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54742U - 一种转把及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把及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54742U
CN213354742U CN202021842845.2U CN202021842845U CN213354742U CN 213354742 U CN213354742 U CN 213354742U CN 202021842845 U CN202021842845 U CN 202021842845U CN 213354742 U CN213354742 U CN 2133547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core
seat
grip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4284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华
赵光金
韩桂宝
袁永涛
王保兰
杨迎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Aima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Aima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Aima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Aima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4284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547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547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547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转把及电动车。该转把包括把座、把芯以及把套。通过在把座上设置安装通孔,在把座的内部设置有卡槽,在把芯靠近把座的一端设置卡爪,使把芯穿设于安装通孔,使卡爪卡接于卡槽内,把套套设在把芯的外部并抵接于把座。本实用新型电转把把座和把芯的卡接位置在把座内部,在确保卡接稳定性的同时,减小了把芯外径,附着在把芯上的把套外径随之可减小。其中一个把套外径减小后,另一个把套可相应减小外径,减少材料使用。该转把及电动车具有结构稳定,减小转把外径,提高操作手感,减少物料消耗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转把及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把及电动车。
背景技术
转把是电动车上操作频率最高的部件。目前市面上电动车使用转把包括把座、把芯及把套,把座通过卡扣连接于把芯。由于卡扣凸设于把芯的中部位置,在保证把套具有最小壁厚的情况下,套设于把芯外部的把套的外径大约为34mm~35mm,把套的整体外径偏大,消费者骑行操作舒适度低,长时间使用后易疲劳,特别是冬季戴手套骑行时不好操作。由于右把套外径受现有结构限制,左把套外径要与右把套对称一致,使把套部分用料多,浪费材料成本;且材料偏厚,在注塑过程中容易存在熔接痕、鼓包等外观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把及电动车,结构稳定,减小转把外径,提高操作手感,减少物料消耗。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转把,包括:
把座,在所述把座上设置有安装通孔,在所述把座的内部设置有卡槽;
把芯,其穿设于所述安装通孔,在所述把芯靠近所述把座的一端设置有卡爪,所述卡爪卡接于所述卡槽内;
把套,其套设于所述把芯的外部并抵接于所述把座。
作为优选,所述把座内设置有弹片,所述卡槽设置于弹片并与所述卡爪相卡接。
作为优选,所述把座端部的内壁沿其轴向方向延伸后,沿所述把座的径向方向弯折形成所述弹片。
作为优选,所述把座内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弹片之间间隔设置有回弹余量。
作为优选,所述把芯靠近所述把座的一端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把座上设置有把座凹槽,所述把芯上设置有对应把座凹槽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抵接于所述把座凹槽。
作为优选,在所述把座内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封堵于所述安装通孔并抵接于所述把芯。
作为优选,在所述把芯外壁上凸设置有支撑凸起,所述把套的内壁抵接于所述支撑凸起。
作为优选,在所述把套外壁上凹设置有防滑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包括车身和上述的转把,所述把座设置于所述车身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把,通过在把座上设置安装通孔,使把芯穿设于安装通孔,在把座的内部设置有卡槽,在把芯靠近把座的一端设置卡爪,使卡爪卡接于卡槽内。与现有技术采用卡扣装配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将转把把座和把芯的卡接位置由把芯中部调整到把座内,将原把芯固定处的卡扣前移到把座内,将卡爪设置在把芯靠近把座的一端,在确保卡接稳定性的同时,减小了把芯外径。同时,将把套套设在把芯的外部并抵接于把座,附着在把芯上的把套外径随之可减小。其中一个把套外径减小后,另一个把套可相应减小外径,减少材料使用,这样既可以提高操作手感,降低物料成本,同时改善了注塑造成的熔接痕和鼓包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该电动车包括车身和上述转把,进而具有装配效率高,结构稳定,拆装简单,提高操作手感,减少物料消耗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在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图2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把的把芯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把座;11、把座凹槽;12、弹片;121、卡槽;13、加强筋;14、端盖;
2、把芯;21、卡爪;22、间隙;23、限位凸起;24、支撑凸起;
3、把套;31、防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转把,适用于电动车技术领域。如图1至图2所示,该转把包括把座1、把芯2以及把套3,把座1安装在电动车车身上,把座1起到了固定把芯2的作用,把套3套设在把芯2的外部并抵接于把座1,把套3起到了保护把芯2、提高操作舒适度以及防滑的作用。
如图1所示,把套3外壁上凹设置有防滑槽31。当骑行者握住转把时能够增大手掌与把套3之间的摩擦,即使下雨天有雨滴落在转把上导致转把湿滑,也能保证骑行者握住转把。同时由于天气过冷,骑行者要戴手套骑车,也能保证骑行者的手部戴有手套也能够握住转把,减少了对骑行者手部、腕部和肘部的损伤。
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3所示,在把座1上设置有安装通孔,使把芯2能够穿设于安装通孔,在把座1的内部设置有卡槽121;在把芯2靠近把座1的一端设置有卡爪21,卡爪21卡接于卡槽121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把,通过在把座1上设置安装通孔,使把芯2穿设于安装通孔,在把座1的内部设置有卡槽121,在把芯2靠近把座1的一端设置卡爪21,使卡爪21卡接于卡槽121内。与现有技术采用卡扣装配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将转把把座1和把芯2的卡接位置设置由把芯2中部调整到把座1内,将原把芯2固定处的卡扣前移到把座1内,将卡爪21设置在把芯2靠近把座1的一端,在确保卡接稳定性的同时,减小了把芯2外径,同时,将把套3套设在把芯2的外部并抵接于把座1。附着在把芯2上的把套3外径随之可减小。其中一个把套3外径减小后,另一个把套3可相应减小外径,减少材料使用,这样既可以提高操作手感,降低物料成本,同时改善了注塑造成的熔接痕和鼓包等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把座1内设置有弹片12,卡槽121设置于弹片12并与卡爪21相卡接。在把座1的内部设置有弹片12,通过在弹片12内部设置有卡槽121,节省了把座1内部空间,同时由于卡爪21与卡槽121卡接于弹片12内部,节省了安装空间。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把座1端部的内壁沿其轴向方向延伸后,沿所述把座1的径向方向弯折形成弹片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至少两种形式的弹片12形成方式,在把座1内部设置有弹片12,其中一种在把座1端部的内壁沿把座1的轴向方向延伸,最后沿把座1的径向方向直角弯折一次成弹片12;另一种在把座1端部的内壁沿把座1的轴向方向延伸,受现有结构的影响,在端盖14与把芯2抵接位置沿把座1的径向方向弯折一次,再次沿把座1轴向方向延伸,最后再沿把座1径向方向再弯折形成弹片12。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把座1内设置有加强筋13,加强筋13与弹片12之间间隔设置有回弹余量。在把座1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13,增加把座1的结构强度。加强筋13与弹片12之间设置回弹余量,将把芯2穿设安装通孔时,挤压弹片12变形并向靠近加强筋13方向运动,直至卡爪21通过安装通孔卡接于弹片12内设置的卡槽121,弹片12恢复形变。如果没有设置加强筋13与弹片12之间的回弹余量,弹片12受到把芯2挤压而挤压加强筋13,容易造成弹片12和加强筋13零部件的损坏。通过设置回弹余量为弹片12发生形变提供了形变空间,避免由于形变发生的零部件损坏等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在把座1内设置有端盖14,端盖14封堵于安装通孔,并抵接于把芯2。通过在把座1内设置有端盖14,使端盖14封堵于安装通孔,防止灰尘进入安装通孔内。把芯2穿设于安装通孔,如果没有端盖14,把座1与把芯2的卡接位置外漏,中间留有太大空隙,把芯2容易发生轴向运动,使把芯2抵接于端盖14,限制了把芯2的轴向运动。通过设置端盖14,不仅防止灰尘进入安装通孔,还防止由于把芯2轴向运动带来的安装不稳定等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把座1内壁设置有把座凹槽11,把芯2上设置有对应把座凹槽11的限位凸起23,限位凸起23抵接于把座凹槽11。在把座1内壁靠近加强筋13一侧设置有把座凹槽11,在把芯2上设置有之对应的限位凸起23,当把芯2穿过安装通孔,限位凸起23抵接于把座凹槽11,从而达到限定把芯2的轴向运动的目的。在卡槽121与把座凹槽11协同配合下,双重限定了把芯2的轴向运动。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把芯2靠近把座1的一端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间隙22。把芯2穿设于安装通孔时卡爪21要与卡槽121进行卡接,卡爪21挤压弹片12,卡爪21被挤压变形。通过在把芯2上间隔设置间隙22,间隙22将把芯2相比于整体分割成子体,为卡爪21变形提供一定的变形空间,防止由于挤压变形造成的卡爪21损坏。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在把芯2外壁间隔上凸设置有支撑凸起24,把套3的内壁抵接于支撑凸起24。在把芯2的外壁上间隔设置支撑凸起24,将把套3套设于把芯2上并抵接在把座1上,通过设置支撑凸起24来增大把芯2与把套3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由于摩擦力过小造成的把套3滑落等现象。如果没有设置支撑凸起24,把套3套设在把芯2上,由于把套3与把芯2的内部摩擦变小,把套3逐渐滑出把芯2,不仅造成把芯2与把座1的安装结构暴露,还增加骑行者体验不舒适感。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动车,该电动车包括车身和上述转把,把座1设置于车身上。通过将把座1设置在车身上,把芯2与把座1装配后也安装于车身上,再将把套3套设在把芯2上并抵接于把座1。该电动车具有便于组装,减小转把外径,提高操作手感,减少物料消耗等优点,不仅减小了转把外径,还节省人力以及零部件的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转把,其特征在于,包括:
把座(1),在所述把座(1)上设置有安装通孔,在所述把座(1)的内部设置有卡槽(121);
把芯(2),其穿设于所述安装通孔,在所述把芯(2)靠近所述把座(1)的一端设置有卡爪(21),所述卡爪(21)卡接于所述卡槽(121)内;
把套(3),其套设于所述把芯(2)的外部并抵接于所述把座(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把座(1)内设置有弹片(12),所述卡槽(121)设置于弹片(12)并与所述卡爪(21)相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把座(1)端部的内壁沿其轴向方向延伸后,沿所述把座(1)的径向方向弯折形成所述弹片(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把座(1)内设置有加强筋(13),所述加强筋(13)与所述弹片(12)之间间隔设置有回弹余量。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转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把芯(2)靠近所述把座(1)的一端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间隙(22)。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转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把座(1)上设置有把座凹槽(11),所述把芯(2)上设置有对应把座凹槽(11)的限位凸起(23),所述限位凸起(23)抵接于所述把座凹槽(11)。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转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把座(1)内设置有端盖(14),所述端盖(14)封堵于所述安装通孔并抵接于所述把芯(2)。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转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把芯(2)外壁上凸设置有支撑凸起(24),所述把套(3)的内壁抵接于所述支撑凸起(24)。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转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把套(3)外壁上凹设置有防滑槽(31)。
10.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和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转把,所述把座(1)设置于所述车身上。
CN202021842845.2U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转把及电动车 Active CN2133547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2845.2U CN213354742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转把及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2845.2U CN213354742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转把及电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54742U true CN213354742U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47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42845.2U Active CN213354742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转把及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547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207777B1 (en) A hinge mechanism
CN210680930U (zh) 一种车顶盖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4415213U (zh) 带弹簧杯爪的扶手杯托
CN213354742U (zh) 一种转把及电动车
JP4432690B2 (ja) ワイパーブレード
CN107416047A (zh) 一种车身尾翼组件
CN215398071U (zh) 一种稳定杆总成
CN211441927U (zh) 一种汽车前罩后密封条、汽车前罩密封结构及汽车
CN109878309B (zh) 汽车挡风玻璃的密封连接件
CN107380317B (zh) 燃油箱尾部的安装结构及跨骑车
CN201856500U (zh) 一种快速换芯多色揿动笔
CN220523156U (zh) 减振器端盖、减振器及车辆
JP3107550U (ja) ワイパー
CN211449634U (zh) 一种汽车转向杆密封件
CN210013970U (zh) 一种滑杆阻尼结构
CN218085853U (zh) 一种老年人代步电动车
CN210407386U (zh) 一种内置电池座的伞柄
CN213082887U (zh) 一种具有警示作用的汽车后车门装饰条
CN210948175U (zh) 防水盖、汽车尾门电撑杆及汽车
CN218316882U (zh) 一种汽车方向盘套骨架及具有其的方向盘套
CN211166588U (zh) 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右后座垫发泡总成
CN204279330U (zh) 一种新型汽车安全气囊与方向盘装配设备
CN219406342U (zh) 一种车身饰条及汽车
CN214524048U (zh) 一种转向节结构
CN208993789U (zh) 一种汽车充电口盖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