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19354U - 一种铁件转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铁件转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19354U
CN220519354U CN202322257105.2U CN202322257105U CN220519354U CN 220519354 U CN220519354 U CN 220519354U CN 202322257105 U CN202322257105 U CN 202322257105U CN 220519354 U CN220519354 U CN 2205193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magnetizing
cylinder
seat
assembly
ir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5710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保平
高云
程治民
李泽江
马春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tou INST Magnetic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tou INST Magnetic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tou INST Magnetic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tou INST Magnetic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5710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193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193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193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铁件转运设备,涉及磁铁生产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电气柜,还包括:卷料机,所述卷料机安装在所述电气柜上;工位切换模组,所述工位切换模组安装在所述电气柜上,且位于所述卷料机的出料端;搬运模组,所述搬运模组安装在所述电气柜上,且能通过磁力将所述卷料机上的铁件移动至所述工位切换模组上。本申请整体上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铁件转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铁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铁件转运设备。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磁组件生产过程中,为了满足磁组件的设计要求,需要人工将磁组件所用铁件,一个个的摆放到已点胶的磁铁上方,待胶水固化后粘接为磁组件。当磁铁厚度很小时,很容易造成2个或多个铁件叠在一起,肉眼容易忽视;另在操作过程中,用手接触铁件时,手上的汗液等脏污可能会导致磁组件达因测试和盐雾测试无法通过。且由于铁件数量的巨大、铁件厚度较小,导致人工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铁件转运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件转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铁件转运设备,包括电气柜,还包括:
卷料机,所述卷料机安装在所述电气柜上;
工位切换模组,所述工位切换模组安装在所述电气柜上,且位于所述卷料机的出料端;
搬运模组,所述搬运模组安装在所述电气柜上,且能将所述卷料机上的铁件移动至所述工位切换模组上。
优选的,所述搬运模组包括:
搬运模组背板,所述搬运模组背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气柜的台面上;
磁力组件,所述磁力组件滑动连接在所述搬运模组背板上,所述铁件通过所述磁力组件磁吸或脱磁;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搬运模组背板上,所述磁力组件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
优选的,所述磁力组件包括:
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滑动连接在所述搬运模组背板上,所述升降气缸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
滑轨固定板,所述滑轨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端;
脱磁气缸,所述脱磁气缸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固定板的第一侧,所述脱磁气缸通过弹簧限制在所述滑轨固定板的底部,所述铁件通过所述脱磁气缸的伸缩端磁吸或脱磁。
优选的,还包括: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第一侧与所述脱磁气缸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第二侧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固定板的第一侧,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弹簧限制在所述滑轨固定板的底部;
脱磁座,所述脱磁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板的底部,所述脱磁气缸的伸缩端穿过所述脱磁座,且与所述铁件对应设置。
优选的,还包括:
挡板,若干所述挡板固定连接在所述脱磁座靠近所述铁件的一侧上,所述脱磁气缸的磁吸端位于相邻所述挡板之间。
优选的,还包括:
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开设在所述挡板远离所述脱磁座的一端面上,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铁件的宽度相适配。
优选的,还包括:
磁吸座,所述磁吸座固定连接在所述脱磁气缸的伸缩端,所述磁吸座位于所述脱磁座靠近所述脱磁气缸的一侧;
磁铁,若干所述磁铁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磁吸座远离所述脱磁气缸的一侧,任一所述磁铁位于相邻所述挡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工位切换模组包括:
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气柜的台面上;
托板组件,所述托板组件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托板组件位于所述脱磁气缸的下方;
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托板组件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
在现有生产过程中,通过人工将磁组件所用铁件手动摆放到已点胶的磁铁上方,在此过程中,由于铁件厚度较小,很容易造成相邻铁件叠在一起,还容易使手上的脏污沾染到铁件上,影响试验准确度,导致人工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卷料机的主要作用是释放粘有铁件的卷料,搬运模组的主要作用是将卷料上的铁件取下,并移动至工位切换模组,并通过工位切换模组的运行,实现铁件的取放、搬运,排列在工位切换模组上;整体上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搬运模组与工位切换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脱磁座、挡板与磁铁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B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电气柜;2-卷料机;4-工位切换模组;5-搬运模组;6-搬运模组背板;7-第一电机;8-第一滑轨;9-拖链固定板;10-升降气缸;11-脱磁气缸;12-滑轨固定板;13-第二电机;14-托板组件;15-第二滑轨;16-弹簧;17-磁吸座;18-脱磁座;19-挡板;20-磁铁;21-限位槽;22-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5,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铁件转运设备,包括电气柜1,还包括:
卷料机2,卷料机2安装在电气柜1上;
工位切换模组4,工位切换模组4安装在电气柜1上,且位于卷料机2的出料端;
搬运模组5,搬运模组5安装在电气柜1上,且能通过磁力将卷料机2上的铁件移动至工位切换模组4上。
在现有生产过程中,通过人工将磁组件所用铁件手动摆放到已点胶的磁铁上方,在此过程中,由于铁件厚度较小,很容易造成相邻铁件叠在一起,还容易使手上的脏污沾染到铁件上,影响试验准确度,导致人工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本申请中,卷料机2的主要作用是释放粘有铁件的卷料,搬运模组5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磁力将卷料上的铁件取下,并移动至工位切换模组4,并通过工位切换模组4的运行,实现铁件的取放、搬运,排列在工位切换模组4上;整体上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优化方案,搬运模组5包括:
搬运模组背板6,搬运模组背板6固定连接在电气柜1的台面上;
磁力组件,磁力组件滑动连接在搬运模组背板6上,铁件通过磁力组件磁吸或脱磁;磁力组件的滑动方向与工位切换模组4运行方向垂直设置;
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安装在搬运模组背板6上,磁力组件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
磁力组件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磁力将铁件从卷料上脱离,并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将铁件与工位切换模组4对应并放置在工位切换模组4上,便于向下一工序转移。
进一步优化方案,磁力组件包括:
拖链固定板9,拖链固定板9滑动连接在搬运模组背板6;
升降气缸10,升降气缸10固定连接在拖链固定板9上,并通过拖链固定板9沿台面水平滑动连接在搬运模组背板6上,升降气缸10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
滑轨固定板12,滑轨固定板12固定连接在升降气缸10的伸缩端;
脱磁气缸11,脱磁气缸11滑动连接在滑轨固定板12的第一侧,脱磁气缸11通过弹簧16限制在滑轨固定板12的底部,铁件通过脱磁气缸11的伸缩端磁吸或脱磁。
启动升降气缸10,带动滑轨固定板12与脱磁气缸11上升或下降;当驱动脱磁气缸11的伸缩端并与铁件产生磁力,启动升降气缸10并带动铁件上升使铁件脱离卷料,然后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使铁件移动至工位切换模组4的上方,并启动升降气缸10并带动铁件下降,通过脱磁气缸11的伸缩端使铁件脱离并放置在工位切换模组4上。
进一步优化方案,还包括:
安装板22,安装板22的第一侧与脱磁气缸11固定连接,安装板22的第二侧滑动连接在滑轨固定板12的第一侧,安装板22通过弹簧16限制在滑轨固定板12的底部;弹簧16抵接在安装板22的上方与滑轨固定板12的第一侧之间;
脱磁座18,脱磁座18固定连接在安装板22的底部,脱磁气缸11的伸缩端穿过脱磁座18,且与铁件对应设置。
当启动并伸长升降气缸10与脱磁气缸11,脱磁气缸11的伸缩端与铁件之间发生磁力吸合,此时,升降气缸10继续伸长,使滑轨固定板12进一步下降并压缩弹簧16,通过弹力使安装板22保持与铁件被磁力吸合的位置,能够使铁件与脱磁气缸11的伸缩端产生稳定的磁力,同时通过弹簧16达到缓冲的效果,防止过渡挤压铁件而造成损伤;然后升降气缸10并缩短,脱磁气缸11保持伸长状态;当铁件移动至工位切换模组4的上方,启动脱磁气缸11并缩短,铁件被脱磁座18的底面阻挡,铁件被限制在脱磁座18的下方,从而实现铁件与脱磁气缸11脱离。
进一步优化方案,还包括:
挡板19,若干挡板19固定连接在脱磁座18靠近铁件的一侧上,脱磁气缸11的磁吸端位于相邻挡板19之间,铁件至少与两组挡板19对应设置。
当脱磁气缸11的伸缩端与铁件发生磁力吸合时,若干挡板19抵接在铁件的上表面;待铁件移动至工位切换模组4上,当脱磁气缸11缩短时,由于挡板19的阻挡,使铁件无法随脱磁气缸11的伸缩端移动,从而实现铁件与脱磁气缸11脱离的效果。
进一步优化方案,还包括:
限位槽21,限位槽21开设在挡板19远离脱磁座18的一端面上,限位槽21与铁件的宽度相适配。
升降气缸10伸长,驱动滑轨固定板12、安装板22、脱磁气缸11以及脱磁座18下移,直至挡板19与铁件接触,并使铁件位于限位槽21内,然后启动脱磁气缸11并伸长,与铁件产生磁力吸合;当若干挡板19抵接在铁件的上表面时,铁件位于限位槽21内,再加上来自铁件上方的磁力,使铁件稳定限制在限位槽21内。
进一步优化方案,还包括:
磁吸座17,磁吸座17固定连接在脱磁气缸11的伸缩端,磁吸座17位于脱磁座18靠近脱磁气缸11的一侧;
磁铁20,若干磁铁20分别固定连接在磁吸座17远离脱磁气缸11的一侧,任一磁铁20位于相邻挡板19之间。
铁件至少对应一组磁铁20,磁铁20逐渐远离铁件,通过至少两组挡板19来阻挡铁件随磁铁20移动,当铁件不受磁铁20磁力的影响后,铁件完成释放。
进一步优化方案,工位切换模组4包括:
第二滑轨15,第二滑轨15固定连接在电气柜1的台面上;
托板组件14,托板组件14滑动连接在第二滑轨15上,托板组件14位于脱磁气缸11的下方;
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安装在第二滑轨15上,托板组件14通过第二驱动组件驱动。
当铁件脱离脱磁气缸11,并通过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有序排列在托板组件14上,便实现了铁件自动取放、搬运以及排列的动作,方便向下一工序转移。
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固定连接在搬运模组背板6上;
丝杆(图中未显示),丝杆转动连接在搬运模组背板6上,并螺纹贯穿拖链固定板9。
启动第一电机7,带动丝杆转动,从而驱动拖链固定板9在第一滑轨8上滑动至指定位置。
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二驱动组件包括:
第二电机13,第二电机13固定连接在第二滑轨15上;
丝杆(图中未显示),丝杆转动连接在第二滑轨15,并螺纹贯穿托板组件14的底部。
启动第二电机13,带动丝杆转动,从而驱动托板组件14在第二滑轨15上滑动至指定位置。
进一步优化方案,卷料机2可以为CN108502288A一种视觉贴膜机或CN115696903A一种新型SMT贴片机及贴片工艺的卷料结构。
进一步优化方案,电气柜1内设置有PLC控制器(图中未显示),通过PLC控制器向第一电机7、升降气缸10、脱磁气缸11以及第二电机13发送运行指令,通过传感器感(图中未显示)应运行位置,并通过蜂鸣器(图中未显示)提醒未运行到指定位置的异常。
整体上,本申请电气柜1内的触控模块与PLC控制器、蜂鸣器、传感器配合,实现完成提醒、失准报警等,使解决问题更快速;更换不同的规格的磁组件,可通过触控模块快速调节相关参数使设备适配,使交互更友好;该设备可用于最薄0.2mm铁件的自动剥离、搬运取放、有序排列等工作,使效率极大提高;该设备可用于单排多列或者双排多列的磁铁组,是设备适用性更强。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表述的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文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铁件转运设备,包括电气柜(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卷料机(2),所述卷料机(2)安装在所述电气柜(1)上;
工位切换模组(4),所述工位切换模组(4)安装在所述电气柜(1)上,且位于所述卷料机(2)的出料端;
搬运模组(5),所述搬运模组(5)安装在所述电气柜(1)上,且能将所述卷料机(2)上的铁件移动至所述工位切换模组(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件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模组(5)包括:
搬运模组背板(6),所述搬运模组背板(6)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气柜(1)的台面上;
磁力组件,所述磁力组件滑动连接在所述搬运模组背板(6)上,所述铁件通过所述磁力组件磁吸或脱磁;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搬运模组背板(6)上,所述磁力组件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件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组件包括:
升降气缸(10),所述升降气缸(10)滑动连接在所述搬运模组背板(6)上,所述升降气缸(10)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
滑轨固定板(12),所述滑轨固定板(12)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气缸(10)的伸缩端;
脱磁气缸(11),所述脱磁气缸(11)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固定板(12)的第一侧,所述脱磁气缸(11)通过弹簧(16)限制在所述滑轨固定板(12)的底部,所述铁件通过所述脱磁气缸(11)的伸缩端磁吸或脱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件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板(22),所述安装板(22)的第一侧与所述脱磁气缸(1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22)的第二侧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固定板(12)的第一侧,所述安装板(22)通过所述弹簧(16)限制在所述滑轨固定板(12)的底部;
脱磁座(18),所述脱磁座(18)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板(22)的底部,所述脱磁气缸(11)的伸缩端穿过所述脱磁座(18),且与所述铁件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件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挡板(19),若干所述挡板(19)固定连接在所述脱磁座(18)靠近所述铁件的一侧上,所述脱磁气缸(11)的磁吸端位于相邻所述挡板(19)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件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限位槽(21),所述限位槽(21)开设在所述挡板(19)远离所述脱磁座(18)的一端面上,所述限位槽(21)与所述铁件的宽度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件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磁吸座(17),所述磁吸座(17)固定连接在所述脱磁气缸(11)的伸缩端,所述磁吸座(17)位于所述脱磁座(18)靠近所述脱磁气缸(11)的一侧;
磁铁(20),若干所述磁铁(20)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磁吸座(17)远离所述脱磁气缸(11)的一侧,任一所述磁铁(20)位于相邻所述挡板(19)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所述的铁件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切换模组(4)包括:
第二滑轨(15),所述第二滑轨(15)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气柜(1)的台面上;
托板组件(14),所述托板组件(14)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滑轨(15)上,所述托板组件(14)位于所述脱磁气缸(11)的下方;
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滑轨(15)上,所述托板组件(14)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
CN202322257105.2U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铁件转运设备 Active CN2205193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57105.2U CN220519354U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铁件转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57105.2U CN220519354U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铁件转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19354U true CN220519354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31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57105.2U Active CN220519354U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铁件转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193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83262Y (zh) 龙门加去盖机
CN107958774B (zh) 全自动电子变压器生产设备
CN203150881U (zh) 用于组装接线端子的自动组装机
CN220519354U (zh) 一种铁件转运设备
CN207467136U (zh) 一种标签剥离机构和标签剥离机
CN207656209U (zh) 一种手机壳自动化组装机构
CN108974934A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的变压器磁芯上料设备
CN111755241A (zh) 一种绕线机用上下料翻转装置
CN218570051U (zh) 一种自动化内定子铁芯涂覆机构
CN204172032U (zh) 机械手上下吸料装置
CN203359603U (zh) 一种自动绕带装置
CN206925027U (zh) 一种电感线圈检测设备
CN214624734U (zh) 一种变压器铁芯用双轴绕线、贴胶装置
CN107394247B (zh) 一种电芯包膜方法和包膜机构
CN215015714U (zh) 一种环境设计用展示装置
CN108973366A (zh) 一种自动铭牌打标折弯机
CN115156881A (zh) 一种电磁铁自动化装配装置
CN219400898U (zh) 蜂鸣器摆放台及点胶机
CN216862921U (zh) 一种平板电视背板用可夹持稳定的自动堆垛装置
CN219759413U (zh) 一种灭弧栅自动装配设备
CN109623075A (zh) 一种全自动焊锡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02930248U (zh) 一种电容器置放装置
CN214382048U (zh) 一种用于smt表面贴装设备用供料装置
CN218397772U (zh) 一种叠片机的夹持机构
CN210722731U (zh) 一种电感元件的自动取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