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23156U - 减振器端盖、减振器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减振器端盖、减振器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523156U CN220523156U CN202321884922.4U CN202321884922U CN220523156U CN 220523156 U CN220523156 U CN 220523156U CN 202321884922 U CN202321884922 U CN 202321884922U CN 220523156 U CN220523156 U CN 22052315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ock absorber
- end cover
- end cap
- reinforcement
- cover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9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0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group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519 gre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050 lubr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振器端盖、减振器及车辆,所述减振器端盖包括:端盖本体,所述端盖本体设置有第一通孔;加强体,所述加强体设置于所述端盖本体远离缸筒的一端,所述加强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同心的第二通孔,所述加强体远离所述缸筒的一端外露于所述端盖本体的外侧且沿径向方向的外缘被包裹固定于所述端盖本体内。如此,加强体可以增强端盖本体的强度,使得加强体远离缸筒的一端外露在端盖本体的外侧以与缓冲块之间相抵压,有效消除缓冲块压缩时与减振器端盖产生错动摩擦易产生的异响问题,从而提高减振器端盖的抗冲击能力。并且,加强体能够牢牢地被包裹固定在端盖本体上,保证加强体与端盖本体形成可靠牢固的一体成型结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振器端盖、减振器及车辆。
背景技术
减振器护盖安装在缓冲块和减振器立柱封口之间,其作用是提供承受缓冲块压缩受力面,保护缓冲块不被锐边切割,并防止在整车运动过程中缓冲块受锐边切割开裂,失去限位功能。
相关技术中,现有的减振器护盖结构形式,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塑料材质,此种结构工艺简单,重量轻成本低,但是在缓冲块压缩挤压过程中,缓冲块压缩时与护盖产生错动摩擦易产生的异响,从而售后异响问题较多,一般解决方法为缓冲块唇口涂抹润滑脂,但润滑脂涂抹较少仍会产生异响;另一种是铁质材质,主体为金属片与下端本体焊接,导致此结构重量及占用空间大,成本较高。现有的缓冲块一般为橡胶件,当减振器在压缩时,缓冲块随活塞杆向下运动抵压于塑料减振器端盖时,会发生异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减振器端盖,在端盖本体一端设加强体,并将加强体和端盖本体一体注塑成型,可以消除异响,注塑工艺的环境要求相对不高,利于普及生产,有效降低零部件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减振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减振器端盖,包括:端盖本体,所述端盖本体设置有第一通孔;加强体,所述加强体设置于所述端盖本体远离缸筒的一端,所述加强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同心的第二通孔,所述加强体远离所述缸筒的一端外露于所述端盖本体的外侧且沿径向方向的外缘被包裹固定于所述端盖本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器端盖,通过在端盖本体上设置加强体,可以增强端盖本体的强度,使得加强体远离缸筒的一端外露在端盖本体的外侧以与缓冲块之间相抵压,有效消除缓冲块压缩时与减振器端盖产生错动摩擦易产生的异响问题,从而提高减振器端盖的抗冲击能力。并且,将加强体沿径向方向的外缘被包裹固定在端盖本体内,从而实现加强体牢牢地固定在端盖本体上,保证加强体与端盖本体形成可靠牢固的一体成型结构,避免加强体与端盖本体之间分离的风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盖本体和所述加强体一体注塑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盖本体远离所述缸筒一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加强体沿径向方向的外缘嵌入至所述环形凹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盖本体远离所述缸筒一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凸筋,所述环形凸筋的中心开孔以形成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环形凸筋位于所述环形凹槽靠近所述缸筒的一端,以用于支撑所述加强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体沿径向方向的外缘设置有多个注塑孔,多个所述注塑孔沿所述加强体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盖本体远离缸筒的一端设有多个连接部,多个所述连接部沿所述端盖本体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且与多个所述注塑孔一一对应,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加强体径向方向的中心延伸且覆盖于所述注塑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盖本体为塑胶件,所述加强体为金属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体的形状为圆形、多边形、方形中的一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减振器,包括:缸筒;缓冲块;活塞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缸筒内的活塞杆和活塞,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缸筒上的通孔且与所述缓冲块连接,所述活塞杆可沿所述缸筒滑动,所述缸筒的一端套设有所述的减振器端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所述的减振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减振器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减振器端盖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减振器端盖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减振器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减振器端盖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减振器端盖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减振器端盖;1、端盖本体;11、第一通孔;12、环形凹槽;13、环形凸筋;14、连接部;2、加强体;21、第二通孔;22、注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振器端盖。
现有的减振器护盖结构形式,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塑料材质,此种结构工艺简单,重量轻成本低,但是在缓冲块压缩挤压过程中,缓冲块压缩时与护盖产生错动摩擦易产生的异响,从而售后异响问题较多,一般解决方法为缓冲块唇口涂抹润滑脂,但润滑脂涂抹较少仍会产生异响;另一种是铁质材质,主体为金属片与下端本体焊接,导致此结构重量及占用空间大,成本较高。另外,现有的缓冲块一般为橡胶件,当减振器在压缩时,缓冲块随活塞杆向下运动抵压于塑料减振器端盖时,会发生异响。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减振器端盖,用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如图1-图6所示,减振器端盖100包括:端盖本体1和加强体2。
其中,端盖本体1设置有第一通孔11,加强体2设置于端盖本体1远离缸筒的一端,加强体2设置有与第一通孔11同心的第二通孔21。如此设置,减振器端盖100可以套设在减振器的缸筒的一端,其中,端盖本体1上的第一通孔11用于供减振器的活塞杆穿过,并且,加强体2设置在端盖本体1远离缸筒的一端,与第一通孔11同心设置,以供减振器的活塞杆穿过。
这样,减振器的活塞杆依次穿设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以使减振器端盖100可以套设于减振器的缸筒的上端部外,并且,加强体2可以增强端盖本体1的强度,从而增强减振器端盖100的抗冲击能力,当减振器在压缩行程时,可以有效避免端盖本体1因缓冲块的冲击力过大而造成的损坏,保证减振器的使用效果,从而提高驾驶和乘坐的舒适性。
并且,加强体2远离缸筒的一端外露于端盖本体1的外侧,并且加强体2沿径向方向的外缘被包裹固定于端盖本体1内。如此设置,加强体2远离缸筒的一端外露在端盖本体1的外侧,以适于与缓冲块之间相抵压。以及,将加强体2沿径向方向的外缘被包裹固定在端盖本体1内,从而实现加强体2牢牢地固定在端盖本体1上,保证加强体2与端盖本体1形成可靠牢固的一体成型结构。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纯塑料材质或者纯金属材质的减振器护盖,本实用新型中的加强体2与缓冲块相抵压,从而增强减振器端盖100的抗冲击能力,并且,将加强体2沿径向方向的外缘被包裹固定在端盖本体1内,而现有的减振器护盖上设有加强片大多是通过粘接、螺接的方式固定,容易使加强片受到缓冲块的过分抵压出现与减振器护盖分离的风险,本实用新型的包裹方式可以使加强体2与端盖本体1形成可靠的一体式结构。
由此,通过在端盖本体1上设置加强体2,可以增强端盖本体1的强度,使得加强体2远离缸筒的一端外露在端盖本体1的外侧以与缓冲块之间相抵压,有效消除缓冲块压缩时与减振器端盖100产生错动摩擦易产生的异响问题,从而提高减振器端盖100的抗冲击能力。并且,将加强体2沿径向方向的外缘被包裹固定在端盖本体1内,从而实现加强体2牢牢地固定在端盖本体1上,保证加强体2与端盖本体1形成可靠牢固的一体成型结构,避免加强体2与端盖本体1之间分离的风险。
进一步地,端盖本体1和加强体2一体注塑成型。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通过保留塑料材质的端盖本体1,在缓冲块的接触面增加有加强体2,该加强体2可以为金属材质,这样,通过将加强体2与端盖本体1塑化成一体,可以达到消除异响的目的,并且注塑工艺的环境要求相对不高,利于普及生产,有效降低零部件成本。
相比于现有的纯塑料材质或者纯金属材质的减振器护盖,本实用新型将两种材质相结合,不仅可以消除缓冲块压缩时与减振器端盖100产生错动摩擦易产生的异响问题,还可以在减轻重量的条件下降低零部件成本,并且采用一体注塑的成型工艺,不仅可以将加强体2与端盖本体1很好地融合为一体式结构,同时利于普及生产。
而且,本实施例的端盖本体1为中空盖的结构,当然,具体结构还可以参考现有技术的端盖结构,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在赘述。
由此,将加强体2和端盖本体1一体注塑成型,可以达到消除异响的目的,并且注塑工艺的环境要求相对不高,利于普及生产,有效降低零部件成本。相比于现有的纯塑料材质或者纯金属材质的减振器护盖,本实用新型的减振器端盖100将两种材质相结合,不仅可以消除缓冲块压缩时与减振器端盖100产生错动摩擦易产生的异响问题,还可以在减轻重量的条件下降低零部件成本,并且采用一体注塑的成型工艺,不仅可以将加强体2与端盖本体1很好地融合为一体式结构,而且利于批量化生产,提高经济适用性。
其中,端盖本体1远离缸筒一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12,加强体2沿径向方向的外缘嵌入至环形凹槽12内。如此设置,在端盖本体1远离缸筒一端的内侧壁上设有环形凹槽12,通过注塑工艺,以使加强体2沿径向方向的外缘嵌入至环形凹槽12内,确保加强体2能够承受缓冲块的抵压作用,不易脱离端盖本体1。
并且,端盖本体1远离缸筒一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凸筋13,环形凸筋13的中心开孔以形成第一通孔11,环形凸筋13位于环形凹槽12靠近缸筒的一端,以用于支撑加强体2。如此设置,在端盖本体1远离缸筒一端的内侧壁还设有环形凸筋13,环形凸筋13沿端盖本体1的轴向中心延伸设置,并在环形凸筋13的中心开孔以形成第一通孔11,以供活塞杆穿过。并且,环形凸筋13位于环形凹槽12靠近缸筒的一端,这样,当缓冲块向下抵压加强体2时,环形凸筋13对加强体2起到一个有效的支撑作用,防止加强体2被过分抵压至脱离端盖本体1。
为进一步提高加强体2与端盖本体1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加强体2沿径向方向的外缘设置有多个注塑孔22,多个注塑孔22沿加强体2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也就是说,在注塑过程中,注塑流体包裹加强体2与端盖本体1形成一体,并且,注塑流体流过加强体2的多个注塑孔22进一步地与端盖本体1形成一体结构,从而提高加强体2与端盖本体1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进一步地,端盖本体1远离缸筒的一端设有多个连接部14,多个连接部14沿端盖本体1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并且与多个注塑孔22一一对应,连接部14朝向加强体2径向方向的中心延伸,并且覆盖于注塑孔22。如此设置,通过连接部14与注塑孔22之间相互连接,可以进一步地提高端盖本体1与加强体2之间的连接牢固性,从而更好地使端盖本体1与加强体2形成一体式结构的减振器端盖100。
参考图5所示通过注塑工艺形成的减振器端盖100,由于注塑流体流过加强体2的多个注塑孔22,这样,在端盖本体1上形成了与注塑孔22相对应的连接部14,从而提高加强体2与端盖本体1的一体成型效果。
进一步地,端盖本体1可以为塑胶件,加强体2可以为金属件。如此设置,将端盖本体1设为塑胶本体,加强体2设为金属件,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可以增强减振器端盖100的强度,还可以减少重量和成本,并且,由于加强体2为金属材质,在减振器压缩时,当缓冲块随活塞杆向下移动抵压于加强体2时,可以避免异响的发生,提高了驾驶和乘坐的舒适性。
进一步的,金属件为铁件或钢件。具体而言,加强体2可以由铁或钢制成,这样可以保证加强体2的强度和耐冲击能力,在减振器压缩时,当缓冲块随活塞杆向下移动抵压于加强体2时,可以避免异响的发生,从而提高了驾驶和乘坐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加强体2的形状为圆形、多边形、方形中的一种。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加强体2的形状为圆形,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加强体2的形状为多边形,对于加强体2的形状本实施例可以不做限定,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
进一步地,端盖本体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棱,凸棱被构造成沿端盖本体1的轴向延伸设置。如此设置,由于减振器端盖100上罩设有防尘罩,在端盖本体1的外侧面设置沿轴向延伸的凸棱,能够对防尘罩的伸缩具有导向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减振器,包括:缸筒;缓冲块;活塞组件,包括:设于缸筒内的活塞杆和活塞,活塞杆的一端与活塞连接,活塞杆的另一端穿设于缸筒上的通孔,并且与缓冲块连接,活塞杆可沿缸筒滑动,缸筒的一端套设有减振器端盖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减振器。
具体而言,减振器一般设置在车辆的悬架系统中,在车桥和车架相互靠近,也即减振器在压缩行程时,缓冲块会随活塞杆向下运动而抵压加强体2,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加强体2可以增强端盖本体1的强度,提高端盖本体1的抗冲击能力,因此,减振器在压缩时,可以避免端盖本体1因缓冲块的冲击力过大而发生的损坏,保证减振器的使用效果,从而提高车辆驾驶和乘坐的舒适性。
因此,通过在端盖本体1上设置加强体2,可以增强端盖本体1的强度,使得加强体2远离缸筒的一端外露在端盖本体1的外侧以与缓冲块之间相抵压,有效消除缓冲块压缩时与减振器端盖100产生错动摩擦易产生的异响问题,从而提高减振器端盖100的抗冲击能力。并且,将加强体2沿径向方向的外缘被包裹固定在端盖本体1内,从而实现加强体2牢牢地固定在端盖本体1上,保证加强体2与端盖本体1形成可靠牢固的一体成型结构,避免加强体2与端盖本体1之间分离的风险。而且,还将加强体2和端盖本体1一体注塑成型,可以进一步地达到消除异响的目的,并且注塑工艺的环境要求相对不高,利于普及生产,有效降低零部件成本。相比于现有的纯塑料材质或者纯金属材质的减振器护盖,本实用新型的减振器端盖100将两种材质相结合,不仅可以消除缓冲块压缩时与减振器端盖100产生错动摩擦易产生的异响问题,还可以在减轻重量的条件下降低零部件成本,并且采用一体注塑的成型工艺,不仅可以将加强体2与端盖本体1很好地融合为一体式结构,而且利于批量化生产,提高经济适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减振器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端盖本体,所述端盖本体设置有第一通孔;
加强体,所述加强体设置于所述端盖本体远离缸筒的一端,所述加强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同心的第二通孔,所述加强体远离所述缸筒的一端外露于所述端盖本体的外侧且沿径向方向的外缘被包裹固定于所述端盖本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本体和所述加强体一体注塑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本体远离所述缸筒一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加强体沿径向方向的外缘嵌入至所述环形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器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本体远离所述缸筒一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凸筋,所述环形凸筋的中心开孔以形成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环形凸筋位于所述环形凹槽靠近所述缸筒的一端,以用于支撑所述加强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体沿径向方向的外缘设置有多个注塑孔,多个所述注塑孔沿所述加强体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器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本体远离缸筒的一端设有多个连接部,多个所述连接部沿所述端盖本体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且与多个所述注塑孔一一对应,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加强体径向方向的中心延伸且覆盖于所述注塑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本体为塑胶件,所述加强体为金属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体的形状为圆形、多边形、方形中的一种。
9.一种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缸筒;
缓冲块;
活塞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缸筒内的活塞杆和活塞,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缸筒上的通孔且与所述缓冲块连接,所述活塞杆可沿所述缸筒滑动,所述缸筒的一端套设有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减振器端盖。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减振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884922.4U CN220523156U (zh) | 2023-07-18 | 2023-07-18 | 减振器端盖、减振器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884922.4U CN220523156U (zh) | 2023-07-18 | 2023-07-18 | 减振器端盖、减振器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523156U true CN220523156U (zh) | 2024-02-23 |
Family
ID=89937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884922.4U Active CN220523156U (zh) | 2023-07-18 | 2023-07-18 | 减振器端盖、减振器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523156U (zh) |
-
2023
- 2023-07-18 CN CN202321884922.4U patent/CN22052315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792136B1 (ko) | 차량용 하이브리드 현가암 및 이를 제조하기 위한 제조방법 | |
US20130220751A1 (en) | Dust lip for shock absorber | |
CN220523156U (zh) | 减振器端盖、减振器及车辆 | |
US20180086166A1 (en) | Rubber sheet and suspension device | |
KR20150104208A (ko) | 합성 수지제 슬라이딩 베어링 | |
CN211175130U (zh) | 新型双金属复合一体式制动鼓 | |
CN211423249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减震器 | |
CN210599967U (zh) | 车用减震垫总成 | |
CN101796321A (zh) | 气弹簧 | |
CN214221868U (zh) | 一种镶套式静音减振器以及车辆 | |
CN201439356U (zh) | 球销总成和悬架系统 | |
CN212615713U (zh) |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气缸 | |
CN209795101U (zh) | 车辆连接杆和车辆 | |
CN211730969U (zh) | 一种稳定杆的衬套结构 | |
CN209869214U (zh) | 加强型缓冲止位块制备模具 | |
CN210978347U (zh) | 缓冲块与上连接板的连接总成及减震器 | |
CN213354742U (zh) | 一种转把及电动车 | |
CN214661514U (zh) | 汽车减震器用悬架轴承 | |
CN216045188U (zh) | 缓冲块、悬架及汽车 | |
CN215720508U (zh) | 新型抗老化橡胶套 | |
CN216642925U (zh) | 轻量化减振器弹簧托盘 | |
CN210318309U (zh) | 一种减震器防尘盖总成和减震器以及设置该减震器的车辆 | |
CN219452748U (zh) | 用于汽车减振器的活塞 | |
CN212155621U (zh) | 减震器专用防尘盖 | |
CN220791886U (zh) | 减振器及具有其的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