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62441U - 饰板连接组件、车身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饰板连接组件、车身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62441U
CN220662441U CN202322351620.7U CN202322351620U CN220662441U CN 220662441 U CN220662441 U CN 220662441U CN 202322351620 U CN202322351620 U CN 202322351620U CN 220662441 U CN220662441 U CN 2206624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uckle
connecting piece
trim panel
connection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5162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晓磊
郑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5162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624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624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624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一种饰板连接组件、车身及车辆,所述饰板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卡扣部件和第二卡扣部件,第一卡扣部件和第二卡扣部件设在饰板和架体之间,以分别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将饰板连接于架体上,第一卡扣部件和第二卡扣部件均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具有卡槽,第二连接件具有卡扣,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通过卡扣和卡槽相连,第一卡扣部件和第二卡扣部件中的至少一者的卡扣在卡槽内可移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饰板连接组件无需采用螺钉进行连接,能够降低总装工时。

Description

饰板连接组件、车身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饰板连接组件、车身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具有两个安装方向的L型饰板进行安装时,会通过卡接和螺钉连接两种方式分别进行两个安装方向的装配,采用螺钉连接还需要配置螺钉堵盖,增加了螺钉连接和装配堵盖的工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饰板连接组件,能够通过两个卡扣部件在两个方向上对饰板进行安装固定,无需采用螺钉进行饰板的连接,能够降低总装工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车身。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车辆。
一种饰板连接组件,包括:
第一卡扣部件和第二卡扣部件,所述第一卡扣部件和所述第二卡扣部件设在饰板和架体之间,以分别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将所述饰板连接于所述架体上;
所述第一卡扣部件和所述第二卡扣部件均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中的其中一者与所述饰板连接、另一者与所述架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卡槽,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卡扣,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相连,所述第一卡扣部件和所述第二卡扣部件中的至少一者的所述卡扣在所述卡槽内可移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饰板连接组件通过第一卡扣部件或第二卡扣部件中其中一者的卡扣在卡槽移动,以补偿另一者在装配时饰板的位移,从而能够实现通过两个卡扣部件在两个方向上对饰板进行安装固定,无需再通过螺钉进行饰板的安装,能够降低总装工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具有涨紧部,所述涨紧部与所述卡扣连接,所述涨紧部适于插入所述架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扣部件的所述卡槽具有相连的第一卡位和第二卡位,所述第一卡位和所述第二卡位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扣部件的所述卡槽还具有过渡段,所述过渡段适于连接所述第一卡位和所述第二卡位,所述第二卡扣部件中所述涨紧部按压入所述架体的长度与所述过渡段的长度相适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段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卡位和第二卡位的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槽具有开口,所述卡扣通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卡槽内,所述开口的宽度由远离所述卡槽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卡槽的一端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饰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板体,所述卡槽设在所述第一板体上,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饰板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凹槽,所述卡扣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第一板体抵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扣包括:
柱体,所述柱体设在所述卡槽内;
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设在所述柱体的一端,所述第二板体位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第一板体抵撑;
第三板体,所述第三板体为弹性板,所述第三板体设在所述柱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板体位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架体之间。
一种车身,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饰板连接组件、饰板和架体,所述饰板通过所述饰板连接组件连接在所述架体上。
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车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饰板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第一卡扣部件11、第二卡扣部件12;
第一连接件110、卡槽111、第一卡位1111、第二卡位1112、过渡段1113、开口1114、第一板体112;
第二连接件120、卡扣121、第二板体1211、第三板体1212、柱体1213、涨紧部122;
架体20;
饰板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饰板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卡扣部件11和第二卡扣部件12,第一卡扣部件11和第二卡扣部件12设在饰板30和架体20之间,以分别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将饰板30连接于架体20上,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平行,通过两个卡扣部件从两个方向将饰板30卡扣在架体20上。
第一卡扣部件11和第二卡扣部件12均包括第一连接件110和第二连接件120,第一连接件110和第二连接件120中的其中一者与饰板30连接、另一者与架体20连接,第一连接件110具有卡槽111,第二连接件120具有卡扣121,第一连接件110和第二连接件120通过卡扣121和卡槽111卡紧配合以实现第一连接件110和第二连接件120相连,第一卡扣部件11和第二卡扣部件12中的至少一者的卡扣121在卡槽111内可移动,用于补偿另一者在装配时所导致的饰板30的位移量。
换言之,第一卡扣部件11的卡扣121在卡槽111内可移动,或者,第二卡扣部件12的卡扣121在卡槽111内可移动,或者,两个卡扣部件的卡扣121在卡槽111内均可移动。
由于卡扣部件在进行装配时会在相应的卡扣方向上发生一定的位移,进而使饰板30在相应的卡扣方向上也发生位移,当两个卡扣部件在两个方向上进行装配时,必然导致饰板30要在至少一个方向上均发生位移,当饰板30不能进行变形、或者不能通过自身的变形达到相应的位移补偿量时,就无法通过两个卡扣部件进行L型饰板安装,也就导致相关技术中仅能通过在一个方向通过卡扣部件连接、在另一个方向通过螺钉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卡扣部件11或第二卡扣部件12的其中一者的卡扣在卡槽111内沿与另一者卡扣部件相适应的方向移动,以补偿另一者在装配时饰板30的位移,从而能够实现通过两个卡扣部件在两个方向上对饰板30进行安装固定,饰板30不需要进行变形或者仅需要进行微小的变形就可以满足相应方向上的位移补偿量,无需再通过螺钉进行饰板30的安装,能够降低总装工时。
与相关技术相比,在进行饰板30安装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需在饰板30上设置安装孔位,饰板连接组件均布置于饰板30的背面,饰板30的正面较为平整,也无需为隐藏螺钉和安装孔位而设置螺钉堵盖,也进一步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堵盖和饰板30之间存在缝隙的问题。
以第一卡扣部件11的卡扣在卡槽111内可移动为例,在进行饰板30的安装过程中,先将饰板30通过第一卡扣部件11连接于架体20上,以完成饰板30在第一方向上与架体20的连接,在进行第二卡扣部件12的安装时,由于第二卡扣部件12会带动饰板30在相应的卡扣方向上发生位移,此时第一卡扣部件11的卡扣在卡槽111内移动以补偿饰板30的位移,从而使第二卡扣部件12在第二方向上与架体20也完成连接。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120还具有涨紧部122,涨紧部122与卡扣121连接,涨紧部122适于插入架体20内。
具体地,在架体20上设置装配孔,涨紧部122在按压入装配孔后与装配孔紧配合,实现第二连接件120与架体20的连接,第一卡扣部件11和第二卡扣部件12的第二连接件120均通过相应的涨紧部122与架体20进行连接。
可选地,涨紧部122包括涨紧柱体1213,涨紧柱体1213中部的截面尺寸较两端的截面尺寸大,涨紧柱体1213为弹性涨紧柱体1213,例如可以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当施力按压时涨紧柱体1213能够发生形变以插入架体20的装配孔中,待涨紧柱体1213插入装配孔后涨紧柱体1213与装配孔紧配合,且由于涨紧柱体1213的中部的截面尺寸相对较大,能够阻止涨紧柱体1213从装配孔中脱离。
进一步地,可以在涨紧柱体1213的端部设置翼板或裙边,在将涨紧部122按压入装配孔时,翼板或裙边贴合在涨紧柱体1213的壁面上并穿过装配孔,当涨紧柱体1213插入装配孔后,翼板或裙边回弹展开,能够起到防脱的目的。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扣部件11的卡槽111具有相连的第一卡位1111和第二卡位1112,第一卡位1111和第二卡位1112沿第二方向依次布置。
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能够实现卡扣在卡槽111内可移动的其中一个卡扣部件定义为第一卡扣部件11,具体地,在第一卡扣部件11的卡槽111中设置相连的第一卡位1111和第二卡位1112,并且使第一卡位1111和第二卡位1112沿第二方向布置。
在进行饰板30的装配时,第一卡扣部件11的卡扣位于卡槽111中的第一卡位1111处,按压第一卡扣部件11使第一卡扣部件11的涨紧部122插入架体20,以完成饰板30在第一方向上的固定,此时第二卡扣部件12的第一连接件110和第二连接件120卡紧配合并处于待装配的位置,当将第二卡扣部件12的涨紧部122按压入架体20时,饰板30会随着第二卡扣部件12沿第二方向移动,此时第一卡扣部件11的卡扣在卡槽111中从第一卡位1111移动至第二卡位1112,补偿了饰板30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移,最终完成饰板30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固定。
可选地,第二卡扣部件12的卡槽111结构与第一卡扣部件11的结构相同,又或者,第二卡扣部件12的卡槽111与第一卡扣部件11的卡槽111不同,第二卡扣部件12的卡槽111仅具有一个卡位。
本申请附图1中示出的第一卡扣部件11和第二卡扣部件12的安装位置可以互换。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扣部件11的卡槽111还具有过渡段1113,过渡段1113适于连接第一卡位1111和第二卡位1112,第二卡扣部件12中涨紧部122按压入架体20的长度与过渡段1113的长度相适配。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满足第二卡扣部件12在安装时饰板30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移量,在第一卡扣部件11中卡扣在第一卡位1111和第二卡位1112之间设置过渡段1113,过渡段1113的长度与第二卡扣部件12中涨紧部122按压入架体20的长度相适配。
换言之,当第一卡扣部件11的卡扣121位于第一卡位1111且饰板30通过第一卡扣部件11连接在架体20上时,第二卡扣部件12的涨紧部122的端部与架体20上的装配孔之间的间距为距离X,那么过渡段1113的长度为第二卡扣部件12中的涨紧部122插入架体20的装配孔中的长度和距离X之和,X大于等于0,以保障第二卡扣部件12的涨紧部122插入架体20后,第一卡扣部件11中的卡扣能够从第一卡位1111移动至第二卡位1112。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渡段1113的宽度小于第一卡位1111和第二卡位1112的宽度。
为了提高卡扣在卡槽111中的稳定性,使过渡段1113的宽度尺寸小于第一卡位1111和第二卡位1112的宽度,当卡扣121位于卡槽111中的第一卡位1111或者第二卡位1112中时,能够保障卡扣121和卡槽111位置相对固定,当有外力驱动时,才会使卡扣121从卡槽111的第一卡位1111移动至第二卡位1112中。
可选地,卡扣121为弹性卡扣,例如采用弹性橡胶制成,当卡扣121位于第一卡位1111和第二卡位1112时,卡扣与卡槽111紧配合,当卡扣121需要从第一卡位1111移动至第二卡位1112时,在外力的作用下卡扣121需发生一定的弹性形变,进而能够顺利通过过渡段1113。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槽111具有开口1114,卡扣121通过开口1114进入卡槽111内,开口1114的宽度由远离卡槽111的一端向靠近卡槽111的一端逐渐减小。
也就是说,第一连接件110和第二连接件120为分体设置,在进行饰板30的装配时才会通过卡扣和卡槽111连接在一起,为了便于进行第一连接件110和第二连接件120的装配,在卡槽111的端部设置开口1114,开口1114可以作为卡槽111的一部分,当卡扣121通过开口1114能够进入卡槽111,通过对开口1114的宽度的设置,使开口1114呈八字型,以方便卡扣定位,降低卡扣装配入卡槽111的难度,在进行装配时,能够提高操作效率,减少操作工时。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10与饰板30连接,第一连接件110包括第一板体112,卡槽111设在第一板体112上,第一板体112与饰板30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凹槽,卡扣的一部分位于凹槽内并与第一板体112抵撑。
具体地,第一连接件110与饰板30连接,在加工时,第一连接件110可以与饰板30一体成型,也就是说,第一连接件110作为饰板30的一部分直接加工出来,或者,将第一连接件110通过连接件、粘接、热融焊接等方式连接在饰板30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件110包括第一板体112,第一板体112与饰板30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凹槽,换言之,第一板体112与饰板30之间形成狗窝底座,卡扣的一部分位于凹槽内并与第一板体112抵撑,从而对饰板30进行牵拉固定。
可选地,第一板体112的周向的三面与饰板30连接、一面敞口。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扣包括柱体1213、第二板体1211和第三板体1212,柱体1213设在卡槽111内,第二板体1211设在柱体1213的一端,第二板体1211位于凹槽内并与第一板体112抵撑,第三板体1212为弹性板,第三板体1212设在柱体1213的另一端,第三板体1212位于第一板体112和架体20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卡扣的柱体1213与卡槽111对应,柱体1213卡设在卡槽111内第二板体1211和第三板体1212设在卡槽111的两侧,第二板体1211位于凹槽内并与第一板体112抵撑,用于对饰板30提供一个拉力,以实现相应方向上的固定,第三板体1212设在第一板体112和架体20之间,起到垫板的作用。
可选地,第三板体1212为弹性板,第三板体1212压在第一板体112和架体20之间,能够进行位移补偿,保障饰板30与架体20紧密贴合,避免装配存在间隙导致饰板30晃动,也避免装配过紧导致安装完成后饰板30中局部位置出现应力集中的问题。
进一步地,第三板体1212为弧形板,或者第三板体1212为橡胶板,在受压时第三板体1212能够发生弹性变形以补偿第一板体112与架体20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柱体1213的中部为中空结构,使柱体1213能够发生形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车身,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饰板连接组件、饰板30和架体20,通过该饰板连接组件进行饰板30的安装,饰板连接组件能够从两个安装方向上将饰板30连接在架体20上,例如,进行L型的流水槽饰板30安装,提高车身装配的效率,降低装配工时。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车身。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上述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饰板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卡扣部件和第二卡扣部件,所述第一卡扣部件和所述第二卡扣部件设在饰板和架体之间,以分别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将所述饰板连接于所述架体上;
所述第一卡扣部件和所述第二卡扣部件均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中的其中一者与所述饰板连接、另一者与所述架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卡槽,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卡扣,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相连,所述第一卡扣部件和所述第二卡扣部件中的至少一者的所述卡扣在所述卡槽内可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饰板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具有涨紧部,所述涨紧部与所述卡扣连接,所述涨紧部适于插入所述架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饰板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部件的所述卡槽具有相连的第一卡位和第二卡位,所述第一卡位和所述第二卡位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饰板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部件的所述卡槽还具有过渡段,所述过渡段适于连接所述第一卡位和所述第二卡位,所述第二卡扣部件中所述涨紧部按压入所述架体的长度与所述过渡段的长度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饰板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卡位和第二卡位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饰板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具有开口,所述卡扣通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卡槽内,所述开口的宽度由远离所述卡槽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卡槽的一端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饰板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饰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板体,所述卡槽设在所述第一板体上,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饰板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凹槽,所述卡扣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第一板体抵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饰板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包括:
柱体,所述柱体设在所述卡槽内;
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设在所述柱体的一端,所述第二板体位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第一板体抵撑;
第三板体,所述第三板体为弹性板,所述第三板体设在所述柱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板体位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架体之间。
9.一种车身,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饰板连接组件、饰板和架体,所述饰板通过所述饰板连接组件连接在所述架体上。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
CN202322351620.7U 2023-08-30 2023-08-30 饰板连接组件、车身及车辆 Active CN2206624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51620.7U CN220662441U (zh) 2023-08-30 2023-08-30 饰板连接组件、车身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51620.7U CN220662441U (zh) 2023-08-30 2023-08-30 饰板连接组件、车身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62441U true CN220662441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40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51620.7U Active CN220662441U (zh) 2023-08-30 2023-08-30 饰板连接组件、车身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624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54102B2 (en) Vehicle body panel with integral clip
CN1228201C (zh) 车内灯安装结构
US7721487B2 (en) Glass attachment for movable vehicle window
CN220662441U (zh) 饰板连接组件、车身及车辆
US6944917B2 (en) Clip for mounting weatherstrip
CN218839360U (zh) 一种铝制车顶侧装饰条及汽车
JP2006027378A (ja) ドア用ワイヤハーネスの取付構造
CN218085025U (zh) 车辆及其后车门组件
CN220391124U (zh) 室内顶灯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9635157U (zh) 一种气囊卡扣及汽车
CN218536578U (zh) 一种侧门装饰条安装结构
CN220076103U (zh) 遮阳帘引导组件和天窗装置
JPS60174318A (ja) カウルグリルの取付構造
CN220447812U (zh) 一种线束卡扣及汽车
JP2587516Y2 (ja) 車両用ウインドガラス取付調整装置
CN212987595U (zh) 一种顶盖板及座吊机
CN219257234U (zh) 车辆及其侧围装饰条
CN217137248U (zh) 一种抽屉侧板组件及滑轨抽屉
CN218085387U (zh) 通风盖板及车辆
JP4441279B2 (ja) 車両外装用の樹脂製板部材の取付け構造
CN211032377U (zh)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装置
CN215883533U (zh) 一种扣接亮条的泥槽接角卡扣
CN219143238U (zh) 一种边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7863665U (zh) 一种三角窗组件及具有其的汽车
CN220314905U (zh) 连接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