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00395U - 一种平板车前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板车前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00395U
CN220500395U CN202322019625.XU CN202322019625U CN220500395U CN 220500395 U CN220500395 U CN 220500395U CN 202322019625 U CN202322019625 U CN 202322019625U CN 220500395 U CN220500395 U CN 2205003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axle
steering knuckle
main body
assembly
hi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1962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雨轩
王会中
冷真龙
李海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Engineering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Engineering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Engineering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Sichuan Engineering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32201962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003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003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003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平板车前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胎组件、第一转向节、支撑组件、驱动机构、前桥主体、传动组件和第二转向节;其中,所述第一转向节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转向节的中部分别与所述前桥主体的两端铰接,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前桥主体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转向节铰接,所述传动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向节和所述第二转向节铰接,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前桥主体铰接;所述轮胎组件有两个,所述两个轮胎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向节和所述第二转向节连接;由此可见,通过第一转向节、第二转向节和驱动机构配合,可以有效控制平板车转弯,解决了现有的平板车转弯控制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平板车前桥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前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板车前桥装置。
背景技术
前桥是传递车架与前轮之间各向作用力及其所产生的弯矩和转矩的装置。目前,工厂内在不同车间转运大型设备或产品时(车间内转运可使用车间内行车吊运),常依赖叉车和卡车,然而由于叉车载重较小,卡车货箱尺寸又受到限制,因此对大型设备转运较为困难。且卡车自身货箱底盘较高,车身长,转弯半径大,在工厂内转运大型设备时,空间受限,且重心较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平板车作为工厂内比较常用的运输工具,其板面高度较低、装载量大,并且质量可靠,安全耐用,但现有的平板车大多没有设置前桥装置,整体在转弯时的控制效果较差。
因此需要一种平板车前桥装置来有效控制平板车转弯,从而替代卡车在厂内转运大型设备,提高转运效率和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板车前桥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平板车转弯控制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平板车前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胎组件、第一转向节、支撑组件、驱动机构、前桥主体、传动组件和第二转向节;其中,
所述第一转向节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转向节的中部分别与所述前桥主体的两端铰接,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前桥主体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转向节铰接,所述传动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向节和所述第二转向节铰接,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前桥主体铰接;
所述轮胎组件有两个,所述两个轮胎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向节和所述第二转向节连接。
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活塞件、缸体和驱动件,所述缸体安装在所述前桥主体上,所述活塞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缸体和所述第二转向节连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缸体连接。
可选地,所述驱动件为伺服电机,所述活塞件、所述缸体和所述驱动件组成伺服电缸结构。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三连接组件,所述前桥主体的左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转向节对应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转向节的中部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使所述第一转向节与所述前桥主体铰接;
所述前桥主体的右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转向节对应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转向节的中部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组件使所述第二转向节与所述前桥主体铰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三连接组件均为销轴。
可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件主体和第四连接组件,所述第四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的顶部,所述第四连接组件与平板车底盘连接,所述支撑件主体与所述前桥主体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四连接组件有两个,所述两个第四连接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主体的顶部两端,所述两个第四连接组件与所述平板车底盘法兰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连接组件,所述前桥主体的中部开设有竖向通槽,所述支撑组件安装在所述竖向通槽内,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使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前桥主体铰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转向节为轴对称结构,所述第二转向节的对称轴为所述第二转向节与所述前桥主体铰接处的中轴线。
可选地,所述支撑组件为轴对称结构,所述支撑组件的对称轴线与所述前桥主体的竖向中轴线重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平板车前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胎组件、第一转向节、支撑组件、驱动机构、前桥主体、传动组件和第二转向节;其中,所述第一转向节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转向节的中部分别与所述前桥主体的两端铰接,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前桥主体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转向节铰接,所述传动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向节和所述第二转向节铰接,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前桥主体铰接;所述轮胎组件有两个,所述两个轮胎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向节和所述第二转向节连接;由此可见,通过第一转向节、第二转向节和驱动机构配合,可以有效控制平板车转弯,解决了现有的平板车转弯控制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在与通用后桥组成平板车,可实现大型设备的转场,提高便利性的同时降低转运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转向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前桥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二转向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支撑组件偏转时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1-轮胎、2-第一连接组件、3-第一转向节、4-支撑组件、401-第四连接组件、5-驱动机构、501-活塞件、502-缸体、503-驱动件、6-第二连接组件、7-前桥主体、8-传动组件、9-第二转向节、10-第三连接组件。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一种平板车前桥装置,包括:轮胎组件1、第一转向节3、支撑组件4、驱动机构5、前桥主体7、传动组件8和第二转向节9,所述第一转向节3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转向节9的中部分别与所述前桥主体7的左、右两端铰接,所述驱动机构5安装在所述前桥主体7上,所述驱动机构5与所述第二转向节9铰接,所述传动组件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向节3和所述第二转向节9铰接,所述支撑组件4与所述前桥主体7铰接,所述轮胎组件1有两个,所述两个轮胎组件1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向节3和所述第二转向节9连接;转弯时通过驱动机构5控制第二转向节9的偏转,通过传动组件8带动第一转向节3与第二转向节9同时发生偏转,从而使得两个轮胎组件1同时偏转,实现有效控制转弯。
驱动机构5包括:活塞件501、缸体502和驱动件503,所述缸体502安装在所述前桥主体7上,所述活塞件50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缸体502和所述第二转向节9连接,所述驱动件503与所述缸体502连接;本实施例中,驱动件503为伺服电机,活塞件501为活塞杆,所述活塞件501、所述缸体502和所述驱动件503组成伺服电缸结构,驱动件503还可以是液压泵或气动泵,与活塞件501和缸体502组成液压驱动结构或气压驱动结构,并配合相应的控制阀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第一转向节3和第二转向节9的有效转弯控制,保证运输安全。
还包括:第一连接组件2和第三连接组件10,所述前桥主体7的左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转向节3对应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转向节3的中部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使所述第一转向节3与所述前桥主体7铰接;所述前桥主体7的右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转向节9对应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转向节3的中部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组件10使所述第二转向节9与所述前桥主体7铰接;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组件2和所述第三连接组件10均为销轴。
支撑组件4包括:支撑件主体和第四连接组件401,所述第四连接组件401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的顶部,所述第四连接组件401与平板车底盘连接,所述支撑件主体与所述前桥主体7连接;本实施例中,第四连接组件401有两个,所述两个第四连接组件401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主体的顶部两端,所述两个第四连接组件401与所述平板车底盘法兰连接,通过第四连接组件401与平板车的底盘稳固连接。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转向节9为轴对称结构,所述第二转向节9的对称轴为所述第二转向节9与所述前桥主体7铰接处的中轴线,保证第二转向节9与传动组件8和驱动机构5连接时前桥整体的平稳性。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4为轴对称结构,所述支撑组件4的对称轴线与所述前桥主体7的竖向中轴线重合,保证支撑组件4在承受底盘重量时,平板车运行的稳定性。
实施例二
一种平板车前桥装置,包括:轮胎组件1、第一转向节3、支撑组件4、驱动机构5、前桥主体7、传动组件8和第二转向节9,所述第一转向节3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转向节9的中部分别与所述前桥主体7的左、右两端铰接,所述驱动机构5安装在所述前桥主体7上,所述驱动机构5与所述第二转向节9铰接,所述传动组件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向节3和所述第二转向节9铰接,所述支撑组件4与所述前桥主体7铰接,所述轮胎组件1有两个,所述两个轮胎组件1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向节3和所述第二转向节9连接;转弯时通过驱动机构5控制第二转向节9的偏转,通过传动组件8带动第一转向节3与第二转向节9同时发生偏转,从而使得两个轮胎组件1同时偏转,实现有效控制转弯。
驱动机构5包括:活塞件501、缸体502和驱动件503,所述缸体502安装在所述前桥主体7上,所述活塞件50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缸体502和所述第二转向节9连接,所述驱动件503与所述缸体502连接;本实施例中,驱动件503为伺服电机,活塞件501为活塞杆,所述活塞件501、所述缸体502和所述驱动件503组成伺服电缸结构,驱动件503还可以是液压泵或气动泵,与活塞件501和缸体502组成液压驱动结构或气压驱动结构,并配合相应的控制阀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第一转向节3和第二转向节9的有效转弯控制,保证运输安全。
还包括:第一连接组件2和第三连接组件10,所述前桥主体7的左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转向节3对应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转向节3的中部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使所述第一转向节3与所述前桥主体7铰接;所述前桥主体7的右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转向节9对应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转向节3的中部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组件10使所述第二转向节9与所述前桥主体7铰接;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组件2和所述第三连接组件10均为销轴。
支撑组件4包括:支撑件主体和第四连接组件401,所述第四连接组件401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的顶部,所述第四连接组件401与平板车底盘连接,所述支撑件主体与所述前桥主体7连接;本实施例中,第四连接组件401有两个,所述两个第四连接组件401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主体的顶部两端,所述两个第四连接组件401与所述平板车底盘法兰连接,通过第四连接组件401与平板车的底盘稳固连接。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连接组件6,所述前桥主体7的中部开设有竖向通槽,所述支撑组件4安装在所述竖向通槽内,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组件6使所述支撑组件4与所述前桥主体7铰接;如图8、9所示,由于支撑组件4与前桥主体7铰接,当平板车在非平整路面运行时,前桥主体7与支撑组件4产生相对偏转,前桥主体7保证前桥整体与地面继续完全接触,支撑组件4保证底盘的平稳性,使得平板车在经过非平整路面时,平板车上的设备不会因倾斜产生滑动而导致设备碰撞受损。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转向节9为轴对称结构,所述第二转向节9的对称轴为所述第二转向节9与所述前桥主体7铰接处的中轴线,保证第二转向节9与传动组件8和驱动机构5连接时前桥整体的平稳性。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4为轴对称结构,所述支撑组件4的对称轴线与所述前桥主体7的竖向中轴线重合,保证支撑组件4在承受底盘重量时,平板车运行的稳定性。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平板车前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胎组件(1)、第一转向节(3)、支撑组件(4)、驱动机构(5)、前桥主体(7)、传动组件(8)和第二转向节(9);其中,
所述第一转向节(3)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转向节(9)的中部分别与所述前桥主体(7)的两端铰接,所述驱动机构(5)安装在所述前桥主体(7)上,所述驱动机构(5)与所述第二转向节(9)铰接,所述传动组件(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向节(3)和所述第二转向节(9)铰接,所述支撑组件(4)与所述前桥主体(7)铰接;
所述轮胎组件(1)有两个,所述两个轮胎组件(1)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向节(3)和所述第二转向节(9)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车前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活塞件(501)、缸体(502)和驱动件(503),所述缸体(502)安装在所述前桥主体(7)上,所述活塞件(50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缸体(502)和所述第二转向节(9)连接,所述驱动件(503)与所述缸体(502)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车前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503)为伺服电机,所述活塞件(501)、所述缸体(502)和所述驱动件(503)组成伺服电缸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车前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组件(2)和第三连接组件(10),所述前桥主体(7)的左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转向节(3)对应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转向节(3)的中部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使所述第一转向节(3)与所述前桥主体(7)铰接;
所述前桥主体(7)的右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转向节(9)对应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转向节(9)的中部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组件(10)使所述第二转向节(9)与所述前桥主体(7)铰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板车前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和所述第三连接组件(10)均为销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车前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4)包括:支撑件主体和第四连接组件(401),所述第四连接组件(401)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主体的顶部,所述第四连接组件(401)与平板车底盘连接,所述支撑件主体与所述前桥主体(7)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板车前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接组件(401)有两个,所述两个第四连接组件(401)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主体的顶部两端,所述两个第四连接组件(401)与所述平板车底盘法兰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车前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组件(6),所述前桥主体(7)的中部开设有竖向通槽,所述支撑组件(4)安装在所述竖向通槽内,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组件(6)使所述支撑组件(4)与所述前桥主体(7)铰接。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平板车前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向节(9)为轴对称结构,所述第二转向节(9)的对称轴为所述第二转向节(9)与所述前桥主体(7)铰接处的中轴线。
10.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平板车前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4)为轴对称结构,所述支撑组件(4)的对称轴线与所述前桥主体(7)的竖向中轴线重合。
CN202322019625.XU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平板车前桥装置 Active CN2205003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19625.XU CN220500395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平板车前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19625.XU CN220500395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平板车前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00395U true CN220500395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78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19625.XU Active CN220500395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平板车前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003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27368B2 (en) Semi-independent suspension system for a low-floor vechicle
US20060249922A1 (en) Vehicle suspension with lift axle and pivotal lift spring
US20240140159A1 (en) Driven lift axle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CA2048636C (en) Improved large truck
CN220500395U (zh) 一种平板车前桥装置
EP4094967A1 (en) Vehicle having an axle assembly and a wheel end support housing
CN213799109U (zh) 一种基于三角形增强结构的重载叉车前驱动桥桥壳
US2534256A (en) Trailer unit
CN114750554A (zh) 一种车用悬挂系统及汽车
CN210591822U (zh) 一种可伸缩汽车底盘及使用该底盘的汽车
CN216034665U (zh) 一种汽车底盘及汽车
CN102167083B (zh) 具有底架和双轴组件的载货汽车
CN219636831U (zh) 一种门架可倾斜的四向叉车
EP1226062B1 (en) Rear axle arrangement for a heavy vehicle
CN220951078U (zh) 一种适用于颠簸路面的叉车
CN220390887U (zh) 一种适于低平板车使用的气动转向桥
CN213705560U (zh) 一种移动小车及其底盘结构
CN204415037U (zh) 用于轻型巴士底盘系统的前桥新型支撑结构
CN217892996U (zh) 一种运输车辆用大角度转向功能转向桥
CN214267757U (zh) 一种叉车上的前轮转向结构
CN204641882U (zh) 一种车架结构及汽车
CN217146137U (zh) 基于复合工程上装的车架装置
CN218616216U (zh) 具有减震功能的重载型agv驱动结构
CN210361079U (zh) 用于卡车组装的定位支撑块
US4189025A (en) Hydraulic-actuated steering assembly for an industrial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