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94247U -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94247U
CN220494247U CN202321298497.0U CN202321298497U CN220494247U CN 220494247 U CN220494247 U CN 220494247U CN 202321298497 U CN202321298497 U CN 202321298497U CN 220494247 U CN220494247 U CN 2204942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ing
aerosol
base
air outlet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9849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洪涛
方冠宇
许高红
黄君瀚
雷桂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9849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942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942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942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雾化座组件、具有雾化面和吸液面的雾化芯、具有出气通道的出气管。雾化座组件形成有雾化空间以及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储液腔;雾化芯设置于雾化空间,雾化面及其面向的雾化空间限定出雾化腔,储液腔与吸液面连通,雾化芯用于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以生成气溶胶;出气管设置有位于出气通道内的挡板,挡板具有过气孔,出气通道与雾化腔连通,雾化腔内的气溶胶能够经过气孔排出,雾化面朝向出气通道设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能够使得气溶胶和空气混合得更加充分,进而降低出气通道的出气口处的气溶胶的温度,改善口感,改善用户使用体验感。

Description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生成装置是通过控制电路和雾化元件来控制工作状态和烟雾输出量,以供用户抽吸的一种电子传送系统。
相关技术中,当雾化芯的雾化面向上设置时,在雾化腔内生成的气溶胶直接释放到出气通道中,由于雾化腔与出气通道的出气口之间的距离较短,导致进入雾化腔的空气和气溶胶混合不充分,从而导致出气口气溶胶的温度会过高,进而导致口感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能够改善口感,改善用户使用体验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
雾化座组件,所述雾化座组件形成有雾化空间以及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储液腔;
具有雾化面和吸液面的雾化芯,所述雾化芯设置于所述雾化空间,所述雾化面及其面向的所述雾化空间限定出雾化腔,所述储液腔与所述吸液面连通,所述雾化芯用于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以生成气溶胶;
具有出气通道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设置有位于所述出气通道内的挡板,所述挡板具有过气孔,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雾化腔连通,所述雾化腔内的气溶胶能够经所述过气孔排出,其中,所述雾化面朝向所述出气通道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板呈弧形,且所述弧形朝所述雾化面凸出。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板的厚度为0.5mm-1mm。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气管的长度为L,所述挡板与所述出气管靠近所述雾化面的一端的距离为0.25L-0.5L。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气孔的数量为1-5个。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气孔的半径为0.5mm-1mm。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气孔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过气孔沿环绕所述出气管的中心的圆周方向排列。
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过气孔呈均匀分布的形式形成于所述挡板。
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过气孔的中心线与所述出气管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0.5mm-1mm。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座组件包括雾化顶座和雾化底座,所述雾化顶座包括顶座顶壁、柱筒和围绕所述顶座顶壁的顶座侧壁,所述顶座顶壁和所述顶座侧壁围设形成空腔,所述雾化底座的至少部分结构设置于所述空腔内,并与所述雾化顶座限定出所述储液腔;
所述柱筒的一端与所述顶座顶壁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雾化底座延伸,所述柱筒的内部形成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贯穿所述顶座顶壁,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储液腔,所述雾化芯设置于所述连接通道的底部,且所述雾化面朝向所述第一开口。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座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通道内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连接通道的内壁之间限定出所述雾化空间,所述出气管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顶部,以使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雾化腔连通。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底座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二开口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流槽对接的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二导流槽与所述第一导流槽配合能够将所述储液腔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导向所述吸液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雾化座组件、具有雾化面和吸液面的雾化芯、具有出气通道的出气管,通过将雾化面朝向出气通道设置,用于提升气溶胶的口感,出气管通过设置有位于出气通道内的挡板,挡板具有过气孔,雾化腔内的气溶胶能够经过气孔排出,也就是说,通过在出气通道内设置挡板,对气流形成一定的阻挡作用,以使气流在出气通道内的流动形态被改变,从而使得气溶胶和空气混合得更加充分,进而降低出气通道的出气口处的气溶胶的温度,改善口感,改善用户使用体验感。同时,挡板的设置增大了出气管与气流的换热面积,能够进一步地降低出气口处的气溶胶的温度。另外,由于雾化芯工作时可能会发生炸液的情况,而雾化面朝向出气通道,挡板的设置可以改善因炸液产生的高温液滴直接经出气通道进入用户口腔的问题,改善用户使用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出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雾化座组件;10a、雾化腔;10b、储液腔;11、雾化顶座;111、顶座顶壁;112、顶座侧壁;113、柱筒;113a、连接通道;113b、第一开口;113c、第二开口;113d、第二导流槽;12、雾化底座;12a、第一导流槽;12b、围边;13、安装座;13a、避让口;131、第一部分;132、第二部分;14、密封件;20、雾化芯;20a、雾化面;20b、吸液面;30、电源组件;40、导电件;50、外壳组件;51、壳体;52、出气管;52a、出气通道;52b、进气口;52c、出气口;521、挡板;521a、过气孔;100、气溶胶生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2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请参阅图1至图5,包括雾化座组件10、具有雾化面20a和吸液面20b的雾化芯20、具有出气通道52a的出气管52。
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用于对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雾化以生成气溶胶供用户吸食。
气溶胶生成基质包括但不限于药品、含尼古丁的材料或不含尼古丁的材料等。
示例性地,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包括电源组件30,电源组件30用于为雾化芯20供电,并控制雾化芯20工作,以使得雾化芯20能够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形成气溶胶。
请参阅图2至图4,雾化座组件10形成有雾化空间以及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储液腔10b,储液腔10b与雾化芯20的吸液面20b连通。通过在雾化座组件10内同时形成储液腔10b和雾化空间,可以充分利用雾化座组件10的空间,提高结构紧凑度。
具体地,雾化芯20的雾化面20a和吸液面20b相对设置,有利于气溶胶生成基质经基体的吸液面20b导流至基体的雾化面20a。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4,雾化芯20包括基体和发热膜,雾化面20a和吸液面20b设置于基体的相对两侧,发热膜设置在雾化面20a上,且发热膜通电后能够产生热量。
雾化芯20设置于雾化空间,雾化面20a及其面向的雾化空间限定出雾化腔10a,雾化芯20用于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以生成气溶胶,雾化面20a朝向出气通道52a设置,即气溶胶生成装置100采用底面供液,基体用于吸收气溶胶生成基质,气溶胶生成基质经基体的吸液面20b导流至基体的雾化面20a。雾化面20a上的发热膜对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雾化,并生成气溶胶。
雾化芯20阻断储液腔10b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流动,也就是说,气溶胶生成基质不会直接流动至雾化腔10a中。
雾化芯20的雾化面20a朝向出气通道52a,气溶胶生成基质在雾化面20a被加热雾化并朝向雾化腔10a释放生成的气溶胶,外界的空气进入雾化腔10a与气溶胶混合,并携带气溶胶直接从出气通道52a排出以供用户使用。
出气管52设置有出气通道52a,出气通道52a与雾化腔10a连通,出气通道52a具有靠近雾化腔10a的一端的进气口52b以及远离雾化腔10a的一端的出气口52c,雾化腔10a内的气溶胶经进气口52b进入出气通道52a,经出气口52c排出以供用户吸食。
出气管52设置有位于出气通道52a内的挡板521,挡板521具有过气孔521a,即挡板521类似为多孔结构。雾化腔10a内的气溶胶能够经挡板521的过气孔521a排出。
示例性地,挡板521设置于出气通道52a的进气口52b与出气口52c之间,用于对出气通道52a内的气流形成一定的阻挡作用,以使气流在出气通道52a内的流动形态被改变。
示例性地,出气管52与挡板521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一体注塑成型。一体式的出气管52与挡板521能够减少零部件数量,减少装配时间,提升装配效率。
当然,出气管52与挡板521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便于出气管52与挡板521的成型制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雾化座组件10、具有雾化面20a和吸液面20b的雾化芯20、具有出气通道52a的出气管52,雾化座组件10形成有雾化空间以及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储液腔10b,雾化芯20设置于雾化空间,雾化面20a及其面向的雾化空间限定出雾化腔10a,储液腔10b与吸液面20b连通。也就是说,储液腔10b内的气溶胶可以导流至雾化芯20的吸液面20b,雾化芯20用于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以生成气溶胶,出气通道52a与雾化腔10a连通,用于排出雾化腔10a内的气溶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通过将雾化面20a朝向出气通道52a设置,用于提升气溶胶的口感,出气管52通过设置有位于出气通道52a内的挡板521,挡板521具有过气孔521a,雾化腔10a内的气溶胶能够经过气孔521a排出,也就是说,通过在出气通道52a内设置挡板521,对气流形成一定的阻挡作用,以使气流在出气通道52a内的流动形态被改变,从而使得气溶胶和空气混合得更加充分,进而降低出气通道52a的出气口52c处的气溶胶的温度,改善口感,改善用户使用体验感。同时,挡板521的设置增大了出气管52与气流的换热面积,能够进一步地降低出气口52c处的气溶胶的温度。另外,由于雾化芯20工作时可能会发生炸液的情况,而雾化面20a朝向出气通道52a,挡板521的设置可以改善因炸液产生的高温液滴直接经出气通道52a进入用户口腔的问题,改善用户使用体验感。
现有技术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在出气通道处的温度场分布不均匀,且温度较高,而本申请实施例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在出气通道处的温度场分布较均匀,且温度较低。现有技术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在出气通道的出风口处的温度较高,而本申请实施例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在出气通道的出风口处的温度较低。
示例性地,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至图4,挡板521呈弧形,弧形的挡板521有利于气流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气流的湍流度,从而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挡板521也可以呈平板状,便于制造成型。
进一步地,弧形朝雾化面20a凸出,即挡板521朝向雾化面20a的一侧凸出以形成弧形,即弧形朝向进气口52b凸出,如此,弧形的挡板521能够对气流的流动有一定导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气流的湍流度。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弧形也可以朝出风口凸出,即挡板521朝向背离雾化面20a的一侧凸出以形成弧形。
示例性地,挡板521的厚度为0.5mm-1mm。例如,0.5mm、0.55mm、0.6mm、0.65mm、0.7mm、0.75mm、0.8mm、0.85mm、0.9mm、0.95mm、1mm等。
当挡板521的厚度大于1mm时,不利于出气管52的加工制造,例如挡板521太厚,不利于过气孔521a的成型。
当挡板521的厚度小于0.5mm时,会导致挡板521的强度较弱,易被损坏,从而降低出气管52的使用寿命。
而挡板521的厚度为0.5mm-1mm的范围内时,在便于加工制造的同时,还具有足够的强度。
示例性地,出气管52的长度为L,挡板521与出气管52靠近雾化面20a的一端的距离为0.25L-0.5L,即挡板521与进气口52b之间的距离为0.25L-0.5L。例如,0.25L、0.26L、0.28L、0.3L、0.32L、0.35L、0.36L、0.38L、0.4L、0.42L、0.43L、0.45L、0.46L、0.48L、0.5L等。
当挡板521与出气管52靠近雾化面20a的一端的距离大于0.5L时,不利于空气与气溶胶充分混合。
当挡板521与出气管52靠近雾化面20a的一端的距离小于0.25L时,温度较高的气溶胶在遇到温度较低的挡板521时容易发生冷凝,从而导致产生冷凝积液的问题。
而挡板521与出气管52靠近雾化面20a的一端的距离为0.25L-0.5L的范围内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发生冷凝,还可以使得空气与气溶胶充分混合。
示例性地,过气孔521a的半径为0.5mm-1mm。例如,0.5mm、0.52mm、0.55mm、0.58mm、0.6mm、0.62mm、0.65mm、0.68mm、0.7mm、0.72mm、0.75mm、0.78mm、0.8mm、0.82mm、0.85mm、0.88mm、0.9mm、0.92mm、0.95mm、0.98mm、1mm等。
当过气孔521a的半径大于1mm时,挡板521对气流形成的阻挡作用较小,不利于空气与气溶胶充分混合。
当过气孔521a的半径小于0.5mm时,挡板521对气流形成的阻挡作用过大,不利于气流在出气通道52a内的流动,抽吸阻力过大,降低用户体验感。
而过气孔521a的半径为0.5mm-1mm的范围内时,挡板521对气流形成的阻挡作用适当,在有利于空气与气溶胶充分混合的同时,还不会造成抽吸阻力过大的问题。
示例性地,过气孔521a的数量为1-5个。例如,1个、2个、3个、4个、5个等。
当过气孔521a的数量大于5个时,则会增加制造难度,且会降低挡板521的结构强度。
由此,当过气孔521a的数量为1-5个时,在降低制造难度,保障挡板521的结构强度的同时,还可以对气流形成适当的阻挡作用,有利于空气与气溶胶充分混合。
本申请实施例的过气孔521a的数量为3个。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5,过气孔521a的数量为多个,各过气孔521a呈均匀分布的形式形成于挡板521。
需要说明的是,过气孔521a呈“均匀分布的”形式,包括各个过气孔521a呈矩阵或同心圆分布,也就是说,各过气孔521a自身的排布形式呈均匀。可以理解的是,各个过气孔521a在挡板521上可能不均匀,也就是说,各个过气孔521a呈均匀分布,但是各个过气孔521a没有均匀分割整个挡板521。例如,在挡板521的横截面为圆形,呈矩阵分布的各个过气孔521a没有均匀分布在圆形的横截面内。
各过气孔521a呈均匀分布的形式形成于挡板521,可以使得气流在出气通道52a内的流动形态被改变,从而使得气溶胶和空气混合得更加充分,且充分混合后的气溶胶和空气通过各过气孔521a均匀地流向出气口52c,有利于气溶胶传输的均匀性,进而可以提升用户的抽吸感受。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的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可以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5,各过气孔521a沿环绕出气管52的中心的圆周方向排列,即各过气孔521a的中心分布在以出气管52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如此,在使得气溶胶和空气混合得更加充分的同时,还有利于气溶胶传输的均匀性。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5,各过气孔521a的中心线与出气管52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0.5mm-1mm。也就是说,各过气孔521a的中心分布在以出气管52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如图5所示的B圆),该圆(如图5所示的B圆)的半径为0.5mm-1mm。例如,0.5mm、0.52mm、0.55mm、0.58mm、0.6mm、0.62mm、0.65mm、0.68mm、0.7mm、0.72mm、0.75mm、0.78mm、0.8mm、0.82mm、0.85mm、0.88mm、0.9mm、0.92mm、0.95mm、0.98mm、1mm等。
当各过气孔521a的中心线与出气管52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大于1mm时,挡板521对气流形成的阻挡作用较大,不利于气流在出气通道52a内的流动,抽吸阻力过大,降低用户体验感。
当各过气孔521a的中心线与出气管52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小于0.5mm时,则会增加制造难度。
而各过气孔521a的中心线与出气管52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0.5mm-1mm的范围内时,挡板521对气流形成的阻挡作用适当,在有利于空气与气溶胶充分混合的同时,还不会造成抽吸阻力过大的问题,且便于加工制造。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2和图3,雾化座组件10包括雾化顶座11和雾化底座12。
需要说明的是,储液腔10b的形成方式在此不做限制。示例性地,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和图3,雾化底座12设置于雾化顶座11的底侧,并与雾化顶座11限定出储液腔10b。
当然,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包括外壳组件50,还可以是雾化座组件10与外壳组件50之间限定出储液腔10b。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2至图4,雾化顶座11包括顶座顶壁111、柱筒113和围绕顶座顶壁111的顶座侧壁112,顶座顶壁111和顶座侧壁112围设形成空腔,雾化底座12的至少部分结构设置于空腔内,并与雾化顶座11限定出储液腔10b。
顶座顶壁111和围绕顶座顶壁111的顶座侧壁112的外观轮廓决定了雾化顶座11的外观轮廓。柱筒113设置于空腔的内部。
雾化底座12的至少部分结构设置于空腔内指的是,雾化底座12可以是部分结构设置于雾化顶座11的空腔内,也可以是全部的结构设置于空腔内。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雾化底座12也可以是与雾化顶座11对接,没有伸入空腔内。
具体地,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雾化底座12包括围绕雾化底座12外侧的围边12b,并通过围边12b与顶座侧壁112抵接,以实现雾化底座12与雾化顶座11的连接。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雾化底座12还可以是通过雾化底座12的外侧壁与顶座侧壁112抵接,以实现雾化底座12与雾化顶座11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雾化底座12与雾化顶座11的具体连接方式在此不做限制,例如可以为过盈配合,卡接等。有利于实现对雾化底座12与雾化顶座11的拆装,提高装配效率效率,提高使用便利性。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2和图3,雾化座组件10包括密封件14,密封件14夹设于雾化底座12与雾化顶座11之间,用于密封雾化底座12与雾化顶座11之间的装配间隙,提高储液腔10b的密封性,避免储液腔10b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从雾化底座12与雾化顶座11之间的装配间隙流出,从而避免影响气溶胶生成装置100的使用寿命和用户体验感。
密封件14的材质不限,例如,硅胶、橡胶等。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2至图4,柱筒113设置于空腔的内部,柱筒113的一端与顶座顶壁111连接,另一端朝向雾化底座12延伸,柱筒113的内部形成连接通道113a,连接通道113a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113b和第二开口113c,第一开口113b贯穿顶座顶壁111,第二开口113c贯穿柱筒113的底壁,第二开口113c连通连接通道113a与储液腔10b,雾化芯20设置于连接通道113a的底部,且雾化面20a朝向第一开口113b。
也就是说,雾化顶座11通过设置顶座顶壁111、柱筒113和围绕顶座顶壁111的顶座侧壁112,以使顶座顶壁111和顶座侧壁112围设形成空腔,柱筒113的内部形成连接通道113a,即雾化顶座11形成空腔和连接通道113a这个两个独立的空间,两个独立的空间通过第二开口113c连通,如此,可以充分利用雾化顶座11的空间,提高雾化座组件10的结构紧凑性。
当雾化底座12设置于雾化顶座11的底侧,并与雾化顶座11限定出储液腔10b,柱筒113的内部形成连接通道113a,通过将雾化芯20设置于连接通道113a的底部,即雾化腔10a设置于连接通道113a内。如此,储液腔10b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可以经第二开口113c导流至雾化芯20。
雾化芯20设置于连接通道113a的底部,例如,雾化芯20设置在柱筒113的底壁上,即雾化芯20的吸液面20b搭接在第二开口113c的边缘处,柱筒113的底壁对雾化芯20起到承载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储液腔10b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经第二开口113c导流至雾化芯20的方式有多种。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2至图4,雾化底座1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导流槽12a,第二开口113c的侧壁设置有与第一导流槽12a对接的第二导流槽113d,第二导流槽113d与第一导流槽12a配合能够将储液腔10b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导向吸液面20b。也就是说,第二导流槽113d与第一导流槽12a液体连通,储液腔10b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能够直接通过第二导流槽113d导向吸液面20b,或者经第一导流槽12a导流至第二导流槽113d,再经第二导流槽113d导向吸液面20b,即储液腔10b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能够依次经第一导流槽12a、第二导流槽113d导向吸液面20b。
第一导流槽12a的数量不限,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第二导流槽113d的数量不限,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是指数量包括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示例性地,至少部分第一导流槽12a沿高度方向延伸,如此,便于将位于储液腔10b底部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导向吸液面20b,提高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利用率。
示例性地,至少部分第二导流槽113d沿高度方向延伸,如此,便于将位于储液腔10b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从第二开口113c导向吸液面20b。
第一导流槽12a和第二导流槽113d为毛细槽,如此,可以使得储液腔10b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在毛细槽的毛细作用力下导向吸液面20b,提高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利用率。
当然,另一些实施方式中,雾化座组件10还可以包括导液件,导液件设置于雾化底座12的底部,且位于第二开口113c处,导液件用于将气溶胶生成基质导向雾化芯20。具体地,导液件伸入第二开口113c并与基体的吸液面20b抵接。当然,也可以是基体伸入第二开口113c并与导液件抵接。
导液件可以是无纺布、亚麻或木浆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合形成的导液棉。当然还可以是其他可以导液的材质。导液棉为棉纤维材质,可以稳定储存、并快速地将储液腔10b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导向雾化芯20进行雾化并生成气溶胶。
导液件的设置,即使在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液面低于雾化芯20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储液腔10b底部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导流至雾化芯20进行加热雾化以生成气溶胶,提高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利用率。
需要说明的是,雾化腔10a的形成方式有多种,示例性地,请参阅图2至图4,雾化座组件10包括设置于连接通道113a内的安装座13,安装座13与连接通道113a的内壁之间限定出雾化空间。也就是说,雾化座组件10通过设置柱筒113、安装座13,通过将安装座13设置于柱筒113的连接通道113a内,以使安装座13与连接通道113a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雾化空间。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2至图4,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包括外壳组件50,外壳组件50包括壳体51,出气管52与壳体51连接,至少部分出气管52经第一开口113b伸入连接通道113a内,以使出气通道52a与雾化腔10a连通。
示例性地,出气管52与壳体51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一体注塑成型。一体式的出气管52与壳体51能够减少零部件数量,减少装配时间,提升装配效率。
当然,出气管52与壳体51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
出气管52设置于安装座13的顶部,以使出气通道52a与雾化腔10a连通。如此,雾化腔10a内生成的气溶胶直接经出气通道52a排出,提高用户体验感。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2至图4,安装座13的顶部形成有与雾化腔10a连通的避让口13a,出气管52的部分结构伸入避让口13a或者抵接于安装座13的顶部,以使出气通道52a与雾化腔10a通过避让口13a连通。
雾化腔10a与第一开口113b连通,也就是说,外界的空气可以经第一开口113b进入雾化腔10a,即有利于外界的空气从雾化腔10a的顶部进入雾化腔10a。
示例性地,气溶胶生成装置100包括导电件40,导电件40穿设于安装座13,即导电件40可以设置在安装座13上,并用于与雾化芯20实现电连接。
其中,导电件40例如是顶针。
安装座13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做限制,只要能够与连接通道113a的内壁共同限定出雾化腔10a即可,示例性地,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至图4,安装座13包括第一部分131和第二部分132,第一部分131夹设于雾化芯20与连接通道113a的内壁之间,第二部分132位于雾化芯20的上方,导电件40穿设于第二部分132。也就是说,第一部分131和第二部分132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例如,第一部分131和第二部分132在沿连接通道113a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并与连接通道113a的内壁之间共同限定出雾化腔10a。
第一部分131夹设于雾化芯20与连接通道113a的内壁之间,雾化芯20与连接通道113a的内壁之间可能会存在安装间隙,而第一部分131夹设于雾化芯20与连接通道113a的内壁之间的安装间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密封雾化芯20与连接通道113a的内壁之间的安装间隙。例如,雾化芯20过盈装配在第一部分131内,第一部分131过盈装配在柱筒113内,便于装配,且密封性好。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部分131与第二部分132可以抵接,也就是说,第二部分132支撑在第一部分131上。当然,第一部分131与第二部分132也可以没有抵接,而是间隔设置。
示例性地,第一部分131与第二部分132为分体式结构。便于装配,提高装配效率。
当然,安装座13也可以是一体式结构,例如,一体注塑成型。一体式的安装座13能够减少零部件数量,减少装配时间,提升装配效率。
示例性地,安装座13可以是塑胶或硅胶材料。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另一些实施例中”、“又一些实施例中”、或“示例性”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申请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是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申请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雾化座组件,所述雾化座组件形成有雾化空间以及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储液腔;
具有雾化面和吸液面的雾化芯,所述雾化芯设置于所述雾化空间,所述雾化面及其面向的所述雾化空间限定出雾化腔,所述储液腔与所述吸液面连通,所述雾化芯用于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以生成气溶胶;
具有出气通道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设置有位于所述出气通道内的挡板,所述挡板具有过气孔,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雾化腔连通,所述雾化腔内的气溶胶能够经所述过气孔排出,其中,所述雾化面朝向所述出气通道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呈弧形,且所述弧形朝所述雾化面凸出;和/或,所述挡板的厚度为0.5mm-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的长度为L,所述挡板与所述出气管靠近所述雾化面的一端的距离为0.25L-0.5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气孔的数量为1-5个;和/或,所述过气孔的半径为0.5mm-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气孔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过气孔沿环绕所述出气管的中心的圆周方向排列;和/或,各所述过气孔呈均匀分布的形式形成于所述挡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过气孔的中心线与所述出气管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0.5mm-1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组件包括雾化顶座和雾化底座,所述雾化顶座包括顶座顶壁、柱筒和围绕所述顶座顶壁的顶座侧壁,所述顶座顶壁和所述顶座侧壁围设形成空腔,所述雾化底座的至少部分结构设置于所述空腔内,并与所述雾化顶座限定出所述储液腔;
所述柱筒的一端与所述顶座顶壁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雾化底座延伸,所述柱筒的内部形成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贯穿所述顶座顶壁,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储液腔,所述雾化芯设置于所述连接通道的底部,且所述雾化面朝向所述第一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通道内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连接通道的内壁之间限定出所述雾化空间,所述出气管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顶部,以使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雾化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底座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二开口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流槽对接的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二导流槽与所述第一导流槽配合能够将所述储液腔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导向所述吸液面。
CN202321298497.0U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Active CN2204942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8497.0U CN220494247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8497.0U CN220494247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94247U true CN220494247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66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98497.0U Active CN220494247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942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71217A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5804480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6292995U (zh) 电子烟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114158776A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272878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7446666U (zh) 陶瓷加热体、雾化器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2790434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CN217065393U (zh) 雾化器及其发热件
CN114376273A (zh) 雾化结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20494247U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4259091A (zh) 雾化结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3208176A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373808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1838771A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214854326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CN115053999A (zh) 雾化组件及雾化装置
CN216135184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347019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3287789A (zh) 雾化座、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381985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9593714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9069464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7658167U (zh) 雾化座、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476921U (zh) 一种雾化座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WO2024119875A1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