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30844U - 装载机构及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装载机构及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30844U
CN220430844U CN202321819055.6U CN202321819055U CN220430844U CN 220430844 U CN220430844 U CN 220430844U CN 202321819055 U CN202321819055 U CN 202321819055U CN 220430844 U CN220430844 U CN 2204308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rack
loading
conveying mechanism
conveying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1905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修伟
毛雷
王中南
张成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wei Solar Anhu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wei Solar Anhu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wei Solar Anhu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wei Solar Anhu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1905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308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308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308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载机构及上料装置。上述装载机构包括连接座、第一存放架以及第二存放架,第一存放架和第二存放架并排设置在连接座上,各存放架包括分布在不同高度上的多个承托台,各承托台包括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承托部和第二承托部。上述装载机构在连接座上并排设置第一存放架以及第二存放架,各存放架包括分布在不同高度上的多个承托台,可在不同高度上存放多个片材,装载机构被带动下降时,由于第一存放架和第二存放架同步下降,第一存放架和第二存放架上的片材能够同步传出,如此,能够提高两组片材传送的同步性,有利于提高上料效率。

Description

装载机构及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载机构及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电池的制造包括清洗制绒、硅基薄膜沉积、透明导电薄膜沉积以及丝网印刷等工序。其中,丝网印刷工序是在电池片上丝印正面、背面、副栅、主栅、电极以及电场等结构。目前,待丝印的电池片使用双轨上料机进行上料。两组电池片分别通过两个传送导轨传送至双轨上料机,再通过吸盘装置吸附电池片并搬运至双轨上料机中,随后两组电池片使用双轨同步带传送,由于双轨同步带需要摆放好两张电池片后才可同步运行,而两组电池片传送搬运时同步性差,导致影响上料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装载机构及上料装置,以解决两组电池片传送搬运时同步性差而影响上料效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装载机构,方案如下:
一种装载机构,包括连接座、第一存放架以及第二存放架,所述第一存放架和所述第二存放架并排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第一存放架和所述第二存放架均包括分布在不同高度上的多个承托台,各承托台包括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承托部和第二承托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托部和所述第二承托部为水平延伸的条形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载机构还包括提升座,所述提升座设置在连接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载机构还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和所述连接座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存放架和所述第二存放架均位于所述固定底座和所述连接座之间且均连接所述固定底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上料装置,方案如下:
一种上料装置,包括抓取升降机构、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装载机构,所述抓取升降机构用于抓取所述装载机构并带动所述装载机构升降,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用于在所述装载机构下降时分别承接所述第一存放架和所述第二存放架上的片材并进行输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第三输送机构,所述第三输送机构用于将装载有所述片材的所述装载机构输送至所述抓取升降机构,以供所述抓取升降机构抓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第四输送机构,所述第四输送机构位于所述第三输送机构的上方,完成卸料的所述装载机构由所述抓取升降机构带动上升至所述第四输送机构,由所述第四输送机构承接并送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伸缩承接部件以及第一导向部件,第一伸缩承接部件用于伸入所述第一存放架中以承接所述片材,并缩回以将所述片材传送至所述第一导向部件;和/或
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二伸缩承接部件以及第二导向部件,第二伸缩承接部件用于伸入所述第二存放架中以承接所述片材,并缩回以将所述片材传送至所述第二导向部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缓存机构,所述缓存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或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上,所述缓存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和存放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用于带动所述存放组件升降,所述存放组件包括分布在不同高度上的多个支撑台,各所述支撑台包括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且间隔设置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移除机构,所述移除机构包括图像采集组件以及移除组件,所述图像采集组件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或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上的所述片材的图像,所述移除组件用于将根据所述图像判断为瑕疵品的所述片材移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和/或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上,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转动轴以及多个自所述转动轴沿径向延伸而出的承载板。
与传统方案相比,上述装载机构及上料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装载机构在连接座上并排设置第一存放架以及第二存放架,各存放架包括分布在不同高度上的多个承托台,可在不同高度上存放多个片材,装载机构被带动下降时,由于第一存放架和第二存放架同步下降,第一存放架和第二存放架上的片材能够同步传出,如此,能够提高两组片材传送的同步性,有利于提高上料效率。
上述上料装置设置抓取升降机构抓取前述的装载机构,并带动装载机构升降,装载机构下降时,第一存放架的片材和第二存放架上的片材同步传出,分别由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承接并进行输送。如此,能够提高两组片材传送的同步性,有利于提高上料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装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上料装置中装载机构、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装载机构;101、连接座;102、第一存放架;103、第二存放架;130、承托台;131、第一承托部;132、第二承托部;133、第一竖板;134、第二竖板;105、提升座;106、固定底座;10、上料装置;200、抓取升降机构;300、第一输送机构;310、第一伸缩承接部件;320、第一导向部件;400、第二输送机构;410、第二伸缩承接部件;420、第二导向部件;500、第三输送机构;600、第四输送机构;700、缓存机构;800、移除机构;810、图像采集组件;820、移除组件;821、移动导轨;822、吸附部件;900、存放盒;1000、翻转机构;1010、转动轴;1020、承载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载机构,用于装载多个片材。其中,所述片材可以是但不限于电池片。
请参考图1所示,一实施例的装载机构100包括连接座101、第一存放架102以及第二存放架103。第一存放架102和第二存放架103并排设置在连接座101上。第一存放架102和第二存放架103包括分布在不同高度上的多个承托台130,各承托台130包括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且间隔设置第一承托部131和第二承托部132。
上述装载机构100在连接座101上并排设置第一存放架102以及第二存放架103,各存放架包括分布在不同高度上的多个承托台130,可在第一存放架102和第二存放架103中的不同高度上分别存放多个片材,装载机构100被带动下降时,由于第一存放架102和第二存放架103同步下降,第一存放架102和第二存放架103上的片材能够同步传出,如此,能够提高两组片材传送的同步性,有利于提高上料效率。
可选地,同一存放架中,第一承托部131的数量例如为2~20个,具体例如为4个、8个、12个、16个等。第二承托部132的数量例如为2~20个,具体例如为4个、8个、12个、16个等。
可以理解,第一承托部131的数量和第二承托部132相同。
可以理解,成对设置的第一承托部131和第二承托部132的设置高度相同。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同一存放架中的第一承托部131设置在第一竖板133上。同一存放架中的第二承托部132设置在第二竖板134上。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第一承托部131和第二承托部132为水平延伸的条形结构,以便承托片材的边缘部位。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装载机构100还包括提升座105,提升座105设置在连接座101上,提升座105可供提起装载机构100。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装载机构100还包括固定底座106,固定底座106和连接座101相对设置,第一存放架102和第二存放架103设置在固定底座106上并位于固定底座106和连接座101之间。固定底座106可使装载机构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在图1所示的具体示例中,第一竖板133以及第二竖板13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固定底座106和连接座101。第一竖板133和第二竖板134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上料装置。
请参考图2和图3所示,一实施例的上料装置10包括抓取升降机构200、第一输送机构300、第二输送机构400以及上述任一示例的装载机构100。抓取升降机构200用于抓取装载机构100,并带动装载机构100升降,第一输送机构300和第二输送机构400用于在装载机构100下降时分别承接第一存放架102和第二存放架103上的片材并进行输送。
上述上料装置10设置抓取升降机构200抓取前述的装载机构100,并带动装载机构100升降,装载机构100下降时,第一存放架102的片材和第二存放架103上的片材同步传出,分别由第一输送机构300和第二输送机构400承接并进行输送。如此,能够提高两组片材传送的同步性,有利于提高上料效率。
可以理解,抓取升降机构200具有升降部件和抓取部件,抓取部件由升降部件带动上升或下降,抓取部件用于抓取装载机构100。
由于采用前述的装载机构100,两组片材可分别放置在第一存放架102和第二存放架103上,因此,可以仅使用一个抓取升降机构200抓取装载机构100。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示例中,上料装置10还包括第三输送机构500。第三输送机构500用于将装载有片材的装载机构100输送至抓取升降机构200,以供抓取升降机构200抓取。
由于采用前述的装载机构100,两组片材可分别放置在第一存放架102和第二存放架103上,因此,第三输送机构500无须设置双轨道,只需设置为单轨道,即可运载装载机构100。当装载有片材的装载机构100输送至抓取升降机构200时,抓取升降机构200的抓取部件由升降部件带动下降,并抓取装载机构100。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示例中,上料装置10还包括第四输送机构600。第四输送机构600位于第三输送机构500的上方。完成卸料的装载机构100由抓取升降机构200带动上升至第四输送机构600,由第四输送机构600承接并送离。同样地,第四输送机构600也只需设置为单轨道,即可运载装载机构100。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示例中,第一输送机构300包括第一伸缩承接部件310以及第一导向部件320。第一伸缩承接部件310能够伸出或缩回。第一伸缩承接部件310伸出时,伸入第一存放架102中,随着装载机构100下降,第一存放架102上的片材由第一伸缩承接部件310承接,第一伸缩承接部件310缩回时,即可将片材传送至第一导向部件320。
同样地,第二输送机构400包括第二伸缩承接部件410以及第二导向部件420。第二伸缩承接部件410用于伸入第二存放架103中以承接片材,并缩回以将片材传送至第二导向部件420。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示例中,上料装置10还包括缓存机构700。缓存机构700设置在第一输送机构300和/或第二输送机构400上,用于缓存片材,暂停片材传送。
缓存机构700包括升降组件和存放组件。升降组件用于带动存放组件升降。存放组件的结构类似于装载机构100的存放架。更具体地,存放组件包括分布在不同高度上的多个支撑台,各支撑台包括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且间隔设置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存放组件能够将多个片材存放在不同高度上。当印刷设备及传送同步带满盘待料时,升降组件带动存放组件逐步上升,使分别位于片材输送路径两侧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接触片材,并将片材逐个抬起,实现片材缓存。当印刷设备及传送同步带未满盘时,升降组件带动存放组件逐步下降,以将片材逐个至于输送机构上。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针对第一输送机构300和第二输送机构400上两组片材设置两套缓存机构700。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示例中,上料装置10还包括移除机构800,用于对第一输送机构300和/或第二输送机构400上的片材检验是否存在瑕疵,并将判定为瑕疵品进行移除。
更具体地,移除机构800包括图像采集组件810以及移除组件820。图像采集组件810用于获取第一输送机构300和/或第二输送机构400上的片材的图像。图像采集组件810可采用红外相机,其通过红外发射器主动将红外光投射到物体上,红外光经过物体反射后进入摄像头成像将成像反馈至显示器,进行检测分辨。移除组件820用于将根据图像判断为瑕疵品的片材移除。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移除组件820包括移动导轨821和吸附部件822,吸附部件822活动设置在移动导轨821上,当需要移除瑕疵品时,吸附部件822移动至相应位置并下降吸附瑕疵品。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针对第一输送机构300和第二输送机构400上两组片材设置两套移除机构800。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示例中,上料装置10还包括存放盒900,移除机构800可将瑕疵品搬运至存放盒900中进行存放。存放盒900的数量可设置多个,以进行分类存放。例如,对于判断为崩边、缺角、隐裂等缺陷而无法返工的电池片可存放于一个存放盒900中,对于判断为划伤、黑点、脏污、吸盘印等可返工的电池片可存放于另一个存放盒900中。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示例中,上料装置10还包括翻转机构1000。翻转机构1000设置在第一输送机构300和/或第二输送机构400中。翻转机构1000包括转动轴1010以及多个自转动轴1010沿径向延伸而出的承载板1020。翻转机构1000可根据印刷需求进行片材的翻转或直流,例如可优先印刷电池片正面即直流运行,印刷电池片背面则需要将电池片进行翻转。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在上料方向上,翻转机构1000位于移除机构800的下游。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针对第一输送机构300和第二输送机构400上两组片材设置两套翻转机构1000。
上述上料装置10无需使用传统的吸盘装置,可避免吸盘装置并轨上料方式接触电池片容易造成的划伤、碎片的问题,提升产品良率。上述上料装置10可使用单轨道传送装载机构100,无需采用传统的双轨道传送。因此,上述上料装置10整体结构体积可缩小,简化工控程序,降低设备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装载机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101)、第一存放架(102)以及第二存放架(103),所述第一存放架(102)和所述第二存放架(103)并排设置在所述连接座(101)上,所述第一存放架(102)和所述第二存放架(103)均包括分布在不同高度上的多个承托台(130),各承托台(130)包括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承托部(131)和第二承托部(13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部(131)和所述第二承托部(132)为水平延伸的条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载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机构(100)符合以下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1)所述装载机构(100)还包括提升座(105),所述提升座(105)设置在连接座(101)上;
(2)所述装载机构(100)还包括固定底座(106),所述固定底座(106)和所述连接座(10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存放架(102)和所述第二存放架(103)均位于所述固定底座(106)和所述连接座(101)之间且均连接所述固定底座(106)。
4.一种上料装置(10),其特征在于,包括抓取升降机构(200)、第一输送机构(300)、第二输送机构(400)以及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载机构(100),所述抓取升降机构(200)用于抓取所述装载机构(100)并带动所述装载机构(100)升降,所述第一输送机构(300)和所述第二输送机构(400)用于在所述装载机构(100)下降时分别承接所述第一存放架(102)和所述第二存放架(103)上的片材并进行输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10)还包括第三输送机构(500),所述第三输送机构(500)用于将装载有所述片材的所述装载机构(100)输送至所述抓取升降机构(200),以供所述抓取升降机构(200)抓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料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10)还包括第四输送机构(600),所述第四输送机构(600)位于所述第三输送机构(500)的上方,完成卸料的所述装载机构(100)由所述抓取升降机构(200)带动上升至所述第四输送机构(600),由所述第四输送机构(600)承接并送离。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300)包括第一伸缩承接部件(310)以及第一导向部件(320),所述第一伸缩承接部件(310)用于伸入所述第一存放架(102)中以承接所述片材,并缩回以将所述片材传送至所述第一导向部件(320);和/或
所述第二输送机构(400)包括第二伸缩承接部件(410)以及第二导向部件(420),所述第二伸缩承接部件(410)用于伸入所述第二存放架(103)中以承接所述片材,并缩回以将所述片材传送至所述第二导向部件(420)。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10)还包括缓存机构(700),所述缓存机构(700)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300)和/或所述第二输送机构(400)上,所述缓存机构(700)包括升降组件和存放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用于带动所述存放组件升降,所述存放组件包括分布在不同高度上的多个支撑台,各所述支撑台包括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且间隔设置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10)还包括移除机构(800),所述移除机构(800)包括图像采集组件(810)以及移除组件(820),所述图像采集组件(810)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输送机构(300)和/或所述第二输送机构(400)上的所述片材的图像,所述移除组件(820)用于将根据所述图像判断为瑕疵品的所述片材移除。
10.如权利要求4~9中任一项所述的上料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10)还包括翻转机构(1000),所述翻转机构(1000)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机构(300)和/或所述第二输送机构(400)上,所述翻转机构(1000)包括转动轴(1010)以及多个自所述转动轴(1010)沿径向延伸而出的承载板(1020)。
CN202321819055.6U 2023-07-11 2023-07-11 装载机构及上料装置 Active CN2204308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19055.6U CN220430844U (zh) 2023-07-11 2023-07-11 装载机构及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19055.6U CN220430844U (zh) 2023-07-11 2023-07-11 装载机构及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30844U true CN220430844U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94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19055.6U Active CN220430844U (zh) 2023-07-11 2023-07-11 装载机构及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308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71782B (zh) 一种显示器件的复检装置
CN113333305B (zh) 基于视觉检测系统的检测设备及使用方法
CN108023115B (zh) 电芯配对设备
CN113231330A (zh) Avi视觉检测机
CN112474382A (zh) 一种用于显示模组的搬运装置及搬运方法
CN115848029A (zh) 自动喷码机
CN214878462U (zh) 一种amoled屏光学检测补偿一体机
CN220430844U (zh) 装载机构及上料装置
CN111921878B (zh) 自动仓储扫码分类方法
CN111589739B (zh) 下料设备及纳米晶材料检测系统
CN110980228B (zh) 一种缓存机构以及缓存方法
CN111085463A (zh) 一种分选装置
CN217478500U (zh) 一种Tray和Box相互交换的设备
CN214918223U (zh) 一种Busbar自动上料定位设备
CN114553997A (zh) 一种手机主板检测线、检测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0282378B (zh) 一种用于avi检测机的自动上下料机
CN216174322U (zh) 一种基板分类存储装置
CN110790020A (zh) 校正接料机构及超薄型多兼容性接料飞达
CN220282472U (zh) 料盘输送装置及物料上料设备
CN114013989B (zh) 高精度下料系统及对应otp检测机
CN219850846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机构及激光加工设备
CN114014007B (zh) 高效上料系统及对应otp检测机
CN202854053U (zh) 具有翻转装置的检测设备
CN218157576U (zh) 一种全自动外观检测机
CN220550224U (zh) 一种镀膜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