装饰件及汽车结构
CN210027159U (zh) 顶棚拉手、拉手套件及汽车
CN214523353U (zh) 一种副仪表板支架
CN21755364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连接结构
CN210954449U (zh) 一种光缆挂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