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47812U - 一种线束卡扣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束卡扣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47812U
CN220447812U CN202322295284.9U CN202322295284U CN220447812U CN 220447812 U CN220447812 U CN 220447812U CN 202322295284 U CN202322295284 U CN 202322295284U CN 220447812 U CN220447812 U CN 2204478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harness
supporting seat
buckle body
sheet metal
buc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9528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雪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du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du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du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du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9528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478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478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478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线束卡扣及汽车,该线束卡扣应用于车辆,该线束卡扣包括:支撑座以及用于卡接固定在钣金件的卡扣本体;其中,支撑座具有用于支撑线束的支撑面;支撑座上与支撑面相对的表面设置有滑槽;卡扣本体滑动装配在滑槽内并可锁定在设定位置;且卡扣本体远离支撑座的一端设置有卡接与钣金件的卡钩;支撑座的滑动方向与支撑座支撑的线束的长度方向相交;其中,设定位置为支撑座远离车辆的侧气帘的位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支撑座与卡扣本体之间滑动连接的方式,在卡扣本体固定后,支撑座可以进行微调,从而可调整线束的支撑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线束卡扣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束卡扣及汽车。
背景技术
在A柱饰板区域,周边环境件有前风挡玻璃,线束、密封条、A柱饰板、车身钣金件、侧气帘等器件。在装配时,线束以及侧气帘装配至钣金件与A柱饰板围成的区域中。其中,A柱饰板上的卡扣布置受侧气帘与线束的影响较大。为保证A柱饰板的装配效果,A柱饰板上的卡扣与侧气帘及线束的极限距离应最小应保证在3mm以上。但是,线束与钣金件装配完成后,线束会受重力影响往下掉,使得线束与侧气帘之间的减小较小,从而影响A柱饰板的装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线束卡扣及汽车,改善对线束的固定效果,进而方便饰板装配。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线束卡扣,该线束卡扣应用于车辆,该线束卡扣包括:
支撑座以及用于卡接固定在钣金件的卡扣本体;其中,
所述支撑座具有用于支撑线束的支撑面;所述支撑座上与所述支撑面相对的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卡扣本体滑动装配在所述滑槽内并可锁定在设定位置;且所述卡扣本体远离所述支撑座的一端设置有卡接与钣金件的卡钩;
所述支撑座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支撑座支撑的线束的长度方向相交;其中,所述设定位置为所述支撑座远离所述车辆的侧气帘的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支撑座与卡扣本体之间滑动连接的方式,在卡扣本体固定后,支撑座可以进行微调,从而可调整线束的支撑效果,增大线束与侧气帘之间的间距,进而方便饰板固定。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座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支撑座支撑的线束的长度方向垂直。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卡扣本体包括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的卡接部;其中,
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并可锁定在所述设定位置;
所述卡钩设置在所述卡接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
所述连接部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卡接部的长度方向。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卡扣本体呈T形结构,所述卡接部与所述连接部的中间区域固定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所述支撑座脱离的限位块。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卡接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斜面。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卡钩的个数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卡钩的排列方向沿远离所述支撑座的方向。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座设置有第一卡齿;所述卡扣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齿卡合的第二卡齿。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卡齿的个数为多个;其中,
多个所述第一卡齿设置在所述支撑座朝向所述卡扣本体的一面;
多个所述第一卡齿的排列方向平行于所述支撑座的滑动方向。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钣金件、线束、线束卡扣以及饰板;其中,
所述线束固定在所述支撑座;
所述卡扣本体与所述钣金件卡接连接;
所述饰板与所述钣金件固定连接并包裹所述卡扣本体,且所述饰板、卡扣本体以及部分钣金件围成容纳侧气帘的空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支撑座与卡扣本体之间滑动连接的方式,在卡扣本体固定后,支撑座可以进行微调,从而可调整线束的支撑效果,增大线束与侧气帘之间的间距,进而方便饰板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线束卡扣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束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束卡扣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束与钣金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饰板装配至A柱时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卡扣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座与卡扣本体配合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束卡扣,首先说明其应用场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束卡扣用于固定A柱内的线束。如图1中所示,A的板件1以及饰板2围成的空间内需要装配线束4以及侧气囊3。同时,饰板2也需要通过卡扣固定在A柱的钣金1件上。在装配时,线束4通过线束卡扣(图中未示出)装配在钣金1件上,但是由于A柱内的空间有限,且线束4位于侧气囊3的上方,会造成在线束4由于重力的作用下垂时,影响到饰板2的装配。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束卡扣,用以改善饰板的装配效果。下面结合具体的附图以及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2,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束卡扣。该线束卡扣应用于车辆中,并用于固定车辆中的线束。该线束卡扣包括两部分,分别为支撑座10以及卡扣本体20。其中,支撑座10用以支撑固定线束,如图2中所示的方向b,在支撑线束时,线束的长度方向沿方向b设置。在具体支撑线束时,支撑座10具有用于支撑线束的支撑面,线束可固定在该支撑面上。卡扣本体20作为连接结构,用以将线束卡扣固定在钣金件上,该钣金件为A柱的钣金结构。另外,支撑座10与卡扣本体20滑动连接并且可锁定在设定位置,该设定位置为支撑座10远离车辆的侧气帘的位置。
在具体连接时,支撑座10上与支撑面相对的表面设置有滑槽;卡扣本体20滑动装配在滑槽内并可锁定在设定位置;且卡扣本体20远离支撑座10的一端设置有卡接与钣金件的卡钩。以通过卡钩与钣金件固定连接,从而将整个线束卡扣固定在钣金件上。
如图2中所示的双向箭头示例的方向a,在支撑座10相对卡扣本体20滑动时,其滑动方向沿方向a滑动。其中,支撑座10的滑动方向与支撑座10支撑的线束30的长度方向相交,也即方向a与方向b相交。如两者成一定的夹角或者相互垂直,均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
一并参考图3,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束卡扣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在图3中示出的为A柱在车身的高度方向的横截面示意图。在线束30及侧气帘60位于饰板50以及钣金件40围成的空间70内,且沿图3中所示的钣金件40及饰板50的放置方向,线束30位于侧气帘60的上方。在支撑线束30时,线束30固定在支撑座10,而卡扣本体20固定在A柱的钣金件40的安装孔内并与钣金件40卡装连接。
一并参考图3及图4,图4示出了线束在被线束卡扣固定时与钣金件的配合示意图。钣金件40为一折弯结构,其沿车身高度方向的一端具有一折弯边沿41,该折弯边沿41为钣金件40与车身焊接的位置。在线束卡扣装配至钣金件40时,线束卡扣及支撑的线束30均位于折弯边沿41的下方。且由于加工误差或装配误差导致线束30与折弯边沿41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因此,在线束卡扣固定至钣金件40时,支撑座10相对卡扣本体20的滑动方向a沿车身的高度方向,以使得支撑座10可沿车身的高度方向滑动,降低线束30与折弯边沿41之间的间隙,使得线束30远离侧气帘60。在采用上述方式调整时,如图4中所示的方向a,支撑座10的滑动方向与支撑座10支撑的线束30的长度方向垂直。
在线束30被固定至支撑座10时,可沿车身的高度方向调整支撑座10的位置,并在线束30调整至与折弯边沿41贴合后进行锁定。从而使得线束30更靠近折弯边沿41,降低线束30与折弯边沿41之间的间隙,进而增大线束30下方承载侧气帘60的空间,方便侧气帘60装配至A柱内。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座10相对卡扣本体20的滑动方向不仅限于上述示例的平行于车身高度方向,还可采用其他的方式设置。如支撑座10相对卡扣本体20的滑动方向相对车身高度方向倾斜,如朝向车头倾斜或者朝向车尾倾斜。在支撑座10相对卡扣本体20滑动时,也均可达到沿车身高度方向对线束30进行调整的效果。
一并参考图3及图5,图5示出了饰板装配至A柱时的截面示意图。在饰板50装配至A柱时,饰板50通过卡扣51卡装固定在钣金件40上。由于饰板50在装配完线束30以及侧气帘60后才与钣金件40固定连接。并且饰板50的卡扣51位于线束30与侧气帘60之间。因此,在线束30通过线束卡扣提升至靠近折弯边沿41时,可增大线束30与侧气帘60之间的间隙,从而方便饰板50的卡扣51与钣金件40卡装连接,方便了饰板50的装配。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在线束卡扣固定线束30时,线束30通过多个间隔排布的线束卡扣进行支撑。位于两个线束卡扣之间的线束30在自身重力的影响下会出现下垂,这也会造成降低线束30与侧气帘60之间的间隙情况。因此,在设置饰板50时,饰板50的卡扣51与线束卡扣之间沿车身长度方向的间距小于设定距离,以保证饰板50的卡扣51装配位置处的线束30与侧气帘60之间具有较大的空间。其中,饰板50的卡扣51与线束卡扣之间的设定距离应小于线束30下垂的最低点至线束卡扣的距离。
在支撑座10与卡扣本体20滑动连接并可锁定在设定位置时,可采用不同的实施方案,下面详细介绍支撑座10与卡扣本体20的具体结构。
首先参考图6,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座10包括一支撑板11以及设置在支撑板11上的滑槽14,其中,支撑板11为一弧形板,该弧形板的内凹的表面为支撑线束30的支撑面。滑槽14设置在弧形板外凸的表面,也即滑槽14设置在背离支撑面的表面。从而使得卡扣本体20装配位置与支撑线束30的表面位于支撑板11相对的两侧。
在设置滑槽14时,支撑板11背离线束30的一侧设置有相对而置的L形支撑结构12,两个相对的L形支撑结构12形成与卡扣本体20滑动配合的滑槽14。如图6中所示,L形支撑结构12的长度方向沿方向a设置,也即滑槽14的长度方向为方向a。在卡扣本体装配至滑槽14内时,可沿方向a滑动。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在设置L形支撑结构12时,该L形支撑结构12具有导向斜面16,该导向斜面16位于L形支撑结构12的一端。在卡扣本体20插入至滑槽14内时,可通过导向斜面16进行导向,以保证卡扣本体可顺利的插入至滑槽14中。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支撑座10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板11上的加强筋15,该加强筋15设置在支撑板11的外凸表面,且长度方向沿b方向延伸。如图6中所示,加强筋15与L形支撑结构12连接,以增强整个支撑座10在b方向的结构强度,保证支撑线束30时的稳定性。
一并参考图7,图7示出了卡扣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卡扣本体20包括两部分,分别为连接部21以及卡接部22。连接部21用以与支撑座滑动连接,而卡接部22用以卡装在钣金件上,以固定整个线束卡扣。另外,上述的卡钩设置在卡接部22远离连接部21的一端。
在具体设置连接部21及卡接部22时,该连接部21及卡接部22可为一体结构,且连接部2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卡接部22的长度方向。示例性的,连接部21与卡接部22组成的卡扣本体20呈T形结构。其中,卡接部22与连接部21的中间区域固定连接,T形结构的水平部分为连接部21,而T形结构的竖直部分为卡接部22。
当然除上述示例的T形结构外,连接部21与卡接部22也可组成倒置的L形结构,同样可实现卡扣本体20一端与支撑座10滑动配合,而另一端与钣金件40固定。
在支撑座10相对卡扣本体20滑动时,其可锁定在设定位置,该设定位置为将线束靠近折弯边沿的位置,以使得线束远离侧气囊。在具体实现支撑座10锁定时,可通过相互配合的卡齿进行锁定。示例性的,支撑座10设置有第一卡齿13,对应的卡扣本体20上设置有与第一卡齿13卡合的第二卡齿23。其中,第二卡齿23具体设置在卡扣本体20的连接部21。
继续参考图6及图7,在设置第一卡齿13时,其位于支撑座10朝向卡扣本体20的一面,也即在支撑板11的外凸面,且位于第一卡齿13位于两个L形支撑结构12之间。在连接部21在插入至滑槽14内时,第一卡齿13与连接部21上的第二卡齿23相对实现卡合。在将第一卡齿13设置在支撑板11的外凸面时,第一卡齿13沿b方向的长度较长,使得第一卡齿13的尺寸较大,进而在第一卡齿13与第二卡齿23卡合时,可提供较大的锁紧力将支撑座10锁定,保证了线束卡扣在调整后的稳定性。但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卡齿13的设置位置不仅限于上述示例的一种方式,还可将第一卡齿13设置在L形结构的竖直部分,也即第一卡齿13位于滑槽14的侧壁上,第二卡齿23同样也设置在连接部21与第一卡齿13配合的位置,同样也可实现对支撑座10的锁定。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第一卡齿13的个数可为一个或者多个,且多个第一卡齿13的排列方向平行于支撑座10的滑动方向,也即第一卡齿13的排列方向沿方向a。如图6中所示,在图6中示例出了第一卡齿13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第一卡齿13沿方向a间隔排列。
一并参考图7,在设置第二卡齿23时,第二卡齿23的设置位置与第一卡齿13的设置位置相对。在第一卡齿13位于支撑板11的外凸面时,第二卡齿23设置在连接部21朝向外凸面的表面。其中,第二卡齿23的个数为多个,且多个第二卡齿23的排列方向也沿方向a排列,以与两个第一卡齿13相配合进行卡合固定。在支撑座10相对连接部21滑动时,两个第一卡齿13可在多个第二卡齿23之间移动;在支撑座10停止滑动时,两个第一卡齿13与第二卡齿23进行卡合固定,以实现对支撑座10的锁定。在采用多个第二卡齿23时,可将支撑座10锁定在任意的位置,且通过两个第一卡齿13分别与第二卡齿23进行卡合,提高了在锁定时支撑座10的稳定性。
应理解,支撑座10锁定在设定位置时,第一卡齿13及第二卡齿23的设置方式不仅限于上述示例的一种具体方式,还可采用其他的方式。如第一卡齿13及第二卡齿23中的一个卡齿可为一个,另一个卡齿为多个;或者第一卡齿13及第二卡齿23均为多个。均可实现对支撑座10的锁定效果。
当然,除上述示例的通过卡齿进行锁定的方式外,还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他的锁定方式。如可通过锁紧螺栓或锁紧插销将支撑座10锁紧在设定位置。在采用锁紧螺栓及锁紧插销时,均分别插入在支撑座10及卡扣本体20,以将两者的位置锁定,实现对支撑座10的锁定。
一并参考图6、图7及图8,图8为支撑座与卡扣本体配合的另一角度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部21上还设置有限位块26,该限位块26用以限位支撑座10脱离。在具体设置时,该限位块26位于连接部21的一端,在连接部21插入至滑槽14中时,限位块26外露在滑槽14外,并可抵压在L形支撑结构12上。以避免在滑动支撑座10滑动时,支撑座10与卡扣本体20之间脱离。应理解,在设置限位块26时,该限位块26应为限定支撑座10朝向钣金件40的折弯边沿的方向滑动时脱离的结构。
应理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示例的支撑座10在相对卡扣本体20滑动时,其滑动方向可为单向滑动,也可为往返滑动。在采用单向滑动时,可通过第一卡齿13及第二卡齿23的齿形限定滑动方向,如第一卡齿13及第二卡齿23的横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形状(直角边垂直于方向a)。在进行锁定时,通过两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相抵实现锁定,且通过两个直角边相抵限定支撑座10的滑动方向为靠近钣金件的折弯边沿的方向。在采用往返滑动时,第一卡齿13及第二卡齿23的横截面均为等腰三角形,以保证可沿方向a示例的两个箭头进行滑动。
在卡接部22与钣金件连接时,通过卡钩24将卡接部22固定在钣金件上进行固定,从而将整个线束卡扣固定。该卡钩24可采用一个卡钩或者采用多个卡钩。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该卡钩24的个数可为多个,且多个卡钩24沿卡接部22的长度方向排列,从而可根据需要调整卡接部22的卡接位置,以保证线束卡扣可有一定的调整幅度,满足对线束支撑的需求。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在卡接部22远离连接部21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斜面25,从而可方便卡接部22插入至钣金件中,便于线束卡扣的安装。
通过上述描述可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束卡扣通过减少线束30与钣金件40的折弯边沿41之间的间隙(各车型的间隙大小存在一定的差异),以便解决A柱布置空间不断减小的挑战,加大线束30与侧气帘之间的间隙,以保证饰板50装配的可行性。同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束卡扣可用于所有的车型,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参考图3~图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钣金件40、线束30、线束卡扣以及饰板50;其中,线束30固定在支撑座10的支撑面上;卡扣本体20的卡钩与钣金件40卡接连接;饰板50与钣金件40固定连接并包裹卡扣本体20,且饰板50、卡扣本体20以及部分钣金件40围成容纳侧气帘60的空间。具体的可参考图3~图5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支撑座10与卡扣本体20之间滑动连接的方式,在卡扣本体20固定后,支撑座10可以进行微调,从而可调整线束30的支撑效果。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线束卡扣,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辆,所述线束卡扣包括:支撑座以及用于卡接固定在钣金件的卡扣本体;其中,
所述支撑座具有用于支撑线束的支撑面;所述支撑座上与所述支撑面相对的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卡扣本体滑动装配在所述滑槽内并可锁定在设定位置;且所述卡扣本体远离所述支撑座的一端设置有卡接于钣金件的卡钩;
所述支撑座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支撑座支撑的线束的长度方向相交;其中,所述设定位置为所述支撑座远离所述车辆的侧气帘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支撑座支撑的线束的长度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本体包括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的卡接部;其中,
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并可锁定在所述设定位置;
所述卡钩设置在所述卡接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
所述连接部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卡接部的长度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本体呈T形结构,所述卡接部与所述连接部的中间区域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所述支撑座脱离的限位块。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的个数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卡钩的排列方向沿远离所述支撑座的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设置有第一卡齿;所述卡扣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齿卡合的第二卡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束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齿的个数为多个;其中,
多个所述第一卡齿设置在所述支撑座朝向所述卡扣本体的一面;
多个所述第一卡齿的排列方向平行于所述支撑座的滑动方向。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钣金件、线束、饰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卡扣;其中,
所述线束固定在所述支撑座的支撑面;
所述卡扣本体的卡钩与所述钣金件卡接连接;
所述饰板与所述钣金件固定连接并包裹所述卡扣本体,且所述饰板、卡扣本体以及部分钣金件围成容纳侧气帘的空间。
CN202322295284.9U 2023-08-24 2023-08-24 一种线束卡扣及汽车 Active CN2204478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95284.9U CN220447812U (zh) 2023-08-24 2023-08-24 一种线束卡扣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95284.9U CN220447812U (zh) 2023-08-24 2023-08-24 一种线束卡扣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47812U true CN220447812U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40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95284.9U Active CN220447812U (zh) 2023-08-24 2023-08-24 一种线束卡扣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478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36891A (en) Adjustable fastener
US20170113629A1 (en) Fastener Clip Over a Carrier Secured with Hooks
EP2596994B1 (en) Fascia coupling bracket
US20070057538A1 (en) Visor attachment member
US20070046054A1 (en) Interior trim accessory attachment apparatus
CN109720416B (zh) 车辆顶棚连接装置
CN220447812U (zh) 一种线束卡扣及汽车
CN106476573B (zh) 用于固定车辆三角玻璃的结构
US7213730B2 (en) Vehicle roof rack assembly with adjustable cross rail
KR20170047937A (ko) 차량용 도어트림과 도어커튼 하우징 조립 구조
JP4420164B2 (ja) モール取付用クリップ及び該クリップを用いたモールの取付構造
CN219635157U (zh) 一种气囊卡扣及汽车
JP3223424B2 (ja) ヘッドレストの位置決め構造
CN220947485U (zh) 一种蘑菇搭扣联接结构
CN110329174B (zh) 顶饰条安装卡扣结构
KR100552063B1 (ko) 자동차용 도어 스커프 트림의 체결구조
US9291182B2 (en) Vehicle attachment system having a domed-head fastener
CN211995408U (zh) 一种车顶行李架和车辆
CN220662441U (zh) 饰板连接组件、车身及车辆
CN219969590U (zh) B柱内饰板及车辆
US11813993B2 (en) Fastener clip over a carrier
JPH0536764Y2 (zh)
CN219667934U (zh) 一种用于汽车窗帘的导轨
CN113547994B (zh) 装饰组件及车辆
CN112172482B (zh) 一种尾门开关支架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