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16216U - 具有减震功能的重载型agv驱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具有减震功能的重载型agv驱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16216U
CN218616216U CN202221138492.7U CN202221138492U CN218616216U CN 218616216 U CN218616216 U CN 218616216U CN 202221138492 U CN202221138492 U CN 202221138492U CN 218616216 U CN218616216 U CN 2186162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connecting rod
fixed plate
crossbeam
motor m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3849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光
王鹤
王金山
王亮亮
赵艳辉
李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Yuji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Tianjin Vocational College Of Mechanics And Electric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Yuji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Tianjin Vocational College Of Mechanics And Electri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Yuji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Tianjin Vocational College Of Mechanics And Electric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Yuji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3849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162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162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162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重载型AGV驱动结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板前后两侧相对固定设置有两个连杆固定板,固定板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驱动轮本体,驱动轮本体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驱动电机固定于电机固定架上,电机固定架前后两侧面分别通过平行设置的连杆与连杆固定板固定连接,设置于同一电机固定架上的两个连杆之间固定有横梁,横梁上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横梁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板连接。本实用新型替换掉原有的单轮驱动结构使用,既可以提高整车的承载能力,又有助于改善行驶的安全性,在坑洼不平的路面行驶时平稳性高、安全性好,而且结构简单、布局紧凑、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具有减震功能的重载型AGV驱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重载型AGV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重载AGV具有无轨、智能化、自动车站识别、自动引导和无线通信能力,操作灵活性高,可前进、后退、转弯、旋转、平移,因而在重型机械厂、铁路交通、港口机场、重型汽车制造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作为重载AGV的重要组成部分,驱动单元的性能直接影响车辆的运动性能。现有技术中,承载能力位于几吨到十几吨左右的重载型AGV,其驱动单元多为单轮驱动,当行驶路面坑洼不平,非常容易出现主动轮离地继而产生安全事故的问题;而且,由于承载的工件重心位置无法保证位于车体的中轴线上,车辆启动瞬间,车体在克服载重物惯性而产生的摩擦力作用下会出现偏移,导致车体摆动,起步不稳。鉴于现有单轮驱动存在的安全性及平稳性问题,特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重载型AGV驱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重载型AGV驱动结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板前后两侧相对固定设置有两个连杆固定板,固定板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驱动轮本体,驱动轮本体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驱动电机固定于电机固定架上,电机固定架前后两侧面分别通过平行设置的连杆与连杆固定板固定连接,设置于同一电机固定架上的两个连杆之间固定有横梁,横梁上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横梁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板连接。
优选的,连杆水平设置。
进一步优选的,连杆的个数为8个,同一个电机固定架前后两侧面上分别设有高度不同的两个连杆,横梁设置于两个较低的连杆之间。
更为优选的,固定板的四角分布有四个连接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实时保持与地面的接触以确保摩擦力,还能保证行驶方向上相对同轴,减少车体的摆动,而且具有减震功能,有助于确保重载型AGV车体平稳、安全行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驱动轮本体;2、电机固定架;3、驱动电机;4、连杆;5、连杆固定板;6、横梁;7、弹簧;8、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重载型AGV驱动结构,包括固定板8,固定板8前后两侧相对固定设置有两个连杆固定板5,固定板8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驱动轮本体1,驱动轮本体1与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驱动电机3固定于电机固定架2上,电机固定架2前后两侧面分别通过平行设置的连杆4与连杆固定板5固定连接,设置于同一电机固定架2上的两个连杆4之间固定有横梁6,横梁6上设置有弹簧7,弹簧7的一端与横梁6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板8连接。
当路面行驶路面坑洼不平,行驶相对同轴的两个驱动轮本体1可以实时保持与地面的接触以保持摩擦力并确保不离地,同时弹簧7的设置可以显著减少震动幅度,既确保了行驶的安全性,又提升了行驶的稳定性。具体实践中,本实用新型替代现有的单轮驱动结构,可以提高整车的承载能力,作为提升AGV载重能力的升级驱动单元。更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紧凑、生产成本低,有利于推广应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连杆4的个数为8个,且优选均为水平设置,同一个电机固定架2前后两侧面上分别设有高度不同的两个连杆4,横梁6设置于两个较低的连杆4之间,8个连杆4联动进一步确保了行驶方向上相对同轴,显著的减少了车体的摆动,继而有助于确保行驶的平稳性,提升承载性能。而且,这种设计方式下,驱动电机3处于空气流通的空间中,有助于散热。
具体来说,固定板8的四角分布有四个用于实现本实用新型与AGV车体连接的连接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未具体叙述的部件或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

Claims (4)

1.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重载型AGV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8),固定板(8)前后两侧相对固定设置有两个连杆固定板(8),固定板(8)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驱动轮本体(1),驱动轮本体(1)与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驱动电机(3)固定于电机固定架(2)上,电机固定架(2)前后两侧面分别通过平行设置的连杆(4)与连杆固定板(5)固定连接,设置于同一电机固定架(2)上的两个连杆(4)之间固定有横梁(6),横梁(6)上设置有弹簧(7),弹簧(7)的一端与横梁(6)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板(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重载型AGV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杆(4)水平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重载型AGV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杆(4)的个数为8个,同一个电机固定架(2)前后两侧面上分别设有高度不同的两个连杆(4),横梁(6)设置于两个较低的连杆(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重载型AGV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板(8)的四角分布有四个连接孔。
CN202221138492.7U 2022-05-06 2022-05-06 具有减震功能的重载型agv驱动结构 Active CN2186162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38492.7U CN218616216U (zh) 2022-05-06 2022-05-06 具有减震功能的重载型agv驱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38492.7U CN218616216U (zh) 2022-05-06 2022-05-06 具有减震功能的重载型agv驱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16216U true CN218616216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21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38492.7U Active CN218616216U (zh) 2022-05-06 2022-05-06 具有减震功能的重载型agv驱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162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30495U (zh) 一种重载荷电动汽车底盘
CN102358347B (zh) 一种中巴车底盘
CN208325432U (zh) 一种减震型矿山工程车
CN218616216U (zh) 具有减震功能的重载型agv驱动结构
CN210881539U (zh) 一种大功率电动车后桥加固结构
CN112298243B (zh) 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CN209757251U (zh) 一种模块化电驱动行驶单元及多轴行驶单元
CN104175824A (zh) 一种适用于重载车辆多轴转向的半独立式钢板悬架结构
CN111775644A (zh) 推力杆组件、平衡悬架和车辆
CN203047268U (zh) 一种矿山工程车
CN212579553U (zh) Agv减震装置
CN213322507U (zh) 桥架式万向轮结构及具有其的自动导引运输车
CN210634667U (zh) 一种agv减震行走机构
CN220363184U (zh) 智能充电机器人悬挂结构及机器人
CN211076131U (zh) 一种agv车体稳定结构
CN214647432U (zh) 悬架装置及低速运输车
CN216034665U (zh) 一种汽车底盘及汽车
CN212685780U (zh) 一种重载agv的悬挂装置
CN212796884U (zh) 内导向式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CN220378788U (zh) 一种电动托盘车的避震装置
CN218430764U (zh) 室外重载agv底盘
CN203698413U (zh) 一种巡逻电动车车架
CN215513135U (zh) 一种用于agv的主动避震装置
CN210734343U (zh) 一种主从一体式轮组的agv底盘
CN209795064U (zh) 后桥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